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字数:13878

嵩高为中岳①,在颍川阳城县西北②。

《春秋说题辞》曰③:阴含阳,故石凝为山。《国语》曰:禹封九山,山,土之聚也。《尔雅》曰:山大而高曰崧,合而言之为崧高,分而名之为二室。西南有少室④,东北有太室⑤。《嵩高山记》曰⑥:山下岩中有一石室,云有自然经书,自然饮食。又云:山有玉女台⑦,言汉武帝见,因以名台。

【注释】

①嵩高:即嵩高山,又称外方山、太室山。即今河南登封西北嵩山。古称中岳。

②颍川:即颍川郡。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韩国。六年(前201)复为颍川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徙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三十六里古城)。阳城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

③《春秋说题辞》:书名。又作《说题辞》。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④少室:即少室山。在今河南登封西北。为嵩山之西部。

⑤太室:即太室山。在今河南登封北。为嵩山之东部。

⑥《嵩高山记》:书名。《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初学记》五屡引卢元明《嵩山记》,《寰宇记·河南道》亦一引之,此是卢作。”

⑦玉女台:当在今河南登封西北嵩山。

【译文】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嵩高是中岳,位于颍川郡阳城县西北。

《春秋说题辞》说:阴中含阳,所以岩石凝结成山。《国语》说:禹封九山,土聚集起来,称为山。《尔雅》说:大而高的山称为崧,合起来称为崧高,分开来称为二室。西南有少室,东北有太室。《嵩高山记》说:山下岩石中有一所石室,据说里面有自然形成的经书,有自然形成的饮食。又说:山中有玉女台,汉武帝见过,所以称为玉女台。

泰山为东岳①,在泰山博县西北②。

岱宗也。王者封禅于其山③,示增高也。有金策玉检之事焉④。

【注释】

①泰山:又称岱山、岱岳。古称岱宗。号称东岳。在今山东泰安北。

②泰山:即泰山郡。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今泰安东北)。博县:西汉改博阳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

③封禅(shàn):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称作禅。

④金策: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检:封缄。古书以竹木简为之,书成,穿以皮条或丝绳,于绳结处封泥,在泥上钤印,谓之检。

【译文】

泰山是东岳,位于泰山郡博县西北。

五岳中的正宗。帝王在此山封禅,以增高其地位。这里有金的书册和玉的印章。

霍山为南岳①,在庐江灊县西南②。

天柱山也。《尔雅》云:大山宫小山为霍③。《开山图》曰④:其山上侵神气,下固穷泉。

【注释】

①霍山:即今安徽霍山县西南天柱山。南岳:与今天所说的南岳衡山不同。

②庐江:即庐江郡。此处应指三国吴所置庐江郡,治所在皖县(今安徽潜山县)。灊(qián)县:西汉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东汉改潜县。后复为灊县。

③大山宫小山为霍:《尔雅·释山》:“大山宫小山,霍。”邢昺疏:“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谓大山名宫,小山名霍也。”

④《开山图》:书名。即《遁甲开山图》。《隋书·经籍志》题荣氏撰。三卷。是书所记皆天下名山即洪古帝王发迹之处。

【译文】

霍山是南岳,位于庐江郡灊县西南。

霍山就是天柱山。《尔雅》说:大山在外环绕小山称为霍。《开山图》说:此山上通神明,下达地府。

华山为西岳①,在弘农华阴县西南②。

《古文》之惇物山也③。

【注释】

①华山:又称太华、华岳。在今陕西华阴南十里。

②弘农:即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北故函谷关城)。华阴县:西汉高帝八年(前199)改宁秦县置。属京兆尹。为京辅都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华阴东南五里。东汉改属弘农郡。

③《古文》:此指《古文尚书》。惇(dūn)物山:一作敦物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经》明言敦物在扶风武功县西南,郦氏安得以华山为敦物?”

【译文】

华山是西岳,位于弘农郡华阴县西南。

华山就是《古文尚书》中的惇物山。

雷首山在河东蒲坂县东南①。

【注释】

①雷首山: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与涑水河、沁河间。河东:即河东郡。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蒲坂县:又作蒲阪县。战国时魏置,后入秦,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西汉改为蒲反县。东汉复为蒲坂县。

【译文】

雷首山位于河东郡蒲坂县东南。

砥柱山在河东大阳县东河中①。

【注释】

①砥柱山:又名底柱山、三门山。在今山西平陆东、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北黄河中。为黄河漕运极为艰险之处。大阳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平陆西南三门峡水库区。

【译文】

砥柱山位于河东郡大阳县东的黄河中。

王屋山在河东垣县东北也①。

昔黄帝受丹诀于是山也。

【注释】

①王屋山:在今河南济源西北九十里与山西阳城交界处。垣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约三十五里王茅镇。

【译文】

王屋山位于河东郡垣县东北。

从前黄帝在此山接受丹诀。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县西北①。

王烈得石髓处也②。

【注释】

①太行山:一名五行山,或称皇母山。在今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河内:即河内郡。秦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野王县:战国韩置。后入秦,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

②王烈:字长休。东晋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常服黄精并炼铅。相传年三百三十八岁,犹有少容。入太行山中,不知所终。石髓: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

【译文】

太行山位于河内郡野王县西北。

这是王烈获得石髓的地方。

恒山为北岳①,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②。

【注释】

①恒山:又名常山、大茂山。五岳之北岳。在今河北曲阳西北。

②中山:即中山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景帝改为中山国。上曲阳县:西汉改曲阳县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曲阳西四里。东汉属中山国。

【译文】

恒山是北岳,位于中山郡上曲阳县西北。

碣石山在辽西临渝县南水中也①。

大禹凿其石,夹右而纳河。秦始皇、汉武帝皆尝登之。海水西侵,岁月逾甚,而苞其山②,故言水中矣。

【注释】

①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仙台山。辽西:即辽西郡。战国燕置。秦时治所在阳乐县(今辽宁义县西)。临渝县:一作临榆县。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朝阳东北。

②苞:通“包”。包裹。

【译文】

碣石山位于辽西郡临渝县南的海水之中。

大禹开凿此石,阻其右侧而接纳河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登临。海水向西侵入,长期以后全山沦入海中,所以说山在海中。

析城山在河东濩泽县西南①。

【注释】

①析城山:即今山西阳城西南析城山。濩泽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阳城西北二十五里泽城村。

【译文】

析城山位于河东郡濩泽县西南。

太岳山在河东永安县①。

【注释】

①太岳山:一名霍山、霍太山。即今山西霍州东南太岳山。为汾河与沁河、浊漳河分水岭。永安县: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即今山西霍州。

【译文】

太岳山位于河东郡永安县。

壶口山在河东北屈县东南①。

【注释】

①壶口山:在今山西吉县西南。北屈县:秦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二十一里。

【译文】

壶口山位于河东郡北屈县东南。

龙门山在河东皮氏县西①。

【注释】

①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西与陕西韩城以黄河为界。皮氏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

【译文】

龙门山位于河东郡皮氏县西。

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河上①。

【注释】

①梁山:在今陕西韩城西,接合阳界。冯翊:即冯翊郡。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所在临晋县(今陕西大荔)。夏阳县:战国秦置,秦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南二十里西少梁。西汉属左冯翊。三国魏属冯翊郡。

【译文】

梁山位于冯翊郡夏阳县西北的黄河之上。

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①。

【注释】

①荆山:在今陕西大荔东南朝邑镇南。怀德县:战国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大荔东南。西汉属左冯翊。

【译文】

荆山位于冯翊郡怀德县南。

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①。

【注释】

①岐山:亦名天柱山,俗称箭括岭。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七十里。山有两岐,故名。扶风:即扶风郡。三国魏改右扶风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东南十里)。美阳县: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扶风北二十里法门镇。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以在美水之阳而得名。晋属扶风郡。

【译文】

岐山位于扶风郡美阳县西北。

汧山在扶风汧县之西也①。

【注释】

①汧(qiān)山:亦名吴山、岳山、吴岳山。即今陕西宝鸡西北吴山。汧县:周时为秦汧邑,襄公二年(前776)建都于此。春秋时秦宁公二年(前714)徙都平阳后置为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秦属内史。汉属右扶风。西晋属扶风郡。

【译文】

汧山位于扶风郡汧县以西。

陇山、终南山、惇物山,在扶风武功县西南也①。

【注释】

①陇山:即陇坻。在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终南山:又名南山、中南山、太一山。即今陕西秦岭山脉。东西走向。武功县: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渭水南岸。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

【译文】

陇山、终南山、惇物山,位于扶风郡武功县西南。

西顷山在陇西临洮县西南①。

《禹贡》中条山也②。

【注释】

①西顷山:又称嵹台山、西强山。即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西顷山。西北—东南走向。属秦岭西端。为洮河、白龙江分水岭。陇西:即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治所在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南)。以在陇山之西而得名。三国魏移治襄武县(今甘肃陇西东南)。临洮县: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

②《禹贡》:即《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中条山:亦称薄山、襄山、雷首山等。在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南。

【译文】

西倾山位于陇西郡临洮县西南。

西倾山就是《禹贡》的中条山。

嶓冢山在陇西氐道县之南①。

南条山也。

【注释】

①嶓(bō)冢山:又称南条山。即今陕西宁强北之嶓冢山。土人名汉源山,当为《禹贡》“嶓冢导漾”之嶓冢山。氐道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

【译文】

嶓冢山位于陇西郡氐道县以南。

嶓冢山就是南条山。

鸟鼠同穴山在陇西首阳县西南①。

郑玄曰②:鸟鼠之山,有鸟焉,与鼠飞行而处之。又有止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鸟名为鵌③,似鵽而黄黑色④,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处⑥,鼠内而鸟外。孔安国曰⑤:共为雌雄。杜彦达曰⑥:同穴止宿,养子互相哺食,长大乃止。张晏言⑦:不相为牝牡⑧,故因以名山。

【注释】

①鸟鼠同穴山:即鸟鼠山,一名青雀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首阳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水北岸。

②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遍注群经。

③鸟名为鵌(tú):《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名鵌,其鼠为鼵(tū)。”郭璞注:“鼵如人家鼠而短尾;鵌似鵽(duò)而小,黄黑色。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

④鵽(duò):即鵽鸠,又名寇雉、突厥雀。即毛腿沙鸡。外形似鸽,无后趾,前三趾合生,密被短羽。

⑤孔安国:字子国。鲁(今山东曲阜)人。西汉经学家。相传他曾得孔壁所藏古文《尚书》,开古文《尚书》学派。

⑥杜彦达:一作杜彦远。具体不详。

⑦张晏:字子博。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有《汉书》注,多存于今颜师古《汉书注》中。

⑧牝牡(pìn mǔ):鸟兽的雌性和雄性。

【译文】

鸟鼠同穴山位于陇西郡首阳县西南。

郑玄说:鸟鼠之山有鸟,与鼠共同飞行。它们共同居住之处则是同穴之山,这是两座山。鸟的名称叫鵌,和鵽相像而颜色黄黑,鼠像家鼠而尾巴短,它们穿地共居,鼠在内而鸟在外。孔安国说:雌雄共居。杜彦达说:同穴居住,产养以后就互相哺育,长大后才中止。张晏说:雌雄不相混杂,所以称此山为鸟鼠同穴山。

积石在陇西河关县西南①。

《山海经》云:山在邓林东②,河所入也。

【注释】

①积石:即积石山,又称大积石山,今又称阿尼玛卿山。河关县: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河阴镇)西。东汉属陇西郡。

②邓林:具体不详。

【译文】

积石山位于陇西郡河关县西南。

《山海经》说:此山在邓林以东,是黄河流入的地方。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①。

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②,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始泽③。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迳姑臧县故城西,东北流,水侧有灵渊池④。王隐《晋书》曰⑤:汉末,博士燉煌侯瑾⑥,善内学⑦,语弟子曰,凉州城西泉水当竭⑧,有双阙起其上⑨。至魏嘉平中⑩,武威太守条茂起学舍⑪,筑阙于此泉。太守填水,造起门楼,与学阙相望。泉源徙发,重导于斯,故有灵渊之名也。

【注释】

①都野泽:即猪野泽,又名休屠泽。在今甘肃民勤东北北山村以南一带。武威县: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东北泉山镇东南连城遗址。

②姑臧:即姑臧县。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为武威郡治。治所即今甘肃武威。三国魏黄初中移凉州治此。

③武始泽:古名谷水。即今甘肃武威西北之石羊河。

④灵渊池:《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寰宇记》,灵泉池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南城中。”

⑤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东晋史学家。撰《晋书》,今佚。

⑥博士:官名。掌古今史事,典守书籍,或专掌某一经书的传授。侯瑾:人名。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其余不详。

⑦内学:谶纬之学。

⑧凉州城:今甘肃武威。

⑨双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

⑩嘉平: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9—254)。

⑪武威:即武威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条茂:武威太守。其余不详。

【译文】

都野泽位于武威县东北。

武威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其东北就是休屠泽。《古文尚书》称为猪野。此水上游接姑臧武始泽。泽水有两个源头,向东北流合成一条河流,经过姑臧县旧城以西向东北流,水边有一个灵渊池。王隐《晋书》说:汉朝末年,燉煌人博士侯瑾善于谶纬之学,他对其弟子说,凉州城以西的泉水行将枯竭,当有双阙在此处兴建。到了魏嘉平年间,武威太守条茂在此兴建学校房舍,在此泉上修筑双阙。太守把泉水填平,造起门楼,和学校房舍及双阙相对。泉水的源头迁移到此重发,所以有灵渊这个名称。

泽水又东北流迳马城东①,城即休屠县之故城也②,本匈奴休屠王都③,谓之马城河。

【注释】

①马城:在今甘肃武威北。

②休屠县:西汉太初三年(前102)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北六十里四坝镇三岔古城。西晋废。北魏复置,属武兴郡。

③休屠王:西汉时匈奴诸王。与浑邪王共守匈奴西境。被浑邪王所杀。

【译文】

都野泽水又东北流经过马城以东,这就是休屠县的旧城,是原来匈奴休屠王的都城,泽水到此称为马城河。

又东北与横水合①。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凉州治②。《地理风俗记》曰③:汉武帝元朔三年④,改雍曰凉州,以其金行⑤,土地寒凉故也。迁于冀⑥,晋徙治此。王隐《晋书》曰: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⑦,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及张氏之世居也⑧,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⑨。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⑩;北城殖园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门。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其水侧城北流,注马城河。

【注释】

①横水:即今甘肃泾水南源。

②武威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北魏属凉州,治所在林中县(今甘肃武威)。凉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魏黄初中移治姑臧县(今甘肃武威)。

③《地理风俗记》:书名。东汉应劭撰。今仅存辑本。

④元朔三年:前126年。

⑤金行:指古代五行学说中的金。五行学说谓西方、秋天为金。

⑥冀:即冀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北)。

⑦卧龙城:即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城的前身。

⑧张氏:即张轨,字士彦。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汉常山景王张耳十七代孙。家世孝廉,以儒学显。永宁初,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讨破鲜卑,遂威著西州,化行河右。设立学校,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

⑨箱:边,面。

⑩讲武场:讲习武事的场所。

【译文】

马城河又东北流与横水会合。横水发源于姑臧城下,姑臧城是武威郡治和凉州州治。《地理风俗纪》说:汉武帝元朔三年,把雍州改成凉州,因其五行属金,而土地寒凉的缘故。州治迁到冀,晋朝又把州治迁到这里。王隐《晋书》说:凉州形状像龙,所以叫作卧龙城,此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原是匈奴所修筑的。等到张氏到这里世居,又增筑了各为一千步的四个城厢。东城种植果树,名为讲武场;北城种植果树,称为玄武圃。两处都有宫殿。中城内修建了一所四时宫,按时按节地供其游赏。把旧城并成五区,二十二门,大街小巷互相沟通。宫殿楼阁,大加修缮,妆饰得五彩缤纷,可以和京城皇宫比美。此水从城侧北流,注入马城河。

河水又东北,清涧水入焉①,俗亦谓之为五涧水也。水出姑臧城东,而西北流注马城河。

【注释】

①清涧水:亦称五涧水。在今甘肃武威东。

【译文】

马城河又东北流,与清涧水会合,民间也称它为五涧水。清涧水发源于姑臧城东,西北流注入马城河。

河水又与长泉水合①。水出姑臧东揟次县②,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历黄沙阜,而东北流注马城河。

【注释】

①长泉水:当在今甘肃武威境内。

②揟(xū)次县: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东南。

【译文】

马城河又与长泉水会合。长泉水发源于姑臧城东的揟次县,就是王莽的播德县,西北流经过黄沙阜,再东北流注入马城河。

又东北迳宣威县故城南①,又东北迳平泽、晏然二亭东,又东北迳武威县故城东。汉武帝太初四年②,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③,以其众置武威县,武威郡治,王莽更名张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④,北至武威入海。届此水流两分,一水北入休屠泽,俗谓之为西海;一水又东迳百五十里,入猪野,世谓之东海。通谓之都野矣。

【注释】

①宣威县: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西南薛百乡。

②太初四年:前101年。太初,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04—前101)。

③浑邪王:西汉诸侯。匈奴人。武帝时拥兵数万,常犯边境。匈奴单于欲杀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约降汉。汉朝封浑邪王为漯阴侯,赏赐者数十巨万。

④谷水:亦称武始泽。即今甘肃武威西北之石羊河。

【译文】

马城河又东北流经过宣威县旧城南,又东北流经过平泽、晏然二亭以东,又东北流经过武威县旧城以东。汉武帝太初四年,匈奴的浑邪王杀掉了休屠王,他的士民众人就建置了武威县,是武威郡的郡治,王莽改名为张掖。《地理志》说:谷水发源于姑臧南山,北到武威注入海中。到了这里,河流分成两条,一条北流注入休屠泽,通常叫作西海;一条又东流一百五十里,注入猪野,通常称为东海。一般也称为都野。

合离山在酒泉会水县东北①。

合黎山也。

【注释】

①合离山:即今甘肃高台北之合黎山。酒泉:即酒泉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治所在禄福县(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市)。会水县: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金塔东北双古城遗址。

【译文】

合离山位于酒泉郡会水县东北。

合离山就是合黎山。

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①。

居延泽在其县故城东北②,《尚书》所谓流沙者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流沙③。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锺山④,西行极崦嵫之山⑤,在西海郡北⑥。山有石赤白色,以两石相打,则水润。打之不已,润尽则火出,山石皆然⑦,炎起数丈⑧,径日不灭,有大黑风。自流沙出,奄之乃灭⑨,其石如初。言动火之事,发疾经年,故不敢轻近耳。

【注释】

①流沙地:泛指我国西北方之沙漠地区而言。张掖:即张掖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郡置。治所在觻得县(西晋改名永平县,今甘肃张掖西北四十里)。居延县:西汉武帝时置,属张掖郡,为郡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黑城东北故城。东汉为张掖属国都尉治。

②居延泽: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③弱水: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今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入内蒙古境后,称额济纳河。

④锺山:即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

⑤崦嵫(yān zī)之山:即崦嵫山。在今甘肃天水市西五十里。

⑥西海郡:东汉建安中置,属凉州。治所在居延县(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黑城东北故城)。

⑦然:同“燃”。燃烧。

⑧炎:火焰。

⑨奄:覆盖,遮蔽。

【译文】

流沙地在张掖郡居延县东北。

居延泽在居延县旧城东北,即《尚书》所称的流沙。其形状像生出五日的新月。弱水注入流沙。所谓流沙,就是河流与沙一起漫流。也有说流沙发源于锺山的,西流远达西海郡以北的崦嵫之山。山上有红色和白色的石头,用两石互相打击,石上就生水而润滑。若继续不断打击,水干以后就发火,山上的石头都烧起来,火势高达数丈,整日不灭,并刮起大黑风。要用流沙之水才能淹灭,石头就恢复原状。经常传言此山起火的事情,因为发生很快,而且常年不熄,所以人们不敢轻易接近它。

流沙又迳浮渚①,历壑市之国,又迳于鸟山之东、朝云国西②,历昆山西南,出于过瀛之山③。《大荒西经》云④:西南海之外,流沙出焉,迳夏后开之东⑤。开上三嫔于天⑥,得《九辩》与《九歌》焉⑦。又历员丘不死山之西⑧,入于南海。

【注释】

①浮渚:沙漠中的小洲。

②壑市之国、鸟山、朝云国:《山海经海内经》中的地名。具体不详。

③过瀛之山:具体不详。

④《大荒西经》:即《山海经·大荒西经》。

⑤夏后开:即夏朝国君启。避汉景帝刘启的讳。相传为大禹的儿子。

⑥嫔:妇人美称。

⑦《九辩》《九歌》:天帝乐名。按,以上语见《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

⑧员丘不死山:《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郭璞注:“即员丘也。”

【译文】

流沙又经过浮渚和壑市之国,又经过鸟山以东、朝云国以西,经过昆山西南,从过瀛之山流出来。《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流沙从西南海外出来,经过夏后开以东。夏后开将三个美女献给天帝,获得了《九辩》和《九歌》。流沙又经过员丘不死山之西,注入南海。

三危山在燉煌县南①。

《山海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②。是山也,广圆百里,在鸟鼠山西③。即《尚书》所谓窜三苗于三危也④。《春秋传》曰:允姓之奸,居于瓜州⑤。瓜州,地名也。杜林曰⑥:燉煌,古瓜州也。州之贡物,地出好瓜,民因氏之⑦。瓜州之戎,并于月氏者也⑧。汉武帝元鼎六年⑨,分酒泉置⑩。南七里有鸣沙山⑪,故亦曰沙州也⑫。

【注释】

①三危山:即今甘肃敦煌东南三危山。燉煌县:西汉置,为敦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敦煌西。

②青鸟:神话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

③鸟鼠山:一名青雀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

④三苗:亦称有苗。部落名、族名。《史记·五帝本纪》载其地在江、淮、荆州,即今河南西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相传舜时被迁到三危一带,即今甘肃敦煌周围。

⑤允姓之奸,居于瓜州:语见《左传·昭公九年》。允姓,即允姓戎。部族名。先秦至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戎族的一支。陆浑戎之祖。瓜州,春秋时为羌氐戎和允姓戎所居之地,在今甘肃敦煌。

⑥杜林:字伯山。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治《古文尚书》。著有《苍颉训纂》《苍颉故》,均佚。

⑦氏:取名。

⑧月氏:古民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西汉文帝时,月氏为匈奴所逐,大部西徙至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称为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

⑨元鼎六年:前111年。元鼎,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16—前111)。

⑩酒泉:即酒泉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治所在禄福县(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市)。

⑪鸣沙山:又名神沙山、沙角山。即今甘肃敦煌南十里鸣沙山。

⑫沙州:十六国前凉张骏十二年(335)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西)。

【译文】

三危山在燉煌县南。

《山海经》说:三危之山,有三只青鸟住在那里。这座山,在鸟鼠山以西,方圆达百里。《尚书》所说的把三苗放逐到三危,就是此山。《春秋传》说:有允姓的奸邪之人,居住在瓜州。瓜州是地名。杜林说:古时的瓜州就是燉煌。瓜州的土地出好瓜,是这里的贡物,所以人们称这里为瓜州。瓜州之戎,为月氏所并,也就是这个瓜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分出酒泉郡的地方置这个县。县南七里有鸣沙山,所以也叫沙州。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①。

即冀县,山有石鼓,《开山图》谓之天鼓山②。九州害起则鸣,有常应。又云:石鼓山有石鼓,于星为河鼓③,星动则石鼓鸣,石鼓鸣则秦土有殃。鸣浅殃万物,鸣深则殃君王矣。

【注释】

①朱圉山:一作朱圄山。在今甘肃甘谷西南三十里。天水:即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平襄县(今甘肃通渭)。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肃甘谷)。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冀城:即冀县。春秋秦武公十年(前688)置。治所在今甘肃甘谷一带。秦始皇时属陇西郡。西汉属天水郡。东汉移天水郡置此。

②《开山图》:书名。即《遁甲开山图》。《隋书·经籍志》题荣氏撰。三卷。是书所记皆天下名山及洪古帝王发迹之处。

③于星为河鼓:对应天上的星宿为河鼓星(即牵牛星,古代称为河鼓)。

【译文】

朱圉山位于天水北、冀城南。

朱圉山就是冀县的山,山上有石鼓,所以《开山图》称它天鼓山。天下有灾祸时石鼓就鸣,常常得到应验。又说:石鼓山有石鼓,与星宿对应,星宿动的时候石鼓就鸣,石鼓鸣的时候秦地就有灾殃。石鼓鸣声轻,灾殃及于万物;石鼓鸣声重,灾殃及于君主。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①。

《汉书》以为渎山者也②。

【注释】

①岷山:又名汶山、渎山、汶阜山、汶焦山。在今四川西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蜀郡:周赧王元年(前314)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今四川成都)。湔(jiān)氐道:西汉改湔氐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北。

②《汉书》:这里指《汉书·郊祀志》:“渎山,蜀之岷山也。”

【译文】

岷山位于蜀郡湔氐道西。

就是《汉书》所称的渎山。

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①。

是山也,穀水出其北林也②。

【注释】

①熊耳山:在今河南卢氏东南。弘农:即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北故函谷关城)。卢氏县:战国时韩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卢氏。西汉属弘农郡。

②穀水: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东流至洛阳西注入洛河。

【译文】

熊耳山位于弘农郡卢氏县东。

穀水从此山以北的森林发源。

荆山在南郡临沮县东北①。

东条山也②。卞和得玉璞于是山③,楚王不理,怀璧哭于其下。王后使玉人理之,所谓和氏之玉焉。

【注释】

①荆山:在今湖北南漳西。漳水所出。古为豫州及荆州界山。南郡:战国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后徙治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后历次改国、改郡。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复为南郡。临沮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远安西北。以临沮水为名。东汉改为临沮侯国,后复为临沮县。

②东条山:具体未详。

③卞和:一作和氏。春秋时楚国人。相传于荆山觅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均被认为欺诈,双足先后被截。及楚文王即位,卞和又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玉,称为“和氏之璧”。玉璞:未经打磨的玉。

【译文】

荆山位于南郡临沮县东北。

荆山就是东条山。卞和在此山得到一块美玉,但楚王不加以琢制,卞和抱着美玉在山下哭。楚王后来叫琢玉的人琢制此玉,称为和氏之玉。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县东北①。

《禹贡》注,章山也。

【注释】

①内方山:一名章山。即今湖北荆门东南马良山。江夏:即江夏郡。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西陵县(今湖北武汉新洲区西二里)。三国魏嘉平三年(251)徙治上昶城(今湖北云梦西南)。竟陵县:战国楚置,后入秦,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一说在今湖北钟祥西北九十里丰乐镇附近。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属江夏郡。

【译文】

内方山位于江夏郡竟陵县东北。

《禹贡》注称之为章山。

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西南①。

【注释】

①大别山:即今湖北东北与安徽西南部交界处之大别山。庐江:即庐江郡。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汉武帝后治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安丰县:战国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西汉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

【译文】

大别山在庐江郡安丰县西南。

外方山,崧高是也①。

【注释】

①外方山:即崧高山、嵩高山。即今河南登封西北嵩山。

【译文】

外方山就是崧高山。

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①。

【注释】

①桐柏山: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南阳:即南阳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平氏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

【译文】

桐柏山位于南阳郡平氏县东南。

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①。

【注释】

①陪尾山:一说在今湖北安陆北。一说即今山东泗水县东泗水所出的陪尾山。安陆县:战国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安陆西北五十三里。西汉属江夏郡。

【译文】

陪尾山位于江夏郡安陆县东北。

衡山在长沙湘南县南①。

禹治洪水,血马祭衡山②,于是得《金简玉字之书》③,按省玉字④,得通水理也。

【注释】

①衡山:五岳之一。在今湖南衡阳南岳区和衡山、衡阳县境,为湘水与资水的分水岭。长沙:即长沙郡。战国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长沙国。东汉复为郡。湘南县: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湘潭西南花石镇。西汉属长沙国。东汉为湘南侯国,属长沙郡。三国吴仍为湘南县。

②血马:杀马取血,以为祭祀之用。

③《金简玉字之书》:书名。相传为黄帝留给大禹治水之书。以金作简札,用青玉为字。

④按省:探究,考寻。

【译文】

衡山位于长沙郡湘南县南。

禹治理洪水时,杀了马在衡山祭祀,因而得到《金简玉字之书》,对此书进行研究,懂得了治水的道理。

九江地在长沙下隽县西北①。

【注释】

①九江:水名。学界多认为在汉寻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下隽县: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北通城西北。因隽水得名。东汉属长沙郡。

【译文】

九江位于长沙郡下隽县西北。

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①。

【注释】

①云梦泽:古泽薮名。本有两个云梦泽。一在今湖北江陵以东,江汉之间监利、潜江等县市一带。一在今湖北汉水以北应城、天门市一带。南郡:战国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后徙治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后历次改国、改郡。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复为南郡。华容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北周家咀关西三里(一说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马场湖村)。

【译文】

云梦泽位于南郡华容县东。

东陵地在庐江金兰县西北①。

【注释】

①东陵:古乡聚名。在今河南商城东南。庐江:即庐江郡。楚汉之际分秦九江郡置。汉武帝后治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三十里城池乡)。金兰县:西汉置,但不见于《汉书·地理志》。一说县当置于汉初,中废。三国魏复置,晋又废。当在今湖北罗田或河南商城一带。

【译文】

东陵地位于庐江郡金兰县西北。

敷浅原地在豫章历陵县西①。

【注释】

①敷浅原:今地所在历来说法各异。《汉书·地理志》以为即今江西德安南博阳山。一般多从此说。豫章:即豫章郡。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分九江郡置。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南昌东)。历陵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德安东。

【译文】

敷浅原位于豫章郡历陵县西。

彭蠡泽在豫章彭泽县西北①。

《尚书》所谓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也②。

【注释】

①彭蠡泽:近人考证认为《禹贡》彭蠡泽应在长江北岸,约当今鄂东皖西一带滨江诸湖。彭泽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余里柳德昭村附近。

②彭蠡既猪,阳鸟攸居:语见《尚书·禹贡》。猪,同“潴”。水流汇聚。阳鸟,随阳之鸟,指鸿雁之类的候鸟。

【译文】

彭蠡泽位于豫章郡彭泽县西北。

《尚书》所说的彭蠡已经形成,鸿雁就到这里居住。

中江在丹阳芜湖县西南①,东至会稽阳羡县入于海②。

【注释】

①中江:指今安徽芜湖东经江苏南京高淳区、东坝、溧阳至宜兴通太湖的青弋江、水阳江、胥溪、荆溪,中间联结丹阳、固城诸湖。丹阳:即丹阳郡,亦作丹扬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城)。三国吴移治建邺(今南京)。芜湖县:西汉初置,属鄣郡。元封二年(前109)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北咸保圩水阳江畔。三国吴黄武元年(222)移治今芜湖。

②会稽:即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东汉永建四年(129)徙治山阴县(今浙江绍兴)。阳羡县: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南五里荆溪南。

【译文】

中江位于丹阳郡芜湖县西南,东到会稽郡阳羡县入海。

震泽在吴县南五十里①。

【注释】

①震泽:古泽薮名,又名具区。即今江苏太湖。吴县:春秋时吴国都城。战国秦置县,为会稽郡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东汉属吴郡。

【译文】

震泽位于吴县南五十里。

北江在毗陵北界①,东入于海。

【注释】

①北江:指今长江下游干流为北江。毗陵县:西汉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江苏常州。东汉属吴郡。

【译文】

北江位于毗陵县北界,东入海。

峄阳山在下邳县之西①。

【注释】

①峄(yì)阳山:即葛峄山。今江苏邳州西南之岠山。下邳县: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古邳镇东三里。

【译文】

峄阳山位于下邳县西。

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也①。

县,即王莽之犹亭也。《尚书》,殛鲧于羽山②,谓是山也。山西有羽渊③,禹父之所化,其神为黄熊,以入渊矣。故《山海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水④,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羽郊者也⑤。

【注释】

①羽山:在今江苏东海县西北,与山东临沭交界处。东海:即东海郡。秦置。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北门外)。祝其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赣榆区西北夹谷山附近。

②殛(jí):诛,杀。鲧:传说中颛顼之子,禹之父。居于崇,为崇伯。尧时由四岳举之,奉命治水。以土壤堵塞之法,九年未成。被舜杀于羽山。一说鲧死后化为黄熊。

③羽渊:亦名羽泽。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

④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行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堙(yīn):堵塞,填塞。

⑤祝融:名重黎。传说中颛顼的后代。为帝喾时的火官。后世尊为火神。

【译文】

羽山位于东海郡祝其县南。

祝其县,就是王莽的犹亭。《尚书》所说的鲧在羽山被处死刑,就是此山。山的西面有羽渊,是禹的父亲鲧所变化的,他的神是一只黄熊,进入了禹渊。所以《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盗窃帝的息壤堵塞洪水,不听帝的命令,帝命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陶丘在济阴定陶县之西南①。

陶丘,丘再成也②。

【注释】

①陶丘:一名釜丘。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南七里。济阴:即济阴郡。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改济阴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四里)。东汉属兖州。定陶县:战国秦置,属东郡。西汉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后为济阴郡治。

②再成:再次形成,即为两层。

【译文】

陶丘位于济阴郡定陶县西南。

陶丘是再次形成的丘阜。

菏泽在定陶县东①。

【注释】

①菏泽: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东北。

【译文】

菏泽位于定陶县东界。

雷泽在济阴成阳县西北①。

【注释】

①雷泽:一名雷夏泽。在今山东菏泽东北。成阳县:西汉改城阳县为成阳县,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东北五十二里胡集乡东南一里。

【译文】

雷泽位于济阴郡成阳县西北。

菏水在山阳湖陆县南①。

【注释】

①菏水:即济水分流。据《水经·泗水注》,菏水自菏泽分流,东南经今山东巨野、金乡、济宁入于泗水。其水今湮。山阳:即山阳郡。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南六十里)。湖陆县:西汉末王莽时改湖陵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东南。东汉初复名湖陵县。章帝改为湖陆侯国,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陆侯,后改湖陆县。

【译文】

菏水位于山阳郡湖陆县南。

蒙山在太山蒙阴县西南①。

【注释】

①蒙山:又名东蒙山。在今山东蒙阴西南,接平邑界。太山:即泰山郡。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今山东泰安东北)。蒙阴县: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蒙阴西南十五里大城子。县在蒙山之北,因名。

【译文】

蒙山位于太山郡蒙阴县西南。

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东北①。

【注释】

①大野泽:又名钜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五里。钜野县: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东北。

【译文】

大野泽位于山阳郡钜野县东北。

大邳地在河南成皋县北①。

《尔雅》曰:山一成谓之邳②。然则大邳山名,非地之名也。

【注释】

①大邳:即大邳山。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黄河南岸。河南:即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前205)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成皋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

②山一成谓之邳:山一重谓之邳。

【译文】

大邳地位于河南郡成皋县北。

《尔雅》说:山,一重称为邳。所以大邳是山名而不是地名。

明都泽在梁郡睢阳县东北①。

【注释】

①明都泽:即孟猪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梁郡: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梁国置。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睢(suī)阳县:战国秦置,为砀郡治。西汉初属梁国。新莽时属梁郡。

【译文】

明都泽位于梁郡睢阳县东北。

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县西南①,其一在郫县西南②,皆还入江。

【注释】

①益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沱水:亦作沱江。在今四川成都郫都区西南,为古郫江之前身,为检江(流江即岷江正流)之别流,东出至成都还入流江。蜀郡:周赧王元年(前314)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今四川成都)。东汉建武元年(25)公孙述据蜀,改为成都尹。十二年(36)复改为蜀郡。汶江县: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为汶山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地节三年(前67)属蜀郡。

②郫县:秦于周慎王五年(前316)灭蜀国后在郫邑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郫都区北一里。

【译文】

益州沱水位于蜀郡汶江县西南,其一在郫县西南,都回流入江。

荆州沱水在南郡枝江县①。

【注释】

①荆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沱水:在今湖北枝江市东。南郡:战国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后徙治江陵县(今荆州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后历次改国、改郡。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复为南郡。枝江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枝江市上百里洲上。东汉移治县东境的沮漳河边(今当阳东南埠草湖镇西南楚城),改为枝江侯国。三国魏复为枝江县。

【译文】

荆州沱水位于南郡枝江县。

三澨地在南郡邔县北沱①。

《尚书》曰:导汉水②,过三澨。《地说》曰③:沔水东行④,过三澨合流,触大别山阪⑤。故马融、郑玄、王肃、孔安国等⑥,咸以为三澨水名也。许慎言⑦:澨者,埤增水边土⑧,人所止也。按《春秋左传》文公十有六年⑨,楚军止于句澨⑩,以伐诸庸⑪。宣公四年⑫,楚令尹子越师于漳澨⑬。定公四年⑭,左司马戌败吴师于雍澨⑮。昭公二十三年⑯,司马薳越缢于薳澨⑰。服虔或谓之邑⑱,又谓之地。京相璠、杜预亦云水际及边地名也⑲。今南阳、淯阳二县之间⑳,淯水之滨(21),有南澨、北澨矣(22)。而诸儒之论,水陆相半,又无山源出处之所,津途关路,惟郑玄及刘澄之言在竟陵县界(23)。《经》云:邔县北沱。然沱流多矣,论者疑焉,而不能辨其所在。

【注释】

①三澨(shì)地:在今湖北京山市、天门市境内。邔(qǐ)县: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北(一说在今襄阳南欧庙镇)。

②汉水:一称汉江。长江最大支流。源出今陕西宁强北之嶓冢(bō zhǒnɡ)山。亦曰东汉水,初名漾水。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入长江。

③《地说》:书名。具体不详。

④沔水:即今汉水。据《水经注》,北源出自今陕西留坝西,一名沮水者为沔水;西源出自今陕西宁强北者为汉水。两水合流后通称沔水或汉水。又沔水入江后,今湖北武汉以下的长江,古代亦通称沔水,以至《水经》叙沔水下游直至入海。

⑤大别山:一名鲁山。即今湖北武汉汉阳区东北之龟山。

⑥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经学家、辞赋家。卢植、郑玄皆尝师事之。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遍注群经。王肃:字子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三国魏经学家。善贾逵、马融之学而反郑玄。孔安国:字子国。鲁(今山东曲阜)人。

⑦许慎:字叔重。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博学经籍,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著《说文解字》。

⑧埤增水边土:在水边加土作岸。

⑨文公十有六年:前611年。

⑩句澨:春秋楚地。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

⑪庸:古国名。都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春秋时为楚国所灭。

⑫宣公四年:前605年。

⑬楚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大都以公子或嗣君为之,相当后世的宰相。子越:又称越椒、斗椒、伯棼。春秋时楚国人。漳澨:春秋楚地。在今湖北荆门西漳水侧。

⑭定公四年:前506年。

⑮左司马:官名。春秋战国时楚、赵等国置,为大司马之佐,协掌军务。雍澨:当在今湖北京山市一带。

⑯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年。

⑰司马薳越:具体不详。缢:用绳子勒死,吊死。薳澨:春秋楚地。在今湖北钟祥南。

⑱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人。东汉经学家。善《左传》,作《春秋左氏传解谊》等。又撰《汉书音义》,收录于颜师古《汉书注》中。

⑲京相璠:西晋地理学者裴秀的门客。撰有《春秋土地名》三卷。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传世。

⑳南阳:即南阳县。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淯阳:即淯阳县,亦作育阳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南六十里。西晋属南阳国。东晋为淯阳郡治,后仍属南阳郡。

(21)淯水:一作育水。即今河南西南部之白河。滨:水边。

(22)南澨、北澨:赵一清《水经注释》:“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有北澨山,育阳(今河南南阳南六十里)有南澨聚。”

(23)刘澄之: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遵考之子。著作甚丰,郦道元《水经注》多引,有时引文作刘中书。竟陵县:战国楚置,后入秦,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一说在今钟祥西北九十里丰乐镇附近。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属江夏郡。西晋属竟陵郡。

【译文】

三澨地位于南郡邔县北沱。

《尚书》说:疏导汉水,经过三澨。《地说》说:沔水向东,经过三澨而会合,与大别山山坡接近。所以马融、郑玄、王肃、孔安国等,都把三澨作为水名。许慎说:所谓澨,就是在水边加土作岸,以让人止息。根据《春秋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楚军驻扎在句澨,以讨伐庸国。宣公四年,楚国的令尹子越带领部队到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马戌在雍澨打败吴国的部队。昭公二十三年,司马薳越在薳澨自杀。对于这个澨,服虔说是城邑,又说是地方。京相璠和杜预也都说是水中和水边的地名。现在南阳和淯阳二县之间,淯水沿岸有南澨和北澨。对于这个三澨,各学者的说法,在水中和在陆上各居其半,又没有说出它发源于何山以及经过的路程,只有郑玄和刘澄之说它在竟陵县县界。《水经》说:是邔县以北的长江支流。但长江的支流很多,却不能辨明它的位置,论证这个问题的人是有怀疑的。

右《禹贡》山水泽地所在①,凡六十。

【注释】

①《禹贡》山水泽地所在:陈桥驿按,这一篇相当杂乱,《经》文写了六十个地名,包括山四十座,泽八处,地五处(流沙地、九江地、东陵地、大邳地、三澨地),水三条(菏水、益州沱水、荆州沱水),还有敷浅原和陶丘。其中有不少与以前的《经》《注》内容重复。郦道元在六十条中,仅注了二十二条,其余三十八条没有作注。

【译文】

以上是《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共六十。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附录:《水经注》水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