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
- 2021
【小岛特别版】看到就是赚到,在新加坡,正常工资的我是如何在30岁前买上两套公寓的,普通人都可以尝试!
Feb 28, 2021
吹啊吹啊,這就吹到了十萬訂閱了
本來想專門做期視頻聊聊感想,感謝感謝大家
構思了很久,想著如何才能不著痕跡的凡爾賽壹把
然後不小心看到了李子柒的頻道數據
人家有幾個禮拜訂閱增長顯示為0,為啥呢
因為她的周訂閱增長最小顯示單位是10萬
咱們上壹期剛剛嘲諷了下女拳
回頭壹看全華語圈視頻主都被幾個女大佬給按在地上摩擦
瞬間覺得索然無味,算了
等我再多上李子柒壹個禮拜的訂閱我再專門做個視頻吧
不過十萬的訂閱總歸是個很重要的裏程碑了
咱們還是要講點不壹樣的
今天就不教育各國的領導人了,給他們放個假
來聊聊我的事,想了個聽起來特別凡爾賽的話題
如何在三十歲前在新加坡擁有兩套自己的房
沒錯,哥就是擁有兩套房的男人
其實不算凡爾賽,聽我說完
妳就會發現許多人其實都能做到
並不需要有特殊的能力
網上有段時間特別流行壹些教妳如何在家躺著賺錢的視頻
傻B壹點的有教妳去壹些網站上上傳照片
說每有壹次點擊就能分多少錢
其實就是個騙傻子的網站
稍微高端點的說可以去壹些freelancer的網站接單
然後去另外壹個freelancer網站上找人低價做
邏輯上聽起來是可行的
畢竟美國也搞過人工智能寫程序
結果是發去印度找程序猿做的
但是問題是人家那個是騙大錢的
freelancer那個差價能有幾個錢
而且既要舔老板,又要安撫下家
接壹單的利潤也不夠,還得同時接幾單壹起做
然後妳就會發現
我特麽為什麽不去找壹份項目管理的工作
錢拿的多還沒這麽累
還有壹種聽起來比較靠譜的賺錢的辦法,叫法很多
大體意思就是把妳的收入分成幾份
壹份吃飯,壹份存起來
壹份做低風險投資,壹份做高風險投資
總之就是進行組合投資
問題是作為壹個普通人
妳怎麽知道壹項投資的風險和回報到底是多少
像我媽確實是把壹部分錢存理財了
但是前兩年買了不少傳銷類的保健品
理論上來說不但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還可以做功德,推廣給別人順別賺些錢
結果是算上理財的利息
年收益在-20%到-50%之間徘徊
我仔細想了想,既然網上有挺多這類天馬行空的賺錢流
不如小島我就來介紹下田園流賺錢買房法
來聊聊作為我這樣的壹個普通人
要怎麽不靠外部的幫助盡早買上兩套房
買房就得攢首付
攢首付最最最最重要的壹個技能很普通
但是許多80後,90後做不到
就是平時別浪費
千萬別跟我說年輕人要多想著怎麽賺錢
妳也知道妳年輕,年輕妳有個P的能力賺錢
賺錢這事兒至少要先沈澱個幾年,學習壹段時間
千萬別信那些年少有成的人的忽悠
他們的成功都是很難復制的
在中國妳見的比較多,單純就是因為中國人多而已
中國有14億人,假設有4億年輕人
萬裏挑壹那也是4萬
妳看得上眼的年少有成的人有4萬個嗎
多少人連賈躍亭,孫宇晨,王思聰都看不上眼
好吧,我也是有點看不上思聰哥
我叫妳聲爸爸妳敢答應嗎
我就假設普通人看的上壹般的萬裏挑壹的人吧
萬裏挑壹是個啥概念
最簡單的算法就是能上清華北大
我為什麽不上清華,是因為我不喜歡嗎
是?。。。
其實在各行各業裏
要做到萬裏挑壹的難度並不比進入這些名校容易
互聯網的發達讓我們以為自己和成功人士靠的很近
覺得自己連馬雲都能批評下
馬雲手底下的那幫人就更算不得什麽了
其實不怕打擊各位
正常人離阿裏巴巴的壹個普通員工都有很遠的距離
但是我們的消費觀有時候真的就追上這幫人了
拿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做例子
我們的工資基本是比較透明的
剛畢業的學生薪水就是在3500新幣左右
也就是1萬8人民幣,上下浮動個10%
當然那種坐直升機去離岸鉆井平臺
上班的幸運兒咱們就不談了(猜猜補貼多少)
我們今天只說普通人,大家的收入就在這裏
可是我們的生活質量
起碼從朋友圈,FB上看,差別是非常大的
比如說我的壹個同學,職位和我是差不了多少
但是每周都可以看到ta的朋友圈和FB
更新各種在高檔餐廳吃飯的照片
有時候周末壹些廉價航空打折或者搞個壹元購什麽的
ta還會飛去曼谷或者香港之類的城市休息個兩天
要說以我們的收入能不能消費的起呢,勉強是可以的
但是要想有存款就很難了
當然我不是說ta這樣消費不對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消費觀
只是說如果妳想盡快有自己的大額不動產那就有些困難了
假設壹個月收入是4000,花2000就能存2000
再多花1000就只能存1000
可是從存款額上來看,這個就差了壹倍
即使我們假設存款完全不會增值
3,5年後兩者的存款也已經差小半套房子的首付了
而大家必須知道,25歲時的10萬
和65歲時的10萬,不是壹個概念
25歲的10萬,每年5%的收益
65歲時候就是70萬
65歲的10萬,妳就啥也別想了,花吧
我當然不是要建議大家每天在家吃土
只是建議盡量不要過度消費
這比看什麽賺錢攻略都好用
如果說問題不在妳這邊
下次跟ta在壹起的時候呢
可以無意中打開妳島哥的視頻
還有壹項大消費,可能也是需要夫妻間
乃至和父母間溝通下,孩子
長輩們可能會說趁著年輕趕緊要壹個孩子
奉勸各位,壹定要量力而行
孩子既然生出來了,就壹定要對他們負責
要負責就得花錢,要花錢妳就省不下來錢
省不下來錢妳就永遠滾不出雪球的那第壹下
絕不是要和新加坡政府的倡導唱反調(滿滿求生欲)
咱們確實要為新加坡人口乃至整體華人人口做貢獻
但是這個貢獻可以晚壹點
等妳已經有了壹些錢
而且開始錢生錢的時候才去考慮,會更加的現實
千萬不要為了省幾塊錢的保險費,而追悔莫及
拿我做例子,我是在買完第壹套房後才生的孩子
其實我和我老婆還想再晚點的
也不知道是因為身體太好還是墨菲定律
剛停繳保險就出了事故
這是我想說的第壹點,省錢
妳是不是以為我接著會說怎麽投資了
錯!第二點,好好工作
很多人每天鉆研都怎麽投資,怎麽理財
可能確實可以賺到壹些錢
但是回過頭來妳會發現
讓妳賺最多錢的,依然是妳的工作
即使像我這樣喜歡研究研究股票的
我的投資收入依然不超過工作收入的20%
但是怎麽好好工作也是有講究的
好好工作不是說每天996
別人下班了妳還繼續呆在公司裏不走的
雞湯和毒雞湯什麽的我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我只想說在新加坡這種社會階級已經比較固化的社會
不久的將來我相信中國的壹線城市可能也會如此
升職加薪已經不完全和能力掛鉤了
以前中國那種英雄不問出處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少
即使升職加薪完全和能力掛鉤
那種變化的速度也絕對不會像以前那麽快了
妳的升職加薪許多時候看著妳幹活兒的老板根本做不了主的
壹個升職也許需要好幾個層級以上的老板點頭才行
所以妳得入大老板的眼,大老板欣賞妳
妳給妳老板兩耳刮子他都不敢給妳個低評級
像前段時間有個矽谷的中國工程師被印度老板欺負
最後輕生的事情說明了壹個什麽問題
阿三把他捏的死死的
他根本沒有能力越級和大老板交流
不然不至於輕生
要怎麽樣才能入大老板的眼呢
做重要的Project
什麽叫重要的Project,大老板在看的Project
妳哪怕是抹廁所的,也盡量去抹總裁的廁所
就算把員工廁所抹的幹凈到能舔也沒有用
那些什麽日本清潔工喝廁所裏的水來驗收的雞湯
妳聽聽就好了
我就是這麽壹個充滿負能量的人
當然很多人肯定要說,這個誰不知道
怎麽才能拿到這種Project呢
請站在老板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老板需要什麽樣的人來完成比較復雜的項目呢
歡迎大家也來討論討論這個問題
壹個當然是從專業的角度
老板需要能實際幹活兒的人
這個涉及到專業能力,我不能給太多的建議
另外壹個就是妳專業之外的壹些素質了
老板需要人幫他匯總信息,需要人替他做數據分析
還要人能夠建議並且幫助他合理的使用資源
簡單的說就是在專業之外
他們需要壹個人擁有項目管理
數據以及信息分析,還有做PPT的能力
怎麽練大家就自己想辦法了
我來給大家解決下老板不知道妳有這個能力的問題
作為壹個來自中國的考試機器
我給各位親指條最簡單的明路,考證
項目管理妳就可以考個PMP
數據分析可以考個lean six sigma
剛入職的時候可以考Green Belt
經驗多了之後可以考Black Belt
做上老板之後可以考Master Black Belt
千萬別怕花錢,壹定要讀最正規全世界都認證的那種
當然還有各種各樣其他的證,我就不壹壹列舉了
有了足夠多的在學歷外的證書
在大家同等技術水平的情況下
妳被點將的概率將會極大的增加
而獲得這些證書的難度有多大呢
絕對不會超過大學壹學期所要付出的心血
可是我看到的是,許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非常刻苦勤奮
但是到了工作的時候呢卻只註重工作
而放棄了繼續學習的腳步
然而呢這個才是真正拉開大家差距的地方
這些證書其實也不僅僅是證
這些學科不但會教妳知識
更重要的是會教妳許多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比如說如何給項目裏的每壹個參與方畫像
如何更好的分割項目時間
如何在PPT裏把需求翻譯成老板看的懂的Dollar Sign
天才們當然不需要刻意的訓練就能做到
但是這些訓練卻能極大的提高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的能力
壹段時間後,妳就會發現
妳的升職和加薪會比別人更好
再不濟,妳也會發現在簡歷上加上這些證書
獵頭找妳的頻率會明顯的增加
這個是我第二點想說的
與其說是在工作裏多賺錢,不如說是多投資自己
讓老板不得不給妳加薪
強調壹下,投資自己
不是讓妳去聽成功學打雞血,或者買化妝品的
而是“買”些正兒八經的證書
學會了省錢,工資每年也有不錯的增幅
這時候我們才終於有資格考慮考慮怎麽給存款增值下了
前面說的把資金分成幾份
對應各種不同風險的投資有沒有道理
其實很有道理,因為這些作者其實就是把
大型基金的投資理念套用到了普通人的投資上
大基金通常都會通過對不同類型的股票期權進行合理的分配
尋找風險和利潤搭配的最佳區間
如果作為壹個散戶妳手上有個千八百萬了
那就當我什麽都沒說
但是如果妳只是為了攢錢買房子
那妳壹定要仔細想想
妳特麽連首付都沒湊夠,妳考慮啥配比啊
年輕時在資金量不大的時候
根本沒有必要做風險對沖
妳只需要找到壹個風險不大
比理財回報率高的投資就夠了
我的追求就是每年5%-10%
如果碰上像去年的股災,開始逃的夠快
還能夠把回報率預期再提高提高
經常有觀眾嘲諷我的預測能力
說只要跟我股票反著買,別墅靠大海
我也就是在RCEP那期裏講中國的基建類股票能漲
給說錯了,但是這能怪我嗎
巴菲特來A股也能讓他二師兄進大師兄出啊
A股根本就不是思維正常的人能玩好的
而且A股我也真的是硬著頭皮預測下
我自從見識了獐子島之後
A股那就真的是壹股也沒有了
那麽買股票有沒有可能穩定的賺錢呢
有,我給大家推薦下我的買法
非常簡單,而且風險比較低
我只買兩樣東西,壹個是新加坡的DBS
壹個是美國大盤指數,不使用任何杠桿
大家看這是DBS 20年來的股價
壹直在10塊到25塊這個區間裏徘徊
DBS作為新加坡最大的銀行
只要港口沒有從新加坡搬走,就不會垮
幾乎無論在什麽時候被套上
哪怕不做任何動作,兩三年內也必然會回本
而且DBS每年都會持續並且穩定的分紅
年分紅都是在3%到5%之間
光這個分紅就已經比理財要高了
基本上只要妳不在25這種位置買進
不會有任何的風險
另外就是美股了,我不建議大家花太多時間去研究股票
就這麽點錢,不值得
最好的辦法就是買美股的大盤指數
大家直接買標普500的基金就好了
所謂的標普500就是美股裏最強或者
大家覺得有潛力成為最強的500個大公司
標普500的基金主要會配置這些大公司的股票
大家看這是這十年標普500的走勢
基本上年收益率10%左右
美國的股市其實和中國的房市壹樣
就是個資金的蓄水池
這些年美國大放水
放出來的水壹大部分必然會流向股市
2019年,光標普500的公司們
就回購了將近5000億美金的股票
錢多到沒處用,而美元作為世界通用的貨幣
綁定了石油和各種貴金屬
又有幾十艘航母作為後盾
壹時半會兒還不會垮
所以雖然美國的經濟非常差
只要市場上的總體資金在增加
大盤就還是會漲,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和次貸危機時資金的湮沒是不同的
有些朋友可能沒有買過新加坡和美國的股票
如果想買要怎麽買呢
以前的話最好的辦法是去找本地券商
但是我不得不吐槽下本地的券商,我用的是OCBC的
界面爛到我以為回到了中國的初中時候
那個時候用的是windows 98
關鍵是手續費驚人,壹次操作至少要收25
壹買壹賣就是50,還有雜七雜八的手續費
而且妳能想象嗎壹把買5萬新幣的股票
還是手續費最貴的壹級
新加坡的券商就是這麽豪橫
不過這幾年互聯網券商崛起的比較快
比如說美國的盈透,中國的老虎
最近又有壹家券商公司要登錄新加坡了
馬化騰馬爸爸的親兒子,富途牛牛
這家公司就很騰訊了,簡單的介紹下
壹年免傭金(各國家和地區有區別,新加坡現在是美港免壹年)
香港的用戶註冊成功系統直接送壹股twitter股票
新加坡的用戶註冊成功之後送壹股蘋果股票
這錢砸的,甩當年的Uber和Grab壹條街啊
鏈接我會放在下面的介紹欄裏
3月8號之前這個鏈接壹定還有效
後續是否還有效我會在簡介欄裏面更新
馬爸爸這個就是有點低估了
我新加坡人民薅羊毛的能力了
相信不久後馬爸爸就會發現原來新加坡
居然有這麽多90歲老人也對美股很感興趣
遙想當年我被公司派回上海出差了壹個月
回來坐Uber真的是有些不習慣
網約車妳憑什麽收我的錢
不是應該運營商付錢的嗎
總的來說新加坡的DBS或者
其他高分紅的藍籌股都是風險很低的
如果妳是個非常保守的人,可以只買新加坡的藍籌
如果看到美股跌了,覺得有機會
可以稍微冒壹點險直接去買標普500
標普500風險略大,因為美股泡沫有些大了
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壹個風險不太高
但是回報率很高的投資
大陸的觀眾妳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風險
妳周圍的任何投資基本風險都比這個大多了
妳只要考慮怎麽在香港開戶頭而已
說了這麽多咱們還沒說怎麽買房呢
其實在新加坡夫妻兩個要想買壹套政府組屋還是很容易的
但是政府組屋,產權還是屬於政府
而且配套設施還是不能和私人公寓比
最大的問題是組屋必須年輕夫妻兩個人壹起買
買完之後妳還想買第二套那就得交15%的稅了
所以我的目標應該是夫妻兩個人
壹人買壹套私人公寓,而且也盡量買貴的
因為只有首套房不用多交稅
這裏的難點在兩個方面
第壹是首付,第二是壹個人買房就只能用壹個人的貸款
貸款的額度大概率無法覆蓋75%的房價
首付的問題在第壹套房時問題其實不大
夫妻兩個人存了幾年錢
再加上公積金裏的錢大概勉強是夠的
難點在於貸款的額度壹般最多相當於10年的工資
我當時買房的時候就遇到了這個尷尬的情況
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買第壹套房的時候我用了個比較笨的辦法,就是存款證明
在銀行貸款審核和交首付之間有個時間差
所以我們可以把首付的那部分錢當成存款給銀行看
但是銀行也知道這樣的情況
所以他們也搞了個賤招,就是如果妳只是存新幣
那麽在妳交完首付之後,還得給銀行再看壹次存款
要是只想被審壹次也可以,妳存美金
所以我能怎麽辦呢,我只得把我的首付先換成美金
貸款壹過再換成新幣交首付
手指點兩次銀行就賺了幾千塊
所以說買DBS的股票真的是沒錯
拿到房後我沒有住,而是直接把房子租出去了
自己接著租組屋,這裏面差好幾千呢
為了第二套房還是要忍壹忍的
這裏我要給各位算壹個賬,為什麽買房很劃算
最近兩年貸款利率壹直很低
我現在房子的貸款利率是1.25%
房租的回報率是3.5%,首付只有25%
相當於多了壹個3倍的杠桿
也就是在房租上,其實我就有了差不多9%的回報
這個回報率會隨著我償還貸款的增加而減少
因為杠桿壹直在慢慢減少
但是新加坡的房價每年還會有穩定的2%到3%的增長
去年疫情大放水,房價直接漲了5%
算上杠桿,加上房租
這個平均回報率肯定是超過10%不少了
而且根本不用花心思
另外買完第壹套房,除了首付的這部分錢
每個月我的現金不會減少,反而還會增加
因為房租加上公積金已經超過了每個月的還款額度了
買房既然這麽劃算,那我當然想買第二套房了
而且呢是越快越好,越貴越好
我的第二套房和第壹套房之間只隔了兩年
雖然我們的收入也在增加
但是想在兩年內攢出首付還是不現實的
這個時候呢就要用壹些金融工具了
為什麽前面幾期談螞蟻金服的視頻大家覺得我在為馬雲說話呢
因為我用了類似的金融杠桿
這裏給大家強調壹下
除非妳要買房子的地方非常穩定,妳自己的未來可期
不然千萬不要用金融杠桿
新加坡的金融服務還比較便捷和正規的
我用了個很簡單的辦法
信用卡的Balance Transfer,相當於短期貸款
新加坡每個銀行的信用卡最高
可以Transfer妳月工資的4倍
利率差不多是6個月1.5%
幾張信用卡壹申請
都不用向朋友開口了,直接首付搞定
這次的貸款就更簡單
在銀行的朋友告訴了我們壹個辦法
既然我們還是打算以投資為主
那麽可以買帶有租房合同的房子
合約裏租金的60%可以算成工資
這樣連存款證明都不需要
貸款的額度就直接夠了
於是磕磕絆絆我們家在新加坡就有了兩套私人公寓
即使我還是個diao絲,還住在組屋裏
大概算了算我還需要個五年才能搬進我自己的房子
總結下我今天講的內容
在新加坡買房是個很劃算的投資
各種房地產公司如果需要打廣告請壹定要通知妳小島弟
我這個解說是不是要比某些中介給力的多
其次在新加坡以及壹些金融比較發達的城市
並不需要妳掌握太多的現金
就可以買到自己的房子
當然要不要買還是需要考慮下當地的政府監管
以及城市本身的潛力
最重要的是,如果想要盡早買房
那就得遠離精致窮,好好工作
然後順便點點小島的鏈接
讓我早點搬進自己的房子
求保护!小岛冒死来聊聊女权的发展,还有神奇的中华田园女拳外人怎么看台湾228,为什么共产党,国民党,民进党都有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