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论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¹,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²。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³,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⁴。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⁵;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⁶。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⁷,凿龙门⁸,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⁹;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¹⁰,为天下当大难之冲¹¹,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¹²。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¹³,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¹⁴,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¹为之所:为之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²狃(niǔ):习以为常。
³循循焉:稳重而有次序的样子。
⁴谋弱:谋划削弱。山东:古时称崤山以东为山东。
⁵诛错:七国之乱打出的政治口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⁶以错为之说:用杀晁错对叛乱诸侯进行答复。
⁷禹:三代开创者,受舜的命令治水,在治水过程中建立威信,使华夏民族实现文化上的统一。
⁸龙门: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北。此处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相传为禹所开。
⁹溃冒冲突:溃坝冒顶决口等危险。
¹⁰捐其身:献出其生命。
¹¹冲:要道,此处引申为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¹²天子自将而己居守:当时景帝曾提出御驾亲征而责成晁错在京师留守的方案。晁错同意,此乃犯大忌。
¹³袁盎:曾任齐相、吴相,因与吴王刘濞有关系而被晁错告发,被削职为民。吴楚之乱时,他乘机进谗言而促使景帝杀晁错。
¹⁴淬砺:打造磨砺兵刃,意为做好战争准备。
【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不好办的,是表面上太平无事,但实际上却有无法预料的隐患。坐在那里观察事情在变化,却不想办法去解决,那么事情就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但开始就用强制的手段去处理,那么天下的人由于习惯太平安逸,就不会相信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的杰出人物,才能挺身而出为天下的人去承担大难,以求建立伟大的功业。这当然不是在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由那些只图求名的人所能做到的。
天下太平,无缘无故而挑起大难,我能挑起它,我就要能收拾它,然后才有言辞向天下的人交代。如果事到临头,却想慢慢避开它,让别人来承担责任,那么天下的祸患必然集中在自己身上。
从前晁错竭尽忠心为汉朝出力,谋划削弱山东诸侯的势力。山东诸侯联合起兵,借诛杀晁错的名义反叛朝廷。但是皇帝不能明察,就杀了晁错来向诸侯解释。天下人都悲叹晁错因尽忠朝廷而遭杀身之祸,却不知晁错也有自取其祸的原因。
古时候能够建立大功业的人,不只具有超出一般的才能,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从前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堤口,疏通大河,让水流进大海。当他的功业尚未完成的时候,也有堤坝溃决和洪水横冲直闯的可怕灾难。只因为他事先估计到这种必然性,事情来了并不惊慌,从容不迫地规划解决,所以最后获得成功。
七国诸侯那样强盛,却要一下子削弱他们,他们起来叛乱有什么奇怪的呢?晁错不在这个时候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替天下人做抵挡大难的先锋,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却为保全自己着想,想使皇帝亲自带兵出征,自己在后方防守。那么试问,引起七国叛乱的是谁呢?自己想求得名誉,又怎能逃避祸患呢?亲自带兵出征极为危险,留守后方十分安全,你自己是引发大难的魁首,却选择十分安全的事情来做,而把极为危险的事情留给皇上去担当,这是忠臣义士之所以愤恨不平的原因。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未必能免除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留在后方防守,却让皇帝亲自出征。按照常理来说,皇帝已经很难于忍受了,又加上很多人不同意他的建议,所以袁盎的话就能在这中间发生作用。假使吴、楚反叛,晁错挺身而出承担危险,日夜操劳,率兵向东去阻击他们,不至于使自己的君王受牵累,那么皇上将依靠他而无所畏惧,即使有一百个袁盎,能够离间得了吗?
唉!世上的君子,想要建立不平凡的功业,就不要专门去考虑保全自己的计策。假使晁错自己带兵去讨伐吴、楚,不一定没有成效。只因为他想保全自己,就使得皇上不高兴,奸臣能够乘机进言。晁错用来保全自己的计策,不就是用来自己害自己的吗?
【评析】
本文也是苏轼写的人物评论,评论对象是西汉初年景帝时期政治家晁错。晁错极力提出并推进削藩,引起吴、楚七国之乱。当形势比较紧急时景帝听信袁盎谗言而杀晁错,是历史上最大之冤案。晁错之死,世人皆以为是忠而见诛,为他感到冤枉,予以叹惋和同情。但苏轼却发前人所未发,认为他本人是有责任的,并且指出其责任的关键是“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是因为晁错同意汉景帝御驾亲征而他留守京师的建议而引起景帝的不满,这一点有一定道理。但晁错之死,个人之责任是很小的,还是景帝刻薄寡恩的结果。无论如何也是景帝的一个重大失误,不能忽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