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崛起

字数:2362

你必须将它看作是一个有趣的行业。夜里回家后,你还得打开电子邮箱阅读计算机杂志,否则你将无法跟上(微软)员工的步伐。

——比尔·盖茨,1983年

微软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主导公司,其影响力超过了IBM,公司的创始人也都成为亿万富翁。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只有在个人计算机的小圈子里才有人知道微软和比尔·盖茨。

1981年,微软公司的重点是开发编程语言,并编写一些应用软件和一种独立的插入式硬件产品,即保罗·艾伦的研究成果SoftCard。SoftCard能够帮助用户在苹果计算机上运行CP/M程序。而日后使得微软名扬天下的DOS操作系统此时也正在开发阶段。几个月后DOS系统推出市场时,正好赶上IBM公司推出IBMPC个人计算机。

虽然盖茨坚持认为微软不应该直接面对终端用户销售,但干劲十足的推销员弗恩·拉伯恩说服盖茨改变了想法。拉伯恩影响盖茨的方法现在成为微软公司内的标准:向盖茨抛出问题,直言不讳地举例证明,一点儿也不要退让。在说服盖茨以后,拉伯恩被提升为一家新成立的子公司的总裁,公司名叫微软消费者产品公司,当时该公司除了在计算机商店,还能在拉伯恩的货架上找到其他地方销售微软开发的产品,同时也销售获得许可证的一些产品,包括一些应用软件。但在1981年,这家公司才刚刚开始营业。而即便在年轻的计算机行业里,这家公司也算不上领先。

1981年,微软公司的总营业额为1500万美元。这对比尔·盖茨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但相比之下,苹果公司的年收入是微软的20倍,但这两家公司的收入与IBM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1981年6月,微软从一个合伙小公司变成了一家大企业。公司的大部分股票由三个人持有:创始人比尔·盖茨、保罗·艾伦,以及盖茨在哈佛大学的同学史蒂夫·鲍尔默。鲍尔默在微软公司掌握的实权与日俱增。公司绝大多数股票掌握在那位头发蓬乱、嗓音尖利的总裁手里,一些新员工还曾经以为他是偷偷闯进总裁办公室的未成年黑客。

这些新员工很快就发现,这位看上去只有18岁而实际年龄已经26岁的总裁是一位不容小觑的人物。他们还发现,从很多方面看,自己工作的这家公司与其年轻的总裁一样不容小觑。实际上,这家公司带有很强烈的比尔·盖茨的个人色彩。

这没什么奇怪的,盖茨就是喜欢聘用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头脑灵活、干劲十足、勇于竞争,能够坚定捍卫自己的信仰。有少数几个很有号召力的新员工来自被外界传得神乎其神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乔布斯正是在那里获得了灵感,才有了后来的麦金塔计算机。

盖茨邀请员工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上与自己进行辩论。盖茨几乎很少提供能够被称之为正面反馈的东西;他常常将工作或一些想法称为“伤脑筋”或“我所听过的最愚蠢的事情”。但是,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乐于广开言路,甚至在他给别人以最严厉的批评时,他批评的也只是思路,并不是针对个人。盖茨要求非常严苛,爱吹毛求疵,要是哪名员工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就能获得信赖和对公司的影响力。要是在其他公司,这相当于搞到了主管专用的洗手间和专用停车位,只是微软给的不是这种特权。

因为员工很容易接触到总裁,而总裁又很愿意集思广益,所以在外界眼中,微软公司的企业文化非常民主。即便你无法在办公大楼里说服盖茨,你也可以直接给他的邮箱账号“billg”发邮件,他一定会认真阅读。但实际上,微软公司根本谈不上民主。扁平化的沟通模式其实是一柄双刃剑。要是惹怒了盖茨本人,那你就完蛋了;但要是能让他从“billg”账号的邮箱发来邮件对你的工作或想法表示肯定,那就跟银行账户收到钱一样,你几乎可以平步青云了。只有那些最受器重的人才会将微软看作是精英体制。

在精英体制下,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有权判断优劣的人手里。在微软,比尔·盖茨拥有最高决策权。

吉姆·汤尼是个得力干将,但他就是讨不了盖茨的欢心。汤尼原本在Tektronix公司工作,1982年7月被挖过来担任微软的总裁。盖茨认为,大量的早期微型计算机公司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引进经验丰富的高管。这种“创业者症”至少是MITS公司、以姆赛公司及ProcTech公司倒闭的部分原因。盖茨会介入公司管理的各个方面,还聘请了汤尼担任“官方总裁”,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汤尼任职大概有一年时间,但盖茨总觉得汤尼在微软没找准感觉。虽然汤尼的管理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他最终没能留在微软。原因很简单,汤尼不是盖茨。这样看来,盖茨并不是真的想要一个总裁,他只是想找到克隆自己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IBM的合作及随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微软飞速发展。当康柏公司和凤凰公司开辟了兼容机市场后,而这个市场又正适合微软销售MS-DOS系统时,微软的发展尤为迅猛。

到1981年年底,微软公司的员工增加到100名,并迁到位于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的新办公室。与IBM合作的压力以及公司业务拓展中遭遇的痛楚开始影响到一批员工。不久之后,一些老员工离职了,其中包括鲍勃·华莱士。华莱士自打微软还在阿尔伯克基那会儿就一直是公司的骨干。不过,与保罗·艾伦比起来,华莱士的离开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艾伦是盖茨终生的挚友和合伙人,他的离开虽是出于健康方面的原因(艾伦患有霍奇金氏病),与工作压力无关,但他的离开还是让盖茨倍感压力。现在整个公司的担子都落在盖茨一个人身上了。

微软公司的公关部总监帕姆·埃德斯特隆为盖茨塑造了一个成功怪才的形象。当然,坊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同样可能真实的版本:盖茨是个家境殷实的孩子,从小备受宠爱,对竞争和取胜淡然处之,但高中看过《财富》杂志以后,他就慢慢变成了冷酷无情的商人,决心主导市场,击退竞争对手。一般的媒体只能表述盖茨的一个形象,埃德斯特隆的工作就是确认媒体表述的是“正确”的盖茨形象,至少这个正确形象是符合微软预期的。新闻记者当然认同官方的说法,因为任何人只要与盖茨相处几分钟,就会相信盖茨是个怪才,而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则表明盖茨的工作干得非常出色。

与此同时,盖茨展示的微软形象在业内却不得人心。盖茨坚称微软生产的都是优质产品,然而从总体的运行情况来看,微软产品根本算不上优质产品。微软公司的软件质量良莠不齐,有时bug很多,有时又运行得很慢。在公司内部,优质和专业形象只是个笑话。公司的内部系统很糟糕,也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微软用来包装产品的巨大塑料盒占据了大量的仓储空间,由此看得出盖茨的帝国内部并不是那么梦幻的。如果说微软反映了比尔·盖茨的个性和价值观,那公司的组织架构简直就是盖茨个人生活的缩影。盖茨喜欢吃快餐,不喜欢洗澡,总是忘记按时付账单。幸好微软从不欠账,不然其内部系统看起来就真的和盖茨一模一样了。是时候找一个人来打理公司了,他们决定聘用RadioShack公司的乔恩·希勒担任微软总裁。


仿制苹果机器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