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蘇軾選集 - 王水照選注 >
- 文選
與元老姪孫
字数:461
與元老姪孫[1]
姪孫元老秀才:久不聞問,不識即日體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信?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來多病,瘦悴不復往日,不知餘年復得相見否?循、惠不得書久矣[2],旅況牢落,不言可知。又海南連歲不熟,飲食百物艱難,及泉廣海舶絶不至[3],藥物醬酢等皆無[4],厄窮至此,委命而已。老人與過子相對,如兩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憂。所要志文[5],但數年不死便作,不食言也。姪孫既是東坡骨肉,人所覷看,住京凡百倍加周防,切祝切祝。今有書與許下諸子[6],又恐陳浩秀才不過許,只令送與姪孫,切速爲求便寄達。餘惟千萬自重。
[1]録自《東坡七集·續集》卷七。宋王明清《揮麈録·後録餘話》卷二:“蘇在廷元老,東坡先生之從孫,自幼即卓然,東坡許之。元符末入太學,東坡已度海。每與其書,委曲詳盡。”此信即作於蘇軾貶居海南時。
[2]〔循、惠〕循州、惠州。循州,治所在歸善(今廣東惠陽東)。時蘇轍貶居循州。
[3]〔泉廣〕泉州(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廣州,當時海上貿易中心。
[4]〔酢〕同“醋”。
[5]〔志文〕指蘇軾爲一位後輩所寫之墓表文。見蘇軾另一封《與元老姪孫》云:“十九郎墓表,本是老人欲作,今豈推辭?”據王文誥《蘇詩總案》卷四二,謂十九郎“當即蘇千運也”,爲蘇軾姪輩。
[6]〔許下〕指許州(治所在今河南許昌)。蘇軾《答徐得之書》:“一家今作四處:住惠、筠、許、常也。”當時蘇軾兄弟兩家親屬分住於惠州、許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