三槐堂铭

字数:1964

苏轼

此等题,最难是脱俗。今先生世世皆与极力表章称叹,却无一句一字不脱俗。我尝细细察之,只为其起手时,写得“天可必”、“天不可必”二端,便更无有俗气得到其笔尖也。

天可必乎¹?贤者不必贵²,仁者不必寿³。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⁴。二者将安取衷哉⁵?(一入手,便作如许摇动,添出姿态。)吾闻之申包胥曰⁶:“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⁷。”世之论天者⁸,皆不待其定而求之⁹,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¹⁰,恶者以肆¹¹。(看先生作此言,是何等心地!)盗跖之寿¹²,孔、颜之厄¹³,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未定。)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薳蒿¹⁴,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¹⁵,其天定也。(定。)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独承“定”。)吾以所见闻考之¹⁶,而其可必也审矣¹⁷!(独承“定”。此句便是入题笔势。)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¹⁸,(指晋国也。)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¹⁹。(指魏国也。看他先虚起。)故兵部侍郞晋国王公²⁰。(讳祐)显于汉、周之际²¹,历事太祖、太宗²²,文武忠孝²³,天下望以为相²⁴,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²⁵。(此三句,极力表晋国。)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²⁶。”(三槐之名始此。)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²⁷,(讳旦。)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²⁸,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此四句,极力表魏国。必为三公之言果验也。)今夫寓物于人²⁹,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³⁰(忽然作宽笔。)而晋公修德于身³¹,责报于天³²,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³³,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忽然仍作紧笔。结过。)

吾不及见魏公³⁴,而见其子懿敏公³⁵,(讳素。看他写世德子孙,故又添出一世。)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³⁶,位不满其德³⁷,(此三句,权力表懿敏公。)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唱叹不尽,笔底津津然,妙甚!)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³⁸,(不是蛇足李栖筠,亦不是骥附李栖筠,正是请出一相近人,再衬出色。)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且说同。)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且说同。)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请李栖筠,乃只为此句也。忠恕仁厚,后世固必为三公也。)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³⁹。(再结过。)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⁴⁰,(看他又添出一世。)好德而文,以世其家⁴¹,(此二句,是极力表巩。)吾是以录之⁴²。铭曰:

呜呼休哉⁴³!魏公之业,与槐俱萌⁴⁴,(好。)封植之勤⁴⁵,必世乃成⁴⁶。(好。)既相真宗,四方砥平⁴⁷;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好。)

吾侪小人⁴⁸,朝不及夕⁴⁹,相时射利⁵⁰,皇恤厥德⁵¹?庶几侥幸⁵²,不种而获。(好。)不有君子,其何能国⁵³?(好。)

王城之东⁵⁴,晋公所庐⁵⁵,郁郁三槐⁵⁶,惟德之符⁵⁷,呜呼休哉!

【注释】

¹天:指天道。可必乎:是可以料定其必然的吗?必,必然。
²不必;未必。贵:显贵、地位高。
³寿;长寿。
⁴后;这里指昌盛的后代。
⁵安:怎样。取衷:折衷。
⁶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子胥仕昊后,曾率兵伐楚,破郢都,掘楚平王慕而鞭其尸。此时逃亡于山中的申包胥派人对伍子胥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后来申包胥入秦求救兵,立于秦廷昼夜哭泣达七日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使他同意派兵救楚。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
⁷天定:天的决定。
⁸世:世间。论天者:谈论天道的人。
⁹求:要求。
¹⁰急:懈怠。
¹¹肆:放纵。
¹²盗跖:名跖,春秋战国之交一位人民起义的领导人。旧时诬称为盗。
¹³孔、颜:孔子、颜回。厄:穷困、困厄。
¹⁴始:开头,指树苗刚出土时。
¹⁵终:长成以后。贯四时:四季常青。阅千岁:经历千年。
¹⁶考:考察验证。
¹⁷审:清楚、明白。
¹⁸世德:数代积德。施:施舍、给予。不食:不享受。报:报答、报酬。
¹⁹守文:遵守成法。
²⁰晋国王公:即王祐,王祐,字景叔,五代至宋初时人。宋朝建立后,他任过潞州知州和兵部侍郎,死后封为晋国公。
²¹显;有名气。汉、周:指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
²²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宋太宗赵光义。
²³文武:能文能武。
²⁴望:期望。相:宰相。
²⁵直道:为人正直。
²⁶手植:亲手种植。三槐;三株槐树。上古时期朝廷的外朝所植三槐,是三公之位,见《周礼·秋官》。后因以“三槐”为“三公”的代称。王祐种植三槐于庭院中,是希望子孙中有人能当“三公”一类的大官。三公:三位权力最高的官员的合称,历代指谓的官名不尽相同。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另一种说法认为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后,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宋时虽沿用此名,但已无实际职权,仅为一品高官的荣誉职称。
²⁷魏国文正公:即王旦。王旦,字子明,为王祐之次子。宋真宗景德年间出任宰相。死后封为魏国公,谥文正。
²⁸景德、样符:即景德(公元1004—1007年)、大中祥符(1008—1016年),均系宋真宗年号。
²⁹寓:寄存。
³⁰否:取不到。
³¹晋公:指王祐。
³²责报:要求报酬。
³³左契:即左券、左联。古时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常用来作为索偿的凭证。
³⁴魏公:指王旦。
³⁵懿敏公:即王素。王素,字仲仪,王旦之子。曾任鄂州知州、知谏院、成都知府、渭州知州、工部尚书。死后谥懿敏。
³⁶出入:出,指出任知州、知府等。入,指入朝担任谏宫、工部尚书等。
³⁷位:官职。不满其德:(官位不够高)难以与其德行相副。
³⁸李栖筠:唐代宗时人,曾官给事中,后因元载的排挤,被贬为外官。其子李吉甫,唐宪宗时任过宰相。其孙李德裕,唐武宗时任过宰相。
³⁹未艾:犹音“方兴未艾”。艾,尽、止。
⁴⁰巩: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王旦之孙。能诗,与苏轼、黄庭坚等常相唱和。曾官大理评事、太常博士。后因苏轼“乌台诗案”(元丰二年)牵连,曾被贬官宾州(今广西宾阳)。
⁴¹世:这里是继承的意思。家:指家风。
⁴²录:记述。
⁴³休:美好。
⁴⁴俱萌:同时萌芽、生长。
⁴⁵封植:封土培植。
⁴⁶必世乃成:肯定会在后世显示出成绩来。
⁴⁷砥:磨刀石。砥平,像磨刀石一样平直,比喻形势安定。
⁴⁸吾侪:吾辈、我们。小人:小人物。
⁴⁹朝不及夕:犹言“朝不虑夕”。及,虑及,考虑到。
⁵⁰相(xiàng象):观察。时:时机。射利:谋取私利。
⁵¹皇恤;哪有空闲去忧虑?皇,通“遑”。厥:其。德:德行。
⁵²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⁵³能国:能够立国。
⁵⁴王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⁵⁵晋公所庐:晋公(王祐)所建的房屋。
⁵⁶郁郁:繁盛苍翠的样子。
⁵⁷惟德之符:是(王家)世代积德的凭据。


凌虚台记六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