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㶟水

字数:35397

【题解】

㶟水在《水经注》的其他版本中也有作湿水的。它发源于今山西宁武以南的管涔山,即《注》文所称的累头山,发源处今名阴方口。从山西流入河北,上游今名桑乾河,经官厅水库,下游称为永定河,是海河的支流。不过《水经注》时代的㶟水与今永定河河道并不完全一致。郦道元所记的河道在今永定河北面,东南流至渔阳郡雍奴县西(今天津武清区)注入潞河(《经》文称为笥沟,是潞河的别名),也就是今北运河。

㶟水并非大河,但此篇不仅单独成为一卷,而且篇幅不小。在首句《经》文“㶟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之下的这篇《注》文,长达六千字左右,是《水经注》全书中的长篇之一。这是因为此水流经北魏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附近有许多旧都文物,而且均为郦道元所亲见,所以记载特详。其中《注》文“又迳平城西郭内”以下一段,记载了许多平城及其近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今天研究北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资料。

读者如需进一步研究《㶟水》这一篇,可以参阅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㶟水

㶟水出雁门阴馆县①,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②,

㶟水出于累头山③,一曰治水④。泉发于山侧,沿波历涧,东北流出山,迳阴馆县故城西。县,故楼烦乡也⑤。汉景帝后三年置⑥,王莽更名富臧矣。魏皇兴三年⑦,齐平,徙其民于县,立平齐郡⑧。

【注释】

①㶟(lěi)水:海河的支流。源出山西宁武管涔(c9n)山,从山西流入河北、北京境内。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乾河及永定河,下游自今北京西南卢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之北,东南流至今天津武清区入潞河(今北运河)。雁门:即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南)。东汉移治阴馆县。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山西代县西南十里古城)。阴馆县: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村。三国魏废。

②代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东汉移治高柳县(今山西阳高西南)。三国魏复治代县。西晋末废。桑乾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三国魏废。

③累头山:即管涔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代州(今山西代县)西北八十里有北斗山,即累头山,黄水河即㶟水。”

④治水: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乾河及永定河。自今北京西南卢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以北。

⑤楼烦乡:在今山西宁武一带。

⑥汉景帝后三年:即西汉景帝刘启后元三年,前141年。

⑦皇兴三年:469年。皇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年号(467—471)。

⑧平齐郡:北魏皇兴三年(469)置,属司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后徙治今朔州东南,不久即废。

【译文】

㶟水

㶟水发源于雁门郡阴馆县,往东北流过代郡桑乾县南,

㶟水发源于累头山,又名治水。泉水从山边涌出,扬着轻波流过山涧,往东北流出山间,从阴馆县老城西面流过。阴馆县,就是旧时的楼烦乡。汉景帝后元三年设置,王莽时改名为富臧。魏皇兴三年,平定齐国,把齐国百姓迁到这里来,设置了平齐郡。

㶟水又东北流,左会桑乾水①。县西北上平②,洪源七轮③,谓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④。耆老云⑤:其水潜通,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⑥。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澄渟镜净⑦,潭而不流⑧,若安定朝那之湫渊也⑨。清水流潭,皎焉冲照,池中曾无片草。及其风箨有沦⑩,辄有小鸟翠色,投渊衔出,若会稽之耘鸟也⑪。其水阳熯不耗⑫,阴霖不滥,无能测其渊深也。古老相传言,尝有人乘车于池侧,忽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东隔阜又有一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镜洁,不异大池。

【注释】

①桑乾水:在今山西朔州东北。

②上平:一作上下。《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上平与‘洪源七轮’不接,《大典》本作‘上下’,是也。盖洪源七轮,所出不一地,如星宿海之类,故云上下。”译文从之。

③洪源七轮:如车轮大小的源头有七处。

④溹涫(suǒ ɡuàn)水:在今山西朔州东北。

⑤耆老:老年人。

⑥太原:即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置。治所在晋阳县(今山西太原西南)。汾阳县: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燕京山:一名管涔山。在今山西宁武西南。

⑦澄渟(tínɡ):水清澈平静貌。

⑧潭:深。

⑨安定:即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东汉属凉州,移治临泾县(今甘肃泾川北)。东晋又徙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北)。朝那:即朝那县。秦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彭阳西三十三里古城镇。西汉属安定郡。湫(qiū)渊:一作朝那湫。在今宁夏固原西南。

⑩风箨(tuò):风吹来的草叶。箨,本指竹笋皮。这里指草叶。沦:涟漪,小波纹。

⑪会稽之耘鸟:王充《论衡·书虚》:“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会稽,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南。耘鸟,耘草的鸟。

⑫阳熯(hàn):干旱。

【译文】

㶟水又往东北流,左边汇合了桑乾水。在阴馆县西北一带,有七道流量很大的山泉,称为桑乾泉,也就是溹涫水。据老年人说:此水与太原汾阳县以北燕京山的大池有暗流相通。大池位于高山上,人们称之为天池,方圆一里余,池水清澈平静如明镜,深而不流,有如安定郡朝那县的湫渊。清泉流入潭中,皎洁照映,池中绝无片叶寸草。轻风吹来,偶有草叶沉入潭中,就有青色的水鸟潜入深渊把它衔出,和会稽的耘鸟有些相似。渊水久旱不干涸,洪涝不泛滥,无人能测出它的深度。老人相传,过去曾有人乘车经过池畔,忽然一阵狂风,把车卷入水中,后来有人在桑乾泉中捡到车轮,才知道两处的水是有暗流相通的。天池东面山后又有一口石池,方圆五六十步,池水很深,明净如镜,与天池没有两样。

桑乾水自源东南流,右会马邑川水①。水出马邑西川②,俗谓之磨川矣。盖狄语音讹,马、磨声相近故尔。其水东迳马邑县故城南③。干宝《搜神记》曰④:昔秦人筑城于武州塞内以备胡⑤,城将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为马邑。或以为代之马城也⑥。诸记纷竞,未识所是。汉以斯邑封韩王信,后为匈奴所围,信遂降之⑦。王莽更名之曰章昭。其水东注桑乾水。

【注释】

①马邑川水:即灰河。在今山西宁武南。源出县西管涔山,东流经县南,折北入朔州界,至马邑故城南入桑乾河。

②马邑西川:即磨川。马邑川水之上源。

③马邑县:秦置,属雁门郡。在今山西朔州东北二十三里马邑村。

④干宝《搜神记》: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今河南新蔡)人。有感于生死之事,多采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撰《搜神记》,为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⑤武州塞:又作武周塞。在今山西左云至大同以西一带。

⑥代:即代郡。马城:赵一清《水经注释》:“《方舆纪要》,马城在大同府东北境,汉县属代郡,东部都尉治此。”

⑦“汉以斯邑封韩王信”几句:事见《汉书·韩王信传》。韩王信,故韩襄王之庶孙。先从刘邦为将,因功封韩王。守荥阳,被楚攻下,降楚。后逃归刘邦,刘邦复立为韩王。又投降匈奴,使刘邦陷白登之围。复与匈奴骑兵入居参合,被汉将柴武所杀。

【译文】

桑乾水自源头往东南流,右边汇合了马邑川水。马邑川水发源于马邑县的西川,俗称磨川。那是因为狄族语言马与磨读音相近,以致造成音讹的缘故。马邑川水往东流经马邑县老城南面。干宝《搜神记》说:过去秦国在武州边境内筑城,防备胡人进犯,城快要筑成时却崩塌了,接连好几次都是这样。后来有一匹马在一处奔跑,兜着圈儿跑了一圈又一圈,父老们很惊奇,就照马跑的路线筑城,城才不再崩塌,于是就把城叫马邑。也有人以为这是代郡的马城。众说纷纭,不知哪一种正确。汉朝将此城分封给韩王信,后来他被匈奴围困,就投降了。王莽时将此城改名为章昭。马邑川水往东流注入桑乾水。

桑乾水又东南流,水南有故城,东北临河。又东南,右合㶟水,乱流枝水南分。桑乾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水①。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迳日没城南②。盖夕阳西颓③,戎车所薄之城故也④。东有日中城⑤,城东又有早起城⑥,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⑦。其水又东流,右注桑乾水。

【注释】

①武州塞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左云县(今山西左云)之南有一水,东南流入桑乾河,与古武周川水南北相望,当即武周塞水,水正出古武周城之南也。”

②日没城:又名黄昏城。即今山西山阴北二十五里永静城。

③颓:落下,坠落。

④戎车:兵车。薄:逼近,迫近。

⑤日中城:即今山西怀仁西南日中城。

⑥早起城:又称鸡鸣城、食时城。在今山西怀仁南三十里。

⑦黄瓜阜:即黄瓜堆。在今山西山阴北四十里永静城(又称黄花城)。

【译文】

桑乾水又往东南流,南岸有老城,东北边临河。又往东南流,右边汇合了㶟水,往南乱流分出支流。桑乾水又东流,左边汇合了武州塞水。这条水从老城流出,往东南流出山间,流过日没城南。军队车马行近此城时,就已日落西山,城就因此得名。东有日中城,日中城东又有早起城,也叫食时城,在黄瓜阜北面的山弯里。武州塞水又东流,向右注入桑乾水。

桑乾水又东南迳黄瓜阜曲西,又屈迳其堆南。徐广曰①:猗卢废嫡子曰利孙于黄瓜堆者也②。又东,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东南流迳桑乾郡北③。大魏因水以立④,郡受厥称焉。又东北,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夏屋山之东溪⑤,西北流迳故城北,所未详也。又西北入桑乾枝水⑥。桑乾枝水又东流,长津委浪,通结两湖。东湖西浦⑦,渊潭相接,水至清深。晨凫夕雁⑧,泛滥其上⑨,黛甲素鳞⑩,潜跃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鱼鸟⑪,所寡惟良木耳。俗谓之南池,池北对汪陶县之故城⑫,故曰南池也。南池水又东北注桑乾水,为㶟水,自下并受通称矣。

【注释】

①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北)人。晋、宋间学者。著作有《史记音义》《晋纪》等。

②猗卢:即拓跋猗卢。西晋时鲜卑拓跋部首领。北魏政权建立者的先祖之一。利孙:具体不详。

③桑乾郡:北魏置。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山阴东南)。

④大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

⑤夏屋山:又名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即今山西代县东北五十里草垛山。

⑥桑乾枝水:今称黄水河。发源于山西朔州东南部。东北流,经山阴东南,至应县西北入桑乾河。

⑦浦(pǔ):这里指湖泊。

⑧晨凫(fú):早晨的野鸭。夕雁:晚上的大雁。这里为互文,指早晚的野鸭和大雁。

⑨泛滥其上:此指浮游于水上。

⑩黛甲素鳞:此指鱼、鳖等水族。黛,青黑色。素,白色。

⑪意深鱼鸟:指寄深意于鱼鸟,物我交融。

⑫汪陶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西晋永嘉后废。

【译文】

桑乾水又往东南流经黄瓜阜山弯西面,又折向这座土丘的南面。徐广说:猗卢废黜了嫡子利孙,把他贬谪到黄瓜堆。桑乾水又往东流,右边汇合了一条支流。这条支流上游承接桑乾河,往东南流经桑乾郡北边。大魏依水立郡,郡就因水得名。支水又往东北流,左边汇合了夏屋山水。夏屋山水发源于南方夏屋山的东溪,往西北流经老城北面,情况不太清楚。夏屋山水又往西北流,注入桑乾支水。桑乾支水又往东流,长流卷着细浪,把两个湖泊联结在一起。东湖与西浦相通,深潭与深潭相接,水质极清,也深极了。每天早晨和黄昏,野鸭和大雁在湖面上游来游去,鱼鳖在水下跳跃。徘徊在湖畔,仰望蓝天,俯瞰碧水,仿佛与鱼鸟交融在一起,所少的只些荫荫绿树而已。此湖俗称南池,因为池北是汪陶县老城,因此叫南池。南池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桑乾水。从这里起,下游就叫㶟水,并且都可用通称。

㶟水又东北迳石亭西①。盖皇魏天赐三年之所经建也②。

【注释】

①石亭:在今山西应县北。

②天赐三年:406年。天赐,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号(404—409)。

【译文】

㶟水又往东北流经石亭西面。亭是魏天赐三年所建。

㶟水又东北迳白狼堆南①。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②,故斯阜纳称焉。阜上有故宫庙,楼榭基雉尚崇③,每至鹰隼之秋,羽猎之日,肆阅清野,为升眺之逸地矣。

【注释】

①白狼堆:在今山西应县西北。

②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事见《魏书·穆崇传》:“初,太祖避窟咄之难,遣崇还察人心。崇……宿于大泽,有白狼向崇而号,崇乃觉悟,驰马随狼而走。适去,贼党追者已至,遂得免难。太祖异之,命崇立祀,子孙世奉焉。”道武皇帝,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鲜卑拓跋部。

③榭:建在高台上的木屋。基雉(zhì):台基和雉堞(dié)。雉,雉堞。古代在城墙上面修筑的矮而短的墙,守城的人可借以掩护自己。

【译文】

㶟水又往东北流经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在这里遇到白狼,认为是吉兆,所以就称这里为白狼堆。堆上有一座旧宫庙,楼榭的台基和墙垣还相当高,到秋天带了鹰隼去打猎,放眼眺望空旷的原野,这里真是登高望远的胜地。

㶟水又东流四十九里,东迳巨魏亭北①,又东,崞川水注之②。水南出崞县故城南③,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④,右背崞山⑤,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⑥,北流迳繁畤县故城东⑦,王莽之当要也。又北迳巨魏亭东,又北迳剧阳县故城西⑧,王莽之善阳也。按《十三州志》曰⑨:在阴馆县东北一百三里⑩。其水又东注于㶟水。

【注释】

①巨魏亭:在今山西应县北。

②崞(guō)川水:即今山西浑源西北之浑河。

③崞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西十五里麻庄。因崞山而得名。东汉末废。西晋初复置,永嘉后入魏,改名崞山县。

④玄岳: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东南七里。《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玄岳即今浑源州之北岳,盖古书皆以北岳在上曲阳,郦氏作《注》时,尚无以浑源之山为北岳者,然北方为玄色,是亦有北岳之渐也。”

⑤崞山:在今山西浑源西北二十里。

⑥崞口:在今山西浑源西北。

⑦繁畤(zhì)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八里东张寨东北。

⑧剧阳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应县东北二十里。

⑨《十三州志》:应劭有《十三州记》,黄义仲有《十三州记》,阚骃有《十三州志》。《水经注》引用时“志”“记”互出,此不知究竟为何家《十三州志》。

⑩阴馆县: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东南夏关城村,三国魏废。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了四十九里,东经巨魏亭北边,又东流,有崞川水注入。崞川水发源于崞县老城南边,这就是王莽时的崞张。县城南面朝向玄岳山,右边靠着崞山,位于两山之间,因此以崞张为名。崞川水又西流出山—山口叫崞口—往北流经繁畤县老城东,这就是王莽时的当要。又往北流经巨魏亭东面,又往北流经剧阳县老城西面,这就是王莽时的善阳。查考《十三州志》说:剧阳县在阴馆县东北一百零三里。崞川水又往东流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迳班氏县南①,如浑水注之②。水出凉城旋鸿县西南五十余里③,东流迳故城南,北俗谓之独谷孤城,水亦即名焉。东合旋鸿池水④。水出旋鸿县东山下,水积成池。北引鱼水。水出鱼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⑤。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虽隔越山阜,鸟道不远,云霞之间,常有⑥……西南流迳旋鸿县南,右合如浑水,是总二水之名矣。

【注释】

①班氏县:秦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东南五十五里。东汉末废。

②如浑水:桑乾河支流。即今山西大同东北之御河。

③凉城:即凉城郡。又名梁成郡。北魏置,属恒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岱海北。旋鸿县:北魏置,属凉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

④旋鸿池水: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东、西海子村一带。

⑤凉川城: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南池:亦名乞伏袁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

⑥常有:武英殿本《水经注》:“案此下有脱文。”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班氏县城南,如浑水注入。如浑水发源于凉城郡旋鸿县西南五十多里,往东流经老城南,北方人俗称独谷孤城,水也以此为名。如浑水往东流与旋鸿池水汇合。旋鸿池水发源于旋鸿县东山下,积水成池。从北边接纳了鱼水。鱼水发源于鱼溪,南流注入池中。池水接纳了溪流,成为很大的池沼,东西宽二里,南北长四里,北面与凉川城的南池相对。南池方圆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两池虽然有山相隔,但从崎岖的山径过去,也并不远。在云霞之间,常有……水往西南流经旋鸿县南面,在右边与如浑水汇合,两条水都可称为如浑水。

如浑水又东南流迳永固县①。县以太和中②,因山堂之目以氏县也③。右会羊水④。水出平城县之西苑外武州塞⑤,北出东转,迳燕昌城南⑥。按《燕书》⑦,建兴十年⑧,慕容垂自河西还⑨,军败于参合⑩,死者六万人。十一年,垂众北至参合,见积骸如山,设祭吊之礼。死者父兄皆号泣,六军哀恸⑪。垂惭愤呕血,因而寝疾焉⑫。轝过平城北四十里⑬,疾笃⑭,筑燕昌城而还。即此城也,北俗谓之老公城。羊水又东注于如浑水,乱流迳方山南⑮。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陵⑯,陵之东北有高祖陵⑰,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栏、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⑱,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⑲,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⑳,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21)。院外西侧,有思远灵图(22),图之西有斋堂(23),南门表二石阙(24),阙下斩山(25),累结御路。下望灵泉宫池(26),皎若圆镜矣。

【注释】

①永固县: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北红寺堡一带。

②太和: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③山堂:此指永固堂。属于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永固陵的一部分。在今山西大同东北镇川堡一带。目:名称。氏县:给县命名。

④羊水:当在今山西大同。

⑤平城县:战国秦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八里古城村。武州塞:又作武周塞。在今山西左云至大同以西一带。

⑥燕昌城:在今山西大同西北四十五里。

⑦《燕书》:书名。十六国时期前燕尚书范亨撰。二十卷,纪传体。记前燕慕容儁时史事。

⑧建兴十年:395年。建兴,十六国时期后燕世祖慕容垂的年号(386—396)。

⑨慕容垂:字道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慕容皝之子。后自称燕王,建元曰燕元,史称后燕。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不同历史时期包括的区域不同,北朝时泛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

⑩参合:即参合县。北魏置,属凉城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西南,双古城乡东北。

⑪六军: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⑫寝疾:卧病不起。

⑬轝(yú):同“舆”。车子。

⑭疾笃:病重。笃,厚重,指程度加重。

⑮方山:一名方岭。在今山西大同北。

⑯文明太皇太后:即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姓冯,名不详。长乐信都(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人。孝文帝即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

⑰高祖:北魏孝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因改汉姓为元,故称元宏。献文帝拓跋弘之长子。

⑱八风谷:当在今河南洛阳。

⑲以金银间云矩:这里指用黄金、白银混合来雕饰云彩形状。

⑳石趺(fū):石制的碑下石座。

(21)迷禽:遍布的飞禽。迷,通“弥”。布满,遍布。

(22)思远灵图:即思远佛寺。在今山西大同北方山上。北魏太和三年(479)建。为北魏皇家寺院。灵图,指佛寺。

(23)斋堂:寺院的殿堂,为僧尼设斋诵经的地方。或指寺院的食堂。

(24)石阙:用石头建筑的阙。多立于宫庙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25)斩山:劈开山岭。

(26)灵泉宫池:池名。北魏开凿,在灵泉宫(今山西大同城北五十里方山脚下)旁。

【译文】

如浑水又往东南流经永固县。永固县是太和年间按照一所山堂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浑水在右边汇合了羊水。羊水发源于平城县西苑外的武州塞,北流出塞,再向东转,流经燕昌城南面。据《燕书》载,建兴十年,慕容垂从河西回来,全军在参合大败,死亡六万人。建兴十一年,慕容垂的部队北上到参合,看到堆积如山的尸骨,于是设礼祭吊。死者的父兄都哀号哭泣,全军十分悲痛。慕容垂惭愧悲愤得口吐鲜血,因此就病倒了。车驾过了平城以北四十里,慕容垂病重,于是筑了燕昌城就回来了。当时筑的就是此城,北方人俗称老公城。羊水又东流,注入如浑水,乱流经过方山南面。岭上有文明太皇太后的陵墓,陵墓东北面有高祖的陵墓,这两座陵墓的南面是永固堂,堂的四周雉堞、台榭排列整齐,台阶、栏杆、门槛以及门窗、梁、壁、椽、瓦等等,全都是用有花纹的石块建成的。檐前的四根柱子,是用洛阳八风谷的黑石制作,柱上雕镂的图案隐约凸起,用金银装饰云纹图案,像锦缎一样灿烂夺目。堂的里外四周,安放了两个石座,张着青石屏风,屏风用有花纹的石块镶边,上面雕着忠臣孝子的图像,题刻着节妇淑女的姓名。庙前有石碑、石兽,用的都是优质石料。左右两侧翠柏成行,周围的鸟群多得把阳光都遮住了。院外西侧有思远佛寺,寺西有斋堂,南门外建有两座石阙,石阙下面劈山修筑了御路。下望是灵泉宫池,池水明亮得像一面圆圆的镜子。

如浑水又南至灵泉池①,枝津东南注池。池东西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旧名白杨泉,泉上有白杨树,因以名焉,其犹长杨、五柞之流称矣②。南面旧京③,北背方岭④,左右山原,亭观绣峙,方湖反景⑤,若三山之倒水下⑥。如浑水又南迳北宫下,旧宫人作薄所在⑦。

【注释】

①灵泉池:即上文之“灵泉宫池”。

②长杨:即长杨宫。战国秦昭王时筑。在今陕西周至东三十里。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以为名。五柞(zuò):即五柞宫。在今陕西周至东南三十八里。宫中有五柞树,因以为名。

③旧京:即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魏太和十七年,自此迁都洛阳,故称旧京。”

④方岭:即上文之“方山”。在今山西大同北。

⑤反景:倒影。景,同“影”。

⑥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三座神山。

⑦作薄:从事织作染练之官署。《水经注疏》:“此云作薄,与《穀水》篇《注》薄隶诸徒咸敬之文,皆即薄室之薄,或又讹作簿字者,误也。”

【译文】

如浑水又往西流到灵泉池,分出一条支流,往东南注入池内。灵泉池东西宽一百步,南北长二百步。此池原名白杨泉,泉旁有白杨树,因此得名,正如长杨、五柞二宫都是因树木而得名一样。池塘南朝旧都,北靠方岭,左右是山峦高地,亭阁楼观高耸如画,映入湖中,犹如三神山的倒影一般。如浑水又往南流经北宫下,过去这里原是宫人从事染织的地方。

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①,历诸池沼,又南迳虎圈东,魏太平真君五年②,成之以牢虎也。季秋之月③,圣上亲御圈,上敕虎士效力于其下④,事同奔戎⑤,生制猛兽。即《诗》所谓“袒裼暴虎,献于公所”也⑥。故魏有《捍虎图》也⑦。又迳平城西郭内⑧,魏太常七年所城也⑨。城周西郭外有郊天坛⑩,坛之东侧有郊天碑,建兴四年立⑪。其水又南屈,迳平城县故城南。《史记》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记音义》曰⑫:在雁门⑬。即此县矣。王莽之平顺也。

【注释】

①北苑:《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北苑在今平城县(今山西大同东北)北。”

②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440—451)。

③季秋之月: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

④敕(chì):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虎士:周代官名。属虎贲氏。担任王出行时护卫之职。此指勇士。

⑤事同奔戎:《水经注疏》:“朱(谋㙔)《笺》曰:按《穆天子传》云,有虎在乎葭中,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

⑥袒裼(tǎn xī)暴虎,献于公所:语见《诗经·郑风·太叔于田》。袒裼,脱衣露体,赤膊。暴虎,不持兵器,空手打虎。暴,空手搏击。公所,官府。

⑦《捍虎图》:《水经注疏》:“《卮林》曰:《后魏书》曰,王叡字洛诚,晋阳人,姿貌伟丽,文明太后临朝,叡见幸……太和二年,高祖及太后率百僚临虎圈,有逸虎登门阁道,几至御座,侍御惊靡,叡执㦸御之,虎乃退……叡薨……又诏褒叡,图其捍虎状于诸殿,高允为赞,京师士女,造新声而弦歌之,名曰《中山王乐》。”

⑧平城:即平城县。战国秦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八里古城村。

⑨太常七年:422年。太常,亦作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416—423)。

⑩郊天:祭祀上天。

⑪建兴四年:当为“延兴四年”,474年。延兴,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1—476)。

⑫《史记音义》:书名。晋、宋之间徐广撰。裴骃《史记集解》采入,今存。该书对《史记》随文释义,兼述训解,多有发明。

⑬雁门:即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西北)。

【译文】

如浑水又南流,分为两条。一条往西分出,转向南方,流进北苑,穿过几个池沼,又往南流经虎圈东面,虎圈是魏太平真君五年为关虎而建的。九月间皇上亲临虎圈之上,命令勇士在下面圈中奋力制伏猛虎,就同勇士高奔戎的事迹相仿。正如《诗经》所描写的:赤膊徒手把猛虎捉住,把它进献于公的住处。因此魏时有《捍虎图》。如浑水又流经平城西侧城内,此城为魏泰常七年所建。西边城郭外有郊天坛,天坛东边有郊天碑,是延兴四年所立。如浑水又往南转弯流经平城县旧城南面。《史记》说:汉高祖先到平城。《史记音义》说:平城县属雁门郡,就指此县。王莽时称为平顺。

魏天兴二年①,迁都于此②。太和十六年③,破安昌诸殿④,造太极殿,东、西堂及朝堂,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诸门⑤,皆饰以观阁⑥。东堂东接太和殿⑦,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之缁石也⑧。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⑨。堂之四周,图古圣、忠臣、烈士之容,刊题其侧,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笔⑩。堂南对白台⑪,台甚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⑫,国之图箓秘籍⑬,悉积其下。台西即朱明阁⑭,直侍之官,出入所由也。

【注释】

①天兴二年:399年。天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号(398—404)。

②迁都于此:指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③太和十六年:492年。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④安昌诸殿: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所建造的宫殿,为内寝殿。

⑤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称阙或观。掖(yè)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

⑥观(guàn)阁:望楼。观,古代宫门外的双阙。

⑦太和殿:宫殿名。孝文帝太和元年(477)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七月,太和、安昌二殿成。

⑧缁(zī)石:黑石。

⑨皇信堂:堂名。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十月,皇信堂成。十五年(491)正月,开始在皇信堂东室听政。

⑩张僧达:具体不详。蒋少游: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性机巧,颇能画刻。

⑪白台: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泰常二年(417),作白台于平城城南,高二十丈。

⑫阁道:用木头构架于空中而成的道路。

⑬图箓(lù):图谶符命之书。

⑭朱明阁:即朱明门。孝文帝太和元年(477)七月,起朱明、思贤门。

【译文】

魏天兴二年,迁都到平城这里。太和十六年,拆掉安昌等几座宫殿,兴建太极殿、东西堂以及朝堂,两边建象魏、乾元、中阳、端门、东西二掖门、云龙、神虎、中华等门,门上都配置了望楼。东堂东边与太和殿相连接,殿东的石阶下有一块石碑,是太和年间所立,以洛阳八风谷的黑石琢成。太和殿东北面和紫宫寺相接,南对承贤门,门南就是皇信堂。皇信堂四周,绘有古代圣人、忠臣、烈士的肖像,旁边有题记,是辩章郎彭城张僧达、乐安蒋少游的手笔。皇信堂南面与白台相对,这座台又高又大,台基四周砌了墙壁,有阁道从里面上升,国家的图册和秘藏典籍,都存放在下面。白台的西面就是朱明阁,是值班的官员出入所经过的地方。

其水夹御路,南流迳蓬台西①。魏神瑞三年②,又建白楼③,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皓曜建素④,赭白绮分⑤,故世谓之白楼也。后置大鼓于其上,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谓之戒晨鼓也⑥。又南迳皇舅寺西⑦,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造⑧,有五层浮图⑨,其神图像皆合青石为之,加以金银火齐⑩,众彩之上,炜炜有精光⑪。又南迳永宁七级浮图西⑫,其制甚妙,工在寡双。

【注释】

①蓬台: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神瑞三年(416),毁之建白楼。同年十一月另筑蓬台于北苑。

②神瑞三年:416年。神瑞,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414—416)。

③白楼:内外用白石粉粉刷而成,洁白亮丽,故名。

④皓曜(yào):洁白。

⑤赭(zhě)白:红白。绮(qǐ)分:鲜亮分明。

⑥戒晨鼓:旧时报晨昏的鼓,也用以告知人们城门的开闭。

⑦皇舅寺:在今山西大同东北平城故城东南。

⑧冯晋国:即冯熙,字晋国(一字晋昌)。长乐信都(今河北衡水冀州区)人。北魏高宗文成帝之文明太后兄,笃信佛法,至诸镇辄建浮图精舍。因转运工料不便,每至伤杀人畜,动以百计。

⑨浮图:指佛塔。

⑩火齐:一种宝珠名。

⑪炜炜(wěi):光彩明亮貌。

⑫永宁七级浮图:即永宁寺。故址在今山西大同。

【译文】

如浑水从御街两侧往南流经蓬台西面。魏神瑞三年又建白楼,这座楼很高,上面还建有观榭,里外都涮着白石粉,在阳光的照耀下,赤白分明,因此世人叫它白楼。后来在楼上放置大鼓,早晚定时击鼓,作为城门和街坊诸门开关的信号,叫戒晨鼓。这条水又往南流经皇舅寺西面,这是太师昌黎王冯晋国所建,寺旁有五层佛塔,塔上佛像都用青石雕成,再用金银宝石装饰,色彩绚丽,闪闪发光。又往南流经永宁七层宝塔西面,宝塔建造得十分精美,工艺天下无双。

又南,远出郊郭,弱柳荫街,丝杨被浦,公私引裂①,用周园溉,长塘曲池,所在布濩②,故不可得而论也③。一水南迳白登山西④。服虔曰⑤:白登,台名也,去平城七里⑥。如淳曰⑦:平城旁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即白登台也。台南对冈阜,即白登山也。故《汉书》称上遂至平城⑧,上白登者也。为匈奴所围处。孙畅之《述画》曰⑨:汉高祖被围七日⑩,陈平使能画作美女⑪,送与冒顿⑫。阏氏恐冒顿胜汉⑬,其宠必衰,说冒顿解围于此矣。

【注释】

①引裂:疏引,引导。

②布濩(huò):遍布。

③不可得而论:这里指多得不可胜数。

④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东北二十里马铺山。

⑤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人。东汉经学家。

⑥去:距离。

⑦如淳:三国魏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曾任陈郡丞。注《汉书》,多保留在《汉书》颜师古注中。

⑧上:此指汉高祖刘邦。

⑨孙畅之《述画》:孙畅之,乐安(今山东博兴)人。南北朝时学者。所著《述画》,又称《述画记》《画记》,是一部较早的画品论著。已佚。

⑩汉高祖被围七日:韩王信投降匈奴,匈奴得信后,攻占太原,至晋阳城下。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去攻打。当时冬天大雪,极其寒冷,十之二三的汉兵手指冻掉。匈奴冒顿发诱兵引汉军深入,将汉高祖等人围困在平城七日。

⑪陈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先后事魏王咎、项羽,降汉王刘邦后屡出奇计。建议刘邦用金钱施反间计除掉了项羽谋士范增,设计助刘邦逮捕楚王韩信,又献计解白登之围,因功封曲逆侯。

⑫冒顿(m7 d%):西汉初年匈奴单于名,姓挛鞮。秦二世元年(前209)弑父自立,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零,南服楼烦、白羊。西汉初期经常侵扰汉朝边地。

⑬阏氏(yān zhī):汉时匈奴单于、诸王妻的统称。

【译文】

如浑水又往南远远流到郊外,路旁水滨绿柳成荫,柔枝拂水,人们竞相开渠引水,灌溉田园,到处布满了长塘曲池,真是说也说不完。另一条往南流经白登山西面。服虔说:白登是台名,距平城七里。如淳说:白登是平城旁边的高城,高大有如丘陵。现在平城东十七里有台,就是白登台。白登台南面与一座山冈相望,就是白登山。所以《汉书》说,高祖到了平城,登上白登山,这就是他被匈奴围困的地方。孙畅之《述画》说:汉高祖被围七天,陈平派画工画了美女像,送给冒顿的皇后。皇后怕冒顿战胜了汉,自己必然失宠,因此劝说冒顿,解了平城之围。

其水又迳宁先宫东①。献文帝之为太上皇②,所居故宫矣。宫之东次,下有两石柱,是石虎邺城东门石桥柱也③。按柱勒,赵建武中造④,以其石作工妙,徙之于此。余为尚书祠部⑤,与宜都王穆罴同拜北郊⑥,亲所迳见。柱侧悉镂云矩,上作蟠螭⑦,甚有形势,信为工巧,去《子丹碑》则远矣⑧。

【注释】

①宁先宫:当为“宁光宫”之讹。在今山西大同城北白马城村、马站村一带。

②献文帝之为太上皇: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禅位于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尊号太上皇帝。徙御宁光宫。

③石虎:字季龙。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从子,是有名的暴君。邺(yè)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

④建武:后赵皇帝石虎的年号(335—348)。

⑤尚书祠部:官名。三国魏尚书有祠部曹,掌礼制,历代因之。

⑥穆罴(pí):北魏人。与郦道元同时。袭兄爵为宜都王。

⑦蟠螭(pán chī):盘绕的螭龙。

⑧《子丹碑》:曹真,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历事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忠节佐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郦书不载《子丹碑》所在。《(北堂)书钞》二百二引《述征记》云:曹真祠堂在北邙山,刊石既精,书亦甚工。”

【译文】

如浑水又流经宁光宫东面。这是献文帝做了太上皇时居住的故宫。故宫东边,下面有两根石柱,是后赵石虎邺城东门的石桥柱。查考柱上刻的字,这是后赵建武年间所造,因石柱制作精致美妙,才搬移到这里来的。我任职尚书祠部时,与宜都王穆罴在北郊祭拜,曾亲眼看到过。柱侧都雕刻云朵,上有蟠龙,气势磅礴,确实精巧,但与《子丹碑》相比却差得远了。

其水又南迳平城县故城东,司州代尹治①。皇都洛阳,以为恒州②。水左有大道坛庙③,始光二年④,少室道士寇谦之所议建也⑤。兼诸岳庙碑,亦多所署立。其庙阶三成⑥,四周栏槛,上阶之上,以木为圆基,令互相枝梧,以版砌其上,栏陛承阿⑦。上圆制如明堂⑧,而专室四户⑨,室内有神坐,坐右列玉磬⑩。皇舆亲降,受箓灵坛⑪,号曰天师。宣扬道式,暂重当时⑫。坛之东北,旧有静轮宫,魏神䴥四年造⑬,抑亦柏梁之流也⑭。台榭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太平真君十一年⑮,又毁之。物不停固,白登亦继褫矣⑯。水右有三层浮图,真容鹫架⑰,悉结石也。装制丽质,亦尽美善也。东郭外,太和中阉人宕昌公钳耳庆时⑱,立祗洹舍于东皋⑲,椽瓦梁栋,台壁棂陛⑳,尊容圣像,及床坐轩帐(21),悉青石也。图制可观,所恨惟列壁合石(22),疏而不密。

【注释】

①司州:北魏天兴中置。治所在平城县(今山西大同东北)。代:即代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万年尹置。治所在平城县。

②恒州: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司州置。治所在平城县(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本置司州于平城,后迁都洛阳,改洛州为司州,改司州为恒州。

③大道坛庙:又名天师道场。在今山西大同东御河东的曹夫楼一带。

④始光二年:425年。始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424—428)。

⑤少室:即少室山。在今河南登封西北,为嵩山的西部。寇谦之: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区南)人。好仙道,曾入嵩山学道,精专不懈。后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清整道教。太武帝拓跋焘雅重之。

⑥三成:三层。成,层。

⑦栏陛:栏杆和陛阶。承阿:承对着屋之弯曲处。阿,屋角。

⑧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地。凡朝会、祭祀、赏庆、选士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⑨户:单扇的门。

⑩玉磬:玉制的磬。磬,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⑪受箓(lù):接受上天传授的神秘文书。

⑫暂重:突然显贵。暂,突然。表时间之迅速。

⑬神䴥(jiā)四年:431年。神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428—431)。

⑭抑:或者。柏梁:即柏梁台。汉武帝元鼎年间修建。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未央乡卢家口村。

⑮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

⑯褫(chǐ):毁坏。

⑰真容:指佛像。鹫架:指建有鹫鸟形状的神座。

⑱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钳耳庆时:指王遇,字庆时,本名他恶。冯翊(pínɡ yì,治今陕西西安高陵区)人。羌族。后改氏钳耳。赐爵宕昌公。

⑲祗洹舍:佛寺,寺院。

⑳棂(líng):旧式窗户的窗格。陛:台阶。

(21)轩帐:高车与帷幔。

(22)恨:遗憾。

【译文】

如浑水又往南流经平城县老城东面,这是司州代尹的治所。迁都洛阳后,把司州改为恒州。左岸有大道坛庙,这是始光二年,少室道士寇谦之倡议修建的。还有其他诸岳的庙碑,也都是他所立,并亲笔题字。大道坛庙石阶有三层,四周围以栏槛,上层石阶之上,用木头做成圆形底基,一根根相抵支撑着,上面用木板铺砌,四角栏槛与石阶相连。上呈圆形,格式与明堂相似,小室有四门,室内有神座,神座的右边陈设玉磬。皇帝亲自来到灵坛上接受天书,尊寇谦之为天师。寇谦之宣扬道教,举行仪式,当时很受尊重。坛的东北面,从前有静轮宫,是魏神䴥四年建造的,可与柏梁台媲美。台榭十分高大宽广,高耸云霄,就像要招引天上的神仙,远离尘世的纷扰。到太平真君十一年,又把它拆毁了。事物就是不停地变化着的,白登山上的宫殿接着也废圮了。右岸有三层佛塔,佛像及佛座都由石头雕刻而成。装饰制作极为富丽,也是尽美尽善的。东边城外,太和年间,太监宕昌公钳耳庆时在东郊水滨建造佛寺,佛寺的椽瓦栋梁,台基石壁、栏杆石阶,庄严的神像,以及坐椅门帐等物,全用青石雕成。雕饰的图案相当精美,所遗憾的是四壁石块拼合得很草率,不够紧密。

庭中有祗洹碑,碑题大篆①,非佳耳。然京邑帝里,佛法丰盛,神图妙塔,桀跱相望②,法轮东转③,兹为上矣。其水自北苑南出,历京城内,河干两湄④。太和十年⑤,累石结岸。夹塘之上,杂树交荫。郭南结两石桥,横水为梁。又南迳藉田及药圃西、明堂东⑥。明堂上圆下方,四周十二堂九室⑦,而不为重隅也⑧。室外柱内,绮井之下⑨,施机轮,饰缥碧⑩,仰象天状,画北道之宿焉,盖天也⑪。每月随斗所建之辰,转应天道,此之异古也。加灵台于其上⑫,下则引水为辟雍⑬。水侧结石为塘,事准古制,是太和中之所经建也。

【注释】

①大篆(zhuàn):字体名。亦称籀文或籀书。秦朝创制小篆以后把它叫大篆。笔画较繁复,与当时通行的而字体经过“省改”的小篆相区别。

②桀跱(jié zhì):高耸,耸立。

③法轮:佛教比喻佛的语言。谓佛说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摧破众生的烦恼。这里指代佛教。东转:指佛教在东方传播。

④干(gān):岸边。湄(méi):岸边,水草相接之处。

⑤太和十年:486年。

⑥藉(jiè)田:古代天子、诸侯借用民力耕种的田地。药圃:种植草药的苗圃。

⑦堂:古人房屋内部,前面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⑧重隅:角屋。

⑨绮(qǐ)井:亦称藻井。指饰以彩色图案的天花板。形状似井口的围栏,故称。

⑩缥(piǎo)碧:浅青色的碧玉。

⑪盖天:似有脱文。

⑫灵台: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

⑬辟雍(bì yōnɡ):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多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译文】

庭院中有祇洹碑,碑题用大篆书写,写得也不好。但京城帝都,佛法盛行,壮丽的宝塔,耸峙相望,佛法东传,这样的建筑也是上流的了。如浑水从北苑南流而出,从京城内穿过。太和十年,两岸水滨都砌了石块。两边堤塘上的杂树,枝叶交错。城南筑了两座石桥,横跨在河上。水又往南从御田和药圃西面、明堂东面流过。明堂上圆下方,四周有十二堂九室,不再在四角建造角屋。室外柱内的天花板下,装有旋转的机轮,装饰成淡青色,仰望就像天空一样,上面画着北道的星座,以象征天空。每月随着北斗星斗柄所指的位置而旋转,与天象相对应,这与古制不同。明堂上面高筑灵台,下面引水建成天子所设的大学—辟雍。水边用石块砌成堤塘,这些都是太和时期所建,是以古代的规制为依据的。

如浑水又南与武州川水会①。水出县西南山下,二源翼导②,俱发一山,东北流,合成一川,北流迳武州县故城西③,王莽之桓州也。又东北,右合黄水。水西出黄阜下,东北流,圣山之水注焉④。水出西山,东流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州川。

【注释】

①武州川水:又作武周川水。即今山西左云北之十里河,东流至大同南入御河。

②翼导:像鸟的两翼一样左右发源。

③武州县: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左云东北五里古城村北。东汉移治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八十四里贾堡村。东汉末废。

④圣山之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水当在今左云县(今山西左云)之东北。”

【译文】

如浑水又南流,与武州川水汇合。武州川水发源于武州县西南的山下,两个源头从两边流来,都是出于一山,流向东北,汇合成一条河,往北流经武州县老城西,就是王莽时的桓州。又往东北流,右边汇合黄水。黄水发源于西面的黄阜山下,往东北流,有圣山之水注入。圣山之水发源于西山,东流注入黄水。黄水又往东流,注入武州川水。

又东历故亭北①,右合火山西溪水②。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③,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之④,则烟腾火发。东方朔《神异传》云⑤:南方有火山焉,长四十里,广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烬之木,昼夜火燃,得雨猛风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余,细如丝,色白。时时出外,以水逐而沃之则死。取其毛绩以为布⑥,谓之火浣布。是山亦其类也,但卉物则不能然⑦。其山以火从地中出,故亦名荧台矣。火井东五六尺,又东有汤井,广轮与火井相状,热势又同,以草内之⑧,则不燃,皆沾濡露结⑨,故俗以汤井为目。井东有火井祠,以时祀祭焉。

【注释】

①故亭:即故城,此处承接上文可知,似为武周县故城。在今山西左云东北五里古城村北。

②火山:在今山西大同西五里。

③减:不足,约略。

④爨(cuàn):焚烧。

⑤东方朔《神异传》: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城区)人。善诙谐滑稽。其《神异传》,又名《神异经》,实为后人伪托之作。

⑥绩:本指缉麻。后泛指纺织。

⑦然:同“燃”。燃烧。

⑧内:同“纳”。放进,放入。

⑨沾濡(rú):沾湿。濡,浸渍,沾湿。

【译文】

武州川水又往东流经故亭北面,在右边与火山西溪水汇合。西溪水发源于火山,往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长六七十步,宽度在小一尺左右,源头深不见底,热气腾腾,经常发出隐隐的轻雷声,将草放进去烧,即刻就会冒烟起火。东方朔《神异传》说:南方有火山,长四十里,宽四五里,山中长遍不会烧成灰的树木,昼夜燃烧不息,即使刮大风下大雨,也不熄灭。火中有一种鼠,重百斤,毛呈白色,长二尺余,如丝一般细。这种鼠经常出外,如果追上去用水浇它,即刻就会死掉。用鼠毛织成布,叫火浣布。这座山也是这一类吧,但草木却不会燃烧。这座山因为火从地中喷出,因此又名荧台,火井以东五六尺有汤井,大小与火井相似,热势也相同,将草放进去,却不会燃烧,只是全都湿漉漉的沾满了露珠,因此民间取名为汤井。井东有火井祠,每年要按时到那里去祭祀。

井北百余步有东西谷,广十许步。南崖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①,寒吹凌人,不可暂停。而其山出雏乌,形类雅乌②,纯黑而姣好,音与之同,缋采绀发③,觜若丹砂④。性驯良而易附,丱童幼子⑤,捕而执之。赤觜乌亦曰阿雏乌。按《小尔雅》⑥,纯黑反哺⑦,谓之慈乌⑧;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雅乌;白脰而群飞者⑨,谓之燕乌⑩;大而白脰者,谓之苍乌⑪。《尔雅》曰⑫:鸒斯⑬,卑居也。孙炎曰⑭:卑居,楚乌。犍为舍人以为壁居⑮。《说文》谓之雅。雅,楚乌。《庄子》曰:雅,贾矣⑯。马融亦曰:贾,乌也。又按《瑞应图》⑰,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⑱,而无记于此乌。故书其异耳。自恒山已北,并有此矣。其水又东北流注武州川水。

【注释】

①袭裘:穿上皮衣。袭,加穿衣服。

②雅乌:鸟名。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不能反哺其母。

③缋(huì)采:彩色的花纹。绀(ɡàn)发:绀青的毛色。

④觜(zuǐ):同“嘴”。丹砂:即朱砂,亦叫辰砂。无机化合物,红色或棕红色,无毒。是炼汞的主要矿物,也用作颜料,可入药。

⑤丱(ɡuàn)童:幼童。丱,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⑥《小尔雅》:书名。《汉书·艺文志》著录《小尔雅》一卷,无撰者姓名。现在看到的十三章《小尔雅》是从《孔丛子》中抄录出来的,应该是曹魏时期所作。

⑦反哺(bǔ):传说雏乌长大后,衔食喂母乌。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

⑧慈乌:鸟名。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

⑨白脰(dòu):白色的脖颈。脰,脖子,颈。

⑩燕乌:鸟名。即白颈鸦。

⑪苍乌:鸟名。体大颈白的乌鸦。传说中的瑞鸟。

⑫《尔雅》:书名。撰者不详。成书于西汉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全书按词条义类分篇,共有《释诂》《释言》《释训》《释鸟》《释兽》等十九篇(今本)。

⑬鸒(yù)斯:鸟名。乌鸦的一种。体形较小,腹下白,喜群飞齐鸣。又名鸦乌、鹎、卑居。

⑭孙炎:字叔然。三国魏乐安(今山东博兴)人。受学郑玄之门,时称东州大儒。作《春秋例》《尔雅音义》等,均已佚。

⑮犍为(qián wéi)舍人:最早给《尔雅》作注释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其汉武帝时曾任犍为文学卒史,后内迁舍人,故又称犍为文学。其他不详。壁居:即卑居。

⑯雅,贾矣:《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庄子》无‘雅贾’之文,亦不似庄子语,疑是《齐物论》鸱鸦耆鼠下,司马彪注说。”

⑰《瑞应图》:书名。《隋书·经籍志》:“《瑞图赞》二卷。梁有孙柔之《瑞应图记》《孙氏瑞应图赞》各三卷,亡。”

⑱三足乌、赤乌、白乌:俱为鸟名。传说中的瑞鸟。

【译文】

汤井以北一百多步,有东西谷,宽十几步。南面的悬崖下,有一个风洞,洞口的大小仅容一人进出,深不可测,洞中常有瑟瑟的微风,即使在三伏盛暑,也要穿上皮袄,寒气逼人,片刻也不能停留。山上有小鸦,形状很像乌鸦,叫声也与乌鸦相同,绀青的毛色,闪闪有光,嘴红如丹砂,非常可爱。这种小鸟生性驯良,人很容易接近,常被小孩捉住。这种小鸦叫红嘴乌,又叫阿雏乌。查考《小尔雅》,毛色纯黑能够反哺的,叫慈乌;体小、腹下白色、不会反哺的,叫雅乌;白颈而群飞的,叫燕乌;大而白颈的,叫苍乌。《尔雅》说:鸒斯,就是卑居。孙炎说:卑居,是楚国境内的乌鸦。犍为舍人则把它叫壁居。《说文解字》叫雅。雅是楚国的乌鸦。《庄子》说:雅就是贾。马融也说:贾,就是乌鸦。又据《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等名,却没有记载这种乌鸦。因此我特地记下这种特别的乌鸦。在恒山以北一带,才有这种乌鸦。西溪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武州川水。

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①,比丘尼所居也②。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③。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川水又东南流出山。《魏土地记》曰④:平城西三十里武州塞口者也⑤。自山口枝渠东出入苑,溉诸园池苑。有洛阳殿⑥,殿北有宫馆。一水自枝渠南流东南出,火山水注之。水发火山东溪,东北流出山,山有石炭⑦,火之热同樵炭也⑧。又东注武州川。迳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

【注释】

①石祗洹舍:《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西通志》,石窟十寺,在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西三十里。元魏建,始神瑞,终正光,历百年而工始完。其寺:一、同升,二、灵光,三、镇国,四、护国,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华严,九、天宫,十、兜率。内有元载所修十二龛。”

②比丘尼: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俗称尼姑。

③灵岩:在今山西大同西三十二里云冈镇。北魏建石窟寺于此。

④《魏土地记》:书名。具体不详。

⑤武州塞:又作武周塞。在今山西左云至大同以西一带。秦筑以备匈奴。以在武州置障塞,故名。

⑥洛阳殿:又作乐阳殿。在北魏平城西苑内,今山西大同西北下皇庄一带。

⑦石炭:即煤炭。

⑧樵炭:即木炭,用木柴烧制的炭。

【译文】

武州川水又往东南流,水边有石砌的精舍和几个石窟,是尼姑居住的地方。武州川水又向东转弯,流经灵岩南面。那里开山凿石,依着岩壁建造石室,凿成的佛像庄严高大,为世间所少见。又依山临水建起一座座殿堂,和寺院相望。林中的水潭,明净如镜,满眼是一片清新的景象。武州川水又往东南流出山间。《魏土地记》说:平城以西三十里,有武州塞口。川水从山口分支往东流入林苑,注入园内的水池中。苑内有洛阳殿,殿北有宫馆。有一条水从支渠南流,往东南流出,火山水注入。火山水发源于火山东溪,往东北流出山间,山上有石炭,烧着后和木炭一样热。火山水又东流,注入武州川。川水流经平城县南面,东流注入如浑水。

又南流迳班氏县故城东①,王莽之班副也。阚骃《十三州志》曰②:班氏县在郡西南百里,北俗谓之去留城也。如浑水又东南流注于㶟水。

【注释】

①班氏县:秦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东南五十五里。

②阚骃《十三州志》:阚骃,字玄阴。北魏敦煌(今甘肃敦煌)人。所撰《十三州志》为地理类著作。

【译文】

如浑水又往南流经班氏县老城东面,就是王莽时的班副。阚骃《十三州志》说:班氏县在郡治西南一百里,北方人俗称去留城。如浑水又往东南流,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迳平邑县故城南①。赵献侯十三年②,城平邑。《地理志》③:属代,王莽所谓平胡也。《十三州志》曰:城在高柳南百八十里④,北俗谓之丑寅城⑤。

【注释】

①平邑县:战国赵置。后入秦,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东。东汉废。

②赵献侯十三年:前411年。赵献侯,战国时赵国的国君赵献子。名浣。

③《地理志》:即《汉书·地理志》。概述先秦至汉地理沿革、西汉行政区划、山川名胜、户口物产及中外交通等。

④高柳:战国赵邑。即今山西阳高。

⑤丑寅城:北方当地称平邑城。在今山西大同东。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平邑县老城南面。赵献侯十三年在平邑筑城。《地理志》以为平邑属代郡,王莽时称为平胡。《十三州志》说:县城在高柳以南一百八十里,北方人俗称丑寅城。

㶟水又东迳沙陵南①。魏金田之地也,事同曹武邺中定矣②。

【注释】

①沙陵:在今山西阳高南。

②曹武:即曹操。邺中定:陈桥驿按,武英殿本《水经注》:“案此语有脱误,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云:河北始开,以王脩为司佚金中郎将,《续汉书·百官志》本注云:曹公始置司金中郎将,利权悉归于上矣。”赵一清《水经注释》认为:“金田即银矿,《禹贡》扬州贡金三品,叔治黄白异议,盖舍铜而专言金银也。”邺中,即邺城。在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沙陵南面。沙陵是魏时的银矿,同曹操在邺都所定……

㶟水又东迳狋氏县故城北①,王莽更名之曰狋聚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高柳南百三十里,俗谓之苦力干城矣。

【注释】

①狋(quán)氏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东南百里。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狋氏县老城北面,王莽时更名狋聚。《十三州志》说:狋氏县在高柳以南一百三十里,俗称苦力干城。

㶟水又东迳道人县故城南①。《地理志》: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风俗记》曰②:初筑此城,有仙人游其地,故因以为城名矣。今城北有渊,潭而不流③,故俗谓之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所未详也。

【注释】

①道人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东南六十里古城镇。

②《地理风俗记》:书名。东汉应劭撰。风俗志类著作。今仅存辑本。

③潭:深。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道人县老城南面。《地理志》说:道人就是王莽时的道仁。《地理风俗记》说:开始筑城时,有仙人来这里嬉游,城就因此得名。现在城北有个深潭,潭水渊深而不流,因此俗称平湖。《十三州志》说:道人城在高柳东北八十里,不知是否如此。

㶟水又东迳阳原县故城南①。《地理志》:代郡之属县也。北俗谓之比郍州城。

【注释】

①阳原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西南桑乾河北。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阳原县老城南面。《地理志》说:阳原县是代郡的属县。北方人俗称比郍州城。

㶟水又东,安阳水注之①。水出县东北潭中,北俗谓之太拔回水,自潭东南流注于㶟水。又东迳东安阳县故城北②。赵惠文王三年③,主父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④,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竟安也。《地理风俗记》曰:五原有西安阳⑤。故此加东也。

【注释】

①安阳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据《注》文,阳泉县在此水之西,则水在县东,如水以县得名,则当作阳原水为合,审矣。”译文从之。阳原水,当在今河北阳原一带。

②东安阳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东南。

③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赵惠文王,名何。战国时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之子。

④主父:即赵武灵王,名雍。赵肃侯之子。是赵国第一个称王的国君。长子章:即赵武灵王之长子,名章。强壮而志骄。

⑤五原:即五原郡。西汉元朔二年(前127)改九原郡置。治所在九原县(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西安阳:即西安阳县。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公庙沟口汉代城堡。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阳原水注入。阳原水发源于阳原县东北的一个水潭,北方人俗称太拔回水,水从潭中往东南流,注入㶟水。㶟水又往东流经东安阳县老城北面。赵惠文王三年,主父武灵王封长子章为代郡安阳君,东安阳就是章的封邑,王莽时叫竟安。《地理风俗记》说:五原郡有西安阳。因此,这里加东字叫东安阳。

㶟水又东迳昌平县①,温水注之②。水出南坟下③,三源俱导,合而南流,东北注㶟水。

【注释】

①昌平县:北魏置,属昌平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东南。

②温水:具体不详。

③南坟:具体不详。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昌平县,温水注入。温水发源于南坟下,三个源头齐发,汇合南流,往东北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迳昌平县故城北,王莽之长昌也。昔牵招为魏鲜卑校尉①,屯此②。

【注释】

①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人。三国魏文帝时曾任护鲜卑校尉。有治边之才。鲜卑校尉:实为“护鲜卑校尉”,掌管鲜卑事务的军职官名。

②屯:戍守,驻扎。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昌平县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时的长昌。从前牵招任魏护鲜卑校尉时,就屯驻在这里。

㶟水又东北迳桑乾县故城西①,又屈迳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温汤②,疗疾有验③。《经》言出南,非也,盖误证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乌丸④,入涿郡⑤,逐北遂至桑乾,正于此也。

【注释】

①桑乾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三国魏废。

②温汤:温泉。

③验:效果,效验。

④魏任城王彰:即曹操之子曹彰,字子文。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数从征伐,不好读书。封鄢陵侯。曾统兵征讨代郡乌丸,获胜。曹操大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文帝时,立为任城王。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乌丸:亦作“乌桓”。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原是东胡族的一支,西汉初被匈奴击败,迁移到乌桓山,因以为名。汉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破乌桓,徙万余落至中原,其势遂衰。

⑤涿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

【译文】

㶟水又往东北流,经桑乾县老城西面,又转弯流过城北。王莽时改名为安德。《魏土地记》说:代城以北九十里,有桑乾城,从城西渡过桑乾水,离城十里有温泉,治病很有功效。《水经》说㶟水流过桑乾县南,不对,这里弄错了。魏任城王曹彰在建安二十三年讨伐乌丸,进入涿郡,向北追击到桑乾,就是这个地方。

㶟水又东流,祁夷水注之①。水出平舒县②,东迳平舒县之故城南泽中。《史记》:赵孝成王十九年③,以汾门予燕易平舒④。徐广曰:平舒在代⑤。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后汉世祖建武七年⑥,封扬武将军马成为侯国⑦。其水控引众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记》曰: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代水所出,东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东北迳兰亭南,又东北迳石门关北⑧,旧道出中山故关也⑨。又东北流,水侧有故池。按《魏土地记》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⑩,池西北有代王台,东去代城四十里。

【注释】

①祁夷水:即今山西广灵南之壶流河。

②平舒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广灵西十里作疃乡平城南堡村。

③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赵孝成王,名丹。战国时赵国国君。赵惠文王之子。

④汾门:亦称梁门。战国赵地。在今河北保定徐水区西易水之北。按,以上事见《史记·赵世家》。

⑤代:即代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⑥建武七年:31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⑦马成:字君迁。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南)人。东汉初刘秀即位,为护军都尉、扬武将军。后封平舒侯。

⑧石门关:当在今河北蔚县西南。

⑨中山故关:当在今河北蔚县西南。

⑩代王鱼池:当在今河北蔚县西南。

【译文】

㶟水又东流,有祁夷水注入。祁夷水发源于平舒县,往东流经平舒县老城南面的沼泽中。《史记》载:赵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门来交换燕国的平舒。徐广说:平舒县在代郡。王莽改名为平葆。东汉世祖建武七年,把这地方封给扬武将军马成,立为侯国。祁夷水接纳了许多泉水,汇合成一条水。《魏土地记》说:代城以西九十里有平舒城,西南五里是代水的发源地,往东北流。其实这就是祁夷水,说它代水是不对的。祁夷水又往东北流经兰亭南面,又往东北流经石门关北面,水的故道是从中山老关通过的。祁夷水又往东北流,水边有旧池。查考《魏土地记》说: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鱼池,池的西北面有代王台,东距代城四十里。

祁夷水又东北得飞狐谷①,即广野君所谓杜飞狐之口也②。苏林据郦公之说③,言在上党④,即实非也。如淳言在代⑤,是矣。晋建兴中⑥,刘琨自代出飞狐口⑦,奔于安次⑧,即于此道也。《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西北流迳南舍亭西⑨,又迳句琐亭西,西北注祁夷水。

【注释】

①飞狐谷: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

②广野君:即郦食其(yì jī)。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人。汉初谋臣。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后投刘邦。因游说刘邦袭击陈留,而得秦朝粮粟,于是刘邦封其为广野君。杜飞狐之口:《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杜,堵塞,封闭。飞狐之口,即飞狐口、蜚狐口。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的咽喉。

③苏林:字孝友。汉、魏间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人。与邯郸淳等为当时儒宗。郦公:即上文的广野君郦食其。

④上党:山西东南部古地名,主要指今天的长治。《释名·释州国》:“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

⑤如淳:三国魏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曾任陈郡丞。注《汉书》,多保留在《汉书》颜师古注中。代:即代县。战国赵置,后属秦,为代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西晋永嘉后废。

⑥建兴: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313—317)。

⑦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定州南)人。晋惠帝时,以功封广武侯。晋愍帝时拜都督并州诸军事。忠于晋室,素有重望。

⑧奔:出奔,出逃。安次:即安次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廊坊西北古县村。

⑨关水:即飞狐关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关水在今蔚州(河北蔚县)西南,已湮。”

【译文】

祁夷水又往东北流,汇合了飞狐谷水,广野君说堵住飞狐口,指的就是这里。苏林根据郦食其的说法,以为飞狐谷在上党,其实不对。如淳说飞狐谷在代县,这才是正确的。晋建兴年间,刘琨从代城经飞狐口,出奔安次,走的就是这条路线。《魏土地记》说:代城以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关水往西北流经南舍亭西面,又流经句琐亭西面,往西北注入祁夷水。

祁夷水又东北流迳代城西。卢植言①:初筑此城,板幹一夜自移于此②,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泽中营城自护,结苇为九门,于是就以为治③。城圆匝而不方④,周四十七里,开九门,更名其故城曰东城。赵灭代⑤。汉封孝文为代王⑥。梅福上事曰⑦:代谷者,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⑧,谷中之地,上谷在东⑨,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厌狄亭。《魏土地记》曰:城内有二泉,一泉流出城西门,一泉流出城北门,二泉皆北注代水⑩。

【注释】

①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经学家。少与郑玄同事马融为师,学贵博通而不喜章句。撰《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

②板幹:古代筑城或筑墙的用具。板,筑墙的夹板。幹,同“榦”。夹板两旁支撑的木柱。

③治:城池,治所。

④圆匝(zā):圆形环绕。匝,绕,环绕。

⑤赵灭代:陈桥驿按,武英殿本《水经注》:“案此下有脱文。”赵一清《水经注释》亦作此说。全祖望《五校》《七校水经注》删“赵灭代。汉封孝文为代王”十字,以为是衍文,又于后“旧代郡治”下增“赵灭代”三字。《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不当删此增彼,赵灭代,详《史记·赵世家》。”

⑥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⑦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西汉成帝时任南昌县尉,后避世隐居。

⑧北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史记·蒙恬传》,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此北塞盖谓长城也。”

⑨上谷:即上谷郡。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官厅水库南岸之大古城)。

⑩代水:当在今河北蔚县。

【译文】

祁夷水又往东北流经代城西面。卢植说:当初筑代城时,筑城的夹板和横木一夜之间竟自动移到旧代城西南五十里的大泽中,形成城墙自卫,并以芦苇结成九座城门,于是就在这里营建治所。新城呈圆形,不像一般的城那样方正,绕城一周四十七里,开了九座城门,将老城改名为东城。赵国灭了代国。汉时封孝文帝为代王。梅福在启奏皇帝议事时说:代谷这地方,南有恒山,北有长城,可说是谷中之地,东是上谷,西是代郡。说的就是这地方。王莽时改名为厌狄亭。《魏土地记》说:城内有两道泉水,一道流出西门,一道流出北门,两道泉水都往北注入代水。

祁夷水又东北,热水注之①。水出绫罗泽②,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又东北,谷水注之③,水出昌平县故城南④,又东北入祁夷水。祁夷水右会逆水⑤。水导源将城东⑥,西北流迳将城北。在代城东北十五里,疑即东代矣⑦,而尚传将城之名。卢植曰:此城方就而板幹自移⑧。应劭曰⑨: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东城⑩。或传书倒错,情用疑焉,而无以辨之。逆水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东北迳青牛渊⑪,水自渊东注之。耆彦云⑫:有潜龙出于兹浦,形类青牛焉⑬,故渊潭受名矣。潭深不测,而水周多莲藕生焉。祁夷水又北迳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东城,而非所详也。又迳昌平郡东⑭,魏太和中置⑮,西南去故城六十里。

【注释】

①热水:在今河北蔚县西。

②绫罗泽:《水经注疏》:“今名暖泉,在蔚州(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绫罗里,其水夏凉冬暖。”

③谷水:当在今河北阳原境内。

④昌平县:北魏置,属昌平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东南。

⑤逆水:当在今河北蔚县一带。

⑥将城:当在今河北蔚县一带。

⑦东代:即汉时的代县。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水经注疏》:“赵(一清)云:盖太和迁洛以后,以平城为代郡,故以汉代郡之代县为东代。”

⑧卢植曰:此城方就而板幹自移:《水经注疏》:“此下各本有‘卢植曰:此城方就而板幹自移’十二字,系重文,全氏删之,是也。赵(一清)、戴(震)存此十二字,非也。”译文从之。

⑨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撰有《风俗通义》《汉官仪》《地理风俗记》等。

⑩故名代曰东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作‘故名曰东代城’,上文‘疑即东代’,谓此也。”译文从之。

⑪青牛渊:即今河北蔚县东北五十里莲花池。《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名莲花池,在蔚州(今河北蔚县)东北六十里,周一百五十步,中栽荷莲,与《注》言水多莲藕相应。”

⑫耆彦:德高望重的老者。

⑬青牛:黑牛。青,黑色。

⑭昌平郡:北魏置,属燕州。治所在今河北阳原东南。

⑮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译文】

祁夷水又往东北流,有热水注入。热水发源于绫罗泽,泽旁有热水亭。热水往东北流,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又往东北流,有谷水注入。谷水发源于昌平县老城南面,又往东北注入祁夷水。祁夷水在右边汇合了逆水。逆水发源于将城东面,往西北流经将城北面。将城在代城东北十五里,可能就是东代,但还流传着将城的名称。应劭说:此城移向西南,离老代城五十里,因此称为东代城。这或许是传抄时写颠倒了的缘故,令人怀疑,但却无法辨明。逆水又西流,注入祁夷水。水以逆为名,是因为它西流的缘故。祁夷水往东北流经青牛渊,水从青牛渊的东面注入。老年人说:有一条潜伏在渊中的龙,曾在这里水边出现过,形状类似青牛,水潭就因此得名。潭水深不可测,四周长有许多荷藕。祁夷水又北流,从一座老城西南流过,往西五十里就是代城,这又使人怀疑就是代郡的东城了,但也搞不清楚。祁夷水又流经昌平郡东面,昌平郡在魏太和年间设置,西南离老城六十里。

又北,连水入焉①。水出雊瞀县东②,西北流,迳雊瞀县故城南,又西迳广昌城南③。《魏土地记》曰:代南二百里有广昌城,南通大岭。即实非也。《十三州记》曰:平舒城东九十里有广平城④,疑是城也。寻其名状,忖理为非⑤。又西迳王莽城南⑥,又西,到刺山水注之⑦。水出到刺山西山⑧,甚层峻,未有升其巅者。《魏土地记》曰: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有佳大黄也⑨。其水北流迳一故亭东,城北有石人,故世谓之石人城⑩。西北注连水。连水又北迳当城县故城西⑪。高祖十二年⑫,周勃定代斩陈豨于当城⑬,即此处也。应劭曰:当桓都山作城⑭,故曰当城也。又迳故代东而西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西有随山⑮,山上有神庙,谓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迳桑乾故城东⑯,而北流注于㶟水。《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县,北至桑乾入㶟是也。

【注释】

①连水:当在今河北蔚县。

②雊瞀(ɡòu mào)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③广昌城:在今河北涞源北。

④平舒城:在今山西广灵西。

⑤忖(cǔn)理:忖度实际情理。

⑥王莽城:具体不详。

⑦到刺山水:又名金河。在今河北蔚县东。

⑧到刺西山:又作倒刺山。在今河北蔚县东。

⑨大黄:药草名。也叫川军。多年生草本。根茎可入药。

⑩石人城:当在今河北蔚县一带。

⑪当城县:战国秦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⑫高祖十二年:前195年。

⑬周勃定代斩陈豨于当城:事见《汉书·周勃传》:“因复击豨灵丘,破之,斩豨丞相程纵、将军陈武、都尉高肄。定代郡九县。”周勃,沛(今江苏沛县)人。从刘邦征伐,屡建功勋,赐爵列侯。陈豨(xī):宛朐(今山东东明南)人。从刘邦征战。因功封阳夏侯。以相国守代,因门客众多遭疑忌,遂举兵叛汉,自立为代王,后被斩于当城。

⑭桓都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桓’为‘恒’之误,恒山即常山,‘都’字衍。此《注》文同,亦衍‘都’字,‘应劭’当‘阚骃’之误。或应劭本有此说而阚氏本之。《大典》本原无‘都’字。”译文从之。

⑮随山:具体不详。

⑯桑乾故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译文】

祁夷水又北流,有连水注入。连水发源于雊瞀县东部,往西北流经雊瞀县老城南面,又往西流经广昌城南面。《魏土地记》说:代城以南二百里有广昌城,南通大岭。其实不是这样的。《十三州记》说:平舒城东面九十里有广平城,可能就是此城。但从地名及实地情况来看,又似乎不像。祁夷水又往西流,经王莽城南面,又西流,有到刺山水注入。到刺山水发源于到刺山西面,山势高峻,没有人能攀上山顶。《魏土地记》说:代城东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生有优质大黄。到刺山水往北流经一个老亭东面,城北有石人,因此俗称石人城。到刺山水往西北流注入连水。连水又往北流经当城县老城西面。汉高祖十二年,周勃平定代国,在当城杀了陈豨,指的就是这里。应劭说:当着恒山筑城,因此叫当城。连水又流经老代城东面,往西北流注入祁夷水。祁夷水西岸有随山,山上有神庙,叫女郎祠,是当地民间所奉的祠庙。祁夷水又往北流经桑乾老城东面,北流注入㶟水。《地理志》说:祁夷水发源于平舒县,往北流到桑乾县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北迳石山水口①。水出南山,北流迳空侯城东②。《魏土地记》曰: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也。其水又东北流注㶟水。

【注释】

①石山水口:当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②空侯城: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译文】

㶟水又往东北流经石山水口。石山水发源于南山,往北流经空侯城东面。《魏土地记》说:代城东北九十里有空侯城。石山水又往东北流,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迳潘县故城北①,东合协阳关水②。水出协溪。《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阳关③,关道西通代郡。其水东北流,历笄头山④。阚骃曰:笄头山在潘城南⑤,即是山也。又北迳潘县故城,左会潘泉故渎⑥,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历山⑦,山上有虞舜庙。《十三州记》曰:广平城东北百一十里有潘县⑧。《地理志》曰:王莽更名树武。其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协阳关水。雨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⑨,惟洴泉而已⑩。关水又东北流,注于㶟水。

【注释】

①潘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涿鹿西南堡垈镇。

②协阳关水: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③下洛城、协阳关: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④笄(jī)头山: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⑤潘城:即潘县治。在今河北涿鹿西南堡垈镇。

⑥潘泉: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⑦历山:在今河北涿鹿西南桑乾河南岸。

⑧广平城:当在今河北西北部涞源与涿鹿之间。

⑨阳旱:干旱,大旱。阳,干旱。

⑩洴(pínɡ)泉:用以漂洗的水流。洴,漂洗。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潘县老城北面,东流汇合协阳关水。协阳关水发源于协溪。《魏土地记》说: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阳关,关道西通代郡。协阳关水往东北流经笄头山。阚骃说:笄头山在潘城南面,指的就是此山。协阳关水又往北流经潘县老城,向左流汇合潘泉旧水道,旧水道从前在潘城内与潘泉相接。有人说,潘城就是舜时的京都。《魏土地记》说: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山上有虞舜庙。《十三州记》说:广平城东北一百一十里有潘县。《地理志》说:王莽时改名为树武。潘泉宽十几步,东流出城,然后注入协阳关水。雨大就流通,旱天就断流,只留一洼可以洗涤的泉水而已。协阳关水又向东北流,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迳雍洛城南①。《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东流者也。

【注释】

①雍洛城:在今河北涿鹿西南。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雍洛城南面。《魏土地记》说:下洛城西南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往东流。

㶟水又东迳下洛县故城南①,王莽之下忠也,魏燕州广宁县②,广宁郡治③。《魏土地记》曰: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

【注释】

①下洛县:西晋改下落县置,属广宁郡。治所在今河北涿鹿。

②燕州:北魏太和中分恒州东部置,治所在广宁郡(今河北涿鹿)。广宁县:北魏改下洛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涿鹿。

③广宁郡:西晋太康中置,属幽州。治所在下洛县(北魏改名广宁县,在今河北涿鹿)。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下洛县老城南面,下洛就是王莽时的下忠,也是魏时燕州的广宁县,广宁郡治所就设在这里。《魏土地记》说: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尧庙。

㶟水又东迳高邑亭北①,又东迳三台北,㶟水又东迳无乡城北②。《地理风俗记》曰③:燕语呼毛为无。今改宜乡也④。

【注释】

①高邑亭:当在今河北涿鹿南。

②无乡城:当在今河北涿鹿南。

③《地理风俗记》:书名。东汉应劭撰。今仅存辑本。

④宜乡:在今河北涿鹿南。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高邑亭北面,又往东流经三台北面,又往东流经无乡城北面。《地理风俗记》说:燕语称毛为无。现在已改为宜乡了。

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①。水上承温泉于桥山下②。《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雕檐华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汤汤其下③。炎凉代序,是水灼焉无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于㶟水。

【注释】

①温泉水:当在今河北涿鹿东南。

②桥山:在今河北涿鹿东南。

③汤汤(shānɡ):水流盛大貌。

【译文】

㶟水又东流,有温泉水注入。温泉水上源在桥山下承接温泉。《魏土地记》说: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华丽的屋宇,伸出飞檐荫蔽着水滨。石池中的泉水,不停地翻滚。无论炎夏寒冬,泉水温热不变,能治百病,因此,到这里来的人川流不息。池水北流,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左得于延水口①。水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②。《山海经》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脩水出焉③。东南流迳且如县故城南④。应劭曰: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⑤,故县也。代称不拘,名号变改,校其城郭,相去远矣。《地理志》曰:中部都尉治⑥。于延水出县北塞外,即脩水也。

【注释】

①于延水口:又名脩水。即今河北西北部之洋河。源出内蒙古兴和西,南流经河北尚义、怀安、张家口万全区、宣化等地,至涿鹿东入桑乾河。

②柔玄镇: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长川城:北魏建,约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长川是北魏先世居地之一,位于石漠(今内蒙古兴和西)东北,濡源(今滦河源)之西,北魏前期诸帝常巡幸其地。

③“梁渠之山”几句:语见《山海经·北次二经》。梁渠之山,具体不详。

④且如县:西汉置,属代郡,为中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土城子。

⑤当城:“当城”应为“马城”之讹。《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注》言脩水东南迳且如县故城南,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则且如在马城之西北,应说当是马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传抄者误为当城。”译文从之。且如城:且如县治。

⑥中部都尉:官名。都尉为汉时一郡内掌武事备盗贼的最高长官。汉武帝为加强对新辟少数民族的统治,往往分部设置都尉。一部中设二、三部不等,每部都尉前多冠以东、南、西、北、中等方位词。中部都尉即分部设置的都尉之一。

【译文】

㶟水又东流,向左流到于延水口。于延水发源于塞外柔玄镇以西、长川城以南的小山。《山海经》说:梁渠之山,山上不长草木,但有许多金玉,脩水发源于这里。脩水往东南流经且如县老城南面。应劭说:马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是个老县城。姑且不去管城的别称和地名的变更,但考察城郭的地理位置,距离却太远了。《地理志》说:这是中部都尉治。于延水发源于该县以北的塞外,就是脩水。

脩水又东南迳马城县故城北①。《地理志》曰: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马城在高柳东二百四十里②。俗谓是水为河头③,河头出戎方④,土俗变名耳。又东迳零丁城南⑤,右合延乡水⑥。水出县西山,东迳延陵县故城北⑦。《地理风俗记》曰:当城西北有延陵乡⑧,故县也。俗指为琦城。又东迳罗亭,又东迳马城南,又东注脩水。又东南于大宁郡北⑨,右注雁门水。《山海经》曰:雁门之水,出于雁门之山⑩。雁出其门,在高柳北,高柳在代中。其山重峦叠巘⑪,霞举云高⑫,连山隐隐,东出辽塞⑬。其水东南流迳高柳县故城北,旧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虏赵王,迁以国为郡⑭。王莽之所谓厌狄也。建武十九年⑮,世祖封代相堪为侯国⑯。昔牵招斩韩忠于此处⑰。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于代为西北也。

【注释】

①马城县:西汉置,属代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怀安西。

②高柳:即高柳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西北。

③河头:似作“阿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寰宇记》蓟县下引《隋图经》,于延水俗谓为阿头河。赵(一清)改‘河头’作‘阿头’,是也。”译文从之。

④戎方:西、北少数民族地方。

⑤零丁城:在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北。

⑥延乡水:即今河北怀安北之西洋河。源于内蒙古兴和南,流至河北怀安东与东洋河合。

⑦延陵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天镇县北新平堡。

⑧当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当城’亦‘马城’之误。”

⑨大宁郡: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今河北怀安东南。

⑩雁门之山:按,以上语见《山海经·北山经》。雁门水,即今河北西北境之南洋河。雁门之山,即雁门山。在今山西阳高西北。

⑪重峦叠巘(yǎn):重重叠叠的山峦。巘,山。

⑫霞举云高:像云霞一样高。举,高。

⑬东出辽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⑭秦始皇二十三年虏赵王,迁以国为郡:事见《史记·赵世家》:“太史公曰……秦既虏迁,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赵王,即赵王嘉,赵悼襄王偃之嫡子。

⑮建武十九年:43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⑯代相堪:即闵堪。代郡(今山西阳高西北)人。东汉初豪强卢芳部属。建武十六年(40),卢芳遣使降汉,光武帝封卢芳为代王,闵堪为代相。后又封闵堪为侯。

⑰牵招斩韩忠于此处:《三国志·魏书·牵招传》:“太祖以招尝领乌丸,遣诣柳城……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峭王大会群长,忠亦在坐……(牵招)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由此可知,牵招与韩忠之事发生在柳城,而非高柳。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人。魏文帝时曾任护鲜卑校尉。

【译文】

脩水又往东南流经马城县老城北面。《地理志》说:这是东部都尉治。《十三州志》说:马城在高柳以东二百四十里。俗称脩水为阿头,阿头发源于戎人地区,不过是地方上的变名罢了。脩水又往东流经零丁城南,在右边汇合延乡水。延乡水发源于该县西山,往东流经延陵县老城北面。《地理风俗记》说:马城西北有延陵乡,是老县治。民间称之为琦城。延乡水又往东流经罗亭,又往东流经马城南面,又往东流注入脩水。脩水又往东南流,在大宁郡北,向右流注入雁门水。《山海经》说:雁门之水,发源于雁门之山。雁群就从山门飞出,雁门在高柳北面,高柳在代中。雁门山重峦叠嶂,高入云霞,连绵的山脉隐隐约约,向东延伸到塞外的辽东。雁门水往东南流经高柳县老城北边,这就是从前代郡的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俘虏了赵王,就把赵国改设为郡。王莽时称厌狄。建武十九年,世祖把这地方封给代相闵堪,立为侯国。过去牵招就是在这里杀掉韩忠。此城在平城东南六七十里,对代城来说是在西北面。

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迳一故城,背山面泽,北俗谓之叱险城①。雁门水又东南流,屈而东北,积而为潭。其陂斜长而不方②,东北可二十余里,广十五里,蒹葭藂生焉③。敦水注之④。其水导源西北少咸山之南麓⑤,东流迳参合县故城南⑥。《地理风俗记》曰:道人城北五十里有参合乡⑦,故县也。敦水又东,水注之⑧。水出东阜下,西北流迳故城北,俗谓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乱流东北注雁门水。故《山海经》曰:少咸之山,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⑨。郭景纯曰:水出雁门山。谓斯水也。

【注释】

①叱险城:具体不详。

②陂(bēi):堤岸。

③蒹:还没有长穂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藂(cóng)生: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藂,聚集,丛生。

④敦水:在今山西阳高南。

⑤少咸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少咸山当在今阳高县(今山西阳高)之西。”

⑥参合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南大白登镇。

⑦道人城:道人县治所。在今山西阳高东南六十里古城镇。

⑧水:当在今山西阳高一带。

⑨“少咸之山”几句:语见《山海经·北山经》。

【译文】

雁门水又往东南流,转弯流过一座老城,老城背靠山冈,面对沼泽,北方人俗称叱险城。雁门水又往东南流,折向东北,积成一片湖荡。湖形斜长而不方正,东北向长二十多里,宽十五里,芦苇丛生。有敦水注入。敦水发源于西北少咸山南麓,往东流经参合县老城南。《地理风俗记》说:道人城以北五十里有参合乡,从前是县。敦水又东流,有水注入。水发源于东阜山下,往西北流经老城北面,民间称之为和堆城。又北流,汇合敦水,往东北乱流,注入雁门水。因此《山海经》说:敦水发源于少咸之山,东流注入雁门之水。郭景纯说:雁门水发源于雁门山。说的就是这条水。

雁门水又东北入阳门山,谓之阳门水,与神泉水合。水出苇壁北①,水有灵焉。及其密云不雨,阳旱愆期②,多祷请焉。水有二流,世谓之比连泉③。一水东北迳一故城东,世谓之石虎城④,而东北流注阳门水。又东迳三会亭北⑤,又东迳西伺道城北⑥,又东,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迳阳门山南托台谷,谓之托台水⑦。汲引泉溪,浑涛东注⑧,行者间十余渡。东迳三会城南⑨,又东迳托台亭北,又东北迳马头亭北,东北注雁门水。

【注释】

①阳门山、阳门水、神泉水、苇壁:具体不详,大致在今山西天镇县一带。

②愆(qiān)期:违期,失期。这里指不能按季节下雨。

③比连泉:具体不详。

④石虎城:具体不详。

⑤三会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魏书·明元帝纪》,泰常八年七月,幸三会屋侯泉。侯泉盖即此神泉,三会屋亦即此三会亭也。”

⑥西伺道城:具体不详。

⑦托台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托台水在今天镇县(今山西天镇县)西南。”

⑧浑:大水涌流声。

⑨三会城:及下文“托台亭”“马头亭”,当在今山西天镇县境。

【译文】

雁门水又往东北流进阳门山,称为阳门水,与神泉水汇合。神泉水发源于苇壁山北麓,水很灵验。碰到浓云密布却不降雨,或是久旱无雨的时候,人们常来求雨。神泉水有两条,人们称之为比连泉。一条往东北流经一座老城东面,人们称之为石虎城,往东北流,注入阳门水。又往东流经三会亭北面,又往东流,经西伺道城北面,又往东流,托台谷水注入。托台谷水上游在苇壁北面承接神泉,往东流经阳门山南的托台谷,称为托台水。这条水汇合了山泉小溪,波涛滚滚地向东流去,行人要交迭经过十多个渡口。往东流经三会亭南面,又往东流经托台亭北面,又往东北流,经马头亭北面,往东北注入雁门水。

雁门水又东迳大宁郡①,北魏太和中置②,有脩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脩水东流注于雁门水也③。《地理志》有于延水而无雁门、脩水之名④。《山海经》有雁门之目,而无说于延河。自下亦通谓之于延水矣。水侧有桑林,故时人亦谓是水为藂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见之,因以名焉。

【注释】

①大宁郡:北魏太和中置。治所在今河北怀安东南。

②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③脩水东流注于雁门水:语见《山海经·北次二经》。

④于延水:即脩水。今河北西北部之洋河。

【译文】

雁门水又往东流,经大宁郡北面,大宁郡是魏太和年间所置,有脩水注入。《山海经》所说的脩水东流注入雁门水,就指的是这条水。《地理志》有于延水,而没有雁门水、脩水等名。《山海经》有雁门水的名目,而没有述及于延河。自大宁郡以下,这条水也就通称于延水了。水边有桑林,因此,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藂桑河。这是因为北方很少有桑,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桑树,因而就以藂桑为水名了。

于延水又东迳冈城南①。按《史记》,蔡泽②,燕人也,谢病归相,秦号冈成君③。疑即泽所邑也,世名武冈城。于延水又东,左与宁川水合④。水出西北,东南流迳小宁县故城西⑤,东南流注于延水。于延水又东,迳小宁县故城南,《地理志》宁县也⑥,西部都尉治,王莽之博康也。《魏土地记》曰:大宁城西二十里有小宁城⑦。昔邑人班丘仲居水侧⑧,卖药于宁百余年,人以为寿。后地动宅坏⑨,仲与里中数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弃于延水中,收其药卖之。仲被裘从而诘之,此人失怖,叩头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后为夫馀王驿使来宁⑩,此方人谓之谪仙也。

【注释】

①冈城:在今河北怀安东。

②蔡泽:战国燕人。长于辩议。游说多年,不被重用。后入秦,献计东收周室,为昭襄王采纳。相秦数月,遭谗言中伤,谢病归相印。

③冈成君:《史记·蔡泽列传》作“纲成君”。

④宁川水:即今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及张家口市境之清水河。

⑤小宁县:北魏太和中置,属大宁郡。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后废。

⑥宁县:西汉置,为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三国时废。

⑦大宁城:即下文广宁县城,在今河北张家口。小宁城:在今河北张家口万全区。

⑧班丘仲:《水经注疏》:“赵(一清)云:按乐史曰,班或作瑕。守敬按:《列仙传》作瑕邱,本复姓。”

⑨地动:地震。

⑩夫馀王:夫馀国国君。夫馀,古国名。亦称扶馀、凫臾。故地在今松花江中游平原上。从事农业、牧业。驿使:这里指外族通译的信使。驿,通“译”。

【译文】

于延水又往东流经冈城南面。据《史记》载,蔡泽是燕国人,因病辞去相位,被秦国封为冈成君。这里可能就是蔡泽的封邑,人们称之为武冈城。于延水又东流,左边与宁川水汇合。宁川水发源于西北,往东南流经小宁县老城西面,往东南流,注入于延水。于延水又往东流经小宁县老城南面,这就是《地理志》所说的宁县,是西部都尉治所,王莽时称为博康。《魏土地记》说:大宁城以西二十里有小宁城。过去本城人班丘仲家住水滨,在宁城一带卖药一百多年,人们都以为他很长寿。后来在一次地震中房屋倒塌,班丘仲和邻居几十家都被压死了。有个乡民将他的尸体丢到于延水中,拿了他的药去卖。班丘仲穿着皮衣跟上来责问他,那人吓坏了,叩头哀求宽恕。班丘仲说:我并不怨恨你,只是故意要让人们知道我罢了,我去了!后来他做了夫馀王的使者来到宁城,这一带人称他为谪仙。

于延水又东,黑城川水注之①。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②,奇源合注③,总为一川,东南迳黑土城西,又东南流迳大宁县西而南入延河④。延河又东迳大宁县故城南。《地理志》云:广宁也⑤。王莽曰广康矣。《魏土地记》曰:下洛城西北百三十里有大宁城⑥。于延水又东南迳茹县故城北⑦。王莽之谷武也,世谓之如口城。《魏土地记》曰:城在鸣鸡山西十里⑧,南通大道,西达宁川。

【注释】

①黑城川水:即今河北张家口东南宣化区东十五里泥河。流入今洋河。

②黑土城:具体不详。

③奇源合注:不同的源头合为一流。

④大宁县:北魏太和中置,属大宁郡。治所在今河北张家口。

⑤广宁:即广宁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张家口。

⑥下洛城:在今河北涿鹿。

⑦茹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张家口东南下花园区。

⑧鸣鸡山:又名鸡鸣山。在今河北怀来(沙城)西北鸡鸣驿。

【译文】

于延水又东流,有黑城川水注入。这条水有三个源头,发源于黑土城的西北,三源合为一流,往东南流经黑土城西面,又往东南流经大宁县西边,往南注入延河。延河又往东流,经大宁县老城南面。《地理志》说:大宁就是广宁。王莽时叫广康。《魏土地记》说:下洛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有大宁城。于延水又往东南流经茹县老城北面。就是王莽时的谷武,世人称之为如口城。《魏土地记》说:如口城在鸣鸡山以西十里,南面有一条大路,西面直达宁川。

于延水又东南迳鸣鸡山西。《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东流,北有鸣鸡山。《史记》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①。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②。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鸣鸡山。《魏土地记》云: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③,其侧有钟乳穴④。赵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杀,民怜之,为立神屋于山侧⑤,因名之为磨笄之山。未详孰是。于延水又南迳且居县故城南⑥,王莽之所谓久居也。其水东南流,注于㶟水。《地理志》曰:于延水东至广宁入沽⑦。非矣。

【注释】

①赵襄子:赵简子之子,名毋卹。夏屋:战国燕地,后属魏。在今河北顺平西北。

②笄(jī):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③马头山:在今河北蔚县东四十五里。

④钟乳穴:有钟乳的洞穴。钟乳,溶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与石笋上下相对,由碳酸钙逐渐从水溶液中析出积聚而成。也叫石钟乳、钟乳石。

⑤神屋:祭祀用的庙宇。

⑥且居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怀来(沙城)西北新安堡镇。

⑦沽:即沽水,又名沽河,今名白河、潮白河。东循北运河入海。

【译文】

于延水又往东南流经鸣鸡山西面。《魏土地记》说: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往东流,北有鸣鸡山。《史记》说:赵襄子在夏屋杀掉代王,吞并了他的国土。襄子派人到代城接回自己的姐姐。他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到了这里,她说:代国已经灭亡了,我到哪里去呢?就拔下头上的簪子在山石上磨了磨自杀了。代国百姓同情她,在这里为她立祠,因此把这座山叫磨笄山。每天夜里有成群的野鸡在祠庙上鸣叫,所以山又称鸣鸡山。《魏土地记》说: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山边有钟乳石溶洞。赵襄子杀害了代王,派人接回姐姐。他姐姐是代王的夫人,夫人说:为了弟弟而怠慢丈夫,是不仁;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是不义。于是就磨簪自杀了,派去的使者也自杀了,老百姓同情她,就在山边为她立庙,因此山名为磨笄之山。不知哪一种说法正确。于延水又往南流经且居县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时的久居。于延水往东南流,注入㶟水。《地理志》说:于延水东流到广宁才注入沽水。这是弄错了。

又东过涿鹿县北①,

涿水出涿鹿山②,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抪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留其民于涿鹿之阿③,即于是也。其水又东北与阪泉合④。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⑤,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⑥: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⑦。水出蚩尤城⑧,城无东面。《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则流注阪泉⑨,乱流东北入涿水。涿水又东迳平原郡南⑩,魏徙平原之民置此⑪,故立侨郡⑫,以统流杂。涿水又东北迳祚亭北⑬,而东北入㶟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谓之涿邪水⑭。地理潜显,难以究昭,非所知也。

【注释】

①涿鹿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四十里矾山镇附近古城。

②涿水:在今河北涿州西南。涿鹿山: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四十里。

③阿:近旁。

④阪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保安州(今河北涿鹿)礬山堡西南十里有七旗里泉,即阪泉也。”

⑤下洛城:在今河北涿鹿西南。涿鹿城: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四十里古城。

⑥《晋太康地理记》:书名。又称《太康地记》《晋太康地记》等。撰者不详。成书于晋太康三年(282)。记载晋初州、郡、县建制沿革、地名取义、山水、物产等。

⑦蚩尤泉:当在今河北涿鹿东南。

⑧蚩尤城:在今河北涿鹿东南。

⑨霖雨:久而大的雨。

⑩平原郡:北魏置,属燕州。在今河北涿鹿东南。

⑪平原:另一平原郡。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⑫侨郡:侨置的郡县。侨置,六朝时期南北分裂,战争频仍,诸朝遇有州郡沦陷于敌手者,则往往暂借别地重置之,但仍用其旧名,因而称之为侨置。

⑬祚亭:具体不详。

⑭涿邪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寰宇记》引《十三州志》,(涿水)北至上谷为涿鹿河,其支流入匈奴谓之涿邪水。”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过涿鹿县北面,

涿水发源于涿鹿山,世人称之为张公泉,往东北流经涿鹿县老城南面,就是王莽时的抪陆。黄帝与蚩尤在涿鹿的郊野交战,黄帝战败蚩尤后,将他的百姓安置在涿鹿的山边,说的就是这里。涿水又往东北流,与阪泉汇合。这条水发源于县内的东泉。《魏土地记》说: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说:阪泉也是地名。泉水往东北流,与蚩尤泉汇合。蚩尤泉出自蚩尤城,东面没有城墙。《魏土地记》说: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很深,但不外流,大雨连绵,泉水满溢就注入阪泉,往东北乱流注入涿水。涿水又往东流经平原郡南面,魏时将平原郡的居民迁过来安顿在这里,所以设立侨郡,用来收留流民杂户。涿水又往东北流经祚亭北面,往东北注入㶟水。也有说涿水分支流入匈奴叫涿邪水的。但地理情况有隐有显,很难搞清楚,这就不知道了。

㶟水又东南,左会清夷水①,亦谓之沧河也。水出长亭南,西迳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乡川水注之②。水出平乡亭西③,西北流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北迳阴莫亭④,在居庸县南十里⑤。清夷水又西会牧牛山水⑥。《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⑦,下有九十九泉⑧,即沧河之上源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⑨。耆旧云:山下亦有百泉竞发,有一神牛驳身,自山而降,下饮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导九十九泉,积以成川,西南流,谷水与浮图沟水注之⑩。水出夷舆县故城西南⑪,王莽以为朔调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于沧水。

【注释】

①清夷水:亦称沧水、沧河。即今北京延庆区之妫(ɡuī)河。

②长亭、北城村故城、平乡川水:具体皆不可考,均当在今北京延庆区。

③平乡亭:当在今北京延庆区。

④阴莫亭:当在今北京延庆区。

⑤居庸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延庆区东。

⑥牧牛山水:当在今北京延庆区。

⑦沮阳城:在今北京昌平区东南。牧牛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延庆州(今北京延庆区)东、永宁城西北十五里有独山。《一统志》云,疑即牧牛山。”

⑧九十九泉:《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据后引《魏土地记》,则九十九泉统名牧牛泉。”

⑨道武皇帝:即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⑩谷水、浮图沟水:当在今北京延庆区。

⑪夷舆县: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北京延庆区东北二十里旧县镇西古城。

【译文】

㶟水又往东南流,在左边汇合清夷水,清夷水又称沧河。清夷水发源于长亭南面,往西流经北城村老城北面,又往西北流,有平乡川水注入。平乡川水发源于平乡亭西面,往西北流,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北流经阴莫亭,亭在居庸县以南十里。清夷水又往西流,汇合了牧牛山水。《魏土地记》说:在沮阳城东面八十里有牧牛山,山下有九十九泉,这就是沧河的源头。牧牛山在居庸县城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老年人说:山下也有许多泉眼同时并涌而出,有一头毛色斑驳的神牛,下山喝干了泉水,山也因此得名。现在山下流出的九十九泉汇成一溪,往西南流,有谷水与浮图沟水注入。这两条水都发源于夷舆县老城的西南面,王莽时称为朔调亭。两水都往西南流,注入沧水。

沧水又西南,右合地裂沟①。古老云:晋世地裂,分此界间成沟壑。有小水,俗谓之分界水,南流入沧河。沧河又西迳居庸县故城南,魏上谷郡治②。昔刘虞攻公孙瓒不克,北保此城,为瓒所擒③。有粟水入焉④。水出县下,城西枕水⑤,又屈迳其县南,南注沧河。沧河又西,右与阳沟水合⑥。水出县东北,西南流迳居庸县故城北,西迳大翮、小翮山南⑦。高峦截云,层陵断雾。双阜共秀⑧,竞举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⑨,少有异志,年及弱冠⑩,变苍颉旧文为今隶书⑪。秦始皇时官务烦多,以次仲所易文简,便于事要,奇而召之,三征而辄不至⑫。次仲履真怀道,穷数术之美⑬。始皇怒其不恭,令槛车送之⑭。次仲首发于道⑮,化为大鸟,出在车外,翻飞而去,落二翮于斯山,故其峰峦有大翮、小翮之名矣。《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东有温汤水口⑯。其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峰举四十里,上庙则次仲庙也。右出温汤,疗治万病。泉所发之麓,俗谓之土亭山⑰。此水炎热,倍甚诸汤,下足便烂人体。疗疾者要须别引,消息用之耳⑱。不得言大翮山东。其水东南流,左会阳沟水,乱流南注沧河。

【注释】

①地裂沟:在今北京延庆区。

②上谷郡:战国燕置。秦时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北魏时治所在居庸县,即今北京延庆区。《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地形志》,上谷郡,天平中置,居庸县,孝昌中陷,天平中置。事在郦氏后。据此《注》则郡先治居庸,盖后魏省沮阳,即移郡于居庸(互见下沮阳)。至孝昌中陷,郡县并废,天平中复置郡县也。”

③“昔刘虞攻公孙瓒不克”几句:事见《后汉书•刘虞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初举孝廉,累迁至幽州牧。后与公孙瓒交恶,发兵攻之。兵败,被杀。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地方割据势力。与袁绍连年交战。建安四年(199),兵败,引火自焚。保,依凭,依恃。

④粟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延庆州(今北京延庆区)西。”

⑤枕:临近,靠近。

⑥阳沟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今名板桥河,在延庆州西北十五里。”

⑦大翮(hé):即大翮山。在今北京延庆区西北,相连者为小翮山。

⑧双阜:指大翮、小翮两座山峦。秀:高出,高耸。

⑨王次仲:秦上谷(今河北怀来)人。创八分体。《法书要录》“张怀瓘书断”:“八分,案: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一说为东汉人。

⑩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达到壮年,所以叫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⑪苍颉(jié):又作仓颉。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实则为古代整理汉字的代表者。隶书:字体名。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⑫三征:多次征召。三,言其多。

⑬数术:即术数。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等的学问。

⑭槛车:用栅栏封闭的囚车。用于囚禁犯人或装载猛兽。

⑮首发:刚刚出发。

⑯温汤水口:当在今北京延庆区西北。

⑰土亭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温泉河在延庆州(今北京延庆区)西北三十里,源出佛峪山,即土亭山也。”

⑱消息:本指停止。这里指等待水温降低到合适时为止。

【译文】

沧水又往西南流,在右边汇合于地裂沟。据老人说:晋时发生地裂,这里就形成了沟壑。有一条小溪,俗称分界水,往南流入沧河。沧河又往西流经居庸县老城南面,那就是魏时的上谷郡治。从前刘虞攻打公孙瓒不能取胜,向北撤退坚守此城,为公孙瓒所擒。沧河到这里又汇合了粟水。粟水发源于居庸县境,县城西面濒水,又转弯流经县南,往南注入沧河。沧河又西流,向右流与阳沟水汇合。阳沟水发源于居庸县东北面,往西南流经居庸县老城北面,往西流经大翮山和小翮山南面。高耸的峰峦拦住飞云,层沓的丘陵隔断朝雾。这两座高峰同样高耸,凌驾于群峰之上。郡人王次仲,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到了二十多岁,将苍颉的古文字改为现今的隶书。秦始皇时政务繁忙,因为王次仲所改的文字简易,便于书写,以为他是个奇才,下令召他入朝,然而接连召了多次他都不去。王次仲遵循着真性,怀藏着道心,研究数术到了最完美的境地。秦始皇对次仲的不恭非常恼怒,下令用囚车押送他前来。囚车刚刚上路,王次仲便化作一只大鸟奋飞而去,他掉下两片羽毛,落在这座山上,所以山峰就有大翮、小翮的名字了。《魏土地记》说:沮阳城东北六十里有大翮山和小翮山,山上的神祇叫大翮神,神庙以东有温汤水口。这座山在居庸县西北二十里,山峰高达四十里,山上的庙就是王次仲庙。山的右面有温泉,可治百病。涌出温泉的山麓,俗称土亭山。这里要比其他各地的温泉加倍烫热,把脚踏进去便会烫烂。治病的人必须先把泉水引到别处,待稍凉后再用。说温泉在大翮山以东是弄错了。温泉水往东南流,在左边汇合了阳沟水,往南乱流注入沧河。

沧河又左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记》曰:牧牛泉西流,与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互受通称矣。

【译文】

沧河的左边有清夷水口。《魏土地记》说:牧牛泉往西流,与清夷水汇合。自此以下两水可以互相通称。

清夷水又西,灵亭水注之。水出马兰西泽中①,众泉泻溜归于泽②,泽水所钟③,以成沟渎。渎水又左与马兰溪水会④。水导源马兰城,城北负山势⑤,因阿仍溪⑥,民居所给,惟仗此水。南流出城,东南入泽水。泽水又南迳灵亭北⑦,又屈迳灵亭东,次仲落鸟翮于此,故是亭有灵亭之称矣。其水又南流,注于清夷水。

【注释】

①马兰:即马兰城。在今北京延庆区西。

②泻溜:流水。溜,水流。

③钟:聚集,汇集。

④马兰溪水:具体不详。

⑤负:依靠。

⑥因阿:依靠着大山。阿,大山。仍:因,就着。

⑦灵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亭在今延庆州(今北京延庆区)西。”

【译文】

清夷水又西流,灵亭水注入。灵亭水来自马兰西泽,许多山泉汇集到西泽中来,泽中的水形成沟渠流出。渠水又在左边与马兰溪水汇合。这条水发源于马兰城,城北背山,依着山弯,靠近小溪,城内居民饮用的水全是来自溪中。溪水从城南流出,往东南注入泽水。泽水又往南流经灵亭北面,又转弯流经灵亭东面,王次仲就在这里落下鸟毛,所以这座亭有灵亭之称。马兰溪水又南流,注入清夷水。

清夷水又西与泉沟水会。水导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①。盖齐桓公霸世②,北征山戎③,过孤竹西征④,束马悬车⑤,上卑耳之西极⑥,故水受斯名也。水源出沮阳县东⑦,而西北流入清夷水。

【注释】

①桓公泉:在今河北怀来(沙城)东南。《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怀来县(今河北怀来东南)南七里有水泉,一名镜泉,可溉田,即桓公泉也。”

②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是春秋第一个霸主。

③山戎:亦名北戎。春秋时夷国之一,分布在今河北北部。前7世纪颇为强大,常为郑、齐、燕之患。

④孤竹:商代国名。在今河北卢龙南。

⑤束马悬车:包裹马足,挂牢车子,以防滑跌倾覆。形容路险难行。

⑥卑耳:即辟耳山。在今山西平陆西北。

⑦沮阳县:战国燕置,为上古郡治。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官厅水库南岸之大古城。

【译文】

清夷水又西流,与泉沟水汇合。泉沟水来自川南平地,往北注入清夷水。清夷水又往西南流,汇合了桓公泉。齐桓公称霸时,曾北伐山戎,西征时又途经孤竹,停车从崎岖险阻的山径登上卑耳山最西的山峰,所以水就得到桓公泉这个名字。桓公泉发源于沮阳县以东,往西北流入清夷水。

清夷水又西迳沮阳县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沮阴。阚骃曰:涿鹿东北至上谷城六十里①。《魏土地记》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迳其城西,南流注于㶟水。㶟水南至马陉山②,谓之落马洪。

【注释】

①上谷城:在今北京延庆区。

②马陉山:当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或北京延庆区。

【译文】

清夷水又往西流经沮阳县老城北面,秦时的上谷郡治所就设在这里。王莽时改郡名为朔调,县名为沮阴。阚骃说:涿鹿县东北到上谷城六十里。《魏土地记》说:城北有清夷水,往西流。这条水又转弯流过城边,往西南流注入㶟水。㶟水南流到马陉山,又叫落马洪。

又东南出山,

㶟水又南出山,瀑布飞梁,悬河注壑,漰湍十许丈①,谓之落马洪,抑亦孟门之流也②。㶟水自南出山,谓之清泉河③,俗亦谓之曰千水,非也。

【注释】

①漰湍(pēnɡ tuān):指瀑布飞湍漰溅貌。

②孟门:即孟门津,今名壶口瀑布。

③清泉河:在今北京西南。

【译文】

㶟水又往东南流出山间,

㶟水又南流出山,瀑布从高崖飞流直下,注入深壑,轰鸣的急流下泻十几丈,称为落马洪,也和孟门这样的险流差不多。㶟水从南边出山后,叫清泉河,民间也称千水,其实不对。

㶟水又东南迳良乡县之北界①,历梁山南②,高梁水出焉③。

【注释】

①良乡县: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北京房山区西南窦店西土城。

②梁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在今宛平县(今北京卢沟桥东宛平城)西北。”

③高梁水:又称高良河、高梁水、皂河。源出今北京城西紫竹院公园,东流经西直门外高梁桥,至德胜门水关转而东南,沿什刹海,折而东南斜穿今北京内、外城,过天坛、龙潭湖,由东南十里河村注入古㶟水(今永定河)。

【译文】

㶟水又往东南流经良乡县北面,流过梁山南面,高梁水就从这里流出。

过广阳蓟县北①,

㶟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②。谢承《后汉书》曰③: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阳④,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⑤。

【注释】

①广阳:即广阳郡。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西南隅)。蓟(jì)县:秦置,属上谷郡。

②广阳县:西汉置,属广阳国。治所在今北京房山区东北长阳镇(广阳城村)。

③谢承《后汉书》:谢承,字伟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三国吴史学家。所撰《后汉书》为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东汉历史。今亡佚。

④世祖:即汉世祖刘秀。铫(yáo)期:字次况。颍川郏(今河南郏县)人。初从刘秀在河北击破王郎军,任虎牙大将军,又镇压铜马、青犊等起义军。刘秀即位后,封其为安成侯,任卫尉。

⑤小广阳:即广阳县。《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小广阳亦见范书《耿弇传》,对广阳郡言,故以县为小广阳。”

【译文】

㶟水流过广阳郡蓟县北面,

㶟水又往东流经广阳县老城北面。谢承《后汉书》说:光武帝与铫期从蓟县出发到广阳县,想往南边去。指的就是此城,叫小广阳。

㶟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①,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②。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③。秦始皇二十三年灭燕④,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⑤,更名燕国。王莽改曰广有,县曰代戎。城有万载宫、光明殿。东掖门下⑥,旧慕容儁立铜马像处⑦。昔慕容廆有骏马⑧,赭白有奇相,逸力至俊。光寿元年⑨,齿四十九矣⑩,而骏逸不亏。儁奇之,比鲍氏骢⑪,命铸铜以图其像⑫,亲为铭赞⑬,镌颂其傍,像成而马死矣。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成乡景侯刘靖碑⑭。晋司隶校尉王密表靖⑮,功加于民,宜在祀典⑯。以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日刊石建碑⑰,扬于后叶矣。

【注释】

①蓟丘:在今北京西南隅。

②曲阜: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国都。在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村。营丘:亦名营城。在今山东淄博临淄区西北临淄故城。周武王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后改名临淄。

③召(shào)公:姓姬名奭(shì)。周朝初年的贤人。周武王灭商纣王,封召公于北燕。召公治政,甚得兆民和。巡行乡邑,在棠树下决狱政事。召公卒,百姓有《甘棠》之思。

④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

⑤卢绾(wǎn):丰(今江苏丰县)人。刘邦旧臣。汉五年(前202),因功封为燕王。

⑥掖(yè)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

⑦慕容儁(jùn):字宣英,一名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皇帝。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⑧慕容廆(wěi):字奕洛瓌。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幼而魁岸,雄杰有大度。永嘉初,廆自称鲜卑大单于,在辽东建立地方政权。

⑨光寿元年:357年。光寿,十六国时期前燕慕容儁的年号(357—360)。

⑩齿:牛马的岁数。

⑪鲍氏骢(cōng):《太平御览》:《列异记》曰,故司隶校尉上党鲍子都,少时举上计,于道路遇一书生,卒得心痛。子都下车为按摩,奄忽而卒。不知姓字,有素书一卷,银十饼。即卖一饼,以资殡殓,其余以枕之,素书著腹上,埋之。谓曰:“子若魂灵有知,当令子家知子在此。”未至京师,有骢马随之,唯子都得近。子都归行失道,遇一关内侯家住宿。侯曰:“君何以致此马?”子都因说之。侯乃惊愕,曰:“此吾儿也。”侯迎丧开棺,视银、书如言。侯乃举送诣阙,上荐子都,辟公府侍御史、豫州牧、司隶校尉。至子永、孙昱俱为司隶,其在公,皆复乘骢马。故京师歌之曰:“鲍氏骢,三入司隶,再入公,马虽疲,行步工。”鲍子都,即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县)人。汉哀帝时,征为谏大夫。常上书谏争,其言少文多实。

⑫图:图画,描绘。

⑬铭、赞:均为文体名。铭是在器物、碑碣等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赞的内容是称赞人或物的。

⑭刘靖:沛国相(今安徽宿州)人。三国魏官吏。刘馥子。卒后追赠征北将军,晋封建成乡侯爵。征北将军:官名。三国魏置。与征东、征西、征南统称为四征将军,掌专征事务。

⑮司隶校尉:官名。汉武帝置。掌持节率中都官徒以捕巫蛊、督京师奸猾。王密:具体不详。表:这里指进表上奏。

⑯祀典:本指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这里指祭祀之列。

⑰元康四年:294年。元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291—299)。

【译文】

㶟水又往东北流经蓟县老城南面。《魏土地记》说:蓟城以南七里有清泉河,河水并不流过城北。《水经》弄错了。从前周武王将蓟分封给尧的后裔,现在城内西北角有蓟丘,就是按丘名来取城名的。正像鲁国的曲阜、齐国的营丘一样。这里就是周武王封给召公的诸侯国。秦始皇二十三年灭了燕国,设立广阳郡。汉高祖把这地方封给卢绾,号为燕王,改名为燕国。王莽时改为广有,县名叫代戎。城内有万载宫、光明殿。东掖门下面,是从前慕容儁设立铜马像的地方。过去慕容廆有一匹骏马,毛色红白相间,相貌奇特有神力。到光寿元年,已有四十九岁了,但奔跑起来仍不减当年。慕容儁把它看成奇物,比作鲍宣的骢马,下令为它铸造铜像,并亲自写了赞词,刻在旁边,可是铜像铸成,马却死了。大城东门内道路左边,有魏征北将军建成乡景侯刘靖碑。晋时司隶校尉王密上表,称颂刘靖有功于民,应立祠供奉。于是在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日刻石立碑,扬名于后世。

㶟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①。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源,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②,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昔铫期奋戟处也③。其水又东入㶟水。

【注释】

①洗马沟水:具体不详。

②澄澹(dàn):净澈平静。

③铫(yáo)期奋戟:事见《后汉书·铫期传》:“光武略地颍川,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从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起兵应郎。光武趣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期骑马奋㦸,瞋目大呼,左右曰䟆,众皆披靡。”

【译文】

㶟水又东流,与洗马沟水汇合。洗马沟水上游承接蓟水,往西注入大湖。大湖有两条水源,都出自蓟县西北面的平地,泉水流积形成西湖。湖东西宽二里,南北长三里,是燕国的古池。湖中绿水澄碧,轻波荡漾,登亭望远,也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湖水往东流出称洗马沟,沿着南门城边往东流注,从前铫期骑马奋戟驱赶聚观的百姓,就在这地方。洗马沟水又往东流,注入㶟水。

㶟水又东迳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蓟城中。景明中造浮图建刹①,穷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寻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坟。基趾磐固②,犹自高壮,竟不知何王陵也?

【注释】

①景明:北魏宣武帝元恪(kè)的年号(500—503)。

②基趾:地基,根基。磐固:如磐石般坚固。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经燕王陵南面。陵墓有条暗道,向西北通到蓟城外。景明年间,建造佛寺及佛塔,挖地基时发现了这条暗道。这里是王府的禁地,没人会找过来。暗道通向蓟城西北的大陵,这是两座坟墓。墓基庞大坚固,至今还很高大,竟不知是哪一位帝王的陵墓?

㶟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①。水出蓟城西北平地,泉流东注,迳燕王陵北,又东迳蓟城北,又东南流。《魏土地记》曰:蓟东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㶟水。

【注释】

①高梁之水:即上文之高梁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高梁水今为玉河(又名御河,即今北京城内、外金水河),在都城西直门外半里,上有高梁桥。”

【译文】

㶟水又往东南流,有高梁水注入。高梁水发源于蓟城西北平地,泉水往东流经燕王陵北面,又往东流经蓟城北面,又往东南流。《魏土地记》说:蓟城东面十里有高梁水。高梁水又往东南流,注入㶟水。

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①,入笥沟②。

汉光武建武二年③,封颍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④。魏遣张合、乐进围雍奴⑤,即此城矣。笥沟,潞水之别名也。《魏土地记》曰:清泉河上承桑乾河,东流与潞河合。㶟水东入渔阳,所在枝分,故俗谚云:高梁无上源,清泉无下尾。盖以高梁微涓浅薄,裁足津通,凭借涓流,方成川甽⑥。清泉至潞,所在枝分,更为微津,散漫难寻故也。

【注释】

①渔阳:即渔阳郡。战国燕置。治所在渔阳县(今北京密云区西南三十里)。雍奴县: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武清区(杨村)西北土门楼村。

②笥(sì)沟:即潞河,又名白河。今北京通州区以下的北运河。

③建武二年:26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④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区)人。初为郡功曹。说太守耿况,坚拒王郎而南迎光武。曾拜颍川太守。封雍奴侯。

⑤张合:即张郃(hé),字俊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三国时魏将。先从袁绍,后归曹操,封都亭侯。曹丕即位,以之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称帝后,进封张郃为鄚侯。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北大名)人。三国时魏将。从曹操,因功封广昌亭侯。后以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

⑥川甽(quǎn):水沟。

【译文】

㶟水又往东流到渔阳郡雍奴县西面,注入笥沟。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封颍川太守寇恂为雍奴侯。魏国派遣张郃、乐进围攻雍奴,指的就是此城。笥沟是潞水的别名。《魏土地记》说:清泉河上游承接桑乾河,往东流与潞河汇合。㶟水往东流入渔阳,到处分流四散,因此俗谚说:高梁水没有上源,清泉河没有下游。因为高梁水流小浅,只够流通,凭着涓涓的细流才形成田间的沟渠。清泉水流到潞县,分流四散,水流更细,以至于找都找不到了。


巨马水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