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河水二
【题解】
《河水》有五卷,卷一记叙了古天竺(今印度)的自然和人文。而卷二在“又南入葱岭山,又从葱岭出而东北流”及“其一源出于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所出河合”两条《经》文下近四千字,其记叙地区仍在今新疆甚至中亚,仍是当时人所流传的黄河河源,也就是后人所谓的“黄河重源”。《注》文记及:“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蒲昌海,即今罗布泊,原来确实是个面积较大、水量较多的内陆湖,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塔里木河注入的水量锐减(有许多原因,不细述),已经逐渐干涸,从季节湖而成为一片低洼的湿地了。但《注》文说(当时确是大湖):“广轮四百里,其水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流之上,飞禽奋翮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这就是杜佑所批评的“灼然荒唐”。此以下一条《经》文:“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注》文约一千字,虽然已涉及积石山之名,但内容主要记叙今河西走廊,仍与黄河无涉,说明卷二《河水》仍有不少篇幅受“黄河重源”说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黄河重源”之说,在南北朝还普遍流行。
河水二
又南入葱岭山①,又从葱岭出而东北流。
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捐毒之国②,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余里③,皆故塞种也④。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⑤: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河源潜发其岭,分为二水,一水西迳休循国南,在葱岭西。郭义恭《广志》曰⑥:休循国居葱岭,其山多大葱。又迳难兜国北⑦,北接休循,西南去罽宾国三百四十里⑧。河水又西迳罽宾国北。月氏之破⑨,塞王南君罽宾,治循鲜城⑩。土地平和,无所不有,金银珍宝、异畜奇物,逾于中夏大国也⑪。山险,有大头痛、小头痛之山⑫,赤土、身热之阪⑬,人畜同然。
【注释】
①葱岭山:在今新疆西南。古代为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总称。
②捐(yuán)毒之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衍敦谷(在今新疆乌恰西北)。
③休循: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都城鸟飞谷(在帕米尔北部,今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萨雷塔什)。
④塞种:见于我国古代史籍的游牧部族名,即国外记载的Saka。操伊朗语族的语言。《汉书·西域传·罽宾国》:“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
⑤《西河旧事》:书名。撰者不详。一卷。汉武帝时,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昭帝时,又置金城郡,合称河西五郡。是书记述河西地区历史、山川、物产、风俗、传说,是研究我国西北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⑥郭义恭《广志》:为博物志类著作。内容博杂,涉及农业物产、动植物、地理气候、民俗等。郭义恭,晋人。
⑦难兜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克什米尔北部印度河流域一带。
⑧罽(jì)宾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克什米尔及喀布尔河下游一带。
⑨月氏(yuè zhī):一作月支。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之间。西汉文帝时,月氏为匈奴所逐,大部西徙至今伊犁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称为大月氏。少数没有西迁的入南山(今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
⑩循鲜城:汉西域罽宾国的都城。在今克什米尔潘德勒坦。
⑪中夏:与指华夏族、汉族地区的“中国”同义。
⑫大头痛、小头痛之山:统称头痛山。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为通往罽宾的险要山道。
⑬赤土、身热之阪(bǎn):具体不详。阪,山坡,斜坡。
【译文】
河水二
河水又往南流进葱岭山,又从葱岭流出,往东北流。
河水发源后伏地潜流重又冒出,这样的情况有三处而不止两处。一条水源出自西方捐毒国的葱岭上,西距休循二百余里,都是从前塞种居住的地区。该区南与葱岭相连,岭高千里。《西河旧事》说: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山极高大,山上长着野葱,所以叫葱岭。河水源头在岭间地下冒出,分为两条,一条往西流经葱岭西的休循南边。郭义恭《广志》说:休循国在葱岭,山上多大葱。又流经难兜国以北,该国北与休循接壤,西南距罽宾国三百四十里。河水又往西流经罽宾国北边。月氏被打垮后,塞王南迁,在罽宾为王,国都在循鲜城。那里土地平和,物产无所不有,金银珍宝、异畜奇物,比中国这个泱泱大国还要多。山势很险,有大头痛、小头痛等山,赤土、身热等坡,不论人畜,经过那些地方都会得病。
河水又西迳月氏国南,治监氏城①,其俗与安息同②。匈奴冒顿单于破月氏③,杀其王,以头为饮器④。国遂分,远过大宛⑤,西居大夏⑥,为大月氏;其余小众不能去者,共保南山羌中⑦,号小月氏。故有大月氏、小月氏之名也。又西迳安息国南,城临妫水⑧,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有商贾、车船行旁国⑨,画革旁行为书记也⑩。
【注释】
①监氏城:即蓝氏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为大夏都城,后为大月氏都城。
②安息:亚洲西部古国名。即今伊朗。汉武帝时开始与汉族交往,三国魏黄初七年(226)为波斯萨珊王朝所取代。
③匈奴冒顿单于(mò dú chán yú):姓挛鞮。秦二世元年(前209)杀其父头曼自立。英武有权谋,东破东胡,西击月氏,北服丁零,南并楼烦,并进占秦之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势力强大。高祖七年(前200),将刘邦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并迫使汉朝与其妥协。惠帝、文帝时,仍不断南下侵扰,构成对汉王朝的巨大威胁。匈奴,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又称胡。有学者认为即周代典籍中所见之薰粥、狁。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
④饮器:饮酒的器皿。
⑤大宛: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都贵山城(今卡散赛)。张骞通西域后,与汉往来逐渐频繁。太初三年(前102)大宛降汉,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
⑥大夏:中亚古国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古希腊人称为巴克特里亚,主要指今中亚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原始居民为伊朗人。
⑦保:依凭,依恃。
⑧妫(guī)水:即今中亚阿姆河。隋称乌浒水,唐称缚刍河,宋称纪浑河,元称阿母河,明称阿木河。
⑨商贾(gǔ):商人。旁国:邻国。
⑩画革:在皮革上写字。旁行:横写。
【译文】
河水又往西流经月氏国南边,都城监氏城,风俗和安息相同。匈奴冒顿单于打垮月氏,杀了月氏王,用他的头颅骨做饮酒之器。于是月氏分裂,大队人马远远越过大宛西迁,定居于大夏,这就是大月氏;留下的小股人众走不了,一同依恃南山羌中这块地方,号称小月氏。因而有了大月氏、小月氏这些称号。河水又往西流经安息国南边,安息国都城濒临妫水,地方数千里,是一个面积最大的国度。国中商人、车船来往于邻国,在皮革上记事,文字都是横写的。
河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①。释氏《西域记》曰②:蜺罗跂禘出阿耨达山之北③,西迳于阗国④。《汉书·西域传》曰⑤:于阗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又西迳四大塔北,释法显所谓纠尸罗国⑥,汉言截头也⑦。佛为菩萨时⑧,以头施人⑨,故因名国。国东有投身饲饿虎处⑩,皆起塔。又西迳揵陀卫国北⑪,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邑⑫。佛为菩萨时,亦于此国以眼施人⑬,其处亦起大塔。又有弗楼沙国⑭,天帝释变为牧牛小儿⑮,聚土为佛塔⑯,法王因而成大塔⑰,所谓四大塔也⑱。《法显传》曰:国有佛钵⑲,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持钵去,置钵象上,象不能进。更作四轮车载钵,八象共牵,复不进。王知钵缘未至⑳,于是起塔留钵供养(21)。钵容二斗(22),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贫人以少花投中便满,富人以多花供养,正复百千万斛(23),终亦不满。佛图调曰(24):佛钵,青玉也,受三斗许,彼国宝之。供养时,愿终日香花不满,则如言;愿一把满,则亦便如言。又按道人竺法维所说(25),佛钵在大月支国,起浮图(26),高三十丈,七层,钵处第二层,金络络锁县钵(27),钵是青石。或云悬钵虚空(28)。须菩提置钵在金机上(29),佛一足迹与钵共在一处,国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宝、璧玉供养塔迹(30)。佛牙、袈裟、顶相舍利(31),悉在弗楼沙国。
【注释】
①蜺(ní)罗跂(qí)禘(dì)水:发源于西藏之冈底斯山北麓,往西北流经今新疆和田西。雷翥(zhù)海: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咸海。一说即里海。
②释氏《西域记》:不知确指何书。杨守敬认为是晋释道安的《西域志》。
③阿耨(nòu)达山:即今西藏之冈底斯山。见于佛经。阿耨达,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清凉无热恼之义。
④于阗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西城(今新疆和田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
⑤《汉书》:书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记载了从刘邦建汉(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该书主要由东汉班固在父亲班彪遗稿基础上整理续写而成,其中“表”与“天文志”由班昭、马续续写。
⑥释法显: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人。晋、宋间僧人。曾西行抵天竺。撰《佛国记》历叙所经各国风土人情,为研究五世纪南亚次大陆各国史地的宝贵资料。纠尸罗国:今本《法显传》作“竺刹尸罗国”。章巽《法显传校注》:“竺刹尸罗即《大唐西域记》卷三之‘呾叉始罗国’。其都城故址……在今巴基斯坦北部拉瓦尔品第西北十余里之沙恩台里东南附近,有锡尔卡帕古城遗址,即是。”
⑦截头:章巽《法显传校注》:“竺刹尸罗之梵文原名似由语根Taksa(义为‘建置’,引申之可解作‘割碎’)加Sila(义为‘石头’)合成。Sila不是Sira(义为‘头’)。法显大约把Sila误作Sira,把整个字义解作‘截头’。法显致误之因,大约由于此地又有佛为菩萨时曾以头施人之传说而引起。”
⑧佛:一般认为佛即梵语的音译佛陀的省略,意译为觉者。这里是对释迦牟尼之尊称。菩萨:梵语的音译菩提萨埵之省,菩提意为觉悟和成道,萨埵意为众生。
⑨以头施人:佛经《佛说月光菩萨经》记载:往昔北印度有大城名贤石,国王名月光。有恶眼婆罗门求月光王子头,王子自截头施舍。月光王子即释迦牟尼佛,恶眼婆罗门即提婆达多。
⑩投身饲饿虎处:本生故事见《贤愚经》卷一“摩诃萨埵以身施虎品”:“(摩诃萨埵)白二兄言:‘兄等且去,我有私缘,比尔随后。’作是语已,疾从本径,至于虎所,投身虎前。饿虎口噤,不能得食。尔时太子,自取利木,刺身出血。虎得舐之,其口乃开,即啖身肉。”亦见《六度集经》卷一以及《菩萨本生鬘论》“投身饲虎缘起”。
⑪揵陀卫国:章巽《法显传校注》:“此国即《洛阳伽蓝记》卷五载宋云等使西域记之乾陀罗国,《大唐西域记》卷二之健驮逻国。……其故地约当今斯瓦脱河流入喀布尔河之附近一带。”
⑫阿育王:摩揭陀国王,著名的佛教扶持者,并曾派人远赴国外布教,大力推广佛教。法益:阿育王之子,即法增,为梵语的意译。因为继母所诬陷而被抉眼。
⑬以眼施人:本生故事见于《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佛语贤者阿难……谓于盲者:‘有何等药,得疗卿病?’盲者答曰:‘唯得王眼,能愈我病,眼乃得视。’尔时月明王自取两眼,施与盲者。”
⑭弗楼沙国:都城即《洛阳伽蓝记》乾陀罗国之乾陀罗城,《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之布路沙布逻城。该城故址在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
⑮天帝释:梵语的意译,亦称忉利天王,佛教神话传说中的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
⑯佛塔:佛教建筑形式。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体。
⑰法王: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亦借称高僧。
⑱四大塔:指释迦牟尼佛曾经割肉贸鸽处塔、以眼施人处塔、以头施人处塔以及投身饲饿虎处塔,合为四大塔。
⑲佛钵: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
⑳缘:亦称因缘。佛教谓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
(21)供养: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
(22)斗(dǒu):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
(23)正复:即使。斛: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
(24)佛图调:也作浮图调。
(25)道人:佛教徒亦称道人。竺法维:《水经注》屡引竺法维之说,然具体生平不详。略见于《高僧传》卷二“晋河西昙无谶”,有“时高昌复有沙门法盛,亦经往外国,立传凡有四卷。又有竺法维、释僧表,并经往佛国云云”。
(26)浮图:梵语的音译,指佛塔。亦作浮屠。
(27)金络:金网。络,网。
(28)虚空:空中。
(29)须菩提:梵语的音译,又作须扶提、苏部底等。意译为善现、善吉、空生等。传说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著称。金机:纯金或镀金的几案。
(30)七宝:佛教的七种珍宝,说法各异。一说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一说为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31)佛牙:相传释迦牟尼涅槃以后,全身都变成细粒状舍利,只有牙齿完整无损,佛教徒奉为珍宝加以供养,称佛牙。袈裟:梵语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代指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尼的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其他杂色,故称。顶相:指佛教传说中如来头顶之肉髻。
【译文】
河水与蜺罗跂禘水一同注入雷翥海。释氏《西域记》说:蜺罗跂禘水发源于阿耨达山北麓,往西流经于阗国。《汉书·西域传》说:于阗以西,水都往西流,注入西海。又往西流经四大塔北边,那就是法显所谓纠尸罗国,汉语意思是断头。佛陀前生做菩萨时,把自己的头施舍给别人,所以就以断头为国名。国都东边有他前生舍身饲饿虎的地方,都建了佛塔。河水又往西流经揵陀卫国北边,这是阿育王的儿子法益治理的城邑。佛陀前生做菩萨时,也曾在这个国度把眼珠施舍给别人,那地方也造了大塔。还有个弗楼沙国,天帝释在那里变成放牛娃,用泥土堆成佛塔,法王就凭着这小塔建起一座大塔,以上这些塔就是所谓四大塔。《法显传》说:弗楼沙国有一只佛钵,月氏王调动大军来攻打这个国家,想把佛钵放在象背上带走,可是大象却走不动。他又造了一辆四轮车来装载佛钵,用八头大象合力拉车,还是拉不动。月氏王知道佛钵的缘分还没有到,于是造了一座塔,把佛钵留下来供养。钵能装两斗,颜色驳杂,但以黑色为主,四面轮廓分明,厚约二分,光泽照人。穷人把一点点花投入钵中就会装满,富人拿了很多花来供养,即使是几百几千几万斛,始终还是装不满。佛图调说:佛钵是用青玉做的,能装三斗左右,那个国家把它视为国宝。供养时,心中希望它终日香花不满,就会如愿;希望一把花就能装满,也会如愿。又按修行人竺法维所说,佛钵在大月支国,该国建了一座宝塔,高三十丈,共七层,佛钵就放在第二层,钵用青石制成,裹上金丝网络悬挂着。又有人说钵是凌空悬浮着的。须菩提把钵放在金几上,佛陀的一个足印和钵同在一处,国王和臣民手里都拿着梵香、七宝、璧玉来供养塔迹。佛牙、袈裟、顶相舍利,这些全都在弗楼沙国。
释氏《西域记》曰:揵陀越王城西北有钵吐罗越城①,佛袈裟王城也。东有寺。重复寻川水,西北十里有河步罗龙渊②,佛到渊上浣衣处,浣石尚存。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又曰:揵陀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国。竺枝《扶南记》曰③:安息国去私诃条国二万里④,国土临海上,即《汉书》天竺安息国也⑤。户近百万,最大国也。《汉书·西域传》又云:梨靬、条支临西海⑥。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也。或河水所通西海矣。故《凉土异物志》曰⑦: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禹记》所云昆仑者焉⑧。张骞使大宛而穷河源,谓极于此,而不达于昆仑也。
【注释】
①揵陀越王城:杨守敬认为此揵陀越与上揵陀卫为一国之通称。钵吐罗越城:杨守敬认为即为《大唐西域记》卷三“钵露罗国”,在当时的北印度境内。
②河步罗龙渊:杨守敬认为即为《大唐西域记》卷三“乌仗那国”记载的“阿波逻罗龙泉”,也“即苏婆伐窣堵河之源也”。阿波逻罗,梵语的音译,意为无稻草。
③竺枝《扶南记》:《隋书·经籍志》不录,具体不详。
④私诃条国:故地当在今斯里兰卡。
⑤天竺安息国:古印度别称。亦称身毒等。
⑥梨靬(jiān):亦作黎轩、犁鞬。又名大秦。汉、晋时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都城在罗马(今意大利罗马)。条支:西亚古国名。亦称塞琉西王国(或译作塞琉古王国)。都城在安条克(今土耳其南部安塔基亚)。西汉宣帝元康二年(前64)为罗马所灭。
⑦《凉土异物志》:书名。郑德坤《水经注引书考》认为此处《凉土异物志》当为《凉州异物志》之误。译文从之。
⑧《禹记》:《水经注》中亦作《大禹记》《禹本纪》。《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提到《禹本纪》,然《汉书·艺文志》不著录,郦道元可能是沿用司马迁之说。
【译文】
释氏《西域记》说:揵陀越王城西北有钵吐罗越城,就是佛袈裟王城。城东有一座佛寺。再来探寻这条川水,西北十里有河步罗龙渊,佛陀到渊上洗衣的地方,洗衣石还在。这条水流到安息,注入雷翥海。又说:揵陀越以西是西海,那里有个安息国。竺枝《扶南记》说:安息国距私诃条国两万里,领土濒临海边,就是《汉书》中的天竺安息国。国中户口近一百万,是个最大的国家。《汉书·西域传》又说:梨靬、条支濒临西海。据老人们的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但也没有见过。从条支沿水路往西去,百余日,就临近太阳沉没的地方了。也许这就是河水所通的西海了。所以《凉州异物志》说:葱岭的水东西分流,往西流的注入大海,往东流的就是河水的源头,即《禹记》所说的昆仑了。张骞出使大宛,到了河水源头的尽处,以为就到此为止了,并不通到昆仑。
河水自葱岭分源,东迳迦舍罗国①。释氏《西域记》曰:有国名伽舍罗逝。此国狭小,而总万国之要道无不由。城南有水,东北流,出罗逝西山,山即葱岭也。迳岐沙谷②,出谷分为二水。一水东流,迳无雷国北③,治卢城,其俗与西夜、子合同④。
【注释】
①迦舍罗国:《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喀什噶尔极西葱岭中。”即下文释氏《西域记》中所记载的“伽舍罗逝”。
②岐沙谷:《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岐沙谷当即在今喀什噶尔之西葱岭中。”
③无雷国:汉西域国名。都城在卢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
④西夜、子合:为汉西域国一国不同的名称,郦注此处当成两个国家,误。都城在呼鞬谷(今新疆叶城西南)。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
【译文】
河水源头从葱岭分流后,往东流经迦舍罗国。释氏《西域记》说:有个国度,叫伽舍罗逝。此国领土狭小,但却是万国交通要道必经之地。城南有水,往东北流出罗逝西山,这座山就是葱岭。又流经岐沙谷,出谷后分为两条。一条往东流经无雷国北边,国都卢城,风俗与西夜国相同。
又东流迳依耐国北①,去无雷五百四十里,俗同子合。河水又东迳蒲犁国北②,治蒲犁谷,北去疏勒五百五十里③,俗与子合同。河水又东迳皮山国北④,治皮山城,西北去莎车三百八十里⑤。
【注释】
①依耐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今新疆叶城南。
②蒲犁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蒲犁谷(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石头城遗址)。
③疏勒:又作竭叉、沙勒、粟多底等。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疏勒城(今新疆喀什)。是汉朝和葱岭以西各国交通的必经之路。
④皮山国:一作蒲山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皮山城(今新疆皮山县东南)。东汉时为于阗国所并。
⑤莎车: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莎车城(今新疆莎车)。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依耐国以北,这里距无雷五百四十里,风俗与子合相同。河水又往东流经蒲犁国北边,都城在蒲犁谷,北距疏勒五百五十里,风俗与子合相同。河水又往东流经皮山国北边,都城皮山城,西北距莎车三百八十里。
其一源出于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所出河合,又东注蒲昌海①。
河水又东与于阗河合。南源导于阗南山,俗谓之仇摩置②。自置北流,迳于阗国西③,治西城。土多玉石。西去皮山三百八十里④,东去阳关五千余里⑤。释法显自乌帝西南行⑥,路中无人民,沙行艰难,所迳之苦,人理莫比。在道一月五日,得达于阗。其国殷庶,民笃信,多大乘学⑦,威仪齐整⑧,器钵无声。城南十五里有利刹寺⑨,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⑩。法显所不传,疑非佛迹也。又西北流,注于河。即《经》所谓北注葱岭河也。
【注释】
①蒲昌海:又名盐泽、泑泽。即今新疆若羌东北罗布泊。
②仇摩置:即今乌斯腾塔格。在今新疆于田南。
③于阗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西城(今新疆和田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
④皮山:一作蒲山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皮山城(今新疆皮山县东南)。东汉时为于阗国所并。
⑤阳关:西汉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古董滩西。
⑥乌帝:章巽《法显传校注》认为当为“焉夷国”。法显所到焉夷国都城故址,当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境。
⑦大乘:梵语的意译,是一二世纪间,佛教中出现的宣扬“救度一切众生”的新教派,强调“利他”,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把只求“自我解脱”的原教派称为“小乘”。
⑧威仪:佛教语。谓行、坐、住、卧为四威仪。泛指举止动作的种种律仪规范。
⑨利刹寺:《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酉阳杂俎》十,于阗国刹利寺有石靴,作刹利是也。”
⑩辟支佛:梵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三乘中的中乘圣者。
【译文】
河水一条水源出自于阗国的南山,往北流,与发源于葱岭的河汇合,又往东注入蒲昌海。
河水又往东流,与于阗河汇合。南源出自于阗南山,俗称仇摩置。河水从仇摩置往北流经于阗国西边,国都西城。那个地区出产玉石。西距皮山三百八十里,东距阳关五千余里。法显和尚从乌帝往西南走,路上没有碰到一个人,在沙漠中行走艰难到了极点,一路上所经历的千辛万苦,真不是世间平常的困难所能相比的。路上走了一个月又五天,才到于阗。于阗国家富庶,人民虔诚信仰佛教,学的大都是大乘,礼仪十分严肃整齐,器钵寂然无声。城南十五里,有一座利刹寺,寺内有石靴,岩石上留着些足印,据传说,是辟支佛的足迹。但法显没有提到这件事,恐怕不是佛陀的足迹。又往西北流,注入河水。这就是《水经》所说的:往北流,注入葱岭河。
南河又东迳于阗国北,释氏《西域记》曰:河水东流三 千里,至于阗,屈东北流者也。《汉书·西域传》曰:于阗已东,水皆东流。
【译文】
南河又往东流经于阗国北边,释氏《西域记》说:河水往东流了三千里,到了于阗,就折向东北流去。《汉书·西域传》说:于阗以东,水都东流。
南河又东北迳扜弥国北①,治扜弥城,西去于阗三百九 十里。
【注释】
①扜(wū)弥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扜弥城(今新疆于田北)。
【译文】
南河又往东北流经扜弥国北边,都城扜弥城,西距于阗三百九十里。
南河又东迳精绝国北①,西去扜弥四百六十里。
【注释】
①精绝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精绝城(今新疆民丰北尼雅遗址)。东汉时为鄯善所并。
【译文】
南河又往东流经精绝国北边,该国西距扜弥城四百六十里。
南河又东迳且末国北①,又东,右会阿耨达大水②。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③。其水北流迳且末南山,又北迳且末城西。国治且末城,西通精绝二千里,东去鄯善七百二十里,种五谷,其俗略与汉同。又曰:且末河东北流迳且末北,又流而左会南河,会流东逝,通为注滨河④。
【注释】
①且(jū)末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且末城(今新疆且末西南)。东汉时为鄯善所并,寻复立。北魏末,为吐谷浑所并。
②阿耨(nòu)达大水:即今新疆东南车尔臣河。
③牢兰海: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
④注滨河:《河源记略》卷十五认为:该河流经之地当在唐特勒井石城镇以东与今厄尔勾河为近。
【译文】
南河又往东流经且末国北边,又往东流,在右边汇合了阿耨达大水。释氏《西域记》说: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入牢兰海。此水往北流经且末南山,又往北流经且末城西边。国都且末城,西通精绝国,路程两千里,东到鄯善七百二十里,那个地区种植五谷,风俗大体上与汉人相同。又说:且末河往东北流经且末北边,又流了一程,在左边汇合南河,汇合后往东流,通称注滨河。
注滨河又东迳鄯善国北①,治伊循城②,故楼兰之地也。楼兰王不恭于汉,元凤四年,霍光遣平乐监傅介子刺杀之③,更立后王。汉又立其前王质子尉屠耆为王④,更名其国为鄯善。百官祖道横门⑤,王自请天子曰:身在汉久,恐为前王子所害,国有伊循城,土地肥美,愿遣将屯田积粟⑥,令得依威重。遂置田以镇抚之。敦煌索劢⑦,字彦义,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⑧,将酒泉、敦煌兵千人⑨,至楼兰屯田。起白屋⑩,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⑪,横断注滨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劢厉声曰:王尊建节,河堤不溢⑫;王霸精诚,呼沱不流⑬。水德神明,古今一也。劢躬祷祀,水犹未减,乃列阵被杖⑭,鼓噪叫⑮,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⑯,积粟百万,威服外国。其水东注泽。泽在楼兰国北扜泥城,其俗谓之东故城,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北去乌垒千七百八十五里⑰,至墨山国千八百六十五里⑱,西北去车师千八百九十里⑲。土地沙卤少田⑳,仰谷旁国(21)。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22)。国在东垂,当白龙堆(23),乏水草,常主发导(24),负水担粮,迎送汉使,故彼俗谓是泽为牢兰海也。释氏《西域记》曰:南河自于阗东于北三千里,至鄯善入牢兰海者也。
【注释】
①鄯善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本名楼兰。昭帝元凤四年(前77)改名鄯善。都城在扜泥城(今新疆若羌东北罗布泊西岸)。
②伊循城:汉鄯善国著名屯田地。故址在今新疆若羌东北楼兰古城。
③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同父异母弟。汉武帝时为奉车都尉。后历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受遗诏辅佐幼主。平乐监:官名。西汉掌管平乐观的官员。汉制,仅掌一宫观池沼,不够设令丞者,只设监。或以为西汉太仆所隶皇家马厩之属官。傅介子:北地义渠(今甘肃庆阳西北)人。昭帝时为平乐厩监。因西域的龟兹、楼兰贵族曾联合匈奴杀汉官员,傅介子奉命以赏赐为名,携黄金锦绣赴楼兰,在宴席上刺杀楼兰王。因其功而被封为义阳侯。
④质子:古代派往别处或别国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尉屠耆:西汉西域鄯国王,原在汉为质子。因楼兰王安归受匈奴反间,屡杀汉使。昭帝元凤四年(前77),汉将傅介子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并更名楼兰为鄯善。
⑤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饮宴送行。横门:汉代长安城北西头第一门,是通向西域的大道。
⑥屯田: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分。积粟:囤积粮食。
⑦敦煌:即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酒泉郡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西)。索劢(mài):汉武帝时敦煌人。具体不详。
⑧刺史毛奕:汉武帝时刺史。具体不详。刺史,官名。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部(或称州),每部设刺史一人,遵照皇帝诏书所颁列的条令督察各部郡国。行:兼摄官职。贰师将军:官名。贰师为西域大宛国城名,用以作为将军之号。汉武帝时以李广利为此号将军,征伐大宛。
⑨酒泉:即酒泉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治所在禄福县(西晋改曰福禄,今甘肃酒泉)。
⑩白屋:平民住的屋。用白茅覆盖,故称。此指住白屋之人。
⑪焉耆:又名乌焉国、乌缠国、乌夷国、阿耆尼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龟兹:又名丘兹、鸠兹、屈支、归兹、屈茨等。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延城(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
⑫王尊建节,河堤不溢:事见《汉书·王尊传》:“……东郡河水盛长,毁坏金堤,未决三尺,百姓惶恐奔走。太守身当水冲,履咫尺之难,不避危殆,以安众心,吏民复还就作,水不为灾……”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廉洁奉公,诛恶不避豪强,致多次被诬免官。建节,建立节操。
⑬王霸精诚,呼沱不流:事见《后汉书·王霸传》:“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虖沱河,候吏还白河水流凘,无船,不可济。官属大惧。光武令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诡曰:‘冰坚可度。’官属皆喜,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未毕数骑而冰解。”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人。少为狱吏。追随刘秀,以功封王乡侯。刘秀即位后,多次征战,封淮陵侯。精诚,纯一忠诚。呼沱,又名滹沱河。源出今山西五台山东北泰戏山,西南流至忻州北折向东流,至盂县北穿割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全长五百四十公里。
⑭被杖:拿着棍棒。
⑮鼓噪:擂鼓呐喊。叫:喧哗叫嚷。
⑯田:特指屯田垦荒。
⑰乌垒: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小野云沟附近)。后为西汉所灭。为西域都护府治。
⑱墨山国:一作山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墨山城(今新疆尉犁东孔雀河北岸营盘古城,或称因半古城)。
⑲车师:一作姑师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后分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皆属西域都护。
⑳沙卤:指含沙多、碱性重的土质。
(21)仰谷:依靠粮食。旁国:周边的国家。
(22)葭苇:芦苇。葭,芦苇。柽(chēng)柳:落叶小乔木,能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也叫三春柳或红柳。胡桐:胡杨的别名。白草:草名。性至坚韧可以织物。
(23)白龙堆:即白龙堆沙漠。今新疆若羌东北库姆塔格沙漠。在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乏水草。沙形如卧龙,无头有尾,绵延起伏,故名。
(24)常主:经常掌管。发导:派遣向导。
【译文】
注滨河又往东流经鄯善国北边,都城伊循城,过去是楼兰之地。楼兰王对汉朝不恭,元凤四年,霍光派了平乐监傅介子去刺杀他,另立国王。汉朝又立了楼兰前王留作人质的儿子尉屠耆为王,把国名改为鄯善。尉屠耆回国时,文武百官在横门为他饯行,王向汉天子请求道:我留在汉朝很久了,回去恐怕要被前王的儿子谋害,我们国内有座伊循城,土地肥沃,希望皇上派遣将帅去屯田种粮,使我能够依仗大国的声威。汉朝于是就在那里设置屯田,来镇抚鄯善。敦煌索劢,字彦义,为人有才气和谋略。刺史毛奕上表推荐他为贰师将军,率领了酒泉、敦煌兵一千名,到楼兰去屯田。他征发白屋人丁,调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一千名,在注滨河拦河筑坝。河道截流那天,水流奔腾汹涌,来势很猛,直冲到堤上。索劢厉声高叫道:王尊秉承王命,河堤就不溢水;王霸精诚所至,呼沱河水因而不流。水中若有神灵,也当助我,古今都该是一样的。他亲自举行祈祷祭祀,但水势还是不减,于是摆起阵势,带了兵器,擂鼓呐喊,一边刺,一边射,这样大战了三日,水势才逐渐减退,从此灌溉着肥沃的平原,胡人都把他看作是神人。耕种三年,积累的粮食多达百万,声威震慑外国。这条水往东流,注入沼泽中。沼泽在楼兰国北边的扜泥城,当地俗称东故城,离阳关一千六百里,西北离乌垒一千七百八十五里,到墨山国一千八百六十五里,西北离车师一千八百九十里。那一带是沙质盐碱地,少有耕地,吃粮全靠邻国供应。那个国家出产玉石,芦苇、柽柳、胡桐、白草之类很多。都城在东部边境,位于白龙堆前,缺少水草,当地人经常当向导,背负饮水和干粮,迎送汉朝使者,所以当地风俗把这片大泽叫牢兰海。释氏《西域记》说:南河从于阗东往北三千里,到鄯善注入牢兰海。
北河自岐沙东分南河,即释氏《西域记》所谓二支北流,迳屈茨、乌夷、禅善①,入牢兰海者也。
【注释】
①屈茨:即龟兹。乌夷:又名焉耆、乌焉等。禅善:即鄯善。
【译文】
北河在岐沙东分出南河,这就是释氏《西域记》所说的两条水往北流经屈茨、乌夷、禅善,注入牢兰海。
北河又东北流,分为二水,枝流出焉。北河自疏勒迳流南河之北①,《汉书·西域传》曰:葱岭以东,南北有山,相距千余里,东西六千里,河出其中。暨于温宿之南②,左合枝水,枝水上承北河于疏勒之东,西北流迳疏勒国南,又东北与疏勒北山水合。水出北溪,东南流迳疏勒城下③,南去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④,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⑤。释氏《西域记》曰:国有佛浴床,赤真檀木作之,方四尺,王于宫中供养。汉永平十八年⑥,耿恭以戊己校尉⑦,为匈奴左鹿蠡王所逼⑧,恭以此城侧涧傍水,自金蒲迁居此城⑨。匈奴又来攻之,壅绝涧水⑩。恭于城中穿井,深一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饮之⑪。恭乃仰天叹曰:昔贰师拔佩刀刺山⑫,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之。有顷,水泉奔出,众称万岁。乃扬水以示之,虏以为神,遂即引去。后车师叛,与匈奴攻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卒同生死,咸无二心。围恭不能下,关宠上书求救⑬。建初元年⑭,章帝纳司徒鲍昱之言⑮,遣兵救之。至柳中⑯,以校尉关宠分兵入高昌壁⑰,攻交河城⑱,车师降。遣恭军吏范羌⑲,将兵二千人迎恭。遇大雪丈余,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大恐,羌遥呼曰:我范羌也。城中皆称万岁,开门相持涕泣。尚有二十六人,衣屦穿决⑳,形容枯槁(21),相依而还。
【注释】
①疏勒:即今甘肃西部之疏勒河,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源出祁连山脉西段疏勒南山和托来南山之间,西北流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部,又北流经玉门西合昌马河,西北流经布隆吉尔城北,又西流经瓜州、敦煌北,会南来之党河,最后潴为哈拉泊。
②温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温宿城(今新疆乌什)。
③疏勒城:汉车师后部境内城名。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奇台一带。
④市列:集市中的店铺。
⑤康居:汉西域国名。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都城卑阗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⑥永平十八年:75年。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75)。
⑦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明帝、章帝时人。戊己校尉:官名。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置,掌屯田事务。有丞、司马各一人,侯五人。西汉末废,东汉明帝时复置。后时置时罢。
⑧左鹿蠡(lǐ)王:匈奴官名。汉代匈奴分南、北。北匈奴所置官有左鹿蠡王。
⑨金蒲:即金满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二十五里破城子。
⑩壅绝:阻塞断绝。
⑪笮(zhà):压出物体的汁液。
⑫贰师拔佩刀刺山:今本《汉书》本传不载。《太平御览》:“《汉书》曰李广利刺山而泉涌。”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
⑬关宠: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任戊己校尉。次年,西域焉耆、龟兹等叛,杀宠及都护陈睦。
⑭建初元年:76年。建初,东汉章帝刘炟(dá)的年号(76—84)。
⑮司徒:官名。西周始置,春秋沿袭。职掌治理民事、掌握户口、官司籍田、征发徒役及收纳财赋。秦罢司徒而置丞相,汉因之。汉哀帝元寿二年(前40)更名为大司徒。东汉时改称为司徒,主教化。鲍昱:字文泉。东汉上党屯留(今山西长治屯留区南)人。累官汝南太守、司徒、太尉。有治绩。
⑯柳中:即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镇。
⑰高昌壁:亦作高昌垒、高昌城。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六十余里高昌故城。东汉置戊己校尉于此。北魏为高昌国都。
⑱交河城:车师前国的都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
⑲范羌:东汉章帝刘炟时人。为军吏,后为共(今河南辉县市)丞。其余不详。
⑳衣屦(jù):衣服和鞋子。穿决:磨穿破败。
(21)形容:面容。枯槁:憔悴疲惫。
【译文】
北河又往东北流,分出支流,成为两条。北河从疏勒流经南河以北,《汉书·西域传》说:葱岭以东,南北两边都有山,其间相距千余里,山脉绵延,东西长达六千里,河水就在中间流出。到了温宿的南边,左边与支流相汇合,支流上游在疏勒以东承接北河,往西北流经疏勒国南边,又转向东北,与疏勒北山水汇合。北山水发源于北溪,往东南流经疏勒城下,疏勒城南距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商行店铺,西边是通大月氏、大宛、康居的交通要道。释氏《西域记》说:疏勒有佛浴床,用赤真檀木制作,大小四尺见方,国王把它放在宫中供养。汉永平十八年,耿恭当戊己校尉,受到匈奴左鹿蠡王的逼迫,耿恭鉴于此城坐落在溪涧旁边,地点近水,因而就从金蒲迁居到这里。匈奴又来进攻,堵断了涧水。耿恭在城中挖井,深达十五丈,可是仍没有水。官兵口渴难当,竟至榨取马粪汁来喝。耿恭于是仰天叹息道:从前贰师将军拔出佩刀刺山,就有飞泉涌出;现在大汉国运神明,难道会到穷途末路吗?他整了整衣服,向井拜了两拜,为官兵祈祷。一会儿,泉水涌了出来,众人都高呼万岁。于是就扬起水来给匈奴人看,匈奴人以为他是神人,就立即领兵退去。后来车师反叛,与匈奴人一起进攻耿恭。城里粮食都吃光了,处境十分艰难,甚至把铠甲和弓弩都拿来煮了,取出其中的牛筋、牛皮来吃。耿恭与士卒誓同生死,士卒也都无二心。敌人围困耿恭却打不进去,关宠上书向朝廷求救。建初元年,汉章帝采纳了司徒鲍昱的意见,派兵前去救援。到了柳中,派了校尉关宠分兵到高昌壁,去攻打交河城,车师投降了。于是又派耿恭的军吏范羌,领兵两千去迎接耿恭。当时正下大雪,积雪深达丈余,勉强才到疏勒城。城中夜间听到兵马声,非常惊恐,范羌远远地叫道:我是范羌啊!城中都欢呼起来,开了城门,相扶哭泣。这时活着的还有二十六人,衣服鞋袜都穿破了,脸色十分憔悴,大家相扶着回来。
枝河又东迳莎车国南①,治莎车城,西南去蒲犁七百 四十里。汉武帝开西域②,屯田于此。有铁山,出青玉。
【注释】
①莎车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莎车城(今新疆莎车)。南北朝时名渠沙国。
②西域:我国自汉以后对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狭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地区;广义则指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部、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
【译文】
支流又往东流经莎车国南边,国都莎车城,西南离蒲犁七百四十里。汉武帝开拓西域,曾在这里屯田。有铁山,山上出产青玉。
枝河又东迳温宿国南,治温宿城,土地物类,与鄯善同。北至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①,东通姑墨二百七十里②,于此,枝河右入北河。
【注释】
①乌孙:汉西域国。都城在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提克一带)。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
②姑墨:一作姑默。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南城(在今新疆阿克苏)。
【译文】
支流又往东流经温宿国南边,都城是温宿城,这一带的地理情况和物产,也与鄯善相同。从这里往北到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往东通姑墨二百七十里,支流到了这里向右注入北河。
北河又东迳姑墨国南,姑墨川水注之①。水导姑墨西北,历赤沙山②,东南流迳姑墨国西,治南城③。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土出铜铁及雌黄④。其水又东南流,右注北河。
【注释】
①姑墨川水:即今新疆塔里木河支流阿克苏河。
②赤沙山:在今新疆温宿北。
③南城:姑墨国的都城。在今新疆阿克苏。
④雌黄:矿物名。半透明,柠檬黄色,有毒,能杀菌灭虫。亦可制颜料。
【译文】
北河又往东流经姑墨国南边,有姑墨川水注入。姑墨川水从姑墨西北流来,流过赤沙山,往东南流经姑墨国西边,国都是南城。往南到于阗,骑马要走十五日,那个地区出产铜铁和雌黄。姑墨川水又往东南流,从右边注入北河。
北河又东迳龟兹国南,又东,左合龟兹川水①。有二源,西源出北大山南,释氏《西域记》曰: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②,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③。故郭义恭《广志》云:龟兹能铸冶。其水南流迳赤沙山。释氏《西域记》曰: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离大清净④。又出山东南流,枝水左派焉⑤。又东南,水流三分,右二水俱东南流,注北河。东川水出龟兹东北,历赤沙、积梨南流⑥,枝水右出,西南入龟兹城⑦。音屈茨也,故延城矣,西去姑墨六百七十里。川水又东南流迳于轮台之东也⑧。昔汉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⑨,屯田于此。搜粟都尉桑弘羊奏言⑩:故轮台以东,地广,饶水草,可溉田五千顷以上。其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⑪,种五谷,收获与中国同⑫。时匈奴弱,不敢近西域,于是徙莎车,相去千余里,即是台也。其水又东南流,右会西川枝水,水有二源,俱受西川,东流迳龟兹城南,合为一水。水间有故城,盖屯校所守也⑬。其水东南注东川,东川水又东南迳乌垒国南⑭,治乌垒城,西去龟兹三百五十里,东去玉门、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⑮,与渠犁田官相近⑯。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⑰。汉使持节郑吉⑱,并护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也。其水又东南注大河。
【注释】
①龟兹川水:亦名西川、白马河。即今新疆拜城、新和、库车、沙雅等境之渭干河。
②石炭:即煤。
③三十六国:指汉时西域的三十六个国家。王先谦《汉书补注》:“盖三十六国者:婼羌国、楼兰国、且末国、小宛国、精绝国、戎卢国、扜弥国、渠勒国、于阗国、皮山国、乌秅国、西夜国、子合国、蒲犁国、依耐国、无雷国、难兜国、大宛国、桃槐国、休循国、捐毒国、莎车国、疏勒国、尉头国、姑墨国、温宿国、龟兹国、尉犁国、危须国、焉耆国、姑师国、墨山国、劫国、狐胡国、渠犁国、乌垒国也。”
④雀离大清净:《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作“雀梨大寺”。雀离,或音译为昭怙釐。《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昭怙釐二伽蓝”季羡林等校注:“此字似来自古代龟兹—焉耆语Cakir(梵语Cakra),意为轮,转义为寺院。其遗址在今库车北苏巴什地方铜厂河两岸。”
⑤左派:向左边分流。
⑥赤沙、积梨:具体不详。
⑦龟兹城:西汉龟兹国都城。在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即下文的“延城”。
⑧轮台: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轮台南柯龙克沁遗址。后为龟兹国所并。
⑨校尉:官名。秦置。汉始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称,如司隶校尉、城门校尉等。
⑩搜粟都尉:官名。一作粟都尉。春秋时期,越王任命御史大夫为搜粟都尉之军官,掌军粮生产。汉武帝时,亦置有此官,为军职,掌督促农耕、征集军粮之事。桑弘羊:西汉大臣。雒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武帝时任治粟都尉,领大司农,制定、推行盐铁等官营买卖。
⑪益通沟渠:多开通沟渠。
⑫中国:指当时地处中原的西汉。
⑬屯校:屯田校尉。
⑭乌垒国: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小野云沟附近)。西汉及东汉初为西域都护府治。
⑮玉门:即玉门关。汉武帝置。在今甘肃敦煌西北一百五十里小方盘城。因古代西域玉石皆经此地输入内地,故名。
⑯渠犁: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渠犁城(在今新疆库尔勒西、孔雀河以东地区)。汉武帝时置校尉屯田于此。田官:管理农业的官署。
⑰都护:官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总理西域诸国,并护南北二道,为西域地区最高长官。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小野云沟附近)。
⑱持节:本为使臣奉命出使所执的皇帝授予的符节。魏晋以后变为官名,有使持节、持节、假节等称号。郑吉:西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汉宣帝时攻破车师,迁任卫司马。神爵三年(前59),郑吉发渠黎、龟兹诸国数万人迎日逐王归汉,威震西域。宣帝嘉其功,封远安侯,并首任西域都护,立幕府,治乌垒城。“都护”的名号从郑吉开始。
【译文】
北河又往东流经龟兹国南边,又往东流,在左边与龟兹川水汇合。龟兹川水有两个源头,西边的源头出自北大山南麓,释氏《西域记》说:屈茨以北二百里有山,夜间有火光,白天光冒烟,人们拿这山上的石炭来冶炼山上的铁矿,常可供三十六国的需用。所以郭义恭《广志》说:龟兹能铸冶。两源的水往南流经赤沙山。释氏《西域记》说:龟兹国以北四十里,山上有寺院,名叫雀离大清净寺。又出山往东南流,向左边分出一条支流。又往东南流,分为三支,右边两支都往东南流,注入北河。东川水发源于龟兹东北,经过赤沙、积梨往南流,右边分出一条支流,往西南流入龟兹城。龟兹读作屈茨,就是昔日的延城,西距姑墨六百七十里。川水又往东南流经轮台东边。从前汉武帝开始通西域时,设置校尉,在这里屯田。搜粟都尉桑弘羊奏道:旧日的轮台以东,土地辽阔,水草丰饶,川水可灌溉田亩五千顷以上。那里气候温和,水田肥美,可以多开几条沟渠,种植五谷,收获就会赶上中原一带了。当时匈奴力量薄弱,不敢接近西域,于是就迁到相距千余里的莎车去,就是轮台。水又往东南流,在右边汇合了西川的支流,这条支流有两个源头,都接纳了从西川来的水,往东流经龟兹城南,汇合成一条。两水之间有一座旧城,就是屯田校尉驻守的地方。水往东南注入东川,东川水又往东南流经乌垒国南边,国都乌垒城,西距龟兹三百五十里,东到玉门、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的田官驻地相近。这里土地肥沃,在西域说来地位居中,是旧时的都护治所。汉朝派遣郑吉为使,并保护北道,所以称为都护。都护的官职,就是从郑吉时开始的。水又往东南流注入大河。
大河又东,右会敦薨之水①。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山海经》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者也②。二源俱道③,西源东流,分为二水,左水西南流,出于焉耆之西,迳流焉耆之野,屈而东南流,注于敦薨之渚④;右水东南流,又分为二,左右焉耆之国。城居四水之中,在河水之洲,治员渠城⑤,西去乌垒四百里,南会两水,同注敦薨之浦⑥。东源东南流,分为二水,涧澜双引⑦,洪湍浚发⑧,俱东南流,迳出焉耆之东,导于危须国西⑨。国治危须城,西去焉耆百里。又东南注,流于敦薨之薮⑩。川流所积,潭水斯涨⑪,溢而为海。《史记》曰⑫:焉耆近海多鱼鸟。东北隔大山与车师接。敦薨之水自西海迳尉犁国⑬,国治尉犁城,西去都护治所三百里,北去焉耆百里。其水又西出沙山铁关谷⑭,又西南流,迳连城别注⑮,裂以为田⑯。桑弘羊曰:臣愚以为连城以西,可遣屯田,以威西国⑰。即此处也。其水又屈而南,迳渠犁国西。故《史记》曰:西有大河。即斯水也。又东南流,迳渠犁国,治渠犁城,西北去乌垒三百三十里。汉武帝通西域,屯渠犁,即此处也。南与精绝接,东北与尉犁接。又南流注于河。《山海经》曰: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泽。盖乱河流自西南注也。
【注释】
①敦薨(hōng)之水:即今新疆中部之开都河及孔雀河。
②“敦薨之山”几句:语见《山海经·北山经》。敦薨之山,即今新疆天山。泑(yōu)泽,今新疆罗布泊。河源,黄河的源头。
③道:通“导”。发源。
④敦薨之渚:即敦薨水。渚,通“瀦(zhū)”。蓄水处。指陂塘之类。
⑤员渠城:焉耆国的都城。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⑥敦薨之浦:亦指敦薨水。浦,水流。
⑦涧澜:水流。引:导源。
⑧洪湍:汹涌的急流。浚发:疾发。浚,迅疾。
⑨危须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危须城(今新疆和硕东乌什塔拉回族乡附近)。
⑩敦薨之薮(sǒu):亦指敦薨水。薮,大泽。
⑪潭水:深水。潭,深。
⑫《史记》:书名。西汉司马迁所作。内容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⑬尉犁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尉犁城(今新疆焉耆西南紫泥泉)。
⑭沙山:在今新疆尉犁东。铁关谷:在今新疆库尔勒北铁门关哈满沟。
⑮连城:在今新疆库尔勒西。别注:分流。
⑯裂以为田:分流用以灌溉田地。裂,分。
⑰西国:西域诸国。
【译文】
大河又往东流,在右边汇合敦薨水。敦薨水发源于焉耆以北的敦薨山,山在匈奴以西,乌孙以东。《山海经》说:敦薨山是敦薨水的发源地,西流注入泑泽。此水发源于昆仑山的东北角,其实是河水的源头。两条水源流出后,西源往东流分为两条:左边的一条往西南流,从焉耆以西出来,流过焉耆之野,折向东南,注入敦薨水;右边的一条往东南流,也分为两条,从焉耆左右两侧流过。都城四面环水,坐落在河水的沙洲上,都城就是员渠城,西距乌垒四百里,水往南流,汇合了两条水,一同注入敦薨水。东源往东南流,分为两条,这两条溪涧水流既急且深,都往东南流,从焉耆以东汹涌而出,流过危须国西边。国都危须城,西距焉耆一百里。又往东南流注入敦薨水。水流源源不断地注入,潭水愈涨愈高,泛滥成为内海。《史记》说:焉耆近海,鱼类和鸟类都很多。东北隔着大山与车师相邻接。敦薨水从西海流经尉犁国,都城尉犁城,西距都护治所三百里,北距焉耆一百里。敦薨水又往西从沙山铁关谷流出,又往西南流,经过连城时引水灌溉田亩。桑弘羊说:我以为连城以西一带可以派兵去屯田,以威慑西域诸国。他说的就是这地方。敦薨水又转向南,流经渠犁国西边。所以《史记》说:西有大河。指的就是这条水。又往东南流经渠犁国,都城渠犁城,西北离乌垒三百三十里。汉武帝通西域,在渠犁驻兵,就是这地方。渠犁南与精绝接境,东北与尉犁相邻。敦薨水又往南流,注入河水。《山海经》说:敦薨水西流注入泑泽。这条水是穿过河水从西南注入泽中的。
河水又东迳墨山国南,治墨山城,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墨山国南边,都城墨山城,西到尉犁二百四十里。
河水又东迳注宾城南①,又东迳楼兰城南而东注。盖墢田士所屯②,故城禅国名耳③。
【注释】
①注宾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盖以注滨河得名,城当在墨山东。”
②墢(fá)田士:即屯田卒。
③禅:通“擅”。占有,据有。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注宾城南边,又往东流经楼兰城南边,然后往东流去。这里原是屯田兵士的驻地,所以城也是国名。
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水积鄯善之东北、龙城之西南①。龙城,故姜赖之虚②,胡之大国也。蒲昌海溢,荡覆其国,城基尚存而至大,晨发西门,暮达东门。浍其崖岸③,余溜风吹④,稍成龙形,西面向海,因名龙城。地广千里,皆为盐而刚坚也。行人所迳,畜产皆布毡卧之。掘发其下,有大盐,方如巨枕,以次相累⑤。类雾起云浮⑥,寡见星日,少禽,多鬼怪。西接鄯善,东连三沙⑦,为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也。《山海经》曰:不周之山⑧,北望诸毗之山⑨,临彼岳崇之山⑩,东望泑泽,河水之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者也⑪。东去玉门、阳关千三百里,广轮四百里⑫。其水澄渟⑬,冬夏不减,其中洄湍电转⑭,为隐沦之脉⑮。当其澴流之上⑯,飞禽奋翮于霄中者⑰,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⑱。
【注释】
①龙城:当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②姜赖:当时西域的一个大国,当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被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涨水漫溢而冲毁淹没。
③浍(huá):水流汇聚。引申为大水冲击。
④溜:水流。
⑤以次相累:按照一定的次序层层堆积。累,层积,堆积。
⑥类:《水经注疏》:“《大典》本作起。类字当衍。”
⑦三沙:古称白龙堆。
⑧不周之山:古代神话中的山名,相传在昆仑山西北。传说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发怒冲撞此山而形缺,故有不周之名。
⑨诸毗之山:具体不详。
⑩岳崇之山:具体不详。
⑪浑浑(gǔn)泡泡(páo):水流喷涌之声。泡,水流声。
⑫广轮:广袤。指土地的面积。
⑬澄渟(tíng):水清澈平静。
⑭洄湍:回旋的急流。电转:像闪电一样旋转。形容速度快。
⑮隐沦之脉:潜流。隐,隐藏,潜伏。沦,隐没。脉,地下水。
⑯澴(huán)流:回旋涌起的波流。
⑰奋翮(hé):展翅飞翔。
⑱积石: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注入泑泽,就是《水经》所说的蒲昌海。这片沼泽是在鄯善东北、龙城西南积聚起来的。龙城原是旧时的姜赖墟,是西域的大国。蒲昌海泛滥,把这座都城冲毁了,今天城墙基址还在,规模很大,早上从西门出发,傍晚才能到东门。水流绕着崖岸,经风一吹,粼粼的水波有如龙纹,西面向海,因而称为龙城。这一带平原千里,土地辽阔,都是盐碱地,又硬又实。游牧民经过这里,牲口都要摊了毡才可躺下。挖掘下去,地下都是大盐块,呈方形,很像是大枕头,一个挨着一个堆叠在一起。那里常有云雾蒸腾,很少能看到太阳和星星,飞禽很少,鬼怪却很多。龙城西与鄯善相邻,东与三沙接壤,是蒲昌海北边的险要之地。所以蒲昌海也有盐泽之称。《山海经》说:不周山,北与诸毗山相望,昂然高出于岳崇山的顶上,朝东可遥望泑泽,这就是河水潜入地下的地方。水源滚滚奔流,哗哗作响。泑泽东距玉门、阳关一千三百里,方圆四百里。泽水静止而澄清,冬夏不减,泽中有急转的漩涡,就是潜流的水脉。在漩涡急转的上空,振翅高翔于云霄的飞鸟,没有不掉入深渊的。这就是河水潜入地下处,到了积石才又涌出地面。
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
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证,并间关入塞之始①。自此,《经》当求实致也。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②。山在西羌之中③,烧当所居也④。延熹二年⑤,西羌烧当犯塞,护羌校尉段颎讨之⑥,追出塞,至积石山,斩首而还。司马彪曰⑦:西羌者,自析支以西⑧,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迳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⑨。应劭曰⑩:《禹贡》,析支属雍州⑪,在河关之西⑫,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
【注释】
①间关:曲折辗转。
②《禹贡》:即《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包括江、河、淮、济所谓“四渎”在内的三十几条河流及今洞庭湖等九个大湖。导河自积石:《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③西羌:西汉时期居住在金城郡(治金城,今甘肃兰州)的羌族人。
④烧当:羌人的一支。西汉时,因部落酋长烧当而得名。原世居河北大允谷(今青海黄河北岸),以畜牧为主。汉和帝时其势衰落。
⑤延熹二年:159年。延熹,东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47—167)。
⑥护羌校尉:官名。汉武帝时置,持节,以护西羌。王莽时罢。东汉光武帝从班彪议,复置。后或省或罢,至章帝以后遂常设。段颎(jiǒng):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桓帝时,为中郎将。后任护羌校尉,进封都乡侯。后为宦官王甫党羽,王甫被诛后段颎亦下狱自杀。
⑦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魏晋时期史学家。著作仅存《续汉书》八志,为后人补入范晔《后汉书》流传至今。
⑧析支:一作赐支,古西戎国名。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黄河流域。
⑨河曲:指今青海东南境黄河曲流处,为古代羌族居住之地。
⑩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撰有《风俗通义》《汉官仪》《地理风俗记》等。
⑪雍州:古九州之一。在今陕西、甘肃二省和青海东部地区。
⑫河关:即河关县。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河阴镇)西。
【译文】
河水又东流入塞,经过敦煌、酒泉、张掖诸郡南边,
有证据表明,河水在蒲昌海潜入地下,并从这里开始辗转流入边塞。从这里起,《水经》应当探究水流实际所到的地方。河水潜入地下,再次在西塞外面发源,从积石山流出。《山海经》说:积石之山,下面有石门,河水就从石门漫出往西流。这座山上什么都有,《禹贡》说的从积石疏导河水,就指的是这里。积石山在西羌境内,是烧当族所居的地方。延熹二年,西羌中的烧当羌侵犯边境,护羌校尉段颎去讨伐他们,追出塞外,到了积石山,杀了一些羌人然后返回。司马彪说:西羌这个民族,定居于从析支以西到河首两岸一带。河水折向东北流,经过析支地区,也就是河曲。应劭说:据《禹贡》,析支属于雍州,在河关以西,东距河关千余里,是羌人定居的地区,住在这一带的羌人叫河曲羌。
东北历敦煌、酒泉、张掖南。应劭《地理风俗记》曰①:敦煌②;酒泉,其水甘若酒味故也;张掖,言张国臂掖,以威羌狄。《说文》曰:郡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③。故《春秋传》曰④:上大夫县⑤,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⑥,以监县矣。从邑,君声⑦。《释名》曰⑧:郡,群也,人所群聚也。黄义仲《十三州记》曰⑨:郡之言君也⑩,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郡守专权⑪,君臣之礼弥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汉官》曰⑫:秦用李斯议⑬,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凡郡⑭,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⑮;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⑯;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⑰;或以川原⑱,西河、河东是也⑲;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⑳,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21),雁门雁之所育是也(22);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23),因名会稽是也(24)。河迳其南而缠络远矣。
【注释】
①应劭《地理风俗记》: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其《地理风俗记》今仅存辑本。
②敦煌:殿本注文认为“敦煌”之后的酒泉、张掖皆释其义,当有脱文。但殿本接着说:“《汉书注》引应劭曰:敦,大也;煌,盛也。”陈桥驿认为把敦煌这个非汉语地名用汉义释成“大盛”,显然是错误的。参见陈桥驿《论中国的非汉语地名》。此文在《中国地名》1998年第3、4二期连载。
③“《说文》曰”几句:《说文》,东汉许慎所作。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郡、县皆为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周制县大郡小,战国时逐渐变成郡大于县。秦灭六国,建立三十六郡,以统摄天下所有县邑。汉因之。至明代郡制废除。
④《春秋传》:书名。此指《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传》,简称《左传》。儒家经典。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实出于战国人之手。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与《穀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⑤上大夫:中国古代的官阶之一。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官阶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大夫是大夫的最高一级。
⑥三十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6)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裴骃《史记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
⑦从邑,君声:“从某,某声”为《说文》中分析字形的“六书”理论中的形声字。这里是说“郡”字的形符是“邑”,声符是“君”。
⑧《释名》:书名。东汉刘熙撰。是中国第一部词源词典,全面运用声训的方式,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意义,从而探讨事物得名的由来。
⑨黄义仲《十三州记》:具体不详。
⑩之言:训诂术语。常用于音训,说明释词和被释词因音相通而有意义的联系。
⑪郡守: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汉唐因之。宋以后郡改府,知府亦称郡守。
⑫《汉官》:书名。即《汉官仪》,东汉末应劭撰。记录汉官名称、职掌、俸佚和玺绶制度等。
⑬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从荀子学帝王之术。秦朝建立,秦始皇任李斯为丞相,力主废分封、立郡县,焚诗书,禁私学,统一文字,明定法律。始皇卒,与宦官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不久遭赵高陷害,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
⑭凡郡:但凡给郡命名。
⑮陈:即陈郡。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本为周朝的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一带。鲁:即鲁国。西汉高后元年(前187)改薛郡置。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东北二里古城村)。本为周朝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齐:即齐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本为周朝的诸侯国名。在今山东北部和河北东南部。吴:即吴郡。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本为周朝的诸侯国名。在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后来扩展到淮河流域。
⑯长沙:即长沙郡。战国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丹阳:即丹阳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城宣州区)。
⑰太山:即泰山郡。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山阳:即山阳郡。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南六十里)。
⑱川原:河流。原,古“源”字,水源。
⑲西河:即西河郡。西汉元朔四年(前125)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河东:即河东郡。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
⑳金城:即金城郡。西汉始元六年(前81)置。治所在允吾县(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北古城)。
(21)豫章:即豫章郡。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分九江郡置。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南昌东)。
(22)雁门:即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时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南)。东汉移治阴馆县(今山西朔州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
(23)计:商讨。东冶之山:具体不详。
(24)会稽:即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译文】
河水往东北流经敦煌、酒泉、张掖以南。应劭《地理风俗记》说:敦煌;酒泉,水味甘美如酒;张掖,意思是说张开国家的臂腋,来威慑羌狄。《说文解字》说:按照郡制,天子领有的国土方千里,分为一百个县,每县有四郡。所以《春秋传》说:上大夫领县,下大夫领郡。到秦时,才设置三十六郡来监管各县。郡字偏旁从邑,读作君。《释名》说:郡,就是群的意思,是人们群聚的地方。黄义仲《十三州记》说:郡,意思是君,把公侯的封地改称为君,是表示至高无上的意思。郡守独揽大权,君臣之间的礼数极其隆重。现在的郡字,君在左,邑在右,君是元首,邑是容纳百姓,所以用君字取名,称为郡。《汉官》说:秦采用李斯的意见,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所置诸郡,有的以原来的列国为名,如陈、鲁、齐、吴;有的是旧城邑,如长沙、丹阳;有的是根据山陵取名,如太山、山阳;有的是凭着川流原野取名,如西河、河东;有的是按照出产,如金城是因城下得金,酒泉是因泉味如酒,豫章有樟树长于庭院,雁门是大雁蕃育之地;有的是因了号令,如禹召集诸侯,在东冶山考核功绩,所以叫会稽。河水流经析支以南,绕了个很远的大圈子。
河水自河曲,又东迳西海郡南①。汉平帝时②,王莽秉政③,欲耀威德,以服远方,讽羌献西海之地④,置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周海亭燧相望⑤。莽篡政纷乱,郡亦弃废。
【注释】
①西海郡:西汉元始四年(4)置。治所在龙夷城(今青海海晏)。
②汉平帝:西汉平帝刘衎。
③王莽:字巨君,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人。弑西汉平帝刘衎,立孺子婴为帝而摄政。初始元年(8)称帝,改国号新。在位期间在全国实行官制、钱币等改制。法令细苛,赋役繁重,激起农民起义,身死国亡。秉政:执政。
④西海之地:即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一带。
⑤周海: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周围。亭燧:古代边境修筑的烽火亭台,用作侦察和生烟火报警。燧,烽火台。
【译文】
河水从河曲又往东流经西海郡南。汉平帝时,王莽执政,他想夸耀国威和德惠,使远方归顺,于是暗示羌人把西海地方奉献上来,汉朝就在那里设置西海郡,筑了五座县城。西海周围边防瞭望台相望。王莽篡位后天下动乱不宁,郡也就废弃了。
河水又东迳允川①,而历大榆、小榆谷北②。羌迷唐、锺存所居也③。永元五年④,贯友代聂尚为护羌校尉⑤,攻迷唐,斩获八百余级⑥,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上筑城以盛麦⑦,且作大船,于河峡作桥渡兵,迷唐遂远依河曲。永元九年⑧,迷唐复与锺存东寇而还。十年,谒者王信、耿谭⑨,西击迷唐,降之。诏听还大、小榆谷。迷唐谓汉造河桥,兵来无时,故地不可居,复叛,居河曲,与羌为仇,种人与官兵击之允川。去迷唐数十里,营止,遣轻兵挑战,因引还。迷唐追之,至营因战,迷唐败走。于是西海及大、小榆谷,无复聚落。隃糜相曹凤上言⑩:建武以来,西戎数犯法⑪,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与诸种相傍,南得锺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河⑫,以广田畜,故能强大,常雄诸种。今党援沮坏⑬,亲属离叛,其余胜兵⑭,不过数百,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⑮,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⑯,殖谷富边⑰,省输转之役。上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⑱,遂开屯田二十七部⑲,列屯夹河⑳,与建威相首尾(21)。后羌反,遂罢。按段国《沙州记》(22),吐谷浑于河上作桥(23),谓之河厉(24),长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陛(25),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26),施钩栏甚严饰(27)。桥在清水川东也(28)。
【注释】
①允川:在今青海贵德西北黄河以北地区。
②大榆、小榆谷:在今青海尖扎西北境黄河南岸。
③迷唐:羌人名。东汉时烧当羌首领。其父迷吾为汉护羌校尉张纡诱杀,迷唐志欲复仇,屡寇陇西、金城等地。和帝永元十年(98)降,十二年(100)复叛。安帝永初中病卒。锺存:部族名。西羌的一支,又称锺羌。主要分布在今青海泽库附近。
④永元五年:93年。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89—105)。
⑤贯友:东汉时人。曾为居延都尉,后为护羌校尉。曾讨伐烧当羌迷唐部。聂尚:东汉时人。曾为蜀郡太守。永元四年(92),代邓训为校尉。翌年免。
⑥级:秦朝规定,战争中斩敌之首,一首,赏赐爵位一级,称为首级。后以“级”为所斩首的量词。
⑦逢留河:即青海贵德境之黄河。
⑧永元九年:97年。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89—105)。
⑨谒者:秦官。守宫殿门户,掌传达,接待宾客以及临时差遣等职务。王信:东汉和帝时人。官拜谒者,曾领征西将军刘尚营屯枹罕。其余不详。耿谭:东汉和帝时人。官拜谒者,领赵代营,屯白石,反击西羌迷唐部众。
⑩隃(yú)糜: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千阳东,因隃糜泽得名。东汉建武四年(28)封耿况为隃糜侯国。相:官名。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曹凤:字仲理。东汉光武帝建安时人。曾上平西戎策,建议设郡屯田。后被任为金城西部都尉,率徙士屯龙耆。
⑪西戎:我国古代对西北戎族的总称。
⑫缘:缠绕,围绕。滨:临近,靠近。
⑬党援:相互援助之朋党。沮坏:毁坏,败坏。
⑭胜兵:犹精兵。
⑮规固:谓划定区域,加以封禁。规,划定并占有。二榆:大、小榆谷。
⑯交关:往来,交通。
⑰殖谷:种植粮食。
⑱上:此指东汉和帝刘肇。拜:授官封爵。金城:即金城郡。
⑲部:相当于量词“所”“处”“区”。
⑳列屯:众多的屯田。
(21)建威:在今青海贵德东黄河北。相首尾:首尾相连。
(22)段国《沙州记》:已佚。具体不详。沙州,十六国前凉张骏十二年(335)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西)。可知,段国当为十六国时期或以后的人。
(23)吐谷(yù)浑:我国古代民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
(24)河厉:河桥。
(25)基陛:基阶。
(26)横次:横着连接。
(27)钩栏:栏杆。严饰:装饰,雕饰。
(28)清水川:即清水川戍。南北朝时吐谷浑所置,当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附近。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允川,从大榆谷和小榆谷北边流过。这里是迷唐、锺存两个羌人部族聚居的地方。永元五年,贯友接替聂尚当护羌校尉,进攻迷唐部,杀了八百多人,收割了几万斛已经成熟的麦子,在逢留河上筑城贮存,又造了大船,在河峡上搭桥,以便军队渡河,于是迷唐部远退到河曲去定居。永元九年,迷唐又与锺存合兵东侵,回到了原来的居地。十年,谒者王信、耿谭西征,征服了迷唐。皇帝下诏,让他们回到大榆谷和小榆谷。迷唐以为汉朝造了河桥,大军随时都可以过来,旧地不可安居,于是又反叛了,迁到河曲去居住,因而和当地羌人结下了仇怨,羌族就和官兵一起去允川攻打他们。军队在离迷唐数十里处扎营,先派了小队人马去挑战,接战后遂又退回。迷唐追到了营地,就依营而战,迷唐被打败,就逃走了。于是西海和大、小榆谷就再也没有居民点了。隃糜侯国相曹凤上奏说:自从建武以来,西戎屡次进犯,时常都是从烧当羌族开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大榆谷和小榆谷,这里土地肥沃,又接近塞内,和各民族为邻,南边又有锺存族的支援,因此兵源众多。北面有大河阻挡着,可以凭险固守,同时又有西海鱼盐之利,依山濒河,可以扩大农耕和畜牧,所以能够强大,常在各民族中称雄。现在他们的党羽崩溃了,已是众叛亲离,留下的残兵败卒不过几百人,正好趁此时机,重新建立西海郡、县,设法加强大榆谷和小榆谷的防卫,并扩大屯田,这就可以阻断羌人和胡人交往的道路,同时又可以种粮来增加边区的财富,省却了从内地辗转运输的劳力。皇上就封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开辟了屯田二十七部,在河水两岸分布了一系列屯垦区,与建威头尾连成一线。后来羌人造反,屯田也就撤销了。按段国《沙州记》,吐谷浑在河上造桥,称为河厉,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结石成为台阶,一级挨着一级,桥梁以巨木纵横相压成,两边都是平的,相距三丈,又用巨木锯板横铺,边上做了栏杆,十分整饬。这座桥梁位于清水川以东。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①,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②。
河水右迳沙州北③。段国曰④:浇河西南百七十里有黄沙⑤,沙南北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杨川⑥。望黄沙,犹若人委干糒于地⑦,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⑧,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地理志》曰⑨:汉宣帝神爵二年⑩,置河关县,盖取河之关塞也。《风俗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縣。縣,也,首也,从系倒首,举首易偏矣⑪。言当静,平徭役也。《释名》又曰:縣,悬也,悬于郡矣。黄义仲《十三州记》曰:縣,弦也。弦以贞直⑫,言下体之居⑬,邻民之位,不轻其誓,施绳用法⑭,不曲如弦。弦声近縣⑮,故以取名,今系字在半也⑯。汉高帝六年⑰,令天下县邑城。张晏曰⑱:令各自筑其城也。
【注释】
①河关县: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河阴镇)西。
②洮水:黄河上游支流。在今甘肃西南部,源出甘、青二省边境西顷山东麓,东流到岷县折向北,经临洮到永靖附近入黄河。
③沙州:《水经注疏》:“河水所迳之沙州,诸地志皆不载,赖存此《注》,犹可考证。其治当在今贵德厅西,所治之城,已不可考。”
④段国:此指段国《沙州记》中的记载。
⑤浇河:今青海贵德境内的一条河流。
⑥极:到达。大杨川:《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大杨川当在今贵德厅(今青海贵德)西南。”
⑦犹若:好像。委:放置。干糒(bèi):干饭。
⑧荡然:广阔无边的样子。
⑨《地理志》:即《汉书·地理志》。概述先秦至汉地理沿革、西汉行政区划、山川名胜、户口物产及中外交通等。在纪传体史籍中,班固首创此志,对后世修史颇有影响。
⑩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神爵,西汉宣帝刘询的年号(前61—前58)。
⑪“百里曰同”几句:今本《风俗通》佚文。《风俗通》,一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主要收录有关古代历史、风俗、礼仪、山河泽薮、怪异传闻等内容。
⑫贞直:正之使直。
⑬下体之居:屈身居于微贱的地位。
⑭施绳用法:施设绳子执行法制。
⑮弦声近縣:“弦”的读音与“縣”接近。
⑯今系字在半也:系字在“縣”字的右半边。武英殿本《水经注》注:“案此句有脱误,未详。”
⑰汉高帝六年:前201年。汉高帝,即刘邦。
⑱张晏:东汉将领。灵帝时为西域长史,建宁三年(170),疏勒王汉大都尉为其叔父和得所杀,和得自立为王。张晏与戊司马曹宽率焉耆、龟兹、车师军共三万人讨之。不能下,乃退。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陇西郡河关县北边,洮水从东南流注入。
河水右边流经沙州北面。段国说: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一片黄沙,这片沙漠南北长一百二十里,东西宽七十里,西边到大杨川为止。一眼望去,这片黄沙就像有人把干粮倒在地上似的,沙上草木不生,周围几百里一片荒漠,因此就取名为沙州。《地理志》说: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置河关县,是取河水的关塞的意思,《风俗通》说:土地百里叫同,总名为縣。縣,就是的意思,也是首的意思,偏旁从系,首字则倒了过来。意思是说应当涵蓄沉静,徭役要平和。《释名》又说:縣,就是悬的意思,是悬附于郡。黄义仲《十三州记》说:縣,就是弦的意思。用弦正之使直,就是说屈身居于微贱的地位,与老百姓为邻,不轻易违背自己的誓言,执法不枉曲,要像弦一样直。弦字读音与縣字相近,所以取名,现在系在其右。汉高帝六年,下令天下县邑都要筑城。张晏说:命令各县自行修筑城墙。
河水又东北流,入西平郡界①,左合二川,南流入河。又东北,济川水注之②。水西南出滥渎③,东北流入大谷④,谓之大谷水,北迳浇河城西南⑤,北流注于河。
【注释】
①西平郡:东汉建安中分金城郡置,属凉州。治所在西都县(今青海西宁)。
②济川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二川当在今西宁县(今青海西宁)西南。”
③滥渎:似为滥水。今青海贵德南高红崖河。
④大谷:《水经注疏》:“董祐诚曰:谷当在今贵德厅(今青海贵德)南。”
⑤浇河城:东晋末吐谷浑筑。在今青海贵德南。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进入西平郡境,在左边汇合了两条川流,两条水都南流入河。又往东北流,济川水注入。济川水发源于西南方的滥渎,往东北流入大谷,称为大谷水,北经浇河城西南,北流注入河水。
河水又东迳浇河故城北,有二城东西角倚①,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②,拜吐谷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河公③,即此城也。
【注释】
①角倚:犹掎角。对峙之势。
②景平:南朝宋刘义符的年号(423—424)。
③拜吐谷(yù)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河公:事见《宋书·鲜卑吐谷浑传》:“少帝景平中,阿犲遣使上表献方物。诏曰:‘吐谷浑阿犲在遐表,慕义可嘉,宜有宠任。今酬其来款,可督塞表诸军事、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阿豺,北朝时吐谷浑首领。在位时,兼并羌氐,地方数千里。又通使于南朝宋,宋少帝封其为浇河公。豺,同“犲”。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浇河旧城北边,那里有两座城在东西两角对峙,东北距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年间,封吐谷浑阿豺为安西将军浇河公,治所就在此城。
河水又东北迳黄川城①,河水又东迳石城南②,左合北谷水③。昔段颎击羌于石城,投河坠坑而死者八百余人,即于此也。
【注释】
①黄川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无考。《唐志》,达化县东有黄沙戍,疑即此,当在今贵德厅(今青海贵德)东。”
②石城: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东汉时为西羌所据。
③北谷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水当在今西宁县(今青海西宁)南。”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黄川城,又往东流经石城南边,左边汇合了北谷水。从前段颎在石城攻打羌人,羌人投河坠坑而死的八百余人,就在这地方。
河水又东北迳黄河城南①,西北去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注释】
①黄河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湟、黄二字通用,详《洛水》篇黄水下。……今巴燕戎格厅(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四百余里,有金刚城,南枕河壖,疑即郡故城。”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黄河城南边,此城西北距西平二百一十七里。
河水又东北迳广违城北①,右合乌头川水②。水发远川,引纳支津③,北迳城东而北流,注于河。
【注释】
①广违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元和志》,后魏孝昌二年,于邯川戍城置广威县(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据下文河水迳邯川城南,此称河水迳广违城北,则郦氏所叙广违城,与后魏所置广威县,中隔河水矣。”据此可知,广违城也当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沿岸。
②乌头川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贵德厅(今青海贵德)东,近循化厅(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
③引纳:引带接纳。支津:支流。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广违城北边,在右边汇合乌头川水。乌头川水发源于远处的溪水,接纳了一条支流,北经城东而往北奔流,注入大河。
河水又东迳邯川城南①,城之左右,历谷有二水,导自北山,南迳邯亭②,注于河。
【注释】
①邯川城: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黄河北岸甘都镇。
②邯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邯亭即上邯川城,盖亭置于城,则城亭一也。故城亭通称,如后湟水下称西平亭,又称西平城。随云东城即故亭也,其明征矣。全书往往城、亭错出,读者不知其例,恐不免歧而二之也。”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邯川城南边,此城左右两侧,有两条水从北山流出,经过山谷,往南流经邯亭,注入大河。
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①,水自南山,北迳临津城西而北流②,注于河。
【注释】
①临津溪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水当在今循化厅(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
②临津城:十六国时期前凉置临津县,属晋兴郡。治所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镇康吊村古城。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有临津溪水注入,溪水从南山往北流经临津城西边北流,注入大河。
河水又东迳临津城北、白土城南①。《十三州志》曰②: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济渡之处③。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④,遮塞于白土⑤,即此处矣。
【注释】
①白土城: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黄河北岸杏儿乡余家村附近。
②《十三州志》:应劭有《十三州记》,黄义仲有《十三州记》,阚骃有《十三州志》。《水经注》引用时“志”“记”互出,不知究竟为何家《十三州志》。
③缘河:沿着河流。济渡:渡河。
④魏:三国之一,曹丕所建。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今山西阳曲)人。历官雍州刺史、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进封阳曲侯。卒谥贞侯。
⑤遮塞:阻拦,阻塞。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临津城北边、白土城南边。《十三州志》说:左南津西边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北岸,是渡河的地方。魏凉州刺史郭淮在白土城击溃了羌人的拦阻,就是这地方。
河水又东,左会白土川水①,水出白土城西北下,东南流迳白土城北,又东南注于河。
【注释】
①白土川水: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境内。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在左边汇合了白土川水,白土川水从白土城西北方流过来,往东南流经白土城北边,又往东南流,注入大河。
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①,竞势争高,远望㠁㠁②,若攒图之托霄上③。其下层岩峭举④,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达者⑤,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⑥。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⑦,复因名之为唐述山⑧,指其堂密之居⑨,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⑩,皮冠净发之徒⑪,亦往栖托焉。故《秦川记》曰⑫: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⑬,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⑭。亮,南安人也⑮。下封有水⑯,导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⑰。
【注释】
①桀竖:高耸,耸立。桀,高出,高耸。
②㠁㠁(cēn):高低不齐的样子。
③攒(cuán)图:丛聚的图画。攒,丛聚。
④峭举:陡峭耸立。
⑤津达:由津渡而到达。
⑥练精饵食之夫:修炼道术服食丹药的道人。
⑦彼羌:当地的羌人。目:称呼,叫。
⑧唐述山:在今甘肃永靖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
⑨堂密之居:以供居住的隐秘的岩洞。
⑩怀道宗玄之士:修炼的道士和归遁的隐士。怀道,眷怀道术以求成仙的道士。宗玄,归宗道家隐逸山林的隐者。
⑪皮冠净发之徒:上山打猎的猎人和剃发修行的僧人。皮冠,古代打猎时戴的帽子。净发,出家时剃下头发的僧人。
⑫《秦州记》:书名。从《水经注》中屡引来看,当为郭仲产著。
⑬时亮:《太平御览》注:“唐术、时亮皆古之孝行士也。”
⑭笥(sì):盛饭食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⑮南安:东汉中平五年(188)分汉阳郡置。治所在䝠道县(今甘肃陇西东南文峰镇东三台)。
⑯下封:疑为地名,具体不详。
⑰唐述水:即今甘肃永靖西南杨塔乡境内,炳灵寺侧流入黄河的大寺沟水。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在右边汇合了两条水,两水参差不整,两岸连片的土地凭险相望。河水北岸群山层沓,峰峦十分灵秀,山峰顶上有巨岩巍然耸立,高达数百丈,势若与群山争高,远望高低起伏,上入云霄,仿佛画成一般。下面层岩极其陡峭,石壁似的崖岸上没有台阶,悬岩中却有许多石室。室中看去像是有成堆的书,而世间书生却很少有渡水去到那边的,因此叫积书岩。石室里往往可以看到有神仙来往,都是些穿羽衣、讲究修炼服食的高人。世俗的人不知道他们是仙人,都说他们是鬼神。羌人称鬼为唐述,因而把山称为唐述山,把那幽居的密室叫唐述窟。那些修仙学道者,上山打猎的猎人和剃发修行的僧人,也到那里去栖身。所以《秦州记》说:河峡的崖边有两个岩洞,一个叫唐述窟,高四十丈。西边二里有时亮窟,高一百丈,宽二十丈,深三十丈,藏有五竹箱古书。时亮是南安人。下封有一条水,导源于此山的溪水,往南注入河水,称为唐述水。
河水又东得野亭南①,又东北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②。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亭口③。
【注释】
①野亭:在今甘肃临夏西北。
②研川水: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银川河。
③野亭口:即野城口。在今甘肃临夏东北莲花镇原唵哥集之北、银川河入河口的寺沟峡下峡口。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与野亭水汇合,野亭水发源于野亭南,又往东北流经研川,称为研川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河水,汇流处称为野亭口。
河水又东历凤林北①。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耆彦云②: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矣。《秦州记》曰:枹䍐原北名凤林川③,川中则黄河东流也。
【注释】
①凤林:山名。即今甘肃临夏东北莲花镇境内的五女山。
②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③枹䍐:即枹䍐县。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韩集镇)东南双城村双城古城。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凤林北边。凤林是山名,有五座峰峦并峙。据年高望重者说:从前有凤凰飞游五峰,所以有凤林之名。《秦州记》说:枹䍐原北部名叫凤林川,黄河就在这片平川中间东流而过。
河水又东与漓水合①,水导源塞外羌中,故《地理志》曰:其水出西塞外,东北流,历野虏中②,迳消铜城西③,又东北迳列城东④。考《地说》无目⑤,盖出自戎方矣⑥。左合列水,水出西北溪,东北流迳列城北,右入漓水,城居二水之会也。漓水又北迳可石孤城西⑦,西戎之名也⑧。又东北,右合黑城溪水⑨,水出西北山下,东南流迳黑城南⑩,又东南,枝水左出焉。又东南入漓水,漓水又东北迳榆城东⑪,榆城溪水注之⑫。水出素和细越西北山下⑬,东南流迳细越川⑭,夷俗乡名也。又东南出狄周峡⑮,东南右合黑城溪之枝津,津水上承溪水,东北迳黑城东,东北注之榆溪⑯。又东南迳榆城南,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迳石门口⑰,山高险峻绝,对岸若门,故峡得厥名矣。疑即皋兰山门也。汉武帝元狩三年⑱,骠骑霍去病出陇西⑲,至皋兰,谓是山之关塞也。应劭《汉书音义》曰:皋兰在陇西白石县塞外⑳,河名也。孟康曰(21):山关名也。今是山去河不远,故论者疑目河山之间矣。
【注释】
①漓水:今黄河上游支流大夏河。源出今甘肃夏河县西南西倾山东麓,北流到临夏东北莲花镇入黄河。
②野虏:即吐谷浑。《水经注》下文记载:“吐谷浑者,始是东燕慕容之枝庶,因氏其字,以为首类之种号也,故谓之野虏。”
③消铜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循化厅(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南。”
④列城:即列浑城的省略。在今甘肃夏河县境。
⑤《地说》:书名。具体不详。
⑥戎方:西北方少数民族。
⑦可石孤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西南。”
⑧西戎: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
⑨黑城溪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以黑城溪水在漓水(今黄河上游支流大夏河)之左也。”
⑩黑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循化厅南。”
⑪榆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循化厅南。”
⑫榆城溪水:水因榆城而得名。当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
⑬素和细越:盖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乡名,含义今不可考。
⑭细越川: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乡名,含义今不可考。当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
⑮狄周峡:《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并在今循化厅西南。”
⑯榆溪:即上文“榆城溪水”的省略。
⑰石门口:即下文的“皋兰山门”。在今甘肃临夏南。
⑱元狩三年:前120年。当为元狩二年,前121年。元狩,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22—前117)。译文从之。
⑲骠(piào)骑霍去病: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卫青姐姐之子。因征讨匈奴有功,汉武帝封其为骠骑将军。陇西:此指甘肃陇山以西之地。
⑳陇西:即陇西郡。战国秦置。治所在今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南)。三国魏移治襄武县(今甘肃陇西东南)。白石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临夏东南小古城。东汉改属陇西郡。
(21)孟康:字公休。三国魏广宗(今河北威县)人。著有《汉书音义》。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与漓水相汇合,漓水导源于塞外的羌人地区,所以《地理志》说:此水发源于西塞以外,往东北流经野虏地区,流过消铜城西边,又往东北流经列城东边。查考《地说》,并无漓水之名,大概是发源于戎方的吧。漓水左边汇合列水,列水源出西北溪,往东北流经列城北边,从右边注入漓水,列城就在两条水的汇流处。漓水又往北流经可石孤城西边,这是个西戎地名。又往东北流,在右边汇合黑城溪水,溪水发源于西北方的山下,往东南流经黑城南边,又往东南流,左边分出一条支流。又往东南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北流经榆城东边,有榆城溪水注入。溪水发源于素和细越西北山下,往东南流过细越川—这是夷人的土俗乡名。又往东南从狄周峡出山,往东南流,在右边汇合了黑城溪的支流,支流上游承接溪水,往东北流经黑城东边,往东北注入榆溪。又往东南流经榆城南边,折向东北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北流经石门口,这里的山峰极高也极险峻,在溪流两岸相对屹立,状如门户,山峡因而得名。这可能就是皋兰山门了。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率兵出陇西,到了皋兰,说这地方是皋兰山的关口要塞。应劭《汉书音义》说:皋兰在陇西白石县塞外,是河名。孟康却说:皋兰是山关名。现在此山离河不远,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可能这地名指的就是河山之间的那片地带。
漓水又东北,皋兰山水自山左右翼注漓水①。漓水又东,白石川水注之②。水出县西北山下,东南流,枝津东注焉。白石川水又南迳白石城西而注漓水③。漓水又东迳白石县故城南,王莽更曰顺砾④。阚骃曰⑤: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百八十五里⑥,漓水迳其北。今漓水迳其南,而不出其北也。漓水又东迳白石山北,应劭曰:白石山在东。罗溪水注之⑦。水出西南山下,东入漓水。漓水又东,左合䍐幵南溪水⑧。水出䍐幵西⑨,东南流迳䍐幵南注之。《十三州志》曰:广大阪在枹䍐西北⑩,䍐幵在焉。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⑪,而创居于此。漓水又东迳枹䍐县故城南,应劭曰:故枹䍐侯邑也。《十三州志》曰:枹䍐县在郡西二百一十里,漓水在城南门前东过也。漓水又东北,故城川水注之,水有二源,南源出西南山下,东北流迳金纽大岭北⑫,又东北迳一故城南,又东北与北水会。北源自西南迳故城北,右入南水。乱流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左合白石川之枝津,水上承白石川,东迳白石城北,又东绝䍐幵溪,又东迳枹䍐城南,又东入漓水,漓水又东北出峡,北流注于河。《地理志》曰:漓水出白石县西塞外,东至枹䍐入河。
【注释】
①皋兰山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西南。”翼注:从左右两侧汇注。
②白石川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河州西南。”
③白石城:即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四十里白驼镇。
④顺砾:即白石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临夏东南小古城。东汉属陇西郡。
⑤阚骃(kàn yīn):字玄阴。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北凉至北魏学者。所撰《十三州志》为地理类著作。
⑥狄道:即狄道县。战国秦置,为陇西郡治。治所即今甘肃临洮。
⑦罗溪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今牛脊河出河州西南牛脊山,东北入大夏水,疑即罗溪水也。”
⑧罕幵(qiān)南溪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水)当在今河州西。”
⑨罕幵:即罕幵县。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南。罕、幵初为两支羌族部落,同居于青海西宁湟中区及鲜水(今青海湖)一带。其地有罕幵谷、罕幵南溪水。后遂为地名。
⑩广大阪:《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河州志》,今州北二里有万顷原,一名广大原,四望宽平,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枹䍐:即枹䍐县。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东南。
⑪慕容吐谷浑:胡阿祥等《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认为,魏末西晋初,鲜卑中的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已居住在辽东、辽西,拓跋部雄居内蒙古中部及山西北境,鲜卑乞伏部及拓跋部的一支“秃发”迁居于今陕、甘一带,而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则移居至青海草原。燕:河北北部。阴山:今内蒙古河套西北之阴山山脉。
⑫金纽大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南)东南,有金柳城。”
【译文】
漓水又往东北流,皋兰山水从山的两侧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流,白石川水注入。白石川水发源于白石县西北山下,往东南流,有支流分出,流向东方。白石川水又往南流经白石城西边,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流经白石县旧城南边,王莽改县名为顺砾。阚骃说: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百八十五里,漓水流经县城北边。但今天漓水却流经县城南边,而不是从县城北边流过的。漓水又往东流经白石山北边,应劭说:白石山在东。罗溪水注入。罗溪水发源于西南边的山下,东流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流,在左边汇合了䍐幵南溪水。南溪水发源于䍐幵县西边,往东南流经䍐幵南边,注入漓水。《十三州志》说:广大阪在枹䍐西北,䍐幵就在那里。从前慕容吐谷浑从燕经阴山向西奔驰,就在这里开辟居处。漓水又往东流经枹䍐县旧城南边,应劭说:这是旧时枹䍐侯的封邑。《十三州志》说:枹䍐县在郡西二百一十里,漓水往东在县城南门前面东流而过。漓水又往东北流,故城川水注入,故城川水有两个源头:南源出自西南方的山下,往东北流经金纽大岭北边,又往东北流经一座老城南边,又往东北流,与北水汇合。北源从西南方流经旧城北边,向右注入南水。两条水汇合后乱流,往东北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北流,在左边汇合了白石川的支流,这条支流上游承接白石川,往东流经白石城北边,又往东流,穿过䍐幵溪,又往东流经枹䍐城南边,又往东注入漓水,漓水又往东北从山峡流出,北流注入河水。《地理志》说:漓水从白石县西塞外流出,往东流到枹䍐,注入河水。
河水又迳左南城南①,《十三州志》曰: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津亦取名焉。
【注释】
①左南城:西晋永嘉五年(311)前凉张轨置左南县,属晋兴郡。治所即左南城。在今甘肃永靖西南原白塔寺川,已没入刘家峡库区。
【译文】
河水又流经左南城南边,《十三州志》说: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渡口也就以左南为名。
大河又东迳赤岸北①,即河夹岸也。《秦州记》曰:枹䍐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②,乞佛于此河上作飞桥③,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
【注释】
①赤岸:即河夹岸。指甘肃永靖西南岘塬镇李家塬头附近的原黄河刘家峡峡谷(今已没入刘家峡水库之中)。
②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405—418)。
③乞佛:亦作乞伏。指鲜卑人乞伏国仁、乞伏乾归。飞桥:凌空高悬的桥梁。
【译文】
大河又往东流经赤岸北边,赤岸就是河夹岸。《秦州记》说:枹䍐有河夹岸,岸宽四十丈。义熙年间,乞佛在这条河上造了一座飞桥,桥高五十丈,造了三年才造成。
河水又东,洮水注之①。《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羌中。《沙州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②,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则洮水源。《山海经》曰:白水出蜀③。郭景纯《注》云④:从临洮之西倾山东南流入汉⑤,而至垫江,故段国以为垫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知嵹台,西倾之异名也。
【注释】
①洮水:黄河上游支流。在今甘肃西南部,源出甘、青二省边境西倾山东麓,东流到岷县折向北,经临洮到永靖县城附近入黄河。
②垫江水:古西汉水(今嘉陵江)下游经垫江县(今重庆合川)入长江的一段。嵹(jiàng)台山:又称西强山。即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之西倾山。
③白水出蜀:语见《山海经·海内东经》。白水,即今甘肃南部之白龙江。蜀,四川。
④郭景纯:即郭璞,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曾注《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⑤临洮:即临洮县。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岷县。以临洮水得名。汉:即汉江。水名,发源于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洮水注入。《地理志》说:洮水发源于塞外的羌人地区。《沙州记》说:洮水与垫江水都发源于嵹台山,山南就是垫江的源头,山东则是洮水的源头。《山海经》说:白水发源于蜀。郭景纯《注》说:白水从临洮的西倾山往东南流,注入汉水,流到垫江,所以段国认为是垫江水。洮水也发源于同一座山,由此可知嵹台是西倾的别名。
洮水东北流,迳吐谷浑中。吐谷浑者,始是东燕慕容之枝庶①,因氏其字②,以为首类之种号也③,故谓之野虏。自洮嵹南北三百里中,地草遍是龙须④,而无樵柴。
【注释】
①东燕:即东燕国。西晋光熙元年(306)封司马腾为东燕王,都城在今河南延津东北三十五里。慕容:复姓,出鲜卑族。枝庶:嫡长子以外的支系。
②因氏其字:因此以“吐谷浑”为氏号。
③首类:相对于“枝庶”而言,指嫡正种落。种号:种族的名号。
④龙须:即龙须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做蓑衣、绳索等,亦可织席造纸。有的地方叫蓑草或蓑衣草。
【译文】
洮水往东北流经吐谷浑地区。吐谷浑起初是东燕慕容氏的旁支,就以这个名字作为种族的称号,所以叫野虏。从洮嵹南北三百里间,遍地都是龙须草,却没有木柴。
洮水又东北流迳洮阳曾城北①,《沙州记》曰: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②,城临洮水者也。建初二年③,羌攻南部都尉于临洮④,上遣行车骑将军马防与长水校尉耿恭救之⑤,诸羌退聚洮阳,即此城也。
【注释】
①洮阳:即洮阳县。晋惠帝于洮阳城置,属狄道郡。治所即今甘肃卓尼西洮水南岸卡车乡录巴寺北羊巴古城。曾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方舆纪要》,古洮阳城亦谓之曾城,是一城二名,此称洮阳、曾城乃合言之。”
②嵹(jiàng)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城当在今洮州厅(今甘肃临潭、卓尼二县)西南西倾山上。”
③建初二年:77年。建初,东汉章帝刘炟(dá)的年号(76—84)。
④南部都尉:官名。汉魏在边地郡县设置都尉,在南部的称南部都尉。
⑤行车骑将军:即行车骑将军事。车骑将军,官名。汉制,车骑将军位次大将军、骠骑将军之后,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东汉末分左右。马防:字江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因功拜车骑将军,后封颍阳侯。长水校尉:官名。汉武帝时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掌长水胡骑,秩二千石。长水,发源于陕西蓝田西北,西北流入长安入浐水。
【译文】
洮水又往东北流经洮阳曾城北边,《沙州记》说: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城在洮水旁。建初二年,羌人在临洮进攻南部都尉,皇上派遣行车骑将军马防和长水校尉耿恭去救援,羌人各族退兵结集于洮阳,就是此城。
洮水又东迳洪和山南①,城在四山中②。
【注释】
①洪和山:在今甘肃临潭一带。
②城:即洪和城。在今甘肃临潭东南。
【译文】
洮水又往东流经洪和山南边,洪和城在四面群山环抱之中。
洮水又东迳迷和城北①,羌名也。
【注释】
①迷和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岷州(今甘肃岷县)西。”
【译文】
洮水又往东流经迷和城北边,这是个羌语地名。
又东迳甘枳亭①,历望曲②,在临洮西南,去龙桑城二 百里③。
【注释】
①甘枳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初学记》八引此,枳作根,误。《注》甘枳亭、望曲连叙,望曲在临洮西南,则亭当同在今岷州(今甘肃岷县)西南。”
②望曲:即望曲谷。在今甘肃岷县西南。
③龙桑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龙桑城在洮水东,俗但省称龙城,故魏因置龙城县。”龙城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为临洮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洮河东岸。
【译文】
又往东流经甘枳亭,流过望曲,望曲在临洮西南,离龙桑城二百里。
洮水又东迳临洮县故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见长人,受黑玉书于斯水上①。
【注释】
①黑玉书:具体不详。
【译文】
洮水又往东流经临洮县旧城北边。禹治洪水时,往西到了洮水,看见一个巨人,就在这条水上接受了黑玉书。
洮水又东北流,屈而迳索西城西①。建初二年,马防、耿恭从五溪祥谷出索西②,与羌战,破之,筑索西城,徙陇西南部都尉居之,俗名赤水城③,亦曰临洮东城也。《沙州记》曰:从东洮至西洮百二十里者也④。
【注释】
①索西城:在今甘肃岷县东北。
②五溪:即下文的“安故五溪”。当在今甘肃临洮一带。祥谷:具体位置不可考,当在今甘肃临洮一带。
③赤水城:在今甘肃岷县东。
④东洮、西洮:《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汉书·马防传》注引《沙州记》同,东洮即此城,西洮则临洮城也。”
【译文】
洮水又往东北流,转弯流经索西城西边。建初二年,马防、耿恭从五溪祥谷往索西出兵,与羌人作战,打垮了羌人,筑起索西城,调陇西南部都尉驻守在这里,索西城俗名赤水城,又叫临洮东城。《沙州记》说:从东洮到西洮计一百二十里。
洮水又屈而北,迳龙桑城西而西北流。马防以建初二年,从安故五溪出龙桑①,开通旧路者也。俗名龙城。
【注释】
①安故:即安故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玉井镇。西晋初废。十六国时期前凉复置,兼置安故郡,后废。
【译文】
洮水又转向北边,经龙桑城西边往西北流去。马防在建初二年从安故五溪向龙桑挺进,开通了旧路。龙桑俗名龙城。
洮水又西北迳步和亭东①,步和川水注之②。水出西山下,东北流出山,迳步和亭北,东北注洮水。
【注释】
①步和亭:《水经注疏》:“董祐诚曰:亭当在今洮州厅(今甘肃临潭)东北。”
②步和川水:在今甘肃临潭一带。
【译文】
洮水又往西北流经步和亭东边,有步和川水注入。步和川水发源于西山脚下,往东北从山间流出,经过步和亭北面,往东北注入洮水。
洮水又北出门峡①,历求厥川②,蕈川水注之③。水出桑岚西溪④,东流历桑岚川⑤,又东迳蕈川北⑥,东入洮水。
【注释】
①门峡:《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峡当在今狄道州(今甘肃临洮)南界。”
②求厥川:在今甘肃临洮一带。
③蕈(xùn)川水:在今甘肃临洮一带。
④桑岚西溪:在今甘肃临洮一带。
⑤桑岚川:在今甘肃临洮一带。
⑥蕈川:即蕈川县。北魏延兴四年(474)置,属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潭东北冶力关镇附近。西魏废。
【译文】
洮水又往北流出门峡,流经求厥川,有蕈川水注入。蕈川水发源于桑岚西溪,往东流经桑岚川,又往东流经蕈川北边,往东注入洮水。
洮水又北历峡①,迳偏桥,出夷始梁②,右合蕈垲川水③。水东南出石底横下④,北历蕈垲川⑤,西北注洮水。
【注释】
①峡:《水经注疏》:“董祐诚曰:今狄道州南六十里,有锁林峡(今甘肃临洮南锁林村一带),洮水所经,两崖悬绝。疑即此峡也。”
②迳偏桥,出夷始梁:偏桥、夷始梁,《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并当在今狄道州(今甘肃临洮)西南。”
③蕈垲(kǎi)川水:在今甘肃临洮南。
④石底横:在今甘肃临洮一带。
⑤蕈垲川:在今甘肃临洮。
【译文】
洮水又往北穿过山峡,流过偏桥,从夷始梁流出,在右边汇合了蕈垲川水。蕈垲川水发源于东南方的石底横下,北经蕈垲川,往西北注入洮水。
洮水又东北迳桑城东①,又北会蓝川水②。水源出求厥川西北溪,东北流迳蓝川③,历桑城北,东入洮水。
【注释】
①桑城:在今甘肃临洮南洮河西岸。
②蓝川水:在今甘肃康乐一带。
③蓝川:即蓝川县。北魏改蓝川郡置,属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康乐南草滩乡。
【译文】
洮水又往东北流经桑城东边,又北流,汇合了蓝川水。蓝川水的源头出自求厥川的西北溪,往东北流经蓝川,流过桑城北边,东流注入洮水。
洮水又北迳外羌城西①,又北迳和博城东②,城在山内,左合和博川水③。水出城西南山下,东北迳和博城南,东北注于洮水。
【注释】
①外羌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狄道州(今甘肃临洮)南。”
②和博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狄道州西南土司境。”
③和博川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水当在今狄道州西南土司境。”
【译文】
洮水又往北流经外羌城西边,又往北流经和博城东边,城在山间,在左边汇合了和博川水。和博川水发源于和博城西南的山下,往东北流经和博城南边,往东北注入洮水。
洮水北迳安故县故城西,《地理志》,陇西之属县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郡南四十七里,盖延转击狄道、安故、五溪反羌①,大破之,即此也。
【注释】
①盖延:字巨卿。东汉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东)人。光武时,累功拜左冯翊,封安平侯。《后汉书》有传。转击:辗转攻打。
【译文】
洮水往北流经安故县旧城西边,安故县是《地理志》陇西郡的属县。《十三州志》说:县在郡南四十七里,盖延回兵进攻狄道、安故、五溪反叛的羌人,打垮了他们,就是这地方。
洮水又北迳狄道故城西,阚骃曰:今曰武始也①。洮水在城西北流,又北,陇水注之②,即《山海经》所谓滥水也③。水出鸟鼠山西北高城岭④,西迳陇坻⑤,其山岸崩落者⑥,声闻数百里。故扬雄称响若坻颓是也⑦。又西北历白石山下⑧,《地理志》曰: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又西北迳武街城南⑨,又西北迳狄道故城东。《百官表》曰⑩:县有蛮夷谓之道,公主所食曰邑⑪。应劭曰:反舌左衽⑫,不与华同,须有译言,乃通也。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⑬。应劭曰:有陇坻在其东,故曰陇西也。《神仙传》曰⑭:封君达⑮,陇西人,服炼水银⑯,年百岁,视之如年三十许,骑青牛⑰,故号青牛道士。王莽更郡县之名,郡曰厌戎,县曰操虏也。昔马援为陇西太守六年⑱,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粳稻⑲,而郡中乐业,即此水也。滥水又西北流,注于洮水。
【注释】
①武始:即武始郡。十六国时期前凉张骏改狄道郡置。治所在狄道县(今甘肃临洮)。
②陇水:即今甘肃临洮东峪沟。源出渭源西南鸟鼠山,西北流至临洮县城北入洮河。
③滥(jiàn)水:即上文的“陇水”,今甘肃临洮东峪沟。
④鸟鼠山:在今甘肃渭源西南十五里。高城岭:在今甘肃渭源西。
⑤陇坻(chí):又称陇坂、陇山、陇首。在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县、张家川之间。坻,泛指山。
⑥山岸:山崖。崩落:坍塌。
⑦扬雄: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撰有《法言》《太玄》《方言》等。响若坻颓:出自扬雄《解嘲》:“功若泰山,响若坻。”
⑧白石山:在今甘肃临洮东。
⑨武街城:在今甘肃临洮东。
⑩《百官表》:即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⑪县有蛮夷谓之道,公主所食曰邑:该句出自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道、邑,旧时县的别称。
⑫反舌: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左衽(rèn):衣襟左掩。为当时夷狄少数民族的装束。衽,衣襟。
⑬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昭王,即战国秦昭襄王嬴则。
⑭《神仙传》:书名。晋葛洪撰。记述远古至魏晋传说中的神仙故事,被后世道家视为必读之书。
⑮封君达:东汉方士。陇西(今甘肃临洮)人。善养生之术,常乘青牛,号“青牛师”。
⑯水银:汞的通称。
⑰青牛:黑牛。因老子乘青牛,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
⑱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继归刘秀,参加攻灭隗嚣的战争。建武十一年(35),任陇西太守,率军击破先零羌。十七年(41),任伏波将军,镇压交趾郡征侧、征贰起义。因功封新息侯。
⑲粳(jīng)稻:水稻的一种。
【译文】
洮水又往北流经狄道旧城西边,阚骃说:狄道,现在叫武始。洮水从城西北流,又往北流,有陇水注入,陇水就是《山海经》所说的滥水。滥水发源于鸟鼠山西北的高城岭,往西流经陇坻,此山的溪岸发生过大塌方,数百里外都能听到巨响。所以扬雄说:响声有如陇坻崩塌。滥水又往西北流经白石山下,《地理志》说:狄道东边有白石山。滥水又往西北流经武街城南边,又往西北流经狄道旧城东边。《百官表》说:县里有蛮夷的称为道,公主所领称为邑。应劭说:蛮夷说话卷着舌头,衣襟开在左边,和华人不同,要经过翻译才能相互通话。狄道旧城是汉朝陇西郡的治所,设于秦昭王二十八年。应劭说:陇坻在其东,所以叫陇西。《神仙传》说:封君达,陇西人,他以水银炼丹服食,到了一百岁时,看来还像三十左右的样子,他常常骑着青牛,所以号为青牛道士。王莽把郡县改名,郡叫厌戎,县名操虏。从前马援在陇西当了六年太守,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粳稻,一郡百姓都安居乐业,他开的就是这条水。滥水又往西北流,注入洮水。
洮水右合二水,左会大夏川水①。水出西山,二源合舍而乱流②,迳金纽城南③。《十三州志》曰:大夏县西有故金纽城④,去县四十里,本都尉治。又东北迳大夏县故城南。《地理志》,王莽之顺夏。《晋书地道记》曰⑤:县有禹庙⑥,禹所出也。又东北出山,注于洮水。
【注释】
①大夏川水:今洮河支流广通河。
②合舍:水流会合。
③金纽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河州(今甘肃临夏韩集镇东双城)东南。”
④大夏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广河西阿力麻土东乡族乡古城。西晋初废。十六国时期前凉复置,初属晋兴郡,后为大夏郡治。北魏属金城郡。
⑤《晋书地道记》:书名。又称《晋地道志》《晋地道记》《地道记》。东晋王隐撰。今存清人辑本。
⑥禹庙:《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盖以金纽与石纽名偶合,故有此说。然禹生石纽,人所知也,禹出金纽,可谓异闻。《金楼子》一亦云,禹长于陇西大夏县。”
【译文】
洮水在右边汇合了两条水,左边汇合了大夏川水。大夏川水发源于西山,两个源头合并后乱流经过金纽城南边。《十三州志》说:大夏县西边有旧金纽城,离县城四十里,原来是都尉治所。又往东北流经大夏县旧城南边。大夏就是《地理志》里王莽的顺夏。《晋书地道记》说:县里有禹庙,是禹出生的地方。又往东北从山间流出,注入洮水。
洮水又北,翼带三水①,乱流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枹䍐,东入河是也。
【注释】
①翼带:左右引纳。翼,左右两边像翅膀一样。带,引纳。
【译文】
洮水又往北流,在两岸接纳了三条溪涧,乱流往北注入河水。《地理志》说:洮水往北流,到枹䍐往东流注入河水。
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①,
金城郡治也。汉昭帝始元六年置②,王莽之西海也。莽又更允吾为脩远县。河水迳其南,不在其北,南有湟水出塞外③,东迳西王母石室、石釜、西海、盐池北④,故阚骃曰:其西即湟水之源也。《地理志》曰:湟水所出。
【注释】
①金城:即金城郡。允吾县:西汉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北古城。
②始元六年:前81年。始元,西汉昭帝刘弗陵的年号(前86—前80)。
③湟水:又名洛都水、乐都水、西宁河。在今青海东部,为黄河上游支流。
④西王母:神话中的女仙。《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西海:即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古称西海、仙海、鲜水海。北魏始名青海。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盐池:即今青海海晏西北尕海。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金城郡允吾县北边,
允吾县是金城郡的治所。金城郡置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就是王莽的西海。王莽又把允吾县改名为脩远县。河水流经县南,并不流过县北,南边还有发源于塞外的湟水,往东流经西王母石室、石釜、西海、盐池北边,所以阚骃说:西边就是湟水的源头。《地理志》说:湟水就发源于这里。
湟水又东南流迳龙夷城①,故西零之地也②。《十三州志》曰:城在临羌新县西三百一十里③。王莽纳西零之献,以为西海郡,治此城。
【注释】
①龙夷城:一作龙耆城。即今青海海晏(三角城),西汉末置西海郡于此。
②西零:亦称先零。在今青海西宁一带。
③临羌新县:在西平郡(今青海西宁)西一百八十里。
【译文】
湟水又往东南流经龙夷城,这是旧时西零的地方。《十三州志》说:城在临羌新县以西三百一十里。王莽接受了西零所献之地,立为西海郡,治所就在龙夷城。
湟水又东南迳卑禾羌海北①,有盐池。阚骃曰:县西有卑禾羌海者也,世谓之青海,东去西平二百五十里。
【注释】
①卑禾羌海:即今青海东部之青海湖。
【译文】
湟水又往东南流经卑禾羌海北边,有盐池。阚骃说:县西有卑禾羌海,就指盐池,世人叫青海,东距西平二百五十里。
湟水东流迳湟中城北①,故小月氏之地也。《十三州志》曰:西平、张掖之间,大月氏之别,小月氏之国。范晔《后汉书》曰②:湟中月氏胡者,其王为匈奴所杀,余种分散,西逾葱岭,其弱者南入山,从羌居止,故受小月氏之名也。《后汉·西羌传》曰:羌无弋爰剑者③,秦厉公时④,以奴隶亡入三河⑤,羌怪为神,推以为豪。河、湟之间多禽兽,以射猎为事,遂见敬信,依者甚众。其曾孙忍,因留湟中⑥,为湟中羌也。
【注释】
①湟中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北。濒临湟水。
②范晔(yè):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仿班固《汉书》断代史体例,撰成《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③无弋爰剑:亦作袁剑。战国初羌人首领。相传秦厉公时为秦人所俘,以为奴隶。后逃回河、湟(今青海东部)间,教羌人种植、畜牧,被推为部落酋豪。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之。
④秦厉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秦悼公之子。在位期间,始立县制。伐义渠戎,虏其王。
⑤三河:汉时羌人所居黄河、赐支河(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一段黄河)、湟河的合称。
⑥湟中:指今青海湟水两岸之地。汉时为羌、汉、月氏胡等族杂居处。
【译文】
湟水往东流经湟中城北边,旧时这一带是小月氏地区。《十三州志》说:西平、张掖之间的地带,是大月氏的分支—小月氏国。范晔《后汉书》说:湟中的月氏胡人,国王为匈奴人所杀,残余部族分散了,有的往西越过葱岭,较弱的一批往南进入山间,跟羌人一起居住,所以得了小月氏的称呼。《后汉书·西羌传》说:羌族中有个无弋爰剑,在秦厉公时给人做奴隶,逃亡到三河,羌人觉得他很神异,就推举他为首领。河水、湟水之间禽兽很多,羌人都从事狩猎,于是他就得到人们的尊崇和信赖,投靠他的人很多。他的曾孙名叫忍,就留在湟中,部众就叫湟中羌。
湟水又东,右控四水①,导源四溪,东北流注于湟。
【注释】
①控:引纳。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在右边接纳了四条水,这四条水源出四条溪涧,往东北流,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赤城北①,而东入经戎峡口②,右合羌水。水出西南山下,迳护羌城东③,故护羌校尉治,又东北迳临羌城西④,东北流,注于湟。
【注释】
①赤城:在今青海湟源西五里。
②戎峡口:具体不详。
③护羌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绰罗斯南右翼头旗(今青海共和东北、青海湖东南群科加拉、察汗城、日月山中间地带)东,辉特南旗(今青海共和东)北。”
④临羌城:西汉临羌县的治所。在今青海西宁湟中区北。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赤城北边,往东流过戎峡口,在右边汇合羌水。羌水发源于西南的山下,流经护羌城东边,从前这里是护羌校尉的治所,又往东北流经临羌城西边,往东北流,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临羌县故城北,汉武帝元封元年①,以封孙都为侯国②,王莽之监羌也。谓之绥戎城③,非也。
【注释】
①元封元年:前110年。元封,汉武帝刘彻年号(前110—前105)。
②都:汉武帝的孙子刘都。具体不详。
③绥戎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湟水南岸。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临羌县旧城北边,汉武帝元封元年,把这里封给他的孙子刘都,立为侯国,就是王莽的监羌。把它称为绥戎城就不对了。
湟水又东,卢溪水注之①。水出西南卢川,东北流,注于湟水。
【注释】
①卢溪水:今青海西宁湟中区西北盘道沟水。源出县西南花石山东,北流于湟源东入湟水。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有卢溪水注入。卢溪水发源于西南方的卢川,往东北流,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临羌新县故城南。阚骃曰:临羌新县在郡西百八十里①,湟水迳城南也。城有东、西门,西北隅有子城②。
【注释】
①郡:即西平郡。
②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及附郭的瓮城或月城。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临羌新县旧城南边。阚骃说:临羌新县在西平郡西一百八十里,湟水从城南流过。城有东门、西门,西北角有子城。
湟水又东,右合溜溪、伏溜、石杜、蠡四川①,东北流注之。左会临羌溪水②,水发新县西北,东南流,历县北,东南入湟水。
【注释】
①溜溪、伏溜、石杜、蠡:《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四川当在今西宁县(今青海西宁)西。”
②临羌溪水:今青海西宁湟中区西北西纳川水(水峡河)。源出海晏,东南流至西宁湟中区北多巴镇东注入湟水。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在右边汇合了溜溪、伏溜、石杜和蠡等四条水,诸水都往东北流注入湟水。左边则汇合了临羌溪水,溪水发源于新县西北,往东南流经县城北边,往东南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龙驹川水注之①,水右出西南山下,东北流迳龙驹城②,北流注于湟水。
【注释】
①龙驹川水:即今青海西宁湟中区北石惠沟河。
②龙驹城:在今青海西宁湟中区北镇海村东。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有龙驹川水注入,川水发源于西南方山下,往东北流经龙驹城,北流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长宁川水注之①。水出松山②,东南流迳晋昌城③,晋昌川水注之④。长宁水又东南,养女川水注之⑤。水发养女北山,有二源,皆长湍远发,南总一川,迳养女山,谓之养女川。阚骃曰:长宁亭北有养女岭⑥,即浩亹山,西平之北山也。乱流出峡,南迳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隅有金城,在西平西北四十里。《十三州志》曰六十里,远矣。长宁水又东南与一水合,水出西山,东南流,水南山上,有风伯祠⑦,春秋祭之。其水东南迳长宁亭南,东入长宁水。长宁水又东南流,注于湟水。
【注释】
①长宁川水:今青海西宁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境北川河。源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达阪,东南流至西宁西北入湟河。
②松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西源今出青海和硕特东上旗(今青海祁连、门源回族自治县、海晏三县交界处)东北,曰布库克必拉,山曰莎拉克图山,即松山也。”
③晋昌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和硕特南左翼末旗(今青海海晏东北、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
④晋昌川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水曰沙库克必拉,出和硕特南左翼末(今青海海晏东北、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东流入布库克必拉。”
⑤养女川水:因流经养女山(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而名。
⑥长宁亭:属西晋长宁县,县治所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长宁镇。养女岭:即浩亹(mén)山。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带。
⑦风伯祠:祭祀传说中风神的祠庙。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有长宁川水注入。长宁川水发源于松山,往东南流经晋昌城,有晋昌川水注入。长宁水又往东南流,有养女川水注入。养女川水发源于养女北山,有两个源头,都是从远处来的急流,南流合并成一条,流经养女山,称为养女川。阚骃说:长宁亭北边有养女岭,就是浩亹山,是西平的北山。乱流出了山峡,往南流经长宁亭东边,城有东门和西门,东北角有金城,在西平西北四十里。《十三州志》却说六十里,太远了。长宁水又往东南流,和一条溪水汇合,溪水发源于西山,往东南流,南岸山上有风伯祠,每年春秋两季要举行祭祀。溪水往东南流经长宁亭南边,往东注入长宁水。长宁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①。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迳牛心堆东②,又北迳西平亭西③,东北入湟水。
【注释】
①牛心川水:今青海西宁湟中区东之南川河。
②牛心堆:一名牛心山。在今青海西宁湟中区东南,南川河西。
③西平亭:今青海西宁旧城。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牛心川水注入。牛心川水发源于西南方遥远的山中,往东北流,经过牛心堆东边,又往北流经西平亭西边,往东北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西平城北,东城,即故亭也①。汉景帝六年②,封陇西太守北地公孙浑邪为侯国③。魏黄初中④,立西平郡,凭倚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
【注释】
①故亭:即西平亭(今青海西宁旧城)。
②汉景帝六年:前151年。汉景帝,西汉皇帝刘启。
③北地:即北地郡。战国秦置。治所在义渠县(今甘肃庆阳东)。西汉移治马领县(今甘肃庆城西北)。东汉又移治富平县(今宁夏吴忠西南)。公孙浑邪:西汉北地义渠(今甘肃庆城附近)人。景帝三年(前154)任将军,从太尉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以功封平曲侯。
④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年号(220—226)。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西平城北边,东城,就是旧时的亭。汉景帝六年,把这里封给陇西太守北地公孙浑邪,立为侯国。魏黄初年间,设置西平郡,就利用旧时亭址,增筑了南、西、北三面城墙,作为郡治。
湟水又东迳土楼南①,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②。阚骃曰:西平亭北有土楼神祠者也。今在亭东北五里。右则五泉注之,泉发西平亭北,雁次相缀③,东北流至土楼南,北入湟水。
【注释】
①土楼:在今青海西宁北。
②雕墙故壁:装饰华美的旧墙壁。
③雁次:像群雁飞行的次序一样。群雁飞行时常排成“人”字形。相缀:相互接连。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土楼南边,楼北面依山,山峰高三百尺,就像斧削而成似的。楼下有神庙,只留下些雕墙残壁了。阚骃说:西平亭北边有土楼神祠,就指的是这里。现在此祠在亭的东北五里。右边有五条泉水注入,这些泉水发源于西平亭北边,依次汇合在一起,往东北流到土楼南边,往北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右合葱谷水①。水有四源,各出一溪,乱流注于湟。
【注释】
①葱谷水: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南沙棠(塘)川河。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在右边汇合了葱谷水。葱谷水有四个源头,各从一条溪涧流出,乱流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东亭北①,东出漆峡②,山峡也。东流,右则漆谷常溪注之③,左则甘夷川水入焉④。
【注释】
①东亭:即上文的东城、西平亭(今青海西宁旧城)。
②漆峡:即今青海西宁东、平安西北小峡镇。
③漆谷常溪:即今青海西宁湟中区东北小南川河。源出拉脊山大南峡,北流至平安西三十里铺注入湟水。
④甘夷川水: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哈拉直沟。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东亭北边,往东流出漆峡,这是一条山峡。又往东流,右边有漆谷常溪注入,左边有甘夷川水注入。
湟水又东,安夷川水注之①。水发远山,西北流,控引众川,北屈迳安夷城西北②,东入湟水。
【注释】
①安夷川水:今青海海东平安区西南祁家川水(三合沟)。为湟水支流。
②安夷城:安夷县治所,在今青海海东平安区西。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安夷川水注入。安夷川水发源于很远的山间,往西北流,接纳了许多溪流,折向北边流经安夷城西北,往东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安夷县故城①,城有东、西门,在西平亭东七十里。阚骃曰四十里。
【注释】
①安夷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安夷城(今青海海东平安区西)。东汉建初元年(76),护羌校尉居此。晋属西平郡。故城:即安夷城。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安夷县旧城,城有东、西两座城门,在西平亭东七十里。阚骃却说只有四十里。
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①。水出东北宜春溪②,西南流至安夷城南,入湟水。
【注释】
①宜春水: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
②宜春溪:在宜春水东北。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在左边汇合了宜春水。宜春水发源于东北边的宜春溪,往西南流到安夷城南边,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①。水出县东南勒且溪②,北流迳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③,疑即此号也。阚骃曰:金城河初与浩亹河合④,又与勒且河合者也。
【注释】
①勒且溪水:今青海海东平安区南沙沟河。东汉时为勒姐羌居处。
②勒且溪:在当时安夷县(今青海海东平安区西)东南。
③勒且:此地在东汉时为勒姐羌居处。勒且,又作勒姐、牢姐。
④金城河:积石(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之黄河。浩亹(mén)河:今甘肃兰州和榆中境内之大通河。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勒且溪水注入。溪水发源于县城东南的勒且溪,往北流经安夷城东边,然后往北注入湟水。湟水又名勒且水,想来就是由此水而来的。阚骃说:金城河先与浩亹河汇合,再与勒且河汇合。
湟水又东,左则承流谷水南入①,右会达扶东、西二溪水,参差北注,乱流东出,期顿、鸡谷二水北流注之②。又东,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六山,名也③。
【注释】
①承流谷水:当今青海海东乐都区西北之水磨沟。
②“右会达扶东、西二溪水”几句:《水经注疏》:“董祐诚曰:诸水当并在今碾伯县(今青海海东乐都区碾伯镇)西境,湟水左右。”陈桥驿按,对于这类非汉语地名,我们仅知吐那孤长门是两条河流,但这五字间的句读却是个问题。清何焯校本在此下加注说:“句读未详。”但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六四说:“吐那孤川在卫治东湟水北。”又乾隆《西宁府新志》卷五也作吐那孤川、长门川,所以据此标点。
③六山,名也:《水经注疏》:“戴移此,云:考上六水出六山之溪谷,皆举山以名其水,故总释之,亦《注》内之小注。”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左边有承流谷水往南注入,右边汇合了达扶东溪和达扶西溪,这两条水参差北注,乱流往东奔去,期顿、鸡谷两条水北流注入。又往东流,吐那孤、长门两条水往南流注入湟水。这六条水是以发源地的六座山来命名的。
湟水又东迳乐都城南①,东流,右合来谷、乞斤二水②,左会阳非、流溪、细谷三水③,东迳破羌县故城南④。应劭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城省南门。《十三州志》曰:湟水河在南门前东过,六谷水自南⑤,破羌川自北⑥,左右翼注。
【注释】
①乐都城:今青海海东乐都区。
②来谷水:今青海海东乐都区东瞿昙河(岗子沟)。乞斤水:今青海海东乐都区东双塔沟水,北流入湟水。
③阳非、流溪、细谷三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诸水并当近今碾伯县(今青海海东乐都区碾伯镇)治。”
④破羌县:西汉神爵二年(前60)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青海海东乐都区东南湟水北岸。
⑤六谷水:在今青海海东乐都区东。
⑥破羌川:在今青海海东乐都区东。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乐都城南边,往东流,右边与来谷水和乞斤水汇合,左边则汇合阳非、流溪、细谷三条水,往东流过破羌县老城南边。应劭说:破羌县是汉宣帝神爵二年所置,县城没有南门。《十三州志》说:湟水河往东流过南门前,来自南方的六谷水,来自北方的破羌川,从左右两侧注入。
湟水又东南迳小晋兴城北①,故都尉治。阚骃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
【注释】
①小晋兴城:即晋兴郡治晋兴县。西晋永嘉五年(311)前凉张轨置,为晋兴郡治。治所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湟水南岸。
【译文】
湟水又往东南流经小晋兴城北边,旧时这里是都尉治所。阚骃说: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
湟水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出西塞外,东入塞,迳敦煌、酒泉、张掖南,东南迳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南①,又东南与湛水合②。水有二源,西水出白岭下③,东源发于白岸谷,合为一川。东南流至雾山④,注閤门河。閤门河又东迳养女北山东南⑤,左合南流川水。水出北山,南流入于閤门河。閤门河又东迳浩亹县故城南⑥,王莽改曰兴武矣。阚骃曰:浩,读閤也,故亦曰閤门水,两兼其称矣⑦。又东流注于湟水。故《地理志》曰:浩亹水东至允吾入湟水。
【注释】
①鲜谷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称西平之鲜谷塞,则当在今青海东北,南接西宁之大通,北接甘州之张掖境。盖张掖河即鲜水,鲜谷即鲜水所出之谷也。”
②湛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张掖县东南青海境,有阿木尼冈噶尔山,盖即白岭。有水自山南流入大通河,盖即湛水。”
③白岭:又名白草岭。在今青海祁连山境。
④雾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阿木尼冈噶尔山(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南,大通河滨。”
⑤养女北山: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东峡河流经的元朔山。
⑥浩亹(mén)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西南河桥镇。
⑦两兼其称:指閤门水和浩亹县都以“浩亹”为名。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与閤门河汇合—閤门河就是浩亹河。閤门河发源于西塞外,往东流入塞内,流经敦煌、酒泉、张掖南边,往东南流经西平郡的鲜谷塞尉老城南边,又往东南与湛水汇合。湛水有两个源头:西边一支发源于白岭山下,东边的源头出自白岸谷,汇合成一条水。水往东南流到雾山,注入閤门河。閤门河又往东流经养女北山,往东南流,左边与南流川水汇合。川水发源于北山,南流注入閤门河。閤门河又往东流经浩亹县旧城南边,王莽改名为兴武。阚骃说,浩,读作閤,所以也叫閤门水,两个名称可以兼用。閤门水又往东流,注入湟水。所以《地理志》说:浩亹水东流到允吾,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允吾县北为郑伯津①,与涧水合②。水出令居县西北塞外③,南流迳其县故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置,王莽之䍐虏也。又南迳永登亭西④,历黑石谷南流⑤,注郑伯津。
【注释】
①郑伯津:在当时允吾县(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北古城)一带。
②涧水:水源出令居县(今甘肃永登城附近)西北塞外,南流经县城西,向南经永登亭(今甘肃永登)西,历经黑石谷(今甘肃永登西),南流注郑伯津。
③令居县: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置,属张掖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城附近。
④永登亭:在今甘肃永登。
⑤黑石谷:《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庄浪厅(今甘肃永登南)西。”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允吾县北边,就是郑伯津,与涧水相汇合。涧水发源于令居县西北的塞外,往南流经令居县旧城西边。令居县设置于汉武帝元鼎二年,就是王莽的䍐虏。又南经永登亭西边,穿过黑石谷往南流,注入郑伯津。
湟水又东迳允街县故城南①,汉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脩远亭也。县有龙泉②,出允街谷③。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④,或试挠破之,寻平成龙。畜生将饮者,皆畏避而走,谓之龙泉,下入湟水。
【注释】
①允街县: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兰州西北红古区花庄镇。
②龙泉:在今甘肃永登南。为湟水下游支流。
③允街谷:在当时的允街县。
④水文:水的波纹。交龙:相互缠绕的龙。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允街县旧城南边,允街县设置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就是王莽的脩远亭。县里有龙泉,发源于允街谷。泉眼中间涟漪轻漾,交织成龙纹,如果把它搅乱,一会儿水平静后仍旧成为龙纹。牲口刚想要喝水,一见龙纹就吓跑了,因而叫龙泉,下游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迳枝阳县①,逆水注之②。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③,东南流迳街亭城南④,又东南迳阳非亭北⑤,又东南迳广武城西⑥,故广武都尉治。郭淮破叛羌治无戴⑦,于此处也。城之西南二十许里,水西有马蹄谷⑧。汉武帝闻大宛有天马⑨,遣李广利伐之⑩,始得此马,有角为奇。故汉武帝《天马之歌》曰⑪:天马来兮历无草,迳千里兮循东道。胡马感北风之思⑫,遂顿羁绝绊⑬,骧首而驰⑭。晨发京城⑮,夕至敦煌北塞外,长鸣而去,因名其处曰候马亭⑯。今晋昌郡南及广武马蹄谷盘石上⑰,马迹若践泥中,有自然之形,故其俗号曰天马径。夷人在边效刻,是有大小之迹,体状不同,视之便别。逆水又东迳枝阳县故城南,东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出允吾东,至枝阳入湟。
【注释】
①枝阳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南苦水镇庄浪河东岸。
②逆水:即庄浪河。在今甘肃中部。源出甘肃、青海两省边境冷龙岭东坡,东南流经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南,至兰州西河口入黄河。
③允吾:当为允街。译文从之。
④街亭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平番县(今甘肃永登)西北。”
⑤阳非亭:在今甘肃永登西。
⑥广武城:十六国时期后秦置广武县治所。在今甘肃永登。
⑦治无戴:三国时凉州胡王。初归顺魏国,正始八年(247)率部落降于蜀国,被安置于繁县,被魏将郭淮击败。
⑧马蹄谷:《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平番县西南。”
⑨天马:宝马。
⑩李广利: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汉武帝李夫人之兄,武帝时为贰师将军。西伐大宛,以功封海西侯。后复击匈奴,兵败而降,为单于所杀。
⑪《天马之歌》:汉郊祀乐歌名。歌词见《礼乐志》,又见《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分前后两段。据《武帝纪》等记载,元鼎四年(前113)秋,得乌孙马,马生渥洼水(在今甘肃瓜州境,党河之支流)中,视为神马,因名曰天马,并作《天马之歌》以示庆贺,即歌词之前段。太初四年(前101)春,又获大宛汗血马,益壮,于是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并作《西极天马之歌》,即歌词之后段。
⑫胡马: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
⑬顿羁(jī):挣断马络头。顿,通“扽”。绝绊:断绝缰绳。绊,马缰绳。
⑭骧(xiāng)首:昂首。骧,高昂,高举。
⑮京城:此指西汉都城长安。
⑯候马亭:在今甘肃永登西南。一说在今兰州西北。
⑰晋昌郡:西晋元康五年(295)置,属凉州。治所在冥安县(今甘肃瓜州东南锁阳城)。广武:即广武县。十六国时期后秦置。治所在广武城(今甘肃永登)。盘石:大石。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经枝阳县,逆水注入。逆水发源于允街县的参街谷,往东南流经街亭城南边,又往东南流经阳非亭北边,又往东南流经广武城西边,这就是旧时的广武都尉治所。郭淮打垮反叛的羌人治无戴,就在这里。此城西南二十来里,水西有马蹄谷。汉武帝听说大宛有天马,就派遣李广利出兵征伐,这才得到了天马,天马的奇处是有角。所以汉武帝《天马之歌》说:天马来呵,驰过无草之地,沿着东道呵,奔驰千里。北风飒起,胡马顿感忧伤,于是就挣断缰绳,昂首奔驰。早晨从京城出发,晚上就到敦煌北边的塞外,长嘶一声而去,因此把这地方叫候马亭。现在晋昌郡南边和广武马蹄谷的大石上,还留有马脚印,像是在泥中踏成似的,形状十分自然,所以当地民间称之为天马径。夷人在旁边仿刻了一些,有大有小,形状不同,一看就分辨得出来。逆水又往东流经枝阳县老城南边,往东南注入湟水。《地理志》说:逆水发源于允吾东,流到枝阳注入湟水。
湟水又东流,注于金城河①,即积石之黄河也。阚骃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随地为名也②。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东伏流龙沙堆③,在屯皇东南四百里阿步干鲜卑山④。东流至金城为大河。河出昆仑,昆仑即阿耨达山也⑤。
【注释】
①金城河:黄河出今青海贵德西南塞外积石山,东流至西汉金城郡界。自允吾以西,通谓之金城河。
②“河至金城县”几句:见阚骃《十三州志》。金城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城关区。
③牢兰海: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伏流:即潜流,水在地下流动。龙沙堆:即白龙堆沙漠。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
④屯皇:即敦煌。阿步干鲜卑山:鲜卑语山名。
⑤阿耨(nòu)达山:即今西藏西南部之冈底斯山。古人误认为昆仑山是阿耨达山。
【译文】
湟水又往东流,注入金城河,就是积石的黄河。阚骃说:河水到了金城县,称为金城河,是随着所经之地而取的河名。释氏《西域记》说:牢兰海东边,河水在地下潜流于龙沙堆,这地方在屯皇东南四百里的阿步干—这是鲜卑山名。往东流到金城就是大河。大河发源于昆仑,昆仑就是阿耨达山。
河水又东迳石城南,谓之石城津①。阚骃曰:在金城西北矣。
【注释】
①石城津:古地名。在今甘肃永靖北盐锅峡镇小茨村北、湟水入河口东的黄河边上。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经石城南边,称为石城津。阚骃说:石城津在金城西北。
河水又东南迳金城县故城北。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也。《汉书集注》薛瓒云①:金者,取其坚固也,故《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②。王莽之金屏也。《世本》曰③:鲧作城④。《风俗通》曰:城,盛也,从土成声⑤。《管子》曰⑥: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⑦,郭外为之土阆⑧。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⑨。东流,有梁泉注之⑩,出县之南山。按耆旧言⑪:梁晖,字始娥,汉大将军梁冀后⑫。冀诛,入羌。后其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⑬,而居此城。土荒民乱,晖将移居枹䍐⑭,出顿此山⑮,为群羌围迫,无水,晖以所执榆鞭竖地⑯,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林。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
【注释】
①《汉书集注》薛瓒云:郑德坤《水经注引书考》认为此注作薛瓒,未知郦氏何据?
②故《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今本《墨子》无此文。
③《世本》:书名。撰者不详,成书时代亦不可考。该书记录自黄帝以来至春秋帝王公卿大夫的氏姓、世系、都邑、制作等。
④鲧(gǔn):古人名,传说是大禹的父亲。
⑤“城”几句:《风俗通》之说解与许慎之说不同。《说文解字·土部》:“城,以盛民也。从土成,成亦声。”亦声,是说“城”为“六书”中“形声兼会意”的字。这里的“盛”是释义,“从土成声”是说“城”字的形符为“土”,声符为“成”。
⑥《管子》:书名。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撰,实系后人托名于他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内容庞杂,包含有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历数、舆地、经济和农业等知识。
⑦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⑧土阆(làng):城郭外的土壕。
⑨大河:指金城河。
⑩梁泉:在今甘肃兰州南。
⑪耆(qí)旧:老人。耆,老人。
⑫梁冀:字伯卓。安定乌氏(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大将军梁商之子。梁商卒后继任大将军。执政达二十余年,先后立冲、质、桓三帝。在任骄奢横暴,杀人无度,广建苑囿。后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五人定议灭梁氏,冀被围捕自杀。
⑬渠帅:首领。
⑭移居:迁居。枹䍐:即枹䍐县。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韩集镇)东南双城村双城古城。西汉改属金城郡。东汉复属陇西郡。
⑮顿:止。
⑯榆鞭:榆树枝条做的鞭子。
【译文】
河水又往东南流经金城县老城北边。应劭说:开始筑城时掘到黄金,所以叫金城。在《汉书集注》中,薛瓒说:以金为名,是取其坚固的意思,所以《墨子》有金城汤池的说法。金城就是王莽的金屏。《世本》说:是鲧筑的城。《风俗通》说:城是盛的意思,偏旁从土,读作成。《管子》说:里面筑的是城,城外筑的是郭,郭外筑的是土壕。地势高的地方就开沟,低的地方就筑堤,名为金城。《十三州志》说:大河在金城北门。河水往东流,有梁泉注入,梁泉发源于县内的南山。据老人们说:梁晖,字始娥,是汉朝大将军梁冀的后裔。梁冀被杀后,子孙迁居于羌人地区。后来梁晖的祖父受羌人推戴,当了首领,住在这座城中。到了梁晖时,土地荒芜,百姓作乱,梁晖打算迁居到枹䍐去,动身出城,在这座山上歇宿,被成群的羌人包围进逼,山上无水,他把手中握着的榆树鞭子竖在地上,用青羊来祭山祈祷,于是神泉涌出,榆树后来也发展成林了。梁泉从县城往北流,注入大河。
又东过榆中县北①,
昔蒙恬为秦北逐戎人②,开榆中之地③。按《地理志》,金城郡之属县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④:榆中在金城,即阮嗣宗《劝进文》所谓榆中以南者也⑤。
【注释】
①榆中县:西汉置,属金城郡。治所在今甘肃榆中西北。西晋为金城郡治。
②蒙恬:秦朝将领。父祖皆秦名将。秦兼并天下后,使蒙恬带领三十万人击退匈奴,并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秦二世即位后,为赵高所陷害,被迫自杀。戎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③榆中:古地区名。今甘肃榆中一带。
④徐广《史记音义》: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北)人。晋、宋间史学家、辞赋家。其《史记音义》,随文释义,兼述训解,多有发明。
⑤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魏文学家、玄学家。崇尚《老》《庄》。与嵇康、刘伶等被时人称为竹林七贤。其《咏怀诗》《大人先生传》等颇著名。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榆中县北边,
从前蒙恬为秦朝北征,驱逐戎人,开辟了榆中这片地方。按照《地理志》,榆中是金城郡的属县。所以徐广《史记音义》说:榆中在金城,就是阮嗣宗《劝进文》中所说的榆中以南。
又东过天水北界①,
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②,东北流,历此成川,世谓之子城川③。又北迳牧师苑④,故汉牧苑之地也⑤。羌豪迷吾等万余人⑥,到襄武、首阳、平襄、勇士⑦,抄此苑马⑧,焚烧亭驿⑨,即此处也。又曰:苑川水地,为龙马之沃土⑩,故马援请与田户中分以自给也。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十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⑪。又北入于河也。
【注释】
①天水:即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平襄县(今甘肃通渭)。
②苑川水:即今甘肃榆中境内苑川河。勇士县: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榆中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子城:即子城县。西魏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城关区。
③子城川:当在今甘肃榆中一带。
④牧师苑:西汉置。在今甘肃榆中西北。
⑤牧苑:牧场。
⑥羌豪迷吾:东汉时烧当羌首领。汉章帝时几度归降,旋复叛之。章和元年(87),伏击护羌校尉傅宜。不久,为新任护羌校尉张纡诱杀。
⑦襄武:即襄武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陇西东南五里。首阳:即首阳县。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渭源东北渭水北岸。平襄:即平襄县。西汉置,为天水郡治。治所在今甘肃通渭。东汉属汉阳郡。北魏废。勇士:即勇士县。
⑧抄:夺取,掠取。
⑨亭驿:古代供传递文书的人或过往旅客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⑩龙马:骏马。
⑪乞佛:指鲜卑人乞伏国仁、乞伏乾归。《水经注疏》陈桥驿复校:“‘乞佛所都’下抄脱董氏说:‘《十六国春秋》,乞伏国仁置苑川郡,乞伏乾归自金城迁都西城,二城当在今金县界中。’校补。”
【译文】
河水又往东流过天水郡北部边界,
苑川水发源于勇士县的子城南山,往东北流经此成川,世人称之为子城川。苑川水又往北流经牧师苑,就是从前汉时的牧苑地方。羌族首领迷吾等万余人,到了襄武、首阳、平襄、勇士等地,掠夺了苑里的马匹,焚烧了亭和驿站,就是这地方。又说:苑川水地区是龙马的沃土,所以马援请求与田户平分以自给。这里有东、西两座城,相距七十里。西城,就是乞佛建都的地方。苑川水又往北流,注入河水。
又东北过武威媪围县南①,
河水迳其界东北流。县西南有泉源,东迳其县南,又东北入河也。
【注释】
①武威:即武威郡。西汉元狩二年(前121)置。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媪(ǎo)围县: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景泰东南芦阳镇的吊沟故城。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武威郡媪围县南边,
河水经过媪围县边界往东北流。媪围县西南有泉源,往东流经县南,又往东北流,注入河水。
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
《地理志》曰:满福也①,属国都尉治②,王莽更名之曰纪德。有水出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③。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迳二十八渡④,行者勤于溯涉⑤,故因名焉。北迳其县而下注河。又有赤晔川水⑥,南出赤蒿谷⑦,北流迳赤晔川,又北迳牛官川⑧。又北迳义城西北⑨,北流历三城川⑩,而北流注于河也。
【注释】
①满福:隶属古勇士县的另外一城,为当时的属国都尉治。当在今甘肃榆中一带。
②属国都尉:官名。汉武帝时置。分治所属县,职掌与郡守同。
③二十八渡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水当在今金县(今甘肃榆中)东北。”
④二十八渡:黄河古渡口。即今甘肃榆中东北青城镇的大川渡。
⑤溯涉:渡河。溯,渡水。
⑥赤晔(yè)川水:水当在今甘肃榆中、靖远一带。赤晔川,当在今甘肃榆中、靖远一带。
⑦赤蒿谷:当在今甘肃榆中、靖远一带。
⑧牛官川:当在今甘肃榆中、靖远一带。
⑨义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靖远县(今甘肃靖远)南。”
⑩三城川:当在今甘肃榆中、靖远一带。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天水郡勇士县北边,
《地理志》说:满福,是属国都尉治所,王莽改名为纪德。有一条水发源于县西,人们称之为二十八渡水。水往东北流,溪涧弯弯曲曲,道路穿过其间,要过二十八渡口,行人忙于涉水,因此把它叫二十八渡水。水往北流过勇士县,下注河水。又有赤晔川水,发源于南边的赤蒿谷,往北流经赤晔川,又往北流经牛官川。又往北流经义城西北,往北流经三城川,然后往北注入河水。
又东北过安定北界麦田山①,
河水东北流,迳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②。汉武帝元鼎三年,幸雍③,遂逾陇登空同④,西临祖厉河而还⑤,即于此也。王莽更名之曰乡礼也。李斐曰⑥:音赖。又东北,祖厉川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迳祖厉县而西北流,注于河。
【注释】
①安定:即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北地郡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麦田山:即今甘肃靖远西北的哈思山。
②祖厉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靖远西南平堡乡驻地平滩堡。
③幸:古代称帝王亲临。雍:春秋秦国都。后置县。治所在今陕西凤翔西南七里南古城。
④陇: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空同:一作空峒山、崆峒山。即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之六盘山。
⑤祖厉河:又名南河。即今甘肃靖远、会宁二县境之祖厉河。源出今会宁南华家岭,北流至靖远入黄河。
⑥李斐:颜师古《汉书·叙例》:“李斐,不详所出郡县。”《汉书》颜师古注中多采录李斐的《汉书注》。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过安定郡北部边界的麦田山,
河水往东北流经安定郡祖厉县旧城西北。汉武帝于元鼎三年巡行雍州,越过陇山,登上空同山,往西到祖厉河边才回来,就是这地方。王莽改名为乡礼。李斐说:祖厉的厉,音赖。又往东北流,祖厉川水注入。川水发源于祖厉南山,往北流经祖厉县,往西北流,注入河水。
河水又东北迳麦田城西①,又北与麦田泉水合②。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于河。
【注释】
①麦田城:在今甘肃白银东北平川区水泉镇黄湾中村。
②麦田泉水:即今甘肃白银东北平川区水泉镇境的水泉沙河。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麦田城西边,又往北流,与麦田泉水汇合。麦田泉水从麦田城西北出来,往西南流,注入河水。
河水又东北迳麦田山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穿过麦田山西麓的山谷,麦田山在安定西北六百 四十里。
河水又东北迳于黑城北①,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②,水出高平大陇山苦水谷③。建武八年④,世祖征隗嚣⑤,吴汉从高平第一城苦水谷入⑥,即是谷也。东北流迳高平县故城东,汉武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王莽更名其县曰铺睦。西十里有独阜,阜上有故台,台侧有风伯坛,故世俗呼此阜为风堆⑦。其水又北,龙泉水注之⑧,水出县东北七里龙泉。东北流,注高平川。
【注释】
①于黑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中卫县(今宁夏中卫)南。”
②苦水:亦称高平川水。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
③高平:即高平县。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为安定郡治。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大陇山:亦称空同山。
④建武八年:32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7)。
⑤世祖:即东汉光武帝刘秀。隗嚣(wěi áo):字季孟。天水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王莽末,据陇西,称西州上将军。归光武帝刘秀,后叛归附公孙述。刘秀西征,隗嚣奔西城而死。
⑥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更始初,为安乐令。后归光武帝刘秀,拜偏将军,勇鸷有智谋。伐蜀与公孙述战,灭公孙述。位至大司马,封广平侯。高平第一城:西汉高平县城。即今宁夏固原城。当时因城险要而号称第一城。
⑦风堆:即风伯坛。在今宁夏固原西。
⑧龙泉水:在今宁夏固原东北。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于黑城北边,又往东北流,高平川水注入,高平川水就是苦水,发源于高平大陇山的苦水谷。建武八年,世祖讨伐隗嚣,吴汉从高平第一城苦水谷进入,就是这山谷。苦水往东北流经高平县老城东边,高平县设置于汉武帝元鼎三年,是安定郡的治所。王莽改县名为铺睦。西边十里有座孤丘,丘上有座旧台,台旁有风伯坛,所以人们把这座土丘叫风堆。苦水又往北流,龙泉水注入,龙泉水发源于高平县东北七里的龙泉。龙泉水往东北流,注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出秦长城①,城在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迳东、西二土楼故城门北②,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六里湫渊③,渊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④。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北流迳魏行宫故殿东⑤,又北,次水注之。出县西南四十里山中,北流迳行宫故殿西。又北合次水。水出县西南四十八里,东北流,又与次水合。水出县西南六十里酸阳山⑥,东北流,左会右水,总为一川,东迳西楼北,东注苦水。段颎为护羌校尉,于安定高平苦水讨先零⑦,斩首八千级于是水之上。苦水又北与石门水合⑧。水有五源,东水导源高平县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水出县西百二十里如州泉⑨,东北流,右入东水,乱流左会三川,参差相得,东北同为一川,混涛历峡。峡,即陇山之北垂也,谓之石门口⑩,水曰石门水,在县西北八十余里。石门之水又东北注高平川。
【注释】
①秦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侵,于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史称万里长城。
②土楼故城:《水经注疏》:“(董祐诚)谓城当在今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北。”
③湫渊:一名朝那湫。在今宁夏固原西南。
④次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今硝河,出固原州西北。”
⑤魏行宫故殿:《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当在今固原州西北硝河上。”行宫,古代京城外供帝王出行居住的宫殿。
⑥酸阳山:《水经注疏》:“董祐诚曰:今大黑河(今宁夏固原之中河)出小黑河之西。”
⑦先零:汉代羌族的一支。又称先零羌。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⑧石门水:即今宁夏固原西北之中河。
⑨如州泉:今宁夏固原一带。
⑩石门口:即须弥山。在今宁夏固原西北九十里。
【译文】
高平川水又往北流出秦时的长城,长城在县北十五里。又往西北流,经东、西两座土楼的老城门,北流汇合了一条水。这条水有五个源头,都发源于陇山西麓。东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二十六里的湫渊,渊在四面环山之中。湫水往北流,往西北流出长城北边,与次水汇合。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四十里长城以西的山中,往北流经魏行宫故址东边,又往北流,又一条水注入。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四十里的山中,往北流经行宫故址的西边。又往北流,汇合了又一条水。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四十八里,往东北流,又与另一条水汇合。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南六十里的酸阳山,往东北流,在左边和右水汇合,并成一条,往东流经西楼北边,往东注入苦水。段颎当护羌校尉,在安定郡高平县的苦水上讨伐先零,就在这条水上杀了八千人。苦水又往北流,与石门水汇合。石门水有五个源头,东边的水发源于高平县以西八十里,往西北流,又一条水注入。这条水发源于高平县以西一百二十里的如州泉,往东北流,向右边注入东水,乱流奔泻,在左边汇合了三条水,这三条水参差错落地往东北流,并成一条,波涛滚滚地穿过山峡。这条山峡就是陇山的北缘,称为石门口,水就称为石门水,在高平县西北八十余里。石门水又往东北注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自延水注之①。水西出自延溪,东流历峡,谓之自延口,在县西北百里。又东北迳延城南②,东入高平川。
【注释】
①自延水:在今宁夏海原东北。
②延城:《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城当在今固原州(今宁夏固原)北。”
【译文】
高平川水又往北流,自延水注入。自延水发源于西边的自延溪,往东穿过山峡,峡口称为自延口,在高平县西北一百里。又往东北流经延城南边,往东注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迳廉城东①,按《地理志》,北地有廉县②。阚骃言,在富平北③。自昔匈奴侵汉,新秦之土④,率为狄场⑤,故城旧壁,尽从胡目,地理沦移⑥,不可复识,当是世人误证也。
【注释】
①廉城:在今宁夏贺兰西北洪广镇(暖泉)附近。
②北地:即北地郡。廉县: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廉城。
③富平:即富平县。秦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吴忠西南黄河东岸。
④新秦:古地区名。即今内蒙古河套以南、宁夏清水河流域、甘肃环县、陕西吴起以北地域。秦逐匈奴,取河南地,徙民实之,故名。
⑤狄场: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盘。狄,秦汉以后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⑥地理:地形。沦移:湮灭改变。
【译文】
高平川水又往北流经廉城东边,据《地理志》,北地有个廉县。阚骃说:廉县在富平以北。从前匈奴侵犯汉朝,新秦一带地方,大都落入狄族之手,老城也就都改成胡语的名称了,地理变化很大,已经无法辨认了,这一定是世人引证错误造成的。
川水又北,苦水注之。水发县东北百里山①,流注高平川。
【注释】
①百里山:殿本注认为此处应有讹脱。
【译文】
高平川水又往北流,苦水注入。苦水发源于廉县东北的百里山,流注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迳三水县西①,肥水注之②。水出高平县西北二百里牵条山西③,东北流,与若勃溪合④。水有二源,总归一渎,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⑤。泉流所发,导于若勃溪东,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治,王莽之广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议郎张奂⑥,为安定属国都尉,治此。羌有献金马者,奂召主簿张祁入于羌前⑦,以酒酹地曰⑧: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尽还不受,威化大行。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故《地理志》曰:县有盐官。今于城之东北有故城,城北有三泉,疑即县之盐官也。高平川水又北入于河。
【注释】
①三水县:西汉置,属安定郡。为属国都尉治。治所在今宁夏同心东北下马关镇北红城水古城。
②肥水:即宁夏海原北石硖口水。
③牵条山:在今宁夏固原一带。
④若勃溪:具体不详。
⑤违泉水:《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水当在今固原州西北。”
⑥议郎张奂:字然明。东汉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桓帝时累官属国都尉、使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屡立边功。议郎,掌顾问应对,为郎官之一种,但不入直宿卫。
⑦主簿张祁:东汉人。官至主簿。其他不详。主簿,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主管文书等事务。
⑧酹(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译文】
高平川水又往北流经三水县西边,肥水注入。肥水发源于高平县西北二百里的牵条山西边,往东北流,与若勃溪汇合。溪水有两个源头,合为一条,往东北流入肥水。肥水又往东北流,违泉水注入。泉流发源后,在若勃溪东边往东北流,注入肥水。肥水又往东北流出山峡,注入高平川。高平川水东岸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旧城,原是属国都尉治所,就是王莽的广延亭,西南距安定郡三百四十里。议郎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治所就在这里。羌族有人来献黄金和马匹,张奂叫主簿张祁进来,在羌人面前把酒洒在地上,说道:即使马多如羊,也不把它们关进马棚里;即使黄金多如粟,也不把它藏进怀里。他把黄金和马匹全都退回,于是声威和教化大行。三水县东边有温泉,温泉东边有盐池。所以《地理志》说:县里有盐官。现在城的东北边还有旧城址,城北有三条泉水,想来这里就是盐官的驻地了。高平川水又往北流入河水。
河水又东北迳眴卷县故城西①。《地理志》曰:河水别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河水于此有上河之名也②。
【注释】
①眴(shùn)卷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南古城子。
②上河:汉时称黄河在富平县(今宁夏吴忠西南)境内一段为上河。
【译文】
河水又往东北流经眴卷县旧城西边。《地理志》说:河水分支从旁流出,就是河沟,东流到富平北边注入河水。河水在这个地区的一段称为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