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十五 宋文
袁州州学记
李觏
学记多,自来无过此篇者。因其初动笔,便欲学秦石刻,遵使通篇俱古劲简峭,不复认其为宋人笔墨也。
皇帝二十有三年¹,制诏州县立学²。(起笔意思便欲拟李斯秦石刻。惟时守令³,有哲有愚⁴,有屈力殚虑⁵,祗顺德意⁶;(或亦间有。)有假官借师⁷,苟具文书⁸。(比比是也。)或连数城,亡诵弦声⁹,倡而不和¹⁰,教尼不行¹¹。(一段,先记祖君未来以前。)
三十有二年¹²,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¹³。始至,进诸生¹⁴,知学宫阙状¹⁵,(叙事古甚。)大惧人材放失¹⁶,儒效阔疏¹⁷,亡以称上意旨¹⁸。(写得阔大。)通判颍川陈君侁¹⁹,闻而是之²⁰,议以克合²¹。(先书祖君,次书陈君。)相旧夫子庙²²,狭隘不足改为,(轻过。)乃营治之东²³,厥土燥刚²⁴,厥位面阳,厥材孔良²⁵。(详记。)殿堂门庑²⁶,黝垩丹漆²⁷,举以法²⁸。(详记。)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²⁹。百尔器备³⁰,并手偕作³¹。工善吏勤³²,晨夜展力³³,越明年成³⁴。(详记。)
舍菜且有日³⁵,盱江李觏谂于众曰³⁶:惟四代之学³⁷,考诸经可见已。(作学记不说虞、夏、商、周,自是欠事。今只以一句道破,笔力高古。)秦以山西鏖六国³⁸,欲帝万世³⁹,刘氏一呼⁴⁰,而关门不守⁴¹,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⁴²。(引古废学之祸。)孝武乘丰富⁴³,世祖出戎行⁴⁴,皆孳孳学术⁴⁵。俗化之厚,延于灵、献⁴⁶。草茅危言者⁴⁷,折首而不悔⁴⁸。功烈震主者⁴⁹,闻命而释兵⁵⁰。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⁵¹,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⁵²。《引古兴学之效。)今代遭圣神⁵³,(句宽。)尔袁得圣君⁵⁴,(句切。)俾尔由庠序⁵⁵,践古人之迹⁵⁶。(建学也。)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⁵⁷;(此句,人及。)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⁵⁸,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⁵⁹。(此句,人所不及,妙妙。)是惟朝家教学之意⁶⁰,(一句收。)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⁶¹,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⁶²。(又反收。言之慨然!)
【注释】
¹皇帝:指宋仁宗赵祯。二十有三年:宋仁宗即位(公元1023年)后第二十三年,即公元1045年。
²制诏:皇帝下令。《史记·秦始皇本纪》:“命为“制”,令为“诏'。”立学:建立学校。
³时:当时。守:指知州。令:指县令。
⁴哲:有才有识。
⁵屈力:尽力。殚(dān丹):竭尽。虑:思虑。
⁶祗(zhǐ支):恭敬。顺:遵照、顺从。德意:皇帝的旨意。
⁷假官借师:名义上设立了学官、聘请了教师。
⁸苟:苟且、聊且。具:备办。文书:公文。
⁹亡:通“无”。诵:诵读诗书。弦:弹琴歌唱。
¹⁰倡:倡议,此处指朝廷兴办学校的命令。和:唱和、响应。
¹¹教:指礼乐教化。尼:衰败。
¹²三十有二年:宋仁宗即位后第三十二年,即公元1054年。
¹³苑阳:郡名。范阳郡,祖择之的祖籍。祖无择:宋代蔡州上蔡(今属河南省)人,字择之。景祐年间进士。仁宗朝,曾官海州、袁州知州,太常博士等。英宗朝,为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开封知府。神宗朝任秘书监,集贤院学士等取。著有《龙学文集》。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市。
¹⁴进:召见。诸生:州学中的学生。
¹⁵学官:学舍。阙:同“缺”。
¹⁶放失:流散走失。
¹⁷儒效:儒学的作用。阔疏:得不到重视。
¹⁸称:符合。上:皇上。
¹⁹通判:州府副长官。陈侁(shēn申):人名。陈侁是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禹县)人。祖无择知袁州时,陈侁任袁州通判。
²⁰是:肯定、赞同。
²¹议以克合;通过商议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²²相:观看、观察。夫子:孔子。
²³营:建造。治:州城。
²⁴厥:其。
²⁵材:木料。孔良:很好。
²⁶庑:堂周的廊屋。
²⁷黝(yǒu友):淡黑色。垩(è俄):白色。丹:朱红色。漆:黑色。
²⁸举以法:(学官的粉饰工作)全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去进行。
²⁹庖(páo袍):厨房。麇仓:粮食。次:顺序。
³⁰百尔器备:各种器材筹备得十分齐全。
³¹偕:同。
³²工善:工匠手艺高明。
³³展力:努力。
³⁴越:到了。成:指学官全部建成。
³⁵舍菜:即:“释菜”或“舍采”。舍,陈设。采,苹、蘩之类的祭品,为生徒春季入学时举行的祭祀先师孔子的仪式上所用。
³⁶盱江李覯(gòu构):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时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曾任太学助教、直讲等。因旴江流经他的家乡南城,故世人称他为盱江先生。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也称《盱江文集》)。谂(shěn审):告。
³⁷四代:虞、夏、商、周。
³⁸山西:见苏辙《六国论》注³。鏖:鏖战。
³⁹帝:称帝。
⁴⁰刘氏:指汉高祖刘邦。
⁴¹关:指函谷关。
⁴²义:道义。
⁴³孝武:汉武帝刘彻。乘:趁。丰富:指经济繁荣,国强民富。
⁴⁴世祖:汉光武帝刘秀。出:出身。戎行:军人的队伍。参见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注²。
⁴⁵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样子。
⁴⁶延:延续。灵、献:指东汉末的灵帝刘宏、献帝刘协。
⁴⁷草茅:身居山野茅舍之中。危言:激烈的言论。
⁴⁸折首:断头。
⁴⁹功烈:功勋卓著。震:震撼、威胁。主:皇帝。
⁵⁰命:诏命。释:放弃。兵:指兵权。
⁵¹去臣位:即自立为帝王。
⁵²教道:教化之道。结:深入。
⁵³建:遇。圣神:圣明的帝王。
⁵⁴袁:袁州。圣君:这里指贤能的长官。
⁵⁵俾:使。庠序:学校。《孟子·糜文公》:“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⁵⁶古人:指古代圣贤。
⁵⁷谭:光大。陶:陶冶。
⁵⁸仗:凭借。
⁵⁹赖:依靠。法:仿效。
⁶⁰朝家:朝廷。
⁶¹微(yāo腰):通“遂”,谋取。利:利禄。达:显贵。
⁶²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