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王建

字数:940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释

姑:这里是指丈夫的母亲,古称公、婆为舅、姑。

遣:让。

语译

婚礼之后第三天,新娘就要前往厨房,洗干净手啊去烹饪饭菜,因为不清楚婆婆的口味,于是先让小姑帮忙品尝一下。

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可人的小诗,表现出一位新嫁为人妇的女子内心忐忑,同时又聪明伶俐。按照旧俗,女子出嫁后三天必须亲自下厨去为公婆做饭,俗称“过三朝”——这里的“羹汤”即统指饭菜。她希望能够得到公婆的喜爱,从而首先要在烹饪手艺上得到公婆的认可——所谓征服一个人首先要征服他的胃,这句话是真理——但是不了解公婆的口味怎么办呢?这位新嫁娘灵机一动,于是就先把饭菜给小姑品尝一下,请她帮忙提出意见。

后人往往会从这短短的二十字中,读出太多诗人所未必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小姑之善良,比如古代家庭中媳妇受到压迫,等等等等,都属无稽之谈。我从中只能看出两点,即此女子初嫁入夫家,内心的惶恐、忐忑,以及她的机敏伶俐。为什么说惶恐和忐忑呢?因为很明显她希望做出的饭菜能够得到公婆欣赏,但又不能确保口味适合,所以考虑到“未谙姑食性”,并因此想到了应对的方法。诗中仅言“姑”,而不提公公和丈夫的食性,因为一般情况下,古代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烹饪之事,向来是女子所为,比如“姑”和“小姑”,而公公、丈夫,因为常会出外应酬,所接触到的食物种类、口味更为广泛,因而恐怕并没有太严格的口味限制,可以暂且不论。

为什么说这女子聪慧呢?因为她想到了先让小姑品尝一下自己做出的饭菜。仍然如前所述,小姑未嫁,常在家中,她应该是最了解自己母亲口味的人了,只要过了她那一关,想必婆婆那里也可以放心应对了吧。并且趁此机会,还可以拉近自己和小姑之间的关系,从此一家人得以更加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或云此诗别有寓意,私以为那是很可能的。诗人可能以新嫁娘自喻,在投诗干谒的时候作此表态,也即:我不清楚目前时论如何,朝廷测试需要怎样的文章,因此先寄诗与某某大人,希望您能够帮忙提出意见。但因作诗时间、背景的缺乏,这也只能作为一种猜测而已,无法确证。至于说此诗慨叹自己政治上的不如意,则未免离题万里,不知所云了。

扩展阅读

新嫁娘其一

唐·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王建《新嫁娘》又名《新嫁娘词》,总共三首,上列则为其一,“三日入厨下”是其三。这一组诗截取迎亲、相拜和“过三朝”三个独特的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唐代的婚礼风俗。但前两首并未涉及到新娘心理,也无可引发别有怀抱的联想,再加上言辞之平白如话不如第三首,故此“三日入厨下”独独传扬千古,脍炙人口,前两首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234听筝-李端236玉台体-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