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柴”通“砦”,本意指鹿栖息的地方,此为地名,是王维辋川别墅二十胜景之一。
返景:“景”通“影”。《初学记·日部》载:“日西落,光返照于东,谓之日景,景在上曰反景,在下曰倒景。”
语译
空旷的山间啊,看不见人,但是能够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夕阳映入深林之内,又照在青苔之上。
赏析
王维在他的《辋川集》序中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木兰柴、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北垞、竹里馆、辛夷坞、漆园、椒园等,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其实偌大的杭州西湖,不过十景,小小的辋川谷内,却有二十胜景,想来大多是略具其形,拿来凑数的。然而景物之是否可观,都在人心,心有所感,处处皆是胜景,心中无感,胜景也如荒芜,所以说后人由“辋川二十胜景”的说法所体味到的,不是辋川谷有多美,而是能够发现其美的王维具备了多么深刻的艺术家的敏感性。
即以此诗而论,说白了不过山空寂而林幽深而已,但诗人却能够用简朴直白的字句描摹得如此感人,恍然如同目见而耳闻。两联都用衬托笔法,有人语响而不觉嘈杂,反而更显山林的空寂,有夕阳照而不觉敞亮,反而更显山林的幽深。正如万绿丛中涂一点红,不觉绿色贫弱,反而更显绿意盎然,格外鲜明。说王维“诗中有画”,倒不如说他能够用画家的眼光去发现山林之美,从而以诗语道出。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第二句:“但闻人语响。”诗人用一点点隐约的声音来反衬山林之空寂、静谧,但他可以说“但闻鸟语响”、“但闻蝉语响”,正如南朝王籍在《入若耶溪》中所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王维不言自然之声,却偏要说“人声”,想来未必无因。私以为此“人语”,即指的是诗人本人,诗人身处空寂清幽的山林之中,觉得自己已与自然契合为一体,再无俗尘烦扰。所以这“人语”不但不会破坏自然的纯粹,反而是人与景默契统合的象征。隐士情趣,因此而出,并不仅仅只是对景物的简单素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