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河水一

字数:26920

【题解】

“河水”即今黄河。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名,“江”是长江的专名。“河”“江”,与现在“淮河”的“淮”、“珠江”的“珠”一样。当时河流的通名则为“水”,黄河称“河水”,长江称“江水”,以后才逐渐把“河”“江”二字作为河流的通名。“黄河”一名在《河水》各卷中也出现过八次,但在这八处中,“河”仍是专名,“黄”只是说明这条河流当时已经黄浊。这五处“黄河”与今天的黄河,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河水》共分五卷,是全部《水经注》中最长的一篇,共五万余字,约占全书的七分之一。《河水》篇幅特别大,除了因为黄河是一条大河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清此河的河源,把黄河上源延伸到今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叶尔羌河的上源,甚至把它与印度河及恒河拉扯到一起,把流域一直写到今印度境内,这就是后来学者所指出的“黄河重源”的错误。但在郦道元的时代,所有文献都是这样的说法,他说:“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按,指罗布泊),出于海水。”说明直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尚没有把黄河的发源弄清楚。所以这一卷中记叙的,其实多是今印度境内的山川地理。直到唐朝,才有学者指出“黄河重源”的错误。

河水一

昆仑墟在西北①,

三成为昆仑丘②。《昆仑说》曰③,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④。

【注释】

①昆仑墟:即昆仑丘、昆仑山。古昆仑山包括今喀喇昆仑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之间)、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绵延于新疆、西藏之间,向东延伸入青海境内)。古代把塔里木河南源视为黄河源,昆仑山也就往往被误为黄河发源处。

②三成为昆仑丘:三级的土丘称为昆仑丘。语见《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郭璞注:“昆仑山三重,故以为名。”成,级,层。

③《昆仑说》:书名。具体不详。

④太帝:即天帝。

【译文】

河水一

昆仑墟在西北,

山成三层的是昆仑丘。《昆仑说》写道,昆仑山有三层:底层叫樊桐,又名板桐;第二层叫玄圃,又名阆风;上层叫层城,又名天庭,是天帝的居处。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禹本纪》与此同①。高诱称河出昆山②,伏流地中万三千里③,禹导而通之④,出积石山⑤。按《山海经》⑥,自昆仑至积石千七百四十里。自积石出陇西郡至洛⑦,准地志可五千余里⑧。又按《穆天子传》⑨,天子自昆山入于宗周,乃里西土之数,自宗周瀍水以西⑩,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⑪,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河首四千里⑫,合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云⑬: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⑭,得昆仑之墟,诸仙居之。数说不同,道阻且长,经记绵褫⑮,水陆路殊,径复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不能不聊述闻见,以志差违也⑯。

【注释】

①《禹本纪》:书名。中国古代地理类著作。太史公司马迁将其与《山海经》并举,故为世人所知。今佚。

②高诱: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末三国时儒家学者,为当时名儒卢植的门人。曾注《战国策》《淮南子》《吕氏春秋》等。河:指黄河。

③伏流:指河流从地底下流淌。

④禹导而通之:《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导,疏导。通,疏通。

⑤积石山: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玛卿山。

⑥《山海经》:书名。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历史地理著作之一。作者已不可考,成书大约在战国时期,秦汉又有增删。内容包括山川、道里、部落、物产、鸟兽、祭祀、巫医、风俗等。

⑦陇西郡: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治所在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南)。以在陇山之西而得名。北魏末为渭州治。洛:洛阳。

⑧准:按照。地志:专记地理情况的书。可:大约。

⑨《穆天子传》:书名。撰者不详。约为春秋末到战国初时作。晋咸宁五年(279)在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汲冢书之一。主要记录的是周穆王西征西方诸国和巡游中原的故事。

⑩瀍(chán)水:源出今河南洛阳西北,东南流经洛阳旧城东入洛水。

⑪河宗之邦:黄河中游一带的诸国。河宗,古代以黄河为四渎之宗,因称黄河为“河宗”。阳纡(yū):古泽薮名。又作杨纡、阳盱。旧说在今陕西境内,有陇县、凤翔、华阴、泾阳等说法。《穆天子传》卷一:“天子西征,鹜行至于阳纡之山,河伯无夷之所都居。”

⑫河首:黄河的源头。

⑬《外国图》:书名。据下文“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估计,很可能为西晋典籍。具体不详。

⑭大晋国:此指西晋。自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265)起,到愍帝司马邺建兴五年(317)止。建都洛阳。

⑮绵褫(chǐ):年久脱失。褫,脱落,毁坏。

⑯志:记录。差违:差异,不同。

【译文】

昆仑墟离嵩高五万里,位于大地的中央。

《禹本纪》的说法也一样。高诱说河水发源于昆山,在地下潜流了一万三千里,经禹疏导畅通后,才从积石山流出。据《山海经》,从昆仑到积石计一千七百四十里。从积石出陇西郡到洛阳,按各种地理典籍的推算,约有五千余里。又据《穆天子传》,穆天子从昆山到周朝都城,是按照西方的里程计算的,从周朝都城瀍水以西到黄河中游的河宗之邦、阳纡之山,计三千四百里;从阳纡以西到黄河源头是四千里,共计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说:从大晋国正西方行七万里,就到昆仑之墟,仙人们都住在那里。以上几种说法各不相同,路途遥远,险阻难行,经籍记载因年代久远,脱略难考,水路陆路又互有差异,往返也不尽相同。我见闻浅陋,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只是不能不叙述一下所见诸说,把其间互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

其高万一千里。

《山海经》称方八百里,高万仞①。郭景纯以为自上二千五百余里②。《淮南子》称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③。

【注释】

①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

②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曾注《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③《淮南子》:书名。也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杂家著作。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先秦儒、法、阴阳等诸家学说。步:古代长度单位。历来定制不一。

【译文】

昆仑山高一万一千里。

《山海经》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郭景纯认为此山升起二千五百余里。《淮南子》说,山高一万一千里一百十四步三尺六寸。

河水

《春秋说题辞》曰①:河之为言荷也②,荷精分布③,怀阴引度也④。《释名》曰⑤:河,下也,随地下处而通流也。《考异邮》曰⑥:河者,水之气,四渎之精也⑦,所以流化。《元命苞》曰⑧:五行始焉⑨,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管子》曰⑩: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故曰水具财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⑪,水有大小,有远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经水;引佗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出于地沟,流于大水,及于海者,又命曰川水也。《庄子》曰⑫: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经流之大⑬。《孝经援神契》曰⑭:河者,水之伯⑮,上应天汉。《新论》曰⑯: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徐幹《齐都赋》曰⑰:川渎则洪河洋洋⑱,发源昆仑。九流分逝⑲,北朝沧渊。惊波沛厉,浮沫扬奔。《风俗通》曰⑳:江、河、淮、济为四渎。渎,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白虎通》曰(21):其德著大,故称渎。《释名》曰:渎,独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

【注释】

①《春秋说题辞》:书名。又作《说题辞》。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②河之为言荷也:河就是荷。荷,承载,承担。

③荷精分布:承载着天地的精气,把它们散布到四方。精,精气。这里指天地之精气。分布,散布。

④怀阴引度:包孕着水并加以疏引。怀,包孕。阴,这里指水。引度,通“引渡”。疏引水流。

⑤《释名》:书名。东汉刘熙撰。是中国第一部词源词典,全面运用声训的方式,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意义,从而探讨事物得名的由来。

⑥《考异邮》:书名。即《春秋考异邮》。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⑦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原注海者也。”

⑧《元命苞》:书名。即《春秋元命苞》。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⑨五行: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⑩《管子》:书名。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内容庞杂,包含道、名、法各家的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

⑪五害之属,水最为大:《管子》记载管仲回答齐桓公说:“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

⑫《庄子》:书名。战国中期庄周著。包含《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是最重要的道家著作之一。

⑬经流:等于说无阻的水流。经,通。

⑭《孝经援神契》:书名。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七卷,三国魏宋均注。今佚。

⑮伯:泛指排行最大的。

⑯《新论》:书名。又称《桓子新论》。东汉桓谭所著政论著作。今原著已佚,仅存辑本。

⑰徐幹《齐都赋》:徐幹为建安七子之一。其《齐都赋》描写故乡齐地的山川河流、物产等。

⑱川渎:泛指河流。洋洋:水流盛大的样子。

⑲九流:江河的许多支流。九,言其多。分逝:分流。

⑳《风俗通》:书名。一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主要收录有关古代历史、风俗礼仪、山河泽薮、怪异传闻等内容。

(21)《白虎通》:书名。一名《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汉章帝建初四年(79),诏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由班固将讨论结果辑撰成书。

【译文】

河水

《春秋说题辞》说:河,意思就是载荷,载荷着天地的精气,把它分布到四方,怀藏着属阴的水,加以引导流通。《释名》说:河,就是下,循着地势低洼处而流。《春秋考异邮》说:河是水的气体,四渎的精华,就凭它的流布来化育万物。《春秋元命苞》说:五行始于水,万物靠着水才能萌生,它是元气凝成的血液。《管子》说:水是大地的血气,正如血液在筋脉里流通一样,所以说,水是一种财货。五害之类,以水为最大,水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水从山间出来,奔流入海的,叫经水;引导旁流的水注入大水,再流到海洋的,叫支水;从地沟淌出,流进大水,再流到海洋的,叫川水。《庄子》说:秋水随着季节而来,千百条川流灌注入大河,无阻的水流流量十分洪大。《孝经援神契》说:河在诸水中高居首位,向上与天上的银河相应。《新论》说:四渎的水源,以河水为最高最长,它从高处流注而下,水势又凶又猛,所以水流湍急。徐幹《齐都赋》写道:河流浩浩荡荡,发源于昆仑。许多支流分道流逝,往北汇聚于沧海。惊涛骇浪狂暴而凶猛,激起一片浮沫浪花。《风俗通》说:江、河、淮、济,合称四渎。渎是通的意思,全靠着它把中原的垢秽涤荡掉。《白虎通》说:它的特性宏大而昭著,所以叫渎。《释名》说:渎,就是单独的意思。各从所在之处单独流出,注入大海。

出其东北陬,

《山海经》曰: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隅。《尔雅》曰①: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物理论》曰②:河色黄者,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矣。汉大司马张仲议曰③:河水浊,清澄④,一石水⑤,六斗泥⑥,而民竞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⑦,以其噎不泄也⑧。禁民勿复引河,是黄河兼浊河之名矣。《述征记》曰⑨:盟津、河津恒浊⑩,方江为狭⑪,比淮、济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余按《风俗通》云:里语称狐欲渡河,无如尾何⑫。且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说。亦未必一如缘生之言也。

【注释】

①《尔雅》:书名。撰者不详。成书于西汉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全书按词条义类分篇,共有《释诂》《释言》《释训》《释鸟》《释兽》等十九篇(今本)。

②《物理论》:书名。西晋杨泉著。该书系杂采秦汉诸子之说而成,自天文地理,至古代帝王用人行政之要,无不囊括。

③汉大司马张仲:陈桥驿按,武英殿本《水经注》(此书以戴震在四库馆校注的本子作底,该本以后在清武英殿刊行):“案《汉书》,大司马史长安张戎。师古曰:《新论》云:字仲功。此脱‘史’字、‘功’字。”所案不错,参见《汉书·沟洫志》。译文从之。

④清澄(dèng):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⑤石: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

⑥斗(dǒu):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

⑦桃花水:即春汛。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师生合著之作,按语有别,为叙述简洁,以下称“《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二人合疏、合按者径称“《水经注疏》”):“《汉书·沟洫志》:‘来春桃花水盛,河必羡溢。’师古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花。”盖桃方花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故谓之桃花水耳。’”

⑧噎(yē):本指吃饭时咽喉阻塞。这里指水流阻塞。

⑨《述征记》:书名。晋末宋初人郭缘生撰。记述了他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⑩盟津:又作孟津、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州西南黄河上。

⑪方:比,与……相比。江:长江。

⑫无如尾何:对尾巴却没有办法。《史记·春申君列传》:“《易》曰:‘狐涉水,濡其尾。’”张守节正义:“言狐惜其尾,每涉水,举尾不令湿,比至极困则濡之。”

【译文】

河水发源于它的东北角,

《山海经》说: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发源于它的东北角。《尔雅》说:河水发源于昆仑墟时,水色澄清,合并了一千七百条川流后,水色就变成黄浊了。《物理论》说:河水之所以色黄,是因为众川的水流把它弄浊了。河道百里一小弯,千里有一段弯道、一段直道。汉大司马史张仲功评论道:河水很混浊,把一石水加以澄清,含泥竟有六斗,可是百姓却争着引水灌溉田亩,以致河水不能通航。到了三月,春汛一来,河水就会决堤,这是因为水道阻塞、水流不畅。于是禁止百姓继续引河灌溉,这样黄河又兼有浊河之名了。《述征记》说:盟津、河津经常是混浊的,比江水要狭窄,但比淮水、济水要宽阔,数九寒冬,河水结冰厚达数丈。当河面刚刚开始封冻时,车马还不敢过河,必须等到有狐狸行走的时候,据说狐狸这种动物听觉十分灵敏,它听到冰下没有流水的声音了,才敢过去,人们看到狐狸在走了,也才踏冰过河。我查考《风俗通》说:俗语道,狐狸想渡河,但对尾巴却无可奈何。而且狐狸生性多疑,所以俗话有狐疑一词。故也未必都像郭缘生《述征记》所说的那样。

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①。

《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②,一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惟冯夷都焉③。《括地图》曰④:冯夷恒乘云车驾二龙⑤。河水又出于阳纡、陵门之山⑥,而注于冯逸之山⑦。《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之所都居⑧,是惟河宗氏,天子乃沉珪璧礼焉⑨。河伯乃与天子披图视典,以观天子之宝器,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物⑩,皆《河图》所载⑪,河伯以礼,穆王视图,方乃导以西迈矣。粤在伏羲⑫,受《龙马图》于河,八卦是也⑬。故《命历序》曰⑭:《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⑮。后尧坛于河⑯,受《龙图》,作《握河记》⑰。逮虞舜、夏、商⑱,咸亦受焉。李尤《盟津铭》⑲:洋洋河水,朝宗于海⑳。径自中州(21),《龙图》所在。《淮南子》曰:昔禹治洪水,具祷阳纡(22)。盖于此也。高诱以为阳纡,秦薮(23),非也。

【注释】

①屈从其东南流,入渤海:陈桥驿按,这条《经》文下的《注》文约六千字,所记为今新疆、帕米尔及印度次大陆的自然和人文,其实与黄河无涉,故后世学者多有批评。明周婴在《析郦》(《卮林》卷一)一文中说:“皆蹑法显行踪,想恒流之洄洑,其间水陆未辨,道里难明,计所差池,厥类亦众。”按《水经注》的这一段记载,确系受“黄河重源”的影响。周婴所谓“皆蹑法显行综”,指《注》文多抄录《法显传》。但其实除《法显传》以外,《注》文引及的文献,还有释氏《西域记》《广志》《外国事》等,其中除《汉书·西域传》和《法显传》外,其余均已亡佚,所以虽所记不涉黄河,但资料却弥足珍贵,欧洲汉学家伯戴克(L·Petech)曾撰写《〈水经注〉记载的北印度》(Northern India According to the Shui Ching Chu)的长篇论文,发表于1950年出版的《罗马东方丛书》第二卷(Serie Orientale Roma Ⅱ),可以为例。渤海,又作勃海。在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

②从极之渊:古地名。具体不详。

③冯夷: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即河伯。《庄子·大宗师》成玄英疏:“姓冯名夷,弘农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服八石,得水仙。大川,黄河也。天帝锡冯夷为河伯,故游处盟津大川之中也。”

④《括地图》:书名。古地理类著作。时代、作者都不详。今存清人辑本。

⑤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乘(shèng),仙人以云为车,故名。《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霓,游微雾。”

⑥陵门之山:山名。具体不详。

⑦冯逸之山:山名。具体不详。

⑧都居:居住。

⑨沉:古代祭川泽叫沉,因为要向水中投祭品,故名。珪(guī)璧:古代祭祀、朝聘所用的玉器。焉:这里指代河伯。

⑩玉果:形状像果实一样的美石。璇(xuán)珠:玉珠。烛银:像烛光一样闪耀的银子。金膏:传说道教中的仙药。

⑪《河图》:又称《龙马图》《龙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闻一多说:“‘河图’则取义于河马负图,伏羲得之演为八卦,作为文字,更进而为绘画等等,所以代表中华文化之所由始也。”

⑫粤:发语辞。伏羲:又名庖牺、伏牺、伏戏。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等。

⑬八卦:《周易》中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由代表阳的符号“—”(阳爻)和代表阴的符号“--”(阴爻)组成,共三爻。名称是: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gèn)、兑,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⑭《命历序》:书名。即《春秋命历序》。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⑮分野:古人把地理区域分别按照方位跟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就天文学来说,叫分星;就地理学来说,叫分野。

⑯坛:筑坛祭祀。

⑰《握河记》:书名。即《尚书中候握河记》。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⑱逮:及,到。虞舜:姓姚,名重华。因其先国于虞(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故称虞舜。上古五帝之一。

⑲李尤:字伯仁。广汉雒县(今四川广汉北)人。东汉文学家,其文章有扬雄、司马相如之风。《盟津铭》:具体不详。

⑳朝宗:本来是指古代诸侯春、夏朝见天子。后来比喻小水流注入大水。

(21)径自:从……经过。中州:即古豫州,指中原地区。

(22)具:供置(礼物)。祷:有事祝告鬼神以求福佑。

(23)秦薮(sǒu):秦地的湖泊。古代有九大湖泊,称九薮,其中之一曰秦之阳纡。薮,大泽,湖泊。

【译文】

河水转弯从它的东南边流入渤海。

《山海经》说:南边就是从极之渊,又称中极之渊,深三百仞,冯夷就住在那里。《括地图》说:冯夷常常乘坐云车,由两条龙拉着走。河水又从阳纡之山、陵门之山流出,注入冯逸之山。《穆天子传》说:穆天子西行,到了阳纡之山,河伯冯夷住在那里—冯夷就是河宗氏,穆天子把珪璧投入水中,作为献礼。河伯于是和穆天子一起展图审阅典章制度,观看天子的宝器,如玉果、璇珠、烛银、金膏等物,这些在《河图》中都有记载,河伯把它作为礼物献给穆王,穆王看了图后,才领他西行。伏羲曾在河上接受《龙马图》,就是八卦。所以《命历序》说:《河图》是帝王所依赖的基业,图中记载着江河、山川、州界的分野。后来尧在河上筑坛祭祀,接受了《龙图》,并作《握河记》。及至虞舜、夏、商,也都接受过《河图》。李尤《盟津铭》写道:滔滔的河水,汇集于大海。它流经中州,那是《龙图》所在之处。《淮南子》说:从前禹治洪水,在阳纡祭礼祈祷。说的就是这地方。高诱以为阳纡就是秦薮,其实不是。

释氏《西域记》曰①:阿耨达太山②,其上有大渊水③,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④,雷公也。黄帝宫,即阿耨达宫也。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头河⑤。郭义恭《广志》曰⑥:甘水也。在西域之东,名曰新陶水。山在天竺国西⑦,水甘,故曰甘水。有石盐,白如水精,大段则破而用之。康泰曰⑧:安息、月氏、天竺至伽那调御⑨,皆仰此盐。释法显曰⑩:度葱岭⑪,已入北天竺境⑫,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蹑悬絙过河⑬,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九译所绝⑭,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也⑮。余诊诸史传⑯,即所谓罽宾之境⑰。有磐石之隥⑱,道狭尺余,行者骑步相持,絙桥相引。二十许里,方到悬度⑲,阻险危害,不可胜言。郭义恭曰:乌秅之西⑳,有悬度之国,山溪不通,引绳而度,故国得其名也。其人山居,佃于石壁间(21),累石为室。民接手而饮,所谓猿饮也。有白草、小步马(22),有驴无牛,是其悬度乎?

【注释】

①释氏《西域记》:不知确指何书。《水经注疏》杨守敬认为是晋释道安的《西域志》。

②阿耨(nòu)达太山:即今西藏南部之冈底斯山。阿耨达,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清凉无热恼之义。

③大渊水:《水经注疏》熊会贞认为即阿耨达池(今西藏普兰北之玛旁雍错)。

④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即雷公。后多用作雷的代称。

⑤新头河:亦作新陶水、辛头河、信度河、申河。即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

⑥郭义恭《广志》:郭义恭,晋人。其《广志》为博物志类著作。内容博杂,涉及农业物产、动植物、地理气候、民俗等。

⑦天竺国:古印度别称。亦称身毒、天笃等。

⑧康泰:三国时吴国官吏。曾出使扶南等国,经历和传闻的有百数十国。归国后所著书今佚。

⑨安息:亚洲西部古国。即今伊朗。原为古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后隶属于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西王国。月氏:一作月支。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西汉文帝时,月氏为匈奴所逐,大部西徙至今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称为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伽那调御:地名。具体不详。

⑩释法显: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东晋高僧。曾西行抵天竺。有《佛国记》(今《法显传》)存世,为研究五世纪南亚次大陆各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⑪葱岭:在今新疆西南。古代为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总称。

⑫北天竺:古天竺国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其中北天竺相当于印度西北方之诸国。

⑬悬絙(gēng):悬挂的大绳索。絙,大绳索。

⑭九译所绝:指道路艰险,无人行迹。九译,汉有九译令一职。这里指翻译官。

⑮张骞: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曾奉武帝命出使西域,远达今中亚一带。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开辟西域交通的重要人物之一。甘英:东汉人。和帝时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东部),至条支,临西海(今波斯湾)而还。

⑯诊:省视,察看。

⑰罽(jì)宾:汉魏时西域国名。在今之克什米尔及喀布尔河下游一带。

⑱磐石之隥(dèng):由厚而大的石头砌成的台阶。隥,登山的石级。

⑲悬度:《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悬度在乌秅(今新疆叶城西南)西一百二十八里……在乌秅、罽宾间。”

⑳乌秅(ná):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乌秅城(今新疆叶城西南山中)。

(21)佃(tián):耕作,开垦。

(22)白草:西域国出产的一种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小步马:西域国出产的一种能碎步前进的马。

【译文】

释氏《西域记》说:阿耨达太山上有大渊水,那里的宫殿楼台十分宏大。这座山就是昆仑山。《穆天子传》说:穆天子登上昆仑山,参观了黄帝的宫殿,给丰隆的坟头堆上泥土。丰隆就是雷神。黄帝宫就是阿耨达宫。有六条大河流发源于山间,山西面的一条名叫新头河。郭义恭《广志》说:这就是甘水。在西域以东,名叫新陶水。山在天竺国以西,因为水味甘冽,所以叫甘水。那里有石盐,洁白犹如水晶,有的成大块,人们就把它敲碎使用。康泰说:安息、月氏、天竺到伽那调御,都仰赖这里的石盐。高僧法显说过:翻过葱岭,就进入北天竺的国境了,从这里循着山岭向西南行走十五天,道路险阻难行,崖岸峻峭极了,山上全是岩石,峭壁千仞,身临崖岸,令人头晕目眩,想再跨上一步,就连立足的地方也没有了。崖下有一条河流,名叫新头河。从前有人在崖壁上凿石开路,架设了竖梯,一共要爬七百道梯子方才爬完,然后踩着索桥过河,沿河两岸相距都有八十来步。语言不通,翻译断绝,汉朝的张骞、甘英都没有到过这里。我考证过史传,这就是所谓罽宾的国境。那里绕山凿了隥道,极狭,宽仅尺余,过往行人,骑马的,步行的,你牵我挽,小心行走,还要靠着索桥过河。这样走了二十来里,才到悬度,一路上的险阻和艰危,真是说也说不尽。郭义恭说:乌秅以西,有个悬度之国,山溪阻隔,道路不通,要攀着绳索过去,所以国名叫悬度。那里的人都住在山上,在石壁之间耕种,用石块来造房子。他们手接着手捧水喝,像猿一样,这就是所谓猿饮。山区多白草、小步马,有驴无牛,这大概就是悬度了吧?

释法显又言:度河便到乌长国①。乌长国即是北天竺,佛所到国也②。佛遗足迹于此,其迹长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及晒衣石尚在。新头河又西南流,屈而东南流,迳中天竺国,两岸平地。有国名毗荼,佛法兴盛。又迳蒲那般河③,河边左右,有二十僧伽蓝④。此水迳摩头罗国⑤,而下合新头河。自河以西,天竺诸国,自是以南,皆为中国⑥,人民殷富。中国者,服食与中国同⑦,故名之为中国也。泥洹已来⑧,圣众所行威仪法则⑨,相承不绝。自新头河至南天竺国,迄于南海,四万里也。释氏《西域记》曰:新头河经罽宾、犍越、摩诃剌诸国⑩,而入南海是也。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⑪。康泰《扶南传》曰⑫: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

【注释】

①河:此指新头河西北岸之支流。乌长国:也作乌苌国、乌仗那国,即北天竺。故地在今印度西北。

②佛: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的省略。意译为觉者。这里是对释迦牟尼之尊称。

③蒲那般河:陈桥驿按,此河东与恒河入海,不合新头河。郦注不确。《佛国记》此河作遥捕那河。即今印度北方的朱木拿河。

④僧伽(qié)蓝:梵语的音译僧伽蓝摩(或僧伽罗摩)的略称。意译为众园或僧房,引申为佛教寺院。

⑤摩头罗国:都城故址在今印度北方邦朱木拿河西岸的马土腊。

⑥中国:陈桥驿按,此处及下文的“中国者”“故名之为中国”的“中国”,其实就是古代恒河中游的中印度,为印度当时繁富之区。

⑦中国:此指华夏。

⑧泥洹(huán):梵语的音译。亦作涅槃、般泥洹。意译为寂灭、圆寂。

⑨圣众:神圣的信众。威仪:佛教谓行、坐、住、卧为四威仪。泛指举止动作的种种律仪规范。

⑩犍越:《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下卷叙葱岭西流之水,两称犍陀越。”摩诃剌:《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摩诃剌,《唐西域记》十一作摩诃剌佗,云南印度境,都城西临大河,周三十余里。”

⑪恒水:即今印度之恒河。

⑫康泰《扶南传》:康泰于吴大帝孙权时任中郎,并出使扶南等国,经历和传闻的有百数十国。归国后所著书今佚。《扶南传》可能就是这次出使的产物。扶南,三国吴时在今柬埔寨内的一个国家。

【译文】

释法显又说:渡河便到乌长国。乌长国就是北天竺,佛陀到过这个国家。佛陀在这里留有足印,足印长短能随人的意念而变化,到现在还是如此。佛陀的晒衣石也还在。新头河往西南流,又转向东南,从中天竺国流过,这里两岸都是平地。有个国家名叫毗荼,佛法很兴盛。又经过蒲那般河,左右两边岸上有二十座佛寺。这条河流经摩头罗国,在下游与新头河汇合。自河以西,是天竺诸国,从这里以南,则都是“中国”地方,那里人民富裕。这个国家之所以称为“中国”,是因为饮食衣着与中国相同,所以得名。佛陀涅槃以来,众信徒所行的礼仪法则,一脉相承,绵绵不绝。从新头河到南天竺国,直到南海为止,路途四万里。释氏《西域记》说:新头河流经罽宾、犍越、摩诃剌诸国,注入南海。阿耨达山西南有一条水,名叫遥奴;山的西南边稍东,有一条水,叫萨罕;稍东又有一条水,叫恒伽。这三条水都发源于同一座山,又都汇合于恒水。康泰《扶南传》说:恒水的源头,在西北边尽头,出自昆仑山,山间有五大源,诸水分流,都由这五大源而来。

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①,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故释氏《西域记》有恒曲之目。恒北有四国,最西头恒曲中者是也。有拘夷那褐国②。《法显传》曰:恒水东南流,迳拘夷那褐国南。城北双树间③,有希连禅河④,河边,世尊于此北首般泥洹⑤,分舍利处⑥。支僧载《外国事》曰⑦:佛泥洹后,天人以新白绁裹佛⑧,以香花供养⑨。满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宫,度一小水,水名醯兰那⑩,去王宫可三里许,在宫北。以旃檀木为薪⑪,天人各以火烧薪,薪了不然⑫。大迦叶从流沙还⑬,不胜悲号,感动天地,从是之后,他薪不烧而自然也。王敛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诸国王、天、龙、神王各得少许⑭,赍还本国⑮,以造佛寺。阿育王起浮屠于佛泥洹处⑯,双树及塔,今无复有也。此树名娑罗树,其树花名娑罗佉也。此花色白如霜雪,香无比也。竺枝《扶南记》曰⑰:林杨国去金陈国步道二千里⑱,车马行,无水道。举国事佛。有一道人命过烧葬⑲,烧之数千束樵,故坐火中,乃更著石室中,从来六十余年,尸如故不朽。竺枝目见之。夫金刚常住⑳,是明永存,舍利刹见(21),毕天不朽,所谓智空罔穷(22),大觉难测者矣。其水乱流注于恒(23)。

【注释】

①枝扈黎大江:即今印度之恒河。

②拘夷那褐国:即上茅城。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之正中。

③双树间:即释迦牟尼佛涅槃的地点,又称娑罗林。

④希连禅河:梵语的音译。恒河的支流。

⑤世尊: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之一。

⑥舍利:又称舍利子。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坚硬珠状物。

⑦支僧载《外国事》:支僧载为晋人,或称支载、僧载、僧支载。其《外国事》大概是佛教行记类著作。今仅存辑文数则。

⑧天人:佛教中的天神。绁(xiè):贴身的衣服。

⑨供养: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为法供养。

⑩醯(xī)兰那:小水名。具体不详。

⑪旃(zhān)檀木:香木名。木材极香,可制器物,亦可入药。寺庙中用以燃烧祀佛。薪:柴。

⑫了:完全,根本。然:同“燃”。燃烧。

⑬大迦叶: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流沙:指西域地区。

⑭天:佛教指天神。神王:佛教指护法神。

⑮赍(jī):携带。

⑯阿育王:为摩竭提国王,著名的佛教扶持者,曾派人远赴国外布教,大力从事佛教的传播。浮屠:梵语的音译。亦作浮图。意译为佛塔。

⑰竺枝《扶南记》:又称《竺枝扶南记》。大概为行记类著作。竺枝,亦作竹芝、竺芝。其余不详。

⑱林杨国:即林阳国。故地一说在今泰国西部以至缅甸与马来半岛北部一带,一说在今缅甸中部。金陈国:即金邻国。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岸之叻丕。

⑲道人:这里指佛教的僧徒。命过:命终。

⑳金刚:即金刚石,因其极坚利,佛家视为稀世之宝。这里指金刚之身。

(21)刹:古印度最小的计时单位。本指妇女纺绩一寻线所用的时间,现一般用来表示时间极短。见:同“现”。显现。

(22)智: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23)乱流:水流分为多股汊流,诸支流彼此相通,形成如蛛网般的河流系统,又好像人的辫子,故在地理学上又将这种河网系统称为辫状水系。

【译文】

枝扈黎大江出山后往西北流,转向东南注入大海。枝扈黎就是恒水,所以释氏《西域记》有恒曲的名目。恒水以北有四国,位于最西端的就是恒曲中间的国度。有个拘夷那褐国。《法显传》说:恒水往东南流,从拘夷那褐国南边流过。都城北面,希连禅河畔双树间的北端,就是世尊涅槃的地方,诸王也是在那里分舍利的。支僧载《外国事》说:佛陀涅槃后,天界的神人用新的白衣把他裹起来,用香花来供养。满七天后,把他殓入金棺,运出王宫,渡过一条小河,这条小河叫醯兰那河,在王宫北面约三里。用旃檀木作柴火,天界的神人们各自用火来烧柴,但都点不着。大迦叶从流沙回来,呼号痛哭,悲不自胜,感动了天地,这以后不用点火,柴枝就自行燃烧起来。国王收集了舍利,用金斗来量,共八斛四斗,各国王、诸天、龙众、神王各分得少许,大部分都送回本国,建造佛寺。后来阿育王在佛陀涅槃处造了佛塔,但那两棵树和佛塔现在都没有了。这两棵树叫娑罗树,开的花叫娑罗佉。娑罗佉花白如霜雪,芳香无与伦比。竺枝《扶南记》说:林杨国距金陈国陆路两千里,只能乘马来往,没有水路。这里全国都信奉佛教。有个僧人死后举行火葬,烧了几千把柴还是端坐在火中,于是把他搬到石室中去,六十余年来,尸体仍像原来一样,丝毫没有腐烂。这是竺枝亲眼所见的事。金刚之身永不败坏,真智慧永远长存,舍利在刹那间显现,天长地久永不朽败,真所谓智空无穷,大彻大悟深不可测了。此水乱流注入恒水。

恒水又东迳毗舍利城北①。释氏《西域记》曰:毗舍利,维邪离国也。支僧载《外国事》曰:维邪离国去王舍城五十由旬②,城周圆三由旬。维摩诘家在大城里宫之南③,去宫七里许,屋宇坏尽,惟见处所尔。释法显云:城北有大林重阁④,佛住于此,本奄婆罗女家施佛起塔也⑤。城之西北三里,塔名放弓仗。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⑥,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下流有国王游观,见水上木函,开看,见千小儿端正殊好⑦,王取养之。遂长大,甚勇健,所往征伐,无不摧服。次欲伐父王本国,王大愁忧。小夫人问:何故愁忧?王曰:彼国王有千子,勇健无比,欲来伐吾国,是以愁尔。小夫人言:勿愁,但于城西作高楼,贼来时,上我置楼上,则我能却之。王如是言。贼到,小夫人于楼上语贼云:汝是我子,何故反作逆事?贼曰:汝是何人,云是我母?小夫人曰:汝等若不信者,尽张口仰向。小夫人即以两手捋乳⑧,乳作五百道,俱坠千子口中。贼知是母,即放弓仗。父母作是思惟⑨,皆得辟支佛⑩,今其塔犹在。后世尊成道⑪,告诸弟子:是吾昔时放弓仗处。后人得知,于此处立塔,故以名焉。千小儿者,即贤劫千佛也⑫。

【注释】

①毗舍利:又作毗舍离、维邪离。为古代梨车毗部族的国名和首府名。是释迦牟尼生前重要的游化地。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穆扎法普尔县的巴莎尔。

②王舍城: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之南。由旬:梵语的音译。古印度计程单位。一由旬的长度,我国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诸说。

③维摩诘:指大乘佛教的著名居士、在家菩萨,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④大林重阁:即摩诃伐那寺。摩诃伐那,意译为大森林。重阁,这里指寺院。

⑤奄婆罗女:据章巽《法显传校注》,佛教神话传说,释迦牟尼曾至其家受其供养,并为之说法使之得道。

⑥小夫人:旧时对显贵人家妾的尊称。与下文“大夫人”(正妻)对称。

⑦千小儿:一千个小孩子。

⑧捋(luō):用手握物向一端滑动。

⑨思惟:本指佛教徒在禅定前须集中思想。这里指思量。

⑩辟支佛:指三乘中的中乘圣者。因其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故亦意译为缘觉;因其身出无佛之世,潜修独悟,又意译为独觉。

⑪成道: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证得正果。

⑫贤劫千佛:章巽《法显传校注》认为,佛教称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时来计算之极其长远的时间曰劫,或译作大时或长时;过去、现在、未来之诸劫又有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之演变,而现在之住劫中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

【译文】

恒水又往东流,从毗舍利城北流过。释氏《西域记》说:毗舍利是维邪离国的都城。支僧载《外国事》说:维邪离都城离王舍城五十由旬,城墙周围长三由旬。维摩诘家在大城的里宫以南,离王宫七里左右,但殿宇都已塌毁了,看到的只有遗址罢了。释法显说:城北有大林重阁,佛陀在这里住过,这地方原来是奄婆罗女家施舍给佛陀造塔的。城的西北三里,有一座塔,叫放弓仗塔。恒水上游有个国度,国王的小夫人生了个肉胎,大夫人嫉妒她,就说:你生的是个不祥的东西。于是立即用木盒子装了,投到恒水里去。有个国王在下游游览,看见水上有个木盒子,就捞了起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有一千个婴儿,个个生得眉清目秀,国王就把他们收养了起来。他们长大后十分勇武,南征北战,所到之处,无不征服。接着他们就要去打父王的本国了,国王十分忧虑。小夫人问道:大王,您为什么这样忧愁呀?国王说:那位国王有一千个儿子,勇武无比,要来进攻我们的国家了,所以心中发愁。小夫人道:您别愁,只要在城西造一座高楼,敌兵来时,让我到楼上去,我就能叫他们退兵。国王照她的话做了。敌人来到,小夫人在楼上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为什么反而要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敌兵说:你是什么人,胆敢自称是我们的母亲?小夫人说:你们如果不信,都把口张开,仰面朝着我。小夫人就用双手挤奶,每只乳房都射出五百道乳汁,道道都落入那一千个儿子的口中。敌人这才知道真是自己的母亲了,立即都把弓箭兵器放下了。父母心里这样一想,就都成了辟支佛,现在那里的塔还在。后来世尊得道,告诉弟子们说:这是我从前放下弓箭兵器的地方。后人知道这一事迹,就在那里造了座塔,叫放弓仗塔。那一千个孩子就是贤劫千佛。

释氏《西域记》曰:恒曲中次东①,有僧迦扇柰揭城②,佛下三道宝阶国也③。《法显传》曰:恒水东南流,迳僧迦施国南。佛自忉利天东下三道宝阶④,为母说法处。宝阶既没,阿育王于宝阶处作塔,后作石柱,柱上作师子像。外道少信⑤,师子为吼,怖效心诚。恒水又东迳罽宾饶夷城⑥。城南接恒水,城之西北六七里,恒水北岸,佛为诸弟子说法处。恒水又东南迳沙祗国北⑦。出沙祗城南门道东,佛嚼杨枝刺土中⑧,生长七尺,不增不减,今犹尚在。恒水又东南,迳迦维罗卫城北⑨,故净王宫也⑩。城东五十里有王园⑪,园有池水,夫人入池洗浴⑫,出北岸二十步,东向举手,扳树生太子⑬。太子堕地,行七步,二龙吐水浴太子,遂成井池,众僧所汲养也。太子与难陀等扑象、角力⑭,射箭入地,今有泉水,行旅所资饮也。释氏《西域记》曰:城北三里恒水上,父王迎佛处,作浮图,作父抱佛像。

【注释】

①次东:稍东。

②僧迦扇柰(nài)揭城:《法显传》作“僧迦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一作僧迦舍,《唐西域志》四,劫比他国,旧谓僧迦舍国,中印度境,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此国都城故址大约在今印度北方邦西部。

③三道宝阶:佛自忉利天下降时,帝释天所造的步阶。因为中阶由黄金造成,左阶由水精(水晶)造成,右阶由白银造成,故称宝阶。

④忉(dāo)利天:即三十三天。佛教认为系欲界的第二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天帝释所居。四方有四峰,各峰有八天,故并称三十三天。

⑤外道:佛教称其他宗教或学说为外道。

⑥罽(jì)宾饶夷城:陈桥驿按,这是一个错误的地名,应作“罽饶荑城”,《法显传》已见此地名,后人因涉“罽宾”而谈,此城在中天竺,去罽宾很远,戴震也因不懂印度地理,所以循前人之谈而误。译文从之。

⑦沙祗国:应为“沙祗大国”。沙祗大盖即Sāketa之对音,为古代印度北部拘萨罗国(Kosala)的古都。

⑧杨枝:又作齿木。嚼齿木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口腔清洁方法。汉译佛经多把嚼齿木叫嚼杨柳,但实际上在古代印度用作齿木的木本植物有多种,不限于杨枝。

⑨迦维罗卫城:即下文的“迦维罗越国”。古代为释迦族所统治的城邦之一,释迦牟尼为此城邦统治者白净王之子。

⑩净王:即白净王,又作净饭王。释迦牟尼之父。

⑪王园:即蓝毗尼园。以释迦牟尼诞生于此而著名。故址在今尼泊尔境内,南邻印度北方邦。

⑫夫人:即白净王之妻、释迦牟尼之母摩诃摩耶夫人。亦称摩耶夫人。

⑬太子:这里指释迦牟尼。佛经中记载佛是从摩耶夫人右肋而生。

⑭难陀:相传白净王有二子,长子释迦牟尼,次子名难陀。扑象:掷摔大象。角力:通常为徒手相搏。

【译文】

释氏《西域记》说:恒曲中稍东,有个僧迦扇柰揭城,就是佛陀走下三道宝阶的都城。《法显传》说:恒水往东南流,从僧迦施国南边流过。佛陀从忉利天往东走下三道宝阶,为他母亲说法,就是在这地方。宝阶早已湮没,阿育王在宝阶所在的地方造了一座塔,后来又立了一根石柱,柱上雕了狮子像。旁门邪教心不信佛,狮子就会向他怒吼,吓得他诚心皈依。恒水又往东流,从罽饶荑城流过。罽饶荑城南濒恒水,城的西北六七里,恒水北岸,是佛陀给弟子们说法的地方。恒水又往东南流,从沙祗大国北边流过。出了沙祗大城南门,路东一处,佛陀曾咬断一根杨枝,插入土中,杨枝长成杨树,长到七尺高后,就不增不减,至今仍在。恒水又往东南流,从迦维罗卫城北流过,就是从前净饭王宫殿所在的地方。城东五十里有一座御园,园中有池水,夫人到池中洗澡,从北岸出来,走了二十步,向东举起手扳着树枝,就生下了太子。太子落地后走了七步,两条龙喷水给太子沐浴,于是就变成井池,僧人们都从这里汲水饮用。太子和难陀等扑象、角力,射箭入地,现在那里有一泓泉水,过往行人就靠这泉水饮用。释氏《西域记》说:城北三里的恒水岸上,在父王迎接佛陀的地方,造了一座佛塔,塔上刻有父王抱着佛陀的雕像。

《外国事》曰:迦维罗越国今无复王也。城池荒秽,惟有空处,有优婆塞姓释①,可二十余家,是昔净王之苗裔,故为四姓②,住在故城中。为优婆塞,故尚精进③,犹有古风。彼日浮图坏尽,条王弥更修治一浮图④,私诃条王送物助成⑤,今有十二道人住其中。太子始生时,妙后所扳树⑥,树名须诃。阿育王以青石作后扳生太子像。昔树无复有,后诸沙门取昔树栽种之⑦,展转相承到今,树枝如昔,尚荫石像。又太子见行七步足迹⑧,今日文理见存⑨。阿育王以青石挟足迹两边,复以一长青石覆上。国人今日恒以香花供养,尚见足七形,文理分明。今虽有石覆无异,或人复以数重吉贝⑩,重覆贴着石上,逾更明也。太子生时,以龙王夹太子左右,吐水浴太子,见一龙吐水暖,一龙吐水冷,遂成二池,今尚一冷一暖矣。太子未出家前十日,出往王田阎浮树下坐⑪,树神以七宝奉太子⑫,太子不受,于是思惟欲出家也。王田去宫一据⑬,据者,晋言十里也。太子以三月十五日夜出家,四天王来迎⑭,各捧马足。尔时诸神天人侧塞,空中散天香花。此时以至河南摩强水,即于此水边作沙门。河南摩强水在迦维罗越北,相去十由旬。此水在罗阅祗瓶沙国⑮,相去三十由旬。菩萨于是暂过⑯,瓶沙王出见菩萨⑰,菩萨于瓶沙随楼那果园中住一日,日暮便去半达钵愁宿⑱。半达,晋言白也;钵愁,晋言山也。白山北去瓶沙国十里。明旦便去,暮宿昙兰山,去白山六由旬。于是径诣贝多树⑲,贝多树在阅祗北,去昙兰山二十里。太子年二十九出家,三十五得道,此言与《经》异,故记所不同。竺法维曰⑳:迦维卫国(21),佛所生天竺国也,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

【注释】

①优婆塞:指在家中奉佛的男子,即居士。

②四姓:古印度四种姓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③精进:佛教“六波罗蜜”之一。谓坚持修善法,断恶法,毫不懈怠。

④条王弥:疑为“条三弥”之讹。《太平御览》:“斯诃条国有大富长者条三弥,与佛作金薄承尘,一佛作两重承尘。”

⑤私诃条:即私诃条国,亦作斯诃条国、私诃国。故地当在今斯里兰卡。

⑥妙后:即白净王之妻、释迦牟尼之母摩诃摩耶夫人。

⑦沙门:佛教用以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僧侣。

⑧见(xiàn)行:当即行走。

⑨文理:即纹理。物体上呈现出来的纹路。这里指王子足迹的痕迹。

⑩吉贝: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

⑪阎浮树:亦作瞻部树、剡浮树、染部树。遍生于印度的一种乔木,叶落即出,其果味酸甜。

⑫七宝:指佛教的七种珍宝。一说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一说为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⑬据:古代印度长度量词。指牛鸣声可以达到的距离,大约相当于晋时的十里。

⑭四天王:佛经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陲,各护一方,亦称护世四天王,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⑮罗阅祗瓶沙国:即王舍(旧)城。

⑯菩萨:这里指修菩萨行时之释迦牟尼。

⑰瓶沙王:即《大唐西域记》卷九中的频毗娑罗王,为摩竭提国王,阿阇世王之父。

⑱半达钵愁:意译为白山。陈桥驿按,《水经注》记及许多非汉语地名,其中有许多不知来自何地何国,所以无法查明,但也有可以明确查清的。例如此半达钵愁,由于《注》文有解释,故可知是梵语地名,可以用梵语复原,半达即Pudna,梵语意为白;钵愁即Vasu,梵语意为山。

⑲贝多树:《大唐西域记》中称为卑钵罗树,树身高大而长命,类似榕树而无支根,以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成道,故亦称为菩提树。

⑳竺法维:晋僧。曾撰佛教行记《佛国记》。

(21)迦维卫国:迦维罗卫国的省称。

【译文】

《外国事》说:迦维罗越国今天不再有国王了。城池已经荒废,只有一片空荡荡的荒地,但这里还住着二十余家姓释的优婆塞,他们是旧时净饭王的后裔,但分为四个种姓,住在这座荒城中。因为他们是优婆塞,所以重视修行,还有些古风。那时佛塔全都毁坏了,条王弥又重新修建了一座,私诃条王赠送其财物资助其修成,现在有十二个修行的人住在里面。太子刚出生时,王后所扳的树叫须诃树。阿育王用青石雕了王后扳树生太子像。从前的树不在了,后来僧众拿这种树栽在这里,辗转相传直到今天,树枝还像从前一样,依然荫蔽着石像。此外,太子走了七步的足印,今天遗痕还依稀可见。阿育王用青石在两边夹住足印,又在上面盖了一块长条青石。今天国人常用香花供奉,七个足印的形状,看起来还是纹理分明。如今虽然上面同样还是盖了石板,有人还在石上贴了好几层吉贝叶,但足印反而更清楚了。太子出生时,龙王在两边夹住太子,喷水给太子沐浴,一条龙喷的水暖,另一条喷的水冷,就变成了两口水池,直到今天还是一冷一暖。太子出家前十天,出宫到御田中去,坐在阎浮树下,树神拿了七宝奉献给太子,太子不受,就在这里起了出家的念头。御田离王宫一据远—用晋朝的话来说,一据就是十里。太子在三月十五夜里出家,四天王来迎接他,各自捧着一只马脚。那时诸神和天人在两旁护卫,空中散下香花。这时太子去到河南摩强水,就在这条水边做了修道的沙门。河南摩强水在迦维罗越北边,其间相距十由旬。这条水在罗阅祗瓶沙国,相距三十由旬。菩萨偶然经过瓶沙国,瓶沙王出来会见他,菩萨在瓶沙随楼那果园中停留了一天,天晚了就到半达钵愁去歇宿。半达,用晋朝的话说,就是白;钵愁,就是山。白山在瓶沙国北十里。天明后菩萨就离开白山,晚上宿在昙兰山,这里离白山六由旬。他从这里一直向贝多树走去,贝多树在阅祗北面,离昙兰山二十里。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得道,这说法与《经》相异,所以把不同的说法记下来。竺法维说:迦维卫国,就是佛陀出生的天竺国,正位于三千日月、一万二千天地的中央。

康泰《扶南传》曰:昔范旃时①,有嘾杨国人家翔梨②,尝从其本国到天竺,展转流贾至扶南③,为旃说天竺土俗,道法流通④,金宝委积,山川饶沃,恣所欲,左右大国,世尊重之。旃问云:今去何时可到?几年可回?梨言:天竺去此,可三万余里,往还可三年逾。及行,四年方返,以为天地之中也。恒水又东迳蓝莫塔⑤,塔边有池,池中龙守护之。阿育王欲破塔,作八万四千塔,悟龙王所供,知非世有,遂止。此中空荒无人,群象以鼻取水洒地,若苍梧、会稽象耕鸟耘矣⑥。恒水又东至五河口⑦,盖五水所会,非所详矣。

【注释】

①范旃(zhān):三国吴时扶南国(在今柬埔寨)国王。曾遣使向吴献乐人及方物。

②嘾杨国:一说今地在今泰国境内,一说在今泰、缅与马来半岛北部一带,一说在缅甸瑞波县的哈林基。

③流贾(gǔ):行商。

④道法:这里指佛法。

⑤蓝莫塔: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寂灭后焚身毕,有八国国王分取其舍利,回国后各自建立塔庙。蓝莫塔是蓝莫国王分得佛舍利一份,回国后建立的一塔。蓝莫国是古印度东部的一个城邦小国。

⑥苍梧:其地当在今湖南九嶷山以南广西贺江、桂江、郁江区域。会稽: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南。象耕鸟耘:大象和小鸟耕地。《文选》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

⑦五河口:五条河流交汇处。即自毗舍利城至摩揭提国巴连弗邑之恒河渡口,附近为干达克、腊普提、哥格拉、恒河、宋河诸大水合流之处,汇成恒河下游而东行,故曰五河口。

【译文】

康泰《扶南传》说:从前范旃时,有嘾杨国人家翔梨,从他本国去到天竺,一路做买卖,辗转到了扶南,他对范旃讲述天竺的风土习俗,那里佛教流行,金银财宝积聚成堆,山川丰饶肥沃,要什么有什么,相邻各国都很尊重它。范旃问道:现在就去,几时能到?几年可以回来?家翔梨说:天竺离这里约三万余里,来往大约要三年多。他真的去了,结果四年方才回来,他认为那里确是天地的中央。恒水又往东流过蓝莫塔,塔边有池,池中有龙守护。阿育王想拆下这座塔,分建八万四千座塔,后来忽有所悟,知道此塔是龙王所供奉,不是人间所有的东西,于是就停下了。这一带空寂荒凉,无人居住,象群用长鼻吸水洒地,就像苍梧和会稽的象耕鸟耘一样。恒水又往东流到五河口,大概这里是五条水汇合的地方,但详情不得而知。

阿难从摩竭国向毗舍利①,欲般泥洹②。诸天告阿阇世王③,王追至河上。梨车闻阿难来④,亦复来迎,俱到河上。阿难思惟:前则阿阇世王致恨,却则梨车复怨。即于中河,入火光三昧⑤,烧具两般泥洹。身二分,分各在一岸,二王各持半舍利,还起二塔。渡河南下一由巡⑥,到摩竭提国巴连弗邑⑦,邑,即是阿育王所治之城。城中宫殿皆起墙阙⑧,雕文刻镂,累大石作山,山下作石室,长三丈,广二丈,高丈余。有大乘婆罗门子⑨,名罗汰私婆,亦名文殊师利,住此城里,爽悟多智,事无不达,以清净自居⑩,国王宗敬师事之。赖此一人,宏宣佛法,外不能陵。凡诸中国,惟此城为大,民人富盛,竞行仁义。阿育王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作大塔,在城南二里余,此塔前有佛迹⑪,起精舍⑫。北户向塔,塔南有石柱,大四五围⑬,高三丈余,上有铭题云:阿育王以阎浮提布施四方⑭,僧还以钱赎塔。塔北三百步,阿育王于此作泥犁城。城中有石柱,亦高三丈余,上有师子柱,有铭,记作泥犁城因缘⑮,及年数日月。

【注释】

①阿难:即阿难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摩竭国:又作摩竭提国、摩揭陀国、摩伽陀国。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又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及生前重要游化地。

②般泥洹:亦称涅槃、般涅槃、泥洹。意译为寂灭、圆寂。

③诸天:佛教中的护法众天神。阿阇(shé)世王:摩竭提国国王,瓶沙王之子。

④梨车:为散布在古印度半岛东北部毗舍离城一带之部族。

⑤火光三昧:即火光定,谓以神变自出火焰焚烧其身,而达禅定。

⑥由巡:即由旬。古印度计程单位。一由旬的长度,我国古有八十里、六十里、四十里等诸说。

⑦巴连弗邑:亦作华氏城、华子城、波吒厘子。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为印度摩竭提国孔雀王朝都城。

⑧墙阙:城墙楼观。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

⑨大乘:佛教派别。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婆罗门:古印度四种姓的第一等,世代以祭祀、诵经、传教为业。

⑩清净:佛教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⑪佛迹:相传释迦牟尼将入寂灭时留在石上的足迹。

⑫精舍:僧人居住修炼之所。

⑬围:计量周长的约略单位。指两只胳膊合围起来的长度。

⑭阎浮提:即赡部洲。阎浮,树名,译为赡部。提,意译为洲。洲上盛产阎浮树,故称阎浮提。布施: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食。

⑮因缘:缘由。佛家言因此物而生彼物为因,此物缘彼物而成为缘。

【译文】

阿难从摩竭国去向毗舍利,想到那里去涅槃。诸天神把这消息告知阿阇世王,阿阇世王追到河上。梨车听说阿难来了,也都来河上相迎。阿难心想:向前走,阿阇世王会恼恨,向后退,梨车又会抱怨。于是就在河心跳入三昧真火中自焚解脱。身体分作两半,两岸各有一半,两位国王各自拿了半份舍利,回去造了两座塔。渡河南下一由旬,到了摩竭提国的巴连弗城,这就是阿育王建都的那座城。城中的宫殿都建造了墙阙,雕刻着花纹,又用大石堆成假山,山下建了石室,长三丈,阔二丈,高丈余。有个大乘婆罗门的儿子,名叫罗汰私婆,又名文殊师利,住在这座城内,他聪明颖悟,百事无不通晓,而以清净自居,国王很尊敬他,就奉他为师。靠他一人弘扬佛法,外族不能侵凌。各国之中,这座城要算最大了,人民殷富兴盛,争着实行仁义的事。阿育王拆毁了七座塔,另建了八万四千座塔。最初造了一座大塔,在城南二里余,塔前有佛陀的足迹,因而在那里修建寺院。寺院北门对着宝塔,塔南有石柱,柱大四五围,高三丈余,上面刻着这样的铭文:阿育王拿阎浮提之所有来布施四方僧人,僧人回来后又用钱赎回宝塔。塔北三百步,有阿育王所建的泥犁城。城中有石柱,也高三丈余,柱头雕着狮子,刻有铭文,记述兴建泥犁城的缘由及年月日。

恒水又东南迳小孤石山①。山头有石室,石室南向,佛昔坐其中,天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②,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迹故在。

【注释】

①小孤石山:即《大唐西域记》中的“因陀罗势罗窭诃山”。亦帝释窟。

②天帝释:佛教神话传说中的忉(dāo)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

【译文】

恒水又往东南流,从小孤石山流过。山头有个石室,朝南,从前佛陀坐在石室内,天帝释以四十二件事情问他,佛陀一件件用手指在石上刻划回复,划痕还在。

恒水又西迳王舍新城,是阿阇世王所造。出城南四里,入谷至五山里。五山周围,状若城郭,即是蓱沙王旧城也①。东西五六里,南北七八里,阿阇世王始欲害佛处②。其城空荒,又无人径。入谷,傅山东南上十五里,到耆阇崛山③。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佛坐禅处④。西北四十步,复有一石窟,阿难坐禅处。天魔波旬化作雕鹫恐阿难⑤,佛以神力,隔石舒手摩阿难肩,怖即得止。鸟迹、手孔悉存⑥,故曰雕鹫窟也。其山峰秀端严,是五山之最高也。释氏《西域记》云:耆阇崛山在阿耨达王舍城东北,西望其山,有两峰双立,相去二三里,中道,鹫鸟常居其岭,土人号曰耆阇崛山。胡语耆阇⑦,鹫也。又竺法维云:罗阅祗国有灵鹫山,胡语云耆阇崛山。山是青石,石头似鹫鸟。阿育王使人凿石,假安两翼、两脚,凿治其身,今见存,远望似鹫鸟形,故曰灵鹫山也。数说不同,远迩亦异,今以法显亲宿其山,诵《首楞严》⑧,香华供养,闻见之宗也。

【注释】

①蓱沙王:《水经注疏》熊会贞认为即瓶沙王,为摩竭提国王。译文从之。

②阿阇世王始欲害佛:佛教神话传说,阿阇世王曾与调达相亲,放醉象欲害佛,但为佛所驯服。

③耆阇崛山:即灵鹫山。因栖息鹫鸟而命名,在摩竭提国王舍城东北。

④坐禅(chán):佛教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

⑤天魔:天子魔之略称。为欲界第六天主,常为修道设置障碍。波旬:天魔名。

⑥手孔:手从石壁中伸进来留下的孔。

⑦胡语:指当时西方葱岭内外各族的方言。

⑧《首楞严》:佛教经名。首楞严,意译为健相、健行、一切事竟。比拟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

【译文】

恒水又往西流过王舍新城,这座城是阿阇世王所造。出城南行四里,进入山谷,就到五山里面。五山围绕山谷四周,就像城郭一样,这就是瓶沙王旧城。旧城东西宽五六里,南北长七八里,是阿阇世王当初想谋害佛陀的地方。这座城已经荒废,空无一物了,也没有人走的路。进入山谷,沿山向东南上行十五里,就到耆阇崛山。距山顶还有三里处,有一座石窟,洞口朝南,这是佛陀坐禅的地方。向西北行四十步,又有一座石窟,这是阿难坐禅的地方。天魔波旬变成雕鹫来恐吓阿难,佛陀隔着石壁用神力伸手抚摩阿难的肩膀,他就不害怕了。现在雕鹫的爪痕和壁上的手孔也都还在,所以这座石窟就叫雕鹫窟。耆阇崛山峰峦高耸峻伟,是五山中最高的一座。释氏《西域记》说:耆阇崛山在阿耨达王舍城东北,西望耆阇崛山,双峰并峙,相距二三里,道路在中间通过,鹫鸟常栖止在岭上,当地人叫耆阇崛山。胡人所说的耆阇,就是鹫的意思。竺法维也说:罗阅祗国有灵鹫山,胡语叫耆阇崛山。山岩都是青石,岩石顶上像鹫鸟。阿育王派人去凿石,装上两只假翼、两只假脚,又修琢了鸟身,今天都还在,远望形状像是鹫鸟,所以叫灵鹫山。以上几种说法各不相同,远近也不一样,但法显亲身在山上住宿过,念过《首楞严经》,又以香花供养,他的记述该可作为见闻的依据了。

又西迳迦那城南三十里①,到佛苦行六年坐树处,有林木。西行三里,到佛入水洗浴、天王按树枝得扳出池处②。又北行二里,得弥家女奉佛乳糜处③。从此北行二里,佛于一大树下石上,东向坐食糜处,树石悉在,广长六尺,高减二尺。国中寒暑均调,树木或数千岁,乃至万岁。从此东北行二十里,到一石窟,菩萨入中,西向结跏趺坐④,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验。石壁上即有佛影见,长三尺许,今犹明亮。时天地大动⑤,诸天在空言:此非过去当来诸佛成道处,去此西南行,减半由旬⑥,贝多树下,是过去当来诸佛成道处。诸天导引菩萨起行,离树三十步,天授吉祥草⑦。菩萨受之,复行十五步,五百青雀飞来,绕菩萨三匝西去。菩萨前到贝多树下,敷吉祥草,东向而坐。时魔王遣三玉女从北来试菩萨⑧,魔王自从南来。菩萨以足指按地,魔兵却散,三女变为老姥⑨,不自服。

【注释】

①伽那城:又名伽耶城。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所。

②天王:佛教称护法神为天王,如毗沙门天王、四天王等。

③乳糜:即以牛乳煮粥,稠如糕糜。

④结跏趺(jā fū)坐:盘腿而坐,脚背放在大腿上,为佛教徒的一种静坐法。

⑤大动:大地震。

⑥减:不及,少于。

⑦吉祥草:即矩奢草。瓶沙王旧城即以多出此草而得矩奢揭罗补罗城之名。

⑧魔王:佛教用以称欲界第六天他自在天之主波旬。常以憎恨佛法、杀害僧人为务。玉女:美女,仙女。

⑨老姥(mǔ):老妇人。

【译文】

恒水又往西流,从迦那城以南三十里流过,到了佛陀坐在树下苦修六年的地方,这里长着一片丛林。西行三里,就到佛陀入水洗浴、天王按下树枝让他扳着上岸的地方。又北行二里,就到弥家女端了牛奶粥给佛陀的地方。从这里北行二里,是佛陀在一棵大树下朝东坐在石头上吃奶粥的地方,树和石头都还在,石头长阔各六尺,高近二尺。这个国度气候温和,树龄有的长达几千年,甚至上万年。从这里往东北行走二十里,到了一处石窟,菩萨走进石窟,向西结跏趺坐,心想:如果我成道了,当有奇迹显现。他这么一想,石壁上就现出佛影,长三尺左右,至今仍然很明亮。这时天地猛烈地震动起来,诸天神在空中说:这里不是过去将来诸佛成道的地方,从这里向西南走,不到半由旬,有棵贝多树,那树下才是过去将来诸佛成道的地方。诸天神引领着菩萨起行,离树三十步,天神拿了吉祥草给他。菩萨接过吉祥草,又走了十五步,有五百只青雀飞来,在菩萨头上转了三圈向西飞去。菩萨前行到贝多树下,铺上吉祥草,向东坐了下来。这时魔王派遣了三个美女,从北方过来骚扰菩萨,魔王自己从南方过来。菩萨用脚趾踏在地上,魔兵就退却逃散了,三个美女都变成老太婆,再也不能恢复为美女了。

佛于尼拘律树下方石上东向坐①,梵天来诣佛处②,四天王捧钵处皆立塔。《外国事》曰:毗婆梨③,佛在此一树下六年,长者女以金钵盛乳糜上佛④,佛得乳糜,住足尼连禅河浴⑤。浴竟,于河边啖糜竟,掷钵水中,逆流百步,钵没河中。迦梨郊龙王接取在宫供养⑥,先三佛钵亦见。佛于河傍坐摩诃菩提树⑦,摩诃菩提树去贝多树二里。于此树下七日,思惟道成。魔兵试佛⑧。释氏《西域记》曰:尼连水南注恒水⑨,水西有佛树,佛于此苦行,日食糜六年。西去城五里许,树东河上,即佛入水浴处。东上岸,尼拘律树下坐修,舍女上糜于此。于是西度水,于六年树南贝多树下坐,降魔得佛也。佛图调曰⑩:佛树中枯,其来时更生枝叶。竺法维曰:六年树去佛树五里。书其异也。

【注释】

①尼拘律树:一种多根树,即榕树。

②梵天:佛经中称三界中的色界初三重天为“梵天”。这里指色界天神。

③毗婆梨:即贝多树,又称菩提树。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成道。

④长者女:即前文“弥家女”。

⑤尼连禅河:即上文“希连禅河”。

⑥迦梨郊龙王:龙为佛经中八部众之一。龙王即龙属之王,有神力,能变化云雨,等等。

⑦摩诃菩提树:大菩提树。摩诃,梵语的音译。有大、多、胜三义。

⑧魔兵:魔鬼兵。

⑨尼连水:即上文的尼连禅河。为恒河支流。

⑩佛图调:人名。一说为天竺人。事佛图澄为师。

【译文】

佛陀在尼拘律树下一块方石上朝东坐下,梵天向佛陀走来的地方,四天王捧钵的地方,都造了塔。《外国事》说:毗婆梨树,佛在此树下坐了六年,长者的女儿用金钵盛了奶粥端给佛陀,佛陀接过奶粥,就站在尼连禅河中沐浴。沐浴后,就在河边吃了奶粥,把钵丢到河中,钵在水上逆流飘浮了一百步,才沉入河中。迦梨郊龙王接住了钵,在龙宫中供养,先前的三只佛钵也出现了。佛陀在河边坐在摩诃菩提树下,摩诃菩提树离贝多树二里。他在树下坐了七日,冥思苦想,终于成道。这时魔兵来骚扰他。释氏《西域记》说:尼连水南流注入恒水,水西有佛树,佛陀在这里苦修,天天吃粥,接连吃了六年。离城往西约五里,树东河上,就是佛陀入水沐浴的地方。他从东边上岸,在尼拘律树下面静坐修道,施粥的长者女儿就在这里端奶粥给他。他从这里渡水向西走,在六年树南边的贝多树下打坐,在这里降魔成佛。佛图调说:佛树曾一度枯死,佛陀来时,重又生了枝叶。竺法维说:六年树离佛树五里。以上诸说互不相同,姑且都记下备考。

法显从此东南行,还巴连弗邑,顺恒水西下,得一精舍,名旷野①,佛所住处。复顺恒水西下,到迦尸国波罗柰城②。竺法维曰:波罗柰国在迦维罗卫国南千二百里,中间有恒水,东南流。佛转法轮处③,在国北二十里,树名春浮,维摩所处也④。法显曰:城之东北十里许,即鹿野苑⑤,本辟支佛住此⑥,常有野鹿栖宿,故以名焉。法显从此还,居巴连弗邑。又顺恒水东行,其南岸有瞻婆大国⑦。释氏《西域记》曰:恒曲次东有瞻婆国,城南有卜佉兰池—恒水在北—佛下说戒处也。恒水又迳波丽国⑧,即是佛外祖国也。法显曰:恒水又东到多摩梨靬国,即是海口也。释氏《西域记》曰:大秦一名梨靬⑨。康泰《扶南传》曰:从迦那调洲西南入大湾,可七八百里,乃到枝扈黎大江口,度江迳西行,极大秦也。又云:发拘利口⑩,入大湾中,正西北入,可一年余,得天竺江口⑪,名恒水。江口有国,号担袟,属天竺。遣黄门字兴为担袟王⑫。释氏《西域记》曰:恒水东流入东海。盖二水所注,两海所纳,自为东西也。

【注释】

①旷野:精舍名。此地在巴连弗邑西十由旬,波罗柰城东十二由旬处。

②迦尸国:古印度恒河流域之著名古国。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迦尸本为西域之竹名,以此地多出此竹,故称。波罗柰城:迦尸国的首都。又作波罗奈城。为古印度重要工商业中心之一。

③转法轮:即说教法。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

④维摩:即维摩诘。佛教著名居士。

⑤鹿野苑:佛祖成道后第一次讲法处。在今印度北方邦贝拿勒斯西北。

⑥辟支佛:三乘中的中乘圣者。

⑦瞻婆大国:亦作瞻波大国。位于中印度吠舍离国南方之古国。

⑧波丽国:亦作婆利国、波丽越国。具体不详。

⑨大秦:又名犁靬、黎轩、犁鞬。位于亚洲西端、地中海东岸之古国。相当于古罗马帝国及小亚细亚一带。

⑩拘利口:河口名。拘利,《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通典》一百八十八,拘利国一云九离。扶南度金邻大湾,南行三千里,有拘利国。”

⑪天竺江口:恒河河口。

⑫黄门字兴:人名。具体不详。

【译文】

法显从这里往东南走,回到巴连弗城,沿恒水顺流西下,到了一座寺院,叫旷野寺,这是佛陀住过的地方。他又沿恒水西下,到迦尸国波罗柰城。竺法维说:波罗柰国在迦维罗卫国南方一千二百里,中间有恒水,往东南流。佛陀转法轮的地点,就在都城以北二十里,有一棵树,叫春浮树,是维摩栖息过的地方。法显说:城东北约十里,就是鹿野苑,辟支佛原来住在这里,因常有野鹿栖息,所以得名。法显从这里返回,住在巴连弗城。又沿恒水东行,恒水南岸有瞻婆大国。释氏《西城记》说:恒曲稍东有瞻婆国,城南有卜佉兰池—恒水在北边—是佛陀下来讲述戒律的地方。恒水又流经波丽国,就是佛陀外祖父的国度。法显说:恒水又往东流,到了多摩梨靬国,就是海口了。释氏《西域记》说:大秦又名梨靬。康泰《扶南传》说:从迦那调洲往西南到大湾,流程约七八百里,才到枝扈黎大江口,渡江一直朝西走,到尽头就是大秦。又说:从拘利口出发,进入大湾中,从正西向北进去,约一年余,就到天竺江口,那条水叫恒水。江口有个国度,叫担袟,属于天竺。天竺派遣了黄门字兴去当担袟王。释氏《西域记》说:恒水东流,注入东海。大概恒水分为两条,各自东西,是分头注入两海的吧。

释氏论佛图调列《山海经》曰:西海之南①,流沙之滨②,赤水之后③,黑水之前④,有大山,名昆仑。又曰:锺山西六百里有昆仑山⑤,所出五水。祖以《佛图调传》也。又近推得康泰《扶南传》,《传》昆仑山正与调合。如《传》,自交州至天竺最近⑥。泰《传》亦知阿耨达山是昆仑山。释云:赖得调《传》,豁然为解。乃宣为《西域图》,以语法汰⑦。法汰以常见怪,谓汉来诸名人,不应河在敦煌南数千里⑧,而不知昆仑所在也。释云复书曰:按《穆天子传》,穆王于昆仑侧、瑶池上觞西王母⑨,云去宗周瀍涧⑩,万有一千一百里,何得不如调言?子今见泰《传》,非为前人不知也。而今以后,乃知昆仑山为无热丘⑪,何云乃胡国外乎?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证。《穆天子》《竹书》及《山海经》⑫,皆埋缊岁久⑬,编韦稀绝⑭,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⑮,多差远意。至欲访地脉川⑯,不与经符,验程准途,故自无会。释氏不复根其众归之鸿致⑰,陈其细趣,以辨其非,非所安也。

【注释】

①西海:传说中西方之神海。

②流沙:泛指我国西北方之沙漠地区。

③赤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

④黑水:古人假想的一条西徼大水,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

⑤锺山:山名。具体不详。

⑥交州:三国吴时分为交、广二州。交州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

⑦法汰:即竺法汰。东莞人。与释道安同为东晋时高僧。

⑧敦煌:即敦煌县。西汉置,为敦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敦煌西。

⑨穆王:即西周昭王之子姬满。曾两征犬戎,俘五王,迁戎于太原,开辟通往西域的通道。传说曾周游天下,西至昆仑,见过西王母。瑶池:古代传说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觞(shāng):本指酒杯。这里指举起酒杯为西王母敬酒。

⑩瀍(chán)涧:即上文瀍水。源出河南洛阳西北,东南流经旧城东入洛水。

⑪无热丘:即阿耨(nòu)达太山。即今西藏南部之冈底斯山。

⑫《竹书》:书名。即《竹书纪年》。因原本写于西晋时汲郡出土的竹简之上,故名。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述夏商周及春秋晋国、战国魏国的史事,至魏襄王时止。今存辑本。

⑬埋缊(yùn):埋藏。缊,通“蕴”。蓄积,包含。

⑭编韦:编简册的皮绳子。稀绝:稀缺断绝。

⑮假合:妄加缀合。

⑯访地脉(mò)川:探寻地形考察水流。脉,审察,察看。

⑰众归:众多说法。鸿致:宏大的主旨。

【译文】

释氏评论佛图调书时举出《山海经》说:西海南面,流沙岸边,赤水后面,黑水前面,有大山名叫昆仑。又说:锺山西方六百里有昆仑山,发源于山中的水有五条。这是以《佛图调传》为根据的。最近又查考康泰《扶南传》,书中记述昆仑山,正好与《佛图调传》相合。按此传,从交州到天竺最近。康泰《扶南传》也知道阿耨达山就是昆仑山。释氏说:幸而有了《佛图调传》,问题才迎刃而解。于是绘成《西域图》,并对法汰说起这件事。法汰觉得他提这种常识问题很奇怪,就说,从汉朝来的名人们,知道河在敦煌以南数千里,不应不知道昆仑山的所在的。释氏又写道:这是以《穆天子传》为依据的,穆王在昆仑山旁边、瑶池上面向西王母祝酒,说这里离周朝都城的瀍涧有一万一千一百里,为什么却和佛图调说的不同呢?你今天看到康泰《扶南传》,说明并非前人不知道。从今以后,才知道昆仑山就是无热丘,为什么却说是在外国呢?我以为释氏的话并非很好的证据。《穆天子传》《竹书纪年》和《山海经》,都埋藏了多年,竹简的皮条都断了,次序也已错乱,很难理顺;后人凭着某一点的联系凑合起来,多与古人原意不相一致。至于要想实地考察山川,与《经》文记载是不会相符的,查验道途的里程,本来就难相合。释氏不再根究各种说法的大要,陈述细节以辨明它们的错误,是不妥当的。

今按《山海经》曰:昆仑墟在西北,帝之下都①。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②,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③,百神之所在。郭璞曰:此自别有小昆仑也。又按《淮南之书》④,昆仑之上,有木禾、珠树、玉树、璇树⑤,不死树在其西⑥,沙棠、琅玕在其东⑦,绛树在其南⑧,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⑨。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⑩,在昆仑阊阖之中⑪,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源,是谓丹水,饮之不死。河水出其东北陬⑫,赤水出其东南陬⑬,洋水出其西北陬⑭。凡此四水,帝之神泉,以和百药⑮,以润万物。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玄圃之山,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禹乃以息土填鸿水⑯,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为下地。高诱曰:地或作池。则以仿佛近佛图调之说。阿耨达六水,葱岭、于阗二水之限⑰。与经史诸书,全相乖异。

【注释】

①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人间所住的都邑。

②木禾:传说中一种高大的谷类植物。

③开明兽:传说中的神兽名。《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袁珂校注:“开明兽即《西次三经》神陆吾也。”

④《淮南之书》:书名。即《淮南子》。以下引自《淮南子·地形训》。

⑤珠树、玉树、璇(xuán)树: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⑥不死树: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树,人食之可得长生。

⑦沙棠:木名。木材可造船,果实可食。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⑧绛(jiàng)树:及下文的“碧树”“瑶树”,都是传说中的仙树。

⑨不周之风:风名。指西北风。

⑩倾宫:巍峨的宫殿,望之似欲倾坠,故称。旋室:饰有璇玉的宫室。旋,通“璇”。一说旋室为装有旋转机关的宫室。县圃、凉风、樊桐:皆为昆仑山山名。

⑪阊阖(chāng hé):昆仑山山门名。

⑫陬(zōu):角落。

⑬赤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

⑭洋水:即古漾水。今四川嘉陵江。

⑮百药:各种药物。百,言其多。

⑯息土:亦作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行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

⑰葱岭:即葱岭河。今新疆塔里木河上源叶尔羌河。于阗:即于阗河。今新疆西南部之和田河。限:界限,分界。

【译文】

现在据《山海经》所说:昆仑墟在西北,是天帝的下都。昆仑之墟方圆八百里,高万仞,山上有木禾,山边有九口井,都用玉来做井栏。四面有九道门,门口有开明兽守着,这是百神所在的地方。郭璞说:从这里出去有个小昆仑。又据《淮南子·地形训》,昆仑山上有木禾、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它西边,沙棠、琅玕在它东边,绛树在它南边,碧树、瑶树在它北边。旁边有四百四十座城门,各门间宽四里,一里长九纯,一纯长一丈五尺。旁边有九口井。西北边用玉栏杆保护着,打开北门,迎面吹来西北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山的天门阊阖门里面,还有疏圃池,疏圃池中灌满黄水,黄水绕了三周又流回它的源头,称为丹水,喝了可以长生不死。河水就发源于它的东北角,赤水发源于它的东南角,洋水发源于它的西北角。这四条水都是天帝的神泉,可以配制多种药物,滋润万物。从昆仑之丘又攀登到比它高一倍的上头,叫凉风之山,登上了就可以长生不死;又登到高一倍的上头,叫玄圃之山,登上了就会有法力,能够呼风唤雨;又登到高一倍的上头,就与上天相连了,登上了就成了神,这叫太帝之居。于是禹以能够不断增生的息土来堵遏洪水,作成大山,又掘昆仑墟成为洼地。高诱说:地字有的写成池字。那就有点近于佛图调的说法了。阿耨达山有六条水,葱岭、于阗阻隔了其中的两条。这与各种经史典籍的说法完全相异。

又按《十洲记》①:昆仑山在西海之戌地②,北海之亥地③。去岸十三万里,有弱水④,周匝绕山。东南接积石圃⑤,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阔之井,西南近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寔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昔西王母告周穆王云,去咸阳四十六万里⑥,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面方广万里,形如偃盆⑦,下狭上广。故曰昆仑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辉⑧,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渊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⑨,景烛日晖,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真官仙灵之所宗⑩。上通旋机,元气流布,玉衡常理⑪,顺九天而调阴阳⑫,品物群生⑬,希奇特出,皆在于此。天人济济⑭,不可具记。其北海外,又有锺山,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含,天帝居治处也。考东方朔之言,及《经》五万里之文,难言佛图调、康泰之《传》是矣。六合之内⑮,水泽之藏,大非为巨,小非为细,存非为有,隐非为无,其所苞者广矣。于中同名异域,称谓相乱,亦不为寡。

【注释】

①《十洲记》:书名。托名西汉东方朔所作。记汉武帝闻十洲于西王母,并宴请东方朔问其所有之物名的故事。

②戌地:古代阴阳五行家将地支和四方相配,戌指西北偏西方向。

③亥地:指西北偏北方向。

④弱水:古水名。又,古代神话传说中称险恶难渡的河海也为“弱水”。

⑤积石圃:连同下文的“北户之室”“大阔之井”“承渊之谷”,为昆仑山的四角大山。

⑥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窑店镇一带。

⑦偃(yǎn)盆:仰放的盆子。

⑧干(gān):冒犯。

⑨渊精之阙:黄金装饰的宫阙。光碧之堂:碧玉装饰的厅堂。琼华之室:美石装扮的屋室。紫翠丹房:紫红翠绿的房屋。

⑩真官:仙人而有官职者。亦指道士。宗:朝见,朝拜。

⑪玉衡:泛指北斗星。

⑫九天:指天之中央与八方。阴阳:指天地间化生万物的两种气。

⑬品物:万物。

⑭济济(jǐ):众多的样子。

⑮六合:天、地、四方,即整个宇宙。

【译文】

又据《十洲记》:昆仑山在西海西北偏西方向,北海西北偏北方向。离岸十三万里,有弱水绕山一周而流。昆仑山东南,与积石圃相邻,西北与北户之室相接,东北面对大阔之井,西南靠近承渊之谷。这四角的四座大山,实际上是昆仑山的支脉。从前西王母对周穆王说:积石圃的南端离咸阳四十六万里,这座山高出平地三万六千里,上头有三角,上面呈方形,宽广万里,形状就像一只仰放的盆,上大下小。所以说昆仑山有三角。一角在正北,高得遮住星辰的光芒,称为阆风巅;一角在正西,名叫玄圃台;一角在正东,名叫昆仑宫。那地方有一座用黄金砌叠成的天墉城,上面方圆千里,城上分布着五处金台、十二座玉楼。北户山和承渊山也有墉城,城上分布着金台、玉楼,也都一模一样。有渊精阙、光碧堂、琼华室和紫红翠绿的丹房,光辉映日,像红霞似的闪耀着虹彩般的光芒。西王母就在这里治理着仙界,仙宫神灵都在这里朝见她。这里上与璇玑相通,元气流布四方,玉衡经常调理,使它能与九天保持畅顺,与阴阳相互调和,万物蓬勃生长,奇物稀珍脱颖而出,都是由此而来的。天神众多,不可胜记。北海外又有锺山,山上有金台玉阙,元气就蕴藏在这里,天帝也在这里治理着。查考东方朔的话和《水经》里五万里的记载,就很难说佛图调和康泰《扶南传》所说是正确的了。天地之内,水泽之下,所包藏的东西,大的未必就大,小的未必就小,存在的未必就有,潜隐的未必就无,包罗万象,范围真是广泛得很呢。其中名称相同而地域相异的,名称混淆的,也不在少数。

至如东海方丈①,亦有昆仑之称,西洲铜柱②,又有九府之治。东方朔《十洲记》曰③:方丈在东海中央,东西南北岸相去正等。方丈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④,三天司命所治处⑤,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也。张华叙东方朔《神异经》曰⑥: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周如削,下有回屋,仙人九府治。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⑦,右翼覆西王母⑧,背上小处无羽,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故其柱铭曰: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圆周如削,肤体美焉。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绿赤煌煌⑨,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惟会益工。《遁甲开山图》曰⑩:五龙见教⑪,天皇被迹⑫,望在无外柱州昆仑山上⑬。荣氏《注》云⑭:五龙治在五方⑮,为五行神⑯。五龙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为十二部,法五龙之迹,行无为之化⑰。天下仙圣治,在柱州昆仑山上。无外之山,在昆仑东南万二千里,五龙、天皇皆在此中,为十二时神也⑱。《山海经》曰:昆仑之丘,寔惟帝之下都,其神陆吾⑲,是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⑳。然六合之内,其苞远矣。幽致冲妙,难本以情。万像遐渊,思绝根寻。自不登两龙于云辙(21),骋八骏于龟途(22),等轩辕之访百灵(23),方大禹之集会计(24),儒墨之说(25),孰使辨哉?

【注释】

①方丈:即方丈山,又名方壶。神话传说中东海的神山。

②西洲:西方的洲渚。铜柱:神话传说中的天柱。

③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人。善诙谐滑稽。《十洲记》:书名。具体不详。

④琉璃: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

⑤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司命:神名。

⑥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西晋辞赋家。撰《博物志》等。《神异经》:书名。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旧题东方朔撰,张华注。实为后人伪托东方朔之作。

⑦东王公:神话中的仙人名。掌管男仙名籍,与西王母对称。

⑧西王母:神话中的女仙。《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⑨煌煌(huáng):光彩夺目的样子。

⑩《遁甲开山图》:书名。《隋书·经籍志》题荣氏撰。所记皆天下名山及洪古帝王发迹之处。

⑪五龙: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

⑫天皇:天帝。被迹:留下足迹。

⑬无外:传说中的山名。柱州:传说中的地名。

⑭荣氏:人名。具体不详。

⑮治:治所,官署。五方:东、南、西、北和中央。

⑯五行神: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即五行之神。

⑰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作。《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⑱十二时神: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十二时神即掌管十二时之神。

⑲陆吾:即肩吾。传说中的昆仑山神名。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

⑳司:掌管。九部:指天上各个区域。囿时:苑囿之时节。

(21)云辙:指神仙通行的道路。

(22)八骏: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宝马。一说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龟途:远道。龟寿久长,故名。

(23)轩辕:我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名字,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百灵:各种神灵。

(24)方:等同。会计:亦作会稽。即今浙江绍兴。

(25)儒墨:儒家和墨家。这里泛指各种学说。

【译文】

至如东海方丈,也叫昆仑,西洲铜柱,又有九府的机构。东方朔《十洲记》说:方丈在东海中央,与东西南北四方的海岸都是等距离的。方丈每边各五千里,上面专供群龙相聚,有金玉琉璃建的宫殿,是三天司命所管辖的地方,群仙不想升天的都在这里往来。张华为东方朔《神异经》作序说:昆仑山上有铜柱,高与天通,就是所谓的天柱。铜柱周围三千里,圆周就像刀削过一样,下面有回屋,属仙人九府管辖。上面有一只大鸟,名叫希有,它朝向南方,张开左翼覆盖东王公,张开右翼覆盖西王母,背上一小片不长羽毛,宽广一万九千里。西王母每年爬到翼上,到东王公那边去。所以柱上铭文道:昆仑铜柱,高入天上,圆周就像刀削,通体优美非常。柱上的鸟铭说:有只鸟儿叫希有,红翎绿羽亮光光,它不叫也不吃,东边遮蔽着东王公,西边遮蔽着西王母。王母想往东边走,爬上鸟背就到了,阴阳要相互依存,会合时才更精妙。《遁甲开山图》说:五龙来指教,天皇在无外柱州昆仑山上看到它们的踪迹。荣氏《注》说:五龙管辖五方,是五行的神灵。五龙降凡,天皇兄弟十二人,把五方分为十二部,仿效五龙的遗迹,施行无为的教化。天下的仙人圣人,治所在柱州昆仑山上。无外之山,在昆仑山东南一万二千里,五龙和天皇都是从这里出来的,十二天皇就是十二时辰的神。《山海经》说:昆仑之丘实际上就是天帝的下都,山神陆吾的职司是管理天上的九部、天帝园囿的时令。但天地之内,所包括的地方是很遥远的。神仙幽远的情致十分玄妙,难以凭人情来推想。宇宙的各种现象深远难知,人的思维无法来寻根究底。假如不登上在云间飞奔的两龙,驾上八骏在龟途上驰骋,对于轩辕氏访问百神,大禹会诸侯于会稽这类事情,做一番衡量和比较,又怎能分辨得清儒墨各家的说法呢?

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①,有石门。

《山海经》曰:河水入渤海②,又出海外。西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羌中③。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④。故《洛书》曰⑤:河自昆仑,出于重野⑥。谓此矣。迳积石而为中国河。故成公子安《大河赋》曰⑦: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于黄河⑧。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⑨。释氏《西域记》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而《经》文在此,似如不比,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

【注释】

①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

②渤海:即汉、唐时所称的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又名泑泽。

③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治所在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南)。因为此郡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河关县:西汉设置。治所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长宁驿古城。

④“咸言河出昆仑”四句:重源潜发,河流潜入地下,然后又在较远处流出地表重新发源。蒲昌:即蒲昌海。陈桥驿按,这就是古代流行的“黄河重源”说。《注》文说明郦道元当时所见的许多文献,都是这样说法。所谓“重源”,简言之,即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到蒲昌海而潜入地下,到积石山而流出地面,然后东流入海,从昆仑山到蒲昌海的这一段,其实就是今塔里木河。此说虽然不创自郦氏,但《水经注》记叙了前代学者的这种错误,受到后世学者的批评。或许是因为这种错误到唐朝才完全厘清,所以唐代学者首先指出《水经注》的错误,其中有的学者语言甚为严厉。例如杜佑在其所撰《通典》卷一七四、州郡四中指出《水经》黄河重源的错误,“而郦道元都不详正”(其实郦氏时代各家亦因循此说),他认为《水经注》在这方面的记叙是“灼然荒唐”。

⑤《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据说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九畴,传说中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

⑥重野:地名。具体不详。

⑦成公子安:即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西晋文学家。少有俊才,雅好音律,辞赋壮丽,为张华所重。《大河赋》:赋名。具体不详。

⑧尚:通“上”。超过。黄河:即河水。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今青海巴颜喀喇山北麓,全长五千四百九十四公里。

⑨嵯峨(cuó é):山高峻耸立的样子。

【译文】

河水又流出海外,往南流到积石山下,有石门。

《山海经》说:河水注入渤海,又流出海外。河水往西北流入大禹疏导过的积石山。这座山在陇西郡河关县西南的羌族地区。我考证诸书,都说河水发源于昆仑,潜流入地后再次流出地表,就是说在蒲昌海隐没,在海水中冒出。所以《洛书》说:河水从昆仑山经重野流出来。这句话就是指这种情况说的。河水流经积石后,就成为中原的河流。所以成公子安《大河赋》说:纵观百川壮伟的雄姿,再没有比黄河更美的了。它从高峻的昆仑山中潜流,从陡峭的积石山流出。释氏《西域记》说:从蒲昌海开始,河水潜入地下,然后从南方的积石山流出。但《经》文在这里似乎序次倒错,积石应当是在蒲昌海以下。


水经注卷二 河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