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字数:879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题解】

卷二十四记载了三条河流。睢水是淮河的支流,瓠子河和汶水则是古代济水的支流。但在这一带,许多河流是互相沟通的,卷八《济水》《经》文“又东南过徐县北”下《注》文记“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

这里的“偃王”指徐偃王,传说是徐戎的始祖,时当西周。说明早在西周,这一带的水道已有运河互相沟通,这些运河虽然不长,但比一般据《左传·哀公九年》(前486)记载的“吴城邗,沟通江、淮”,即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要早得多。所以《济水》篇的“通沟陈、蔡之间”,可以认为是世界上有史记载的最早运河。由于黄河的多次决口、泛滥和改道,济水早已不复存在,古代鸿沟水系及其附近河流都有很大的变化,从卷二十一《汝水》起到本卷的所有河流,有的现在已无河名,有的河名虽存,但河道与《水经注》记载的已有很大变化。

睢水今称濉河,但河道已有很大变化。仅在《水经》与《水经注》二书的三百年之间,变化也已不小。《水经》说:“(睢水)又东过相县南,屈从城北东流,当萧县南,入于陂。”《注》文却说:“睢水又左合白沟水,水上承梧桐陂,陂侧有梧桐山,陂水西南流,迳相城东而南流注于睢。睢盛则北流入于陂,陂溢则西北注于睢。”这里《经》文和《注》文的差别,不一定是《经》文的错误,很可能是河流和水文的变化。《水经注》记载的睢水,最后是“东南流入于泗,谓之睢口。”但现在的濉河,包括南面的新濉河,都从江苏泗洪注入洪泽湖。

瓠子河原是古代在濮阳(今河南濮阳东南)从黄河分出的一条小河,循黄河往南东流,经今山东梁山北折,注入济水。汉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决口,河水借瓠子河河道东流,进入钜野泽,造成淮水、泗水一带的连年灾难。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调集兵卒数万人堵黄河入瓠子口。汉武帝在工地所作《瓠子之歌》二首,收入《注》文之中。黄河纳入故道后,瓠子河逐渐枯竭,以后就不复存在。

汶水在《水经》和《水经注》中各有两条,一条是古代济水的支流,在今山东半岛,是潍水的支流。另一条收入于卷二十六。此汶水,《经》文说“入于济”,《注》文说“汶水又西流入济”。所以在古代确系济水支流,济水湮废后,水道有很大变化。现在,汶水称为大汶河,其下游分成两条,北支叫大清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南支从南旺镇附近注入运河,但1960年已筑坝堵塞。所以大汶河目前已成为一条黄河水系的河流。

《水经注》记载的今山东境内诸水,河流多而变迁大,读者需要古今对照。除前面已经介绍的各种地图集外,《中国地理丛书》的《山东省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的《水文》一章叙述较详,可以参阅。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获水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