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河水五

字数:62880

【题解】

这是五卷黄河中的最后一卷。起于平县,此县是西汉初所置,为侯国,属河南郡,县城在今河南孟津老城东的黄河南岸。终于利县,此县为西汉所置,属齐郡。《注》文记述的黄河在此处的甲下邑与济水交会,然后入海。

在《水经注》的五卷黄河之中,这一卷记叙的大部分是黄河下游。黄河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这三者,主要都发生在此一卷之中。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时局的重大变化,竺可桢先生早就发起的大型丛书《中国自然地理》恢复撰写。全套书共分近十个分册,《历史自然地理》(谭其骧、史念海、陈桥驿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是其中颇具特色(因此前从无此类著述)的分册,由全国十余位专家1977年在上海集中撰写,由谭其骧先生主持。谭先生在两月后因中风住院。次年到河南开封继续,主持人由我庖代。开封与郑州毗邻,我们特请郑州黄委会中好几位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前来共同商讨,以提高丛书的质量。关于黄河在历史上的善淤、善决、善徙的内容,属于此分册撰写组与黄委会长期积累的资料的结合。我在此书卷首写了《总论》,其中有关黄河的:“据记载,黄河在历史上决溢达1500多次,重大的改道就有6次。洪水波及的范围,北遍冀鲁,南及苏皖,纵横达25万平方公里。由于黄河的频繁改道和决溢,今黄淮平原的水系受到严重的破坏和干扰。”后来,黄委会主编的大型志书《黄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请我为其第十一卷《人文志》作序。我在《序》中说:“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但同时也是我们民族的忧患。”这里提及的“忧患”,在五卷黄河之中,主要是在这最后一卷。但郦注在这方面记叙,主要是在《经》文“又东过荥阳县北,蒗渠出焉”下写了“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一段,其重点还是在王景治河事上,“发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完成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千有余里的长堤,“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渗漏之患”。后人对这样的大工程,竟能在一年内完成感到不可思议。而此后,这一段河道多次决溢改道,今黄河已经完全不在此卷的流程之上。但此卷写北魏时代的黄河下游流程非常详细,是后代研究黄河与黄河史的学者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河水五

又东过平县北①,湛水从北来注之②。

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③,《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④,壬申,公朝于王所⑤,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⑥。《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⑦:冬,会于温⑧,执卫侯。是会也,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⑨。仲尼曰:以臣召君⑩,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狩地⑪。服虔、贾逵曰⑫:河阳,温也。班固《汉书·地理志》、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三州志》⑬:河阳别县⑭,非温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涓为侯国⑮,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曰:治河上,河,孟津河也⑯。郭缘生《述征记》曰⑰:践土⑱,今冶坂城⑲。是名异《春秋》焉,非也。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冶坂西北,盖晋之温地,故群儒有温之论矣。《魏土地记》曰⑳: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河。河水右迳临平亭北(21)。《帝王世纪》曰(22):光武葬临平亭南(23),西望平阴者也(24)。

【注释】

①平县: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为侯国,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老城东黄河南岸。东汉废。

②湛水:在今河南济源西南。

③河阳县: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孟州西三十五里冶戍镇。

④《春秋经》:书名。本书指《春秋》。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凡十二君、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叙事简略,后世有《左氏传》《穀梁传》与《公羊传》为之解释补充,合称《春秋》三传。天王:周天子。

⑤壬申,公朝于王所:壬申,十月初七。此指周襄王参加践土之盟,鲁僖公借此机会朝见周王。公,此指僖公。春秋时鲁国国君。朝,动词,朝见,觐见。王所,犹如行宫。

⑥晋侯:晋文公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登上君位。重耳任用贤臣狐偃、赵衰等人,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卫侯:卫成公。春秋时卫国国君。名郑。卫成公三年(前632),因拒绝晋假道伐曹,为晋人所攻,出奔。大夫元咺及立其弟叔武为君。不久,奉晋命归国,毁约杀叔武。复被晋执送周王处置。旋获释返国。三十一年(前604)因狄人来攻,迁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京师:这里指周天子所居住的都城。

⑦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

⑧冬,会于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温,夏、周时国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春秋晋曾置温县。

⑨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杜预注:“晋侯大合诸侯而欲尊事天子以为名义,自嫌强大不敢朝周,喻王出狩,因得尽群臣之礼,皆谲而不正之事。”襄王,即周襄王。周惠王子。名郑。

⑩以臣召君:这里的“臣”指晋文公,“君”指周襄王。

⑪非其狩地:不是襄王的田猎之所。杜预注:“河阳实以属晋,非王狩地。”孔颖达疏:“释例曰:天子诸侯田猎皆于其封内,不越国而取诸人。河阳实以属晋,非王狩所,故言非其地,且明德也,义在隐其召君之阙,是说改史之意也。”

⑫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贾谊九世孙。精《左传》《国语》、古文《尚书》。后世称为通儒。

⑬班固《汉书·地理志》:班固等《汉书》中的内容,记载了自远古至汉代的地理沿革,包括郡县、封国设置,及山川户口、风土民情、海外交通等诸多内容。司马彪《郡国志》: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内容。《水经注》中多引。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魏晋时期史学家。袁山松《郡国志》:袁山松,即袁崧,字山松。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史学家。撰《后汉书》,今存辑本。郑德坤《水经注引书考》:“《晋书》本传称山松著《后汉书》百篇与《隋志注》合。《水经注》所引多《郡国志》文……”《晋太康地道记》:书名。郑德坤《水经注引书考》:“《旧唐志·地记》五卷,太康三年撰。今存毕沅辑本一卷,题云《太康三年地志》,其序曰:‘沈约止称《地志》,郦道元称为《地记》。’”《十三州志》:应劭有《十三州记》,黄义仲有《十三州记》,阚骃有《十三州志》。《水经注》引用时“志”“记”互出,此不知究竟为何家《十三州志》。

⑭别县:另外一县。

⑮陈涓:西汉诸侯。砀(今河南永城北)人。从刘邦入关,击项羽有功,加丞相衔。汉高祖六年(前201)封河阳侯。谥庄(一作严)。侯国:列侯的封地。

⑯孟津河:又名盟津、富平津、武济、陶河。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州南、孟津东北。

⑰郭缘生《述征记》:郭缘生,晋末宋初人。所撰《述征记》,记述了他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⑱践土: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西南。

⑲冶坂城:即冶坂津。在今河南孟州西南三十五里。

⑳《魏土地记》:书名。具体不详。

(21)临平亭:在今河南孟津东。

(22)《帝王世纪》:书名。晋皇甫谧撰。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今存宋翔凤辑本。

(23)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

(24)平阴:战国时周置,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东北。

【译文】

河水五

河水又往东流过平县北边,湛水从北方流来注入。

河水又往东流经河阳县旧城南边,《春秋经》记载,周天子在河阳田猎,壬申那天,僖公到周王寓所去朝见,晋侯拘捕了卫侯,把他带回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在温会盟,拘捕了卫侯。这次会盟,晋侯召请周襄王,约了诸侯去会见他,并要襄王去田猎。仲尼说:做臣子的召请君主,这件事不可效法。所以写道:天子在河阳田猎。意思是说这不是周王田猎的地方。服虔、贾逵说:河阳就是温。班固《汉书·地理志》、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三州志》都说:河阳是另一个县,并不是温邑。汉高帝六年,把这里封给陈涓,立为侯国,也就是王莽的河亭。《十三州志》说:治所在河上,这条河就是孟津河。郭缘生《述征记》说:践土就是今天的冶坂城。但冶坂这地方与《春秋》相异,这不是践土。现在河北所见的,是河阳城旧县城,在冶坂西北,是晋国温的地方,所以学者们有河阳为温的论点。《魏土地记》说:冶坂城从前叫汉祖渡,城池险要难攻,南濒孟津河。河水右岸流经临平亭北边。《帝王世纪》说:光武帝葬在临平亭南边,西与平阴相望。

河水又东迳雒阳县北①。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津水二渚②,分属之也。上旧有河平侯祠③,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颁《世语》曰④:晋文王之世⑤,大鱼见孟津,长数百步,高五丈,头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

【注释】

①雒阳县: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为三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西汉为河南郡治。

②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③河平侯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河平侯当是河神。”

④郭颁《世语》:即《魏晋世语》。十卷,晋襄阳令郭颁撰。记述魏晋间名人事迹。已佚。

⑤晋文王:即司马昭。字子上。三国魏司马懿之子。景元四年(263),发兵灭蜀汉,称晋公,后为晋王。武帝司马炎即位,追尊为文帝。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雒阳县北边。河水南岸有一块石碑,朝北一面题着:洛阳北界。水中的两个沙洲分属两县。洲上从前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现在已不知原址所在了。郭颁《世语》说:晋文王时,孟津出现大鱼,长数百步,高五丈,头在南岸,尾在水中沙洲上的河平侯祠旁,说的就是此祠。

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①,封济北贞王子刘遂为侯国②,王莽之所谓治平矣,俗谓之小平也③。有高祖讲武场④,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⑤,徙诸徒隶府户⑥,并羽林、虎贲领队防之⑦。河水南对首阳山⑧,《春秋》所谓首戴也⑨。《夷齐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⑩。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⑪,与处士平原苏腾、南阳何进等立⑫,事见其碑。又有周公庙⑬。魏氏起玄武观于芒垂⑭,张景阳《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⑮,竦跱岹峣⑯,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飙也⑰。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⑱。常以十二月采冰于河津之隘⑲,峡石之阿⑳,北阴之中(21),即《邠诗》:二之日凿冰冲冲矣。而内于井室,所谓纳于凌阴者也(22)。

【注释】

①元朔三年:前126年。元朔,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28—前123)。

②济北贞王:即刘勃。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八年(前172)封安阳侯。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之乱时,坚守封国,拒不参加叛乱。卒后谥贞。刘遂:济北贞王刘勃之子。参与吴楚联兵反叛,被诛。

③小平:即小平津。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东汉中平元年(184)为镇压黄巾起义,在津上置关戍守,为八关之一。

④讲武场:讲习武事的场所。讲武,讲习武事。古代皇帝校阅军队也称讲武。

⑤北中郎府:北中郎将的官署。北中郎将,官名。东汉时始置北、南、西、东四中郎将。西晋以后,其任愈重,或领刺史,或持节,银印青绶,服同将军。

⑥徒隶:刑徒奴隶,服劳役的犯人。府户: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其地位低于一般农民。

⑦羽林:皇帝禁卫军的名称。虎贲:本指猛怒如虎之奔赴的勇士。后为掌侍卫国君及保卫王宫、王门之官。

⑧首阳山:在今河南偃师西北,北接孟津县界。

⑨首戴:一名首止。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睢县东南。

⑩《夷齐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夷齐之歌》,伯夷、叔齐所唱之歌。

⑪河南尹:主管河南的官员。尹,官名。陈导:东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任河南尹。其余不详。雒阳令徐循:东汉雒阳令。其余不详。雒阳,即雒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

⑫处士:隐居不愿为官的贤德之人。平原苏腾:字玄成。东汉处士。平原,即平原县。战国赵置。后入秦,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南阳何进:字遂高。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汉灵帝时外戚。后与袁绍等谋诛宦官,谋泄,反为所害。

⑬周公庙:纪念周公旦的祠庙。

⑭魏氏:三国魏。玄武观:亦作玄武馆。芒: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北。垂:边。

⑮张景阳《玄武观赋》:张景阳,即张协,字景阳。安平武邑(今河北武邑)人。工诗文。《玄武观赋》是其为玄武观所做之赋。特起:特、起,均表示高耸、耸立义。

⑯竦跱(sǒng zhì):耸立,屹立。跱,亦作峙。屹立。岹峣(tiáo yáo):高峻的样子。

⑰清飙(biāo):清风。飙,本指旋风,暴风。后泛指风。

⑱日在北陆而藏冰:太阳行至虚宿和危宿,是夏历十二月,在小寒和大寒时节,古人在这时取冰而藏。北陆,指虚宿与危宿二星宿。

⑲十二月:夏历十二月。河津之隘:水流之狭窄处。

⑳峡石之阿(ē):峡谷中弯曲的角落。阿,弯曲的地方。

(21)北阴:深山北边背阴的地方。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22)“即《邠(bīn)诗》”几句:语见《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邠诗》,即《诗经·豳风》。邠,同“豳”。古邑名。在今陕西旬邑东北。周初的祖先公刘由邰迁居于此。二之日,指周历二月,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冲冲,凿冰的声音。纳,入。凌阴,冰室。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平县旧城北边。汉武帝元朔三年,把这地方封给济北贞王的儿子刘遂,立为侯国,也就是王莽所谓的治平,俗称小平。这里有高祖的讲武场,河北岸边有两城相对,设置北中郎府,把服役者编入府中户口,由羽林、虎贲领队防守。河水向南面对首阳山,就是《春秋》中所说的首戴。《夷齐之歌》中唱道:登上那边的西山。山上有伯夷、叔齐庙,庙前有两块石碑,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以及处士平原苏腾、南阳何进等人所立,事迹见碑上所载。又有周公庙。魏时在芒山旁建玄武观,张景阳《玄武观赋》中说:高楼拔地而起,巍然凌空高耸,独自亭亭屹立,招来千里外的清风。朝廷又在这座山上造了冰室,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说:太阳轨道倾斜到虚宿与危宿时,就开始藏冰。常于十二月在河津的隘口、峡谷中弯曲的角落、朝北的阴处采冰,就如《豳风》诗中说的:十二月里凿冰响咚咚。采了冰就放进冰室里,就是所谓纳于凌阴。

河南有钩陈垒①,世传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②,《尚书》所谓不期同时也。紫微有钩陈之宿③,主斗讼兵阵④,故遁甲攻取之法⑤,以所攻神与钩陈并气⑥,下制所临之辰⑦,则决禽敌⑧,是以垒资其名矣⑨。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论衡》曰⑩: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⑪。中流,白鱼入于舟,燔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⑫。《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⑬。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⑭。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⑮: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⑯,所谓造舟为梁也⑰。又谓之为陶河⑱。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将幸许,试楼船,覆于陶河,谓此也⑲。昔禹治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⑳。及子朝篡位(21),与敬王战(22),乃取周之宝玉,沉河以祈福。后二日,津人得之于河上,将卖之,则变而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献之,复为玉也(23)。

【注释】

①钩陈垒:在今河南孟津东。

②八百诸侯所会处:《史记·殷本纪》:“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③紫微: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古时常比为朝廷。钩陈之宿:星官名。由六星组成,北极星就是钩陈星官中的一颗。

④斗讼:争讼。讼,争辩。

⑤遁甲:古代方士术数之一。其法以十天干的乙、丙、丁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视其加临吉凶,以为趋避,故称遁甲。

⑥所攻神:所进攻的神灵。

⑦所临之辰:攻取的时辰。

⑧禽:同“擒”。

⑨垒:此指钩陈垒。

⑩《论衡》:书名。东汉王充撰。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哲学、文化、宗教诸方面。

⑪“武王伐纣”几句:为郦道元抄变《论衡·感虚》文:“武王伐纣,渡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瞋目而麾之曰:‘余在,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霁波罢。”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疾风逆流,指狂风夹携着倒流的恶浪。黄钺,饰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麾(huī),挥动。毕,全部。

⑫“中流”几句:为郦道元抄变《史记·周本纪》文:“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是时,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中流,河流中央。燔(fán),燔柴,古代祭天仪式。将玉帛、牺牲等置于积柴上而焚之。告天,敬告天帝。

⑬《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不见于今本《尚书》原文。语见《尚书·泰誓》孔颖达疏:“马融《书序》曰:‘《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又云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

⑭《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语见《尚书·禹贡》:“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

⑮《晋阳秋》:书名。晋孙盛撰。晋朝断代史。阳秋,即春秋,春秋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因晋简文帝生母郑太后名春,讳春作阳,故书名为《晋阳秋》。仅存辑本。

⑯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晋书·杜预传》记载:“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

⑰造舟为梁:造船搭浮桥。

⑱陶河:又称陶渚。今河南孟州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亦称孟津、盟津、富平津等。

⑲“魏尚书仆射(yè)杜畿(jī)”几句:《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文)帝征吴,以畿为尚书仆射,统留事。其后帝幸许昌,畿复居守。受诏作御楼船,于陶河试船,遇风没。”尚书仆射,官名。秦置,为少府属官。汉因之。汉成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主文书启封。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三国魏人。魏文帝时官至尚书仆射。卒谥戴。帝,此指魏文帝曹丕。幸,古代称帝王亲临。许,治所在今河南许昌东三十六里古城。楼船,高大有层楼的战船。

⑳《河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汉代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21)子朝:春秋时周景王之子。姓姬,名朝。景王死后,子朝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失败,逃奔楚国。

(22)敬王:即周景王之子匄。

(23)“乃取周之宝玉”几句:为郦道元抄变《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文:“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于河。甲戌,津人得诸河上。阴不佞以温人南侵,拘得玉者,取其玉,将卖之,则为石。王定而献之,与之东訾。”

【译文】

河流南岸有钩陈垒,传说是武王讨伐纣王时八百诸侯会集之处,《尚书》说:事先没有约定,却都同时到达。紫微垣星座中有钩陈六星,掌管争讼,用兵布阵等事,所以奇门遁甲攻取的方法,是以所攻的神与钩陈星二气相合,在下界制约着攻战的日子,就一定能俘获敌人,所以钩陈垒也因而得名了。河水到了这里,有“盟津”的名称。《论衡》说:周武王讨伐纣王,上了船,水神阳侯掀起巨浪,刮起狂风,使河水倒流。武王挥舞黄钺,风波就完全平息了。船到中流,有白鱼跳入船舱,武王燔柴向天祷告,与八百诸侯一同盟誓。这就是《尚书》所说未经商量但异口同声,因而把这地方叫孟津,又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就指此处。孟津又名富平津。《晋阳秋》说:杜预在富平津造河桥,就是造船搭浮桥。此水又称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因文帝将巡视许昌,开了楼船试航,在陶河覆没,就指的是这条河。从前禹治洪水,来视察大河,看见一个白面鱼身的巨人从水中出来,自称:我是河中精灵。他把《河图》交给禹,遂又回到深渊中去。王子朝篡位时,与敬王作战,拿了周的宝玉,投入水中祈祷。两天后,摆渡的船夫在河边拾到宝玉,想把它卖掉,却变成了石头。到敬王坐稳了王位,拾玉者把它献给敬王,又变成宝玉了。

河水又东,湨水入焉①。《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寔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②。《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遇大风雨,迷惑,入于民室③。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④。盖是山之殊目矣。今于首阳东山,无水以应之,当是今古世悬,川域改状矣。昔帝尧修坛河、洛⑤,择良议沉⑥。率舜等升于首山,而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谓《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也。五老乃翻为流星而升于昴⑦,即于此也。

【注释】

①湨(jú)水:即今河南济源、孟州、武陟境内之黄河支流漭河。

②“和山”几句:语见《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三经》。和山,当在今河南境内。具体位置不详。瑶碧,本指次玉的美石。亦可泛指美玉。瑶,次玉之美石。碧,次玉之青色的美石。九都,很多水在此地下汇聚之所。九,言其多。都,水流汇聚。苍玉,杂有斑纹的青色的玉石。苍,青色。吉神,掌管吉善之神。泰逢,古代传说中的掌管吉善的神灵。萯山之阳,萯山的南边。萯山,亦称东首阳山。在今河南巩义北,黄河南岸。阳,山南水北为阳。

③“《吕氏春秋》曰”几句:语见《吕氏春秋·音初》。《吕氏春秋》,书名。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撰而成。该书成于战国末期,内容相当庞杂,集儒、道、阴阳、墨、名、法、农家诸学说。夏后氏孔甲,夏朝第十四代国王。桀的曾祖父。田,狩猎。东阳,古地区名。春秋晋地,战国时先后属卫、赵,相当于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地区。

④皇甫谧《帝王世纪》: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魏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其《帝王世纪》,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东首阳山:在今河南巩义北,黄河南岸。

⑤洛:今河南洛河。黄河支流,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古时作“雒”。

⑥议沉:商议沉璧。

⑦“率舜等升于首山”几句:宋代罗泌《路史》载:“事见《论语比考谶》云:仲尼曰:吾闻帝尧率舜等游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河渚。一曰《河图》将来,告帝期;二曰《河图》将来,告帝谋;三曰《河图》将来,告帝书;四曰《河图》将来,告帝图;五曰《河图》将来,告帝符。有顷,赤龙衔玉苞舒图刻版,题命可卷,金泥玉检,封盛书咸曰:‘知我者,重瞳也。’五老乃为流星,上入昴。”首山,在今河南偃师西北,为邙山最高处。河渚(zhǔ),黄河中的小块陆地。渚,水中的小块陆地。五老,五位老人。盖五星之精灵。重瞳,指舜。相传舜眼有双瞳子。翻,飞。昴(mǎo),二十八星宿之一。白虎七宿的第四宿,又名髦头、旄头,有亮星七颗(古代以为五颗,故有昴宿之精转化为五老的传说)。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湨水注入。《山海经》说:和山上面没有草木,却有许多瑶碧,这里实际上是大河九水的汇集之处。这座山有五个弯,九条水就发源于这里,汇合后往北流,注入河水。山南多苍玉,由吉神泰逢掌管,他在萯山南面,出入都有灵光。《吕氏春秋》说:夏后氏孔甲在东阳萯山田猎,碰到狂风暴雨,迷了路,躲进老百姓的屋子里。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这就是东首阳山。大概是此山的异名。但现在首阳东山却没有相应的水,这一定是由于古今时代相隔太远,水流地貌都有了很大变化的缘故。从前帝尧在河、洛修建祭坛,选定吉日良辰沉璧于水。他带领舜等登上首山,然后又沿着河边走。有五位老人也在那里漫游,相互谈话间说《河图》就要来了,把日期告知大帝吧。并说知道我们的,就是那位有两个眸子的人。说罢,五老就都化作流星,飞向昴宿,这一事迹就出现在这里。

又东,济水注焉①。

【注释】

①济水:又写作泲水。古四渎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禹贡》时济水在今武陟南入河。《水经注》时在今河南温县入河,略与今道同。

【译文】

河水又东流,济水注入。

又东过巩县北①。

河水于此有五社渡②,为五社津。建武元年③,朱鲔遣持节使者贾彊、讨难将军苏茂④,将三万人,从五社津渡,攻温⑤。冯异遣校尉与寇恂合击之⑥,大败,追至河上,生擒万余人,投河而死者数千人。县北有山临河,谓之崟原丘⑦。其下有穴,谓之巩穴⑧,言潜通淮浦⑨,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鲔渚⑩。成公子安《大河赋》曰:鳣鲤王鲔,春暮来游⑪。《周礼》⑫:春荐鲔⑬。然非时及佗处则无⑭。故河自鲔穴已上⑮,又兼鲔称⑯。《吕氏春秋》称:武王伐纣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⑰,即是处矣。

【注释】

①巩县:战国时周置,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②五社渡:亦名五社津。在今河南巩义北。

③建武元年:25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④朱鲔(wěi):西汉淮阳(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更始帝刘玄时为大司马、胶东王。与赤眉军战。后归降光武帝刘秀。刘秀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后为少府。持节使者:本为使臣奉命出使所执的皇帝授予的符节。魏晋以后变为官名,为刺史总军戎者。贾彊:更始帝刘玄时讨难将军苏茂的副将。被刘秀的将领冯异、寇恂斩杀。苏茂:西汉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更始帝刘玄时为讨难将军。附梁王刘永,受封大司马,淮阳王。光武建武五年(29),被张步斩杀。

⑤温:即温县。春秋时晋置。治所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古温城(今上苑村北)。

⑥冯异:字公孙。东汉初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新莽时任郡掾,后归刘秀。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他常退避树下,军中号“大树将军”。刘秀即位后封为阳夏侯。校尉:官名。秦置。汉始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称,如司隶校尉、城门校尉等。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区)人。世为地方豪强。刘秀占河内,任为太守。他负责转输军需,并与冯异大破刘玄将苏茂、贾彊等。后历任颍川、汝南太守。谥曰威侯。

⑦崟(yín)原丘:在今河南巩义北。

⑧巩穴:巩山穴中。

⑨淮浦: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原在江苏北部独流入海。金代以后下游为黄河所夺,现由洪泽湖,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今江苏扬州江都区入长江。

⑩鲔(wěi)渚:在今河南巩义西北。

⑪“成公子安《大河赋》曰”几句:今本《大河赋》无此二句。成公子安,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西晋文学家,以赋得名。明人辑有《成公子安集》。鳣(zhān),古书上指鲟一类的鱼。鲔(wěi),鲔鱼。

⑫《周礼》:书名。儒家经典之一。是书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见解不一。杂汇周王室官制及战国年间各国制度,附会儒家政治理想,增损排比而成,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等六篇。

⑬春荐鲔:春季进献大鲔鱼。

⑭非时:不到一定的时节。佗处:其他的地方。佗,同“他”。其他的。

⑮鲔穴:即鲔渚。

⑯鲔称:有“鲔水”之称。鲔水,指在今河南巩义一段黄河。

⑰“《吕氏春秋》称”几句:语见《吕氏春秋·贵因》:“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gé),殷末周初人。为文王举于鱼盐之中。殷商之贤臣。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巩县北边,

河水在这里有个五社渡,就是五社津。建武元年,朱鲔派持节使者贾彊、讨难将军苏茂,带领三万人从五社津渡河,去攻打温县。冯异派校尉与寇恂合力反击,大败敌军,追到河上,俘虏了万余人,投河而死的也有好几千。巩县北有一座临河的山,叫崟原丘。山下有个山洞,叫巩穴,据说地下暗通淮河,北至大河。正对山洞有个沙洲,叫鲔渚。成公子安《大河赋》说:鳣鱼、鲤鱼、大鲔鱼,暮春时节都游到这里来。《周礼》说:春季进献鲔鱼。但不是鱼汛季节或在别处,都没有这种鱼。所以河水从鲔渚以上,又兼称鲔水。《吕氏春秋》说:周武王讨伐纣王,到了鲔水,纣王派胶鬲等候周的部队,就在这里。

洛水从县西①,北流注之。

洛水于巩县,东迳洛汭②,北对琅邪渚③,入于河,谓之洛口矣④。自县西来,而北流注河,清浊异流,皦焉殊别⑤。应玚《灵河赋》曰⑥:资灵川之遐源⑦,出昆仑之神丘⑧,涉津洛之阪泉⑨,播九道于中州者也⑩。

【注释】

①洛水:今河南洛河。黄河支流,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古时作“雒”。

②洛汭(ruì):洛水与黄河交汇处。在今河南巩义东北。汭,河流汇合或弯曲的地方。

③琅邪渚:当在今河南巩义一带。

④洛口:在今河南巩义东北。因地处洛水入黄河之口而得名。

⑤皦(jiǎo):分明,清晰。

⑥应玚(yáng):字德琏。汉末魏初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建安七子之一。《灵河赋》:应玚叙述黄河壮美的赋文。灵河,黄河。

⑦资:通“咨”。探寻,询问。灵川:黄河。

⑧昆仑:山名。古昆仑山包括今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古代把塔里木河南源视为黄河源,昆仑山往往被误为黄河发源处。神丘:神山。

⑨津洛:孟津、洛汭。阪泉:一作峻泉。深渊,深泉。

⑩九道:即古代所说的“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中州:中原。

【译文】

洛水从巩县西向北流注入黄河。

洛水在巩县往东流经洛汭,北面正对琅邪渚,注入河水,汇流处叫洛口。水从县西流来,往北注入河水,两条水一清一浊,水色分明。应玚《灵河赋》说:若问灵河遥远的水源,它出自神仙所居的昆仑之丘,它流过孟津、洛汭的阪泉,在中原大地分为九大支流。

又东过成皋县北①,济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自洛口又东,左迳平皋县南②,又东迳怀县南③,济水故道之所入,与成皋分河。河水右迳黄马坂北④,谓之黄马关⑤。孙登之去杨骏⑥,作书与洛中故人处也⑦。

【注释】

①成皋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

②平皋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为侯国,后改县,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温县东北二十里北平皋村。

③怀县:战国魏置,后属秦,为河内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土城村附近。

④黄马坂:在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西。

⑤黄马关:在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西十五里。因关在黄马坂而得名。

⑥孙登之去杨骏:事见《晋书·杨骏传》:“初,骏征高士孙登,遗以布被。登截被于门,大呼曰:‘斫斫刺刺。’旬日托疾诈死。及是,其言果验。”孙登,字公和。隐居于汲郡共县(今河南辉县市)。好读《易》,鼓琴。杨骏,字文长。晋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西晋时官骁骑镇军二府司马。晋武帝立,以皇后父超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晋武帝疾笃,后奏以骏辅政。晋惠帝即位,骏总揽朝政,遍树亲党。贾后惮骏,遂密旨诛骏,夷三族。

⑦作书与洛中故人处:《神仙传》记载:孙登死埋于振桥。后数日有人见登在黄马坂,因寄书与洛下故人。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成皋县北边,济水从北边流来注入。

河水从洛口继续东流,左边经过平皋县南面,又往东流经怀县南面,济水旧水道就在这里注入河水,怀县、成皋就以河水为分界。河水右边流经黄马坂北面,地名叫黄马关。孙登离开杨骏,写信给洛阳故友,就是在这里。

河水又东迳旋门坂北①,今成皋西大坂者也。升陟此坂,而东趣成皋也。曹大家《东征赋》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②。

【注释】

①旋门坂:也称旋门、旋门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南十里。

②“曹大家《东征赋》曰”几句:为班昭于和帝永初七年(113),随子曹谷至陈留为官所作。赋中叙述自洛阳出发至陈留之经历,为班昭最有名之作品。曹大家,即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女,班固妹。博学高才。兄班固卒后,与同乡马续续写《汉书》而成。洛,今河南洛河。交流,交汇。洛水与黄河交汇于洛汭(在今河南巩义东北)。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旋门坂北面,就是今天成皋西面的大山坡。登上这道山坡,往东去就是成皋。曹大家《东征赋》说:眺望河、洛二水相汇流,观看成皋的旋门坂。

河水又东迳成皋大伾山下①,《尔雅》曰:山一成谓之伾②。许慎、吕忱等③,并以为丘一成也。孔安国以为再成曰伾④,亦或以为地名,非也。《尚书·禹贡》曰⑤:过洛汭,至大伾者也。郑康成曰⑥:地喉也⑦,沇出伾际矣⑧。在河内脩武、武德之界⑨,济沇之水与荥播泽出入自此⑩,然则大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经》所谓济水从北来注之者也。今济水自温县入河,不于此也。所入者,奉沟水耳⑪,即济沇之故渎矣。成皋县之故城在伾上,萦带伾阜⑫,绝岸峻周⑬,高四十许丈,城张翕险⑭,崎而不平。《春秋传》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⑮,即东虢也⑯。鲁襄公二年七月,晋成公与诸侯会于戚,遂城虎牢以逼郑求平也⑰。盖修故耳。

【注释】

①大伾(pī)山:一作九曲山。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一说即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

②一成:一重。成,重,层。

③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博学经籍,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吕忱:字伯雍。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晋文字学家,官义阳王典祠令。撰《字林》七卷。

④孔安国:字子国。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十二世孙。相传其得孔壁所藏古文《尚书》,开古文《尚书》学派。今存《尚书孔氏传》系后人伪托。

⑤《尚书·禹贡》:《尚书》篇名。详细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九州划分、山川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

⑥郑康成:即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遍注群经,以《毛诗笺》《三礼注》影响最大。著作有《六艺论》《毛诗谱》等凡百余万言。

⑦地喉:一作地肱。地肱,大地的胳膊。肱,胳膊以上从肩到肘的部分,泛指胳膊。

⑧沇(yǎn):又作兖水,即济水。伾际:大伾山之山边。

⑨河内:即河内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改殷国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脩武:即脩武县。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获嘉。武德:即武德县。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东南十四里大城村。

⑩荥播泽:一作荥泽,又名荥波。在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北五里。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

⑪奉沟水:济水之故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合于今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南。”

⑫萦带:环绕。

⑬绝岸:陡峭的岸。峻周:极其陡峭。周,至,极。

⑭城张翕险:此处费解,阙如。张,开。翕,收敛。

⑮“制”几句:此为《左传·隐公元年》文。制,又名虎牢。在今河南荥阳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原是东虢国的领地。东虢为郑所灭,制遂为郑地。岩邑,险要的城邑。虢叔,东虢国的国君。

⑯东虢:虢为周诸侯国名。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⑰“鲁襄公二年七月”几句:郦道元抄变《左传·襄公二年》文:“秋,七月庚辰,郑伯睔卒。于是子罕当国,子驷为政,子国为司马。晋师侵郑,诸大夫欲从晋。子驷曰:‘官命未改。’会于戚,谋郑故也。孟献子曰:‘请城虎牢以逼郑。’”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成公,晋文公重耳之少子,晋襄公之弟,名黑臀。赐赵氏为公族。伐郑。伐秦,虏秦将赤。与楚庄王争强,会诸侯于扈。与楚战,败楚师。以逼郑求平,威逼郑国以求和平。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成皋大伾山脚下,《尔雅》说:山只有一层的叫伾。许慎、吕忱等人都认为是指只有一层的小丘。孔安国认为有两层叫伾,也有人以为伾是地名,其实不对。《尚书·禹贡》说:过了洛汭,到达大伾。郑康成说:大伾山是大地的胳膊,沇水就发源于山边。山在河内脩武、武德的边界上,济水与荥播泽都从这里出入,那么大伾山就是这座山了。伾北,《水经》说,济水从北方流来注入,就指的是这地方。今天济水从温县入河,而不是从这里。在这里注入河水的是奉沟水,也就是济水的旧河道。成皋县旧城在大伾山上,像一条带子萦绕着伾山,周围的崖岸险峻陡绝,高四十余丈,凭险而筑,崎岖不平。《春秋左传》说:制是建在险岩上的城,虢叔就死在此城,也就是东虢。鲁襄公二年七月,晋成公与诸侯会盟于戚,就在虎牢筑城来逼迫郑国,以求议和。那次是利用旧城重修而成的。

《穆天子传》曰①:天子射鸟猎兽于郑圃②,命虞人掠林③,有虎在于葭中④,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子⑤,命之为柙⑥,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⑦。然则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为关⑧,汉乃县之⑨。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观⑩,临河岧岧孤上⑪。景明中,言之寿春⑫,路值兹邑,升眺清远,势尽川陆⑬。羁途游至⑭,有伤深情。河水南对玉门,昔汉祖与滕公潜出⑮,济于是处也。门东对临河,侧岸有土穴。魏攻北司州刺史毛德祖于虎牢,战经二百日,不克⑯。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⑰,潜作地道取井。余顷因公至彼,故往寻之,其穴处犹存。

【注释】

①《穆天子传》:书名。撰者不详。约为春秋末到战国初时作。晋咸宁五年(279)在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汲冢书之一。主要记录的是周穆王西征西方诸国和巡游中原的故事。

②天子:此指西周穆王姬满,周昭王之子。在位期间,曾西击犬戎,东征徐戎。卒谥穆。郑圃:郑国的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西及郑州东。今中牟西南之丈八沟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迹。

③虞人:古掌山泽苑囿之官。掠林:砍伐林木。

④葭(jiā):初生的芦苇。

⑤七萃之士高奔戎:高奔戎为穆天子的七萃之士,有勇力,能生擒猛虎。七萃之士,周朝设置,用以拱卫王宫、肃严徼道的卫兵。

⑥柙(xiá):关野兽的木笼,旧时也用来押解、拘禁重犯。

⑦虎牢:本义为关押老虎的牢笼。这里指地名。

⑧秦以为关:秦朝在此设置虎牢关。

⑨汉乃县之:西汉在此设县。当时虎牢属成皋县。

⑩列观(guàn):列置观阙。

⑪岧岧(tiáo tiáo):形容高耸。

⑫景明中,言之寿春:《北史·郦范传》附“郦道元传”:“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洧水注》言,景明中,宰颍川郡长社县,此言景明中之寿春,亦当是宦游。”景明,北魏宣武帝元恪(kè)的年号(500—503)。寿春,即寿春县。秦九江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晋孝武帝时以避郑太后讳,改为寿阳县。南朝宋又改为睢阳县,北魏复名寿春县。

⑬势尽川陆:山川陆地等形胜尽收眼底。

⑭羁途:旅途。

⑮河水南对玉门,昔汉祖与滕公潜出:事见《汉书·高帝纪》:“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脩武。”玉门,成皋县城的北门。滕公,指夏侯婴。沛(今江苏沛县)人。与刘邦交好。刘邦为沛公,以夏侯婴为太仆。从击项羽。入蜀,定三秦,屡有战功。刘邦即位,封为汝阴侯。后与大臣共立文帝,复为太仆。初夏侯婴为滕令奉车,故又称滕公。

⑯“魏攻北司州刺史毛德祖于虎牢”几句:事见《魏书·太宗纪》。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司州刺史,官名。北魏设。为司州最高行政长官。地位高于一般刺史。孝文帝二十三年(499)改称司州牧。毛德祖,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从刘裕伐,屡战克捷,封观阳县男,寻迁督司、雍、并三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虎牢之战,因兵力悬殊,为北魏所败,城陷被俘,卒于虏中。潜作,秘密在地下修建。

⑰防捍:防卫,抵御。

【译文】

《穆天子传》说:穆天子在郑国的园林里射鸟猎兽,令虞人去砍伐山林,有一只老虎藏身在芦苇中,穆天子将到时,禁卫军勇士高奔戎活捉了老虎献给他,穆天子叫他做了一个虎栏,把虎养在东虢,因而叫虎牢。照此看来,虎牢的地名是从那时起就有的。秦时在这里设关,汉时才立县。城的西北角有一座小城,周长三里,北面建了城楼,在河边巍然凌空高耸。景明年间,我去寿春,途经此城,登楼远眺,山川形胜一览无余。旅途中漫游到了这里,不免伤怀感慨起来。河水南朝玉门,从前汉高祖与滕公偷偷出城,就是在这里渡河的。玉门东面临河,岸边有个土洞。魏军在虎牢围攻北司州刺史毛德祖,一连打了二百日,还是打不下来。城里只有一口井,深四十丈,而山势峻峭,无法防御,于是暗中挖了一条地道夺取了这口井。我因公事到那里,所以就乘便去寻访旧迹,看到挖洞的地方还在。

河水又东,合汜水①。水南出浮戏山②,世谓之曰方山也。北流合东关水③。水出嵩渚之山④,泉发于层阜之上,一源两枝⑤,分流泻注,世谓之石泉水也⑥。东为索水⑦,西为东关之水。西北流,杨兰水注之⑧。水出非山⑨,西北流注东关水。东关水又西北,清水入焉⑩。水自东浦西流,与东关水合,而乱流注于汜。汜水又北,右合石城水⑪。水出石城山⑫,其山复涧重岭,攲叠若城⑬。山顶泉流,瀑布悬泻,下有滥泉⑭,东流泄注,边有数十石畦⑮,畦有数野蔬。岩侧石窟数口,隐迹存焉,而不知谁所经始也⑯。又东北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合鄤水⑰,水西出娄山⑱,至冬则暖,故世谓之温泉。东北流迳田鄤谷⑲,谓之田鄤溪水⑳,东流注于汜水。汜水又北迳虎牢城东(21),汉破司马欣、曹咎于是水之上(22)。汜水又北流注于河。《征艰赋》所谓步汜口之芳草(23),吊周襄之鄙馆者也(24)。余按昔儒之论,周襄所居在颍川襄城县(25),是乃城名,非为水目(26),原夫致谬之由,俱以汜、郑为名故也(27),是为爽矣(28)。又按郭缘生《述征记》、刘澄之《永初记》(29),并言高祖即帝位于是水之阳(30),今不复知旧坛所在。卢谌、崔云亦言是矣(31)。余按高皇帝受天命于定陶汜水(32),不在此也。于是求坛,故无仿佛矣(33)。

【注释】

①汜水:源出今河南巩义东南,北流经荥阳汜水镇西,北入黄河。

②浮戏山:一名方山。在今河南荥阳西南(汜水镇东南三十二里)。

③东关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荥阳县西南。”

④嵩渚之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县南(今河南荥阳东南二十四里京襄城)大周山即嵩渚山。”

⑤一源两枝:一个源头分成两股水流。

⑥石泉水:当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⑦索水:即古旃然水。一名索河。在今河南荥阳与郑州北境。

⑧杨兰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当在今汜水县(今河南荥阳西北)东南。”

⑨非山:即鹿蹄山。在今河南宜阳东南。

⑩清水:一作蒲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亦当在今汜水县东南。”

⑪石城水:亦当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一带。

⑫石城山:当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一带。

⑬攲(qī)叠:错落倾斜层层叠叠。攲,倾斜,歪斜。

⑭滥泉:涌出的水泉。

⑮石畦:用石头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一般为长方形。畦,有一定界限的长条田块。

⑯经始:创建。

⑰鄤(màn)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续汉志》,成皋有漫水。当在今汜水县西南。”

⑱娄山:当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⑲田鄤谷:《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田鄤谷在郑之西北。”

⑳田鄤溪水:当在今河南郑州、荥阳一带。

(21)虎牢城:即成皋县故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

(22)汉破司马欣、曹咎于是水之上:事见《史记·高祖本纪》:“四年,项羽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曰:‘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从将军。’乃行击陈留、外黄、睢阳,下之。汉果数挑楚军,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度兵汜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司马欣,曾任章邯的长史,佐章邯击败陈胜。不久从章邯降楚,为上将军。项羽入关中,封司马欣为塞王。刘邦定三秦,司马欣降归汉王。后复叛,归降项羽。汉王四年(前203)破楚军于成皋,司马欣自刭死。曹咎,秦时为蕲县狱掾。项梁尝坐事系栎阳狱,请咎书抵狱史司马欣,得免。后项羽封之为海春侯,任大司马。汉王三年(前204)守成皋。第二年,中汉军激将计,兵败被杀。

(23)《征艰赋》:赋名。卢谌所作。卢谌,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娶晋武帝女荥阳公主,为驸马都尉。后随父北投刘琨。成帝咸康四年(338),石虎破辽西,以谌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等。卢谌博学多艺,工书善属文。《水经注》多引《征艰赋》。步汜口之芳草:踩踏着汜口的绿草。步,踩踏。

(24)吊周襄之鄙馆:凭吊周襄王曾经居住的郊野别居。周襄,周襄王,周惠王子,名郑。鄙,地名。

(25)颍川:即颍川郡。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襄城县:战国楚置。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归秦,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襄城。

(26)水目:河流的名称。

(27)俱以汜、郑为名故:《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汜郑当作郑汜,谓此汜与周襄所居之汜,俱在郑地,故卢谌混而一之。”

(28)爽:差错。

(29)刘澄之《永初记》:刘澄之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遵考之子。《隋书·经籍志》:“《永初山川古今记》二十卷。齐都官尚书刘澄之撰。”郦道元《水经注》多引。刘澄之,有时引作“刘中书”。

(30)是水之阳:汜水的北边。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31)卢谌、崔云亦言是矣:郑德坤《水经注引书考》:“此注曰:‘卢谌、崔云亦言是矣。’杨氏《要删》曰:‘崔云未详其人,疑是崔豹之讹。’郦氏所据何书,未详也。”

(32)定陶:即定陶县。战国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四里。西汉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后为济阴郡治。汜水:古济水分流。源自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至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北注入古菏泽。《汉书·高帝纪》:“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即此。今菏泽定陶区西北有汉高祖坛,高祖即位处。

(33)仿佛:依稀隐约的痕迹。

【译文】

河水又东流,与汜水汇合。汜水发源于南方的浮戏山,世人称之为方山。北流与东关水汇合。东关水发源于嵩渚山,泉水在层沓的丘冈上流出,一个源头分成两股水流,分道流泻,世人称之为石泉水。东流的一条叫索水,西流的一条就是东关水。东关水往西北流,杨兰水注入。杨兰水发源于非山,往西北流,注入东关水。东关水又往西北流,清水注入。清水从东浦往西流,与东关水汇合,乱流注入汜水。汜水又往北流,在右边与石城水汇合。石城水发源于石城山,山中涧水纵横,峰岭重重,斜叠有如城墙。山顶的泉水成为瀑布流泻下来,下面有地下泉涌出,往东流注,水边有数十处用石头围起的整齐的田地,长着各种野菜。岩边有几个石洞,还留着有人居住过的痕迹,但不知是谁营建的。石城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汜水。汜水又北流,汇合了鄤水,鄤水发源于西方的娄山,到了冬天水很温暖,所以世人称之为温泉。水往东北流过田鄤谷,称为田鄤溪水,东流注入汜水。汜水又往北流经虎牢城东边,汉军就是在这条水上打败了司马欣和曹咎。汜水又北流,注入河水。《征艰赋》说:在汜口踏着绿草漫步,凭吊周襄王的郊外别馆。我查考从前学者的说法,周襄王居住过的汜在颍川襄城县,汜是城名,不是水名,推想造成错误的原因,大概都是以汜、郑为名的缘故,故而有此差错。又据郭缘生《述征记》、刘澄之《永初记》,都说汉高祖是在水北即帝位的,当时的旧坛到底在哪里,现在已不知道了。卢谌、崔云也这么说。我查考汉高帝是在定陶汜水受天之命登位的,不是在这里,当然在这里连旧坛的影子也找不到了。

河水又东迳板城北①,有津,谓之板城渚口②。

【注释】

①板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今汜水县(今河南荥阳西北)东北十余里。”

②板城渚口:即板渚。在今河南荥阳北牛口峪附近。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板城北边,有个渡口叫板城渚口。

河水又东迳五龙坞北①,坞临长河,有五龙祠。应劭云:昆仑山庙在河南荥阳县②。疑即此祠,所未详。

【注释】

①五龙坞:当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②昆仑山庙:《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风俗通》十,河出昆仑山,庙在河南。”河南,即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前205)改河南国置。治所在雒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荥阳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五龙坞北边,坞在长河旁,有五龙祠。应劭说:昆仑山庙在河南荥阳县。我怀疑就是此祠,但不清楚。

又东过荥阳县北,蒗渠出焉①。

大禹塞荥泽②,开之以通淮、泗③,即《经》所谓蒗渠也。汉平帝之世④,河、汴决坏⑤,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⑥,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十二年⑦,议治汳渠⑧,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⑨。景陈利害,应对敏捷,帝甚善之,乃赐《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以钱帛⑩。后作堤,发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⑪,筑堤防修堨⑫,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⑬,千有余里。景乃商度地势⑭,凿山开涧,防遏冲要⑮,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渗漏之患。明年渠成,帝亲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⑯,如西京旧制⑰。景由是显名,王吴及诸从事者⑱,皆增秩一等⑲。顺帝阳嘉中⑳,又自汴口以东(21),缘河积石,为堰通渠(22),咸曰金堤(23)。灵帝建宁中,又增修石门,以遏渠口(24)。水盛则通注(25),津耗则辍流。

【注释】

①蒗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广武镇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北,至开封东南。折而南流经通许东、太康西,至周口淮阳区东南,流经沈丘北入颍水。魏、晋以后,开封以上河段称汴水,以下河段称蔡水。

②荥泽: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自西汉平帝以后,荥泽淤塞为平地。

③淮:即今淮河。泗: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

④汉平帝之世:1—5年之间。汉平帝,西汉平帝刘衎。

⑤汴:又称汴河、汴渠。历史上不同时代所指不同。《汉书·地理志》作卞水,指今河南荥阳西南索河。《后汉书》始作汴渠,移指荥阳一带从黄河分出的狼汤渠。决坏:决堤毁坏。

⑥门闾:城门与里门。后泛指房舍,房屋。

⑦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75)。

⑧汳渠: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分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河的下游。“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河或汴渠。

⑨乐浪:即乐浪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置。治所在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大同江南岸土城洞,一说即今平壤)。王景:字仲通。东汉王闳之子。少学《易》,广窥众书,好天文术数之事。深沉多技艺。明帝时治水数有功。官终庐江太守。形便:指有利的地理形势。

⑩《河渠书》:此指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禹贡图》:郑德坤《水经注引书考》:“郦氏据《后汉·王景传》立说,非汉代《禹贡图》至后魏尚存也。郦氏生当晋后,裴秀所撰《禹贡地域图》或有所见,至于汉代之图则当已无考矣。”

⑪将作谒者王吴:东汉明帝时将作谒者,与王景共修浚仪渠、汴渠等。将作谒者,官名。秦设有将作少府一官,西汉因之。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掌修宗庙、路寝、宫室、陵园土木之功。东汉光武中元二年(57)省,以谒者领之,故称将作谒者。

⑫堨(è):堤堰。

⑬千乘:即千乘县。秦置,属临淄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西汉为千乘郡治。东汉属乐安国。海口:入海口。

⑭商度(duó):计量,测算。

⑮防遏:防备遏止。冲要:即要冲,军事或交通等方面的要地。冲,交通要道。

⑯滨河郡国:濒临黄河的各郡国。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河堤员吏:治理河堤的官吏。如河堤谒者、河堤掾匠等。

⑰西京:西汉都长安,东汉改都洛阳,因称洛阳为东京,长安为西京。旧制:《后汉书》李贤注:“《十三州志》曰:‘成帝时河堤大坏,泛滥青、徐、兖、豫四州略遍,乃以校尉王延代领河堤谒者,秩千石,或名其官为护都水使者。中兴,以三府掾属为之。’”

⑱从事:官名。西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⑲增秩:增加俸禄,升官。一等:一级。以上见《后汉书·王景传》。

⑳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32—135)。

(21)汴口: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22)为堰:建造堤堰。通渠:通连渠水。

(23)金堤:指东汉汴口(今河南荥阳东北)以东黄河两岸石堤。

(24)“灵帝建宁中”几句:事见郦道元《水经注·济水》:“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建宁,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25)通注:(打开石门)让水流通畅无阻。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荥阳县北,蒗渠在这里分出。

大禹堵塞了荥泽,开渠与淮水、泗水相通,这就是《水经》所谓的蒗渠。汉平帝时,河水、汴水决堤,来不及修治,汴渠向东侵蚀,日积月累,愈来愈宽阔,原来的聚落房舍都被淹没了。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建议治理汳渠,明帝于是引见乐浪人王景,询问如何利用地形之便来治水。王景陈述了利弊,对答敏捷,明帝觉得他的意见很好,就赏赐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等物。以后调动了数十万兵卒来筑堤,下诏要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一起来治渠,所筑的堤防堰坝,从荥阳向东延至千乘海口,长达一千余里。王景测度地势,凿山开涧,防护险要的地方,把淤积堵塞处加以疏导,每十里设一座水门,可以互相调节水流,再也没有渗漏的弊病了。次年渠道修成,明帝亲自来巡察,下诏命令沿河诸郡国,依照西京老制度设置河堤官吏。王景自此以后就出了名,王吴和参加这一工作的僚属薪俸也都提升一级。顺帝阳嘉年间又从汴口以东沿河叠石筑成堤堰,与渠相通,都叫金堤。灵帝建宁年间,又增建石门,拦截渠口。水大时就开闸放水,水枯时关闸断流。

河水又东北迳卷之扈亭北①,《春秋左传》曰: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②。《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③,河绝于扈。即于是也。

【注释】

①卷:即卷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河南原阳西圈城。扈亭: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西。

②“文公七年”几句:事见《左传·文公七年》:“秋八月,齐侯、宋公、卫侯、陈伯、郑伯、许男、曹伯会晋赵盾盟于扈,晋侯立故也。”文公七年,前620年。文公,指鲁文公。春秋鲁僖公之子。谥文。晋赵盾,战国时晋国的正卿(相当于丞相)。谥号宣子。是敢于直谏、忠于国事的大臣。

③晋出公十二年:前463年。晋出公,晋定公之子,名凿。在位时知伯与赵、韩、魏强盛。后三卿灭知氏,分晋之势成,晋出公出奔。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卷县扈亭北边,《春秋左传》说:文公七年,晋国赵盾与诸侯在扈会盟。《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河水到扈断流。就是这地方。

河水又东迳八激堤北①。汉安帝永初七年②,令谒者太山于岑③,于石门东积石八所④,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注释】

①八激堤:在今河南原阳西南古黄河南岸。激,水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

②汉安帝永初七年:113年。永初,东汉安帝刘祜的年号(107—113)。

③太山:即泰山郡。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今泰安东北)。于岑:人名。东汉安帝时谒者。造八激堤于河阴。

④积石八所:垒石八处。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八激堤北边。汉安帝永初七年,命令谒者太山于岑在石门以东八处堆积岩石,堆得像小山那么高,以阻挡波浪的冲击,称为八激堤。

河水又东迳卷县北,晋、楚之战,晋军争济,舟中之指可掬①。楚庄祀河告成而还②,即是处也。

【注释】

①舟中之指可掬:船中被砍下的手指多得可用双手捧起。掬,两手捧。

②楚庄:春秋楚君。名旅,一名吕、侣。在位期间整顿内政,兴修水利,向外征战,实力大增。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祀河:祭祀河神。告成:祈祷成功。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卷县北边,晋、楚战争时,晋军争渡,竞相攀着船舷企图登船,船中被砍下的手指多得可以用手来捧。楚庄王祭祀河神,祝告得胜后返回,就是在这地方。

河水又东北迳赤岸固北①,而东北注。

【注释】

①赤岸固:《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赤岸固当在今原武县(今河南原阳)北。”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赤岸固北边,一直往东北流去。

又东北过武德县东,沁水从西北来注之①。

河水自武德县。汉献帝延康元年②,封曹叡为侯国③,即魏明帝也。东至酸枣县西④,濮水东出焉⑤。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卒塞之⑥。故班固云:文堙枣野⑦,武作《瓠歌》⑧。谓断此口也。今无水。

【注释】

①沁水: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境,东流至武陟南入黄河。

②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

③曹叡(ruì):字元仲。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文帝曹丕子。初封武德侯,后历封齐公、平原王。黄初七年(226)继位。

④酸枣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西南十五里。

⑤濮水:一名濮渠水。流经春秋时卫地。上游一支首受济水于今河南封丘西,东北流;一支首受黄河于今原阳北,东流经延津南。二支合流于今长垣西。此后东流经长垣北至滑县东南,此下又分为二:一支经山东东明北,东北至鄄城南注于瓠子河;一支经东明南,又东经菏泽北注入巨野泽。

⑥“汉兴三十有九年”几句:事见《史记·河渠书》:“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孝文,西汉皇帝刘恒。大发卒,大肆发动士卒。

⑦文:西汉孝文帝。堙(yīn):堵塞,填塞。枣野:此指酸枣县。

⑧武:此指汉武帝。《瓠歌》:《汉书·叙传》颜师古引张晏曰:“河决瓠子,武帝亲临,悼功不成而作歌。”《瓠歌》内容可参看《史记·河渠书》。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武德县东边,沁水从西北流来注入。

河水从武德县流出。汉献帝延康元年,把武德县封给曹叡建立侯国,这就是魏明帝。河水自武德县往东流到酸枣县西边,濮水在这里向东分支流出。汉代兴起后三十九年,到了孝文帝时,河水在酸枣县决口,往东冲垮了金堤,朝廷调动了大部队把溃决处堵住。所以班固说:文帝堵塞枣野,武帝作《瓠歌》。说的就是堵塞决口的事。今天此水已枯涸。

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①。石勒之袭刘曜②,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③,号是处为灵昌津④。昔澹台子羽赍千金之璧渡河⑤,阳侯波起⑥,两蛟夹舟⑦。子羽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⑧。操剑斩蛟,蛟死波休。乃投璧于河,三投而辄跃出,乃毁璧而去,示无吝意。赵建武中,造浮桥于津上,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流去,用工百万,经年不就。石虎亲阅作工,沉璧于河,明日,璧流渚上,波荡上岸,遂斩匠而还⑨。

【注释】

①延津:津渡名。亦称灵昌津。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总称延津。

②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刘曜:字永明。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

③泮(pàn):融解。神灵之助:《晋书·载记·石勒》:“勒统步骑四万赴金墉,济自大堨。先是,流凘风猛,军至,冰泮清和,济毕,流凘大至,勒以为神灵之助也,命曰灵昌津。”

④灵昌津:即上文延津。

⑤澹台(tán tái)子羽: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孔子弟子。状貌丑陋,不为孔子器重。后竟成高才。赍(jī):持着,带着,拿着。

⑥阳侯波:汹涌的波涛。阳侯,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

⑦蛟(jiāo):蛟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⑧以威劫:凭借淫威暴力来威胁。劫,威胁。

⑨“赵建武中”几句:事见《晋书·载记·石季龙》:“先是,季龙起河桥于灵昌津,采石为中济,石无大小,下辄随流,用功五百余万而不成。季龙遣使致祭,沉璧于河。俄而,所沉璧流于渚上。地震,水波腾上,津所殿观莫不倾坏,压死者百余人。季龙恚甚,斩工匠而止作焉。”建武,后赵太祖石虎年号(335—348)。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津,灵昌津。中济,河中央渡河的设施。石虎,字季龙。羯族人,后赵石勒从子。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四处征伐,终酿成内乱。作工,修建的工人。渚,水中的陆地。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通称延津。石勒袭击刘曜,行军时就经过这里,当时河水结冰,即将封冻,军队到时忽然融化,津渡畅通,石勒以为是神灵相助,所以称为灵昌津。从前澹台子羽带了价值千金的玉璧渡河,水神掀起巨浪,两条蛟龙从两边夹住他的船。子羽说:你可以好好地向我请求,却不能用暴力胁迫我屈服!于是他挥剑斩了蛟龙,蛟龙死了,波浪也平静了。于是子羽把璧投入河中,但一投下立即又跳了出来,如此接连三次,子玉就砸破了璧然后离去,表示并不吝惜。赵建武年间,在渡口建造浮桥,采石在河心筑墩,但石块不论大小,一投下去立即就随水漂走了,枉费了上百万人工,一整年还是筑不起来。石虎亲自来视察工程,沉璧于河中致祭,但第二天璧却被冲到沙洲上,水波把它激荡上岸,他就杀了匠人回去。

河水又迳东燕县故城北①,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②,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晋将伐曹,曹在卫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③。即此也。晋伐陆浑④,亦于此渡。宋元嘉中⑤,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⑥,宣威将军垣护之,以水军守石济⑦,即此处也。

【注释】

①燕县:战国秦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东北三十五里。西汉改为南燕县。东汉复为燕县。西晋废。

②棘津:亦名石济津、南津。黄河重要渡口。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

③“《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几句: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晋将伐曹,此处晋指晋献公之子晋文公重耳,曹指曹共公,名襄,曹昭公之子。曹在卫东,此处曹指曹国,周诸侯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在卫国的东部。卫,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假道,借路。这里专指军队借路,通过别国领土。南河,即南津。济,渡过。

④晋伐陆浑: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即陆浑戎,亦称阴戎。在今河南嵩县、栾川、伊川三县境内。后为晋国所灭。

⑤元嘉:南朝宋皇帝刘裕的年号(424—453)。

⑥遣辅国将军萧斌,率宁朔将军王玄谟北入:事见《魏书·世祖纪》:“秋七月,义隆遣其辅国将军萧斌之率众六万寇济州,刺史王买得弃州走,斌之遂入城,仍使宁朔将军王玄谟西攻滑台。”辅国将军萧斌,一作萧斌之。南朝宋将领。历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等职。后与元凶劭谋逆篡位,兵败伏诛。宁朔将军王玄谟,字彦德。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元嘉二十七年(450),率宋军攻魏,围滑台(今河南滑县),为魏所败。后官至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

⑦宣威将军垣护之,以水军守石济:事见《南史·垣护之传》:“……随王玄谟入河。玄谟攻滑台,护之百舸为前锋,进据石济。”宣威将军,官名。东汉设,三国因之,为散号将军之一,阶五品。历朝多因之,品秩不一。垣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元嘉初为殿中将军。相继随到彦之、王玄谟攻魏。历任冀、徐等州刺史。所在多聚敛。

【译文】

河水又流经东燕县老城北边,这里有个渡口叫棘津,又称石济津,就是旧时的南津。《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晋国要攻打曹国,而曹国却在卫国以东,因而向卫借路,但卫人不答应,只得返回再从南河过渡。就是这地方。晋国攻打陆浑,也是从这里渡河的。宋元嘉年间,派辅国将军萧斌率领宁朔将军王玄谟向北方进军,宣威将军垣护之以水军防守石济,就是这里。

河水又东,淇水入焉①。又东迳遮害亭南②。《汉书·沟洫志》曰③:在淇水口东十八里④,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又有宿胥口⑤,旧河水北入处也。

【注释】

①淇水:古黄河支流。即今河南淇河,南流至今卫辉东北淇门镇南入河。

②遮害亭:在今河南浚县西南。

③《汉书·沟洫志》:班固《汉书》十志之一,以司马迁《河渠书》为基础。主要记载农田水利。

④淇水口:《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淇水合清水入河,谓之淇水口。”

⑤宿胥口:先秦黄河决口处。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

【译文】

河水又东流,淇水注入。又往东流经遮害亭南边。《汉书·沟洫志》说:亭在淇水口东边十八里,有金堤,高一丈。从淇口以东,地势渐低,堤也渐高,到遮害亭时,堤高已有四五丈了。又有宿胥口,是旧河道流入北方之处。

河水又东,右迳滑台城北①,城有三重,中小城谓之滑台城,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②,因以名焉。城即故郑廪延邑也③,下有延津。《春秋传》曰:孔悝为蒯聩所逐④,载伯姬于平阳⑤,行于延津是也。廪延南故城,即卫之平阳亭也⑥,今时人谓此津为延寿津⑦。宋元嘉中,右将军到彦之⑧,留建威将军朱脩之守此城⑨,魏军南伐,脩之执节不下,其母悲忧。一旦乳汁惊出,母乃号踊,告家人曰:我年老,非有乳时,今忽如此,吾儿必没矣。脩之绝援,果以其日陷没⑩。城,故东郡治⑪。《续汉书》曰⑫:延熹九年⑬,济阴、东郡、济北、平原⑭,河水清。襄楷上疏曰⑮:《春秋》注记未有河清⑯,而今有之。《易乾凿度》曰⑰:上天将降嘉应⑱,河水先清。京房《易传》曰⑲:河水清,天下平,天垂异,地吐妖⑳,民厉疫(21),三者并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当见而见(22),孔子书以为异(23)。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24),岂独诸侯有窥京师也?明年(25),宫车宴驾(26),征解渎侯为汉嗣(27),是为灵帝(28)。建宁四年二月(29),河水又清也。

【注释】

①滑台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

②旧传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四”:“州城,即古滑台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传云卫灵公所筑小城,昔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甚高峻坚险。”

③郑: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廪延: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延津东北。

④孔悝为蒯聩(kuǎi kuì)所逐:事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六月,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重酬之,大夫皆有纳焉。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孔悝,春秋卫孔圉之子。卫出公时执国政。前481年,其母勾结引入出父之父蒯聩,强与其盟,立蒯聩为国君,是为庄公。第二年庄公逐悝,悝出奔宋。蒯聩,亦作蒉聩。卫灵公之太子。伯姬之弟,孔悝之舅。

⑤伯姬:春秋卫孔圉之夫人,孔悝之母,卫庄公蒯聩之姊。平阳: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⑥平阳亭: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⑦延寿津:即上文的延津。为郦道元时期的称呼。

⑧到彦之:字道豫。南朝宋彭城武原(今江苏邳州)人。东晋末从武帝刘裕讨伐孙恩起义。武帝即位,晋爵为侯。彦之佐守荆楚,垂二十载。士庶怀其威信。元嘉中改封建昌县公。迁南豫州刺史、监六州诸军事。伐魏无功免官。后起为护军。谥曰忠公。

⑨朱脩之:字恭祖。南朝宋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人。随到彦之北伐,留脩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拓跋焘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元嘉中回至京邑,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以功封南昌县侯等。谥贞侯。

⑩“脩之执节不下”几句:事见《宋书·朱脩之传》:“初,脩之母闻其被围既久,常忧之,忽一旦乳汁惊出,母号泣告家人曰:‘吾今已老,忽复有乳汁,斯不祥矣。吾儿其不利乎?’后问至,脩之果以此日陷没。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号踊(yǒng),号哭顿足。陷没,沦陷,被攻占。

⑪东郡:战国秦王嬴政五年(前242)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东南二十里高城村)。北魏移治滑台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

⑫《续汉书》:此当为晋司马彪《续汉书》。此处所引内容与今本范晔《后汉书》中“五行志”内容一致。今本范晔《后汉书》中的诸志为后人以晋司马彪《续汉书》所补入。

⑬延熹九年:166年。延熹,东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58—167)。

⑭济阴:即济阴郡。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改济阴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四里)。济北:即济北郡。秦置。治所在博阳县(今山东泰安东南旧县)。平原:即平原郡。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家店)。

⑮襄楷:字公矩。东汉平原隰阴(今山东齐河县东北)人。好学博古,善天文阴阳之术。延熹九年(166),上疏朝廷,指斥桓帝为政荒淫,被下狱治罪。灵帝即位后举方正,征博士,皆不就。后卒于家。

⑯注记:记载,记录。河清:黄河水清澈。因为黄河水以水质浑浊而著称,一旦清澈,人们便觉灵异。

⑰《易乾凿度》:书名。即《周易乾凿度》,二卷。是书为《易》纬八种之二。主要宣扬天人感应与谶纬迷信之说。

⑱嘉应:祥瑞。

⑲京房《易传》:西汉京房撰。京房,字君明。西汉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人。本姓李,推律自定为京氏。治《易》,事梁人焦延寿。京房依据阴阳五行之说,以自然灾变附会人事,推衍祸福灾祥,宣扬“天人感应”论。后成为汉代《易》学一大流派。

⑳地吐妖:地面出现反常的事物。

(21)民厉疫:百姓得急性传染病。厉,病灾,瘟疫。

(22)麟:即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有尾。不当见而见:《左传·哀公十四年》:“经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23)孔子书以为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裴骃集解:“何休曰:‘麟者,太平之兽,圣人之类也。时得而死,此天亦告夫子将殁之证,故云尔。’”

(24)阳明之征:光明的征兆。

(25)明年:指延熹十年,即167年。

(26)宴驾:车驾晚出。古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

(27)解渎侯:东汉灵帝刘宏。父解渎亭侯刘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桓帝崩,无子,皇太后与父城门校尉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儵持节,将左右羽林至河间奉迎。

(28)“延熹九年”至“是为灵帝”:事见《后汉书·五行志》:“延熹八年四月,济北河水清。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襄楷上言:‘河者诸侯之象,清者阳明之征,岂独诸侯有规京都计邪?’其明年,宫车晏驾,征解渎亭侯为汉嗣,即尊位,是为孝灵皇帝。”

(29)建宁四年:171年。建宁,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译文】

河水又东流,右边经过滑台城北,城有三重,中央的小城叫滑台城,相传滑台人修筑此城,因此叫滑台城。此城也就是旧时郑国的廪延邑,下游有延津。《春秋传》说:孔悝为蒯聩所逐,在平阳以车载了伯姬,往延津而去。廪延南面的老城就是卫国的平阳亭,现在人们称渡口为延寿津。宋元嘉年间,右将军到彦之留下建威将军朱脩之驻守此城,魏军南征,朱脩之守节不降,他母亲十分忧愁。一天他母亲忽然心惊,竟流出乳汁来,她顿足捶胸号啕大哭,对一家人说:我老了,到这年纪本来不会再有乳汁了,现在忽然如此,我儿一定战死了!朱脩之得不到援军,果然就在那天城陷阵亡了。此城即旧时东郡的治所。《续汉书》说:延熹九年,济阴、东郡、济北、平原一带河水变清了。襄楷呈上奏疏说:《春秋》没有河水变清的记载,但今天却有了这样的事。《易乾凿度》说:上天将有吉兆降下,河水就先变清。京房《易传》说:河水变清,天下太平,现在上天昭示反常的预兆,地上出现妖异,民间疫病流行,这三件事同时发生,河水才变清的,《春秋》中麟原不该出现而出现,孔子把这当作灾异记载下来。河是诸侯的象征,清是光明的征兆,难道这是预示诸侯有袭击京师的阴谋吗?次年桓帝死了,征召解渎侯来做汉室的后嗣,这就是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了。

又东北过黎阳县南①,

黎②,侯国也。《诗·式微》③,黎侯寓于卫是也④。晋灼曰⑤:黎山在其南⑥,河水迳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山之名⑦,取水之阳⑧,以为名也。王莽之黎蒸也。今黎山之东北故城,盖黎阳县之故城也。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⑨。故刘桢《黎阳山赋》曰⑩:南荫黄河⑪,左覆金城⑫,青坛承祀⑬,高碑颂灵⑭。昔慕容玄明自邺率众南徙滑台,既无舟楫,将保黎阳。昏而流凘冰合,于夜中济讫,旦而冰泮,燕民谓是处为天桥津⑮。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⑯,戴延之谓之逯明垒⑰,周二十里,言逯明,石勒十八骑中之一,城因名焉。郭缘生曰:城,袁绍时筑⑱。皆非也。

【注释】

①黎阳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因古为九黎之地,故名。

②黎:殷商古国。在今山西长治上党区西北。

③《诗·式微》:即《诗经·邶风·式微》篇。

④黎侯寓于卫:《诗经·邶风·式微》诗序:“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黎侯被狄人所逐,弃国逃奔于卫。卫君给他两个邑居住,黎侯竟安于现状,不做回国的打算。黎国的臣子写了这首诗,劝黎侯急速回国。“式微”后来就成为“思归”的典故。

⑤晋灼: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晋学者,官尚书郎。撰《汉书集注》十四卷、《汉书音义》十七卷。

⑥黎山:又名黎阳山、大伾山。在今河南浚县东南二里。

⑦县取山之名:县以山为名。这里指黎阳县以黎山为名。

⑧取水之阳:在水的南边。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里指黎阳县在黄河的南边。

⑨东阻于河:东边以黄河为屏障。

⑩刘桢: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

⑪南荫黄河:南边遮蔽着黄河。荫,遮蔽,遮阴。能遮蔽着黄河,以突显黎阳山之崔嵬。

⑫左覆金城:左边掩映着坚固的城池。金城,称金,取其坚固。古人有“金城汤池”之说。

⑬青坛: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承祀:主持祭祀。

⑭高碑颂灵:建立高高的石碑以祝告天地百神。

⑮“昔慕容玄明自邺率众南徙滑台”几句:事见《晋书·载记·慕容德》:“隆安二年,乃率户四万、车二万七千乘,自邺将徙于滑台。遇风,船没,魏军垂至,众惧,议欲退保黎阳。其夕流凘冻合,是夜济师,旦,魏师至而冰泮,若有神焉。遂改黎阳津为天桥津。”慕容玄明,即慕容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前燕国国君慕容皝(huàng)之少子。400年称帝,年号建平,历史上称为“南燕”。谥献武皇帝。邺(yè),春秋齐邑。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春秋齐桓公始筑,战国属魏,魏文侯时任西门豹守邺,河内称治。秦置县。滑台,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保,依靠,依凭。流凘(sī),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冰合,结冰封冻。济,渡河。冰泮(pàn),冰冻融解。天桥津,亦称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古黄河畔。

⑯险带长河:以环绕的黄河为天险。

⑰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江东(今江苏长江下游南岸一带)人。官西戎主簿。曾从刘裕西征姚秦。著有《西征记》《甄异传》等。逯(lù)明垒:《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寰宇记》,逯明垒即石勒之将所筑,因逯明名姓称垒,今遗址尚存。在今滑县(今河南滑县)东北。”

⑱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灵帝时为中军校尉,帝崩,绍与何进谋召董卓军共诛宦官。卓未至而事泄,进被杀,绍乃勒兵捕宦官尽杀之。卓至,议废立,绍不从,出奔冀州,起兵讨卓,被推为关东军盟主。后绍据河北,与曹操战于官渡,大败,疾作而死。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黎阳县南边,

黎是侯国。《诗经·邶风·式微》中黎侯寓于卫,可以说明。晋灼说:黎山在县南,河水流经县东。山上有碑,碑文说:黎阳县是按山名,并按地在水北而命名的。就是王莽的黎蒸。现在黎山东北的老城,就是黎阳县老城。山在城西,城依山为基,东边隔着河水。所以刘桢《黎阳山赋》说:南边屏蔽着黄河,左边掩护着坚城,青坛上举行祭祀,高碑颂扬神灵。从前慕容玄明从邺率领部属南迁于滑台,但没有船只渡河,于是打算据守黎阳。到了傍晚,流动的冰块封冻起来了,他们就连夜从冰上过河,次日,冰又化了,因而燕人就把这地方称为天桥津。东岸有一座老城,旁边有长河的天险,城周长二十里,戴延之把它称为逯明垒,逯明是石勒十八骑之一,城就是以此命名的。郭缘生说:这座城是袁绍时所筑。这些说法都不正确。

余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一年①,郑釐侯使许息来致地②,平丘、户牖、首垣诸邑③,及郑驰道,我取枳道与郑鹿④,即是城也。今城内有故台,尚谓之鹿鸣台⑤,又谓之鹿鸣城。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者也⑥。济取名焉,故亦曰鹿鸣津⑦,又曰白马济。津之东南有白马城⑧,卫文公东徙⑨,渡河都之,故济取名焉。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⑩,关羽为曹公斩良以报效⑪,即此处也。白马有韦乡、韦城⑫,故津亦有韦津之称⑬。《史记》所谓下脩武,渡韦津者也⑭。

【注释】

①梁惠成王十一年:前359年。梁惠成王,即魏惠王。魏是国名,姓魏名罃,因魏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

②郑釐(xī)侯:战国韩哀侯之孙,郑懿侯之子。即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敢侵伐。韩灭郑之后,取郑为国号。许息:郑釐侯之大臣。致地:呈献土地。致,给予,送达。引申为招致之致。

③平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封丘东南平街。户牖: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兰考东北二十里。首垣:战国时魏邑。在今河南长垣东北十四里。

④枳(zhǐ)道:即轵道。古道路名。在今河南济源境内,为豫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孔道。郑鹿:亦称鹿鸣城。战国魏鹿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

⑤鹿鸣台:当在今河南滑县东北。

⑥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事见《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四”:“《宋书》宋将王玄谟据滑台,宣令走鹿鸣城是也。”今本沈约《宋书》不载此事,《元和郡县图志》当本他家《宋书》。

⑦鹿鸣津:亦称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为黄河重要渡口。

⑧白马城:即白马县故城。白马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取白马山为名。

⑨卫文公东徙:语见《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小序:“《定之方中》,美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漕邑。”卫文公,卫戴公申之弟,名燬。春秋时,狄人攻破卫国,杀死卫懿公,卫人立戴公于漕邑。不久,戴公死。齐桓公以卫遭狄乱,乃率诸侯伐狄。为卫筑楚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立燬为卫君。卫文公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劝学任能,是一比较开明的国君。谥文。

⑩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事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五年)春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颜良,袁绍手下大将军,被关羽斩杀。刘延,东汉末人。献帝时为东郡太守,曹操部下。建安五年(200),从曹操至官渡,与袁绍会战。

⑪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蜀汉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从刘备起兵,与刘备、张飞结为兄弟,誓同生死。刘备为平原相,以关羽与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建安五年(200),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操所执,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关羽斩颜良以报曹操厚遇之恩。后告辞曹操而奔刘备。刘备收江南诸郡,以关羽守襄阳。及西定益州,羽乃督荆州事,拜前将军。攻败曹仁,威震一时。孙权用吕蒙计,袭破荆州,关羽与子关平皆被害于临沮。追谥壮缪侯。曹公:即曹操。良:即颜良。

⑫韦乡:在今河南滑县。韦城:在今河南滑县。

⑬韦津:一作围津、垝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

⑭《史记》所谓下脩武,渡韦津者也:事见《史记·曹相国世家》:“参以将军引兵围章邯于废丘。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脩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下,攻下。脩武,即脩武县。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获嘉。

【译文】

我查考《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一年,郑釐侯派了许息前来献地,包括平丘、户牖、首垣等城,直到郑驰道,我国则取了枳道与郑鹿,就是此城。现在城内有一座古台,还叫鹿鸣台,城又称鹿鸣城。王玄谟从滑台退往鹿鸣城,指的就是此城。渡口也照此命名,叫鹿鸣津,又称白马济。渡口东南有白马城,卫文公东迁,渡河在这里定都,所以渡口以白马取名。袁绍派颜良到白马去攻打东郡太守刘延,关羽为曹公杀了颜良来报效他,就是这地方。白马有韦乡、韦城,所以渡口也有韦津之名。《史记》说的攻下脩武,渡过韦津,就是这里。

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濮、济、黄沟①,故苏代说燕曰②: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③。《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④,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⑤。金堤既建⑥,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⑦,故渎东迳鹿鸣城南,又东北迳白马县之凉城北⑧。《耆旧传》云⑨:东郡白马县之神马亭⑩,实中层峙⑪,南北二百步⑫,东西五十许步,状丘斩城也⑬。自外耕耘垦斫,削落平尽。正南有躔陛陟上⑭,方轨是由⑮。西南侧城有神马寺⑯,树木修整。西去白马津可二十许里⑰,东南距白马县故城可五十里,疑即《开山图》之所谓白马山也⑱。山下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注云⑲:山在郑北⑳,故郑也,所未详。刘澄之云(21):有白马塞,孟达登之长叹(22)。可谓于川土疏妄矣(23)。亭上旧置凉城县(24),治此。白马渎又东南迳濮阳县(25),散入濮水,所在决会,更相通注,以成往复也。河水自津东北迳凉城县,河北有般祠(26)。《孟氏记》云(27):祠在河中,积石为基,河水涨盛,恒与水齐。戴氏《西征记》曰(28):今见祠在东岸,临河累石为壁,其屋宇容身而已。殊似无灵,不如孟氏所记,将恐言之过也。

【注释】

①泆(yì):冲荡漫流。濮:即濮水。黄沟: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开凿。

②苏代:战国苏秦弟。亦习纵横家言。侍燕质子于齐。后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代遗燕昭王书,昭王善之,召代与谋伐齐,破之。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天下由此宗苏氏之纵约。燕: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南部。苏代游说的是当时的燕昭王。

③黄: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民权东六十二里孔梁寺村。济阳: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堌阳镇。

④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年。梁惠成王,即魏惠王。

⑤长垣:在今河南长垣东北。

⑥金堤:泛指河堤。

⑦白马渎:即上文的白马济。

⑧凉城:在今河南滑县。

⑨《耆旧传》:书名。一说为晋王嘉撰。

⑩神马亭:在今河南滑县。

⑪实中:古代城墙多用土夯制而成,中间是实心的。实中,还可以引申出坚固义。层峙:高峻耸立。层,高峻。峙,耸峙。

⑫步:古代长度单位。历来定制不一。

⑬状丘斩城也:疑此句有脱误。从字面上看似乎约略可知其意:被垦斫的像山丘一样的城邑。

⑭躔陛(chán bì):路径台阶。躔,兽的足迹。引申为路径。陛,台阶。陟:登,升。

⑮方轨:车辆并行。方,本指两船并在一起。后引申为并行。

⑯神马寺:在今河南滑县。

⑰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东岸,与西岸黎阳津相望。

⑱《开山图》:即《遁甲开山图》。今存黄奭《汉学堂》辑本。白马山:在今河南滑县东。

⑲《注》云:《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开山图》有荣氏注。”

⑳郑: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21)刘澄之:南朝宋宗室。后任南朝齐都官尚书。著有《永初山川古今记》《司州山川古今记》等。

(22)有白马塞,孟达登之长叹:《元和郡县图志》“竹山县”下:“白马塞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初,孟达为新城太守,登此山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不能守,岂丈夫也!’”孟达所登为湖北竹山县的白马塞,而此处白马山在河南滑县,故郦道元认为刘澄之“于川土疏妄”。孟达,字子度、子敬。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刘备入蜀后以孟达为宜都太守。后以不发兵救关羽,惧罪,率众投降曹魏。加拜散骑常侍,领新城太守。诸葛亮伐魏,欲诱孟达为援,事泄被杀。

(23)川土:山川地理。

(24)凉城县:北魏天兴中(398—404)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

(25)濮阳县:战国秦置,为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濮阳东南二十里高城村。濮水经其南,故曰濮阳。

(26)般祠:在今河南滑县。《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般祠本属凉城,故《注》于河水迳凉城下叙之,至后分属长乐,则郦氏所不及知也。”

(27)《孟氏记》: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孟氏记》未详。《初学记》《御览》并引孟奥《北征记》,当是其书。”

(28)戴氏《西征记》:书名。东晋末戴延之(戴祚)撰。记作者随刘裕西征关中时所见沿途山川形胜。已佚。

【译文】

从前河水在白马县南升涨溢出,与濮水、济水、黄沟相通,所以苏代游说燕王道:在白马决个水口,魏的黄城、济阳就被淹没而消失了。《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军决河,引水淹长垣城外。金堤筑成后,旧渠的水流就断了,但还是称为白马渎,旧渠道往东流经鹿鸣城南,又往东北流经白马县凉城北边。《耆旧传》说:东郡白马县的神马亭,建筑坚固,层叠耸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多步,看来就像一座山丘一样。人们耕耘垦地,从外面逐渐侵削进来,年深月久,就慢慢弄平了。正南有台阶可以登上去,宽度容得下两辆车子并行。西南城边有神马寺,树木种得整整齐齐。这里西距白马津约二十来里,东南距白马县老城约五十里,想来也许这就是《开山图》所说的白马山了。山下常有白马成群行走,马群悲鸣时河水就会决口,奔跑时山就会崩塌。《开山图》荣氏注说:山在郑北,原属郑地,这也不大清楚。刘澄之说:这里有白马塞,孟达走到上面时不觉喟然长叹。他对山川地理可谓太浅陋无知了。亭上从前设了凉城县,县治就在这里。白马渎又往东南流经濮阳县,散流入濮水,并分流在各处与诸水汇合,水流往来可以相通。河水从渡头东北流经凉城县,北岸有般祠。《孟氏记》说:祠在河中,用石块堆成地基,河水高涨时,地基常与水面相平。戴氏《西征记》说:现在可以看到祠在东岸,在河边用石块砌成墙壁,屋宇极小,仅能容身罢了。看来似乎并无神异之处,不像孟氏所记那样,恐怕是说得太过分了。

河水又东北,迳伍子胥庙南①,祠在北岸顿丘郡界②,临侧长河。庙前有碑,魏青龙三年立③。

【注释】

①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父伍奢、兄伍尚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奔吴,佐吴伐楚。入郢都时,平王已卒,乃掘其墓,鞭尸三百。后吴败越,越王勾践请和,劝王灭越,杀勾践,并阻王伐齐,王均不纳,终被赐死。

②顿丘郡:西晋泰始二年(266)置,属司州。治所在顿丘县(今河南清丰西南)。

③魏青龙三年:235年。青龙,三国魏明帝曹叡(ruì)的年号(233—237)。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从伍子胥庙南流过,庙在北岸顿丘郡边界上,旁边是长河。庙前有碑,是魏青龙三年所立。

河水又东北为长寿津①。《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②,河之故渎出焉③。《汉书·沟洫志》曰④:河之为中国害尤甚,故导河自积石⑤,历龙门⑥,二渠以引河⑦。一则漯川⑧,今所流也。一则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也⑨。故渎东北迳戚城西⑩,《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率师,纳卫太子蒯聩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⑪。今顿丘卫国县西戚亭是也⑫,为卫之河上邑⑬。汉高帝十二年⑭,封将军李必为侯国矣⑮。故渎又迳繁阳县故城东⑯,《史记》赵将廉颇伐魏取繁阳者也⑰。

【注释】

①长寿津: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古黄河上。

②凉城:在今河南滑县。

③故渎:《水经注疏》:“全(祖望)云:凡称故渎者,皆时已无水。”

④《汉书·沟洫志》:《汉书》十志之一,以司马迁《河渠书》为基础,主要记载农田水利。

⑤导河自积石:从积石山治引黄河。积石,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

⑥历龙门:经历龙门。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西与陕西韩城以黄河为界,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相传为禹所凿。

⑦二渠以引河:《汉书·沟洫志》作“乃酾二渠以引其河”。《汉书》颜师古注:“孟康曰:酾,分也。分其流,泄其怒也。二渠,其一出贝丘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则漯川也。河自王莽时遂空,唯用漯耳。”

⑧漯川:似在今河南濮阳。

⑨王莽河:东汉以后对西汉时黄河自濮阳以下故道的俗称。因改徙于王莽时,故名。故道自今河南濮阳西南折北流经南乐西,又东北经河北大名、馆陶东,折东经山东聊城北,又折北经高唐东、平原西,再由德州经河北东光、沧州,东北至黄骅、天津入海。《水经注》亦称为大河故渎。

⑩戚城: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北戚城。

⑪“《春秋·哀公二年》”几句:按,以上当为《春秋·哀公二年》与《左传·哀公二年》之合文:《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左传·哀公二年》:“晋赵鞅纳卫太子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赵鞅,即赵简子、赵孟。春秋末晋国正卿。在内乱中灭范氏、中行氏,使私门势力日益强大,为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卒谥简。卫,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蒯聩,亦作蒉聩。卫灵公之太子。伯姬之弟,孔悝之舅。阳虎,字货,春秋鲁国人。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者,事季平子。平子卒,虎遂专政,欲去三桓。三桓共攻阳虎,阳虎居阳关。鲁伐阳虎,阳虎奔齐,已而奔晋赵氏。

⑫顿丘:即顿丘郡。卫国县:北魏改卫县置,属顿丘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东南。

⑬河上邑:河边上的城邑。

⑭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

⑮李必:一作季必。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人。原为秦军骑士,后加入刘邦军,以击项羽等功,于高祖十二年(前195)封戚侯。谥圉。

⑯繁阳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内黄西北。

⑰廉颇:赵之良将,赵惠文王时,为赵将伐齐,大破齐军,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与蔺相如为刎颈之交。赵孝成王时将兵攻秦,秦纵反间,孝成王以赵括代廉颇,赵括兵败于长平。燕举兵击赵,廉颇击破之,封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立,使乐乘代之,廉颇怒,奔魏。赵后困于秦,复思用之,其仇人郭开谗毁之,终不召用。后奔楚为将,终无功,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就是长寿津。《述征记》说: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水旧道就从这里流出。《汉书·沟洫志》说:大河对中原危害特别严重,所以从积石开始疏导河水,经过龙门,疏通了两条渠道来引导大河的水流。这两条渠道一条是漯川,就是今天通水的那一条。另一条是北渎,王莽时无水,所以民间把它叫王莽河。旧河道往东北通过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晋国赵鞅带领军队,在戚迎接卫太子蒯聩,夜里迷了路,阳虎说:沿着右边的河向南,一定会到达。戚,就是今天顿丘卫国县西边的戚亭,当时是卫国的河上邑。汉高帝十二年,把这地方封给将军李必,立为侯国。旧河道又通过繁阳县老城东边,《史记》中赵国将军廉颇攻打魏国,夺取繁阳,就是此城。

北迳阴安县故城西①。汉武帝元朔五年②,封卫不疑为侯国③。

【注释】

①阴安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西北二十里古城集。

②元朔五年:前124年。

③卫不疑:卫青之子。

【译文】

旧河道又往北通过阴安县老城西边。汉武帝元朔五年,把阴安封给卫不疑,立为侯国。

故渎又东北迳乐昌县故城东①,《地理志》,东郡之属县也。汉宣帝封王稚君为侯国②。

【注释】

①乐昌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南乐西北。东汉废。

②汉宣帝:西汉皇帝刘询。王稚君:名武,字稚君。常山广望(今河北元氏西北)人。宣帝舅父。地节三年(前67)封关内侯。次年封乐昌侯。谥共。

【译文】

旧河道又往东北通过乐昌县老城东边,查考《地理志》,乐昌是东郡的属县。汉宣帝把乐昌封给王稚君,立为侯国。

故渎又东北迳平邑郭西①。《竹书纪年》:晋烈公二年②,赵城平邑③。五年④,田公子居思伐邯郸⑤,围平邑。九年⑥,齐田肸及邯郸韩举⑦,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⑧,获韩举,取平邑、新城⑨。

【注释】

①平邑:战国赵邑。在今河南南乐东北八里平邑村。

②晋烈公二年:前414年。晋烈公,战国时晋国国君。

③城平邑:在平邑筑城。

④五年:前411年。

⑤田公子居思:《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竹书统笺》云,按《风俗通》,田完字敬仲,陈厉公之子也。厉公为蔡所灭杀,国内乱,完奔于齐,始食田采,姓田氏焉。田居思疑即是《齐策》田成思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曰……田臣思曰:‘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司马贞索隐:“《战国策》作‘田期思’,《纪年》谓之徐州子期,盖即田忌也。”邯郸:战国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

⑥九年:前407年。

⑦田肸:当为田朌。战国时齐国大臣,亦称朌子。齐宣王时曾与田忌等指挥马陵之役,大败魏兵。韩举:战国时韩国将领,曾任赵将,后返韩,被宣惠王任为韩将。周宣王四十四年(前325)与齐、魏交兵,战死于桑丘(今山东济宁兖州区西南)。

⑧邯郸之师:赵国的军队。败逋(bū):溃败逃亡。逋,逃亡。

⑨取平邑、新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本《竹书》脱取字,新城无考。”

【译文】

旧河道又往东北流过平邑外城西边。《竹书纪年》:晋烈公二年,赵在平邑筑城。五年,田公子居思攻打邯郸,包围了平邑。九年,齐国田朌和邯郸韩举,在平邑打了一仗,赵国军队败逃,俘虏了韩举,夺取了平邑和新城。

又东北迳元城县故城西北①,而至沙丘堰②。《史记》曰③: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④,故县氏焉⑤。郭东有五鹿墟⑥,墟之左右多陷城。《公羊》曰⑦:袭邑也⑧。《说》曰⑨:袭,陷矣。《郡国志》曰⑩:五鹿,故沙鹿,有沙亭⑪。周穆王丧盛姬⑫,东征舍于五鹿⑬,其女叔㛗届此思哭⑭,是曰女㛗之丘⑮,为沙鹿之异名也。《春秋左传·僖公十四年》⑯,沙鹿崩。晋史卜之曰⑰:阴为阳雄,土火相乘⑱,故有沙鹿崩。后六百四十五年⑲,宜有圣女兴⑳,其齐田乎(21)?后王翁孺自济南徙元城(22),正直其地,日月当之(23)。王氏为舜后(24),土也。汉,火也。王禁生政君(25),其母梦见月入怀。年十八,诏入太子宫(26),生成帝(27),为元后。汉祚道污(28),四世称制(29),故曰:火土相乘而为雄也。及崩(30),大夫扬雄作诔曰(31):太阴之精(32),沙鹿之灵(33),作合于汉(34),配元生成者也(35)。

【注释】

①元城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沙鹿旁(今河北大名东)。

②沙丘堰:《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沙丘堰在今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东)东北。”

③《史记》:戴震案:《汉书·地理志》“魏郡”“元城”:“应劭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因而遂氏焉。’此引《史记》,当是《地理风俗记》之误。”

④魏武侯:魏文侯之子,名击。与韩、赵三分晋地,灭其后。卒谥武。公子元:似为公中缓。

⑤氏:取名,命名。

⑥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大名东。

⑦《公羊》:书名。即《春秋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撰。以解释《春秋》经文为主,叙述史事少,专讲经文之“微言大义”。与《左氏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⑧袭邑:陷入地下的城邑。

⑨《说》:未详指何书。

⑩《郡国志》:晋司马彪《续汉书》篇名。记述东汉时期全国行政区划、人口以及《春秋》和“前三史”所载征伐、会盟所在的地名。《续汉书》唯存八志,南朝宋时为后人补入范晔《后汉书》中而流传至今。

⑪沙亭:在河北大名东南。

⑫周穆王:即周昭王之子姬满。曾两征犬戎,俘五王,迁戎于太原(今甘肃东部),开辟通向西北的大道。举兵九师,攻楚伐越,东至九江。联楚攻灭徐国,在塗山大会诸侯。谥穆。盛姬:周穆王之嬖宠,早死。

⑬舍:止。

⑭叔㛗:周穆王女。届:至。

⑮女㛗之丘:沙鹿之异名,亦称五鹿。在今河北大名东。

⑯僖公十四年:前646年。

⑰晋史:晋国的太史。卜:古代用龟甲占卜。

⑱阴为阳雄,土火相乘:语见《汉书·元后传》。此处阴指元后,阳指汉。这是阴阳五行家为王莽篡夺政权制造舆论。西汉末阴阳五行家用五行相生相克火生土之说,编造王氏为舜后,是土德,汉乃火德,土当胜火,王氏当代汉。

⑲六百四十五年:《汉书·元后传》颜师古注:“张晏曰:阴数八,八八六十四。土数五,故六百四十五岁也。《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岁在乙亥,至哀帝崩,元后始摄政,岁在庚申,沙鹿崩后六百四十五岁。”

⑳圣女:尊贵的女子。

(21)齐田:元后的先祖本为齐国田氏。

(22)王翁孺自济南徙元城:《汉书·元后传》:“与东平陵终氏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里,为三老,魏郡人德之。”王翁孺,元帝王皇后政君的祖父。名贺,字翁孺。为汉武帝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留当坐者,翁孺皆纵不杀。曾叹曰:“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余人,后世其兴乎!”

(23)日月当之:时间也正好相吻合。日月,这里指时间,指后六百四十五年。当,直。这里指符合,相吻合。

(24)王氏为舜后:《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

(25)王禁:字稚君。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王翁孺之子,元后之父。以后父封阳平侯。卒谥顷。政君:即元后。

(26)太子宫:即太子刘奭的宫中。宣帝崩后,即帝位,为汉孝元帝。

(27)成帝:西汉皇帝刘骜(ào)。字太孙。孝元皇帝刘奭之子。孝元帝崩后,即帝位,为汉成帝。母为王皇后,即元后。

(28)汉祚(zuò):指汉朝的皇位和国统。祚,君位,国统。

(29)四世称制:指元后在西汉成帝、哀帝、平帝及孺子婴四帝时代行皇帝职权。称制,本指即位执政,这里指代行皇帝的职权。

(30)及崩:元后于西汉建国五年(13)二月癸丑崩。年八十四。

(31)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扬雄: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撰有《法言》《太玄》等。诔(lěi):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章。

(32)太阴之精:月亮之精华。这里指元后之母李怀妊时,梦月入其怀之事。太阴,月亮。《汉书·元后传》:“太阴精者,谓梦月也。”

(33)沙鹿之灵:这里指《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沙鹿崩”。

(34)作合于汉:与汉朝结亲。作合,指男女结成夫妇。

(35)配元生成:许配给元帝,诞生成帝。

【译文】

旧河道又往东北流过元城县老城西北边,直到沙丘堰。《史记》说:魏武侯公子元的食邑就在这里,所以县也因而得名了。城东有五鹿墟,那一带有多处城墙塌陷。《春秋公羊传》说:就是袭邑。《说》解释道:袭,就是陷落的意思。《郡国志》说:五鹿,就是旧时的沙鹿,有沙亭。周穆王的盛姬死了,穆王东行,把灵柩安置在五鹿,她的女儿叔㛗到了这里哀思哭泣,就称为女㛗之丘,是沙鹿的异名。《春秋左传·僖公十四年》,沙鹿山崩。晋国太史占卜后说:阴凌驾于阳,土与火斗,所以发生了沙鹿的山崩。六百四十五年后,应当有圣女出世,难道就是齐田吗?后来王翁孺从济南迁往元城,到了这里,日月时间也正好相符合。王氏是舜的后代,属土。汉,属火。王禁生女儿政君时,她母亲梦见月亮飞进怀中。政君十八岁时,皇帝下诏书要她到太子宫中去,以后生了成帝,成为元帝的皇后。汉朝政权旁落,接连四代都由元后临朝执政,所以说火与土相斗争强。元后死后,大夫扬雄作了一篇祭文,说:太阴的精英,沙鹿的神灵,与汉室结了亲,许配给元帝,把成帝降生。

献帝建安中①,袁绍与曹操相御于官渡,绍逼大司农郑玄载病随军,届此而卒②。郡守已下受业者③,衰绖赴者千余人④。玄注五经、谶纬《候》、《历》《天文经》通于世⑤,故范晔赞曰:孔书遂明,汉章中辍矣⑥。县北有沙丘堰,堰障水也。《尚书·禹贡》曰:北过降水⑦。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溃,至于大陆⑧,北播为九河⑨。《风俗通》曰:河,播也,播为九河自此始也。《禹贡》沇州⑩:九河既道⑪。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句盘、鬲津也,同为逆河⑫。郑玄曰:下尾合曰逆河⑬。言相迎受矣⑭。盖疏润下之势⑮,以通河海,及齐桓霸世,塞广田居⑯,同为一河。故自堰以北,馆陶、廮陶、贝丘、鬲、般、广川、信都、东光、河间乐城以东⑰,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汉世河决金堤⑱,南北离其害⑲,议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穿之,未知其所。是以班固云:自兹距汉,北亡八枝者也⑳。河之故渎,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21)。

【注释】

①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

②“袁绍与曹操相御于官渡”几句:事见《后汉书·郑玄传》:“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官度,又作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即发生在此。大司农,官名。秦汉时九卿之一,主管国家财政经济。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经学家。遍注群经。

③郡守: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汉唐因之。宋以后郡改府,知府亦称郡守。

④衰绖(cuī dié):丧服。这里指穿丧服服丧。衰,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绖,古时丧服上系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布带子。

⑤玄注五经:指郑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谶纬《候》:即《中候》,或称《尚书中候握河记》《握河记》,属纬之类的书。《历》:即《后汉书·郑玄传》记载的《乾象历》。乾象历,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东汉末刘洪所制。自三国吴黄武二年(223)颁行,采用至吴亡。《天文经》:书名。具体不详。据《后汉书·郑玄传》记载,郑玄著《天文七政论》。不知二书是否为同一部书。

⑥“故范晔赞曰”几句:范晔的赞文为:“富平之绪,承家载世。伯仁先归,釐我国祭。玄定义乖,褒修礼缺。孔书遂明,汉章中辍。”范晔(yè),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西南)人。赞,范晔的《后汉书》每一列传后的“赞”语。孔书,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汉章,汉代的典章制度。

⑦降水:亦作洚水、绛水。

⑧大陆:古泽薮名。亦名钜鹿泽、广阿泽。在今河北邢台任泽区、巨鹿、隆尧之间。

⑨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以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⑩沇州:即兖州。

⑪道:疏导,疏通。

⑫逆河:解释不一:一说九河合而为一河,入渤海,海水逆此而上,故曰逆河。一说九河下游同为海潮逆上,故名逆河。

⑬下尾合曰逆河:河流末端相汇合叫逆河。

⑭言相迎受:说的就是相互汇合、接纳。

⑮疏润下之势:疏导水的流势。疏,疏导。润下,此指水。

⑯塞广田居:为了开拓田园居宅而堵塞(河流)。

⑰馆陶:即馆陶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南馆陶镇)。廮(yǐng)陶:即廮陶县。西汉置,属钜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宁晋西南二十九里。贝丘:即贝丘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南十五里大辛庄南。鬲(gé):战国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德城区抬头寺乡武家庄。西汉属平原郡。般:即般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西南。广川:即广川县。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信都:即信都县。西汉置,为信都国治。治所即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东光:即东光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光东二十里。河间:即河间郡。西汉高帝置,文帝二年(前178)改为国。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乐成:即乐成县。西汉置,为河间国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

⑱汉世河决金堤:《汉书·沟洫志》:“汉兴三十有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金堤,指东汉汴口以东黄河两岸石堤。

⑲离(lí):同“罹”。遭受,遭遇。

⑳自兹距汉,北亡八枝:颜师古注引服虔曰:“本有九河,今塞,余有一也。”此为班固《汉书·叙传》中的文字:“夏乘四载,百川是导。唯河为囏,灾及后代。商竭周移,秦决南涯,自兹距汉,北亡八支。文堙枣野,武作《瓠歌》,成有平年,后遂滂沱。爰及沟渠,利我国家。述《沟洫志》第九。”

(21)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河北馆陶),分为屯氏河。

【译文】

献帝建安年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袁绍逼迫大司农郑玄抱病随军,到这里就死了。从郡守以下,受过他教导的学生,披麻戴孝送葬的多达千余人。郑玄注过《五经》、谶纬《候》、《历》《天文经》,流传于世上,所以范晔的赞词说:孔子的书虽已解释明白,汉朝的典章却从此中断。县城北边有沙丘堰,堰是截流用的。《尚书·禹贡》说:往北过降水。水不循水道流叫降,又叫溃,到了大陆泽,就向北方分成九条河流。《风俗通》说:河,就是散播,散播为九条河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禹贡》:沇州的九条河流都疏通了。这里指的就是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洁河、句盘河和鬲津河,这些都是逆河。郑玄说:下端相汇合的称为逆河。就是说诸河相遇而汇合。顺着河水向下的流势加以疏导,引它通到河海里去,到了齐桓公称霸时,为了扩大耕地和住宅区,把诸河都堵塞了,合成一条。所以在堰坝以北,馆陶、廮陶、贝丘、鬲、般、广川、信都、东光、河间乐成以东,城和耕地都在,而河流却大多消失了。汉时,大河在金堤决口,南北各地都受灾,讨论治河的人常常想寻觅九河的遗迹,重新开凿疏导,但却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所以班固说:从这时到汉代,北方的八条河流都消失了。大河的旧水道从沙丘堰南边分支,屯氏河就在这里流出。

河水故渎东北迳发干县故城西①,又屈迳其北,王莽之所谓戢楯矣。汉武帝以大将军卫青破右贤王功②,封其子登为侯国。大河故渎又东迳贝丘县故城南③。应劭曰:《左氏传》,齐襄公田于贝丘是也④。余按京相璠、杜预并言在博昌⑤,即司马彪《郡国志》所谓贝中聚者也⑥。应《注》于此事近违矣。大河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南⑦,《地理志》之所谓厝也⑧,王莽改曰厝治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⑨,薨于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陵,县亦取名焉。桓帝建和二年⑩,改清河曰甘陵。是周之甘泉市地也。陵在渎北,丘坟高巨,虽中经发坏,犹若层陵矣,世谓之唐侯冢。城曰邑城,皆非也。昔南阳文叔良⑪,以建安中为甘陵丞⑫,夜宿水侧,赵人兰襄梦求改葬,叔良明循水求棺,果于水侧得棺,半许落水。叔良顾亲旧曰:若闻人传此,吾必以为不然。遂为移殡,醊而去之⑬。

【注释】

①发干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南。

②大将军:古代武官名。战国时期楚国始设,汉初因之。汉武帝以后大将军地位渐趋尊崇,位在三公之上,为将军最高称号,多由贵戚担任,统兵征战并掌握政权,职位极高。卫青:字仲卿。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皇后弟。武帝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七次出击匈奴,战功显赫。

③贝丘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南十五里大辛庄南。

④齐襄公田于贝丘:事见《左传·庄公八年》:“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齐襄公,名诸儿。在位期间生活腐化,后被杀。田,田猎,打猎。

⑤博昌:西汉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东南二十里寨郝镇南。

⑥贝中聚: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南五里。

⑦甘陵县:东汉安帝刘祜时改厝县而置,为清河国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东北。

⑧厝(cuò):即厝县。西汉置,为清河郡治。东汉安帝时改为甘陵县。

⑨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事见《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建初七年)夏六月甲寅,废皇太子庆为清河王,立皇子肇为皇太子。”汉安帝,东汉皇帝刘祜(hù)。孝德皇,清河孝王刘庆。

⑩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桓帝,东汉皇帝刘志。建和,刘志的年号(147—149)。

⑪文叔良:即文颖,字叔良。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曾注《汉书》,《史记》注和《汉书》颜师古注多引。

⑫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丞:秦汉时自中央到地方官吏的副职多称丞,如太常丞、卫尉丞、郡丞、县丞等。

⑬醊(zhuì):把酒浇在地上以祭奠。

【译文】

大河旧水道往东北流经发干县老城西边,又转弯流经城北,这就是王莽的所谓戢楯。汉武帝因大将军卫青打败右贤王的功绩,把这地方封给他儿子卫登,立为侯国。大河旧道又往东流经贝丘县老城南边。应劭说:《春秋左传》载,齐襄公在贝丘田猎,指的就是这里。我查考京相璠和杜预都说贝丘在博昌,就是司马彪《郡国志》所说的贝中聚。应劭的《注》对这一点是有点弄错了。大河旧水道又往东流经甘陵县老城南边,甘陵就是《地理志》所说的厝,王莽改名为厝治。汉安帝的父亲孝德皇做太子时被废黜,降为王侯,就死在这里,葬在当地,安帝把他的陵尊称为甘陵,县也因陵而得名了。桓帝建和二年,把清河改名为甘陵。这是周时的甘泉市地方。陵墓在旧河道北边,十分高大,虽曾被盗掘过,但还是像山陵一样,世人称之为唐侯冢。城则称为邑城,这都不对。从前南阳文叔良,建安年间当甘陵县丞,夜晚宿在水边,赵人兰襄托梦求他迁葬,天亮文叔良沿着水滨去寻找,果然在水边找到一口棺材,约莫一半已淹在水中了。文叔良回头告诉身边的亲信和老下属说:如果我听别人在传这样的事,一定不会相信的。他就把棺材迁葬到别处,祭奠后才离去。

大河故渎又东迳艾亭城南①,又东迳平晋城南②,今城中有浮图五层③,上有金露盘④,题云:赵建武八年⑤,比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⑥,树德劝化⑦,兴立神庙。浮图已坏,露盘尚存,炜炜有光明⑧。大河故渎又东北迳灵县故城南⑨,王莽之播亭也⑩。河水于县别出为鸣犊河⑪。河水故渎又东迳鄃县故城东⑫,吕后四年⑬,以父婴功⑭,封子佗袭为侯国⑮,王莽更名之曰善陆。

【注释】

①艾亭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漯水下称甘陵县故城东二十里有艾亭城,当在今清平县(今山东临清东南)西北。”

②平晋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续通典》,石赵初,置平晋县为清河郡治。《补十六国疆域志》,后赵清河县有平晋城,在清平县西四十里,今水城也。”

③浮图:指佛塔。亦作浮屠。

④金露盘:为浮图顶上所建的盘盖。又名相轮或轮相。

⑤赵建武八年:342年。建武,后赵石虎的年号(335—348)。

⑥比释道龙:不明其义。和上:又名和尚。竺浮图澄:十六国时后赵高僧。一作佛图澄。西域人。西晋永嘉四年(310)东来洛阳,其教义深得后赵石勒、石虎崇信,凡军国大事皆向其咨访。从其受学者甚众。

⑦劝化:佛教谓宣传教义,使人感悟向善。

⑧炜炜(wěi):光彩炫耀貌。

⑨灵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南三十里南镇。

⑪鸣犊河:古河道。南出今山东高唐南,北至河北景县南入屯氏河。

⑫鄃(shū)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

⑬吕后四年:前184年。

⑭以父婴功:因为父亲吕婴的功劳。事见《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俞国”:“以连敖从高祖破秦,入汉,以都尉定诸侯,功比朝阳侯。婴死,子它袭功,用太中大夫侯。”婴,吕后的父亲吕婴。

⑮子佗:吕婴的儿子吕佗。吕后八年(前180)因参与诸吕谋反,被诛,国除。

【译文】

大河旧水道又往东流经艾亭城南边,又往东流经平晋城南边,现在城中有座佛塔,高五层,顶上有金露盘,题着:赵建武八年,僧人龙和尚竺浮图澄,立德劝善,修建佛寺。塔已损坏,但露盘还在,闪闪发光。大河旧水道又往东北流经灵县老城南边,就是王莽的播亭。河水到了该县,又分出一条支流,就是鸣犊河。河水旧道又往东流经鄃县老城东面,吕后四年,因父亲吕婴的功绩,把鄃县封给他儿子吕佗,立为侯国,王莽改名为善陆。

大河故渎又东迳平原县故城西①,而北绝屯氏三渎,北迳绎幕县故城东北②,西流迳平原鬲县故城西③。《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穷后羿国也④。应劭曰:鬲,偃姓,咎繇后⑤。光武建武十三年⑥,封建义将军朱祜为侯国⑦。大河故渎又北迳脩县故城东⑧,又北迳安陵县西⑨,本脩之安陵乡也。《地理风俗记》曰:脩县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故县也。

【注释】

①平原县:战国赵置。后入秦,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西汉属平原郡。

②绎幕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二十里王杲铺。

③平原:即平原郡。西汉置。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鬲(gé)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德城区抬头寺乡武家庄。西汉属平原郡。

④有穷:夏时诸侯国国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后羿:有穷国的国君。相传后羿善射,为帝喾的射官。夏朝国君太康沉湎于游乐,羿推翻其统治,自立为君,号有穷氏。后羿亦因喜狩猎,不理民事,为其臣寒浞所杀。

⑤咎繇:即皋陶。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贤能有德,禹选为继承人,早死未继位。

⑥建武十三年:37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⑦建义将军:东汉杂号将军,光武帝建武元年(25)设立。朱祜:《后汉书》作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为人质直,尚儒学。从世祖刘秀征河北,常力战陷阵,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军。先后率军破延岑、秦丰等。

⑧脩县: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

⑨安陵县:北魏改东安陵县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镇。北魏改名安陵县。

【译文】

大河旧道又往东流经平原县老城西边,往北穿过屯氏三渎,往北流经绎幕县老城东北,往西流经平原郡鬲县老城西边。《地理志》说:鬲是渡口,王莽时叫河平亭,是古时有穷氏后羿的封国。应劭说:鬲人姓偃,是咎繇的后代。光武帝建武十三年,把这地方封给建义将军朱祜,立为侯国。大河旧道又往北流过脩县老城东边,又往北流经安陵县西边,这里原是脩县的安陵乡。《地理风俗记》说:脩县以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是个旧县。

又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①,而北与漳水合②。一水分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③,迳馆陶县东④,东北出。《汉书·沟洫志》曰⑤:自塞宣防⑥,河复北决于馆陶县,分为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成帝之世⑦,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上使河堤谒者王延世塞之⑧,三十六日堤成,诏以建始五年为河平元年⑨,以延世为光禄大夫⑩,是水亦断。

【注释】

①东光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光东二十里。东汉为侯国。

②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二源,均发源于山西东南部,在河北南部边境汇合后称漳河,其河道古今变迁很大。古漳河初为黄河中、下游最大的支流,今漳河仅是南运河的一支流。

③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今河北馆陶),分为屯氏河。

④馆陶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南馆陶镇)。

⑤《汉书·沟洫志》:班固《汉书》十志之一,以司马迁《河渠书》为基础,主要记载农田水利。

⑥宣防:《汉书·沟洫志》:“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防。”

⑦成帝:西汉皇帝刘骜(ào)。字太孙。孝元皇帝刘奭之子。孝元帝崩后,即帝位,为汉孝成皇帝。母为王皇后,即元后。

⑧河堤谒者王延世:字长叔。西汉犍为资中(今四川资阳)人。成帝时任河堤使者。建始四年(前29),黄河在馆陶和东郡金堤一带决口,四郡三十二县受灾,王延世奉命堵塞决口,《汉书·沟洫志》:“河堤使者王延世使塞,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

⑨建始五年:前28年。建始,汉成帝刘骜(ào)的年号(前32—前28)。河平元年:前28年。河平,汉成帝刘骜的年号(前28—前25)。

⑩光禄大夫:秦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改称光禄大夫。两汉均置,无常事,掌论议,备顾问、应对诏命。

【译文】

又往东北流到东光县老城西边,往北与漳水汇合。一条水从大河旧道分支北流,即屯氏河,流经馆陶县东边,往东北流去。《汉书·沟洫志》说:自从堵塞了宣防宫的河口以后,大河又在北边的馆陶县决口,分出一支,就是屯氏河,宽度与深度都与大河差不多。成帝时大河在馆陶县和东郡的金堤决口,成帝派河堤谒者王延世去堵塞决口,三十六日新堤筑成,成帝下诏把建始五年改元为河平元年,以王延世为光禄大夫,这条水就断流了。

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迳信成县①,张甲河出焉②。《地理志》,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县者也。张甲河故渎北绝清河于广宗县③,分为二渎,左渎迳广宗县故城西,又北迳建始县故城东④。田融云⑤:赵武帝十二年⑥,立建兴郡⑦,治广宗,置建始、兴德五县隶焉⑧。左渎又北迳经城东、缭城西⑨,又迳南宫县西⑩,北注绛渎⑪。

【注释】

①信成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西城关西北十二里。东汉废。

②张甲河:在今河北清河县西。

③广宗县:东汉永元五年(93)置广宗国,后为县,属钜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

④建始县:十六国时期后赵置,属建兴郡。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北。

⑤田融:十六国时前燕史学家。官太傅长史。著《邺都记》《赵书》。

⑥赵武帝十二年:346年。赵武帝,指十六国时期后赵有名的暴君石虎。

⑦建兴郡:十六国时期后赵置。治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

⑧兴德:《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广宗有建德城,或谓建德即兴德之讹。《一统志》,今威县东北有北古城村,盖即建始城,又有南古城村,盖即兴德等县。”

⑨经城:即经县。西汉置,属钜鹿郡。治所在今河北广宗东北二十里。缭城:即缭城县。亦为缭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南宫东南二十六里。

⑩南宫县: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南宫西北三里旧城。

⑪绛渎:《水经注·浊漳水》:“又有长芦淫水之名,绛水之称矣。今漳水既断,绛水非复缠络矣。又北,绛渎出焉,今无水。故渎东南迳九门城南,又东南迳南宫城北,又东南迳缭城县故城北。”

【译文】

屯氏河旧道的水又往东北流,分出屯氏别河。屯氏别河旧道又往东北流经信成县,分出了张甲河。查考《地理志》,张甲河上游在信成县承接屯氏别河。张甲河旧道在广宗县往北横穿过清河,分为两条,左边一条流经广宗县老城西边,又往北流经建始县老城东边。田融说:赵武帝十二年,设立建兴郡,治所在广宗,又设建始、兴德等五县,隶属该郡。左边这条水又往北从经城以东、缭城以西流过,又流经南宫县西边,往北注入绛渎。

右渎东北迳广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界城亭北①,又东北迳长乐郡枣彊县故城东②。长乐,故信都也③,晋太康五年④,改从今名。又东北迳广川县⑤,与绛渎水故道合。又东北迳广川县故城西,又东迳棘津亭南⑥,徐广曰:棘津在广川。司马彪曰:县北有棘津城,吕尚卖食之困⑦,疑在此也。刘澄之云:谯郡酂县东北有棘津亭,故邑也,吕尚所困处也。余按《春秋左传》,伐巢、克棘、入州来⑧,无津字。杜预《春秋释地》又言:棘亭在酂县东北⑨,亦不云有津字矣。而竟不知澄之于何而得是说?然天下以棘为名者多,未可咸谓之棘津也。又《春秋·昭公十七年》,晋侯使荀吴帅师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灭陆浑⑩。杜预《释地》阙而不书。服虔曰:棘津,犹孟津也。徐广《晋纪》又言⑪:石勒自葛陂寇河北⑫,袭汲人向冰于枋头⑬,济自棘。棘津在东郡、河内之间⑭,田融以为即石济南津也。虽千古茫昧⑮,理世玄远⑯,遗文逸句⑰,容或可寻⑱,沿途隐显,方土可验⑲。

【注释】

①界城亭:即界桥。在今河北威县东。

②长乐郡:北魏改长乐国置,属冀州。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枣彊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枣强东南东故县村。

③信都:即信都县。西汉置,为信都国治。治所即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东汉为安平国治。三国魏为冀州治。北魏为长乐郡治。

④晋太康五年:284年。太康,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

⑤广川县: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

⑥棘津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今枣彊县东北。”

⑦吕尚卖食之困:张守节《史记正义》:“《尉缭子》云:太公望行年七十,卖食棘津云。古亦谓之石济津,故南津。”

⑧伐巢、克棘、入州来:事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巢,商周至春秋时小国。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棘,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永城西北。州来,春秋国名。即今安徽凤台。

⑨杜预《春秋释地》: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隋书·经籍志》只记载有其《春秋释例》十五卷。

⑩“又《春秋·昭公十七年》”几句: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洛。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昭公十七年,前525年。晋侯,晋顷公去疾。荀吴,春秋时晋大夫,荀偃之子。用牲于洛,用牺牲祭祀洛水。陆浑,即陆浑戎,亦称阴戎。在今河南嵩县、栾川、伊川三县境。后为晋国所灭。

⑪徐广《晋纪》:《隋书·经籍志》:“《晋纪》,四十五卷,宋中散大夫徐广撰。”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北)人。晋、宋间史学家、辞赋家。著有《晋纪》《史记音义》《答礼问》等。

⑫葛陂: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西北七十里。

⑬袭汲人向冰于枋头:事见《晋书·载记·石勒》。汲,即汲郡。西晋泰始二年(266)置,属司州。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二十里)。西晋末废。向冰,十六国后赵时期汲郡人。壁于枋头,有众数千。后为石勒所败。枋头,又名枋堰。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前枋城村。

⑭棘津:亦名石济津、南津。黄河重要渡口。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河内:即河内郡。秦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⑮茫昧:渺茫不明。

⑯理世:人世。玄远:久远。

⑰遗文逸句:遗留散逸的文句。

⑱容或:或许。容,或许。

⑲方土:一方的地理状况。

【译文】

右边一条河道往东北流经广宗县老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界城亭北边,又往东北流经长乐郡枣彊县老城东边。长乐就是旧时的信都,晋太康五年改为今名。又往东北流经广川县,与绛渎水旧道汇合。又往东北流经广川县老城西边,又往东流经棘津亭南边,徐广说:棘津在广川。司马彪说:县北有棘津城,吕尚穷困时卖点心,可能就在这里。刘澄之说:谯郡酂县东北有棘津亭,是个旧城,吕尚穷困时就住在这里。我查考《春秋左传》:讨伐巢国,攻下棘,进入州来—这里不叫棘津,没有津字。杜预《春秋释地》又说:棘亭在酂县东北,地名中也没有津字。不知道刘澄之是从哪里找到这个说法的?但天下以棘为名的地方多得很,总不能都认为就是棘津吧。又《春秋·昭公十七年》,晋侯派荀吴率军从棘津涉水过河,在洛杀牲祭祀,于是就灭了陆浑。杜预《释地》没有记载这件事。服虔说:棘津就是孟津。徐广《晋纪》又说:石勒从葛陂侵犯河北,在枋头袭击汲人向冰,从棘渡河。棘津在东郡、河内之间,田融认为就是石济的南津。虽然远古时期已很渺茫,当时情况久远难知,但从所留的零散记载中,也许还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沿途也留下一些或隐或显的遗迹,一方的地理情况也可以验证。

司马迁云:吕望①,东海上人也,老而无遇,以钓干周文王②。又云:吕望行年五十③,卖食棘津;七十,则屠牛朝歌④;行年九十,身为帝师。皇甫士安云⑤:欲隐东海之滨,闻文王善养老,故入钓于周。今汲水城亦言有吕望隐居处⑥。起自东海,迄于酆、雍⑦,缘其迳趣⑧,赵、魏为密⑨,厝之谯宋⑩,事为疏矣。张甲故渎又东北至脩县东会清河⑪。《十三州志》曰:张甲河东北至脩县入清漳者也⑫。

【注释】

①吕望:西周初政治家,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官至太师,故亦称师尚父。俗称姜太公。曾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周初封于齐。

②干:求,干谒。

③行年:将到的年龄。

④屠牛朝歌:《史记·齐太公世家》司马贞索隐:“谯周曰:‘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朝歌,商代帝乙、帝辛(商纣)的别都。即今河南淇县。西周为卫国都。春秋属晋。战国为魏邑。秦置县。

⑤皇甫士安:即皇甫谧。

⑥汲水城:当为汲县城之误。汲县,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西南二十里汲城。三国魏属朝歌郡。西晋为汲郡治。

⑦酆(fēng):即丰。西周封国。在今陕西西安鄠邑区东。雍:西周封国。在今河南焦作西南十五里府城村。

⑧迳趣:指途径、路线。

⑨赵、魏为密:《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广川为赵境,汲县为魏境。”密,贴近,靠近。

⑩厝(cuò):放置,安放。谯:即谯郡。东汉建安末,魏武析沛国置。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宋: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⑪张甲:即张甲河。在今河北清河县西。脩县: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

⑫清漳:古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二源,均发源于山西东南部,在河北南部边境汇合后称漳河,其河道古今变迁很大。古漳河初为黄河中、下游最大的支流,今漳河仅是南运河的一支流。

【译文】

司马迁说:吕望是东海人,年老了却无人赏识他,于是以钓鱼来求见周文王。又说:吕望五十岁时在棘津卖点心,七十岁在朝歌宰牛,直到九十岁才当上了帝王的老师。皇甫士安说:他想到东海海边去隐居,听说文王尊敬优待有德望的老人,所以就到周去钓鱼。现在汲水城据说也有吕望隐居的地方。从东海直到酆雍,追踪他的足迹,以棘津在赵、魏境内较为切近,把它放在宋境的谯郡,那就太远了。张甲旧河道又往东北流到脩县东边,与清河汇合。《十三州志》说:张甲河往东北流到脩县,注入清漳水。

屯氏别河又东,枝津出焉,东迳信成县故城南,又东迳清阳县故城南①,清河郡北②,魏自清阳徙置也。又东北迳陵乡南③,又东北迳东武城县故城南④,又东北迳东阳县故城南⑤。《地理志》曰:王莽更之曰胥陵矣。俗人谓之高黎郭,非也。应劭曰: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故县也。又东散绝⑥,无复津径⑦。

【注释】

①清阳县:西汉置,为清河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东汉废。西晋复置,属清河国。

②清河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东汉桓帝时改为清河国,移治甘陵县(今山东临清东北)。三国魏复为清河郡。

③陵乡:在东武城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西南。

④东武城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东汉属清河国。

⑤东阳县:西汉高帝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武城西北漳南镇。

⑥散绝:分散断绝。

⑦津径:通向渡口的路。

【译文】

屯氏别河又东流,分出一条支流,东经信成县老城南边,又往东流经清阳县老城南边,清河郡北边—郡城是魏从清阳迁过来的。又往东北流经陵乡南边,又往东北流经东武城县老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东阳县老城南边。《地理志》说:王莽改名为胥陵。流俗之辈称为高黎郭,是不对的。应劭说: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是旧时县址。又往东,水流分散,水道也就断绝了。

屯氏别河又东北迳清河郡南,又东北迳清河故城西。汉高帝六年,封王吸为侯国①。《地理风俗记》曰②: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③,世谓之鹊城也④。

【注释】

①王吸:随刘邦起兵于丰,为中涓。至霸上,为骑郎将。入汉中,迁将军,因击项羽有功,高祖六年(前201)封为清阳侯(《汉书》作清河定侯)。谥定。

②《地理风俗记》:书名。东汉应劭撰。今仅存辑本。

③甘陵郡:东汉安帝时改厝县置,为清河国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东北。

④鹊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甘陵即《地理志》之厝,在大河故渎之北,此清河故城,在屯氏别渎之南。两城中隔屯氏河,鹊城非即厝城也。或者世误以此城为厝城,音变为鹊,郦氏聊就所闻,书存之耳。”

【译文】

屯氏别河又往东北流经清河郡南边,又往东北流经清河老城西边。汉高帝六年,把清河封给王吸,立为侯国。《地理风俗记》说:甘陵郡东南十七里有清河旧城,世人称之为鹊城。

又东北迳绎幕县南,分为二渎,屯氏别河北渎东迳绎幕县故城南,东绝大河故渎,又东北迳平原县,枝津北出,至安陵县遂绝。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北迳重平县故城南①。应劭曰:重合县西南八十里有重平乡②,故县也。又东北迳重合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定县故城南③。汉武帝元朔四年④,封齐孝王子刘越为侯国⑤。《地理风俗记》曰:饶安县东南三十里有定乡城⑥,故县也。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入阳信县⑦,今无水。又东为咸河,东北流迳阳信县故城北。《地理志》,渤海之属县也,东注于海。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枝津右出,东北至安德县界⑧,东会商河⑨。屯氏别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

【注释】

①重平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东北。东汉省。北魏孝昌中复置,属安德郡。

②重合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西北。

③定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东北。

④元朔四年:前125年。

⑤齐孝王:即刘将闾。沛(今江苏沛县)人。文帝四年(前176)封杨虚侯(一作阳虚侯)。文帝十六年(前164),晋封齐王。谥孝。刘越:齐孝王刘将闾之子。元朔四年(前125)封定侯。

⑥饶安县:东汉灵帝改千童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

⑦阳信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北十七里信阳乡。

⑧安德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东南郑家寨乡。

⑨商河:在今山东境内。

【译文】

屯氏别河又往东北流经绎幕县南边,分成两条:屯氏别河北支往东流经绎幕县老城南边,东流横穿过大河旧道,又往东北流经平原县,向北分出一条支流,到安陵县就断了。屯氏别河北支又往东北流经重平县旧城南边。应劭说:重合县西南八十里有重平乡,是旧时县址。又往东北流经重合县旧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定县旧城南边。汉武帝元朔四年,把这地方封给齐孝王儿子刘越,立为侯国。《地理风俗记》说:饶安县东南三十里有定乡城,是个旧县址。屯氏别河北支又往东流入阳信县,现在已经无水了。又往东是咸河,往东北流经阳信县旧城北边。查考《地理志》,阳信县是渤海郡的属县,屯氏别河在此东流入海。屯氏别河南支从平原县东流穿过大河旧河道,又绕经平原县旧城北边,有支流向右分出,往东北流到安德县边界,往东流与商河汇合。屯氏别河南支又往东北流,在平原县边界,又有一条支流向右分出,到安德县就断了。

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①,即《地理志》所谓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行五百六十里者也。东北迳安德县故城西,又东北迳临齐城南②。始东齐未宾③,大魏筑城以临之④,故城得其名也。又屈迳其城东,故渎广四十步,又东北迳重丘县故城西⑤。《春秋·襄公二十五年》⑥,秋,同盟于重丘⑦,伐齐故也。应劭曰: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故县也。

【注释】

①笃马河:即今山东之马颊河。

②临齐城:北魏时鬲县(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的治所。

③东齐:周朝时齐国。因地处周朝之东,故称。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汉以后仍沿称为齐。宾:服从,归顺。

④大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

⑤重丘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东北。东汉省。

⑥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

⑦重丘:关于重丘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或谓在今山东聊城东南,或谓在今山东德州东北。

【译文】

屯氏别河南支上游在平原城北边承接大河,往东流出,也通称笃马河,就是《地理志》所说平原县的笃马河,往东北注入大海,流程五百六十里。笃马河往东北流经安德县老城西边,又往东北流经临齐城南边。先前东齐没有归服,大魏筑城防备,城就因此得名。笃马河又转弯流经城东旧河道,河宽四十步,又往东北流经重丘县老城西边。《春秋·襄公二十五年》记载,秋,在重丘会盟,为了讨伐齐国的缘故。应劭说:安德县北五十里有重丘乡,是个旧县址。

又东北迳西平昌县故城北①,北海有平昌县②,故加西。汉宣帝元康元年③,封王长君为侯国④。故渠川派⑤,东入般县为般河⑥。盖亦九河之一道也⑦。《后汉书》称公孙瓒破黄巾于般河⑧,即此渎也。又东为白鹿渊水⑨,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其水冬清而夏浊,渟而不流⑩,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⑪。般渎又迳般县故城北,王莽更之曰分明也。东迳乐陵县故城北⑫。《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谟言平原邑⑬,今分为郡。又东北迳阳信县故城南,东北入海。

【注释】

①西平昌县:东汉改平昌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临邑北德平镇西南三十里。因北海郡有平昌,故此加西。

②北海:即北海郡。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分齐郡置。治所在营陵县(今山东昌乐东南五十里古城)。东汉改为国,移治剧县(今寿光东南三十里)。

③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

④王长君:名无故,字长君。赵国常山广望(今河北元氏西北)人。宣帝舅父。宣帝即位后,于地节三年(前67)被召入京,赐爵关内侯,次年又封平昌侯。谥节。

⑤川派:分流。派,水分道而流。

⑥般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西南。北魏为安德郡治。

⑦九河之一道:即九河之一句盘。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

⑧《后汉书》称公孙瓒破黄巾于般河:事见《后汉书·袁绍传》:“(初平二年)其冬,公孙瓒大破黄巾,还屯槃河,威震河北,冀州诸城无不望风响应。”公孙瓒,字伯珪。东汉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人。从涿郡卢植学。后官拜奋武将军,封蓟侯。为袁绍所败,引火自焚。黄巾,东汉末年张角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头缠黄巾而得名。

⑨白鹿渊水:在今山东临邑东北德平镇东。

⑩渟(tíng)而不流:水聚集而不流。渟,止。

⑪方乃:才。通注:流通灌注。

⑫乐陵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西汉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东南二十五里花园乡城子后。东汉建安末为乐陵郡治。

⑬伏琛:晋人。撰《齐记》,或称《齐地记》《三齐略记》。晏谟:十六国时前燕青州(今山东莱州)人。为慕容德嘉许,拜尚书郎。撰《齐地记》,或称《齐记》。

【译文】

笃马河又往东北流经西平昌县旧城北边,北海郡有平昌县,所以这里加西字,叫西平昌县。汉宣帝元康元年,把该县封给王长君,立为侯国。旧渠分支往东流入般县,就是般河。也是九河中的一支。《后汉书》说:公孙瓒在般河打垮黄巾军,就指此河。又东流,就是白鹿渊水,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余。这条水冬天澄清,夏天变浊,静止不流,如果夏天洪水泛滥,水的深度达到五丈,方才流通注入般河。又流经般县旧城北边,王莽改名为分明。往东流经乐陵县老城北边。《地理志》说:这是旧都尉治所。伏琛、晏谟说这是平原郡的一座城,现在分出另立为郡了。又往东北流经阳信县老城南边,往东北注入大海。

屯氏河故渎自别河东迳甘陵之信乡县故城南。《地理志》曰:安帝更名安平①。应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故县也。屯氏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北,又东迳灵县北,又东北迳鄃县,与鸣犊河故渎合,上承大河故渎于灵县南。《地理志》曰:河水自灵县别出为鸣犊河者也。东北迳灵县东,东入鄃县,而北合屯氏渎。屯氏渎兼鸣犊之称也。又东迳鄃县故城北,东北合大河故渎,谓之鸣犊口。《十三州志》曰:鸣犊河东北至脩入屯氏,考渎则不至也。

【注释】

①安帝:此当为“顺帝”之讹。译文从之。

【译文】

屯氏河旧道从别河往东流经甘陵郡信乡县老城南边。《地理志》说:顺帝时改名安平。应劭说:甘陵西北十七里有信乡,是个旧县城。屯氏河旧道又往东流经甘陵县老城北边,又往东流经灵县北边,又往东北流经鄃县,与鸣犊河旧道汇合,鸣犊河上游在县南承接大河旧道。《地理志》说:河水从灵县分支流出,就是鸣犊河。往东北流经灵县东边,往东流入鄃县,然后北流与屯氏渎汇合。屯氏渎又兼有鸣犊河之称。又往东流经鄃县老城北边,往东北与大河旧道汇合,汇流处称为鸣犊口。《十三州志》说:鸣犊河往东北流,到脩县注入屯氏河,但经查核,这条河却不流到脩县。

又东北过卫县南①,又东北过濮阳县北②,瓠子河出焉③。

河水东迳铁丘南④,《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年》,郑䍐达帅师,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登铁上,望见郑师,卫太子自投车下⑤,即此处也。京相璠曰⑥:铁,丘名也。杜预曰:在戚南⑦。河之北岸,有古城,戚邑也。东城有子路冢⑧,河之西岸有竿城。《郡国志》曰:卫县有竿城者也。河南有龙渊宫,武帝元光中⑨,河决濮阳,泛郡十六,发卒十万人塞决河,起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傍,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

【注释】

①卫县:东汉改观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东南。西晋属顿丘郡。北魏改为卫国县。

②濮阳县:战国秦置,为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濮阳东南二十里高城村。

③瓠子河:古黄河支流。自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郓城南,折北经梁山西、阳谷东南,至阿城镇折东北经山东聊城茌平区南,东注济水。

④铁丘:即铁。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十里铁丘。

⑤“《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年》”几句:事见《左传·哀公二年》:“甲戌,将战,邮无恤御简子,卫太子为右。登铁上,望见郑师众,太子惧,自投于车下。”哀公二年,前493年。郑,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䍐达,郑国子皮之孙。又名子姚。邮无恤,即王良。简子,即赵简子。卫太子,卫国的太子蒯聩(kuǎi kuì),亦作蒉聩。卫灵公之太子。伯姬之弟,孔悝之舅。为右,为车右。亦名骖乘。古制一车乘三人,尊者居左,御车人居中,骖乘居右,以有勇力的人担任。

⑥京相璠(fán):晋人。撰有《春秋土地名》。

⑦戚: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濮阳北十里。

⑧子路冢:《水经注疏》:“《地形志》,卫国有子路冢。《大名府志》,子路墓在府境者三:一在清丰县西南三十里,一在长垣县东三里,一在开州北,戚城之东,未详孰是?由未考郦《注》,故不知在开州北者为是也。”子路,孔子的学生。

⑨元光: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34—前129)。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卫县南边,又往东北流过濮阳县北边,瓠子河从这里分出。

河水往东流经铁丘南边,《春秋左传·哀公二年》,郑国䍐达率领部队,邮无恤为简子驾车,卫太子为骖右,升登铁上,望见郑国的军队,卫太子吓得跌下车来,就是在这地方。京相璠说:铁是丘名。杜预说:在戚的南边。河水北岸有古城,就是戚邑。东城有子路墓,大河西岸有竿城。《郡国志》说:卫县有竿城。大河南岸有龙渊宫,武帝元光年间,河水在濮阳决口,淹没了十六郡,武帝调动了十万兵丁去堵塞决口,在那里建了龙渊宫。因武帝在决口近旁龙渊一侧建宫,所以叫龙渊宫。

河水东北流而迳濮阳县北,为濮阳津。故城在南与卫县分水①,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房堰。粤在汉世,河决金堤,涿郡王尊②,自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河水盛溢③,泛浸瓠子④,金堤决坏。尊躬率民吏,投沉白马,祈水神河伯,亲执圭璧⑤,请身填堤。庐居其上,民吏皆走,尊立不动,而水波齐足而止。公私壮其勇节。河水又东北迳卫国县南⑥,东为郭口津。

【注释】

①分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濮阳在河南,卫国在河北,二县以河为界,故云分水。”

②涿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为东郡太守,遇河水泛滥,亲率吏民日夜守堤。堤坏,人皆惊恐奔走,他依然身当水冲而不退。吏民感其勇节,复还守堤。

③盛溢:盛大漫溢。

④泛浸:泛滥淹没。

⑤圭璧: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时所用的一种玉器。也泛指贵重的玉器。

⑥卫国县:北魏改卫县置,属顿丘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东南。

【译文】

河水往东北流经濮阳县北边,就是濮阳津。旧城在南边,濮阳县与卫县以水为分界,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房堰。汉时大河在金堤决口,涿郡王尊从徐州刺史调任东郡太守,河水猛涨,瓠子河泛滥,致使金堤决口。王尊亲自率领民众和官吏,把白马沉入水中致祭,祈求水神河伯,并亲自捧着圭璧,请求让他以自己的肉体来填塞河堤决口。他在堤上搭了棚屋,就住在那里,民众和官吏都逃开了,王尊却一动也不动地站着,水涨到与他两脚相平就停止了。朝野人士都夸赞他的勇敢坚毅。河水又往东北流经卫国县南边,东边就是郭口津。

河水又东迳鄄城县北①,故城在河南十八里,王莽之鄄良也,沇州旧治②。魏武创业始自于此。河上之邑最为峻固。《晋八王故事》曰③:东海王越治鄄城④,城无故自坏七十余丈,越恶之,移治濮阳⑤。城南有魏使持节征西将军太尉方城侯邓艾庙⑥,庙南有艾碑,秦建元十二年⑦,广武将军沇州刺史关内侯安定彭超立⑧。河之南岸有新城,宋宁朔将军王玄谟前锋入河所筑也⑨。北岸有新台,鸿基层广高数丈⑩,卫宣公所筑新台矣⑪。《诗》齐姜所赋也⑫。为卢关津⑬。台东有小城,崎岖颓侧⑭,台址枕河⑮,俗谓之邸阁城。疑故关津都尉治也,所未详矣。

【注释】

①鄄(juàn)城县:战国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北旧城镇。两汉属济阴郡,北魏为濮阳郡治。

②沇(yǎn)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东南)。魏晋时移治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六十四里)。

③《晋八王故事》:书名。卢撰。

④东海王越:即司马越。字元超,司马懿族孙,高密王泰之子。讨杨骏有功,迁尚书右仆射,领游击将军,别封东海王。后劫持并毒死惠帝,立司马炽,控制朝政。永嘉五年(311),发兵讨石勒,病死军中。

⑤濮阳:即濮阳县。战国秦置,为东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濮阳东南二十里高城村。西晋为濮阳国治。北魏属濮阳郡。

⑥魏:此指三国魏。邓艾:字士载。义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以破文钦等功,进封方城乡侯,行安西将军。甘露元年(前53)诏进封邓侯。景元四年(263),与锺会率军分道灭蜀,以功拜太尉。次年,遭锺会诬,被杀。

⑦秦建元十二年:376年。秦,此指前秦。建元,苻坚的年号(365—385)。

⑧安定:即安定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置。十六国时期,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彭超:十六国前秦苻坚将领。曾为苻坚扬武将军、兖州刺史。有勇力,能一人当数十人。

⑨宋:即南朝宋(420—479),刘裕所建。

⑩鸿基:宏大建筑物的基础。层广:高耸宽广。

⑪卫宣公:春秋时卫国国君。立夫人夷姜子伋为太子。为伋娶齐女,未入室,悦而自娶。及夷姜死,听夫人宣姜与公子朔谗言,改立朔为太子。新台:古台名。卫宣公为截夺儿媳所筑。故址当在今山东鄄城东北,古黄河道北四里。

⑫齐姜所赋:《诗经·邶风·新台》“毛诗序”:“《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

⑬卢关津:在今河南范县南古黄河北岸。

⑭颓侧:坍塌歪斜。

⑮枕河:临近河水。枕,靠近,接近。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鄄城县北边,老城在河南十八里,就是王莽的鄄良,也是沇州的旧治所。魏武帝就是在这里创业的。河上的城最险固。《晋八王故事》说:东海王司马越的治所在鄄城,城墙无缘无故地塌了七十余丈,司马越以为不吉,就把治所迁到濮阳。城南有魏使持节征西将军太尉方城侯邓艾庙,庙南有邓艾碑,是秦建元十二年广武将军沇州刺史关内侯安定彭超所立。大河南岸有新城,是宋宁朔将军王玄谟的前锋进入大河一带时所筑。北岸有新台,宏大的台基,宽广的层台高达数丈,这是卫宣公所筑的新台。《诗经》中齐姜就吟咏过此台。这地方就是卢关津。台东有小城,已歪斜倾侧,摇摇欲坠了,台基傍着河滨,俗称邸阁城。可能是旧时关津都尉的治所,但不大清楚。

河水又东北迳范县之秦亭西①,《春秋经》书筑台于秦者也②。

【注释】

①范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张庄乡旧城村。秦亭:一名秦城。即春秋鲁秦邑。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四十二里旧城。

②《春秋经》书筑台于秦者也:《春秋·庄公三十一年》:“秋,筑台于秦。”《春秋经》,书名。为鲁国史书之专名。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范县秦亭西边,《春秋经》记载筑台于秦,就指秦亭。

河水又东北迳委粟津①,大河之北,即东武阳县也②。左会浮水故渎③,故渎上承大河于顿丘县而北出④,东迳繁阳县故城南⑤。应劭曰:县在繁水之阳⑥。张晏曰⑦:县有繁渊⑧。《春秋·襄公二十年》经书:公与晋侯、齐侯盟于澶渊⑨。杜预曰:在顿丘县南,今名繁渊⑩。澶渊,即繁渊也,亦谓之浮水焉。昔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⑪。故《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故渎东绝大河故渎,东迳五鹿之野⑫,晋文公受块于野人⑬,即此处矣。京相璠曰:今卫县西北三十里⑭,有五鹿城,今属顿丘县。浮水故渎又东南迳卫国邑城北⑮,故卫公国也⑯。汉光武以封周后也⑰。又东迳卫国县故城南⑱,古斟观。应劭曰:夏有观扈⑲,即此城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年,齐田寿率师伐我,围观,观降⑳。浮水故渎又东迳河牧城而东北出(21)。《郡国志》曰:卫本观故国,姚姓,有河牧城,又东北入东武阳县,东入河。又有漯水出焉(22),戴延之谓之武水也(23)。河水又东迳武阳县东、范县西而东北流也(24)。

【注释】

①委粟津:在今河南孟津东,黄河津渡处。

②东武阳县:战国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

③浮水: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东入盐山县界。

④顿丘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二十五里。西晋为顿丘郡治。

⑤繁阳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内黄西北。

⑥繁水:在今河南南乐西北。阳:山南水北为阳。

⑦张晏:字子博。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有《汉书》注,多存于今《汉书》颜师古注中。

⑧繁渊:即澶渊。在今河南濮阳西。

⑨公与晋侯、齐侯盟于澶渊:事见《春秋·襄公二十年》:“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公,即鲁襄公,鲁成公黑肱之子午。晋侯,即晋平公,即晋悼公之子,名彪。齐侯,即齐庄公,齐灵公之子,名光。

⑩今名繁渊:与今本《左传》杜预注有异。今本杜预注:“澶渊在顿丘县南,今名繁汙。此卫地,又近戚田。”

⑪昔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此语不见于他书,亦见于《水经注·渠水》:“昔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匪直专漳也。”

⑫五鹿之野: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北。

⑬晋文公受块于野人: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晋文公,即重耳。

⑭卫县:东汉改观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东南。西晋属顿丘郡。北魏改为卫国县。

⑮卫国邑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郦氏叙卫国邑与卫国县为二,盖汉封卫公于此,与县不同城。《地形志》,卫国县有卫国城,即此卫国邑地也。在今清丰县西南十五里。”

⑯卫公国:古县名。故治在今河南清风东南。王莽曰观治,东汉改为卫公国。

⑰汉光武以封周后也:事见《后汉书·百官志》:“卫公、宋公。本注曰: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为殷绍嘉公。十三年,改常为卫公,安为宋公,以为汉宾,在三公上。”汉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周后,周王室的后裔姬常。

⑱卫国县:北魏改卫县置,属顿丘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东南。

⑲观: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清丰东南。扈:亦称有扈。夏时国名。在今陕西西安鄠邑区北。一说夏代时已向东迁至今河南范县一带。

⑳“梁惠成王二年”几句:《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史记·田完世家》,威王九年,败魏于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即是役也。惟浊泽为观泽之误。《史》又称,湣王七年伐魏,败之观泽,可证。”梁惠成王二年,前368年。

(21)河牧城: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

(22)漯(tà)水:一作漯川。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

(23)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江东(今江苏长江下游南岸一带)人。官西戎主簿。曾从刘裕西征姚秦。著有《西征记》《甄异传》等。

(24)武阳县:北魏改东武阳县置,属阳平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委粟津,大河北边就是东武阳县。左边与浮水旧道汇合,旧河道上游在顿丘县承接大河,往北分出,往东流经繁阳县老城南边。应劭说:繁阳县在繁水北岸。张晏说:县里有繁渊。《春秋·襄公二十年》记载:襄公与晋侯、齐侯在澶渊会盟。杜预说:澶渊在顿丘县南,现在叫繁渊。澶渊就是繁渊,繁水也叫浮水。从前魏国迁都大梁,赵国用中牟来与魏交换繁渊。所以《地理志》说:赵国国境南到浮水、繁阳。就指的是这条河。河道往东横穿过大河旧河道,往东流经五鹿之野,晋文公接受了农夫给他的土块,就在这地方。京相璠说:卫县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城,现在属于顿丘县。浮水旧河道又往东南流经卫国邑城北,这里从前是卫公的封国。汉光武帝把这里封给周朝的后裔。浮水旧道又往东流经卫国县老城南,就是古时的斟观。应劭说:夏有观扈,就是此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年,齐国田寿率领军队来攻打我国,包围了观,观投降。浮水旧道又往东流经河牧城,然后转向东北流去。《郡国志》说:卫本来是观的故国,姓姚,有河牧城,又往东北流入东武阳县,东流注入大河。又有漯水从这里流出,戴延之称为武水。河水又往东流经武阳县东边、范县西边,往东北流去。

又东北过东阿县北①,

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②。《述征记》曰:仓亭津在范县界,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曰:津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津,河济名也③。

【注释】

①东阿县:战国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阳谷东北五十里阿城镇。三国魏属济北国。

②仓亭津:在今河南范县东南。

③济:渡口。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东阿县北边,

河水从范县往东北流,就到仓亭津。《述征记》说:仓亭津在范县边界,离东阿六十里。《魏土地记》说:渡口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仓亭津是大河上的渡口名。

河水右历柯泽①,《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②,卫孙文子败公徒于阿泽者也③。又东北迳东阿县故城西,而东北出流注河水。枝津东出④,谓之邓里渠也。

【注释】

①柯泽:又作阿泽、河泽。在今山东阳谷东北。

②襄公十四年:前559年。

③卫孙文子:卫献公的大臣孙林父。公徒:卫献公的军队。卫献公,卫定公之子衎。

④枝津:支流。

【译文】

河水右边流经柯泽,《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卫国孙文子在阿泽打败献公的兵,就指的是这地方。河水又往东北流经东阿县老城西边,然后往东北流,注入河水。一条支流向东分出,叫邓里渠。

又东北过茌平县西①,

河自邓里渠东北迳昌乡亭北②,又东北迳碻磝城西③。《述征记》曰:碻磝④,津名也,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其城临水,西南崩于河。宋元嘉二十七年⑤,以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平碻磝,守之⑥。都督刘义恭以沙城不堪守⑦,召玄谟令毁城而还,后更城之。魏立济州⑧,治此也。河水冲其西南隅,又崩于河,即故茌平县也。应劭曰:茌,山名也,县在山之平地,故曰茌平也,王莽之功崇矣。《经》曰大河在其西,邓里渠历其东⑨,即斯邑也。昔石勒之隶师懽,屯耕于茌平,闻鼓角鞞铎之声于是县也⑩。西与聊城分河⑪。

【注释】

①茌(chí)平县:东汉改茬平县置,属济北国。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西南。

②邓里渠: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东。昌乡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当在今聊城县东南。”

③碻磝(qiāo áo)城: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西南古黄河南岸,碻磝津东。

④碻磝:此指碻磝津。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西南古黄河南岸,其东为碻磝城。

⑤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年号(424—453)。

⑥“以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几句:事见《宋书·王玄谟传》:“及大举北征,以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入河,受辅国将军萧斌节度。玄谟向碻磝,戍主奔走,遂围滑台,积旬不克。”

⑦刘义恭:南朝宋武帝刘裕之子。封江夏王。文帝时,出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北魏兵退,不敢追,降号骠骑将军。

⑧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济州:北魏泰常八年(423)置。治所在碻磝城(今山东聊城茌平区西南)。

⑨《经》曰大河在其西,邓里渠历其东:《水经注·瓠子河》:“又东北过临邑县西,又东北过茌平县东,为邓里渠。”《水经注疏》:“大河句指本篇《经》文,邓里渠句指《瓠子河》篇《经》文。”

⑩“昔石勒之隶师懽”几句:事见《晋书·载记·石勒》:“(石勒)每闻鞞铎之音,归以告其母,母曰:‘作劳耳鸣,非不祥也。’……既而卖与茌平人师懽为奴。……每耕作于野,常闻鼓角之声。”鼓角,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的战鼓和号角。鞞(pí)铎,小鼓和大铃。鞞,同“鼙”。小鼓。铎,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有战事时用的大铃。

⑪西与聊城分河:《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茌平在河东,聊城在河西,二县以河为界,故云分河。”聊城,即聊城县。战国齐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西北二十里。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徙今聊城东北二十五里王城,为平原郡治。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茌平县西边,

大河从邓里渠往东北流经昌乡亭北边,又往东北流经碻磝城西边。《述征记》说:碻磝是个渡口名,从黄河摇船过渡的地方,都是渡口。碻磝城濒水,西南角已崩塌到河中了。宋元嘉二十七年,任王玄谟为宁朔将军,前锋直打到河边,平定了碻磝,驻守于此。都督刘义恭认为沙城不能守,召回王玄谟,命令他毁城退回,以后又重新建城。北魏设济州,以此城为治所。河水冲激城西南角,又崩塌到河中,碻磝就是旧时的茌平县。应劭说:茌是山名,县在山边平地上,所以叫茌平,也就是王莽的功崇。《水经》说:大河在茌平县西,邓里渠流经城东,就是此城。从前石勒在师懽手下做奴仆,在茌平耕田时,听到鼓角和铃声,就是在这县内。茌平西与聊城以河水为分界。

河水又东北与邓里渠合,水上承大河于东阿县西,东迳东阿县故城北,故卫邑也。应仲瑗曰①:有西,故称东②。魏封曹植为王国。大城北门内西侧,皋上有大井③,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尝煮胶,以贡天府④,《本草》所谓阿胶也⑤。故世俗有阿井之名⑥。县出佳缯缣⑦,故《史记》云:秦昭王服太阿之剑,阿缟之衣也⑧。又东北迳临邑县⑨,与将渠合⑩。又北迳茌平县东,临邑县故城西,北流入于河。

【注释】

①应仲瑗:即应劭。

②有西,故称东:《水经注疏》按:“《括地志》,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洲高阳县西北五十里。”

③皋:水边的高地。

④天府:原为周代的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

⑤《本草》:书名。即《神农本草》。

⑥阿井:在古东阿县城(今山东阳谷东北阿城镇)。井水甘甜清冽,用以煮胶,称为“阿胶”。

⑦缯缣(zēng jiān):泛指丝织品。缯,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缣,由多根丝线并在一起织成的丝织品。

⑧秦昭王服太阿之剑,阿缟(gǎo)之衣也:《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二语见《李斯传·谏逐客书》中。《史记》明云,会庄襄王卒,李斯求为吕不韦舍人,因以得说秦王,则始皇之初年,非昭王也。昭字是衍文,今删。”译文从之。太阿之剑,古宝剑名。司马贞《史记索隐》:“《越绝书》曰:‘楚王召欧冶子、干将作铁剑三,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太阿也。’”阿缟之衣,古代齐东阿所出的细缯。

⑨临邑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东阿铜城镇。

⑩将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邓里渠与瓠子河合,《瓠子河》经文所云,东北为邓里渠,是也。因将渠会瓠子河,通谓之将渠,故此变言将渠合。”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与邓里渠汇合,邓里渠上游在东阿县西边承接大河,往东流经东阿县老城北边,就是旧时的卫邑。应仲瑗说:因为有西阿县,所以叫东阿。魏时封给曹植,立为王国。大城北门内西侧高地上有一口井,大如车轮,深六七丈,每年汲水煮胶,进贡朝廷府库,就是《本草》所说的阿胶。所以民间称此井为阿井。县里出产优质丝织品,所以《史记》说:秦王佩着太阿宝剑,穿着东阿绸衣。又往东北流经临邑县,与将渠汇合。又往北流经茌平县东边,临邑县老城西边,北流注入大河。

河水又东北流迳四渎津①,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东对四渎口②。河水东分济,亦曰济水受河也。然荥口石门水断不通③,始自是出东北流,迳九里与清水合④,故济渎也⑤。自河入济,自济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⑥,故有四渎之名也⑦。昔赵杀鸣犊,仲尼临河而叹,自是而返曰:丘之不济,命也⑧。夫《琴操》以为孔子临狄水而歌矣⑨,曰:狄水衍兮风扬波⑩,船楫颠倒更相加⑪。余按临济⑫,故狄也⑬。是济所迳,得其通称也。

【注释】

①四渎津: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南古黄河上。北魏在此设置四渎关,因四渎津为名。

②四渎口:《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元和志》,废四口关在长清县(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三十里)西南五十里。后魏置,武德九年废。盖即四渎之口。唐长清在今县东南。”

③荥口:在今河南荥阳北。古荥泽受河水之口。

④清水:《水经注·济水》:“济水自鱼山北,迳清亭东……是下济水通得清水之目焉。亦水色清深,用兼厥称矣。”

⑤济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济水注》云,自清亭下,济水通得清水之目,故此谓清水即济渎。”

⑥周通:循环贯通。

⑦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

⑧“昔赵杀鸣犊”几句: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鸣犊,指春秋时期晋国的贤大夫窦鸣犊。

⑨《琴操》:二卷,蔡邕撰。狄水:在今河南封丘东。

⑩衍:满溢。

⑪船楫:船桨。更:复。相加:这里指船桨一下紧挨着一下划。

⑫临济:东汉永初二年(108)改狄县置,为乐安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

⑬狄:战国齐地。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秦置狄县。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四渎津,这个渡口靠西侧岸边。临河有四渎祠,东边对着四渎口。河水向东分出济水,换言之也就是济水承接大河。但荥口石门水断,已不再流通了,才从这里分出,往东北流经九里,与清水汇合,这就是济水旧道。从大河进入济水,从济水进入淮水,从淮水到达大江,水路都能相通,所以称为四渎。从前赵国杀鸣犊,仲尼到河边时听到消息,喟然长叹,就从这里掉头返回,说道:我不能渡过河水,该是命当如此了!《琴操》则以为孔子到了狄水,作歌唱道:狄水浩荡奔流,狂风激起巨浪,船桨颠倒,一桨紧挨着一桨快速划动。我考寻:临济就是旧时的狄。因为济水流经这里,所以也得到这个通称了。

河水又迳杨墟县之故城东①,俗犹谓是城曰阳城矣②。河水又迳茌平城东,疑县徙也。城内有故台,世谓之时平城,非也,盖茌、时音相近耳。

【注释】

①杨墟县:在山东聊城茌平区东北。西汉时置杨虚侯国。

②阳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经》文河水过茌平有阳城即此。又太原郡祝阿有阳城,则别一阳城矣。”

【译文】

河水又流经杨墟县老城东边,俗称阳城。河水又流经茌平城东边,我怀疑县城曾迁到这里。城内有旧台,世人称之为时平城,因为茌、时二字音近,所以致误。

又东北过高唐县东①,

河水于县,漯水注之。《地理志》曰:漯水出东武阳。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西北迳武阳新城东②,曹操为东郡所治也。引水自东门石窦北注于堂池,池南故基尚存。城内有一石甚大,城西门名冰井门,门内曲中③,冰井犹存。门外有故台,号武阳台④,匝台亦有隅雉遗迹⑤。水自城东北迳东武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武水之阳⑥,王莽之武昌也。然则漯水亦或武水矣。臧洪为东郡太守⑦,治此。曹操围张超于雍丘⑧,洪以情义,请袁绍救之,不许,洪与绍绝。绍围洪,城中无食,洪呼吏士曰:洪于大义⑨,不得不死,诸君无事空与此祸⑩。众泣曰:何忍舍明府也⑪。男女八千余人,相枕而死⑫。洪不屈,绍杀洪。邑人陈容为丞⑬,谓曰: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绍又杀之,士为伤叹。今城四周,绍围郭尚存,水匝隍壍⑭,于城东北合为一渎,东北出郭,迳阳平县之冈成城西⑮。《郡国志》曰:阳平县有冈成亭。又北迳阳平县故城东,汉昭帝元平元年⑯,封丞相蔡义为侯国⑰。

【注释】

①高唐县:战国秦置。后入秦,属济北郡。西汉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四十里。

②武阳新城:即东武阳县城。

③曲中:弯曲偏僻处。

④武阳台:《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元和志》《寰宇记》,武阳台在朝城县(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西南一里。唐、宋朝城即今县治。”

⑤隅雉:城墙的边角。

⑥武水:即今山东兰陵东南武河。

⑦臧洪:字子源。东汉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东北)人。董卓专权,他为广陵太守张超功曹。曹操攻张超,臧洪向袁绍请兵救赵,袁绍不许。张超败死,臧洪拥兵自保。袁绍发兵围洪,城破被杀。

⑧曹操围张超于雍丘:事见《三国志·魏书·臧洪传》。张超,东汉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南)人。汉灵帝末为广陵太守。与臧洪善。后被曹操族灭。雍丘,战国魏置。后入秦,属砀郡。汉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

⑨大义:此处指为朋友张超报仇之事。

⑩无事:不必,没有必要。空与此祸:白白地遭受此等杀头的灾祸。与,遭受,参与。

⑪明府:官名别称。汉魏以来对太守、牧尹皆称府君,或明府君,省称明府。

⑫相枕而死:相互枕着而死去。形容死的人非常多。

⑬陈容:与臧洪同为东汉末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东北)人。少为书生,亲慕臧洪,随洪为东郡丞。亦被袁绍杀害。丞:官名。秦汉时自中央到地方长官的副职多称丞,如太常丞、卫尉丞、郡丞、县丞等。

⑭隍壍(qiàn):壕沟。隍,没有水的护城壕。壍,壕沟。

⑮阳平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莘县。冈成城:在今山东莘县西。

⑯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

⑰蔡义:西汉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善《韩诗》,为昭帝解《诗》,帝悦,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为昭帝授《诗》。后拜为少府、御史大夫。元平元年(前74)代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高唐县东边,

河水流到高唐县,有漯水注入。《地理志》说:漯水发源于东武阳。现在漯水上游在武阳县东南承接河水,往西北流经武阳新城东边,这是曹操当东郡太守时的治所。从东门的石沟引水往北流入堂池,池南还留有遗址。城内有一块大石,城西门叫冰井门,门内弯曲处,还留有冰井。城门外有个古台,叫武阳台,周围也有墙角雉堞的遗迹。水从新城往东北流经东武阳县旧城南边。应劭说:县在武水北边,就是王莽的武昌。那么漯水也许就是武水了。臧洪做东郡太守时,治所就在此城。曹操在雍丘包围了张超,臧洪出于友情和义气,请求袁绍来救援他,被袁绍拒绝了,臧洪就与袁绍绝交。袁绍包围臧洪,城中没有粮食,臧洪向下属呼叫道:我为了大义不能不死,诸位不必遭此灾祸。众人都哭泣着说:我们怎能忍心抛弃你呀!男女八千余人都交错倒地,死在一起。臧洪坚强不屈,被袁绍杀了。县人陈容当郡丞,说道:我宁愿与臧洪同日死,也不愿与将军你同日生。袁绍又杀了他,士人都为他悲伤感叹。现在城的四面,袁绍包围时的外城还在,水绕护城河而流,在城的东北面合成一条,往东北流出外城,流经阳平县冈成城西边。《郡国志》说:阳平县有冈成亭。又往北流经阳平县老城东边,汉昭帝元平元年,把阳平封给丞相蔡义,立为侯国。

漯水又北绝莘道①,城之西北,有莘亭。《春秋·桓公十六年》,卫宣公使伋使诸齐,令盗待于莘,伋、寿继殒于此亭②。京相璠曰:今平原阳平县北十里,有故莘亭,阸限蹊要③,自卫适齐之道也。望新台于河上④,感二子于夙龄,诗人《乘舟》⑤,诚可悲矣。今县东有二子庙,犹谓之为孝祠矣。

【注释】

①莘道:莘县的官道。莘,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莘县北十里。

②“《春秋·桓公十六年》”几句:事见《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急子)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寿子告之,使行。不可,曰:‘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及行,饮以酒。寿子载其旌以先,盗杀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又杀之。”桓公十六年,前696年。卫宣公,卫桓公完的弟弟晋。伋,亦作急子。殒,丧命,死亡。

③阸(è)限:阻塞,阻碍。蹊要:犹险要。

④新台:古台名。春秋时卫宣公为截夺儿媳所筑。故址在今山东鄄城东北,古黄河道北四里。

⑤《乘舟》:即《诗经·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毛传》:“《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夙龄,早年。这里指早亡。

【译文】

漯水又北流,横穿过莘的大路,城的西北角有莘亭。《春秋·桓公十六年》,卫宣公派伋出使齐国,叫强盗在莘等候他,伋和寿两人相继在此亭被杀。京相璠说:现在平原阳平县北边十里,还有旧时的莘亭,地当小路上的险要据点,是从卫去齐的必经之路。从河上眺望新台,感叹两位公子早年遇害,诗人作《二子乘舟》咏叹此事,确实也很可悲。现在县东有二子庙,还称为孝祠。

漯水又东北迳乐平县故城东①,县,故清也②。汉高帝八年③,封窒中同于清④,宣帝封许广汉少弟翁孙于乐平⑤,并为侯国。王莽之清治矣。汉章帝建初中⑥,更从今名也。漯水又北迳聊城县故城西,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云表,鲁仲连所谓还高唐之兵⑦,却聊城之众者也。漯水又东北迳清河县故城北⑧,《地理风俗记》曰:甘陵⑨,故清河。清河在南十七里,今于甘陵县故城东南,无城以拟之。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⑩,东南四十里有此城,拟即清河城也。后蛮居之,故世称蛮城也。

【注释】

①乐平县: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后为乐平县,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西南。

②清:春秋时齐县邑。东汉章帝时改清县置乐平侯国,后为乐平县,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西南。

③汉高帝八年:前199年。

④窒中同:即室中同。西汉诸侯。初以弩将从刘邦起事,后任都尉,击项羽、破韩王信于代等,有功。高祖八年(前199)封为清侯。

⑤许广汉:西汉昌邑(今山东金乡西)人。汉宣帝许皇后之父。翁孙:许延寿字翁孙,为许广汉少弟。因侄女平君为宣帝皇后而封为乐成侯。

⑥建初:东汉章帝刘炟(dá)的年号(76—84)。

⑦鲁仲连:省称鲁连。战国时齐人。好辩,善谋略。常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高唐:春秋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西南。

⑧清河县:三国魏置,为清河郡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东北。西晋为清河国治。北魏为东清河郡治。

⑨甘陵:东汉安帝刘祜时改厝县而置,为清河国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东北。

⑩艾亭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漯水下称甘陵县故城东二十里有艾亭城,当在今清平县(今山东临清东南)西北。”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乐平县旧城东边,就是旧时的清。汉高帝八年,把窒中同封于清,宣帝则把许广汉的小弟翁孙封于乐平,都立为侯国。就是王莽的清治。汉章帝建初年间,改为今名。漯水又往北流经聊城县旧城西边,城内有金城,周围有水,南门有驰道,穿过护城河往南出城,从这里起往外可以划船来往。东门旁有层台,高入云端,鲁仲连说的撤回高唐的大兵,打退聊城的部队,就指的是这地方。漯水又往东北流经清河县老城北边,《地理风俗记》说:甘陵就是旧时的清河。清河在水南十七里,现在甘陵县老城东南并无一座相应的城。正东二十里有艾亭城,东南四十里有此城,可能就是清河城。以后蛮人住在这里,所以世人称之为蛮城。

漯水又东北迳文乡城东南①,又东北迳博平县故城南②,城内有层台秀上,王莽改之曰加睦也。右与黄沟同注川泽③。

【注释】

①文乡城: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南。

②博平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西北肖王庄乡西南王菜瓜村西二里。

③黄沟: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开凿。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地,西达济水。史称黄沟。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文乡城东南,又往东北流经博平县老城南边,城内有层台高耸,王莽改名为加睦。漯水右边与黄沟一同流入河沼。

黄沟承聊城郭水,水泛则津注①,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迳清河城南,又东北迳摄城北②,《春秋》所谓聊、摄以东也③。俗称郭城,非也。城东西三里,南北二里,东西隅有金城,城卑下,墟郭尚存④,左右多坟垄⑤。京相璠曰:聊城县东北三十里有故摄城,今此城西去聊城二十五六里许,即摄城者也。又东迳文乡城北,又东南迳王城北⑥。魏太常七年⑦,安平王镇平原所筑⑧,世谓之王城。太和二十三年,罢镇立平原郡⑨,治此城也。黄沟又东北流,左与漯水隐覆,势镇河陆⑩,东出于高唐县,大河右迤⑪,东注漯水矣。

【注释】

①津注:流注。

②摄城:在今山东聊城东北。

③《春秋》所谓聊、摄以东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聊,即聊城。摄,即聂城。聊、摄为齐国西部边界。

④墟郭:荒废的外城。墟,故城,废址。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⑤坟垄:坟墓。垄,冢。

⑥王城:在今山东聊城东北二十五里。

⑦魏太常七年:422年。魏,北魏,亦称后魏。太常,当为泰常。

⑧安平王:无考。

⑨太和二十三年,罢镇立平原郡:《魏书·地形志》中记载是太和十一年,非太和二十三年。《魏书·地形志》“济州”下:“平原郡,汉高帝置。皇始中属冀州,太和十一年分属,武泰初立南冀州,永安中罢州。”译文从之。

⑩势镇河陆:《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与漯水隐覆势镇河陆,疑有讹文。”

⑪迤(yǐ):曲折延伸貌。

【译文】

黄沟承接聊城护城河,水满时相通,枯水时就断流。从城中往东北流出城,流经清河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摄城北边,就是《春秋》所说聊、摄以东的地方。民间称之为郭城是不对的。从城的东头到西头是三里,从南端到北端是二里,东西角有金城,地势低洼,城郭旧址还在,近旁有许多坟墓。京相璠说:聊城东北三十里有古摄城,现在此城西距聊城二十五六里,可见就是摄城了。又往东流经文乡城北边,又往东南流经王城北边。魏泰常七年,安平王镇守平原郡时筑此城,世人称之为王城。太和十一年,废镇改置平原郡,治所就在此城。黄沟又在东北流,左边与漯水汇合流注……往东流出高唐县,大河从右岸分支东出,注入漯水。

桑钦《地理志》曰:漯水出高唐①。余按竹书《穆天子传》称②:丁卯③,天子自五鹿东征④,钓于漯水,以祭淑人⑤,是曰祭丘。己巳,天子东征⑥,食马于漯水之上⑦。寻其沿历迳趣⑧,不得近出高唐也。桑氏所言,盖津流所出,次于是间也⑨。俗以是水上承于河⑩,亦谓之源河矣。

【注释】

①漯水出高唐:此为《汉书·地理志》“高唐”下引桑钦之说,并非桑钦别撰《地理志》。桑钦,字君长。西汉成帝时人。撰有《水经》一部。

②竹书《穆天子传》:书名。撰者不详。约为春秋末到战国初时作。晋咸宁五年(279)在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汲冢书之一。主要记录的是周穆王西征西方诸国和巡游中原的故事。

③丁卯:此处“丁卯”与下文“己巳”都是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来纪时。

④天子:指周穆王。五鹿: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大名东二十五里。

⑤淑人:这里指盛姬。盛姬为周穆王之嬖宠,早死。

⑥天子东征:《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多次向东方进军征讨,扩大地盘。

⑦食(sì)马:喂马。

⑧沿历:经历。迳趣:指途径、路线。

⑨次:本指驻扎,这里指途经、经过。

⑩上承于河:上游承接于黄河。

【译文】

《汉书·地理志》引桑钦说:漯水出自高唐。我查考竹书《穆天子传》说:丁卯日,穆天子从五鹿东进,在漯水垂钓,祭祀淑人盛姬,因此称为祭丘。己巳日,穆天子东进,在漯水上喂马。探究这里所述穆天子沿途所经的地方和去向,漯水是不可能发源于高唐近处的。桑钦是指河道流向,途经此处旁近。民间因这条水上游承接大河,所以也称为源河。

漯水又东北迳援县故城西①,王莽之东顺亭也。杜预《释地》曰:济南祝阿县西北有援城②。

【注释】

①援县:亦作瑗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西南。东汉废。

②祝阿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西南丰齐集北五里古城。援城:即瑗城。在今山东阳信东一里。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援县老城西边,就是王莽的东顺亭。杜预《释地》说:济南祝阿县西北有援城。

漯水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东。昔齐威王使肸子守高唐①,赵人不敢渔于河,即鲁仲连子谓田巴曰②: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者也。《春秋左传·哀公十年》:赵鞅帅师伐齐,取犁及辕,毁高唐之郭③。杜预曰:辕即援也。祝阿县西北有高唐城。

【注释】

①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田氏,名因齐,一作婴齐。在位期间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国势日强,先后在桂陵、马陵大败魏军,并称雄诸侯。肸(xī)子:《史记》作朌子,即田朌。战国初人,齐将。齐宣王时曾与田忌等指挥马陵之役,大败魏兵。齐威王二十五年(前332),又借魏兵大败赵军。

②鲁仲连子:即鲁仲连、鲁连。田巴:战国时齐国的将领,有辩才。

③“赵鞅帅师伐齐”几句:《左传·哀公十年》:“夏,赵鞅帅师伐齐,大夫请卜之。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于是乎取犁及辕,毁高唐之郭,侵及赖而还。”哀公十年,前485年。犁,春秋时齐犁邑,亦称犁丘。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辕,即援(瑗)县。高唐之郭,高唐的外城。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高唐县老城东边。从前齐威王派肸子去镇守高唐,赵国的人都不敢在河里捕鱼了,鲁仲连子对田巴说:现在楚国军队驻扎在南阳,赵国去进攻高唐。就指的是这里。《春秋左传·哀公十年》:赵鞅率领军队去攻打齐国,占领了犁、辕两城,破坏了高唐的城郭。杜预说:辕,就是援。祝阿县西北有高唐城。

漯水又东北迳漯阴县故城北①,县,故犁邑也②。汉武帝元光三年封匈奴降王③,王莽更名翼城。历北漯阴城南,伏琛谓之漯阳④,城南有魏沇州刺史刘岱碑⑤。《地理风俗记》曰:平原漯阴县,今巨漯亭是也。

【注释】

①漯(tà)阴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县在漯水之南而得名。

②犁邑:亦称犁、犁丘。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

③汉武帝元光三年封匈奴降王:事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元光三年,前132年。元光,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34—前129)。匈奴,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④伏琛(chēn):晋人。撰《齐记》,或称《齐地记》《三齐略记》。

⑤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灵帝时历任侍御史、侍中等职。献帝时出为兖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岱与袁绍等结盟,反对董卓专权。三年(192),岱为青州黄巾起义军击杀于东平。沇州刺史,即兖州刺史。兖州一州的行政长官。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漯阴县老城北边,就是旧时的犁邑。汉武帝元光三年,把漯阴封给降于汉的匈奴王,王莽改名为翼城。漯水流经北漯阴城南边,伏琛称为漯阳,城南有魏沇州刺史刘岱碑。《地理风俗记》说:平原漯阴县,就是现在的巨漯亭。

漯水又东北迳著县故城南①,又东北迳崔氏城北②。《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者也③。杜预《释地》曰: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④。

【注释】

①著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西汉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济阳区西二十里邿城。

②崔氏城:春秋时齐县邑。在今山东邹平西崔氏城。

③崔成请老于崔者也: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崔杼生成及彊而寡。娶东郭姜,生明。东郭姜以孤入,曰棠无咎,与东郭偃相崔氏。崔成有疾而废之,而立明。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

④朝阳县: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西北七十二里码头镇北。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著县老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崔氏城北边。《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请求让他退休告老,到崔去居住。杜预《释地》说: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

漯水又东北迳东朝阳县故城南①,汉高帝七年②,封都尉宰寄为侯国③。《地理风俗记》曰:南阳有朝阳县④,故加东。《地理志》曰:王莽之脩治也。

【注释】

①东朝阳县:即上文“朝阳县”。

②汉高帝七年:前200年。

③宰寄:当为华寄。西汉薛(今山东枣庄西)人。因功封朝阳侯。译文从之。

④南阳:即南阳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朝阳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东南刁河南岸。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东朝阳县旧城南边,汉高帝七年,把这里封给都尉华寄,立为侯国。《地理风俗记》说:南阳有朝阳县,所以这里加东字,叫东朝阳。《地理志》说:这就是王莽的脩治。

漯水又东迳汉征君伏生墓南①,碑碣尚存②,以明经为秦博士③。秦坑儒士④,伏生隐焉。汉兴,教于齐、鲁之间,撰五经、《尚书大传》⑤,文帝安车征之⑥。年老不行,乃使掌故欧阳生等受《尚书》于征君⑦,号曰伏生者也。

【注释】

①征君:因为受到皇帝的征聘,故称征君。伏生墓:《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章丘县(今山东济南章丘区西北)之东北,邹平县(今山东邹平东北)之西北。”伏生,名胜。西汉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旧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藏书于墙壁间。汉定,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西汉孝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前往受学。

②碑碣:石碑方首者称碑,圆首者称碣。后多不分,以之为碑刻的统称。

③明经:精通经书。博士:官名。春秋战国前,已有博士之号,但非官名,泛指博学之士。六国时已出现博士官。秦统一后置博士官,掌通古今,备顾问。汉承秦制。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掌教授经学,国有疑事,掌承问对。东汉因置。

④秦坑儒士:秦始皇三十五年,将犯禁的四百六十余儒生在咸阳活埋。史称坑儒。

⑤《尚书大传》:书名。旧题西汉伏生(一作伏胜)撰。是最早解释《今文尚书》的著作,但其内容不尽在解经,与经义在离合之间。

⑥文帝:西汉孝文帝刘恒。统治时期,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安车: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一般为立乘,此为坐乘,故称安车。凡妇人车皆坐乘,高官告老还乡或征召有重望的人,亦往往赐乘安车。

⑦乃使掌故欧阳生等受《尚书》于征君:受《尚书》者当是晁错,而非欧阳生。掌故,汉代官名,一作掌固,为百石之吏,掌管典章制度的故实。欧阳生,字和伯。西汉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南)人。事伏生,授倪宽。

【译文】

漯水又往东流经汉时征君伏生的坟墓南边,碑碣都还在,伏生因精通经书,秦时做了博士。秦把儒生都活埋了,伏生归隐,未遭此难。汉朝建立后,他在齐、鲁一带教书,著五经、《尚书大传》,文帝备车去征召他。伏生托词年老不去,于是派掌故欧阳生等去跟他学《尚书》,号称伏生。

漯水又东迳邹平县故城北①,古邹侯国②,舜后姚姓也③。

【注释】

①邹平县: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北孙镇。

②古邹侯国:周诸侯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本邾国,亦称邾娄国,曹姓。

③舜后姚姓也:《说文·女部》“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

【译文】

漯水又往东流经邹平县老城北面,就是古时的邹侯国,是舜的后代,姓姚。

又东北迳东邹城北①。《地理志》,千乘郡有东邹县②。

【注释】

①东邹城:东邹县的治所。在今山东高青西南花沟镇。

②千乘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东邹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西南花沟镇。东汉废。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东邹城北面。查考《地理志》,千乘郡有东邹县。

漯水又东北迳建信县故城北①。汉高帝七年②,封娄敬为侯国③。应劭曰:临济县西北五十里有建信城④,都尉治故城者也。

【注释】

①建信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西北青城镇东北小新城。东汉省。

②汉高帝七年:前200年。

③娄敬:西汉齐(今山东淄博临淄区)人。本姓娄,高祖在洛阳,敬献都关中之策。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后封关内侯,称建信侯。刘邦在白登被围后,他建和亲之策;又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至关中,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均被采纳。

④临济县:东汉永初二年(108)改狄县置,为乐安国治。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西北二里。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建信县老城北面。汉高帝七年,把这地方封给娄敬,立为侯国。应劭说:临济县西北五十里有建信城,是从前的都尉治所旧城。

漯水又东北迳千乘县二城间,汉高帝六年①,以为千乘郡,王莽之建信也。章帝建初四年为王国②;和帝永元七年③,改为乐安郡④,故齐地。伏琛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⑤,隔会水⑥,即漯水之别名也。

【注释】

①汉高帝六年:前201年。

②章帝建初四年:79年。为王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永平三年已封子建为千乘王,逾年薨,无子国除。故郦氏不数。《章帝八王传》,建初四年,封子伉为千乘王。”

③和帝永元七年:95年。

④乐安郡:东汉本初元年(146)改乐安国置。治所在高苑县(今山东邹平东北苑城)。

⑤齐城:即今山东淄博东北临淄故城。西周、春秋以及战国时,齐国均建都于此。《水经注·淄水》:“城对天齐渊,故城有齐城之称。”

⑥会水:漯水之别名。

【译文】

漯水又往东北流经千乘县两城之间,汉高帝六年立为千乘郡,也就是王莽的建信。章帝建初四年,立为王国;和帝永元七年,改为乐安郡,从前是齐国地方。伏琛说:千乘城在齐城西北一百五十里,中间隔着会水,就是漯水的别名。

又东北为马常坈①,坈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枝流而入于海。河海之饶,兹焉为最。《地理风俗记》曰: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河盛则通津委海②,水耗则微涓绝流③。《书》④:浮于济、漯⑤,亦是水者也。

【注释】

①马常坈:在齐地。本书出现的“坈”,其义多为湖泽。

②通津:四通八达之津渡。委海:聚集于大海。委,水流聚集之处。

③微涓:小水流。

④《书》:书名。即《尚书》。

⑤浮于济、漯:《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

【译文】

又往东北流,就是马常坈,这片洼地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漯水由此穿过河水的支流注入大海。河海物产的富饶,这里要首屈一指了。《地理风俗记》说:漯水往东北流,到千乘注入大海。河水升涨时,水流畅通,注入大海;枯涸时就只有一缕小水流,至于断流。《尚书》:在济水、漯水航行,指的就是此水。

又东北过杨虚县东①,商河出焉②。

《地理志》:杨虚,平原之隶县也。汉文帝四年③,以封齐悼惠王子将闾为侯国也④。城在高唐城之西南⑤,《经》次于此,是不比也。商河首受河水,亦漯水及泽水所潭也⑥。渊而不流⑦,世谓之清水。自此虽沙涨填塞⑧,厥迹尚存。历泽而北,俗谓之落里坈。迳张公城西⑨,又北,重源潜发,亦曰小漳河,商、漳声相近,故字与读移耳。

【注释】

①杨虚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茌平区东北。

②商河:在今山东境内。大致由今山东聊城茌平区东北经临邑、商河等县,至滨州东北入海。

③汉文帝四年:前176年。

④齐悼惠王:即刘肥,汉高祖刘邦长庶男。将闾:即齐孝王,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封杨虚侯。十六年(前164)晋封齐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反,他曾与吴楚约谋,但未及参与起兵,及吴楚败,畏罪服毒自杀。

⑤高唐城:高唐县治所。在今山东禹城西南四十里伦镇。

⑥潭:聚水成深潭。

⑦渊而不流:水深而不流动。渊,水深谓之渊。

⑧沙涨:谓沙淤积露出水面。

⑨张公城:在今山东平原县南。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杨虚县东边,商河从这里分支流出。

《地理志》:杨虚,是平原郡的属县。汉文帝四年,把这地方封给齐悼惠王的儿子将闾,立为侯国。城在高唐城西南,《水经》却把它放在这里,是安排不当。商河上口承受河水,也是漯水和泽水积聚的地方。水深不流,世人称之为清水。此后虽然涨沙堵塞了,但痕迹还在。经过沼泽往北,俗称落里坈。经过张公城西边,又往北,水流从地下再次流出,又叫小漳河,商、漳二字读音相近,所以字和读音都转了。

商河又北迳平原县东①,又迳安德县故城南②,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③,又东迳般县故城南④,又东迳乐陵县故城南⑤。汉宣帝地节四年⑥,封侍中史子长为侯国⑦。

【注释】

①平原县:战国赵置,后入秦,属济北郡。西汉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

②安德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东南郑家寨乡。

③平昌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临邑东北古城。东汉移今临邑北德平镇西南,改称西平昌县。

④般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西南。北魏为安德郡治。

⑤乐陵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西汉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东南二十五里花园乡城子后。东汉建安末为乐陵郡治。

⑥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

⑦侍中:官名。秦始置,为丞相属官。两汉沿袭,是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史子长:即西汉的史高。宣帝即位,召为侍中。地节四年(前66)封为乐陵侯。

【译文】

商河又往北流经平原县东边,又流经安德县老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平昌县老城,又往东流经般县老城南边,又往东流经乐陵县老城南边。汉宣帝地节四年,把乐陵封给侍中史子长,立为侯国。

商河又东迳朸县故城南①。高后八年②,封齐悼惠王子刘辟光为侯国③,王莽更之曰张乡。应劭曰:般县东南六十里有朸乡城,故县也。沙沟水注之④,水南出大河之阳⑤,泉源之不合河者二百步,其水北流注商河。

【注释】

①朸(lì)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四十里龙桑寺镇。

②高后八年:前180年。高后,即西汉皇帝刘邦的皇后吕后。

③刘辟光:齐悼惠王刘肥之子。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封朸侯。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因与吴、楚联合反汉而被杀。

④沙沟水:又名中川水。在今山东济南长清区南。

⑤大河之阳:黄河的北边。阳,山南水北为阳。

【译文】

商河又往东流经朸县老城南边。高后八年,把朸县封给齐悼惠王的儿子刘辟光,立为侯国,王莽时改名为张乡。应劭说:般县东南六十里有朸乡城,是个旧县城。沙沟水在这里注入商河,沙沟水发源于大河北边,泉源与大河相隔只有两百步,水往北流,注入商河。

商河又东北流迳马岭城西北①,屈而东注南转,迳城东。城在河曲之中,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是城②。

【注释】

①马岭城:在今山东阳信东南三十五里。

②东海王越斩汲桑:汲桑非为东海王越斩杀,而是被田兰、薄盛以及田甄等人斩杀。事见《晋书·孝怀帝纪》:“(永嘉元年)秋七月己酉朔,东海王越进屯官渡,以讨汲桑……十二月戊寅,并州人田兰、薄盛等斩汲桑于乐陵。”

【译文】

商河又往东北流经马岭城西北,折向东方,然后转向南方,流经城东。城在河曲之中,东海王司马越就在这里杀了汲桑。

商河又东北迳富平县故城北①,《地理志》曰:侯国也。王莽曰乐安亭。应劭曰:明帝更名厌次②。阚骃曰:厌次县本富平侯、车骑将军张安世之封邑③。非也。按《汉书》,昭帝元凤六年④,封右将军张安世为富平侯⑤。薨,子延寿嗣⑥,国在陈留⑦,别邑在魏郡⑧。《陈留风俗传》曰⑨:陈留尉氏县安陵乡⑩,故富平县也,是乃安世所食矣。岁入租千余万,延寿自以身无功德,何堪久居先人大国,上书请减户。天子以为有让,徙封平原,并食一邑,户口如故,而税减半。《十三州志》曰⑪:明帝永平五年⑫,改曰厌次矣。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高帝六年⑬,封元顷为侯国⑭。徐广《音义》曰:《汉书》作爰类,是知厌次旧名,非始明帝,盖复故耳⑮。县西有东方朔冢⑯,冢侧有祠,祠有神验。水侧有云城⑰,汉武帝元封四年,封齐孝王子刘信为侯国也⑱。

【注释】

①富平县:西汉改厌次镇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惠民东四十里桑落墅镇。

②明帝:东汉明帝刘庄。

③车骑将军:官名。汉高祖初年设置。文帝复置,西汉间时置时废。东汉章帝时青绶银印,在诸卿之上。和帝又赐之金紫,位次司空。张安世:字子孺。西汉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参决大政,审慎周密。元凤六年(前74)封富平侯。地节二年(前68),被任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④昭帝元凤六年:前75年。昭帝,汉武帝之少子,名刘弗陵。

⑤右将军:官名。汉代有右将军,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征战,但不常设。

⑥延寿:张安世之子。元康四年(前62)嗣为富平侯。

⑦陈留:即陈留郡。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置。治所在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

⑧别邑:旧都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都曰邑者也。”魏郡: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

⑨《陈留风俗传》:书名。东汉圈称撰。叙述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风俗民情。今存清王仁俊辑本一卷。

⑩尉氏县:秦始皇二年(前245)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尉氏。西汉属陈留郡。

⑪《十三州志》:书名。未知为应劭、黄义仲、阚骃何家所作。

⑫永平五年:62年。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75)。

⑬高帝六年:前201年。

⑭元顷:也作爰类。秦二世元年(前209),从刘邦起兵于留,任慎将。入汉中,为都尉。高祖六年以功封厌次侯。

⑮复故:恢复以前的旧名。

⑯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人。善诙谐滑稽。其《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二篇最善,存于萧统《文选》之中。

⑰云城:在今山东阳信东。

⑱汉武帝元封四年,封齐孝王子刘信为侯国也:当为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事。《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云侯”:“元朔四年四月乙卯,夷侯刘信元年。”齐孝王,齐悼惠王刘肥之子将闾。孝文帝封之为齐王。刘信,齐孝王刘将闾之子,元朔四年封云侯。译文从之。

【译文】

商河又往东北流经富平县老城北边,《地理志》说:这是个侯国。王莽时称为乐安亭。应劭说:明帝时改名厌次。阚骃说:厌次县本来是富平侯、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封邑。但实则不是。查考《汉书》,昭帝元凤六年,封右将军张安世为富平侯。张安世死后,由儿子延寿继承,国都在陈留,旧都邑是魏郡。《陈留风俗传》说:陈留尉氏县安陵乡,就是旧时的富平县,是张安世的食邑。每年租赋收入千余万,张延寿以为自己既无功绩又无德行,怎么可以久居在先人的大国,因此上书请求减削户口。皇帝认为他谦让,把封国迁到平原郡去,并以一城作为他的食邑,户口仍和过去一样,但赋税减半。《十三州志》说:明帝永平五年改称厌次。查考《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高帝六年,把这里封给元顷,立为侯国。徐广《音义》说:《汉书》写作爰类,由此可知厌次是旧名,并非从明帝时才有,明帝时不过恢复了原名而已。县西有东方朔墓,墓旁有祠,非常灵验。水边有云城,汉武帝元朔四年把这里封给齐孝王的儿子刘信,立为侯国。

商河又分为二水,南水谓之长丛沟,东流倾注于海。沟南海侧,有蒲台①,台高八丈,方二百步。《三齐略记》曰②:鬲城东南有蒲台③,秦始皇东游海上,于台上蟠蒲系马④,至今每岁蒲生,萦委若有系状,似水杨⑤,可以为箭。今东去海三十里。北水世又谓之百薄渎,东北流注于海水矣。

【注释】

①蒲台:在今山东滨州滨城区南蒲城街道。

②《三齐略记》:书名。晋人伏琛(chēn)撰。

③鬲(gé)城:在今山东德州附近。

④蟠(pán):弯曲盘结。蒲:蒲柳。

⑤水杨:蒲柳。

【译文】

商河又分成两支,南支叫长丛沟,东流注入大海。沟南海边有蒲台,高八丈,方圆二百步。《三齐略记》说:鬲城东南有蒲台,秦始皇东游于海上,在台上把蒲柳盘结起来拴马,直到今天,每年蒲柳长出以后,还是盘盘曲曲,像是拴过什么似的,蒲柳很像水杨,可以制箭。现在东边离海三十里。北支世人又称百薄渎,往东北流,注入大海。

大河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西,《春秋左传·襄公十九年》①:齐灵公废太子光而立公子牙②,以夙沙卫为少傅③。齐侯卒④,崔杼逆光⑤,光立,杀公子牙于句渎之丘⑥,卫奔高唐以叛⑦。京相璠曰:本平原县也,齐之西鄙也⑧。大河迳其西而不出其东,《经》言出东,误耳。

【注释】

①襄公十九年:前554年。

②齐灵公:春秋齐顷公无野之子,名环。太子光:齐灵公娶鲁女鬷声姬,生光,以为太子。后为齐庄公。公子牙:齐灵公姬妾仲姬生子牙。

③夙沙卫:齐灵公时的宠臣。少傅:官名。周成王时置,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为三公副职,辅佐国君。春秋时,齐国以少傅辅导太子,西汉称太子少傅。东汉沿置。

④齐侯:即齐灵公。

⑤崔杼:春秋齐国大夫。齐棠邑大夫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娶之。齐庄公与之私通。崔杼遂弑庄公。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后为庆封所杀。谥武子。逆:迎接。

⑥句渎之丘:在当时齐地。

⑦卫奔高唐以叛:《左传·襄公十九年》:“庄公即位,执公子牙于句渎之丘。以夙沙卫易己,卫奔高唐以叛。”卫,夙沙卫。

⑧西鄙:西部边邑。

【译文】

大河又往东北流经高唐县老城西边,《春秋左传·襄公十九年》:齐灵公废黜了太子光,把公子牙立为太子,任命夙沙卫为少傅。齐侯死后,崔杼迎太子光,太子光即位,在句渎之丘杀了公子牙,夙沙卫逃到高唐去造反。京相璠说:高唐本来是平原县,是齐国的西部边疆。大河流经县西,不是流过县东,《水经》说流过县东,是弄错了。

大河又北迳张公城①,临侧河湄②,魏青州刺史张治此③,故世谓之张公城。水有津焉,名之曰张公渡。

【注释】

①张公城:在今山东平原县南。

②临侧:临近,侧近。河湄:黄河岸边。湄,水边,岸旁。

③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青州刺史张治此:“张”下失其名字,似指张幸。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魏书·张彝传》:‘曾祖幸率户归国,拜青州刺史。’‘初彝曾祖幸,所招引河东民为州,裁千余家,后相依合,至于罢入冀州,积三十年,析别有数万户,故高祖比较天下民户,最为大州。’今按:张公关、张公渡或皆以幸招民户故,俗称张公,赵(一清)氏说疑为彝之祖,当是幸,不必指彝。”

【译文】

大河又往北流经张公城,城在河边,魏青州刺史张某的治所就设在这里,所以世人称之为张公城。水边有渡口,叫张公渡。

河水又北迳平原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原,博平也①,故曰平原矣。县,故平原郡治矣。汉高帝六年置②,王莽改曰河平也。晋灼曰③: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故《经》言,河水迳高唐县东。非也。按《地理志》曰:高唐,漯水所出,平原,则笃马河导焉④。明平原非高唐,大河不得出其东,审矣。大河右溢,世谓之甘枣沟⑤,水侧多枣,故俗取名焉。河盛则委泛,水耗则辍流。故沟又东北历长堤,迳漯阴县北⑥,东迳著城北⑦,东为陂淀⑧,渊潭相接,世谓之秽野薄。

【注释】

①博平:广大而平坦。

②汉高帝六年:前201。

③晋灼:河南(今河南洛阳东北)人。晋尚书郎。《新唐书·艺文志》:“晋灼《汉书集注》十四卷。又《音义》十七卷。”

④笃马河:即今山东之马颊河。

⑤甘枣沟:在今山东临邑北古黄河之南。

⑥漯(tà)阴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县在漯水之南而得名。

⑦著城:著县县城。著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西汉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济阳区西二十里邿城。

⑧陂(bēi):池塘,水池。淀:浅的湖泊。

【译文】

河水又往北流经平原县老城东边。《地理风俗记》说:原,就是广大而平坦的意思,所以叫平原。平原县是旧时平原郡的治所。汉高帝六年置,王莽改名为河平。晋灼说:齐的西部有平原。河水往东北流经高唐,高唐就是平原。所以《水经》说:河水流过高唐县东边。这是错误的。查考《地理志》说:高唐是漯水的发源地,平原则是笃马河经过的地方。这说明平原不是高唐,大河不可能流过县东,这是一清二楚的事。大河从右边溢出,世人称之为甘枣沟,水边多枣,所以民间取了这水名。河水盛大时向此沟溢出,水枯时就断流。老沟又往东北流经长堤,流过漯阴县北边,往东流过著城北边,东边是湖荡,渊潭相接,世人称之为秽野薄。

河水又东北迳阿阳县故城西①,汉高帝六年,封郎中万䜣为侯国②。应劭曰:漯阴县东南五十里有阿阳乡,故县也。

【注释】

①阿阳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西南。

②郎中万䜣:具体不详。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阿阳县老城西边,汉高帝六年,把这里封给郎中万䜣,立为侯国。应劭说:漯阴县东南五十里有阿阳乡,是个旧县址。

又东北过漯阳县北,

河水自平原左迳安德城东,而北为鹿角津①。东北迳般县、乐陵、朸乡至厌次县故城南②,为厌次河。汉安帝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数百,乘船寇平原,县令刘雄、门下小吏所辅,浮舟追至厌次津,与贼合战,并为贼擒,求代雄,豪纵雄于此津③。所辅可谓孝尽爱敬④,义极君臣矣⑤。

【注释】

①鹿角津:在今山东临邑北。

②般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西南。北魏为安德郡治。乐陵:即乐陵县。战国秦置,属济北郡。西汉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乐陵东南二十五里花园乡城子后。东汉建安末为乐陵郡治。朸(lì)乡:朸县县城。朸县,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四十里龙桑寺镇。厌次县: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东北神头镇。

③“汉安帝永初二年”几句: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刘茂传》:“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至厌次河,与贼合战。雄败,执雄,以矛刺之。时小吏所辅前叩头求哀,愿以身代雄。豪等纵雄而刺辅,贯心洞背即死。”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剧贼毕豪,东汉北海剧(今山东昌乐西)人。安帝初,起兵反抗官府,后为东郡太守捕杀。刘雄,汉安帝时平原县令。因征讨毕豪等被擒,雄下属小吏所辅以身代雄,得免。门下小吏,汉郡县佐吏有内部、外部之分,居门下办事者为门下吏,以别于在外办事的外部吏。所辅,刘雄的门下小吏。刘雄被毕豪所擒,所辅愿以身代雄,后为毕豪杀死。

④孝尽爱敬:在孝道上做到了敬爱的极点。

⑤义极君臣:在仁义上做到了下属忠于上级的极点。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漯阳县北边,

河水从平原县左边流经安德城东边,往北是鹿角津。水往东北流经般县、乐陵、朸乡,到厌次县旧城南边,称为厌次河。汉安帝永初二年,强盗毕豪等数百人乘船来抢劫平原,县令刘雄、门下小吏所辅,开船追至厌次津,与强盗作战,都被强盗俘虏了,所辅请求代替刘雄死,毕豪就在这渡口释放了刘雄。所辅可说在孝道上尽了敬爱之心,在节义上做到了下属忠于上级的极点了。

河水右迳漯阴县故城北,王莽之巨武县也。

【译文】

河水右边流经漯阴县老城北边,就是王莽的巨武县。

河水又东北为漯沃津①,在漯沃县故城南②,王莽之延亭者也。《地理风俗记》曰: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③,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魏改为后部亭,今俗遂名之曰右辅城。

【注释】

①漯沃津:在今山东滨州一带。

②漯沃县:即湿沃县。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滨州西北滨北街道西。

③千乘县:秦置,属临淄郡。西汉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就到漯沃县老城南边,这就是王莽的延亭。《地理风俗记》说: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是个旧县城。魏时改为后部亭,现在俗称右辅城。

河水又东迳千乘城北,伏琛之所谓千乘北城者也。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千乘城北边,就是伏琛所说的千乘北城。

又东北过利县北①,又东北过甲下邑②,济水从西来注之,又东北入于海。

河水又东分为二水,枝津东迳甲下城南③,东南历马常坈注济。《经》言济水注河,非也。河水自枝津东北流,迳甲下邑北,世谓之仓子城④。又东北流,入于海。《淮南子》曰⑤: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尚书·禹贡》曰:夹右碣石入于河⑥。《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⑦,东流注于河。河之入海,旧在碣石,今川流所导,非禹渎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故班固曰:商竭,周移也⑧。又以汉武帝元光二年⑨,河又徙东郡,更注渤海。是以汉司空掾王璜言曰⑩: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侵数百里。故张折云⑪:碣石在海中。盖沦于海水也。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⑫,今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王璜之言,信而有征,碣石入海,非无证矣。

【注释】

①利县: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东四十里利城。东汉属乐安国。

②甲下邑:《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利津县(今山东利津)东南。”

③甲下城:甲下邑之城,当在今山东利津东南。

④仓子城:亦称甲下邑。

⑤《淮南子》:书名。也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杂家著作,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先秦儒、法、阴阳等诸家学说。

⑥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仙台山。

⑦绳水:即《水经·圣水注》中的圣水,上游为今北京房山区大石河或小清河,下游在今河北廊坊安次区南合河,今堙。

⑧“周定王五年”几句:《汉书·沟洫志》:“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周定王五年,前602年。周定王,东周匡王姬班的弟弟姬瑜。移,移道,改道。

⑨元光二年:前133年。元光,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34—前129)。

⑩司空掾(yuàn)王璜:西汉末年儒者。字平中(或作平仲),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时官大司空掾,曾参与治河议。

⑪张折:具体不详。

⑫营州: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置。治所在龙城县(今辽宁朝阳)。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利县北边,又往东北流过甲下邑,济水从西边流来注入,又往东北流入大海。

河水又东流,分成两条,支流往东流经甲下城南边,往东南流经马常坈注入济水。《水经》说济水注入河水,实际上并不是。河水从支流分出处往东北流经甲下邑北边,世人称之为仓子城。河水又往东北流,注入大海。《淮南子》说:河水拐了九个弯注入大海,而水流仍源源不断,这是因为有昆仑不断供水的缘故。《尚书·禹贡》说:右边傍着碣石进入大河。《山海经》说:碣石山,绳水就发源于那里,东流注入河水。河水从前原在碣石注入大海,现在水流经过的地方,已不是大禹时的旧河道了。周定王五年,大河改道。所以班固说:商时枯竭,周时改道。在汉武帝元光二年,大河又改道,于东郡注入渤海。所以汉司空掾王璜说:从前曾连日下雨,刮东北风,海水横溢,向西南涌去,入侵达数百里。所以张折说:碣石在海中。大概碣石是沉没到海水中去了。从前燕、齐土地辽阔,因此划出部分土地设置营州,现在城已靠近海边,海水北侵,半个城就将被淹没了。王璜的话有根有据,碣石陷入海中,不是全无凭据的。


卷四 河水四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