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浪吹】视中国为一生之敌的澳洲即将成有核国家了,谈谈英美澳背刺法国组建AUKUS,澳洲南玻万,台湾躺枪

字数:6675

Sep 26, 2021

這周可以討論的話題又非常的多

其實我特別想討論下中國的超級網紅李子柒的事情

咱的訂閱雖然只相當於別人3個禮拜的量

但是多少也知道點內情

我甚至已經開始寫稿了

結果AUKUS橫空出世

開始我也沒有想討論

覺得這種事稍微看看新聞大概也就明白了

結果我一不小心點開了藍營教父

前中華民國總統意向性候選人

前環保署署長

以及國民黨正藍主席候選人朱立倫的

支持者趙某康的節目

本來我是不想提趙某康的

我也是不看好張亞中

但是趙某仗著自己有個電視臺就欺負老實人

那我就不得不提下你

趙某在有關AUKUS的節目裏侃侃而談

說法國因為核不擴散條約的原因

不能給澳大利亞核潛艇

結果美國英國給了

導致澳大利亞轉投美英的懷抱

所以法國覺得被欺騙

趙某的這個邏輯比較通順

在臺北開個小黃我覺得問題不大

可惜他說的跟事實一毛錢關系也沒有啊

我很疑惑,臺灣的Google也被禁了嗎

核動力潛艇和背著核彈頭的戰略核潛艇

那不是一回事啊

我一想,趙某康在臺灣也算是很有影響力的媒體人了

連他都在那兒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那剩下的再小些的媒體豈不是更胡來了

我一直覺得我的長處是吹牛

但是跟中國的正統文人擺在一塊兒

我確實就是個弟弟

鑒於趙某康說的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所以我決定還是由我親自

吹一吹澳大利亞的這一堆破事兒吧

我們先把整件事情捋一遍

2009年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澳洲總理陸克文

發表了新的國防白皮書

這份名為《2030年的軍力-在一個亞太世紀裏保衛澳大利亞》

的國防白皮書花了相當大的篇幅來討論中國的威脅

最後愉快的決定要在未來投入700億美元改善軍備

其中就包括12艘潛艇

陸克文是工黨的

工黨是一個偏左的政黨

加上澳大利亞的政客基本上都是白種人

這兩樣東西就很容易起到神奇的化學反應

其中一個重要的反應結果就是反核

全世界的左派政黨裏

除了共產黨不反核外

其他的基本上都反核

起碼口頭上肯定是反核的

所以當時澳大利亞雖然說要買潛艇

但是也只是打算搞常規動力潛艇

中國雖說不滿意

倒是也沒有太當回事兒

因為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屬於心氣很大

但是能力不足

現役的柯林斯級潛艇是瑞典設計,澳大利亞製造

澳大利亞本身就沒有像樣的潛艇工業

澳洲人還有歐洲人的效率也都不高

偏偏澳大利亞人對潛艇的要求還特別的多

大概就是那種不準乙方用ps

只可以用Photoshop的那種吧

所以光設計就折騰了12年

等設計好了的時候很多系統已經過時了

大家一聽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過時了那肯定不能用

所以就接著換系統改設計

一路磕磕碰碰

39億澳幣的預算硬生生的幹成了60億

花點小錢問題不大

了不起多挖點礦多抓點龍蝦賣去中國

問題是潛艇服役之後真正的噩夢才來了

我給大家稍微總結下

澳大利亞的柯林斯級潛艇大概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個是噪聲特別大,其次是管路問題

遍布全艦的鋼管有生銹和塌陷的問題

引擎常常停機

外殼在快速潛航時有松動

螺旋槳容易爆裂

電腦系統不能完全運作

我不是個什麽軍迷

但是就我這麽個外行來看

這個潛艇好像不太適合打仗

浮在水上搞搞閱軍那倒是可以

所以當陸克文說要整潛艇的時候

中國還真沒當回事兒

一個是因為澳大利亞他就沒有能力

其次是因為全世界都覺得澳大利亞在口嗨

因為當時奧巴馬剛剛提出了亞太再平衡

南海相關國家都在觀望

澳大利亞趕緊就提出了這麽大一PPT項目

感覺就像是給大哥壯壯聲勢

然後希望大哥能有所表示

但是當時美澳都是多事之秋

奧巴馬執政沒兩年

就遇上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以及失業潮

內部對奧巴馬主要的失望在於

經濟以及一直脫不開身的中東問題

而不是要不要跑去南海跟中國兜圈子

而陸克文在2010年時因為工黨內訌被趕下了臺

也就是說他的白皮書大牛皮

剛開了個頭就沒能繼續下去

當時他的副黨魁朱莉婭·吉拉德通過逼宮的方式

把他趕下了臺成為了新的黨魁和總理

但是這種事情確實不太好看

所以吉拉德上臺後為了防止她軟性「政變」這件事發酵

所以趕緊提前大選

雖然還是贏得了選舉

但是在議會丟失了很多的席位,沒能過半

這個就很尷尬了

術語叫懸峙國會

就是沒有一個黨能獲得絕對多數

要組建政府就很麻煩

無奈吉拉德只得向綠黨和幾個獨立議員做了不少妥協

才得以組建政府

綠黨這玩意兒我看著都頭大

為了拉綠黨核潛艇這種事情那是想都別想

別說核潛艇了

綠黨當時支持吉拉德的條件是要在澳大利亞收碳稅

各國人民都有一個特點

別管是收什麽稅,我們都反對

那反對黨還不是撿到槍嘛

加上吉拉德是背刺陸克文上臺的

陸克文也不是沒點根基的

所以黨內也拖她後腿

這麽搞你這總理還幹個毛線

2013年6月,也就是在下一屆選舉的前夕

陸克文又背刺吉拉德上了臺

然後上臺還沒一個月

又在選舉中被反對黨自由-國家聯盟給趕下了臺

總之就是一地雞毛

在這種情況下,過10億的項目想認真搞都有困難

就更別提上百億的大項目了

也就是說陸克文2009年提出的白皮書

一直到2013年他徹底下臺

還就只是幾張紙

連談都沒開始談呢

2013年自由黨的托尼·阿博特就任新總理

自由黨的名字裏雖然有自由兩個字

但是其實是個偏右的保守黨派

他的前身叫國民黨

但是戰鬥力比臺灣的國民黨要強

保守黨這個詞其實是個中性詞

一般來說是主張維持現狀,尊重傳統價值

就像一個華人如果特別的強調中華民族

強調我們的傳統

這其實就是一種保守價值

對於澳洲的白人來說

他們的保守價值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白人至上

澳洲雖然說離亞洲很近

但是其實骨子裏是非常歧視亞洲人的

註意我這裏說的是亞洲人

不是單指中國人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後

就馬上通過了白澳政策

簡單來說這個政策就是只準白種人移民澳洲

澳洲跟亞洲基本上就是在一塊兒嘛

有幾個有色人種會往亞洲移民的

所以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亞洲人

美國人這麽牛皮也就只出了個排華法案

澳大利亞是整個亞洲都給排了

你說他的保守價值是不是有點硬

這個政策一直到1973年才被工黨給廢除

但是這麽多年下來

有些東西已經被根植在骨子裏了

而且身體好點的

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到現在還沒掛呢

所在在保守黨上臺之後馬上就開始給中國添堵

總理阿博特也正式開始推進潛艇換新升級計劃

這時候還沒有法國什麽事兒

主角是日本

2014年的7月1號

日本內閣決定解禁集體自衛權

一周之後安倍晉三訪澳

7月8號,安倍晉三在澳大利亞的議會上表示

兩國將在防務等領域展開特殊關系合作

然後他和阿博特簽署了一項

關於軍事設備及技術轉讓的協議

按照這個協議,兩國將建立工業合作的框架

也是要為潛艇訂單打下基礎

10月澳大利亞防長正式請求日本提供潛艇技術合作

當時的奧巴馬政府也是在極力撮合這樁生意

因為軍火生意很多時候他不只是個生意,也是政治

不是說你想買別人就會賣

或者你想賣別人就會買

因為潛艇這東西不像普通軍火

買回去還有各種維護升級之類的事情要做

一艘潛艇要服役好幾十年

所以一旦決定從一個國家買潛艇

兩個國家未來的軍事合作就相當於深度綁定了

日澳兩國聯手,美國肯定是樂見其成的

相當於不花一分錢就給了中國一悶棍

而且日本的蒼龍級潛艇確實牛逼

在常規動力潛艇裏可以說是名列前茅

2013年之前日本都是不允許出口的

可以說是專門為了澳大利亞特事特辦

才放出了這麽個大殺器

但是民主國家嘛,變化都比較快

雖然阿博特一直極力推動從日本購買這件事

但是前提得是他是總理

阿博特上任之後民意支持度不高

經濟搞得特別差

當然這個裏面也有中國大媽的功勞

跑去澳大利亞爆買房地產

導致澳大利亞房價飆升

激起了極大的民怨

結果在2015年的9月

阿博特的副手畢曉普聯手前黨魁特恩布爾

發起了對阿博特的逼宮

把阿博特又趕下了臺

由特恩布爾繼任總理

特恩布爾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

但是他的名言各位應該知道

那就是澳大利亞人站起來了

他一上臺潛艇的事兒就都變了

民主國家嘛,這合情合理

再加上這個時候奧巴馬在國會已經瘸腳了

亞太再平衡除了眼睜睜看著中國在南海填了N個島

其他啥事兒也沒幹

所以澳大利亞新政府表示如今我們

已不受澳日防務合作的固有思維影響

而且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對新總理特恩布爾表明態度

稱潛艇招標屬於澳大利亞主權事務

澳方作出任何決定都不會對美澳同盟關系產生影響

這就是個廢話

當年日本人還說不幹涉偽滿洲國的政治呢

說到底呢還是我們的觀海同誌說話不好使了

澳大利亞其實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日本的潛艇雖然性價比很高

但是日本堅持要把生產放在日本本土

這對澳大利亞沒啥好處

法國佬一看有機會,所以馬上見縫插針

你不是又要常規動力,又要大嗎

我把我核潛艇的發動機拆了換成常規動力的

又便宜又大

弄去南澳搞生產我們也沒問題

總之就是你要啥我就給啥

這尼瑪誰受得了

我感覺這幫法國人是不是有中國人的基因啊

2016年在法國的各種妥協下

終於得到了這個世紀合同

事情還沒完

2018年特恩布爾又被黨內同誌逼宮趕下了臺

新上任的總理就是現任總理莫裏森

莫裏森是個什麽價值觀呢

咱們就不說他跟中國硬幹的那些破事兒了

說另外一件事情

莫裏森在上臺後馬上就承認了西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

你在地圖上,從澳大利亞往西北方向看一看

全特麽是穆斯林國家

壓根就沒把他們當回事兒

莫裏森就已經不是偏右了,而是個極右

然後我們才終於可以聊到澳大利亞毀約這件事情了

雖說莫裏森右了點

但是馬克龍也挺白啊

人家還是歐盟和北約的大佬

到底為啥毀這麽大的約呢

莫裏森說的是我們對常規潛艇是否能夠

應對我們所面臨的新戰略環境非常擔憂

結合英美打算幫澳大利亞造的核潛艇

外界的理解是澳大利亞又改變主意想要核潛艇了

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根本站不住腳

法國的梭魚級潛艇本來就是核動力潛艇

是按照你澳大利亞人的要求換成了常規動力

你如果不滿意,你就講,我改還不行嗎

你上來就知道錯哪兒了嗎

我們分手吧

這不就是渣國嘛

現在鬼扯的這些

明顯就是pua法國嘛

澳大利亞政客不好意思說出口

熱心的小島就幫你們講一講吧

首先法國確實有錯

如果對這個話題關心得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

就是各種媒體,包括官媒

給出的合同總價不太一樣

有的是說370億美元,有的說是660億美元

為什麽會這樣呢,兩個數字都對

370億是2016年簽協議時的價格

660億是後來談啊談的發現

這要加一點,那要加一點的

就變成了660億

現在各國大放水錢有點貶值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這貶的也有點太誇張了

這一點澳大利亞覺得有點受騙了

再一個是工期的拖沓

法國人畢竟是歐洲人

歐洲人的效率大家也是懂的

2016年法澳簽了協議

2019年才簽約

到目前為止還沒開工

你放中國

五年一艘5-6萬噸的新航母已經下水了

這期間澳洲已經鳥過法國幾次了

四月的時候甚至向法國下過最後通牒

所以現在馬克宏一臉懵逼好像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

這就肯定是騙人了

但是法國表現不佳肯定不是主因

我們把雙方從勾搭上到分手的過程簡單的捋一遍

09年高富帥大漂亮有意迎娶袋鼠妹

結果高富帥想了想不劃算

決定把袋鼠妹推給了家養的狗子小本子

袋鼠妹不情願,加上大漂亮家道中落

然後又突然變成了個瘋子

所以賭氣嫁給了行動緩慢的老紳士

本來已經要入洞房了

結果大漂亮又突然說我清醒了

我愛的還是你

只是有時候會拉褲襠裏

袋鼠妹趕緊就蹬了老紳士

再次投入了大漂亮的懷抱

說你壞你壞,我等了你整整12年

所以說表演藝術源於政治

瓊瑤奶奶做個省長問題不大

所有的轉折點其實都是川普下臺,拜登上臺

今年一月拜登老baby上臺

三月美英澳三國就開始秘密進行核潛艇談判

四月澳大利亞向法國施壓喊話

然後法國開始加班加點

六月馬克宏對項目再次做出承諾

九月澳大利亞還是堅持進行了解約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轉變心意了

美國這麽做的目的非常的明顯

就是要把重心放到亞太地區來

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就是扯淡的

美國太多的精力被牽扯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

川普是個生意人,他只看短線

不搞長線的看不到短期回報的投資

拜登對中國的威脅確實就比較大了

二戰之後美國只和英國分享過核心軍事科技

現在這個小團體裏又加入了澳大利亞

為什麽要和澳大利亞分享這麽核心的技術呢

我覺得三個原因

第一還是血統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雖然澳大利亞地處亞洲

但是因為白澳政策

主體民族依然還是盎格魯撒克遜

拜的是英國女王

所以他和英美是同種同源

你看美國的上流社會裏

很多人其實都是澳大利亞人

澳大利亞人想去美國那就是隨便去

說澳大利亞是美國的第五十一州都不為過

因此給自家人一點好處,問題不大

第二肯定還是中國嘛

中國的軍艦現在就跟下餃子一樣

潛艇絕對是對付軍艦性價比最高的武器

所以要想壓製中國的海軍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亞洲布置大量的潛艇

東南亞和中國的經濟聯系現在越來越強

東南亞華人又多,親中的人口比例也非常高

想靠東南亞那是不可能了

你看像印尼這個以前排過華的國家

這次也反對澳大利亞造核潛艇

但是你看澳大利亞

他是既有錢買核潛艇

又特別的反中

讓他來做這個急先鋒

確實非常的合適

再一個則是這麽做相當於千金買馬骨

長久來講性價比高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國

澳大利亞近三分之一的出口去了中國

從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視角來講

這就是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罵娘

太特麽有風骨了

出口三分之一依靠中國

但是我依然反中

這樣的精神,需要被宣揚

美國通過獎勵澳大利亞可以給全世界的盟友一個信息

只要你願意反中,我就給你好處

哪怕背後捅其他盟友的刀子,也在所不惜

核潛艇的技術只有六個國家有

除了五常就只有自稱第六常的印度有

而真正掌握尖端核潛艇技術的

只有中國,俄羅斯,美國

所以美國的這把註下的不可謂不大

9月24號美日印澳就要進行四方會談

澳大利亞核潛艇的消息正好提前一周公布

各位說日本,印度會不會眼紅

這可能就是美國未來壓製中國的一個新方向

要盟友通過懟中國來表忠心

然後以此為依據開放部分核心軍事科技給盟友

讓盟友花錢提升自己的實力再進一步壓製中國

(美國)花錢不多,但是效果可能非常不錯

在我看來這基本上就是個陽謀

未來中國海軍可能會受到不少挑戰

但是這麽做是不是就沒有壞處呢

壞處也不少

把精力集中在亞太

自然也就意味著對中東和歐洲影響力的減小

拜登著急甩開盟友火急火燎的從阿富汗撤軍

可以從側面來佐證這個觀點

而通過增強和亞洲盟友的聯系來壓製中國這樣一個做法

在無形中也削弱了歐洲盟友對亞洲的影響力

背刺法國不單單只是影響了法國一個國家

訂單雖然是法國拿到的

但是歐洲的幾個工業強國都是能分一杯羹的

所以美國的做法相當於

把法國和整個歐盟在亞洲的勢力邊緣化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是美國不信任歐盟

擁有挑戰地緣政治的能力和決心

但是不管怎麽說

以後歐盟在壓製中國這件事情上

大概率會更加的出工不出力

而且如果英美澳不能在其他的項目上

填補歐盟這次的損失

歐盟尤其是德法兩國

完全有能力和中國私下增加一些合作

來填補這個虧空的

我想中國肯定也是非常歡迎的

最後咱們還是要做點不負責任的預測

首先是有關澳大利亞

英美澳是計劃核潛艇可以在2040年開始交付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澳大利亞09年的國防白皮書定的是2030年

結果法國還沒開始造時間就推去2035年了

現在又要換跑道,而且還是三個國家合作

裏面扯皮的事情可能就更多了

所以2040能開始交付核潛艇

這根本是天方夜譚

再加上澳大利亞政府的不穩定性

以及高度依賴中國的經濟

這個潛艇能不能真的造下去我也要打一個問號

搞不好馬上又要換新總理

而且我們前面提到了美國要千金買馬骨

中國也不是傻的

你千金買馬骨

那我必然要千金把你的骨灰給揚了

中國作為要挑戰世界第一的老二

也是有自己的尊嚴的

美國打中國也就罷了

你澳大利亞一小破孩兒

也敢當這麽多人的面不尊重中國

中國要是還能讓你好好活著

那豈不是告訴全世界都來欺負我

在我身上刷成就吧

所以未來澳大利亞的經濟必然是慘了

我一般是不太明確的講投資的建議的

因為怕說錯了要被大家幹

但是我估摸著如果澳大利亞再這麽下去

那房地產什麽的可能真的要出問題

如果觀眾裏有在澳大利亞有投資的

這時候一定要慎重

還有就是打算出國留學的年輕朋友們

最好也是去選擇一些其他的地方

一旦兩國關系特別緊張的時候

留學生很有可能就是犧牲品

我說直一點就是如果你能在中國上一所不錯的大學

就幹脆呆在中國

出來的話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

這是有關澳大利亞的

其次是如果拜登繼續按照現在的這套邏輯推進下去

那麽日本和印度很可能也會加入進來

釣魚島以及藏南的問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

可能還是會上頭條

所以你要是問我投資意見,怎麽買A股

我還是那句話

在軍工股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可以囤一些

未來應該會經常有一些小沖突

還有就是臺灣問題了

澳大利亞政府早在五月份的時候就提過協防臺灣這個話題

當時我是覺得簡直是無厘頭

現在看來這是澳大利亞在向美國喊話做保證

核潛艇的事情出來之後我看到臺灣的媒體也非常的興奮

像是又多了一個大哥哥

我不這麽看,反而相當的悲觀

以前我覺得因為經濟的因素大陸不會強行出兵統一臺灣

但是前提是周邊國家不對中國產生真正的軍事威脅

如果澳大利亞和日本都擁有了大量核潛艇

情況自然就不一樣了

臺灣的名嘴都在歡欣鼓舞了

那麽大陸的將軍們會毫無反應

非要等到澳大利亞和日本的核潛艇都就位

所以我這麽說是有點烏鴉嘴了

但是臺海沖突現在看起來確實有可能要發生

最後一點則是有關中美在亞太地區的競爭誰會勝利這個問題

這一點上我可以毫不含糊的說下我的判斷

我覺得中國一定會贏

因為中國就是亞洲的老大

就像美國是美洲的老大一樣

中國跑去美洲挑戰美國

一樣會被打的找不著北

美國在亞洲的盟友都是靠不住的

澳大利亞是有心無力

日本是有力無心

東南亞是無力也無心

玩到最後還是要靠美國自己

可是美國只能靠一些軍事基地維持下自己的影響力

拳頭再有力距離太遠打到最後也沒勁了

如果中國只有美國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實力

那遠程壓製還可能奏效

但是當中國有了美國6,7成功力的時候

這招就玩不開了

所以拜登也只敢保證在他的任期上中國不會超過美國

這話就已經相當的露怯了

他的任期才幾年

給澳大利亞造核潛艇要幾年

因此很多人嘲笑法國的說法我是不太贊同的

這一波核潛艇最大的輸家可能是澳大利亞和臺灣

相對來講,臺灣是最慘的

真的就是躺槍


与病毒共存与病毒清零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不愿意学中国又被中国打脸!为什么发电量世界第一的中国会缺电,中国限电是不是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