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蘇軾選集 - 王水照選注 >
- 詞選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1]
似花還似非花[2],也無人惜從教墜[3]。抛家傍路,思量却是,無情有思[4]。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5]。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6]。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7]。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8]。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1]章楶(jié),字質夫,浦城人。歷官吏部郎中、同知樞密院事,謚莊簡。蘇軾《與章質夫》(《蘇軾文集》卷五五)云:“《柳花》詞妙絶,使來者何以措詞……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題下有注云作於黄州。驗之該信中有“承喻慎静以處憂患”等語,與蘇軾貶謫處境相符;又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一二,章楶於元豐四年(1081)夏四月任荆湖北路提點刑獄,與該信所云“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一致,故蘇軾此詞作年之上限在元豐四年,時蘇軾貶居黄州。該信中又提及“徐令”、“君猷”,當爲時任黄州知州之徐大受(字君猷),而徐在元豐六年(1083)夏離任,同年冬逝世。故此詞作年之下限在元豐六年。具體時令均爲春夏之際。此首别誤作周邦彦詞,見《詞學筌蹄》卷一。章楶《水龍吟·柳花》詞原唱如下:“燕忙鶯嬾花殘,正隄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此三句一作‘輕飛點畫青林,誰道全無才思’。)閒趁游絲,静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綉床漸滿,香毬無數,才圓却碎。時見蜂兒,仰黏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唐宋諸賢絶妙詞選》卷五)
[2]〔非花〕白居易《花非花》詞:“花非花,霧非霧。”亦咏女性。
[3]〔從教墜〕任憑楊花飄墜。
[4]〔有思〕有情。思,作名詞用,讀去聲。
[5]〔夢隨四句〕唐金昌緒(一作蓋嘉運)《春怨》詩:“打起黄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6]〔綴〕收拾。
[7]〔一池萍碎〕蘇軾自注:“楊花落水爲浮萍,驗之信然。”其《再次韻曾仲錫荔支》詩亦有“柳花着水萬浮萍”句,并自注云:“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爲浮萍。”其《予少年頗知種松,手植數萬株……》亦有“明年飛絮作浮萍”句。陸佃《埤雅》卷一六《釋草》“苹”下云:“世説楊花入水化爲浮萍。”但姚寬《西溪叢話》卷下云:“楊、柳二種,楊樹葉短,柳樹葉長,花即初發時黄蘂,子爲飛絮,今絮中有小青子,着水泥沙灘上,即生小青芽,乃柳之苗也。東坡謂絮化爲浮萍,誤矣。”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十(上)亦駁化萍之説。
[8]〔春色三分三句〕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一:“宋初葉清臣,字道卿,有《賀聖朝》詞云:‘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東坡《水龍吟》演爲長(短)句云:‘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神意更遠。”
【評箋】 《艇齋詩話》:“東坡和章質夫《楊花詞》云:‘思量却是,無情有思’,用老杜‘落絮游絲亦有情’也。‘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依前被,鶯呼起’,即唐人詩云:‘打起黄鶯兒,莫教枝上啼,幾回驚妾夢,不得到遼西。’‘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即唐人詩云:‘時人有酒送張八,惟我無酒送張八。君有(看)陌上梅花紅,盡是離人眼中血’,皆奪胎换骨手。”
張炎《詞源》卷下《句法》條:“詞中句法,要平妥精粹。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襯副得去,於好發揮筆力處,極要用工,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可也。如東坡《楊花詞》云:‘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又云:‘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此皆平易中有句法。”又卷下《雜論》條:“東坡詞如《水龍吟》詠楊花……等作,皆清麗舒徐,高出人表。”
沈謙《填詞雜説》:“東坡‘似花還似非花’一篇,幽怨纏綿,直是言情,非復賦物。”
李攀龍《草堂詩餘雋》評此詞:“如虢國夫人不施粉黛,而一段天姿,自是傾城。”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五:“隨風萬里尋郎,悉楊花神魂。”又云:“使以將軍鐵板來唱‘大江東去’,必至江波鼎沸,若此詞更進柳妙處一塵矣。”又云:“讀他文字,精靈尚在文字裏面;坡老只見精靈,不見文字。”
《藝概》卷四:“鄰人之笛,懷舊者感之;斜谷之鈴,溺愛者悲之。東坡《水龍吟·和章質夫詠楊花》云:‘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亦同此意。”又云:“東坡《水龍吟》起云:‘似花還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詞評語,蓋不離不即也。”
先著《詞潔》卷五:“起句入魔,‘非花’矣而又‘似’,不成句也;‘抛家傍路’四字欠雅;‘綴’字趁韻不穩;‘曉來’以下,真是化工神品。”
《蓼園詞選》:“首四句是寫楊花形態;‘縈損’以下六句,是寫望楊花之人之情緒。二闋用議論,情景交融,筆墨入化,有神無迹矣。”
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煞拍畫龍點睛,此亦詞中一格。”
《人間詞話》卷上:“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爲最工。”
〔關于蘇詞、章詞高下的評論〕
朱弁《曲洧舊聞》卷五:“章楶質夫,作《水龍吟》詠楊花,其命意用事,清麗可喜。東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視之,聲韻諧婉,便覺質夫詞有織綉工夫。”(沈義父《樂府指迷》亦以爲此詞“未嘗不叶律也”。)《詞源》卷下《雜論》條:“詞不宜强和人韻。若倡者之曲韻寬平,庶可賡歌;倘韻險,又爲人所先,則必牽强賡和,句意安能融貫?徒費苦思,未見有全章妥溜者。東坡次章質夫楊花《水龍吟》韻,機鋒相摩,起句便合讓東坡出一頭地,後片愈出愈奇,真是壓倒今古。”《人間詞話》卷上:“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以上皆謂蘇詞勝於章詞。《詩人玉屑》卷二一:“章質夫詠楊花詞,東坡和之。晁叔用以爲‘東坡如毛嬙、西施,净洗脚面,與天下婦人鬥好,質夫豈可比’,是則然矣。余以爲質夫詞中所謂‘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亦可謂曲盡楊花妙處。東坡所和雖高,恐未能及。詩人議論不公如此耳!”則謂章詞有高出蘇詞之處。至許昂霄《詞綜偶評》云:“與原作均是絶唱,不容妄爲軒輊。”(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一四亦有此意。)《艇齋詩話》既推崇蘇詞之“奪胎换骨”,又謂“質夫詞亦自佳”,則兩不褒貶。
〔關于“細看來”句的斷句問題〕
萬樹《詞律》卷一六引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論末三句“倩何人唤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云:“後結‘倩何人’,五字句;‘紅巾’,四字句;‘揾英雄淚’,四字句。此一定鐵板也。東坡云:‘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句法本同。《嘯餘》誤讀‘不是楊花’作分句,下六字作兩句,故卓氏《晤歌》從之;而沈氏亦謂此調句豆原不同。究之何嘗不同乎?”
厲鶚《手批詞律》:“東坡此詞雖和質夫作,而結句確不同章詞讀法。此十三字一氣,大抵用一五兩四句法者居多,而作一七兩三者,亦非絶無之事也。蘇詞句法,本是如此,語意何等明快!若依紅友(萬樹)‘一定鐵板’,則既云‘細看來不是’矣,下文當直云‘點點是離人淚’耳,何復贅‘楊花’二字也。且秃然於‘是’字斷句,語氣亦攔拉不住。”
先著《詞潔》卷五:“《水龍吟》末後十三字,多作五四四,此作七六,有何不可?近見論譜者于‘細看來不是’及‘楊花點點’下分句,以就五四四之印板死格,遂令坡公絶妙好詞,不成文理。”
兩説不同,以厲鶚等説爲是,參看前《念奴嬌·赤壁懷古》詞〔附録〕所引王又華《古今詞論》、吴衡照《蓮子居詞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