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地势较高,为登临胜地。北宋宋敏求《长安志》载:“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在曲江北面高原上……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语译
天色将晚,我的心情抑郁不适,于是驱车登上了古老的乐游原。眼见夕阳无限美好啊,只是可惜已临近黄昏。
赏析
此诗因景而抒情,但并没有细写景物,前半段写事,后半段咏叹。或谓此诗有慨叹唐朝已江河日下,即将步入黑夜之意,恐怕是联想过于丰富了。固然,李商隐处于中晚唐之交,此后六七十年唐即覆亡,但对于人生乃至一个王朝而言,六七十年实在不能说是短暂,倘若认为李商隐那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唐朝的覆亡在即,那是把李商隐当成了一个预言家,而非忧心国事、眼光独到的志士。况且,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局势每况愈下,哪里去找出一段“夕阳无限好”的回光返照来呢?又或谓“古原”二字有抚今追昔意,也未必确实。
其实,此诗回归本意,只是诗人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垂垂老矣、不复青春的感叹而已。首句言“意不适”,心情抑郁,不得舒展,这大概与人近暮年,去日无多有关,故前加“向晚”二字。表面上看,这“向晚”是表时辰,其实也隐含有年岁已暮之意。他登上古老的乐游原,本想舒散心胸,却不料竟然见到了美好的夕阳余晖。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并没有直言“近黄昏”,却先加“夕阳无限好”句,私以为是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认为自己的作品日益工整,他并以此自傲。但文章再好,却惜已时日无多,不知道还能给后世留下多少作品,所以才会慨叹:“只是近黄昏。”
此诗所抒发的,不过是老人心境而已,若仅“近黄昏”语,便见沉沉暮气,唯加“夕阳无限好”句,才显得诗人仍在努力地散发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就如同那留恋天空,迟迟不肯坠落山后的夕阳一般。因此这后两句诗传唱千古,但人们在日常引用之际,却往往忽略了“只是近黄昏”,而独言“夕阳无限好”。“近黄昏”是无奈的必然,是颓丧,“无限好”才充满了最后的生机,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