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济水一

字数:30662

【题解】

《济水》在《水经注》占了七、八两卷,《禹贡》说:“济、河惟兖州。”济水在古代被视为与黄河并列的大水。所以《河水》篇称:“江、淮、河、济为四渎。”济水在中国古籍中有两种写法,《禹贡》《水经》等作“济水”,《职方》《汉书·地理志》等作“泲水”。

中国古籍,包括《水经》和《水经注》在内,对于济水的记载,存在不少错误。《禹贡》说:“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垣县下”说:“《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水经》继承《禹贡》和《汉志》的说法:“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注》文引郭璞(景纯)的解释:“泉源为沇,流去为济。”说明沇水就是济水。王屋山的地理位置古今都很清楚,武德在今河南武陟东。所以此济水在黄河以北入河。《水经》说:“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三国魏巩县在今河南巩义偏西,则济水入河处,当在三国魏温县(今河南温县西)附近,《注》文的说法相同。以上所述的是黄河以北的济水。《水经》说“与河合流”,实际上就是济水注入黄河。

但《经》文接着又说:“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砾溪南,东出过荥泽北。”济水既已注入黄河,则成皋、荥阳、砾溪等,其实都是黄河的流程。最后一句“东出过荥泽北”,说明这实在是一条从黄河分出的其他水道,与发源于王屋山的济水毫无关系,但这条河流仍称济水。这是因为《禹贡》有“溢为荥”一句的缘故。《汉书·地理志》为了附和《禹贡》这部经书的说法,所以说:“道沇水,东流为泲,入于河,轶为荥。”而《水经》则以“东出过荥泽北”一句以迎合《禹贡》之所说。郦道元当然也不敢冒犯经书,他也引了一些古籍中的错误说法,如《晋地道志》:“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

近人翁文灏在《锥指集·中国地理学中几个错误的原则》中批判这个错误:“夫济水既入于河而混于河水矣,又岂能复出?即使入地下,而其皆冲积层,水入其中,百流皆合,济又何能独自保存?”《禹贡》的说法当然是错误的,后人用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为经书圆场。其中最荒谬的就是所谓济水的“三伏三见”。《注》文引郭璞(景纯)所说:“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注》文又说:“今济水重源出轵县西北平地,……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郑晓在《禹贡图》中甚至说它“三伏四见”。他说:“济水凡三伏而四见,一见于王屋,而遂伏;再现为济,再伏而入于河;三见为荥,三伏而穴地;四见而出陶丘之北,自是不再伏矣。”翁文灏也批判了这种说法:“无论《禹贡》原文应如何解释,而济水绝河,三伏三见,在地理上绝不可能。”

从黄河南岸分出的这条济水,形成今郑州西北的一个湖泊,称为荥泽。但荥泽在西汉后期就淤为平地。济水从此东流,又进入钜野泽,流程中与蒗渠、汶水、菏水、泗水等许多河流相交错,这个地区是古代鸿沟水系,河道复杂而多变,加上黄河又多次决口改道,《注》文所记载的河道,包括它的入淮、入海等故道,都已经无法考实了。

济水一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①,为沇水②。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泰泽③。郭景纯云④:联、沇声相近⑤,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⑥,复出于东丘⑦。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曰⑧:泉源为沇,流去为济⑨。《春秋说题辞》曰⑩:济,齐也;齐,度也,贞也。《风俗通》曰:济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⑪,庙在东郡临邑县⑫。济者,齐也;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原亦别⑬,斯乃应氏之非矣。今济水重源出轵县西北平地⑭,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⑮,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⑯。其水南迳其城东故县之原乡。杜预曰⑰:沁水县西北有原城者是也⑱。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东迳原城南,东合北水,乱流东南注,分为二水。一水东南流,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声相近,转呼失实也。济水又东南,迳城北而出于温矣⑲。

【注释】

①济水:一名泲(jǐ)水。古四渎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禹贡》时济水在今武陟南入河。《水经注》时在今河南温县入河。河东:即河东郡。秦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垣(yuán)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约三十五里王茅镇。东汉改东垣县。王屋山:在今河南济源西北九十里与山西阳城交界处。

②沇(yǎn)水:又作兖水,即济水。

③“王屋之山”几句:语见《山海经·北次三经》。联水,《山海经·北次三经》郭璞注以为即沇水。泰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括地志》,沇水出王屋山顶崖下,石泉停而不流,其深不测。疑即《山海经》所谓泰泽。”

④郭景纯:名璞,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曾注《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⑤联、沇声相近:联、沇二字的读音相近。

⑥共山:在今河南济源北十三里。

⑦东丘:即东丘城。郦道元认为在当时原城(今河南济源西北)东北。

⑧孔安国:字子国。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西汉经学家。相传他曾得孔壁所藏古文《尚书》,开古文《尚书》学派。

⑨泉源为沇,流去为济:陈桥驿按,“泉源为沇,流去为济”,这句话就是把两条根本不同的河流合二为一的渊源。它与前面《河水》篇中“黄河重源”,都是古代在河流水系上的重大错误。但直到北魏,这种错误还因循传袭。郦道元研究河流,但他一不敢触犯经书,二不愿违背长期来的惯例。此外,当时的科学水平落后,他自己也确实有不少错误。

⑩《春秋说题辞》:书名。又作《说题辞》。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⑪常山:即常山郡。汉高帝三年(前204)置恒山郡,后避文帝刘恒讳,改为常山郡。治所在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西晋移治真定(今正定南)。房子县: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邑西南十五里仓房村。赞皇山:在今河北赞皇西南二十里。

⑫东郡:郡名。战国秦王嬴政五年(前242)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西南)。北魏移治滑台城(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临邑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东阿铜城镇。

⑬乡:通“向”。朝向。原:同“源”。源头,水源。

⑭重源:不止一个源头。轵(zhǐ)县:战国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东南十二里轵城镇。

⑮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晋文公,即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伐原以信,凭借守信讨伐原地。

⑯济源城:即原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北。

⑰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传世。

⑱沁水县: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东北王寨。

⑲(chī)城:一作郗。西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沁阳西南。春秋初属郑。温:夏、周国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春秋晋曾置温县。

【译文】

济水一

济水发源于河东郡垣县以东的王屋山,称为沇水。

《山海经》说:王屋山,联水发源于那里,往西北流,注入泰泽。郭景纯说:联、沇两字读音相近,联水就是沇水。水从地下潜流,到了共山以南,又在东丘冒出地面。今天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说:泉水的源头是沇水,流出后则成济水。《春秋说题辞》说:济,就是齐;齐,就是度,就是贞。《风俗通》说:济水发源于常山房子县赞皇山,济水庙在东郡临邑县。济,就是齐;齐,使度量划一的意思。我查考两条济水同名而发源不同,流向也异,这是应氏的错误。现在济水重发的源头出自轵县西北的平地上,水有两个源头。东边的源头出自原城东北,从前晋文公攻原,能够重信,因而原就投降了,指的就是此城。民间因为原城是济水重源所发的地方,因而又把它叫济源城。东源水往南流经城东旧县城的原乡。杜预说:沁水县西北有原城,即是此城。水往南流与西源汇合。西源出自原城西面,有东流水注入。东流水发源于西南,往东北流注入济水。济水又往东流经原城南面,东流与北水汇合,乱流往东南奔泻,分为两条。一条往东南流,俗称衍水,就是沇水。衍、沇二字音近,因而造成音转失实。济水又往东南流经城北面,然后由温县流出。

其一水枝津南流,注于湨①。

【注释】

①湨(jú):即湨水,今河南济源、孟州、武陟境之黄河支流漭河。

【译文】

另一条分支南流,注入湨水。

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①,俗谓之为白涧水,南迳原城西。《春秋》:会于湨梁②。谓是水之坟梁也③。《尔雅》曰④:梁莫大于湨梁。梁,水堤也。湨水又东南迳阳城东⑤,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阳亦樊也,一曰阳樊。《国语》曰: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公乃出阳人⑥。《春秋》:樊氏叛,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归于京师⑦。即此城也。其水东北流,与漫流水合⑧。水出轵关南⑨,东北流,又北注于湨,谓之漫流口。湨水又东合北水,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湨水又东迳锺繇坞北⑩,世谓之锺公垒。又东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轵郭⑪。汉文帝元年⑫,封薄昭为侯国也⑬。又东北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北迳波县故城北⑭。汉高帝封公上不害为侯国⑮。

【注释】

①原山:一名琮(cóng)山。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勋掌谷:在今河南济源西北二十四里勋掌村。

②会于湨(jú)梁:在湨梁(在今河南济源西)会盟。事见《春秋·襄公十六年》:“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于湨梁。”

③坟梁:堤岸。坟,堤岸。

④《尔雅》:书名。撰者不详。成书于西汉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词典。全书按词条义类分篇,共有《释诂》《释言》《释训》《释鸟》《释兽》等十九篇(今本)。

⑤阳城:即春秋时阳或阳樊。在今河南济源西南。

⑥“王以阳樊赐晋”几句:事见《国语·晋语四》,亦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国语》,书名。春秋时国别史。撰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王以阳樊赐晋,周襄王把阳樊赐给晋国。阳人不服,阳樊这个地方的人不归服。文公,即晋文公重耳。仓葛,春秋时阳樊(今河南济源西南)人。嗣典,后人和典制。樊仲,即仲山甫。周宣王时大臣,封于樊。残,残害,伤害。出,释放。

⑦“《春秋》”几句:事见《春秋·庄公三十年》:“三十年春,王命虢公讨樊皮。夏,四月丙辰,虢公入樊,执樊仲皮,归于京师。”惠王,名阆。周朝国君周惠王,周釐王之子。虢公,名丑。春秋时西虢国的国君。周王卿士。仲皮,即樊仲皮。亦称樊皮。仲是排行。

⑧漫流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湨水之中,南二源,并出济源县西,其南源之流较长,盖即漫流水也。”

⑨轵(zhǐ)关:在今河南济源西北十五里。关当轵道之险,故名。为豫北平原入山西高原之要冲,自古为交战双方所必争。

⑩锺繇坞:又称锺公垒。在今河南济源东南。魏文帝时,太傅锺繇屯兵于此,故名。锺繇,字元常。三国魏时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魏太祖时为相国,有定关中之功。

⑪轵郭:轵城的外城。郭,外城。

⑫汉文帝元年:前179年。汉文帝,西汉皇帝刘恒。

⑬薄昭:西汉吴(今江苏苏州)人。薄太后弟。吕后卒,以中大夫迎文帝于代。封轵侯。后因擅杀朝廷使者获罪,自杀。

⑭波县: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东南裴城。西晋废。

⑮公上不害:西汉诸侯。高祖六年(前201)任太仆。因参与平定陈豨叛乱有功,于十一年(前196)封汲侯。谥绍。

【译文】

湨水发源于原城西北原山的勋掌谷,俗称白涧水,往南流经原城西面。《春秋》中说:会于湨梁。就是指此水的堤岸。《尔雅》说:堤梁中,没有比湨梁更大的了。梁,就是水堤。湨水又往东南流经阳城东,与南源汇合,南源水出自阳城南溪,阳就是樊,又称阳樊。《国语》说:周王把阳樊赐给晋,阳人不服,晋文公就把阳城包围起来。仓葛说:阳城有夏、商的后裔及其典章制度,由樊仲的官守护着,您把它毁坏了,恐怕不好吧?文公于是放了阳人。《春秋》:樊氏反叛,周惠王派虢公去讨伐樊氏,拘捕樊仲皮将其带回京都。说的就是此城。湨水往东北流,与漫流水汇合。漫流水发源于轵关南边,往东北流,又往北注入湨水,汇流处称为漫流口。湨水又往东流,汇合了北水,乱流奔向东南,在左边汇合济水支渠。湨水又往东流经锺繇坞北面,世人称之为锺公垒。又往东南流,涂沟水注入。涂沟水发源于轵县西南的山下,往北流,然后折向东边,流入轵县老城中,又转弯往北流出轵城外城。汉文帝元年,把轵封给薄昭,立为侯国。又往东北流,注入湨水。湨水又往东北流经波县老城北面。汉高帝把这里封给公上不害,立为侯国。

湨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①。水出轵南皋向城北②,城在皋上,俗谓之韩王城③,非也。京相璠曰:或云今河内轵西有城④,名向,今无。杜元凯《春秋释地》亦言是矣⑤。盖相袭之向⑥,故不得以地名而无城也。阚骃《十三州志》曰⑦: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国也。《传》曰:向姜不安于莒而归者矣⑧。汲郡《竹书纪年》曰⑨: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⑩。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即是城也。其水有二源俱导,各出一溪,东北流,合为一川,名曰天浆溪。又东北迳一故城,俗谓之冶城⑪,水亦曰冶水。又东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东北流迳白骑坞南⑫,坞在原上,为二溪之会,北带深隍⑬,三面阻险,惟西版筑而已⑭。东北流迳安国城西⑮,又东北注湨水。湨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毋辟邑西⑯,世谓之无比城,亦曰马髀城⑰,皆非也。朝廷以居废太子⑱,谓之河阳庶人⑲。湨水又南注于河。

【注释】

①天浆涧水:一作玉浆涧。

②皋:水边地。向城: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济源西南。相传古为周畿内邑。

③韩王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括地志》,韩王城在河阳县(今河南孟州西)西北四十里。”

④河内:即河内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改殷国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

⑤杜元凯《春秋释地》:即杜预的《春秋释地》。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隋书·经籍志》只记载有其《春秋释例》十五卷。

⑥相袭:相互沿袭。

⑦阚骃(kàn yīn):字玄阴。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北凉至北魏学者。所撰《十三州志》为地理类著作。

⑧向姜不安于莒(jǔ)而归者矣:事见《左传·隐公二年》:“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向姜,莒子所娶的向国姜氏的女子。莒,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嬴姓。开国国君是兹舆期,建都计斤(今山东胶州西南)。春秋初迁于莒(今山东莒县)。

⑨汲郡《竹书纪年》:书名。因原本写于西晋时汲郡出土的竹简之上,故名。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述夏商周及春秋晋国、战国魏国的史事,至魏襄王时止。今存辑本。

⑩韩辰:战国时韩国人。继公仲珉后任韩相。事见《战国策·韩策三》。阳:即阳樊,又名樊。春秋周邑,后属晋。在今河南济源西南。向:在今河南济源西南。

⑪冶城:在今河南孟州西北二十六里冶墙村。

⑫白骑坞:在今河南孟州西北三十五里白墙村。

⑬隍:护城壕。

⑭版筑:本指两种筑土墙的工具。这里指人工修筑的城墙。

⑮安国城:在今河南孟州北禹寺村东一里安村。

⑯毋辟邑:亦称无鼻城。在今河南孟州东。

⑰马髀(bì)城:似为“毋辟邑”音读转讹。

⑱朝廷以居废太子:北魏孝文帝废太子恂为庶人。

⑲河阳:即河阳县。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孟州西。

【译文】

湨水又往东南流,天浆涧水注入。涧水发源于轵县南边的高地,在向城北面,城在高地上,俗称韩王城,这是不对的。京相璠说:有人说今天河内轵县西边有个地方,名叫向,但现在已没有城了。杜元凯《春秋释地》也是这么说。这里所说的向都是沿袭的说法,不能单提地名而不说到城。阚骃《十三州志》说:轵县南山西边的山弯曲处有旧时的向城,就是周时的向国。《左传》说:向姜在莒很不安心,就回去了。汲郡《竹书纪年》说:郑侯派韩辰把阳及向归还给晋。二月,在阳、向两地筑城,把阳改名为河雍,把向改名为高平。这里说到的向就是向城。涧水有两个源头,各从一条溪流出,往东北流,合并成一条,叫天浆溪。又往东北流过一座老城,俗称冶城,水也叫冶水。又东流注入湨水。湨水又往东南流,在右边汇合了同水。同水发源于南原下,往东北流经白骑坞南边,坞在高地上,位于二溪的汇流处,北边靠近深壑,三面都极险峻,只有西边筑了城墙。同水往东北流过安国城西边,又往东北注入湨水。湨水往东南流经安国城东边,又往南流经毋辟邑西边,世人称之为无比城,也叫马髀城,都不对。朝廷把废黜的太子谪居到这里来,称他为河阳庶人。湨水又南流,注入河水。

又东至温县西北①,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

济水于温城西北与故渎分②,南迳温县故城西,周畿内国③,司寇苏忿生之邑也④。《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⑤,周襄王以赐晋文公⑥。济水南历虢公台西⑦。《皇览》曰⑧:温城南有虢公台,基趾尚存⑨。济水南流注于河。郭缘生《述征记》曰⑩:济水迳河内温县注于河,盖沿历之实证,非为谬说也。

【注释】

①温县:春秋时晋置。治所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古温城(今上苑村北)。秦属河内郡。东魏改属武德郡。

②温城:即温县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古温城。

③畿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④司寇苏忿生:西周时人。为周武王司寇,封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司寇,官名。掌治安刑狱。

⑤“《春秋·僖公十年》”几句:事见《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僖公十年,前650年。狄,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温,周王畿内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温子,亦称苏子。即苏忿生,封于温,故称。奔,出奔,逃亡。卫,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⑥周襄王以赐晋文公: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戊午,晋侯朝王……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

⑦虢公台:一名贺酒台。在今河南温县西南。

⑧《皇览》:书名。三国魏文帝时,王象、刘劭、桓范等奉敕所编纂的一部类书,供皇帝阅览。为后世诸多类书的编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⑨基趾:也作基址。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⑩郭缘生《述征记》:郭缘生,晋末宋初人。所撰《述征记》,记述了他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译文】

又往东流到温县西北,称为济水。又往东流过县北,

济水在温城西北与旧水道分流,往南流经温县老城西边,这是周朝京畿以内的封国,是司寇苏忿生的食邑。《春秋·僖公十年》:狄灭了温,温子逃到卫国,周襄王把这地方赐给晋文公。济水往南流经虢公台西边。《皇览》说:温城以南有虢公台,遗址至今仍在。济水南流注入河水。郭缘生《述征记》说:济水流经河内郡温县注入河水,这是根据水道沿途所经的实况说的,并非信口雌黄。

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皇览》曰:虢公冢在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①,不与昔同。

【注释】

①脉:审观,察视。

【译文】

济水旧河道在温城西北往东南流经温城北面,又往东流经虢公墓北面。《皇览》说:虢公墓在温县城东,就是济水南岸的大坟。王莽时济水枯竭,以后水虽又流通了,但水道却已改变,考察今天的水道,与过去已不相同了。

屈从县东南流,过城西①,又南当巩县北②,南入于河。

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③,水上承朱沟于野王城西④,东南迳阳乡城北⑤,又东南迳李城西⑥。秦攻赵,邯郸且降,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⑦,分家财飨士⑧,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同死,封其父为李侯⑨。故徐广曰:河内平皋县有李城⑩,即此城也。于城西南为陂水,淹地百许顷,蒹葭萑苇生焉⑪,号曰李陂。又迳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又东迳平皋城南。应劭曰⑫:邢侯自襄国徙此⑬。当齐桓公时,卫人伐邢⑭,邢迁于夷仪⑮,其地属晋,号曰邢丘⑯。以其在河之皋,势处平夷,故曰平皋。瓒注《汉书》云:《春秋》,狄人伐邢⑰,邢迁夷仪⑱,不至此也。今襄国西有夷仪城,去襄国百余里。平皋是邢丘,非国也。余按《春秋·宣公六年》⑲,赤狄伐晋⑳,围邢丘。昔晋侯送女于楚,送之邢丘(21),即是此处也,非无城之言。《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22),郑城邢丘。司马彪《后汉·郡国志》云:县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矣。汉高帝七年(23),封砀郡长项佗为侯国(24),赐姓刘氏,武帝以为县。其水又南注于河也。

【注释】

①(tuí)城:城邑名。东汉河内郡脩武有城。在今河南获嘉西北。

②巩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③奉沟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合于今河内县(今河南沁阳)南。”

④朱沟:即朱沟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济源县东北有利仁河,自五龙口承沁水,即故朱沟也。”野王城:古城名。又称野王故城。故址在今河南沁阳城关。

⑤阳乡:在今河南沁阳西南。

⑥李城:城邑名。即今河南温县西南故李城。

⑦传(zhuàn)舍吏:管理传舍的官吏。传舍,古代公家为过往官吏歇宿而准备的馆舍。李同:战国时赵国人。本名谈,汉司马迁避其父司马谈讳,而改谈为同。秦兵围攻赵都邯郸甚急,李同与三千敢死之士共赴秦军,秦军为之后退三十里,邯郸得以保全。李同战死。说:劝说,进谏。平原君胜:即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因其最早的封地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故称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

⑧飨(xiǎng):用酒食犒劳、招待人。

⑨封其父为李侯:本事见《史记·平原君列传》。韩兆琦《史记笺证》:“旧说皆谓封邑在李(今河南温县西南故李城),故称李侯。杨宽曰:‘温县一带为魏地,赵不能以此封李谈之父,李侯当为称号,并无封邑。’”

⑩平皋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为侯国,后改县,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温县东北二十里北平皋村。

⑪蒹葭(jiān jiā):泛指芦苇。萑(huán)苇:两种芦类植物。蒹长成后称萑,葭长成后称苇。

⑫应劭(shào):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

⑬邢侯:邢国国君。卫庄姜姊妹的丈夫。邢,周朝诸侯国名,姬姓。地在今河北邢台境。春秋时为卫国所灭。襄国:即襄国县。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改信都县置,西汉属赵国。治所即今河北邢台。

⑭卫人伐邢:《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应劭本《左传》为说,自当作狄人伐邢,邢迁于夷仪。而今本《汉志》注作卫人,与此同,盖传抄者讹狄为卫,后人又据以改郦书也。”

⑮夷仪:在今山东聊城西南十二里。春秋时邢国建都于此。另一说在今河北邢台西北。

⑯邢丘:春秋晋邑。在今河南温县东二十里平皋村。战国属魏。西汉改为平皋县。

⑰狄人伐邢:事见《春秋·宣公六年》:“秋,赤狄伐晋,围怀及邢丘。”

⑱邢迁夷仪:事见《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夷仪。”

⑲宣公六年:前603年。

⑳赤狄: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21)送之邢丘:事见《左传·昭公五年》:“晋侯送女于邢丘。子产相郑伯,会晋侯于邢丘。”

(22)梁惠成王三年:前367年。

(23)汉高帝七年:前200年。

(24)砀(dàng)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置。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一里)。项佗:亦作项他、项它。西楚项羽从兄子。楚汉战争时,任羽大将、魏王咎相。被曹参、灌婴击败,降汉。后归刘邦,赐姓刘氏,封为平皋侯。

【译文】

济水从县城折向东南,流经城西边,又往南流,在巩县北边南流注入河水。

济水旧水道往东南与奉沟水汇合,奉沟水上游在野王城西面承接朱沟,往东南流经阳乡城北边,又往东南流经李城西边。秦兵进攻赵国,邯郸眼看就要投降了,驿站客舍小吏的儿子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叫他分出自己的家产,犒赏士兵,于是征募到敢死队三千人,李同和他们一起冲向秦军,把秦军打退了。李同战死,封他的父亲为李侯。所以徐广说:河内郡平皋县有李城,就是此城。沟水流到城西南积成陂水,陂塘占地一百来顷,长满了芦苇,称为李陂。济水又流经城西面,折向东北,流经城北,又往东流经平皋城南。应劭说:邢侯从襄国迁移到这里。齐桓公时,卫人攻邢,邢人迁到夷仪,此地属晋,就叫邢丘。因为它在河边高岸上,地势平坦,所以叫平皋。薛瓒注《汉书》说:《春秋》中记载狄人攻邢,邢人迁到夷仪,没有到这里。现在襄国以西有夷仪城,离襄国百余里。平皋是邢丘,并不是封国。我查考《春秋·宣公六年》记载,赤狄攻晋,围邢丘。从前晋侯送女儿到楚国,送到邢丘,就是这地方,没有说无城。《竹书纪年》说:梁惠成王三年,郑在邢丘筑城。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说:县里有邢丘,是从前的邢国,周公的儿子封在那里。汉高帝七年,把这地方封给砀郡长项佗,立为侯国,赐姓刘氏,汉武帝时废国设县。济水又往南流注入大河。

与河合流①,又东过成皋县北②,又东过荥阳县北③,又东至砾溪南④,东出过荥泽北⑤。

《释名》曰⑥:济,济也⑦,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⑧:济自大伾入河⑨,与河水斗⑩,南泆为荥泽⑪。《尚书》曰:荥波既潴⑫。孔安国曰:荥泽波水已成遏潴。阚骃曰:荥播⑬,泽名也。故吕忱云⑭: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⑮,济水分河东南流。汉明帝之世⑯,司空伏恭荐乐浪人王景⑰,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始作浚仪渠⑱,吴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吴所修故渎也。渠流东注浚仪⑲,故复谓之浚仪渠。明帝永平十五年⑳,东巡至无盐(21),帝嘉景功,拜河堤谒者(22)。灵帝建宁四年(23),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24),以遏渠口,谓之石门,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十余丈,西去河三里,石铭云: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可复识。魏太和中(25),又更修之,撤故增新,石字沦落,无复在者。水北有石门亭(26),戴延之所云新筑城(27),城周三百步,荥阳太守所镇者也。水南带三皇山(28),即皇室山,亦谓之为三室山也。

【注释】

①与河合流:陈桥驿按,这里指济水注入黄河。发源于王屋山的济水,至此已经完成了它的全部流程。

②成皋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

③荥阳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

④砾(lì)溪:亦称砾石涧。当在今河南荥阳境内。

⑤荥泽:一作荧泽,又名荥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

⑥《释名》:书名。东汉刘熙撰。是中国第一部词源词典,全面运用声训的方式,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意义,从而探讨事物得名的由来。

⑦济:贯通。

⑧《晋地道志》:书名。又作《晋地道记》《晋书地道记》。东晋史学家王隐撰。今仅存清毕沅辑本。

⑨大伾(pī):即大伾山。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

⑩斗:本为相遇。这里引申为水流之交汇。

⑪泆(yì):冲荡漫流。

⑫潴(zhū):水流汇聚之所。

⑬荥播:亦称荥波、荥泽。播,播溢。

⑭吕忱:字伯雍。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晋文字学家,官义阳王典祠令。撰《字林》七卷。

⑮泗:亦称清泗,别名清水。源出今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

⑯汉明帝:此指东汉皇帝刘庄。

⑰伏恭:字叔齐。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性孝,事继母甚谨。永平四年(61),官拜司空。乐浪:即乐浪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置。治所在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南)。王景:字仲通。乐浪䛁邯(今朝鲜䛁邯)人。少学《易》,广窥众书,好天文、术数之事。善治水,明帝时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名显。官终庐江太守。

⑱显宗:汉明帝刘庄之庙号。谒(yè)者王吴:东汉水利家,以善治水而闻名。汉明帝时为将作谒者,与王景共修浚仪渠、汴渠等。浚仪渠:狼汤渠分黄河水东流至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境一段的别称。因渠水东注浚仪,故复称之为浚仪渠。

⑲浚仪:即浚仪县。西汉文帝时置,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开封。

⑳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75)。

(21)无盐:古县名。故治在今山东东平东南十里无盐村。

(22)河堤谒者:西汉时,置都水使者,以掌河堤水利的事务,亦称河堤谒者,东汉沿置。

(23)灵帝建宁四年:171年。灵帝,东汉皇帝刘宏。建宁,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68—172)。

(24)敖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古敖山上。

(25)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26)石门亭:亦称石门城。

(27)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江东(今江苏长江下游南岸一带)人。官西戎主簿。曾从刘裕西征姚秦。著有《西征记》《甄异传》等。

(28)三皇山:亦称皇室山、三室山、广武山。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镇北五里。

【译文】

济水与河水合流,又往东流过成皋县北边,又往东流过荥阳县北边,又往东流到砾溪南边,往东流过荥泽北边。

《释名》说:济就是渡的意思,水源出自大河以北,渡过大河往南流。《晋地道志》说:济水从大伾入河,与河水相冲激,往南溢出,成为荥泽。《尚书》说:荥波泽可以蓄水。孔安国说:荥泽波水已经堵塞而积潴起来。阚骃说:荥播是泽名。所以吕忱说:播水在荥阳。说的就是这条水。从前大禹堵塞住漫流的水,而荥阳下引河水往东南与淮水、泗水相通,把济水从河水分出去,流向东南。汉明帝时,司空伏恭推荐乐浪人王景,王景字仲通,好学而多才多艺,长于治水。显宗下诏要他和谒者王吴去开浚仪渠,王吴用王景的办法才杜绝了水灾,这就是王景、王吴两人所开的旧渠。渠水往东流向浚仪,所以称浚仪渠。明帝于永平十五年去东方巡察,来到无盐,他嘉奖王景的功绩,于是任命他当河堤谒者。灵帝建宁四年,在敖城西北用石块砌筑了一道水门,用以拦截渠口,称为石门,所以人们也把此渠称为石门水。石门宽十余丈,西距大河三里,石上刻着:建宁四年十一月以黄场之石修建。但主持其事的官吏姓名却已模糊看不出来了。魏太和年间,又加以重修,拆除了旧门,增建了新门,刻字的石条也就不存了。济水北岸有石门亭,就是戴延之所谓新筑的城,此城周围三百步,是荥阳太守镇守的地方。济水南傍三皇山流过,三皇山就是皇室山,也称三室山。

济水又东迳西广武城北①。《郡国志》②:荥阳县有广武城③,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山下有水,北流入济,世谓之柳泉也。

【注释】

①西广武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

②《郡国志》:晋司马彪《续汉书》篇名。记述东汉时期全国行政区划、人口以及《春秋》和“前三史”所载征伐、会盟所在的地名。

③广武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战国韩地,后为秦地。有东广武、西广武二城。秦亡,刘邦、项羽各屯一城对峙。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过西广武城北边。《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是汉时所筑。汉高祖与项羽在深涧两岸对话,谴责项羽犯了十条大罪,项羽向汉高祖放箭,射中汉高祖胸口,就是在这地方。山下有水,北流注入济水,人们称之为柳泉。

济水又东迳东广武城北,楚项羽城之。汉破曹咎①,羽还广武,为高坛②,置太公其上③,曰:汉不下,吾烹之。高祖不听,将害之。项伯曰④:为天下者不顾家,但益怨耳。羽从之。今名其坛曰项羽堆。夹城之间,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⑤。项羽叱娄烦于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⑥。

【注释】

①曹咎:秦时为蕲县狱掾。项梁尝坐事系栎阳狱,请咎书抵狱史司马欣,得免。后项羽封之为海春侯,任大司马。汉王三年(前204)守成皋。第二年,中汉军激将法,兵败被杀。

②高坛:《史记·项籍传》和《汉书·高帝纪》均作高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③太公:汉高祖刘邦之父。

④项伯:名缠,字伯。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项羽之叔父。在鸿门宴上舞剑以护刘邦,使之幸免于难。刘邦建立汉朝后,受封射阳侯,赐姓刘氏。

⑤广武涧:泽薮名。在今河南郑州境内。

⑥项羽叱娄烦于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汉书·项籍传》:“羽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曰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羽瞋目叱之。楼烦目不能视,手不能发,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娄烦,亦作楼烦。此处似以部落借代人。楼烦人善骑射,取其称,未必就是楼烦人。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东广武城北面,城墙是楚王项羽所修。汉军打垮了曹咎,项羽回到广武,筑了一座高坛,把刘邦的父亲放在坛上,说:汉军不降,我就把老头子放在大锅里活活煮了!高祖不肯听,项羽打算杀掉太公。项伯说:打天下的人顾不得家庭,杀了太公,只不过加深仇怨罢了。项羽听从了项伯的劝告。现在把那座坛称为项羽堆。在两城中间,有一条切断山丘的深涧,称为广武涧。项羽曾在涧上厉声怒斥娄烦,吓得娄烦丧魂落魄逃了回去。

济水又东迳敖山北①,《诗》所谓薄狩于敖者也②。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③。皇甫谧《帝王世纪》曰④: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⑤。或曰敖矣。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⑥。

【注释】

①敖山:或作嚣、隞。在今河南荥阳北。

②薄狩于敖:在敖山上狩猎。薄,词头,无实义。狩,冬天打猎。泛指打猎。

③殷帝仲丁:亦作中丁。殷商帝王,名庄,太戊之子。仲丁是其庙号。即位后将王都自亳迁嚣(今河南荥阳东北)。也有说隞,如《史记·殷本纪》:“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

④皇甫谧(mì)《帝王世纪》: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魏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其《帝王世纪》,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

⑤亳(bó):在今河南偃师西尸乡沟一带。

⑥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史记·郦食其列传》:“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张守节正义:“敖仓在今郑州荥阳县西十有五里,石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始皇时置仓于敖山上,故名之曰敖仓也。”仓,粮仓。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敖山北面,《诗经》里说的去敖山打猎捕兽,就指的是这地方。山上有城,就是殷帝仲丁迁都的地方。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仲丁从亳迁到河上的嚣。也有人说这就是敖。秦时在那里设了粮仓,所以又叫敖仓城。

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①,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导,自此始也。门南际河②,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③,使河堤谒者王诲④,疏达河川,遹荒庶土⑤,往大河冲塞,侵啮金堤⑥,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⑦,坏无已⑧,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疏山采石垒以为障。功业既就,徭役用息。辛未诏书,许诲立功,府卿规基经始⑨,诏策加命,迁在沇州。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⑩,令缵茂前绪⑪,称遂休功⑫。

【注释】

①荥口:在今河南荥阳北。古荥泽受河水之口。

②际河:靠近黄河。际,靠近,接近。

③阳嘉三年:134年。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32—135)。

④王诲:字孟坚。东莱曲城(今山东招远)人。东汉水利家。顺帝阳嘉年间,任河堤谒者,负责黄河防务。黄河泛滥,冲决金堤,尝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堤坝,消耗功日亿万而无成。后疏山采石,垒以为障,成功抵御洪水。

⑤遹(yù)荒:或作遂荒、述荒。

⑥侵啮(niè):侵蚀冲荡。金堤:指汴口以东黄河两岸石堤。

⑦葺(qì):重叠,累积。

⑧坏(tuí):毁坏崩颓。

⑨府卿:即少府卿。秦汉魏晋南北朝少府长官。始设于秦,西汉沿置,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室。都水为其属官。

⑩司马登:字伯志。东汉山阳郡东缗(今山东金乡)人。顺帝阳嘉年间,代替王诲任河堤谒者,修治黄河,有充国惠民之功。

⑪缵(zuǎn)茂:继续昌盛。缵,继。

⑫休功:美善的功业。

【译文】

济水又东流,与荥渎汇合,荥渎上口引入河水,有石门,称为荥口石门,但地势却十分低洼,旧时流到荥播泽的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石门南边近河,有一块旧碑,上面刻着:阳嘉三年二月丁丑日,派河堤谒者王诲去疏浚河道,荒芜的土地,由于大河冲积淤塞,因而侵蚀了堤防,过去总是用竹笼装石头,填上泥土来筑堤,但用这种办法筑的堤时常毁坏,引起溃决,枉费了亿万人工,因此请求临河各郡派出民伕,开山采石来砌筑堤岸。工程完成以后,徭役也可停息了。辛未日朝廷颁发诏书,同意王诲立功,少府卿着手规划基址,下诏颁发策书给予赏赐,但不久他又调职于沇州。于是从显贵中挑选,挑中司马登任河堤谒者,要他继承前人的事业,去完成这项重大的工程。

登以伊、洛合注大河①,南则缘山,东过大伾,回流北岸其势郁蒙②,涛怒湍急激疾,一有决溢,弥原淹野,蚁孔之变③,害起不测,盖自姬氏之所常蹙④。昔崇鲧所不能治⑤,我二宗之所劬劳⑥。于是乃跋涉躬亲,经之营之⑦,比率百姓⑧,议之于臣,伐石三谷⑨,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随时庆赐,说以劝之,川无滞越,水土通演,役未逾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谋,上德之弘表也。昔禹修九道⑩,《书》录其功⑪;后稷躬稼⑫,《诗》列于《雅》⑬。夫不惮劳谦之勤,夙兴厥职,充国惠民,安得湮没而不章焉。故遂刊石记功,垂示于后。其辞云云。

【注释】

①伊:即伊水。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栾川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南入洛水。洛:即洛水。今河南洛河。黄河支流,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合注:合流汇注。

②郁蒙:壮盛貌。

③蚁孔之变:语见《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④蹙(cù):忧愁,窘迫。

⑤崇鲧(gǔn):传说为颛顼(zhuān xū)之子,大禹之父。封于崇,亦称崇鲧。尧时,被四岳推举,治理洪水。他筑堤堙塞,多年防治无功,被杀于羽山。崇,在今河南嵩县北。

⑥我二宗:指西汉平帝刘衎(kàn)和东汉明帝刘庄。这二帝在位时,黄河泛滥成灾。劬(qú)劳:劳苦,劳累。

⑦经之营之:规划营治。

⑧比:频频,亲自。

⑨三谷:多个山谷。三,言其多。

⑩禹修九道:《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九河,即九道。近人多以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并非确指九条河流。

⑪《书》录其功:《尚书》记录大禹治水的功劳。书,此指《尚书》。

⑫后稷(jì):名弃。周王室之先祖。相传其母姜嫄履巨人迹而孕。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弃”。虞舜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后稷”。后,帝王。稷,农官。躬稼:亲身耕种。

⑬列于《雅》:列于《大雅》中。叙述周始祖后稷由诞生至建立王业之诗,见《诗经·大雅·生民》。

【译文】

司马登考虑到伊、洛两条水都注入大河,南岸沿着山脚,往东流经大伾,回流冲击北岸,来势凶猛,怒涛湍急汹涌,一旦决堤泛滥,就会把整片原野淹没,一个小小的蚁穴,也会酿成意外的大灾,古时从姬氏以来就老是为此忧心忡忡了。从前崇伯鲧也不能把大水治好,本朝两位皇上也为此辛劳。于是他就亲自来往奔波,辛苦经营,和大臣一起商议,带领百姓从多处山谷里采石,由治水工匠在岸边筑起防波堤,来阻挡巨浪。工程进行期间,经常给予赏赐,以资勉励,因而河道既不会阻滞不畅,也不会波涛汹涌,于是水土调和滋润,施工不到一年,工程就顺利完成了,这实在是几位有功之臣督导有方,皇上威德弘大昭彰的结果。从前禹疏通了九道,《尚书》就记载了他的功勋;后稷亲自从事农耕,《诗经》就在《大雅》里颂扬他。今天这些治水者,不怕辛劳勤苦,每天一早就起来负起他们的职责,为富国利民而努力,怎么可以埋没了他们,使他们的劳绩不能显扬于世呢?因此就刻石记功流芳于后世。末后的颂辞从略。

使河堤谒者山阳东缗司马登①,字伯志;代东莱曲成王诲②,字孟坚;河内太守宋城向豹③,字伯尹;丞汝南邓方④,字德山;怀令刘丞⑤,字季意;河堤掾匠等造⑥。陈留浚仪边韶⑦,字孝先颂。石铭岁远,字多沦缺,其所灭,盖阙如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次东得宿须水口⑧。水受大河,渠侧有扈亭⑨,水自亭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宿须在河之北,不在此也,盖名同耳。自西缘带山隰⑩,秦、汉以来,亦有通否。

【注释】

①山阳:即山阳郡。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南六十里)。东缗(mín):即东缗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山东金乡。西汉属山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建武十三年(37)封冯异长子彰为东缗侯。

②东莱:即东莱郡。汉高帝分齐郡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东汉徙治黄县(今山东龙口东南)。曲成:即曲成县。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莱州东北西曲成。

③宋城:后汉尚无宋城之名。司马彪《续汉志》中,汝南郡有安城侯国。宋城当为安城之讹。向豹:字伯尹。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河内太守,佐河堤谒者司马登治理黄河有功。其他不详。

④汝南:即汝南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西南)。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北)。邓方:字德山。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汝南郡人。佐河堤谒者司马登治理黄河有功。其他不详。

⑤怀:在今河南武陟西土城村附近。刘丞:字季意。东汉顺帝阳嘉年间怀令,佐河堤谒者司马登治理黄河有功。其他不详。

⑥河堤掾(yuàn)匠:河堤属官工匠。掾,佐属官吏的通称。汉官有掾属、掾吏。掾为诸曹之长,故亦称曹掾。正曰掾,副曰属。两汉凡丞相府、公府、州、郡、县皆置。

⑦陈留:即陈留郡。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置。治所在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西北)人。以文章知名,善口辩,通经义。著诗、颂、碑、铭、书、策凡十五篇。

⑧宿须水口:亦作宿胥水口。先秦黄河决口处。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

⑨扈亭: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西。

⑩山隰(xí):山泽。隰,低湿之处。

【译文】

使臣河堤谒者山阳东缗司马登,字伯志;代理东莱曲成王诲,字孟坚;河内太守宋城向豹,字伯尹;丞汝南邓方,字德山;怀县县令刘丞,字季意;以及河堤属官工匠等造。陈留浚仪边韶,字孝先作颂辞。碑文因岁月悠久,字迹多已模糊残缺,完全看不出来的地方就从略了。荥渎又往东南流,注入济水,现在已经干涸无水了。稍东,有宿须水口。宿须水上游承接大河,渠道旁边有扈亭,水从扈亭往东南流,注入济水,现在也干涸无水了。宿须在大河以北,不在这里,不过同名罢了。水从西边沿着山边低地流过,自秦、汉以来,就常常时通时塞。

济水与河浑涛东注。晋太和中,桓温北伐①,将通之,不果而还。义熙十三年②,刘公西征③,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④,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刘公于北十里更凿故渠通之。今则南渎通津,川涧是导耳。济水于此,又兼邲目⑤。《春秋·宣公十三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⑥。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⑦:在敖北。

【注释】

①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北)人。晋明帝之婿。有雄才大略,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梁等四州诸军事。永和三年(347)率军入蜀,灭成汉,声威大振,进位征西大将军。太和四年(369)率精锐五万伐前燕,因后路被截,大败而归。温三次北伐,终未如愿,后愈擅权,废海西公,立简文帝,意欲受禅自立,未遂而死。

②义熙十三年:417年。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405—418)。

③刘公:即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晋安帝时,平孙恩、卢循,为下邳太守。桓玄称帝,刘裕起兵京口讨玄,大破之。累封宋公。晋元熙二年(420)代晋称帝,国号宋。

④宁朔将军:杂号将军。三国时魏置,两晋、南北朝及隋沿置,品秩不一。刘遵考:南朝宋刘裕的族弟。随刘裕北伐。刘裕称帝后,颇受重用,做过多种官职。

⑤邲(bì):春秋郑地。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目:名称,名字。

⑥“《春秋·宣公十三年》”几句:《春秋·宣公十三年》:“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宣公十三年,前596年。

⑦京相璠(fán):晋人。撰有《春秋土地名》三卷。

【译文】

济水与河水汇合向东奔流。晋太和年间,桓温北伐,打算疏通水流,但没有成功就撤回了。义熙十三年,刘裕西征,又下令宁朔将军刘遵考沿这条渠道运粮,开始时有激湍东流,最后却因山崩而堵塞了河道,于是刘裕在北方十里重新开凿阳渠来通航。但现在却只有南渠流通,因为引了溪涧里的水。济水在这里又兼有邲水之名。《春秋·宣公十三年》:晋楚两国交战,楚军驻扎在邲城。就在这条水边。邲,音卞。京相璠说:邲水在敖山以北。

济水又东迳荥阳县北,曹太祖与徐荣战,不利,曹洪授马于此处也①。

【注释】

①“曹太祖与徐荣战”几句:事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徐荣,东汉末辽东郡(今辽宁辽阳)人。为董卓的中郎将。曹洪,字子廉。三国魏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操起兵,屡立战功。终官骠骑将军,封乐城侯。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荥阳县北边,曹操与徐荣作战,打了败仗,曹洪在这里把马让给他骑。

济水又东,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①。《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东北流,历敖山南。《春秋》,晋、楚之战,设伏于敖前,谓是也。迳虢亭北②,池水又东北迳荥阳县北断山③,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④,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出其南,非也。

【注释】

①冯池:一名李泽。在今河南荥阳北。

②虢(guó)亭:即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③断山:当在今河南郑州、荥阳一带。

④砾石涧:亦称砾溪。当在今河南荥阳境界。

【译文】

济水又东流,砾石溪水注入。砾石溪水发源于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这泽就是古时的冯池。《地理志》说:荥阳县,冯池在县城西南面。水往东北流经敖山南面。《春秋》记载,晋、楚交战,在敖山前布置了伏兵,说的就是这座山。池水流经虢亭北面,又往东北流经荥阳县北面穿过断山,往东北注入济水,世人称之为砾石涧,就是《水经》所说的砾溪。《水经》说济水流过溪南,其实不是。

济水又东,索水注之①。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②,与东关水同源分流③,即古旃然水也。其水东北流,器难之水注之。《山海经》曰:少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侵水④。即此水也。其水北流迳金亭⑤,又北迳京县故城西,入于旃然之水。城,故郑邑也。庄公以居弟段⑥,号京城大叔。祭仲曰:京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⑦。城北有坛山冈⑧。《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因以为坛台冈也⑨。其水乱流,北迳小索亭西⑩。京相璠曰:京有小索亭。《世语》以为本索氏兄弟居此⑪,故号小索者也。又为索水。

【注释】

①索水:即古旃然水。一名索河。在今河南荥阳与郑州北境。

②京县:战国韩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东南二十四里京襄城。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属荥阳郡。北齐废。嵩渚山:亦名大周山。在今河南荥阳南部。

③东关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荥阳县西南。”

④“少陉之山”几句:《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又东四十里曰少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役水。”器难之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荥阳县索河有数源,出西者旃然水,出东者则器难水也。”侵水,《山海经》作役水。位于今河南新郑、中牟县境。

⑤金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亭无考。以下京县证之,当在荥阳县南三十余里。”

⑥庄公:即郑庄公寤生。郑武公掘突之子。其国国君为伯爵,故又称为郑伯。段:郑庄公同母弟,名段,叔为排行,后来出奔共(在今河南辉县市),故称共叔段。

⑦“祭(zhài)仲曰”几句:见《左传·隐公元年》。祭仲,郑大夫。京城,京这个都城的城墙。百雉(zhì),城墙长度超过三百丈。雉,古代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⑧坛山冈:当在今河南荥阳东。

⑨“成侯二十年”几句:《史记·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与《水经注》记载不同。《赵世家》,即《史记·赵世家》。成侯二十年,前355年。成侯,名种。赵敬侯章之子。

⑩小索亭:在今河南荥阳北。

⑪《世语》:书名。即《魏晋世语》。晋襄阳令郭颁撰。

【译文】

济水又东流,有索水注入。索水发源于京县西南的嵩渚山,与东关水同出一源,但分道而流,就是古时的旃然水。水往东北流,器难水注入。《山海经》说:少陉山,器难水就发源于那里,北流注入侵水。说的就是这条水。水往北流经金亭,又往北流经京县老城西,注入旃然水。老城就是从前的郑邑。庄公把他的弟弟段迁到那里去住,号称京城大叔。祭仲说:京城太大了,超过三百丈,会成为国家的祸害的。城北有坛山冈。《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国献出荥阳,于是在冈上筑坛建台。旃然水往北乱流,经小索亭西。京相璠说:京城有小索亭。《世语》以为索氏兄弟本来住在这地方,所以地名叫小索。水也就叫索水了。

索水又北迳大栅城东①,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遭荒②,鸠聚流杂保固③,名为大栅坞④。至太平真君八年⑤,豫州刺史崔白⑥,自虎牢移州治此⑦,又东开广旧城,创制改筑焉。太和十七年⑧,迁都洛邑,省州置郡。

【注释】

①大栅城:一名大栅坞。即今河南荥阳。

②张卓、董迈:两人具体事迹不详。

③鸠聚:聚集,集合。鸠,聚集,集合。

④大栅坞:即大栅城。坞,防御用的建筑物,小型的城堡。

⑤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440—451)。

⑥崔白:具体事迹不详。

⑦虎牢:地名。亦称制。在今河南荥阳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

⑧太和十七年:493年。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译文】

索水又往北流经大栅城东,晋时荥阳居民张卓、董迈等遭遇饥荒,集合了一批流民杂户坚守,称为大栅坞。到了太平真君八年,豫州刺史崔白把州治从虎牢迁到这里,又把旧城向东拓宽,加以重建。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邑,废州改郡。

索水又屈而西流,与梧桐涧水合①。水出西南梧桐谷②,东北流注于索。斯水亦时有通塞,而不常流也。

【注释】

①梧桐涧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隋志》,荥阳县有梧桐涧,当在今荥阳县(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南。”

②梧桐谷:当在今河南荥阳南。

【译文】

索水又折向西流,与梧桐涧水汇合。涧水发源于西南方的梧桐谷,往东北流,注入索水。这条水也时常有通有塞,不是长流不断的。

索水又北屈,东迳大索城南①。《春秋传》曰:郑子皮劳叔向于索氏②,即此城也。《晋地道志》所谓京有大索、小索亭,《汉书》京、索之间也③。

【注释】

①大索城:在今河南荥阳北四里张楼村。

②郑子皮劳叔向于索氏:事见《左传·昭公五年》:“晋韩宣子如楚送女,叔向为介。郑子皮、子大叔劳诸索氏。”郑子皮,即郑国的罕虎。郑国当权者,曾授子产政。劳,慰劳,犒劳。叔向,即羊舌肸,字叔向。晋平公时任太傅,参与国政。

③《汉书》京、索之间也:《汉书·高帝纪》:“韩信亦收兵与汉王会,兵复大振。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

【译文】

索水又折向北边,往东流经大索城南。《春秋传》说:郑子皮在索氏慰劳叔向,说的就是此城。《晋地道志》所谓京城有大索亭和小索亭,《汉书》中说的京、索之间,就指大索城。

索水又东迳虢亭南①。应劭曰②:荥阳,故虢公之国也③,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虢亭,俗谓之平桃城。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④,或亦谓之为號咷城,非也。盖號、虢字相类,字转失实也。《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薄中⑤,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故作鸠杖以扶老⑥。案《广志》⑦,楚鸠一名嗥啁⑧,號咷之名,盖因鸠以起目焉,所未详也。

【注释】

①虢(guó)亭:即东虢。西周封国,在今河南荥阳东北。春秋初为郑武公所灭。

②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撰有《风俗通义》《汉官仪》《地理风俗记》等。

③虢公:东虢国的国君。

④管叔冢:在今河南荥阳一带。管叔,一作关叔。周初三监之一。名鲜,周武王弟。武王灭商后,封于管(今河南郑州)。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他和蔡叔等不满,对周公散布流言,诬蔑周公谋杀成王,窃夺王位,勾结武庚叛乱。后被周公旦平定,被杀。一说自杀。

⑤薄:茂密的草丛。

⑥鸠杖:在顶端刻有鸠鸟形状的拐杖。

⑦《广志》:书名。晋郭义恭撰。博物志类著作。内容博杂,涉及农业物产、动植物、地理气候、民俗等。

⑧嗥啁(háo zhāo):鸟名。楚鸠的异名。

【译文】

索水又往东流经虢亭南边。应劭说:荥阳是旧时虢公的国都,就是今天的虢亭。司马彪《郡国志》说:县里有虢亭,俗称平桃城。城内有一座大坟,叫管叔冢,也有把城称为號咷城的,这不对。號、虢字形相似,因而辗转传抄,以致失实。《风俗通》说:民间说汉高祖与项羽在京、索作战,逃到茂密的草丛中,项羽在后面追来,到处搜寻他,当时有鸠在汉高祖藏身处的丛莽上鸣叫,追捕的人都以为下面一定无人,因而得以脱身。到了汉高祖即位以后,觉得这只鸠颇为神异,所以做了鸠杖送给老人支身。查考《广志》,楚国的鸠又叫嗥啁,號咷城这地名,大概就是因鸠而取的吧,但也不大清楚。

索水又东北流,须水右入焉①。水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②,亦曰柰榆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木蓼沟水注之③。水上承京城南渊,世谓之车轮渊④。渊水东北流,谓之木蓼沟。又东北入于须水。须水又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⑤。

【注释】

①须水:一名须河。在今河南荥阳东南、郑州西。

②榆子沟:亦称柰榆沟。依郦道元记载“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则当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③木蓼(liǎo)沟水: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④车轮渊: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⑤荥阳城: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

【译文】

索水又往东北流,须水向右边流入。须水发源于京城东北二里的榆子沟,也叫柰榆沟,也有人叫小索水。往东北流,有木蓼沟水注入。木蓼沟水上游承接京城的南渊,人们称之为车轮渊。渊水往东北流,叫木蓼沟。又往东北流,注入须水。须水又往东北流,在荥阳城西南,往北注入索水。

索水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汉王之困荥阳也①,纪信曰②:臣诈降楚,王宜间出③。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动天地,王与数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羽见信大怒,遂烹之④。信冢在城西北三里⑤。故蔡伯喈《述征赋》曰⑥:过汉祖之所隘⑦,吊纪信于荥阳⑧。其城跨倚冈原⑨,居山之阳⑩,王莽立为祈队⑪,备周六队之制⑫。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⑬,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县,自巩、阙以东⑭,创建荥阳郡⑮,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亭侯李胜⑯,字公昭,为郡守。故原武典农校尉⑰,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⑱。庙前有石跖⑲,跖上有石的⑳,石的铭具存。其略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

【注释】

①汉王:刘邦此时尚未称帝,被项羽立为汉王。

②纪信:楚汉相争时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事急,纪信假扮成刘邦出降,刘邦乘乱逃脱。项羽大怒,活活烧死纪信。

③间出:乘机逃跑。

④羽见信大怒,遂烹之:据《史记·项羽本纪》《汉书·高帝纪》,纪信是被项羽烧死,非烹杀。烹,古代用鼎镬煮人的酷刑。译文从之。

⑤信冢:即纪信冢。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⑥蔡伯喈(jiē):即蔡邕(yōng)。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述征赋》:一作《述行赋》。蔡邕自序:“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五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⑦过汉祖之所隘:经过汉高祖刘邦曾经困厄之处。

⑧吊纪信于荥阳:在荥阳凭吊为高祖殒命的纪信。

⑨跨倚:依据,倚靠。跨,据有,占有。

⑩居山之阳:山的南边。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⑪王莽立为祈队:依照《周礼》六队之制,王莽把荥阳立为六队之一的祈队。

⑫备周六队之制:完全依照周朝六队的建制。《资治通鉴·汉纪·王莽天凤元年》:“莽以《周官》《王制》之文……分三辅为六尉郡;河内、河东、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为六队郡。”胡三省注:“师古曰:队,音遂。仲冯曰:河南,当为荥阳,莽所分为六遂之一也……河东兆队,河内后队,弘农右队,荥阳祈队,颍川左队,南阳前队。”

⑬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正始三年是242年,根据天干地支纪年,242年为甲子年。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

⑭巩:即巩县。战国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西南。阙:即伊阙。一名龙门。即春秋之阙塞。在今河南洛阳南二十五里龙门山。

⑮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置,属司州。治所在荥阳县(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

⑯南乡:即南乡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析南阳郡置,属荆州。治所在南乡县(今河南淅川西南丹江水库内)。筑阳: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东北四里。以在筑水之阳而得名。东汉为筑阳侯国。李胜:字公昭。三国曹魏时人。曹爽辅政时,李胜为洛阳令。累迁荥阳太守、河南尹、荆州刺史。后司马懿发动政变,李胜因与曹爽通谋被杀。

⑰原武:县名。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原阳。典农校尉:官名。汉末,曹操于实行屯田的诸郡国置屯田官,其郡国小者置典农校尉,职守同典农中郎将。咸熙元年(264)罢,改为太守。

⑱李君祠:依据郦道元记载,当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⑲石跖(zhí):石基。跖,通“墌”。基址。

⑳石的(dì):石制的箭靶中心。

【译文】

索水又往东流经荥阳县老城南。汉王在荥阳被围困,纪信说:我给您做替身向楚诈降,大王您可以乘机逃出去。于是纪信坐着汉王的车从东门出城,宣称汉向楚投降。楚军都欢呼祝贺,呼声震天动地,汉王和数十人马却从西门出城,逃脱了楚军包围。项羽一看原来是纪信,火冒三丈,就把纪信烧死。纪信墓在离城西北三里处。所以蔡伯喈《述征赋》说:经过汉高祖受困之处,在荥阳凭吊纪信。荥阳城跨于丘冈高地,坐落在山的南坡,王莽立为祈队,完全按照《周礼》六队的建制。魏正始三年,正值甲子之年,照癸丑诏书,划出河南郡县,从巩县、伊阙以东的地方,创建荥阳郡,合共二万五千户,以南乡郡筑阳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李胜曾为原武典农校尉,施政惠及地方,老百姓在城北五里为他立祠,号称李君祠。庙前有脚形石,上面有石箭靶,箭靶上的铭文如今还在。铭文大意是说:百姓欣然拥护他,大家都出于一片真心诚意。现在人们还来祭祀祈祷。

索水又东迳周苛冢北①。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②,项羽拔荥阳获苛曰:吾以公为上将军③,封三万户侯④,能尽节乎?苛瞋目骂羽,羽怒,烹之。

【注释】

①周苛冢:在河南荥阳一带。

②周苛:秦末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泗水亭卒史。随刘邦起兵入关破秦,后拜御史大夫。楚汉战争中守荥阳,为项羽所俘。不降,被烹而死。

③上将军:高级武官名。战国、秦已有置。燕乐毅、齐田单曾为上将军。汉承秦制,为列将军之一。

④三万户侯:食邑为三万户的侯爵。

【译文】

索水又往东流经周苛墓北面。汉高祖出了荥阳,派御史大夫周苛去防守,项羽攻下荥阳,俘获周苛,对他说:我让你当上将军,封三万户侯,您能够尽忠守节吗?周苛张大眼睛痛骂项羽,项羽大怒,把他投到沸水锅里煮了。

索水又东流,北屈西转,北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①,东入汳②。《春秋·襄公十八年》③,楚伐郑,右师涉颍④,次于旃然⑤,即是水也。济渠水断,汳沟惟承此始,故云汳受旃然矣。亦谓之鸿沟水,盖因汉、楚分王⑥,指水为断故也。《郡国志》曰:荥阳有鸿沟水是也。盖因城地而变名,为川流之异目。

【注释】

①成皋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

②汳(biàn):亦称汳渠,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分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水。

③襄公十八年:前555年。襄公,即鲁襄公。鲁成公黑肱之子。

④右师:右军,右翼部队。涉:徒步渡河。颍:即颍水。淮河支流。源出河南登封嵩山西南,东南流到周口,纳沙河、贾鲁河,至安徽颍上东南沫口入淮河。

⑤次:止,驻扎。

⑥汉、楚分王:《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译文】

索水又东流,北弯西转,往北流经荥阳城东面,然后北流注入济水。杜预说:旃然水发源于荥阳成皋县,东流注入汳水。《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国攻打郑国,右翼军队涉过颍水,驻扎在旃然,说的就是此水。济渠水断了,汳沟就在这里承接此水,所以说:汳水承接旃然水。也叫鸿沟水,大概因为楚、汉划地分王,指定以此水为界的缘故。《郡国志》说:荥阳有鸿沟水。这些水名都是随所经的城池和地区而变,成为河流的异名的。

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①。京相璠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隧合②。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③,南迳卷县故城东,又南迳衡雍城西④。《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⑤:诸侯伐郑⑥,西济于济隧。杜预阙其地⑦,而曰水名也。京相璠曰:郑地也。言济水荥泽中北流,至衡雍西,与出河之济会,南去新郑百里⑧,斯盖荥播、河、济,往复径通矣。出河之济即阴沟之上源也⑨。济隧绝焉,故世亦或谓其故道为十字沟。自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⑩,水脉径断,故渎难寻,又南会于荥泽。然水既断,民谓其处为荥泽。《春秋》:卫侯及翟人战于荥泽⑪,而屠懿公⑫,弘演报命纳肝处也⑬。有垂陇城⑭,济渎出其北。《春秋·文公二年》:晋士縠盟于垂陇者也⑮。京相璠曰:垂陇,郑地。今荥阳东二十里有故垂陇城,即此是也。世谓之都尉城,盖荥阳典农都尉治⑯,故变垂陇之名矣。

【注释】

①荥水:又名荥波、荥泽。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自西汉平帝以后,荥泽淤塞为平地。都:水泽所聚谓之都。

②济隧:在今河南荥阳东南,今已湮没。

③卷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治所在河南原阳西圈城。

④衡雍城: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西圈城。战国名垣雍。

⑤襄公十一年:前562年。

⑥诸侯伐郑:《春秋·襄公十一年》:“(鲁襄)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

⑦杜预阙其地:杜预没有指明该地的具体位置。阙,缺失。

⑧新郑:春秋、战国时郑国之都。即今河南新郑。

⑨阴沟:即阴沟水。为古黄河支津。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阳西南,东至开封境内合古狼汤渠。是狼汤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为狼汤渠的另一名称。

⑩于岑:东汉安帝时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谒者。造八激堤于河阴。八激堤:本为八处用石头垒起防御波浪的堤岸,后用作地名。在今河南原阳西南古黄河南岸。河阴:黄河的南岸。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

⑪卫侯及翟(dí)人战于荥泽:事见《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卫懿公,名赤,卫惠公之子,懿是谥号。翟人,即狄人。

⑫屠:杀害。懿公:即卫侯。

⑬弘演报命纳肝:《吕氏春秋·仲冬纪·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至,及懿公于荧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

⑭垂陇城: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东汉末置荥阳典农都尉于此,故又名都尉城。

⑮晋士縠(hú)盟于垂陇:《春秋·文公二年》:“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文公二年,前625年。文公,即鲁文公,春秋鲁僖公之子。名兴,即位三年,朝于晋襄公。尝败翟于鹹。获长狄乔如。在位十八年卒。士縠,晋大夫。

⑯典农都尉:官名。西汉武帝始于边郡置农都尉,管理屯田殖谷。东汉因之。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荥泽北面,这是先前荥水汇聚的地方。京相璠说: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隧汇合。济隧上游在卷县北河承接河水,往南流经卷县旧城东面,又往南流经衡雍城西面。《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攻郑,在济隧渡水西进。杜预漏掉这地方,只说到水名。京相璠说:这是郑国地方。说济水从荥泽北流,到了衡雍以西,与从大河分出的济水相汇合,南距新郑一百里,这样看来,那么荥播、河、济都是来往相通的了。从河水分出的济水,就是阴沟的上源。济隧在这里断了,所以世人也有把旧河道称为十字沟的。自从于岑在河水南岸筑八激堤后,水脉断流,旧河道也难以寻找了,又往南汇入荥泽。但水既已断流,于是人们就把那地方称为荥泽了。《春秋》:卫侯与翟人在荥泽作战,杀掉懿公,弘演就在这里以身殉主,剖腹把懿公的肝放入自己体内。有垂陇城,济渎就发源于城北。《春秋·文公二年》:晋士縠在垂陇会盟。京相璠说:垂陇是郑国地方。现在荥阳以东二十里有垂陇老城,就是此城。世人称之为都尉城,因为这是荥阳典农都尉的治所,所以改掉垂陇一名了。

渎际又有沙城①,城左佩济渎②。《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九年③,王会郑釐侯于巫沙者也④。渎际有故城,世谓之水城。《史记》: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攻魏,走芒卯,入北宅⑤,即故宅阳城也。《竹书纪年》曰:惠成王十三年⑥,王及郑釐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⑦,归釐于郑者也。《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⑧,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⑨。俗言水城,非矣。济水自泽东出,即是始矣。王隐曰⑩:河决为荥⑪,济水受焉,故有济堤矣。谓此济也。

【注释】

①沙城:根据郦道元记载“渎际又有沙城”,则沙城当在今河南郑州、荥阳一带。

②城左佩济渎:这里是形象描述,指沙城的左边有济渎。佩,佩带。

③梁惠成王九年:前361年。

④郑釐(xī)侯:战国韩哀侯之孙,郑懿侯之子。即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国内以治,诸侯不敢侵伐。巫沙:具体不详。

⑤“秦昭王三十二年”几句:事见《史记·穰侯列传》:“昭公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秦昭王三十二年,前275年。秦昭王,即战国秦昭襄王嬴则。魏冉,战国时楚人,秦国大臣。秦昭王母宣太后异父弟。秦昭王之舅。昭王年幼即位,宣太后执政,他被任为将军,平定公子壮之乱。任相国,封于穰(今河南邓州东南),号穰侯。死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走,使……逃跑。芒卯,一作孟卯。本齐国人,后为魏将,能安其危,解其患。北宅,亦称宅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⑥惠成王十三年:前357年。

⑦释:解。宅阳之围:事见《史记·穰侯列传》。

⑧晋出公六年:前469年。晋出公,晋定公之子,名凿。定公三十七年(前475),定公卒,出公即位。出公十七年(前458),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怒,遂反攻出公。出公奔齐,道死。

⑨荀瑶:晋国智伯文子荀栎之孙,亦称智伯、荀伯瑶、知襄子。

⑩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东晋史学家。撰《晋书》,今佚。

⑪河决为荥:当作河泆为荥。《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泆,通“溢”。水满而泛滥。

【译文】

水边又有沙城,左边有济渎流过。《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九年,惠成王在巫沙会见郑釐侯。水边有老城,世人称之为水城。《史记》: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攻打魏国,取道芒卯,打进北宅,就是旧时的宅阳城。《竹书纪年》说:惠成王十三年,惠成王和郑釐侯在巫沙缔结盟约,以解宅阳之围,把釐归还郑国。《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合攻卫国,荀瑶在宅阳筑城。民间叫水城,这就不对了。济水从沼泽往东流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王隐说:河水决口后形成荥水,济水承接荥水,所以有济堤。说的就是这条济水。

济水又东南迳釐城东①,《春秋经》书:公会郑伯于时来②,《左传》所谓釐也③。京相璠曰: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釐城也。

【注释】

①釐城:春秋时郑时来邑。在今河南郑州西北。

②公会郑伯于时来:事见《春秋·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时来。”公,即鲁隐公。姓姬,名息姑,惠公之子。郑伯,即郑庄公,郑武公之子。时来,即《左传》中的“郲(lái)”。郑地,在今河南郑州西北。

③《左传》所谓釐:应为“杜预注所谓釐”。《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左传》作郲,不作釐。杜《注》:时来,郲也。荥阳县东有釐城,则是杜《注》谓之釐,此《左传》二字为‘杜预’之误,今订。”译文从之。

【译文】

济水又往东南流经釐城东边,《春秋经》记载:隐公在时来会见郑伯,这时来,就是《左传》杜预注所说的釐。京相璠说:现在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旧釐城。

济水右合黄水①。水发源京县黄堆山②,东南流,名祝龙泉③,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也④。又屈而北注,鱼子沟水入焉⑤,水出石暗涧。东北流,又北与濏濏水合⑥,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⑦,其树,柞栎也⑧,南北对生,凌空交合,溪水历二树之间,东流注于鱼水⑨,鱼水又屈而西北注黄水。

【注释】

①黄水:即须河,亦称须水。在今河南荥阳东南、郑州西。《水经注疏》:“黄水出此山,盖即今县东之须河也。须河有数源,黄水出山东南流,则须河之西也。”

②黄堆山:当在今河南荥阳东南。

③祝龙泉:似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④京水:一名黄水。即今河南贾鲁河上源。在今河南新密东北、荥阳东南及郑州境。

⑤鱼子沟水:在今河南荥阳须河一带。

⑥濏濏(sè)水:在今河南荥阳须河一带。

⑦连理树:枝干连生的异根树木。

⑧柞栎(zuò lì):也叫柞树。落叶乔木,木质坚硬,耐腐蚀。叶子可用来饲养柞蚕,木材可用来造船和做枕木等。

⑨鱼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至鱼子沟水、鱼水可通称。”

【译文】

济水右边汇合黄水。黄水发源于京县的黄堆山,往东南流,叫祝龙泉,这道山泉流出时水势翻涌,正像大锅里的沸水一样。水往西南流,出山处叫龙项口,世人把水称为京水。又转弯向北奔流,有鱼子沟水注入,鱼子沟水出自石暗涧。往东北流,又往北与濏濏水汇合。濏濏水出自西溪,往东流,水上有连理树—是两棵柞栎树,南北对岸而生,凌空互相交合,溪水流经两树之间,往东流注入鱼水,鱼水又折向西北流,注入黄水。

黄水又北迳高阳亭东①,又北至故市县②,重泉水注之③。水出京城西南少陉山,东北流,又北流迳高阳亭西,东北流注于黄水。又东北迳故市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④,封阎泽赤为侯国⑤,河南郡之属县也。黄水又东北至荥泽南,分为二水。一水北入荥泽,下为船塘⑥,俗谓之郏城陂,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竹书《穆天子传》曰⑦:甲寅,天子浮于荥水⑧,乃奏广乐是也。一水东北流,即黄雀沟矣⑨。《穆天子传》曰:壬寅,天子东至于雀梁者也。又东北与靖水枝津合⑩,二水之会为黄渊⑪,北流注于济水。

【注释】

①高阳亭:即高阳城。在今河南荥阳一带。

②故市县:西汉置,为侯国,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三十五里。东汉废。

③重泉水:在今河南须河之西。《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须河之西有一水,东北流来会,盖即重泉水,但出故京城东南,不出西南,或上源有湮塞矣。”

④汉高帝六年:前201年。

⑤阎泽赤:《册府元龟·将帅部·佐命》:“阎泽赤,以执盾初起从,入汉为河上守,迁为殷相。击项籍,封敬市侯(一作故市),千户,比平定侯。”

⑥船塘:亦称为郏城陂。当在今河南郑州之西、荥阳之东。

⑦竹书《穆天子传》:书名。撰者不详。约为春秋末到战国初时作。晋咸宁五年(279)在汲郡(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汲冢书之一。主要记录的是周穆王西征西方诸国和巡游中原的故事。

⑧天子:即西周穆王姬满,周昭王之子。

⑨黄雀沟:《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郑州西有小贾鲁河,盖即黄雀沟……”

⑩靖水:似为“不家沟水”之脱讹。《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考《渠水注》,不家沟水迳管城西,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黄雀沟,即此水也。则是不家沟水枝津,《注》脱‘不家’二字,‘沟’又与‘靖’形近致讹耳,今订。”不家沟水,简称不家水,俗称管水。在今河南郑州和中牟境内。

⑪黄渊:即黄雀沟。在郑州西。

【译文】

黄水又往北流经高阳亭东边,又往北流到故市县,有重泉水注入。重泉水发源于京城西南的少陉山,往东北流,又往北流经高阳亭西边,往东北注入黄水。黄水又往东北流经故市县老城南边。汉高帝六年,把这里封给阎泽赤,立为侯国,后来是河南郡的属县。黄水又往东北流,到荥泽南分成两条。一条往北流入荥泽,下游是船塘,俗称郏城陂,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竹书《穆天子传》说:甲寅日,穆天子在荥水航行,奏起隆重盛大的音乐,就在这里。另一条水往东北流,就是黄雀沟。《穆天子传》说:壬寅日,穆天子往东来到雀梁。又往东北流,与靖水支流汇合,两条水汇合处就是黄渊,北流注入济水。

又东过阳武县南①,

济水又东南流入阳武县,历长城东南流,蒗渠出焉②。

【注释】

①阳武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二十八里。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属广武郡。

②蒗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广武镇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北,至开封东南。折而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西,至周口淮阳区东南,流经沈丘北入颍水。魏、晋以后,开封以上河段称汴水,以下河段称蔡水。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阳武县南边,

济水又往东南流,进入阳武县境内,经长城往东南流,蒗渠从那里分出。

济水又东北流,南济也①。迳阳武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阳桓矣。

【注释】

①南济:古济水之南支。即荥渎。《水经注·济水》记载:济水自古荥泽以下之南北二水道称为南济、北济。二水东流,分别流经阳武、封丘、济阳、冤朐、菏泽定陶区等之南北,合于古钜野泽。故道约在今河南郑州、原阳、封丘、兰考、山东东明、菏泽、巨野等市县境。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就是南济。经过阳武县老城南边,王莽改县名为阳桓。

又东为白马渊①,渊东西二里,南北百五十步,渊流名为白马沟②。

【注释】

①白马渊:当在今河南原阳一带。

②白马沟:当为“白沟”。古济水流经今河南原阳东南潴为白马渊,渊水东流为白沟,又东经封丘南、开封北,下游与古济水合。

【译文】

济水又东流,就是白马渊,渊长东西二里,南北宽约一百五十步,渊中流出的水叫白马沟。

又东迳房城北①。《穆天子传》曰:天子里甫田之路②,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以为赵郡房子也③。余谓穆王里郑甫④,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⑤,更为非矣。

【注释】

①房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封丘县(今河南封丘)西南。”

②天子:此指周昭王之子姬满。里:全面丈量里数。甫田:即甫田泽。在今河南中牟西及郑州东。

③郭《注》:即郭璞的《穆天子传》注。赵郡:东汉建安十七年(212)改赵国置。治所在邯郸县(今河北邯郸)。三国魏太和六年(232)改为赵国,移治房子县(今高邑西南)。房子:即房子县。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邑西南十五里仓房村。

④郑甫:郑国的甫田泽。

⑤郭以赵之房邑为疆:郭璞则把这个“房”当作是赵国房子县的疆域。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房城北。《穆天子传》说:穆天子丈量甫田路途的里数,往东到了房。恐怕就是此城。郭璞《穆天子传》注以为这就是赵郡的房子县。我以为穆王走的是郑国的甫里泽,而郭璞则以为在赵国的房邑境内,就更不对头了。

济水又东迳封丘县南①,又东迳大梁城北②,又东迳仓垣城③,又东迳小黄县之故城北④。县有黄亭⑤,说济又谓之曰黄沟⑥。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⑦,故水以名县⑧。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⑨,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⑩。于是丹蛇自水濯洗,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因作寝以宁神也。

【注释】

①封丘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封丘。

②大梁城:战国魏都邑。在今河南开封西北。魏惠王时,自安邑徙都于此,为当时最大的都市之一。

③仓垣城:一名仓垣亭。在今河南开封东北。

④小黄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北。

⑤黄亭:一名黄池亭。即春秋时黄池邑。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二十二里三姓庄北。

⑥说济又谓之曰黄沟:此句之上当有脱文,未详。黄沟,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凿。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史称黄沟。

⑦黄乡:在今河南开封东。

⑧故水以名县:此句疑有脱误。

⑨皇妣(bǐ):对亡母的敬称。

⑩梓(zǐ)宫:皇帝和皇后的灵柩。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封丘县南面,又往东流经大梁城北面,又往东流经仓垣城,又往东流经小黄县老城北面。县里有黄亭,邻近济水,黄水就由此流出,又称黄沟。小黄县就是旧时阳武的东黄乡,是以水为县名的。沛公起兵后在原野作战,他的母亲死于黄乡,天下平定后,就派使者带了棺柩到这里的荒野招魂。有赤色大蛇在水中洗澡,洗后爬进棺柩,它洗澡的地方还留着些头发。因而谥为昭灵夫人,并修建陵寝让她的神灵得到安身之处。

济水又东迳东昏县故城北①,阳武县之户牖乡矣②。汉丞相陈平家焉③。平少为社宰④,以善均肉称⑤,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东昏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

【注释】

①东昏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二十里东昏故城。西晋废。

②户牖(yǒu)乡:春秋卫邑,秦为乡。西汉置东昏县于此。在今河南兰考东北二十里。

③陈平:阳武户牖(今河南原阳)人。本为项羽都尉,转投刘邦。行反间计,使范增、项羽反目。擒韩信,解白登山之围,多奇计。封曲逆侯。惠帝时为丞相,与周勃合谋诛诸吕,迎立文帝。

④社宰:一社之长。社,古代地方基层单位名称。自十户、二十五户至百户不等的村社聚落。

⑤以善均肉称: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东昏县老城北面,这就是阳武县的户牖乡。汉朝丞相陈平的家就在这里。陈平少时在村社里作社宰,以善于均分猪肉而著称,现在老百姓还在社里为他立祠。陈平辅佐汉高祖有功,封为户牖侯,后来设置了东昏县,王莽时改名为东明。

济水又东迳济阳县故城南①,故武父城也②。城在济水之阳③,故以为名,王莽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④,光明照室,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⑤: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⑥,是岁有嘉禾生⑦,一茎九穗⑧,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名曰秀⑨。

【注释】

①济阳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因在济水之北而得名。

②武父城:春秋时郑地。在今山东东明西南。

③城在济水之阳:(济阳)城在济水之北。阳,山南水北为阳。

④光武:即东汉光武帝刘秀。济阳宫:宫名。汉武帝曾在济阳县有过行宫。

⑤《东观汉记》:书名。又名《东观记》。东汉班固、刘珍等人以纪传体撰写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四十三卷,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

⑥建平元年:前6年。建平,西汉哀帝刘欣的年号(前6—前3)。

⑦嘉禾:生长异常的禾稻,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

⑧一茎九穗:一根茎秆上长出九个稻穗,多指吉兆。禾苗一茎一穗是物理之常态。

⑨秀:本指禾苗吐穗。这里指结出果实,丰收。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济阳县老城南,这就是旧时的武父城。城在济水北面,所以叫济阳,王莽改为济前。光武帝降生于济阳宫时,有祥光照亮整个房间,就是在这地方。《东观汉记》说:光武帝于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那年长出一棵嘉禾,一根稻茎上长出九个稻穗,比普通的稻禾大得多,全县取得大丰收,因此把他取名为秀。

又东过封丘县北,

北济也①。自荥泽东迳荥阳卷县之武脩亭南②,《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然盟于脩泽者也③,郑地矣。杜预曰:卷东有武脩亭④。

【注释】

①北济:戴震认为,考济自荥泽流出,有南济、北济之分。南济行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之南,而不迳其北。北济则行阳武、封丘、济阳、冤朐、定陶之北,而不迳其南。

②荥阳:即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置,属司州。治所在荥阳县(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卷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西圈城。武脩亭:在今河南原阳西南。

③郑子然盟于脩泽者也:事见《左传·成公十年》:“五月,晋立太子州满以为君,而会诸侯伐郑。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脩泽,子驷为质。”成公十年,前581年。子然,郑穆公的儿子。脩泽,即脩鱼。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西南。

④卷东有武脩亭:《左传·成公十年》:“子然盟于脩泽,子驷为质。”杜预注:“子然、子驷,皆穆公子。荥阳卷县东有脩武亭。”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封丘县北边,

这一条是北济水。水从荥泽往东流经荥阳卷县的武脩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然在脩泽会盟,这是郑国的地方。杜预说:卷县东边有武脩亭。

济水又东迳原武县故城南①,《春秋》之原圃也②。《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天子③,夏,庚午,天子饮于洧上④,乃遣祭父如圃郑是也。王莽之原桓矣。

【注释】

①原武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原阳。

②原圃:即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西及郑州东。也是古代九薮之一。

③祭父:周人。名谋父。穆天子大臣。周公后裔,祭国(今河南郑州东北)国君。曾劝谏穆王勿征犬戎,穆王不听,又作《祈招》之诗,劝王爱惜民力,减少巡游。《逸周书·祭公》记其临终对穆王之嘱托。圃郑:即圃田泽。因在郑地,故称圃郑。谒(yè):拜见。臣子朝见国君的一种礼节。

④洧(wěi):即洧水。今河南双洎(jì)河。汉、唐故道,源出今河南登封东阳城山,东流至西华县西入颍水。至明代改称双洎河。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原武县老城南边,这就是《春秋》的原圃。《穆天子传》说:祭父从圃郑来拜见天子,夏天,庚午日,天子在洧上饮酒,就派祭父去圃郑。就是王莽的原桓。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①,又东绝长城②。按《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③,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④。自亥谷以南⑤,郑所城矣⑥。《竹书纪年》云:是梁惠成王十五年筑也⑦。《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⑧。

【注释】

①阳武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二十八里。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属广武郡。

②绝:横穿,直渡。长城:这里指魏国所修建的长城。从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圈城)经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东南)。

③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8年。

④龙贾:战国时魏将。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秦大良造公孙衍(犀首)攻魏,他率军抵御,在雕阴(今陕西甘泉南)大败,被擒。

⑤亥谷:具体不详。

⑥郑: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⑦梁惠成王十五年:前355年。

⑧卷:即卷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西圈城。密:即密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东南三十里。

【译文】

济渎又往东流经阳武县老城北边,又往东流过长城。查考《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领兵在西部边境筑了长城。从亥谷以南的一段,是郑修筑的。《竹书纪年》说:这是梁惠成王十五年筑的。《郡国志》说:长城从卷县经阳武到密县。

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①,泽北有故市亭②。《晋太康地记》曰③: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纳许攸之策④,破袁绍军处也⑤。

【注释】

①酸枣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西南十五里。乌巢泽:在今河南封丘西北。

②故市亭: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③《晋太康地记》:书名。又称《太康地记》等。撰者不详。晋太康三年(282)撰。记载晋初州、郡、县建制沿革、地名取义、山水、物产等。

④曹太祖:即曹操。许攸:字子远。东汉末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先随袁绍,后弃绍投奔曹操。为曹操重要谋士。后自恃勋劳,为曹操所杀。

⑤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东汉末权臣。

【译文】

济渎又往东流经酸枣县的乌巢泽,泽北有个旧市亭。《晋太康地记》说:乌巢泽在酸枣县东南,从前曹操采用了许攸的策略,就在这里破坏了袁绍的运输线。

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①,其在《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②。汉高帝封翟盱为侯国③,濮水出焉④。

【注释】

①南燕县:西汉改燕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东北三十五里。延乡:即今河南封丘。

②“《左传》”几句:事见《左传·文公十一年》:“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长狄缘斯,长狄侨如(鄋瞒国君)之祖先。

③翟盱(xū):西汉将军。汉二年(前205)为燕县(今河南延津东北)令,以都尉随刘邦下楚九城,坚守燕等功,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受封衍侯。

④濮水:一名濮渠水。流经春秋时卫地。上游一支首受济水于今河南封丘西,东北流;一支首受黄河于今原阳北,东流经延津南。二支合流于今长垣西。东流经长垣北至滑县东南,此下又分为二:一支经山东东明北,东北至鄄城南注于瓠子河;一支经东明南,又东经菏泽北注入巨野泽。

【译文】

济渎又往东流经封丘县北边,就是南燕县的延乡,在《春秋》中称长丘。应劭说:《左传》记载,宋国在长丘打败了狄人,俘获长狄缘斯。汉高祖把这地方封给翟盱,立为侯国,濮水就发源于这里。

济渎又东迳大梁城之赤亭北而东注①。

【注释】

①大梁城:战国魏都邑。在今河南开封西北。魏惠王时,自安邑徙都于此,为当时最大的都市之一。赤亭:当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译文】

济渎又往东流经大梁城的赤亭北面,往东流去。

又东过平丘县南①,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②。《春秋·鲁昭公十三年》③,诸侯盟于平丘是也④。县有临济亭⑤,田儋死处也⑥。又有曲济亭⑦,皆临侧济水者。

【注释】

①平丘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西汉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封丘东南四十六里平街。西晋废。

②卫:西周封国,姬姓。周公封周武王弟康叔于卫。先后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和野王(今河南沁阳)等地。前209年为秦所灭。

③鲁昭公十三年:前529年。

④平丘: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封丘东南平街。

⑤临济亭:即临济城。在今河南封丘东。

⑥田儋(dān):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战国时齐国贵族。陈胜吴广起义后,乘乱杀狄县令,起兵反秦,自立为齐王。前208年因率兵援救魏王咎,被秦将章邯击败,兵败被杀。

⑦曲济亭:在今河南长垣一带。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平丘县南边,

这是北济水。平丘县从前是卫国地方。《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在平丘会盟。县里有临济亭,田儋就死在这里。又有曲济亭,都在济水旁边。

又东过济阳县北①,

北济也,自武父城北。阚骃曰:在县西北,郑邑也。东迳济阳县故城北。圈称《陈留风俗传》曰②: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③。汉景帝中六年④,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⑤。应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

【注释】

①济阳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及十六国时期后赵属陈留郡。北魏属阳夏郡。

②圈称《陈留风俗传》:书名。东汉圈称撰。叙述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风俗民情。今存清王仁俊辑本一卷。

③梁惠成王三十年:前340年。

④汉景帝中六年:即西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

⑤梁孝王:即刘武,汉文帝次子,景帝同母弟。文帝十二年(前168)封为梁王。明:即刘明,文帝孙,梁孝王次子。梁孝王武死后,景帝将梁国分为五,立孝王子刘明为济川王。后因射杀其中尉,被有司请诛,汉武帝令废为庶人,徙房陵(今湖北房县),国入于汉为郡。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济阳县北边,

这是北济水,从武父城北面流过。阚骃说:武父城在济阳县西北,是郑国的城。水往东流,从济阳县老城北面流过。圈称《陈留风俗传》说:济阳县,从前是宋国的地方。《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修筑济阳城。汉景帝中元六年,封梁孝王的儿子明为济川王。应劭说:济川就是今天陈留郡的济阳县。

又东过冤朐县南①,又东过定陶县南②,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③。《春秋·隐公二年》④,公会戎于潜⑤。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注释】

①冤朐(qú)县:即宛朐县或冤句县。秦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

②定陶县:战国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四里。

③戎城:在今山东菏泽一带。

④隐公二年:前721年。隐公,即鲁隐公。姓姬,名息姑,惠公之子。

⑤戎:古代指西方少数民族。潜: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济宁西南。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过冤朐县南边,又往东流过定陶县南边,

这是南济水。济渎从济阳县旧城南往东流经戎城北边。《春秋·隐公二年》,隐公在潜会见戎。杜预说:陈留郡济阳县东南有戎城。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①。

【注释】

①菏水:即济水分流。《禹贡》:“浮于淮、泗,达于菏。”根据《水经·泗水注》:菏水自菏泽分流,东南经今山东巨野、金乡、济宁入于泗水。其水今湮没。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菏水往东分出。

济水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南。吕后元年①,封楚元王子刘埶为侯国②,王莽之济平亭也。

【注释】

①吕后元年:前187年。

②封楚元王子刘埶(yì)为侯国:当为汉景帝时事。《汉书·楚元王传》:“景帝即位,以亲亲封元王宠子五人:子礼为平陆侯,富为休侯,岁为沈犹侯,埶为宛朐侯,调为棘乐侯。”楚元王,即刘交。字游。刘埶,楚元王刘交之子。景帝前元年(前156)封宛朐侯。因参与七国之乱被诛,国除。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冤朐县老城南边。吕后元年,把这地方封给楚元王的儿子刘埶,立为侯国,就是王莽时的济平亭。

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①。冉,秦宣太后弟也②,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③,富于王室。范雎说秦④,秦王悟其擅权⑤,免相。就封,出关,辎车千乘⑥。卒于陶,而因葬焉⑦,世谓之安平陵⑧,墓南崩碑尚存。

【注释】

①魏冉:战国时楚人,秦国大臣。秦昭王母宣太后异父弟。秦昭王之舅。昭王年幼即位,宣太后执政,他被任为将军,平定公子壮之乱。任相国,封于穰(今河南邓州东南),号穰侯。死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

②秦宣太后:秦惠王之妃,秦昭王之母。楚国人,姓芈,号宣太后。其异父长弟魏冉,封穰侯;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

③“代客卿寿烛为相”几句:事见《史记·穰侯列传》:“魏冉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冉,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客卿,战国时,别国人居此国而享受列卿待遇的人员,称之为客卿。寿烛,具体不详。穰(ráng),战国韩邑。后属秦,秦置穰县。在今河南邓州。

④范雎(jū):字叔。战国时魏(今河南开封)人。为人所诬,后化名张禄入秦,游说秦昭王,取代穰侯,而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宝丰西南),称应侯。主张远交近攻策略。

⑤秦王:即战国秦昭襄王嬴则。

⑥辎(zī)车:古代有帷盖的载重车,可载物,亦可乘卧。千乘(shèng):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⑦而因葬焉:按,以上语见《史记·穰侯列传》。

⑧安平陵:即以上的魏冉冢。

【译文】

济水又往东流经秦国丞相魏冉墓南边。魏冉是秦宣太后的弟弟,代理客卿寿烛做丞相,封于穰,又加封于陶,号称穰侯,比王室还要富。范雎向秦王游说,秦王才警觉到魏冉太专权,就罢免了他的相位。魏冉出关去他的封地时,运货的车子多达上千辆。魏冉死于陶,就葬在这里,世人称他的坟墓为安平陵,墓南的残碑还在。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①,汉哀帝父也②。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③。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④。送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⑤,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⑥。公卿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十余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⑦,二旬皆平。莽又周棘其处⑧,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⑨,今其坟冢,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⑩,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之丁昭仪墓⑪,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坟南,魏郡治也⑫。世谓之左城⑬,亦名之曰葬城,盖恭王之陵寝也。

【注释】

①恭王陵:在今山东曹县西北。恭王,即刘馀,西汉景帝之子,汉哀帝刘欣之父。

②汉哀帝:即西汉皇帝刘欣。

③丁太后:汉哀帝母丁姬。建平二年:前5年。建平,汉哀帝刘欣的年号(前6—前3)。

④恭皇之园:在今山东曹县恭皇陵侧。恭皇,即汉哀帝之父刘馀。

⑤沃灭:浇灭。沃,浇灌。

⑥烧燔(fán):焚烧。燔,焚烧。

⑦将作:秦置。始称将作少府,西汉景帝时改称将作大匠,掌管宫室等土木营建。共王母傅太后:汉景帝之昭仪,恭王刘馀之母,汉哀帝之祖母。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有才略,善事人。帮助哀帝继承帝位,有大功。卒后称孝元傅皇后。

⑧周棘其处:在墓地周围遍植荆棘。

⑨竁(cuì):墓穴。以上见《汉书·外戚传·定陶丁姬》。

⑩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城墙。

⑪丁昭仪:即丁姬。昭仪,皇帝之嫔妃,女官名。

⑫魏郡治:当为“魏济阴郡治”之脱文。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

⑬左城:即下述葬城。北魏时济阴郡的郡治所在地。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旧州城。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定陶恭王陵南边,恭王是哀帝的父亲。哀帝即位后,他母亲丁太后在建平二年死了。哀帝说:最好是在恭王的陵园内建陵。于是就送葬到定陶,送葬的规格非常高,震惊了整个山东。王莽执政以后,把太后贬称丁姬,打开放置她的棺椁的墓门,这时里面忽然冒出四五丈的火焰,士兵用水把火浇熄,人才能进去,但棺中放的器物都烧坏了。公卿派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共十余万人,手持工具,帮助将作匠人掘平共王母亲傅太后及丁姬这两座坟墓,掘了二十天都掘平了。王莽又在四周种上荆棘,作为后世人的鉴戒。这时有数千燕子,衔泥投于丁姬的墓穴中,现在她的坟还巍然耸立,四角相连接,围墙好几重,正面开着几道大门,南门内道路两边有两块残碑,人们还称为丁昭仪墓,又叫长隧陵。原来破坏的是傅太后的陵墓,丁姬的墓事实上并未遭到太大的破坏,未必都像史籍上所载一样。坟的南面,就是魏郡治。世人称之为左城,又名葬城,就是因为有恭王陵的缘故。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①。县,故三鬷国也②。汤追桀,伐三鬷③,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④,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⑤,更济阴为定陶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⑥,乃变姓名寓于陶,为朱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致千金,富好行德,子孙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⑦。

【注释】

①侧:侧边,靠近。

②三鬷(zōng)国:夏、商时期的方国。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北。

③汤追桀,伐三鬷:《尚书·书序》:“夏师败绩,汤遂逐之。遂伐三鬷,俘厥宝玉。”

④叔振铎: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灭商后封他于曹(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南),为曹国始祖。

⑤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汉宣帝,西汉皇帝刘询。

⑥范蠡(lǐ):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越国大夫。越王勾践忠臣。会稽之耻:会稽山上,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包围,并派大夫文种膝行顿首,称臣求和。

⑦陶朱公:范蠡的别称。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以越王不可共安乐而弃官远去,居于陶,经商致巨富,称陶朱公。

【译文】

济水又往东北流经定陶县老城南,沿着城边往东流去。定陶县就是旧时的三鬷国。汤追桀,攻打三鬷,就是这地方。周武王把弟弟叔振铎封于此邑,也就是旧时的曹国。汉宣帝甘露二年,把济阴改为定陶国,王莽时称为济平。战国时期,范蠡雪了会稽之耻,就改姓更名,在陶定居,称为朱公。因为陶的位置在天下的中央,与各方的诸侯四通八达,是货物交易的集散地。他经商赚了很多的钱,很富有,却喜欢做好事,子孙勤恳努力,积累了巨额财富。所以人们谈富,都要说到陶朱公。

又屈从县东北流,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菏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①。又东迳陶丘北②。《地理志》曰:《禹贡》,陶丘在定陶西南。陶丘亭在南③,墨子以为釜丘也④。《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⑤,薛侯来会王于釜丘者也。《尚书》所谓导菏水自陶丘北⑥,谓此也。菏水东北出于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⑦,氾水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⑧。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⑨。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于菏渎。昔汉祖既定天下,即帝位于定陶氾水之阳。张晏曰⑩:氾水在济阴界,取其氾爱弘大而润下也。氾水之名,于是乎在矣。菏水又东北,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⑪,渠上承黄沟⑫,东北合菏而北注济渎也。

【注释】

①五丈沟:在今山东曹县西南五十里。

②陶丘:一名釜丘。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南七里。

③陶丘亭:当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一带。

④墨子以为釜丘也:今本《墨子》中无此语。

⑤魏襄王十九年:前300年。魏襄王,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惠王之子,名嗣。

⑥导菏水自陶丘北:《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

⑦氾(fán)水:古济水分流。源自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至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北注入古菏泽。

⑧济别为濋:《尔雅·释水》:“水自河出为灉。济为濋。汶为澜。淮为浒……”郭璞注:“皆大水溢出别为小水之名。”

⑨水决复入为氾:水出去后又流回来叫氾。

⑩张晏:字子博。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有《汉书》注,多存于今《汉书》颜师古注中。

⑪黄水枝渠:当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东。

⑫黄沟: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开凿。

【译文】

济水又转弯从县城东北流。

这是南济水。又往东北流,在右边汇合了菏水,菏水上游在济阳县东边承接济水,人们叫它五丈沟。又往东流经陶丘北面。《地理志》说:按《禹贡》,陶丘在定陶西南。陶丘亭在南边,墨子以为就是釜丘。《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到釜丘与王会面。《尚书》所谓从陶丘北面疏导菏水,就是指这地方。菏水在东北方发源于定陶县北,在左边与氾水汇合,氾水从济渎往西分出,往东北流经济阴郡南面。《尔雅》说:济水分支为濋水。吕忱说:水从河道溢出,重又汇入叫氾。异名很多。氾水又东流,与菏渎汇合。从前汉高祖平定了天下,在定陶氾水北岸即帝位。张晏说:氾水在济阴边界上,取它的泛爱博大能滋润地下的意思。于是就有了氾水之名了。菏水又往东北流经定陶县南边,又往东北流,在右边与黄水支渠汇合,支渠上游承接黄沟,往东北流与菏水汇合,然后往北注入济渎。


湛水卷八 济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