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 沔水二

字数:32009

【题解】

此卷所起堵阳县,已在南朝境内,郦氏所未至。堵阳属魏兴郡,治所在今湖北十堰郧(yún)阳区西南。堵水源于今陕西境,至湖北十堰郧阳区境内注入沔水。卷末沙羡(yì),原是战国楚邑,西汉置县,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武汉江夏区西金口镇。三国吴移治今武昌区。所以沔水至此实已终结其全部流程了。

沔水二

又东过堵阳县①,堵水出自上粉县②,北流注之。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③,东历新城郡④。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⑤。世祖建武元年⑥,封邓晨为侯国⑦。汉末以为房陵郡⑧,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⑨,立以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⑩,治房陵故县。有粉水⑪,县居其上,故曰上粉县也。堵水之旁有别溪,岸侧土色鲜黄,乃云可啖。有言饮此水者,令人无病而寿,岂其信乎?又有白马山⑫,山石似马,望之逼真。侧水谓之白马塞⑬,孟达为守,登之而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⑭,而更失之乎!为《上堵吟》,音韵哀切,有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⑮。堵水又东北迳上庸郡,故庸国也⑯。《春秋·文公十六年》⑰,楚人、秦人、巴人灭庸⑱。庸,小国,附楚。楚有灾不救,举群蛮以叛,故灭之以为县,属汉中郡,汉末又分为上庸郡。城三面际水。堵水又东迳方城亭南⑲,东北历嵾山下⑳,而北迳堵阳县南,北流注于汉,谓之堵口(21)。

【注释】

①堵阳县:南朝梁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湖北十堰郧(yún)阳区西南。

②上粉县:在今湖北房县东南。

③建平郡: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荆州。治所在信陵县(今湖北秭归西北)。魏灭蜀后,置建平郡都尉于巫县(今重庆巫山县)。西晋咸宁元年(275)改为建平郡。太康元年(280)灭吴,将两建平郡合并。治所在巫县。

④新城郡: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改房陵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房县)。南朝宋属梁州。南齐改为南新城郡。梁复为新城郡,后为岐州治。

⑤房陵县:秦置,属汉中郡。治所即今湖北房县。东汉末为房陵郡治。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新城郡治。

⑥建武元年:25年。建武,东汉光武刘秀的年号(25—56)。

⑦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官吏。初娶光武帝刘秀姊元。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建武十九年(43)封西华侯。

⑧房陵郡:东汉末置。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房县)。三国魏改为新城郡。

⑨魏文帝:曹丕。三国魏皇帝。房陵:即房陵郡。上庸:即上庸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属荆州。治所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并入新城郡。太和二年(228)复置。西城:即西城郡。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分汉中郡置,属益州。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西北)。

⑩孟达:字子度,一字子敬。初事刘璋,后归刘备。后以不发兵救关羽,惧罪,率众投降曹魏。诸葛亮伐魏,欲诱孟达为援,事泄被杀。

⑪粉水:一名粉青河。即今湖北西北部南河及其上游粉青河。源出神农架林区西南,东北流经房县东、保康西,至谷城,东注入汉水。

⑫白马山: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三十里。

⑬白马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通典》,竹山县有白马塞山。《元和志》,白马塞山在竹山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在县西南三十里,今其山重岩叠嶂,称为胜观。”

⑭刘封:刘备养子。与孟达不和,是孟达降魏原因之一。又不救关羽,被赐死。申耽:字义举。三国时蜀汉将领。金城:坚固的城池称为金城。

⑮水次:水边,水流沿岸。

⑯庸国:春秋时,是巴、秦、楚三国间较大的国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⑰文公十六年:前611年。

⑱楚人、秦人、巴人灭庸:事见《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师于大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庸人帅群蛮以叛楚……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盟,遂灭庸。”

⑲方城亭: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方城山。

⑳嵾(cēn)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即武当山。”

(21)堵口:在今湖北仙桃东。

【译文】

沔水二

沔水又往东流过堵阳县,堵水发源于上粉县,北流注入。

堵水发源于建平郡边界的故亭谷,往东流注新城郡。新城郡是从前汉中的房陵县。世祖建武元年把这地方封给邓晨,立为侯国。汉朝末年置为房陵郡,魏文帝把房陵、上庸、西城合并起来,置为新城郡,派孟达去当太守,郡治设在房陵县旧城。有粉水,县城就在它的上游,所以称为上粉县。堵水旁边另有一条溪,岸边的泥土颜色鲜黄,据说可以吃。有人说饮了这条溪里的水,能使人无病而且长寿,难道这是真的吗?附近又有白马山,山上有块岩石形状像马,远远望去非常逼真。水旁有个白马塞,孟达当太守时,曾登临其上慨叹道:刘封、申耽据有坚城,地方千里,难道可以又丢失吗?于是作《上堵吟》,音韵哀婉凄切,听了使人怆然。现在水旁还有人歌唱。堵水又往东北流经上庸郡,这里是从前的庸国。《春秋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楚人、秦人、巴人灭掉庸国。庸是小国,原来依附于楚国。楚有灾难时,它不但不去援救,反而率领各蛮族反叛,因此被灭,设立为县,属汉中郡。汉末时又从汉中郡分出,置为上庸郡。郡城三面临水。堵水又往东流经方城亭南面,往东北流经嵾山下,而后往北流经堵阳县南,北流注入汉水,汇流处称为堵口。

汉水又东,谓之涝滩①,冬则水浅而下多大石。又东为净滩,夏水急盛,川多湍洑②,行旅苦之。故谚曰:冬涝夏净,断官使命③。言二滩阻碍。

【注释】

①涝滩:与下文净滩,《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即今郧县(今湖北十堰郧阳区)西之马鬃、辽瓦等滩。”

②湍洑(fú):湍急的漩涡。洑,漩涡。

③断:断送,断绝。官使:官员使者。

【译文】

汉水又往东流经涝滩,这里冬天水浅,河床里有很多大石块。又往东流经净滩,夏天溪水盛涨,水流湍急,激流中有很多漩涡,这就苦了过往行人。因此谚语说:冬涝夏净,官差送命。这是说两滩对交通的阻碍。

又东过郧乡南①,

汉水又东迳郧乡县南之西山②,上有石虾蟆,仓卒看之,与真不别。汉水又东迳郧乡县故城南,谓之郧乡滩。县,故黎也③,即长利之郧乡矣④。《地理志》曰:有郧关⑤。李奇以为郧子国⑥。晋太康五年⑦,立以为县。汉水又东迳琵琶谷口⑧,梁、益二州分境于此⑨,故谓之琵琶界也。

【注释】

①郧(yún)乡:即今湖北十堰郧阳区。

②郧乡县:西晋太康五年(284)置,属魏兴郡。治所即今湖北十堰郧阳区。南齐为齐兴郡治。梁为兴州治。

③黎:当为古麇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春秋》黎国在上党壶关,不在此……《御览》一百六十八引《十道志》,郧乡,古麇国,是也。麇、黎形近致误耳。”

④长利:即长利县。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东汉废。西晋太康四年(283)复置,属魏兴郡。五年废。

⑤郧关:西汉置。即今湖北十堰郧阳区。

⑥李奇:颜师古《汉书叙例》记载:“李奇,南阳人。”给《汉书》作注解。郧子国:又称郧国。在今湖北安陆。后为楚所灭。

⑦太康五年:284年。太康,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

⑧琵琶谷口:在今湖北十堰郧阳区东。

⑨梁、益二州:《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指汉言。武帝改梁州曰益,不得并言梁、益。《寰宇记》,兜牟山在郧乡县东十里,即汉中郡与南阳郡分界处。兜牟盖琵琶之异名。据两《汉志》,此东为南阳郡武当县,地属荆州,此西为汉中郡长利县地,属益州,则梁为荆之误无疑。”译文从之。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过郧乡南面,

汉水又往东流经郧乡县南面的西山,山上有石虾蟆,乍一看来,与真的没有什么区别。汉水又往东流经郧乡县旧城南面,有滩称郧乡滩。郧乡县从前是黎国,就是长利县的郧乡。《地理志》说:有郧关。李奇认为这就是古时的郧子国。晋太康五年设立为县。汉水又往东流经琵琶谷口,荆州、益州在此分界,因而又称为琵琶界。

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①,

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②。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③。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地说》曰④:水出荆山⑤,东南流为沧浪之水⑥。是近楚都⑦。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⑧。余按《尚书·禹贡》言⑨:导漾水⑩,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⑪,明非他水决入也⑫,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⑬。缠络鄢、郢⑭,地连纪、鄀⑮,咸楚都矣。渔父歌之,不违水地⑯,考按经传⑰,宜以《尚书》为正耳⑱。

【注释】

①武当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北关门岩北。

②沧浪洲: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北。

③庾仲雍:晋人。撰《湘州记》《江记》《汉水记》。《汉水记》:书名。记汉水流域地理。

④《地说》:书名。具体不详。

⑤荆山:在今湖北南漳西。

⑥沧浪之水:即汉水。

⑦楚都:春秋战国时楚的都城郢。在今湖北荆州。

⑧“沧浪之水清兮”几句:语见《楚辞·渔父》。

⑨《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

⑩导:导源,发源。漾水:即今西汉水,为四川境内的长江支流嘉陵江的上游。此处《水经》沿续了《禹贡》的错误。

⑪不言过而言为:表明“过”与“为”意义不同:“过”,经过,路过;“为”,即是,成为。

⑫明非他水决入:不是其他水流汇入,这是很清楚的。决入,流入,汇入。

⑬汉沔水:汉水和沔水都称汉沔水。

⑭鄢、郢:即楚都郢(今湖北荆州荆州区西北纪南城)与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的连称。

⑮地连:地域上连接。纪:即纪南城,也即春秋战国时楚国郢都。鄀(ruò):春秋时国名。又作下鄀。都商密(今河南淅川县西)。秦人入鄀后,南迁至今湖北宜城东南,史称上鄀。春秋后期为楚都。

⑯不违水地:与水流地望相符合。违,背离,违背。

⑰考按:考寻探察。经传:泛指典籍。

⑱为正:是正确的记载。

【译文】

沔水又往东北流,又转向东南,流过武当县东北,

武当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一个沙洲,名叫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称为千龄洲。这是不对的,是民间口头相传造成的语讹,音与字都改变了。《地说》说:水发源于荆山,往东南流,称为沧浪之水。这里临近楚国都城。因此渔父歌唱道:沧浪之水很澄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很混浊,可以洗我的脚。查考《尚书·禹贡》说:漾水发源后,往东流称为汉水,再往东流称为沧浪水。这里不说经过而说称为,说明不是其他的水注入,而是汉沔水从这里以下有沧浪水的通称。水流绕过鄢、郢,与纪、鄀相连,都是楚国的都城。渔人唱的歌,与河流和地点都没有违背,查考经传,我认为应当以《尚书》为准。

汉水又东为佷子潭①,潭中有石碛洲②,长六十丈,广十八丈,世亦以此洲为佷子葬父于斯,故潭得厥目焉③,所未详也。

【注释】

①佷(hěn)子潭: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北汉水中。

②石碛(qì)洲:指多石的小洲。

③厥目:此名称。

【译文】

汉水又往东流,有佷子潭,潭里有石碛洲,长六十丈,宽十八丈,世人都认为这是佷子葬父的地方,因此潭就得了佷子潭的名称,不知是否如此。

汉水又东南迳武当县故城北,世祖封邓晨子棠为侯国①。内有一碑,文字磨灭,不可复识,俗相传言,是华君铭,亦不详华君何代之士。

【注释】

①世祖:即东汉光武帝刘秀。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官吏。初娶光武帝刘秀姊元。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建武十九年(43)封西华侯。

【译文】

汉水又往东南流经武当县老城北面,世祖把这里封给邓晨的儿子邓棠,立为侯国。城内有一块石碑,文字已模糊不清,不能辨认了。民间相传是华君铭,却又不知华君是哪个朝代的人。

汉水又东,平阳川水注之。水出县北伏亲山①,南历平阳川,迳平阳故城下②,又南流注于沔。

【注释】

①伏亲山:一作伏龙山。

②平阳故城: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北。

【译文】

汉水又向东流,平阳川水注入。川水发源于县北的伏亲山,向南流经平阳川,流过平阳老城下,再往南流注入沔水。

沔水又东南迳武当县故城东,又东,曾水注之①。水导源县南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嵾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荆州图副记》曰②:山形特秀,异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③,亭亭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④。晋咸和中⑤,历阳谢允⑥,舍罗邑宰隐遁斯山,故亦曰谢罗山焉。曾水发源山麓,迳越山阴⑦,东北流注于沔,谓之曾口。沔水又东迳龙巢山下⑧,山在沔水中,高十五丈,广员一里二百三十步⑨,山形峻峭,其上秀林茂木,隆冬不凋。

【注释】

①曾水:在今湖北丹江口西。

②《荆州图副记》:约晋宋人所作。撰者不详。

③博山香炉:汉晋时期,民间出产的一种用于焚香的香炉。其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且重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④萃:聚集。

⑤咸和:东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326—334)。

⑥历阳:历阳县或历阳郡。治所都在今安徽和县。谢允:《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真诰·稽神枢》:谢允,字道通,历阳人,少英毅,历仕罗邑宰。晋咸和中,上表辞官,西上武当山,结茅石室,自号曰谢罗山。”

⑦山阴:山的北面。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⑧龙巢山:一名龙山。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北上关门岩东。

⑨广员:犹广袤。指土地面积。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

【译文】

沔水又向东南流,经过武当县老城东面,又往东流,曾水注入。曾水发源于县南的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或叫嵾上山,山形秀美独特,又有仙室之称。《荆州图副记》说:山形秀美独特,不同于群峰,峰顶的形状像博山香炉,亭亭独立,远出众山之上,那些希望服药以延年益寿的人,都聚集在山上。晋朝咸和年间,历阳的谢允,辞去罗邑的官职,隐居此山,因此又称谢罗山。曾水发源于山麓,流过山北,往东北流,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曾口。沔水又往东流经龙巢山下,山在沔水之中,高十五丈,方圆一里二百三十步,山形峻峭,山上林木茂密青翠,即使到了严冬也不凋零。

又东南过涉都城东北①,

故乡名也。按《郡国志》②,筑阳县有涉都乡者也③。汉武帝元封元年④,封南海守降侯子嘉为侯国⑤。均水于县入沔⑥,谓之均口也⑦。

【注释】

①涉都城:在今湖北谷城西北,汉水南岸。

②《郡国志》:晋司马彪《续汉书》篇名。记述东汉时期全国行政区划、人口以及《春秋》和“前三史”所载征伐、会盟所在的地名。

③筑阳县:战国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东北四里。以在筑水之阳而名。

④元封元年:前110年。元封,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10—前105)。

⑤嘉:《汉书》作喜。南越人。其父弃为南海太守,武帝时进兵南海,弃率越人降汉。元封元年(前110)他以父功封涉都侯。

⑥均水:上源曰淅水,出河南卢氏,南流经西峡县西,至淅川县南与丹水合流为均水,至湖北丹江口入汉。

⑦均口:在今湖北丹江口。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过涉都城东北,

涉都城是从前的乡名。据《郡国志》,筑阳县有个涉都乡。就指这地方。汉武帝元封元年把这里封给南海守降侯的儿子嘉,立为侯国。均水在该县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均口。

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①,

县治故城,南临沔水,谓之酂头。汉高帝五年②,封萧何为侯国也③。薛瓒曰④:今南乡酂头是也⑤。《茂陵书》曰⑥:在南阳⑦。王莽更名南庚者也。

【注释】

①酂(zàn)县: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西北西集街北。西汉改为酂侯国。东汉复为酂县。

②汉高帝五年:前202年。

③萧何:西汉初大臣。追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功封酂侯。

④薛瓒:《汉书》颜师古注中收录有“臣瓒”注《汉书》。但臣瓒姓氏, 历来学者考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郦注屡作薛瓒,未知何据。

⑤南乡:即南乡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析南阳郡置,属荆州。治所在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丹江水库内)。

⑥《茂陵书》:具体不详。

⑦南阳:即南阳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过酂县西南,

旧县城南濒沔水,称为酂头。汉高帝五年,把这里封给萧何,立为侯国。薛瓒说:就是今天南乡的酂头。《茂陵书》说:酂县在南阳。王莽时改名为南庚。

又南过穀城东①,又南过阴县之西②,

沔水东迳穀城南而不迳其东矣。城在穀城山上③,春秋穀伯绥之邑也④。墉颓毁⑤,基堑亦存⑥。

【注释】

①穀城:当是谷国之城。在今湖北谷城西北十里。

②阴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西北西集街。

③穀城山:在今湖北谷城西北十里。

④穀伯绥:春秋时谷国的国君,名绥。

⑤墉(yīn):泛指城墙和城门。墉,城墙。,古指瓮城的城门。

⑥基堑:地基和壕沟。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过穀城东面,又往南流过阴县西面,

沔水往东流经穀城南而不是流经东面。城筑在穀城山上,是春秋时穀伯绥的封邑。现在城墙城门都已倾倒塌毁,而墙基和护城河仍还存在。

沔水又东南迳阴县故城西,故下阴也①。《春秋·昭公十九年》②,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是也③。县东有冢。县令济南刘熹,字德怡,魏时宰县,雅好博古④,教学立碑⑤,载生徒百有余人,不终业而夭者,因葬其地,号曰生坟。

【注释】

①下阴:春秋楚邑。在今湖北老河口西北西集街。

②昭公十九年:前523年。

③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事见《左传·昭公十九年》。工尹,官名。春秋楚置,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赤,人名。阴,指阴地之戎。

④雅好:平素爱好。博古:博通古代之事。

⑤教学立碑:《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名胜志》亦作教学碑,宋时尚存。《集古录》云:碑虽残缺,而熹与生徒名字,往往尚可见。今佚。”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经阴县旧城西面,这里是从前的下阴。《春秋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楚国的工尹赤把阴的戎人迁到下阴。该县东面有座坟墓。县令刘熹,字德怡,济南人,魏时治理此县。他平素爱好博通古事,亲自教授学生,立了一块石碑,碑上载着一百多个学生的名字,他们都是未完成学业而夭折的人,就安葬在这里,称为生坟。

沔水又东南得洛溪口①。水出县西北集池陂,东南流迳洛阳城②。北枕洛溪③,溪水东南注沔水也。

【注释】

①洛溪口:《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穀城县志》洛溪口在县(今湖北谷城西北)东十五里。”

②洛阳城:南朝宋侨置,属河南侨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东。后废。

③洛溪:《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光化县(今湖北老河口)境。”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在洛溪口与洛溪水汇合。洛溪水发源于该县西北面的集池陂,向东南流经洛阳城。洛阳城北面紧靠洛溪,溪水向东南流,注入沔水。

又南过筑阳县东,筑水出自房陵县①,东过其县,南流注之。

沔水又南,汎水注之②。水出梁州阆阳县③。魏遣夏侯渊与张郃下巴西④,进军宕渠⑤,刘备军汎口⑥,即是水所出也。张飞自别道袭张郃于此水,郃败,弃马升山,走还汉中。汎水又东迳巴西,历巴渠北新城、上庸⑦,东迳汎阳县故城南⑧,晋分筑阳立。自县以上,山深水急,枉渚崩湍⑨,水陆径绝。又东迳学城南⑩,梁州大路所由也。旧说昔者有人立学都于此⑪,值世荒乱,生徒罔依,遂共立城以御难,故城得厥名矣。汎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汎口也。

【注释】

①筑水:秦汉以前名彭水。即今湖北西北部汉水支流南河。

②汎水:即今湖北谷城北北河。源出湖北房县东滴水岩,名八渡河。东北流至石花街,名古羊河。又东至谷城东北折而南,会南河入汉水。

③阆阳县:南朝宋置,属新城郡。治所当在湖北旧郧阳府。南齐属南新城郡。后废。

④张郃(hé):字儁乂。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人。三国时魏将。先从袁绍,后归曹操,封都亭侯。曹丕时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称帝后,进封鄚侯。曹明帝时,诸葛亮出祁山,张郃大破蜀将马谡。郃识变数,善处营阵,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后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中右膝,薨,谥曰壮侯。巴西:即巴西郡。东汉建安六年(201)刘璋改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阆中)。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改为巴郡,后复为巴西郡。

⑤宕渠:即宕渠县。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镇渠江南岸城坝古城。

⑥汎口:汎水与沔水交汇处。当在今湖北谷城。

⑦巴渠:即巴渠郡。南朝宋置,属梁州。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达州)。新城:即新城郡。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改房陵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房县)。上庸:即上庸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属荆州。治所在上庸县(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并入新城郡。太和二年(228)复置。

⑧汎阳县:西晋太康五年(284)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西。

⑨枉渚:弯曲的陂池。渚,通“瀦”。指陂池。崩湍:奔腾的湍流。崩,奔腾,激荡。

⑩学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城在今穀城(今湖北谷城)东北。”

⑪学都:学馆,学校。

【译文】

沔水又向南流过筑阳县东面,筑水发源于房陵县,往东流过县城,南流注入。

沔水又向南流,汎水注入。汎水发源于梁州阆阳县。魏国派遣夏侯渊和张郃南下巴西,进军宕渠,刘备的军队驻扎在汎口,就是这条水的出口。张飞走了另一条路,就在这条水上袭击张郃;张郃战败,抛弃了战马,爬山逃回汉中。汎水又向东流经巴西,经过巴渠北面的新城、上庸,又向东流经汎阳县老城南面。该县是晋朝时从筑阳分出来设立的。从汎阳县起,汎水上游山深水急,水岸曲折,激流飞溅,水路陆路都断了。又往东流经学城南,这是梁州大路所经之地。旧时传说,从前有人在此设立学府,当时正遇上世道荒乱,学生无依无靠,就共同建立此城来防御盗寇,因此名为学城。汎水又往东流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汎口。

沔水又南迳阙林山东①,本郡陆道之所由。山东有二碑,其一即记阙林山。文曰:君国者不跻高堙下②。先时,或断山冈以通平道,民多病,守长冠军张仲瑜乃与邦人筑断故山道③,作此铭。其一郭先生碑。先生名辅,字甫成,有孝友悦学之美,其女为立碑于此。并无年号,皆不知何代人也。

【注释】

①阙林山:即开林山。在今湖北谷城北四里。

②跻(jī):践踏,踩。堙(yīn)下:堵塞低下之处。

③守长:郡守县令等地方长官的统称。冠军:西汉元朔六年(前123)置侯国,后为县,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西北三十八里湍水西岸冠军寨。张仲瑜:具体不详。

【译文】

沔水又向南流经阙林山东面,是郡中陆路所经过的地方。山的东面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就是记述阙林山的。碑文说:身负治国重任的君主,不登高,也不履深。从前,有人挖断山冈以通平路,当地很多百姓因此得病,地方长官冠军张仲瑜和当地人一起把山冈缺口重新填筑起来,堵断了旧山道,因而作此铭文。另一块是郭先生碑。郭先生名辅,字甫成,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喜好学习的美德,他女儿为他在此处立碑。这两块碑都没有年号,不知两人是哪个朝代人。

沔水又南迳筑阳县东,又南,筑水注之。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①。县以黄初中分房陵立②。筑水东南流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所未详也。筑水又东迳筑阳县故城南,县,故楚附庸也。秦平鄢、郢,立以为县,王莽更名之曰宜禾也。建武二十八年③,世祖封吴盱为侯国④。筑水又东流注于沔,谓之筑口⑤。

【注释】

①魏昌县:即昌魏县。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房县西南。

②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年号(220—226)。

③建武二十八年:52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④吴盱:东汉开国名将吴成之子。封筑阳侯。

⑤筑口:筑水流注于沔的交汇处。在今湖北谷城东。

【译文】

沔水又向南流经筑阳县东面,又往南流,筑水注入。杜预以为这条水是彭水。筑水发源于梁州新城郡昌魏县边界。该县是黄初年间从房陵划分出来而设立的。筑水向东南流经筑阳县,水中有一块孤石拔起,下面是个清澈的水潭,有时会看见石根像黄色的竹根一样,看见的人大多会碰到灾祸,就都把它号为承受石,不知是否确实。筑水又往东流经筑县旧城南面,这里原是从前楚国的附庸。秦国平定鄢、郢后,把这地方设立为县,王莽时改名为宜禾。建武二十八年,世祖把这地方封给吴盱,立为侯国。筑水又往东流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筑口。

沔水又南迳高亭山东①,山有灵焉,士民奉之,所请有验。

【注释】

①高亭山:在今湖北谷城南五里。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经高亭山东面,此山有神灵,士大夫和庶民都敬奉它。向山神有所祈求都很灵验。

沔水又东为漆滩①,新野郡山都县与顺阳筑阳分界于斯滩矣②。

【注释】

①漆滩:《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滩在今襄阳县(今湖北襄阳)西北。”

②新野郡:西晋永宁元年(301)置。治所在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移治穰县(今河南邓州)。山都县: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襄城区西北。东汉移治今湖北谷城东南固城。顺阳:即顺阳郡。西晋太康中改南乡郡置,属荆州。治所在酂县(今湖北老河口西北西集街北)。

【译文】

沔水又东流,有漆滩,新野郡山都县和顺阳郡筑阳县,就以漆滩为分界。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沔南有固城①,城侧沔川,即新野山都县治也,旧南阳之赤乡矣②,秦以为县。汉高后四年③,封卫将军王恬启为侯国④。沔北有和城⑤,即《郡国志》所谓武当县之和城聚⑥。山都县旧尝治此,故亦谓是处为故县滩⑦。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激⑧,名曰五女激。或言女父为人所害,居固城,五女思复父怨⑨,故立激以攻城。城北今沦于水。亦云有人葬沔北,墓宅将为水毁,其人五女无男,皆悉巨富,共修此激以全坟宅。然激作甚工⑩。又云女嫁为阴县佷子妇⑪,家赀万金⑫,而自少小不从父语。父临亡,意欲葬山上,恐儿不从,故倒言葬我着渚下石碛上⑬。佷子曰:我由来不奉教,今从语。遂尽散家财作石冢,积土绕之成一洲,长数百步。元康中始为水所坏⑭,今石皆如半榻许⑮,数百枚聚在水中。佷子是前汉人⑯。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⑰,补塞堤决,民赖其利。景元四年九月⑱,百姓刊石铭之,树碑于此。

【注释】

①固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襄阳县(今湖北襄阳)西北八十里。”

②南阳:即南阳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

③汉高后四年:前184年。汉高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④卫将军:汉将军名。掌宿卫。魏晋以后多沿置。王恬启:汉初为郎中柱下令,以卫将军击陈豨。封山都侯。

⑤和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境。”

⑥武当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西北关门岩北。

⑦故县滩:《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都城(今湖北谷城东南固城)在沔南,何时尝徙治沔北,诸地志不载,今不可考。”

⑧大石激:大石堤。激,阻挡水流。

⑨复:报复。

⑩激作:石激的制作。

⑪阴县:春秋楚置,战国时入秦,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西北西集街。佷(hěn)子:指性格执拗、不肯听从劝说之人。

⑫家赀(zī):家中财产。

⑬倒言:把话反着说。渚下:小洲之下。石碛(qì):浅石滩。

⑭元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291—299)。

⑮半榻许:半榻左右。榻,狭长而矮的坐卧用具。

⑯前汉:即西汉。

⑰襄阳:即襄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置。治所在襄阳县(今湖北襄阳)。以在襄水之阳而得名。胡烈:字武玄。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南)人。三国魏及晋初将领。惠化:仁爱教化。

⑱景元四年:263年。景元,三国魏元帝曹奂的年号(260—264)。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过山都县东北,

沔水南面有固城,城在沔水旁边,是新野郡山都县的治所,从前是南阳的赤乡,秦朝时把它设立为县。汉高后四年,把这地方封给卫将军王恬启,立为侯国。沔水北面有和城,就是《郡国志》所说的武当县和城聚。山都县过去曾在这里设立治所,因此又称故县滩。沔水北岸数里处有一条大石堤,名叫五女激。据说五女的父亲被人谋害,仇人住在固城,五女一心想报父仇,因此修筑了这条石堤激水攻城。现在城北已沉陷于水中。又传说有人葬在沔水北岸,墓地将要被水冲毁,此人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却都是巨富,她们共同筑了这条石堤来保护墓地。石堤的制作十分精细。还有一种说法,有人把女儿嫁给阴县佷子为妻,佷子家财万金,但从小起就一直不听父亲的话。父亲临死前希望自己葬在山上,又怕儿子不听他的,故意反说希望儿子把他葬在水岸下面的石滩上。佷子说:我从来不听父亲的话,今天一定要听。于是就散尽家财,用以修建石墓。他在石墓四周积土筑成一个洲渚,长数百步。元康年间才被水冲坏,现在还能看到数百块像半张榻那么大的巨石,堆集在水中。佷子是前汉人。襄阳太守胡烈以仁爱教化百姓,他堵塞了石堤的缺口,百姓都赖以受益。景元四年九月,百姓为纪念他,在此刻石立碑。

沔水又东,偏浅①,冬月可涉渡,谓之交湖②,兵戎之交,多自此济。晋太康中得鸣石于此水③,撞之声闻数里。

【注释】

①偏浅:很浅。偏,程度副词,很,甚。

②交湖:《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湖在今襄阳县(今湖北襄阳)西北。”

③鸣石:能发出鸣叫声的石头。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水很浅,冬季这里可以涉水过河,称为交湖,作战时军队大多从这里过河。晋朝太康年间,在这里捡到一块响石,敲击它发出的声音数里外都能听到。

沔水又东迳乐山北①。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②,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注释】

①乐山:即独乐山。在今湖北襄阳。

②《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乐府楚调曲名。

【译文】

沔水又向东流经乐山北面。从前诸葛亮喜欢唱《梁甫吟》,常来此登山游乐,所以民间称之为乐山。

沔水又东迳隆中①,历孔明旧宅北②。亮语刘禅云③: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④,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⑤,命安作《宅铭》云⑥: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⑦,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⑧,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⑨。

【注释】

①隆中:在今湖北襄阳。

②孔明旧宅:《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襄阳县西,隆中山东。”

③刘禅(shàn):字公嗣。三国蜀汉后主。

④车骑:即车骑将军。典京师兵卫,掌宫卫。沛国:东汉建武二十年(44)改沛郡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刘季和:官车骑将军。曾镇守襄阳。

⑤犍(qián)为:即犍为郡。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分广汉郡南部及夜郎国地置,属益州。治所屡有变迁。东汉永初初年又分西南境置犍为属国,并移治武阳县(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东)。李安:一作李兴。犍为武阳(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人。李密之子。晋散文家。

⑥铭:文体的一种。古代常刻于碑版或器物,多用于称赞功德。

⑦鼓鞞(pí):古代军中所用之乐鼓。永思:长久地思念。

⑧永平五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李安撰《宅铭》,据《蜀记》在永兴中,后六十余年,当在太和时,或是太和五年,如因平字,谓是升平五年,则当云后五十余年,若永平,惠帝年号,仅一年,前于永兴十余年,必误也。”

⑨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史学家、诗人。著《汉晋春秋》。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经隆中,流过孔明故居北面。诸葛亮曾对刘禅说:先帝三次到我的草舍中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指的就是这座房子。车骑将军刘季和,沛国人,他镇守襄阳时,与犍为人李安一起来参观故居,他叫李安作《宅铭》,文中说:天子在沔水之北指示我,要倾听战鼓的声音,永远思虑不息,以求把先哲的遗泽发扬光大。过了六十多年,到永平五年,习凿齿又为该宅作了铭文。

又东过襄阳县北①,

沔水又东迳万山北②。山上有邹恢碑③,鲁宗之所立也④。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⑤。元凯好尚后名,作两碑并述己功,一碑沉之岘山水中⑥,一碑下之于此潭,曰:百年之后,何知不深谷为陵也。山下水曲之隈⑦,云汉女昔游处也⑧。故张衡《南都赋》曰⑨: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⑩。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

【注释】

①襄阳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即今湖北襄阳襄城区。

②万山:又名汉皋山、方山。即今湖北襄阳西万山。

③邹恢:《水经注疏》:“沈氏曰:《晋书》,郗恢镇襄阳得民和。邹恢疑是郗恢之误。”郗恢,字道胤。郗昙之子、郗鉴之孙。东晋官吏。

④鲁宗之:字彦仁。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人。东晋官吏。

⑤杜元凯:即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魏晋间政治家、史学家、辞赋家。

⑥岘(xiàn)山:在今湖北襄阳南。

⑦水曲之隈(wēi):水流曲折的地方。

⑧汉女昔游处:语见《诗经·周南·汉广》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

⑨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南都赋》:歌颂东汉时南都的地理环境及富饶景象。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在京都洛阳之南,因此称南阳郡治宛为南都。

⑩弄珠:李善注:“《韩诗外传》曰: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过襄阳县北面,

沔水又往东流经万山北面。山上有鲁宗之所立的邹恢碑。山下水潭中有杜元凯碑。杜元凯喜欢身后留名,刻了两块石碑,记述自己的功绩,一块石碑沉在岘山水中,另一块沉在这个水潭中。他说:百年之后,怎么知道低谷不会变成山陵呢?山下水弯处,据说是从前汉女嬉游过的地方。因此张衡《南都赋》说:汉水上出游的姑娘在汉皋山曲玩珠子。汉皋山就是万山的异名。

沔水又东合檀溪水①。水出县西柳子山下②,东为鸭湖③。湖在马鞍山东北④,武陵王爱其峰秀⑤,改曰望楚山。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北迳汉阴台西⑥。临流望远,按眺农圃,情邈灌蔬,意寄汉阴,故因名台矣。又北迳檀溪,谓之檀溪水。水侧有沙门释道安寺⑦,即溪之名,以表寺目也⑧。溪之阳有徐元直、崔州平故宅⑨,悉人居,故习凿齿《与谢安书》云:每省家舅,纵目檀溪,念崔、徐之交,未尝不抚膺踌躇,惆怅终日矣⑩。溪水傍城北注,昔刘备为景升所谋⑪,乘的颅马西走⑫,坠于斯溪。西去城里余,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应劭曰: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⑬。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故城也,王莽之相阳矣。楚之北津戍也⑭,今大城西垒是也。其土古鄢、鄀、卢、罗之地⑮,秦灭楚,置南郡⑯,号此为北部⑰。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⑱,分南郡立为襄阳郡,荆州刺史治。邑居殷赈,冠盖相望⑲,一都之会也⑳。城南门道东有三碑:一碑是晋太傅羊祜碑(21),一碑是镇南将军杜预碑,一碑是安南将军刘俨碑(22),并是学生所立。城东门外两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23),表夫妻其尸俨然(24),颜色不异,犹如平生。墓中香气远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今坟冢及祠堂犹高显整顿。城北枕沔水,水中常苦蛟害。襄阳太守邓遐负其气果(25),拔剑入水,蛟绕其足,遐挥剑斩蛟,流血丹水(26),自后患除,无复蛟难矣。昔张公遇害,亦亡剑于是水。后雷氏为建安从事,迳践濑溪,所留之剑,忽于其怀跃出落水,初犹是剑,后变为龙(27)。故吴均《剑骑诗》云(28):剑是两蛟龙。张华之言不孤为验矣。

【注释】

①檀溪水:在今湖北襄阳西南。

②柳子山:在今湖北襄阳西。

③鸭湖:《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襄阳县志》,鸭湖在县西,山水汇而为湖,无源之水也。”

④马鞍山:在今湖北襄阳西南。

⑤武陵王: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字休龙。文帝刘义隆之子。元嘉十二年(435)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后即皇帝位。

⑥汉阴台:《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台在今襄阳县(今湖北襄阳)西。”

⑦沙门: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息心、勤息,或译为娑门、桑门、丧门等,佛教用以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人。释道安寺:《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在襄阳县西五里。”释道安,本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衡水冀州区)人。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僧。

⑧寺目:寺院的名字。

⑨徐元直:即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崔州平:即崔钧,字州平。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官西河太守、武贲中郎将。献帝初,与袁绍俱起兵山东,讨董卓。与诸葛亮、徐庶等人相善。

⑩“故习凿齿《与谢安书》”几句:《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凿齿《与桓祕书》中语,全文见《晋书》本传。谢安二字,必桓祕之误。”《晋书·习凿齿传》:“温弟祕亦有才气,素与凿齿相亲善。凿齿既罢郡归,与祕书曰:‘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痛恻之事,故非书言之所能具也。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家舅,舅舅。这里指罗崇、罗友。相继为襄阳都督。崔、徐,指崔钧和徐庶二人。抚膺,捶拍胸口,多表示惋惜等心情。

⑪景升:即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大臣。北据汉川,成一方诸侯。谋:想欲加害。

⑫的颅马:刘备坐骑。

⑬襄水:在今湖北襄阳南。

⑭楚之北津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寰宇记》引《襄阳记》,襄阳(今湖北襄阳)为楚国之北津,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通周、郑、晋、卫之道。其东津从汉经江夏,出平皋关是,通陈、蔡、齐、宋之道。”

⑮鄀(ruò):春秋时国名。又作下鄀。都商密(今河南淅川县西)。秦人入都后,南迁至今湖北宜城东南,史称上鄀。春秋后期为楚都。卢:商、周国名。在今湖北襄阳西南。罗:春秋国名。在今湖北宜城西二十里。

⑯南郡: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

⑰北部:秦灭楚设置南郡之后,把襄阳一带称为北部。因为襄阳在南郡之北境。

⑱荆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汉寿县(今湖南常德东北)。初平元年(190)刘表徙治襄阳。

⑲冠盖相望:指使者或仕宦富豪之人,一路上往来不绝。冠盖,本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后借代官宦之家,冠族。

⑳一都之会:整个州郡的中心。

(21)太傅:官名。周代始设,与太师、太保合称三公。魏晋后仍设此官,但为大臣之加官,无实权。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人。西晋大臣。

(22)刘俨:官安南将军。其余不详。

(23)太康: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

(24)俨然:整齐。

(25)邓遐:字应远。陈郡(治所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东晋将领。气果:有勇气而果敢。

(26)丹:染红。

(27)“昔张公遇害”几句:《艺文类聚·军器部》记载为:“雷次宗《豫章记》曰:吴未亡,恒有紫气见牛斗之间。张华闻雷孔章妙达纬象,乃要宿,问天文。孔章曰:惟牛斗之间有异气,是宝物也,精在豫章丰城。张华遂以孔章为丰城令。至县,掘深二丈,得玉匣,长八尺。开之,得二剑,其夕斗牛气不复见。孔章乃留其一匣,而进之。剑至,光曜炜晔,焕若电发。后张华遇害,此剑飞入襄城水中。孔章临亡,戒其子:恒以剑自随。后其子为建安从事,经浅濑,剑忽于腰间跃出,遂视,见二龙相随焉。”张公,即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魏、晋间诗人、辞赋家。因拒绝参与赵王伦、孙秀篡位阴谋而被杀。穷览古今,博学洽闻,其文辞温丽平雅。雷氏,指雷孔章之子。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迳践,路过,经过。濑溪,浅水滩。

(28)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齐、梁间诗人、史学家。

【译文】

沔水又东流,与檀溪水汇合。檀溪水发源于县西的柳子山下,往东流到鸭湖。湖在马鞍山东北面,武陵王喜欢此山峰峦秀丽,改名为望楚山。溪水从鸭湖分成两条,北边的分支就是溪水流过来的。此水向北流经汉阴台西面。登台远望,俯视眼下那一片片园圃,就会有心飞到了汉阴,神往于种瓜浇菜的田园生活的感受,因此就名为汉阴台。又往北流经檀溪,称为檀溪水。水旁有和尚道安的寺院,就用溪名来作寺名。溪水北面有徐元直、崔州平的故居,现在都住着人,因而习凿齿在《与谢安书》中说:每次去探望家舅,纵目眺望檀溪,想起崔、徐两人的交情,都情不自禁地停步踌躇,感慨万端,甚至终日惆怅不已。溪水经城旁往北流去,昔日刘备被刘景升暗算,乘的颅马向西逃,跌落在这条溪中。这里西距襄阳城一里多。溪水北流注入沔水。另一条水往东南流出。应劭说:城在襄水之阳,所以叫襄阳。这条水该就是襄水了。城北濒沔水,就是襄阳县的旧城,王莽时改名为相阳。这也是楚国的北津戍,就是今天大城西边的堡垒。襄阳的疆域,古代是鄢、鄀、卢、罗等小国的地方,秦灭楚后,设置了南郡,把这一带称为北部。建安十三年,魏武帝平定了荆州,分出南郡的一部分设立襄阳郡,也是荆州刺史的治所。襄阳居民非常殷富,富豪贵官来来往往,是整个州郡的中心。城南门的路东有三块石碑:一块是晋太傅羊祜碑,另一块是镇南将军杜预碑,还有一块是安南将军刘俨碑,都是他们的学生立的。城东门外约二百步处有刘表墓,太康年间被盗掘,看到刘表夫妻俩的尸体完好无损,容颜肤色与生时无异。墓中香气袭人,三四里外都能闻到,接连一整个月,还是余香不断。今天坟墓祠堂还完好地高高耸立着。城北濒沔水,常苦于水中蛟龙为害。襄阳太守邓遐自恃胆气和刚勇,拔剑跳入水中,蛟龙把他的脚紧紧缠住,邓遐挥剑斩蛟,流血染红了沔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蛟龙为害了。从前张华遇害,也是在这条水中失去宝剑的。后来雷氏当建安从事,涉水经过一片浅滩时,所带的宝剑忽然从他怀里跳出,落入水中,刚掉到水里时还是剑,过了一会儿忽然变成龙。因此吴均的《剑骑诗》说:剑是两蛟龙。张华的话应验不止一个证据了。

沔水又迳平鲁城南①,城,鲁宗之所筑也②,故城得厥名矣。东对樊城③,樊,仲山甫所封也④。《汉晋春秋》称⑤,桓帝幸樊城⑥,百姓莫不观,有一老父独耕不辍。议郎张温使问焉⑦,父笑而不答。温因与之言,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⑧,会沔水泛溢,三丈有余,城陷禁降,庞德奋剑⑨,乘舟投命于东冈。魏武曰:吾知于禁三十余载,至临危授命,更不如庞德矣⑩。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⑪,杜元凯重刊其后,书伐吴之事也⑫。

【注释】

①平鲁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在今襄阳县北。”

②鲁宗之:字彦仁。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人。东晋官吏。

③樊城:在今湖北襄阳。

④仲山甫:亦称樊仲。周宣王时大臣,封于樊。

⑤《汉晋春秋》:书名。晋习凿齿撰。记述自东汉、三国至西晋灭亡间历史。

⑥桓帝:东汉皇帝刘志。蠡吾侯刘翼之子。质帝死,梁太后迎入洛阳,即皇帝位。

⑦议郎:掌顾问应对。张温:字伯慎。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大臣。

⑧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临猗)人。三国时蜀汉大将。东汉末从刘备起兵,与刘备、张飞结为兄弟。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操所执,拜偏将军。关羽斩颜良以报曹操厚遇之恩。后告辞曹操而奔刘备。赤壁之战后,以关羽守襄阳,督荆州事。孙权用吕蒙计,袭破荆州,关羽与子关平皆被杀。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在今山东泰安)人。三国魏将领。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

⑨庞德:字令明。南安狟(huán)道(今甘肃陇西)人。初随马腾、马超,后归曹操。建安二十四年屯樊城,助曹仁攻关羽,兵败被杀。

⑩更不如:反不如。

⑪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记水碑:应当是为记载建安中,发生在樊城一带的那场大水而立的碑。《三国志·魏书·曹仁传》记载为:“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励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

⑫伐吴之事:事见《晋书·杜预传》:“既平上流,于是沅湘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及生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译文】

沔水又流经平鲁城南,此城是鲁宗之修筑的,所以有此名。平鲁城东面与樊城相对,樊城是仲山甫的封邑。《汉晋春秋》说:桓帝临幸樊城,全城百姓没有不来观看的,只有一个老头子独自在耕田不歇。议郎张温派人问他,老头子笑而不答。张温因此与他攀谈,问他姓名,老头子不告诉他就走了。此城周围四里,南面一半已沉入水中。建安年间,关羽把于禁围困在此城,当时正逢沔水泛滥外溢,水深三丈余,城被攻陷,于禁投降,庞德挥剑奋战,乘船至东冈不屈而死。魏武帝说:我认识于禁已三十多年,到了生死关头,却远不如庞德了。城西南面有曹仁的记水碑,杜元凯在碑后刊刻了其攻打吴国的事。

又从县东屈西南,淯水从北来注之①。

襄阳城东有东白沙②,白沙北有三洲③,东北有宛口④,即淯水所入也。沔水中有鱼梁洲⑤,庞德公所居⑥。士元居汉之阴⑦,在南白沙,世故谓是地为白沙曲矣。司马德操宅洲之阳⑧,望衡对宇⑨,欢情自接,泛舟褰裳⑩,率尔休畅,岂待还桂柁于千里⑪,贡深心于永思哉!水南有层台,号曰景升台,盖刘表治襄阳之所筑也。言表盛游于此,常所止憩。表性好鹰,尝登此台,歌《野鹰来曲》,其声韵似孟达《上堵吟》矣。

【注释】

①淯水:亦作育水。即今河南白河。源出今河南嵩县西南,南流经南召、南阳、新野等地,至湖北襄阳东北入汉水。

②襄阳城:在湖北襄阳。

③三洲:《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明史·地理志》,白河南入汉,谓之白河口,亦曰三州口,在今襄阳县东北。”

④宛口:《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襄阳县东北。”

⑤鱼梁洲:又作渔梁洲。在今湖北襄阳城南岘首山东北侧。

⑥庞德公:东汉末隐士。

⑦士元:即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刘备谋士。汉之阴:汉水之南。

⑧司马德操:即司马徽,字德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

⑨望衡对宇:门与门相对,可以看到对方屋梁或门窗上的横木。指住宅与住宅之间相距很近。衡,架在屋梁或门窗上面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⑩褰裳:用手提起衣裳。

⑪桂柁:桂木做的船舵。亦指船。

【译文】

沔水又从县东转向西南,淯水从北方流来注入。

襄阳城东有东白沙,白沙北面有三洲,东北面有宛口,就是淯水的入口处。沔水中有鱼梁洲,是庞德公居住的地方。庞士元住在汉水的南面,在南白沙,所以世人称这地方为白沙曲。司马德操居住在洲的南面。屋宇隔水相望,自然常常欢聚,荡舟或涉水相访,无牵无挂地享受自得安闲之乐,哪里会想远道奔走于千里之外,殚精竭虑为君主尽忠效命呢!南岸有层台,称作景升台,是刘表治理襄阳时修筑的。据说刘表很喜欢到这里游玩,常在这里逗留休息。刘表生性爱鹰,曾登上此台,高歌《野鹰来曲》,声韵与孟达的《上堵吟》很相似。

沔水又迳桃林亭东①,又迳岘山东,山上有桓宣所筑城②,孙坚死于此③。又有桓宣碑。羊祜之镇襄阳也,与邹润甫尝登之④。及祜薨,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杜元凯谓之堕泪碑⑤。山上又有征南将军胡罴碑⑥,又有征西将军周访碑⑦。山下水中,杜元凯沉碑处。

【注释】

①桃林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初学记》十八引《荆州图记》,襄阳县南陆道六里,有桃林馆。是饯行送归之处,亭亦取林为名,在今襄阳县东南。”

②桓宣:东晋官吏。

③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东汉末江东豪族。袁术使孙坚征荆州,击刘表,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黄祖军士射杀。孙权既称尊号,谥坚为武烈皇帝。

④邹润甫:即邹湛,字润甫。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西晋官员。

⑤堕泪碑:即后人为祭奠羊祜而立的碑石。

⑥胡罴(pí):字季象。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⑦周访:字士达。晋大臣。

【译文】

沔水又流经桃林亭东面,又流经岘山东面,山上有一座桓宣修筑的城,孙坚就死在这里。又有一块桓宣碑。羊祜镇守襄阳的时候,曾与邹润甫登临山上。羊祜死后,后人在他旧游之处立了一块石碑,游人看到石碑,往往会感慨悲思,所以杜元凯称它为堕泪碑。山上还有征南将军胡罴碑及征西将军周访碑。山下的水中,就是杜元凯沉碑处。

沔水又东南迳蔡洲①,汉长水校尉蔡瑁居之②,故名蔡洲。洲东岸西有洄湖③,停水数十亩,长数里,广减百步④,水色常绿。杨仪居上洄⑤,杨颙居下洄⑥,与蔡洲相对。

【注释】

①蔡洲:在今湖北襄阳。

②蔡瑁:字德珪。襄阳人。刘表妻弟。后归曹操,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汉阳亭侯。

③洄湖:《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襄阳县东南。”

④减:不足。

⑤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

⑥杨颙:字子昭。荆州人。三国时蜀汉官员。

【译文】

沔水又向东南流经蔡洲,汉时长水校尉蔡瑁住在这里,所以取名蔡洲。洲东岸西有个洄湖,积水面积数十亩,长数里,宽不到百步,水色常绿。杨仪住在上洄,杨颙住在下洄,与蔡洲相对。

在岘山南广昌里,又与襄阳湖水合①。水上承鸭湖②,东南流迳岘山西,又东南流注白马陂③。水又东入侍中襄阳侯习郁鱼池④。郁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⑤,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池北亭,郁墓所在也。列植松篁于池侧沔水上⑥,郁所居也。又作石洑逗引大池水于宅北作小鱼池⑦,池长七十步,广二十步。西枕大道,东北二边限以高堤,楸竹夹植⑧,莲芡覆水⑨,是游宴之名处也。山季伦之镇襄阳⑩,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还,恒言此是我高阳池。故时人为之歌曰:山公出何去?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⑪,酩酊无所知。其水下入沔。

【注释】

①襄阳湖水:即襄水。

②鸭湖:《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襄阳县志》,鸭湖在县西,山水汇而为湖,无源之水也。”

③白马陂:《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舆地纪胜》,白马山在襄阳县东南十里,以白马泉名,所云白马泉,指此陂水也。”

④侍中:官名。秦始置,两汉沿袭。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习郁鱼池:故址在今湖北襄阳。习郁,字文通。襄阳人。东汉刘秀时人。光武录其前功,封襄阳侯。

⑤《养鱼法》:书名。托言范蠡撰。内容为修鱼池、养鱼苗、饲养技术等。

⑥松篁:松与竹。篁,泛指竹子。

⑦石洑(fú)逗:石头砌成的埋在地下的暗沟。洑,水伏流地下。逗,通“窦”。洞穴。

⑧楸(qiū)竹:楸树和翠竹。

⑨芡(qiàn):水生植物。亦名鸡头。

⑩山季伦:即山简,字季伦。山涛之子。西晋官吏。

⑪倒载:指酩酊大醉倒在车中之状。

【译文】

沔水在岘山南的广昌里,又与襄阳湖水汇合。此水上游承接鸭湖,往东南流经岘山西,又往东南流,注入白马陂水。接着又往东流,注入侍中襄阳侯习郁的鱼池。习郁根据范蠡的《养鱼法》,造了个大池塘,塘长六十步,宽四十步,池中筑了钓台。池北的亭子,就是习郁墓所在的地方。在池边的沔水岸边种了一片松林和竹林,这就是习郁的住处。他用石块砌了一条弯曲的暗沟,把大池中的水引到住宅北面,造了个小鱼池。小鱼池长七十步,宽二十步。西边紧靠大路,东北两边筑了高堤,堤岸两边种遍楸树和翠竹,池中莲芡覆盖着水面,真是游乐宴饮的好去处。山季伦镇守襄阳的时候,每次来到这里游乐,没有不喝得大醉才回去的,并且还经常说:这是我的高阳池。因此当时人作歌说:山公出门哪里去?去到高阳池。天晚倒载着回来,醉得什么也不知。水往下流,注入沔水。

沔水西又有孝子墓①。河南秦氏性至孝,事亲无倦。亲没之后,负土成坟,常泣血墓侧。人有咏《蓼莪》者②,氏为泣涕,悲不自胜。于墓所得病,不能食,虎常乳之,百余日卒。今林木幽茂,号曰孝子墓也。其南有蔡瑁冢③,冢前刻石为大鹿状,甚大,头高九尺,制作甚工。

【注释】

①孝子墓:《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墓在今襄阳县东南。”

②《蓼莪(lù é)》:即《诗经·小雅·蓼莪》。《诗小序》:“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孔颖达疏:“民人劳苦,致令孝子不得于父母终亡之时而侍养之。”是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并悼念父母的诗篇。

③蔡瑁冢:《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墓在今襄阳县东南。”

【译文】

沔水西岸又有孝子墓。河南秦氏生性极为孝顺,侍奉双亲从不知厌倦。父母亡故后,亲自背土筑坟,经常在墓旁悲哭。有人吟咏《蓼莪》,秦氏听了涕泪交流,悲伤不已。他在墓地得了病,吃不下东西,有一只老虎常用乳来喂他,一百多天后他就死了。现在墓地林木幽深茂盛,人们称它为孝子墓。墓南有蔡瑁墓,墓前有一头石刻巨鹿像,很大,头高九尺,制作极其精致。

沔水又东南迳邑城北①,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故曰邑城矣。

【注释】

①邑城:在今湖北襄阳西南。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经邑城北面,是习郁襄阳侯的封邑,因此称邑城。

沔水又东合洞口。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①,西南流谓之白水②。又南迳安昌故城东,屈迳其县南。县,故蔡阳之白水乡也③。汉元帝以长沙卑湿④,分白水、上唐二乡为舂陵县⑤。光武即帝位,改为章陵县,置园庙焉⑥。魏黄初二年⑦,更从今名,故义阳郡治也⑧。白水又西南流而左会昆水⑨。水导源城东南小山,西流迳金山北⑩,又西南流迳县南,西流注于白水。水北有白水陂,其阳有汉光武故宅⑪,基址存焉。所谓白水乡也,苏伯阿望气处也⑫。光武之征秦丰⑬,幸旧邑,置酒极欢。张平子以为⑭,真人南巡,观旧里焉⑮。《东观汉记》曰⑯:明帝幸南阳⑰,祀旧宅,召校官子弟作雅乐⑱,奏《鹿鸣》⑲,上自御埙篪和之⑳,以娱宾客,又于此宅矣。白水又西合浕水。水出于襄乡县东北阳中山(21),西迳襄乡县之故城北。按《郡国志》(22),是南阳之属县也。浕水又西迳蔡阳县故城东,西南流注于白水。又西迳其城南。建武十三年(23),世祖封城阳王祉世子本为侯国(24)。应劭曰:蔡水出蔡阳,东入淮。今于此城南更无别水,惟是水可以当之。川流西注,苦其不东,且淮源阻碍(25),山河无相入之理(26),盖应氏之误耳。洞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水。

【注释】

①安昌县: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章陵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南三十里。大父山:又名大阜山、大府山。在今湖北枣阳东北。

②白水:即今湖北枣阳南白水河。

③蔡阳:即蔡阳县。战国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西四十里翟家古城。西汉属南阳郡。东汉改为蔡阳侯国。三国魏复为蔡阳县。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大明初废。白水乡:在今湖北枣阳南三十里。

④汉元帝:即刘奭(shì)。汉宣帝子。长沙:即长沙郡。战国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卑湿:地势低下潮湿。

⑤上唐:属舂陵县。即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舂陵县: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东北五十里。初元四年(前45)徙废。三国吴复置。移治今宁远西。

⑥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⑦黄初二年:221年。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年号(220—226)。

⑧义阳郡:三国魏文帝时置,属荆州。治所在安昌县(今湖北枣阳南)。

⑨昆水:即今湖北枣阳东南白水支流昆河。

⑩金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山在今枣阳县(今湖北枣阳)东南。”

⑪汉光武故宅:《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元和志》,汉世祖宅在枣阳县东南三十里。宅南三里有白水。”

⑫苏伯阿望气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后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唶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望气,古代的一种占候术。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

⑬秦丰:王莽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⑭张平子:即张衡。

⑮真人南巡,观旧里焉:语见《文选·张衡〈南都赋〉》:“皇祖止焉,光武起焉。据彼河洛,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真人,指天子。

⑯《东观汉记》:书名。又名《东观记》。班固、刘珍等人以纪传体撰写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四十三卷,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

⑰明帝:东汉明帝刘庄。光武帝刘秀之子。

⑱校官:汉代指地方学校。雅乐:典雅纯正的音乐。多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宴享等场合时所演奏的音乐。

⑲《鹿鸣》: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经·小雅·鹿鸣》。《诗小序》:“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⑳御:古代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埙篪(xūn chí):古代两种乐器。埙,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也有木、骨或石制的,多为上小下大的鸡蛋形,有一至十几个孔。篪,古代的竹管乐器,像笛子,有数量不等的孔。

(21)襄乡县:东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东北。

(22)《郡国志》:晋司马彪《续汉书》篇名。记述东汉时期全国行政区划、人口以及《春秋》和“前三史”所载征伐、会盟所在的地名。

(23)建武十三年:37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24)城阳王祉:即刘祉,字巨伯。光武族兄,舂陵康侯刘敞之子。建武二年封为城阳王。本:《后汉书·城阳王祉传》作平。译文用平。

(25)淮源:淮水源流。

(26)相入之理:相互穿透的道理。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在洞口与洞水汇合。洞水发源于安昌县旧城东北的大父山,向西南流,称为白水。又向南流经安昌旧城东面,拐弯向南流经县南。安昌县是从前蔡阳的白水乡。汉元帝以为长沙土地低洼潮湿,划分出白水、上唐两乡,设立了舂陵县。光武帝即位后,改名为章陵县,在那里修筑了陵墓宗庙。魏黄初二年,又改为今名,是旧义阳郡的治所。白水又向西南流,在左面汇合了昆水。昆水发源于县城东南的小山,向西流经金山北,又向西南流经县南,西流注入白水。白水北面有白水陂,陂北有汉光武帝故居,今天遗址还在。这就是所谓白水乡,是苏伯阿望气的地方。光武帝征讨秦丰的时候,临幸故乡,大摆酒宴,极其高兴。张平子把这件事描写成真人南巡来看看故乡。《东观汉记》说:明帝巡幸南阳,祭祀旧宅,召集校官子弟来作雅乐,演奏《鹿鸣》,皇上亲自吹埙篪伴奏,以娱宾客,也是在这旧宅里。白水又往西流与浕水汇合。浕水发源于襄乡县东北的阳中山,向西流经襄乡县旧城北面。据《郡国志》,这是南阳的属县。浕水又往西流经蔡阳县旧城东面,往西南流注入白水。白水又向西流经蔡阳城南边。建武十三年,世祖把这里封给城阳王祉的世子平,立为侯国。应劭说:蔡水发源于蔡阳,往东流注入淮水。今天,在此城南没有其他的水,只有这条水可以对得上。川流只向西流,就是不向东流,况且淮水的源流受地形的阻碍,山脉和河流也没有互相穿透的道理,这是应氏弄错了。洞水又向西南流,注入沔水。

又东过中庐县东①,维水自房陵县维山东流注之②。

县,即《春秋》庐戎之国也③。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谓之马穴山④。汉时有数百匹马出其中,马形小,似巴滇马⑤。三国时,陆逊攻襄阳⑥,于此穴又得马数十匹送建业⑦。蜀使至,有家在滇池者⑧,识其马毛色,云其父所乘马,对之流涕。其水东流百四十里迳城南,名曰浴马港,言初得此马,洗之于此,因以名之。亦云乘出沔次浴之,又曰洗马厩。渡沔宿处,名之曰骑亭⑨。然候水诸蛮北遏是水⑩,南壅维川,以周田溉。下流入沔。

【注释】

①中庐县:治所在今湖北襄阳西南。

②维水:亦作淮水。即今湖北襄阳维水。维山:在今湖北南漳东北。

③《春秋》庐戎之国:在《左传》中有相关记载。庐戎,又称卢戎,在今湖北襄阳西南。

④马穴山:在今湖北南漳北。

⑤巴滇马:一种体型小的马。

⑥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大臣。

⑦建业:今江苏南京。

⑧滇池:又称滇池泽。即今云南中部之滇池。

⑨骑亭:即下文的骑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东北。”

⑩候水诸蛮:《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汉书·南蛮传》: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即此蛮也。《左传》谓之庐戎。”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过中庐县东面,维水从房陵县的维山东流注入。

中庐县就是《春秋左传》中记载的庐戎之国。该县旧城南有一条水,发源于西山,山里有个石洞曾跑出马来,称为马穴山。汉朝时洞里跑出数百匹马,这些马体型小,很像巴滇马。三国时,陆逊进攻襄阳,在这个石洞中又得了数十匹马送到建业。后来蜀使到了建业,其中有个家住滇池的人,认得他家那匹马的毛色,说这是他父亲所骑的马,因而对马落泪。这条水东流一百四十里经过城南,叫浴马港,据说刚得到这些马时,在这里洗马,因此得名。也有说骑着这些马到沔水岸边洗澡的,又名为洗马厩。渡沔水时留宿之处名为骑亭。但当地蛮族在北面堵了这条水,在南面又截断维川,引水来灌溉田亩。下游注入沔水。

沔水东南流迳犁丘故城西①,其城下对缮州②,秦丰居之,故更名秦洲。王莽之败也,秦丰阻兵于犁丘。犁丘城在观城西二里③。建武三年,光武遣征南岑彭击丰④;四年,朱祐自观城擒丰于犁丘是也⑤。

【注释】

①犁丘故城:在今湖北宜城西北。

②缮州:一作缮洲。在今河北宜城西北。

③观城:当在今湖北宜城北。

④征南:即征南将军。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东南)人。王莽时为本县长。后归光武帝刘秀,以为邓禹军师。击秦丰有功,封为舞阴侯。

⑤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初将领。

【译文】

沔水往东南流经犁丘旧城西面,旧城下对缮州,秦丰居住在这里,所以又改名为秦洲。王莽战败,秦丰拥兵于犁丘。犁丘城在观城西二里。建武三年,光武帝派遣征南将军岑彭攻打秦丰;四年,朱祐从观城进兵,在犁丘擒获了秦丰。

沔水又南与疎水合①。水出中庐县西南,东流至邔县北界②,东入沔水,谓之疎口也③。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④,射之不可入。七、八月中,好在碛上自曝,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或曰,人有生得者,摘其皋厌⑤,可小小使⑥。名为水虎者也⑦。

【注释】

①疎水:在今湖北宜城西北。

②邔(qǐ)县: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东北。东汉为侯国。三国魏复为邔县,属襄阳郡。

③疎口:疎水与沔水交汇处。在今湖北西北。

④鲮(línɡ)鲤:即穿山甲。

⑤皋厌:鼻子。一说指水虎的生殖器。

⑥小小:通“少少(shāo)”。稍微。

⑦水虎:陈桥驿按,从《注》文记载的地区和实物的形状来看,这种被称为水虎的动物,应该是今天我们所称的扬子鳄。

【译文】

沔水又向南流,与疎水汇合。疎水发源于中庐县西南,向东流到邔县北界,东流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疎口。水中有一种动物,像三四岁的小孩,身上有类似穿山甲的鳞,箭也射不进去。七、八月间,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膝头像虎,脚掌和爪子常没在水中,只露出膝头。小孩子不知道,想去拿来玩,它便会把人弄死。有人说,如果能捉住一只活的,把它的鼻子割下,就可以驯服它。这种动物叫水虎。

又南过邔县东北,

沔水之左有骑城,周回二里余,高一丈六尺,即骑亭也。县,故楚邑也,秦以为县。汉高帝十一年①,封黄极忠为侯国②。县南有黄家墓③,墓前有双石阙④,雕制甚工,俗谓之黄公阙。黄公名尚,为汉司徒⑤。

【注释】

①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

②黄极忠:《史记》作黄极中。秦末,初为盗首;后投临江王共敖。又降汉。以功封侯。

③黄家墓:《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墓在今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东北。”

④石阙(què):古代神庙、坟墓前竖立的石雕,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

⑤司徒:官名。西周始置,春秋沿置。职掌治理民事、掌握户口、官司籍田等。秦罢司徒置丞相,汉因之。汉哀帝时更名为大司徒。东汉时改称为司徒。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过邔县东北,

沔水的左边有一座骑城,周围二里余,高一丈六尺,就是骑亭。邔县是从前楚国的城邑,秦时立为县。汉高帝十一年,把这地方封给黄极忠,立为侯国。县南有黄家墓,墓前有一对石阙,雕刻极为精致,俗称黄公阙。黄公名尚,是汉朝的司徒。

沔水又东迳猪兰桥①,桥本名木兰桥,桥之左右丰蒿荻。于桥东,刘季和大养猪,襄阳太守曰:此中作猪屎臭,可易名猪兰桥,百姓遂以为名矣。桥北有习郁宅②,宅侧有鱼池,池不假功,自然通洫,长六七十步,广十丈,常出名鱼。

【注释】

①猪兰桥:《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桥在今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东北。”

②习郁宅:《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前叙郁大小鱼池及宅,在今襄阳县南;此又一池宅则在今宜城县东。”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经猪兰桥,原名木兰桥,桥的左右两边青蒿芦荻很多。刘季和在桥东养了很多猪,襄阳太守说:这里猪屎很臭,可改名为猪兰桥,于是百姓也就这么叫了。桥北有习郁的住宅,屋旁有一个鱼池,这口池没有耗费人工,沟水自然流通。池长六七十步,宽十丈,常出产名鱼。

沔水又南得木里水会①。楚时于宜城东穿渠②,上口去城三里。汉南郡太守王宠又凿之③,引蛮水灌田④,谓之木里沟。迳宜城东而东北入于沔,谓之木里水口也。

【注释】

①木里水:又称木里沟、木渠。在今湖北宜城东。

②宜城: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

③南郡: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后徙治江陵县(今湖北荆州故江陵县城)。王宠:东汉人。南郡太守。曾带领众人开凿木里沟渠,引鄢水灌田七百顷。其余具体不详。

④蛮水:又名鄢水、夷水。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与木里水汇合。楚时在宜城东开凿了一条水渠,水渠上口距离宜城三里。汉朝南郡太守王宠又继续开凿,引蛮水来灌溉农田,这条水渠叫木里沟。沟水流经宜城东,而后往东北注入沔水,汇流处叫木里水口。

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之。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①。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②,山与荆山相邻③。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迳罗川城④,故罗国也⑤。又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⑥。夷水又东南流与零水合⑦,零水即沶水也⑧。上通梁州没阳县之默城山⑨,司马懿出沮之所由⑩。其水东迳新城郡之沶乡县⑪,县分房陵立,谓之沶水。又东历軨乡⑫,谓之軨水。晋武帝平吴⑬,割临沮之北乡、中庐之南乡立上黄县⑭,治軨乡。沶水又东历宜城西山,谓之沶溪;东流合于夷水,谓之沶口也⑮。与夷水乱流东出,谓之淇水,迳蛮城南⑯,城在宜城南三十里。《春秋》莫敖自罗败退,及鄢,乱次以济淇水,是也⑰。夷水又东注于沔。

【注释】

①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桓温父名彝。官宣城太守。此处将夷水改名蛮水,盖嫌音之相同。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东晋名臣。

②康狼山:在今湖北南漳西八十里。

③荆山:在今湖北南漳西。

④罗川城:在今湖北南漳东南清河镇附近。

⑤故罗国:春秋国名。

⑥楚人伐罗渡鄢:事见《左传·桓公十三年》:“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

⑦零水:即今湖北南漳西南之蛮河。

⑧沶:音yí。

⑨没阳县:《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没阳县无考,当有误。”

⑩司马懿(yì):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魏权臣。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他为宣帝。沮:即沮水,亦作睢水。即今湖北西部长江支流沮河、沮漳河。

⑪新城郡: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改房陵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房县)。沶乡县:一作祁乡县。三国魏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西蛮河旁长坪镇附近。

⑫軨(líng)乡:当在今湖北宜城境内。

⑬晋武帝:即司马炎,字安世。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昭之子。西晋建立者。

⑭临沮:即临沮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远安西北,以临沮水为名。上黄县:西晋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东南五十里。

⑮沶口:沶水入鄢水之口。在今湖北南漳东。

⑯蛮城:在今湖北宜城南。

⑰“《春秋》莫敖自罗败退”几句:见前注⑥。莫敖,楚官名。相当于司马,掌军务。这里指屈瑕,楚武王之子,芈姓,熊氏,名瑕。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过宜城县东,夷水发源于房陵县,往东流注入。

夷水就是蛮水。桓温的父亲名夷,为避讳改名为蛮水。夷水发源于庐县边界的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水往东南流,经过宜城西山,称为夷溪。又往东南流经罗川城,这里从前是罗国。夷溪也称为鄢水,《春秋左传》里所说的楚人伐罗,渡过鄢水,就是这条水。夷水又往东南流,与零水汇合,零水就是沶水。上源通梁州没阳县的默城山,司马懿出沮水就取道于此山。沶水往东流经新城郡的沶乡县,该县是从房陵县分出来而设立的,因而称此水为沶水。沶水又往东流经軨乡,称为軨水。晋武帝平定吴国,把临沮的北乡、中庐的南乡分出来设立上黄县,县治在軨乡。沶水又往东流经宜城西山,称为沶溪;又东流与夷水汇合,汇流处称为沶口。沶溪与夷水乱流东出,称为淇水,流经蛮城南,蛮城在宜城南面三十里。《春秋左传》记载,莫敖在罗打了败仗,退到了鄢,队伍混乱,渡过淇水。夷水又往东流,注入沔水。

昔白起攻楚①,引西山长谷水②,即是水也。旧堨去城百许里③,水从城西灌城东,入注为渊,今熨斗陂是也④。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其陂为臭池⑤。后人因其渠流,以结陂田。城西陂,谓之新陂,覆地数十顷。西北又为土门陂⑥。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极土门山⑦,东跨大道,水流周通,其水自新陂东入城。城,故鄢郢之旧都,秦以为县,汉惠帝三年改曰宜城⑧。其水历大城中,迳汉南阳太守秦颉墓北⑨。墓前有二碑。颉,鄀人也,以江夏都尉出为南阳太守⑩,迳宜城中,见一家东向,颉住车视之,曰:此居处可作冢。后卒于南阳,丧还⑪,至昔住车处,车不肯进。故吏为市此宅葬之,孤坟尚整。城南有宋玉宅⑫。玉,邑人,隽才辩给,善属文而识音也。其水又迳金城前⑬,县南门有古碑犹存。其水又东出城,东注臭池。臭池溉田,陂水散流,又入朱湖陂⑭。朱湖陂亦下灌诸田。余水又下入木里沟。木里沟是汉南郡太守王宠所凿故渠,引鄢水也,灌田七百顷。白起渠溉三千顷⑮,膏良肥美,更为沃壤也。县有太山⑯,山下有庙。汉末名士居⑰,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⑱,朱轩华盖⑲,同会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⑳,雅叹其盛(21),号为冠盖里而刻石铭之(22)。此碑于永嘉中始为人所毁(23),其余文尚有可传者。其辞曰:峨峨南岳(24),烈烈离明(25)。寔敷俊乂(26),君子以生。惟此君子,作汉之英。德为龙光(27),声化鹤鸣(28)。此山以建安三年崩,声闻五六十里,雉皆屋雊(29),县人恶之,以问侍中庞季(30)。季云:山崩川竭,国土将亡之占也(31)。十三年,魏武平荆州,沔南凋散(32)。

【注释】

①白起:秦朝名将。郿(今陕西眉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以上将军击赵于长平,前后坑斩首虏四十五万。

②引西山长谷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寰宇记》宜城县西三十里有白公湍。”

③旧堨(è):旧堰坝。

④熨斗陂:《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类聚》九引《襄阳耆旧记》,宜城县东北角有熨斗陂。”

⑤臭池:又名臭湖、臭陂。在今湖北宜城东楚皇城东。

⑥土门陂:《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陂在今宜城县西南。”

⑦土门山:在今湖北襄阳。

⑧汉惠帝三年:前192年。

⑨秦颉墓:《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墓在今宜城县南故城中。”

⑩江夏都尉:即江夏郡的都尉,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江夏,即江夏郡。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西陵县(今湖北武汉新洲区西二里)。

⑪丧:尸首。

⑫宋玉:战国楚鄢人。辞赋家。

⑬金城:内城,小城。

⑭朱湖陂:《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陂当在臭池东。”

⑮白起渠:一名长渠。自今湖北南漳东引蛮河北源,东至今宜城南会木里沟入江汉。相传为战国时秦将白起攻楚时所修。

⑯太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山在今宜城县南。”

⑰汉末名士居:一本作汉末多士。

⑱二千石卿长:指郡守、诸侯相。汉代百官以俸禄多寡为等差,郡守、诸侯王国相皆秩二千石,遂以为称。

⑲朱轩:红漆车。华盖: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二者皆为古时达官贵人所乘。

⑳行部:这里指刺史遵照皇帝诏书所颁列的条令督察各部郡国。

(21)雅叹:极其赞叹,大加赞赏。

(22)冠盖里:《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玉海》六十引《国史志》,襄阳有冠盖里,在今襄阳县南,接宜城县界。”

(23)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chì)的年号(307—312)。

(24)南岳:这里指太山(在今湖北宜城南)。

(25)离明:阳光。

(26)俊乂(yì):才德出众的人。

(27)德为龙光:德行如龙身上的光芒一样非同寻常。

(28)声化鹤鸣:名声如仙鹤一样声闻于天。

(29)雉:鸟名。通称野鸡。屋:《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作喔。”雊(gòu):野鸡鸣叫声。

(30)庞季:刘表部下,官侍中。

(31)占:征兆,前兆。

(32)凋散:凋敝残败。

【译文】

从前白起进攻楚国,引西山长谷水灌城,就是这条水。旧堰离城约百里,当时水从城西向东灌入城中,流注形成深潭,就是今天的熨斗陂。水冲毁了城的东北角,百姓随水漂流,淹死在城东的有数十万,城东一带臭气熏天,因此把这片陂塘称为臭池。后人就沿用这条渠道,筑成陂塘,来浇灌田亩。城西陂称为新陂,占地数十顷。西北又形成土门陂。从平路渠以北、木兰桥以南,西到土门山,东跨大路,水流四面畅达,水从新陂东流入城。此城是从前鄢郢的旧都,秦立为县,汉惠帝三年改名为宜城。新陂水从大城中流过,经汉朝南阳太守秦颉墓北。墓前有两块石碑。秦颉是鄀人,从江夏都尉升任南阳太守,上任时经过宜城城内,看见一家朝东的房子,他停车观看,说:这个住人的地方可以筑墓。后来他死于南阳,运送灵柩回乡,到了昔日停车处,车子不肯前进。他的属吏购买了那所住宅,把他安葬了,现在那座孤坟还很完整。城南有宋玉的住宅。宋玉是本城人,才智出众,能言善辩,擅长写作而又精通音乐。这条水又流经金城前,县南门有一块古碑还在。水又往东流,出城后注入臭池。臭池灌溉农田,陂水散流,又注入朱湖陂。朱湖陂亦引水灌溉各处农田。多余的水又排入木里沟。木里沟是汉朝南郡太守王宠开凿的旧渠道,引来鄢水灌溉农田七百顷。白起渠灌溉三千顷,都是良田沃野,土壤更加肥美。该县有座太山,山下有庙。汉朝末年有很多士人,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乘坐着豪华的车马,纷纷来庙下会聚。荆州刺史巡行时看到这种盛况,赞叹不已,就把这地方取名为冠盖里,而且刻石纪念。这块石碑到永嘉年间才被人毁坏,但留下的文章还有值得传诵的地方。赞辞说:那巍峨的南山,阳光灿烂。这里英才济济,人杰应运而生。只有这些人杰呵,是大汉的精英。德行如龙身上的光芒一样耀眼,名声如仙鹤一样声闻于天。这座山于建安三年崩塌,轰鸣声传到五六十里以外,雉鸡都叫起来,当地百姓以为不吉而感到讨厌,就去询问侍中庞季。庞季说:山崩河干,这是国家将亡的征兆。十三年,魏武帝平定了荆州,沔南衰落下去,人民也逃散了。

沔水又迳鄀县故城南①,古鄀子之国也。秦、楚之间,自商密迁此②,为楚附庸,楚灭之以为邑。县南临沔津,津南有石山,上有古烽火台。县北有大城③,楚昭王为吴所迫④,自纪郢徙都之⑤。即所谓鄢、鄀、卢、罗之地也,秦以为县。

【注释】

①鄀(ruò)县:三国魏改鄀国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东南。

②商密:本春秋下鄀国都,楚灭之为邑。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

③大城:即楚昭王大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盖在故鄀县(今湖北宜城东南)东北五里也。”

④楚昭王: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⑤纪郢:即楚都郢(今湖北荆州故江陵西北纪南城)。

【译文】

沔水又流经鄀县旧城南面,这里是古时的鄀子国。鄀子国在秦、楚之间,是从商密迁到这里的,起初做楚的附庸,后来楚灭了它,成为楚邑。鄀县南临沔水,水南有一座石山,山上有古时的烽火台。县北有大城,楚昭王被吴所迫,从纪郢迁都到这里。这就是所谓鄢、鄀、卢、罗之地,秦朝时设立为县。

沔水又东,敖水注之①。水出新市县东北②,又西南迳太阳山西③,南流迳新市县北,又西南而右合枝水④。水出大洪山⑤,而西南流迳襄阳鄀县界,西南迳狄城东南⑥,左注敖水。敖水又西南流注于沔,寔曰敖口。

【注释】

①敖水:在今湖北钟祥北。

②新市县:南朝宋改南新市县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市东北。

③太阳山:一作大阳山。即今湖北京山市北许家寨。

④枝水:即今湖北钟祥北长寿河。

⑤大洪山:在今湖北随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及京山县界。

⑥狄城:当作湫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湫、狄又形近,致讹耳。在今钟祥北。”

【译文】

沔水又东流,敖水注入。敖水发源于新市县东北,又往西南流经太阳山西面,向南流经新市县北面,又往西南流,在右面汇合了枝水。枝水发源于大洪山,往西南流经襄阳鄀县边界,往西南流经湫城东南,从左面注入敖水。敖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敖口。

沔水又南迳石城西①,城因山为固,晋太傅羊祜镇荆州立。晋惠帝元康九年②,分江夏西部置竟陵郡③,治此。

【注释】

①石城:三国吴建。在今湖北钟祥。

②元康九年:299年。元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291—299)。

③江夏:即江夏郡。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经石城西面,石城依山而筑,非常坚固,是晋太傅羊祜镇守荆州时所筑。晋惠帝元康九年划分出江夏西部设置了竟陵郡,郡治就在此城。

沔水又东南与臼水合①。水出竟陵县东北聊屈山②,一名卢屈山,西流注于沔。鲁定公四年③,吴师入郢,昭王奔随④,济于成臼⑤,谓是水者也。

【注释】

①臼水:在今湖北钟祥东南。

②竟陵县:战国楚置。后入秦,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改属江夏郡。西晋属竟陵郡。南齐为竟陵郡治。聊屈山:一名卢屈山。在今湖北钟祥东。

③鲁定公四年:前506年。

④昭王:即楚昭王。随:西周国名。姬姓。都城在今湖北随州。

⑤济于成臼:事见《左传·定公五年》:“王之奔随也,将涉于成臼。”成臼,指成臼水。成臼河源出湖北京山市聊屈山,古时西南流入沔水,今已改道。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与臼水汇合。臼水发源于竟陵县东北的聊屈山,又名卢屈山,向西流注于沔水。鲁定公四年,吴国军队攻入郢都,楚昭王逃奔到随,渡过成臼,就是指这条水。

又东过荆城东①,

沔水自荆城东南流,迳当阳县之章山东②。山上有故城,太尉陶侃伐杜曾所筑也③。《禹贡》所谓内方至于大别者也④。既滨带沔流⑤,寔会《尚书》之文矣⑥。

【注释】

①荆城:即今湖北钟祥西南石牌镇。

②当阳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西南。东汉移治今湖北当阳。章山:即内方山。在今湖北钟祥南,邻接天门界。

③陶侃:字士行。东晋大臣。杜曾: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晋大臣。

④《禹贡》:即《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内方:即内方山。亦即前文章山。大别:即今湖北东北与安徽西南部交界处之大别山。

⑤滨带:滨临缠绕。

⑥《尚书》:书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其所涉及的时代,上自唐、虞,下迄春秋前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文献材料。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过荆城东面,

沔水从荆城向东南流,经过当阳县章山东面。山上有旧城,是太尉陶侃征伐杜曾时所筑。《禹贡》所说的内方山至大别山,这里的内方山就是章山。沔水既流经章山,那么与《尚书》的记载是相符的了。

沔水又东,右会权口①。水出章山,东南流迳权城北②,古之权国也③。《春秋·鲁庄公十八年》④,楚武王克权,权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是也⑤。东南有那口城。权水又东入于沔⑥。

【注释】

①权口:权水与沔水交汇处。当在今湖北荆门。

②权城:古权国之都城。在今湖北荆门东南。

③权国:西周国名。

④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年。

⑤“楚武王克权”几句:事见《左传·庄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楚武王,熊氏,名通,一作达。春秋时楚国国君。那处,楚地名。在今湖北沙洋西南拾回桥镇。

⑥权水:在今湖北荆门东南。

【译文】

沔水又东流,于右面在权口与权水汇合。权水发源于章山,往东南流经权城北面,这里是古时的权国。《春秋左传·鲁庄公十八年》记载,楚武王攻克权国,权国反叛,武王包围了权国,杀了反叛者,并把权人迁到那处。东南有那口城。权水又往东流注入沔水。

沔水又东南与扬口合。水上承江陵县赤湖①。江陵西北有纪南城②,楚文王自丹阳徙此③,平王城之④。班固言⑤:楚之郢都也。城西南有赤坂冈⑥,冈下有渎水,东北流入城,名曰子胥渎⑦。盖吴师入郢所开也,谓之西京湖。又东北出城,西南注于龙陂⑧。陂,古天井水也,广圆二百余步,在灵溪东江堤内⑨,水至渊深,有龙见于其中,故曰龙陂。陂北有楚庄王钓台⑩,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东西九丈。陂水又迳郢城南⑪,东北流谓之扬水⑫。

【注释】

①江陵县:战国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州旧江陵县。赤湖:在今湖北荆州旧江陵县西北。

②纪南城:即春秋战国时楚国郢都。在今湖北荆州故江陵县北。

③楚文王: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春秋时楚国国君。丹阳:西周、春秋初楚国都城。在今湖北秭归东南。

④平王:熊氏,名居,又名弃疾。楚共王子。春秋时楚国国君。

⑤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继父业编纂《汉书》,未成而死,所余“八表”由班昭完成,《天文志》由班昭和同郡马续共同完成。

⑥赤坂冈:在今湖北荆州。

⑦子胥渎:亦称西京湖。《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子胥渎在今江陵县(今湖北荆州)西北。”

⑧龙陂:古天井水。又名龙泉、龙洲。在今湖北荆州纪南城西南。

⑨灵溪:一名零水。在今湖北荆州。

⑩楚庄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春秋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⑪郢城:今湖北荆州荆州区西北纪南城。

⑫扬水:源出今湖北荆州北赤湖,东北流会东赤湖、船官湖、女观湖及柞溪水,至今潜江西北入汉水。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在扬口与扬水汇合。扬水上游承接江陵县赤湖。江陵县西北有纪南城,楚文王从丹阳迁到这里,平王修筑了这座城。班固说,这是楚国的郢都。城西南有赤坂冈,冈下有一条水渠,往东北流入城内,名叫子胥渎。是吴国军队入郢时开凿的,称为西京湖。渠水又向东北流出城外,向西南注入龙陂。龙陂是古时的天井水,周围二百余步,在灵溪东边的江堤内,水极深,有龙出现在陂塘中,因此称为龙陂。陂塘的北面有楚庄王的钓台,高三丈四尺,南北六丈,东西九丈。陂水又流经郢城南,向东北流,叫扬水。

又东北,路白湖水注之①。湖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昏官湖,三湖合为一水②,东通荒谷③。荒谷东岸有冶父城④。《春秋传》曰: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⑤。谓此处也。春夏水盛,则南通大江,否,则南迄江堤,北迳方城西⑥。方城,即南蛮府也。又北与三湖会。故盛弘之曰⑦:南蛮府东有三湖,源同一水,盖徙治西府也。宋元嘉中⑧,通路白湖,下注扬水,以广运漕⑨。

【注释】

①路白湖水:在今湖北荆州东。

②三湖:路白湖、中湖、昏官湖。在今湖北荆州东。

③荒谷:春秋楚地。在今湖北荆州西。

④冶父城:在今湖北荆州东。

⑤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事见《左传·桓公十三年》。

⑥方城:在今湖北荆州。

⑦盛弘之:南朝宋官吏。撰《荆州记》三卷。

⑧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

⑨运漕:即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译文】

又向东北流,路白湖水注入。湖在大港北面,港南叫中湖,南堤下叫昏官湖,三湖汇合成一条水,东面通荒谷。荒谷东岸有座冶父城。《春秋左传》说:莫敖缢死于荒谷,诸将帅被囚禁在冶父。说的就是此处。春夏水盛时,水就与南面的大江相通,否则,在南面水就到江堤为止,在北面则流经方城以西。方城就是南蛮府。又北流与三湖汇合。因此盛弘之说:南蛮府东有三湖,水源同属一条水,而方位不同,这是因为治所迁到西府的缘故。宋元嘉年间,开通了路白湖,湖水流注入扬水,扩大了运粮河道。

扬水又东历天井北①。井在方城北里余,广圆二里,其深不测,井有潜室②,见辄兵。西岸有天井台③,因基旧堤,临际水湄,游憩之佳处也。

【注释】

①天井:在今湖北荆州。

②潜室:隐藏的暗室。

③天井台:《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类聚》六十二引《荆州图记》,江陵县(在今湖北荆州)东有天井台,飞轩光映,背邑面河,寔郊鄽游憩之佳处也。”

【译文】

扬水又往东流经天井北面。井在方城北面一里余处,周围二里,深不可测,井水底下有房屋,出现时就有战祸。西岸有天井台,以旧堤作台基筑成,台临水岸,是游乐休息的好地方。

扬水又东北流,东得赤湖水口①。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湖东北有大暑台②,高六丈余,纵广八尺,一名清暑台,秀宇层明,通望周博,游者登之,以畅远情。

【注释】

①赤湖:在今湖北荆州西北。

②大暑台:一名清暑台。在今湖北荆州。

【译文】

扬水又往东北流,东面在赤湖水口与赤湖汇合。湖的周长有五十里,城下的陂池,都汇合到这里。湖东北有大暑台,高六丈余,长宽各八尺,又名清暑台,楼台秀丽明亮,视野开阔,游人登临,遐远的情怀为之一畅。

扬水又东入华容县①,有灵溪水,西通赤湖水口,已下多湖,周五十里,城下陂池,皆来会同②。又有子胥渎,盖入郢所开也。水东入离湖③,湖在县东七十五里。《国语》所谓楚灵王阙为石郭陂汉④,以象帝舜者也⑤。湖侧有章华台⑥,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左丘明曰⑦:楚筑台于章华之上⑧。韦昭以为章华亦地名也⑨。王与伍举登之⑩,举曰:台高不过望国之氛祥,大不过容宴之俎豆⑪。盖讥其奢而谏其失也。言此渎,灵王立台之日,漕运所由也⑫。其水北流注于扬水。

【注释】

①华容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北周家咀关西三里。

②“周五十里”几句:《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十二字与上复,盖衍文。”

③离湖:《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荆州府志》,湖在江陵城(在今湖北荆州)东南七十五里。今离湖桥犹存故名。”

④《国语》:书名。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撰者不详,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楚灵王:芈姓,熊氏,初名围,即王位后改名虔。楚共王次子,杀侄儿楚郏敖自立。阙:穿。石郭:石制的外棺。陂:壅塞。

⑤以象帝舜:韦昭注:“舜葬九疑,其山体水旋其丘,故壅汉水使旋石郭,以象之也。”

⑥章华台:楚灵王所筑。在今湖北潜江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镇马长村。

⑦左丘明:春秋鲁太史。大约与孔子同时代。相传作《左氏春秋传》《国语》。

⑧楚筑台于章华之上:语见《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不入。乃筑台于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帝舜。”

⑨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吴训诂学家。后因避司马昭之讳,改为韦曜。曾依刘向所作,校定群书。

⑩王:此指楚灵王。伍举:春秋楚大夫,伍子胥祖父。因封于椒,以邑为姓,故又称椒举。

⑪台高不过望国之氛祥,大不过容宴之俎豆: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台子建筑得再高,其目的也只不过是用来张望征兆国家吉凶祥瑞的云气;台子建筑得再大,其目的也只不过是用来容纳饮宴时的俎和豆这样的容器。言外之意,建筑高台的目的仅此而已,不必要铺张浪费,穷奢极欲。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⑫漕运所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据此则渎始于灵王,子胥入郢所开,盖因故道浚深之耳。”

【译文】

扬水又往东流入华容县境,有一条灵溪水,西通赤湖水口,下游湖泊很多,周围五十里,城下的陂池都汇合到这里。又有一条子胥渎,是伍子胥入郢时开凿的。扬水东流注入离湖,湖在县东七十五里。《国语》说:楚灵王为自己凿石棺、堵汉水,使水绕墓地旋转,就像舜墓那样。指的就是此湖。离湖旁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台基宽十五丈。左丘明说:楚国在章华上建筑了一座高台。韦昭认为章华也是地名。有一次,楚灵王与伍举一起登上章华台,伍举说:台高不过可望国家的凶吉之气;大小不过可放宴会的杯盘。他这样说,实际上是讥讽楚灵王的奢侈,指出他的过失。据说这条渠道,在楚灵王造台时,是运粮所经的航道。渠水北流,注入扬水。

扬水又东北与柞溪水合①。水出江陵县北,盖诸池散流咸所会合,积以成川。东流迳鲁宗之垒南②,当驿路,水上有大桥。隆安三年③,桓玄袭殷仲堪于江陵④,仲堪北奔,缢于此桥。柞溪又东注船官湖⑤,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⑥,湖水又东入于扬水。

【注释】

①柞溪水:在今湖北荆州。

②鲁宗之垒:《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方舆纪要》,在(江陵)县东十里,今堙。”

③隆安三年:399年。隆安,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397—401)。

④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晋大司马桓温之子。袭爵南郡公。后起兵反对司马道子,与朝廷对抗,并代晋自立,后被刘裕击败被杀。殷仲堪:东晋官吏。与桓玄起兵反对司马道子。次年,桓玄兼并荆州,殷仲堪战败自杀。

⑤船官湖:《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江陵县东北。”

⑥女观湖:在今湖北荆州。

【译文】

扬水又向东北流,与柞溪水汇合。柞溪水发源于江陵县北面,是由各陂塘散流出的水汇集而成为一条溪流的。向东流经鲁宗之堡垒南面,这里正好是驿路所经,水上有大桥。隆安三年,桓玄在江陵袭击殷仲堪,殷仲堪向北逃奔,最后在这座桥上自缢。柞溪又往东流注入船官湖,湖水又往东北注入女观湖,湖水又往东注入扬水。

扬水又北迳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①。柘水,即下扬水也。巾水出县东百九十里,西迳巾城②,城下置巾水戍。晋元熙二年③,竟陵郡巾水戍得铜钟七口④,言之上府。巾水又西迳竟陵县北,西注扬水,谓之巾口。水西有古竟陵大城⑤,古郧国也。郧公辛所治⑥,所谓郧乡矣。昔白起拔郢,东至竟陵,即此也。秦以为县,王莽之守平矣。世祖建武十三年,更封刘隆为侯国⑦。城旁有甘鱼陂⑧。《左传·昭公十三年》⑨,公子黑肱为令尹⑩,次于鱼陂者也。

【注释】

①巾:指巾水。即今湖北京山市西南及天门西北石河。柘:指柘水。即下扬水。一本作夏杨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下与夏音同,夏杨水详《夏水》篇。”

②巾城:在今湖北天门东北。

③元熙二年:420年。元熙,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年号(419—420)。

④巾水戍:当为巾戍山。即五华山。在今湖北天门东北。

⑤竟陵大城:竟陵郡的郡治,在石城(今湖北钟祥)。

⑥郧公辛:即斗辛。蔓成然之子。楚平王杀成然,使辛居郧,是为郧公。

⑦刘隆:字元伯。东汉初将领。封竟陵侯。

⑧甘鱼陂:即鱼陂。在今湖北天门西北。

⑨昭公十三年:前529年。

⑩公子黑肱:字子皙,春秋楚共王之子。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大都以公子或嗣君担任,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译文】

扬水又往北流经竟陵县西面,又往北流,汇入巾水,分出柘水—柘水就是下扬水。巾水发源于竟陵县东面一百九十里,往西流经巾城,城下设置了巾水戍。晋朝元熙二年,在竟陵郡的巾戍山得到七口铜钟,报告了朝廷的府库。巾水又往西流经竟陵县北,向西注入扬水,汇流处称为巾口。扬水的西面有古时的竟陵大城,这是古代的郧国。是郧公辛所管辖的地方,就是所谓郧乡。从前白起攻克郢都,东面直打到竟陵,就是这里。秦时立为县,王莽时名为守平。世祖建武十三年,把这里改封给刘隆,立为侯国。城旁有个甘鱼陂。《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公子黑肱当令尹,在鱼陂留宿。就指此陂。

扬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扬口,中夏口也。曹太祖之追刘备于当阳也,张飞按矛于长坂,备得与数骑斜趋汉津,遂济夏口是也。

【译文】

扬水又北流注入沔水,汇流处称为扬口,也就是中夏口。曹太祖在当阳追刘备,张飞横矛立马于长坂坡,刘备才得以和几个随从骑马斜插到汉津,渡过了夏口。

沔水又东得浐口①。其水承大浐、马骨诸湖水②,周三 四百里,及其夏水来同③,渺若沧海,洪潭巨浪,萦连江沔。故郭景纯《江赋》云④:其旁则有朱、浐、丹、漅是也⑤。

【注释】

①浐(chǎn)口:在今湖北仙桃西。

②大浐、马骨诸湖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大浐在今沔阳州(今湖北仙桃西南沔城回族镇)西北,马骨在今沔阳州东南。”

③夏水:夏天的水流。

④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学者。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作注。

⑤朱:指朱湖。在今江苏溧阳。丹:指丹阳湖。在今安徽当涂东南。漅:即巢湖。在今安徽中部。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在浐口与浐水汇合。这条水承接大浐、马骨等湖水,周围三四百里,到了夏天水涨,就变得像大海似的一片汪洋,水深浪阔,与江沔萦回曲折地连在一起了。所以郭景纯《江赋》说:旁边则有朱、浐、丹、漅湖水。

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①,夏水从西来注之②。

即堵口也③,为中夏水。县,故䢵亭④。《左传》:若敖娶于䢵是也⑤。《禹贡》所谓云土梦作乂⑥。故县取名焉。县有云梦城⑦,城在东北。

【注释】

①云杜县:西汉置。治所即今湖北京山市。后徙治今湖北仙桃西北。

②夏水:故道从今湖北荆州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监利北,折东北至仙桃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之汉水,亦称为夏水。

③堵口:在今湖北仙桃东,为古夏水入沔水(今汉江)之口。

④䢵亭:即郧。在今湖北安陆。

⑤若敖:芈姓,熊氏,名仪。西周时楚国国君。

⑥云土梦作乂:语见《尚书·禹贡》。伪孔传:“云梦之泽在江南,其中与平土丘,水去可为耕作畎亩之治。”

⑦云梦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左传·宣四年》杜《注》,江夏安陆县城(今湖北安陆西北)东南有云梦城。高士奇曰:云梦县在安陆县南四十六里,即古云梦城。此言城在云杜县东北,地望不差。《寰宇记》又言:景陵县(今湖北天门)有云梦城。”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过江夏郡云杜县东面,夏水从西方流来注入。

夏水注入处就是堵口,这条水也叫中夏水。云杜县就是过去的䢵亭。《春秋左传》说:若敖在䢵娶妻。《禹贡》说:云梦泽一带也都可耕种了。所以取名为云杜县。该县东北有云梦城。

沔水又东迳左桑①。昔周昭王南征②,船人胶舟以进之,昭王渡沔,中流而没,死于是水。齐、楚之会,齐侯曰: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屈完曰:君其问诸水滨③。庾仲雍言④:村老云,百姓佐昭王丧事于此,成礼而行,故曰佐丧。左桑,字失体耳⑤。

【注释】

①左桑:在今湖北天门东南。

②周昭王:名瑕。西周国王。周成王之孙,周康王之子,周穆王之父。南征:据说,周昭王晚年德衰,荒于国政,向南征讨。到达汉水时,人们痛恨他,故意做了一条胶粘的船给他,昭王行至江心,胶船解体,昭王溺死。

③“齐、楚之会”几句:事见《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屈完,楚大夫,曾作为楚国使者,去与齐桓公所率领的军队谈判,不辱使命,与诸侯订立盟约,双方罢兵。

④庾仲雍:晋人。撰有《湘州记》《江记》《汉水记》。

⑤左桑,字失体:本为佐丧,写成了左桑,是写错字了。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经左桑。从前周昭王南征,船夫把用胶粘合起来的船进献给他,昭王乘船渡沔水,船到中游就沉没了,于是死于水中。齐伐楚时,齐侯说:昭王南征却没有回来,我要追查这件事的。屈完说:你们还是去追查水滨吧。庾仲雍说:村里的老人说,当地百姓在这里帮助料理昭王的丧事,丧礼完成后就启程,因此称为佐丧。左桑是把字写错的结果。

沔水又东合巨亮水口①。水北承巨亮湖,南达于沔。

【注释】

①巨亮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当在今天门县(今湖北天门)东南。”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在巨亮水口与巨亮水汇合。这条水承接北面的巨亮湖,南流到沔水。

沔水又东得合驿口①。庾仲雍言:须导村耆旧云②,朝廷驿使合王丧于是,因以名焉。今须导村正有大敛口,言昭王于此殡敛矣。

【注释】

①合驿口:《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口在今天门县东南。”

②须导村:当在今湖北天门东南。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到合驿口。庾仲雍说:须导村的老人说,朝廷驿使到这里会合,参加昭王的丧事,因此得了合驿的地名。今天须导村有大敛口,据说昭王就是在这里殡敛的。

沔水又东,谓之横桑①,言得昭王丧处也。

【注释】

①横桑:在今湖北天门。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叫横桑,据说是找到昭王遗体的地方。

沔水又东谓之郑公潭,言郑武公与王同溺水于是①。余谓世数既悬②,为不近情矣。斯乃楚之郑乡,守邑大夫僭言公③,故世以为郑公潭耳。

【注释】

①郑武公:姬姓,名掘突。春秋时郑国国君。郑庄公寤生之父。溺水:落水而死。

②世数既悬:世代久远。世数,世代。悬,远,久远。

③守邑大夫:当地官员。僭(jiàn)言:超越本分。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到郑公潭,据说郑武公与昭王一同溺死在这里。我想武公与昭王时代相距很远,这说法太不近情理了。这里是楚的郑乡,守城大夫自封为公,所以民间把这地方称为郑公潭了。

沔水又东得死沔,言昭王济沔自是死,故有死沔之称。王尸岂逆流乎①?但千古茫昧,难以昭知,推其事类,似是而非矣。

【注释】

①王尸岂逆流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上文左桑、合驿、横桑,皆指昭王事,此在下流,乃言王自是死,故郦氏驳之。”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到死沔,据说昭王渡沔时在这里溺死,所以有死沔的名称。难道昭王的尸体会逆流而上吗?远古的事渺茫得很,也很难弄得清楚,如果根据事理来推断,就令人觉得似是而非了。

沔水又东与力口合①。有溾水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②,东流迳新阳县南,县治云杜故城③,分云杜立④。溾水又东南流注宵城县南大湖⑤,又南入于沔水,是曰力口。

【注释】

①力口:《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禹贡锥指》:力口在景陵县东南。在今天门县(今湖北天门)东南。”

②溾(āi)水:在今湖北京山市南。新阳县:西晋惠帝时置。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市。池河山:在今湖北京山市西北。

③云杜故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云杜见上。《经》言沔水东南过云杜县(今湖北京山市)东,则县在沔南。此云杜故城在沔北,非《经》之县明甚。岂县尝暂徙此,郦氏遂据以为说乎?然今无考,又疑云杜字有误也。”

④分云杜立:《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元和志》,京山,汉云杜县地,故郦氏以新阳为分云杜立。”

⑤宵城县:西晋末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天门东北。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与力口汇合。有溾水发源于竟陵郡新阳县西南的池河山,往东流经新阳县南,县治在云杜旧城,是从云杜县分出来设置的。溾水又往东南流,注入宵城县南面的大湖,又往南流注入沔水,汇流处叫力口。

沔水又东南,涢水入焉①。

【注释】

①涢水:在今湖北中部偏东。为汉水支流。源出随州西南大洪山,北流折而东南流,经安陆、云梦、应城、汉川市而注入沔水。

【译文】

沔水又往东南流,涢水注入。

沔水又东迳沌水口①。水南通县之太白湖②,湖水东南通江,又谓之沌口③。

【注释】

①沌水:自今湖北武汉蔡甸区西,分汉水,西南流入太白湖,又自湖东南流,至今沌口镇入长江。

②太白湖:在今湖北武汉蔡甸区西南汉江分洪区一带。

③沌口:在今湖北武汉蔡甸区东南沌口镇。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在沌水口与沌水汇合。沌水南通县内的太白湖,湖水往东南注入江水,又称沌口。

沔水又东迳沌阳县北①,处沌水之阳也。

【注释】

①沌阳县:西晋末置,为江夏郡置。治所在今湖北武汉蔡甸区东临嶂山下。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经沌阳县北面,沌阳县坐落在沌水的北面。

沔水又东迳临嶂故城北①。晋建兴二年②,太尉陶侃为荆州③,镇此也。

【注释】

①临嶂故城:一作林鄣城。在今湖北武汉汉阳区东北汉江南岸。

②建兴二年:314年。建兴,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313—316)。

③陶侃:字士行。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人。早年孤贫,任郡县吏,渐至郡守。先后参与讨平张昌、陈敏、杜弢,授荆州刺史,封东乡侯。以功为王敦所忌,调为广州刺史。王敦平,迁都督、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咸和三年(328),应温峤等固请,为盟主,平苏峻之乱。迁侍中、太尉,改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治军雄毅有权谋,明悟善决断。

【译文】

沔水又往东流经临嶂旧城北。晋朝建兴二年,太尉陶侃任荆州刺史,镇守在这里。

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①,南入于江。

庾仲雍曰:夏口亦曰沔口矣②。《尚书·禹贡》云:汉水南至大别入江③。《春秋左传·定公四年》④,吴师伐郢,楚子常济汉而陈⑤,自小别至于大别⑥。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⑦:大别,汉东山名也,在安丰县南⑧。杜预《释地》曰⑨:二别近汉之名⑩,无缘乃在安丰也。案《地说》言⑪,汉水东行触大别之阪,南与江合。则与《尚书》、杜预相符,但今不知所在矣。

【注释】

①沙羡县: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武汉江夏区西金口镇。三国吴移治夏口城(今武汉武昌区)。

②夏口:为夏水(汉水)入长江之口。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在大江东岸今湖北武汉黄鹄山东北筑城,因名夏口。

③汉水南至大别入江:语见《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④定公四年:前506年。

⑤楚子常:名囊瓦。楚国令尹。

⑥小别:山名。在今湖北汉川东南。大别:一名鲁山。即今湖北武汉汉阳东北之龟山。

⑦京相璠(fán):晋朝人。撰有《春秋土地名》。

⑧安丰县:战国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东南。西汉属六安国。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徙废。

⑨杜预《释地》:即杜预《春秋释地》。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隋书·经籍志》只记载其有《春秋释例》。

⑩二别:指小别山、大别山。近汉之名:都是近邻汉水的地名。

⑪《地说》:书名。具体不详。

【译文】

沔水又往南流到江夏郡沙羡县北面,南流注入江水。

庾仲雍说:夏口又名沔口。《尚书·禹贡》说:汉水往南流到大别山注入江水。《春秋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国军队攻郢,楚子常渡过汉水布阵,从小别山到大别山。京相璠《春秋土地名》说:大别是汉水东面的山名,在安丰县南。杜预《释地》说:大、小二别是由于靠近汉水而来的山名,不可能在安丰。按《地说》的说法,汉水东流触到大别山坡,南流与江水汇合。这和《尚书》、杜预的说法是相符的,但今天却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了。


卷二十七 沔水一卷二十九 沔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