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为彭德怀平反耀邦上书

字数:8882

施压

一九七八年的元旦一过,邓小平召见胡耀邦,听取复查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整干部的汇报。

胡耀邦已经拿出了一份足以使政治局多数人撑目结舌的报告。

他声音低沉而又斩钉截铁地对邓小平说:“发生在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的这一冤案,是毛泽东同志走上全面左倾道路的开始。”

邓小平脸色骤变:“你要给彭德怀平反?”

胡耀邦肯定地点点头:“事实证明,彭德怀一九五九年在庐山会议上所提出的一系列意见是正确的。而毛泽东和党中央强加在彭德怀同志头上的一连串罪名,都根本不能成立,早应该推翻了。”

邓小平暗暗佩服胡耀邦的勇气。

“事实上,彭德怀的大冤案是文化大革命一系列的冤案的先河。”胡耀邦拿出他的报告来,侃侃而谈:“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就是由于所谓的彭德怀翻案的《海瑞罢官》。而事实上完全虚构的为彭德怀翻案的。这正是毛泽东同志办了假案而心虚胆怯,不敢勇于承认错误,而又要压制党内说真话的倾向的神经过敏表现。

毛泽东同志这种自己无理和所犯的错误,恰恰被林彪、江青,还有另外一些人巧妙地利用了,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段悲剧。”

“你不要着急,咱们慢慢地谈,把你的想法统统说出来。”邓小平对胡耀邦的汇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指示秘书不准任何人干涉他们现在的谈话。

“为了说清彭德怀冤案的来龙去脉,我们当然要对他的历史有个全面的了解。”

其实,邓小平对他最了解不过了。

身材魁梧结实,长得威严而又憨厚的彭德怀,和毛泽东是同乡,比他小五岁。大革命时期彭德怀在国民革命军任营长,团长。大革命失败后,他坚持反对国民党新军阀,在军队里秘密组织士兵委员会,支持工会、农会和学生会的革命活动。

一九二八年四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七月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十一月率红五军到井冈山,坚持井冈山斗争,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又参与指挥了红军东征。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协助朱德率领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华北广大的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冠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贯彻军委战略决策,率部英勇奋战,消灭了蒋介石的胡宗南军队,解放了大西北。建国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入朝作战,凯旋归来后又荣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的职务。

彭德怀曾是全党全军公认的战将和功臣。

胡耀邦说;“导致彭德怀这位功臣向祸首转变,仅仅是一封同毛泽东同志持相反意见的信。而这封信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来看,正确的是彭德怀同志,犯了错误的恰恰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因为,从一九五七年反右开始,毛泽东同志就产生了左的倾向。而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使经济工作中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比如毛泽东同志要求一九五八年钢产量要比一九五七年翻一番;设想一九五九年超过三千万吨,一九六二年达到八九千万吨以上。各协作区浮夸风越刮越烈。”

胡耀邦继续说:“毛泽东同志也艰快发现了那个时期的错误。从一九五八年冬到一九五九年七月,毛泽东同志为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央全会,制定了系列方针政策。并采取许多具体措懑。

正是他批评“共产风’,强调要“压缩空气’,当然他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看法,是在肯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一九五九年七月二日至八月十六日,中央在江西省庐山连续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本来是纠正党内“左’的倾向的会议。”

“是的,这完全符合当时毛泽东同志的想法。”邓小平不断点首称是。

“现在看来”,胡耀邦拿出准备好的报告看了看,慎重其事地说:“彭德怀同志显然对会议讨论中一些同志谈话,不愿多谈缺点和教训的现象不满,又听说会议初步安排到七月十五日为止,担心匆忙结束,于是在七月十四日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从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上说,本来都是无可非议的,是完全合法的。”

邓小平感叹地说:“作出这样的决定可是不容易呀,付出了多少年的血的代价。”

“我们再看看彭德怀同志的信的内容究竟对不对。”胡耀邦说:“彭德怀同志的信分为两个郝分。第一部分是肯定一九五八年成绩,他列举了工农业生产增长的统计数字;认为农村公社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经过一系列会议基本上已经得到纠正。在写到全民炼钢铁时,他说:“多办了一些小土高炉,浪费了一些资源(物力、财力)和人力,当然是一笔较大损失,但是得到对全国地质作了一次规模巨大的初步普查、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广大干部在这一运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虽然付出了一笔学费(赔补二十余亿元)在这一方面也是有失有得的。’你看彭德怀同志分析得不是极有道理吗?”

邓小平笑道;“毛泽东同志对他的这段话可生气呢,说他是对党进行‘讽刺’,是‘非常巧妙的’。我凭心而论,也认为彭德怀同志是在讽刺党。这说明,认识一个真理,是需要一个过程嘛。”

胡耀邦继续说:“彭德怀同志信的第二部分是强调“如何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他认为:“现在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对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就其性质看,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影响到工业之间、城市各阶层之间、农民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他还认为:“过去一个时期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缺点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客观因素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不熟悉,没有完整的经验。对社会主义有汁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体会不深,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没有贯彻到各方面的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在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问题时,总还没有像处理地击金门、平定西藏叛乱等政治问题那样得心应手。’同时,“过去一个时期,在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他重点说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邓小平似乎很熟悉这封信的内容,他接着说:“他认为,一是浮夸风较普遍地滋长起来了,吹遍各地区各部门,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迹,见之于报章,确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第二是什么来着?”

“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胡耀邦提醒道:“他认为这一条最容易我们犯‘左’的错误。”

“先见之明!”邓小平连声说:“就凭彭德的怀同志的这封信的观点,我就佩他的确了不起,不愧是一位有远见卓越的政治军事家。”

胡耀邦说:“彭德怀同志为了使毛泽东同志易于接受他的观点,还这样写道:‘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我和其他不少同志一样,为大跃进的成绩和群众运动的热情所迷惑,一些“左”的倾向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在思想方法上,往往把战略性的布局和具体措施,长远性的方针和当前步骤、全体与局部、大集体与小集体等关糸等同起来……”

“你看,喜德怀同志总结得多么深刻。”邓小平拍着大腿说:“如果那个时候,毛主席多点民主,虚心接受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也许我们党也不至于走那么多的弯路,也会出现党内如此惨重的悲剧。”

胡耀邦接着说:“所以,我通过复查彭德怀同志的案子,悟到了许多真理。也正是透过这么多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我才感到了彭德怀伟大,在他身上的确有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凛然正气。他早在五九年的这封信中就指出:‘纠正这些“左”

的现象,一般要比纠正右保守思想还要困难,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在信的结尾,彭德怀同志写道:‘我觉得,系统地总结一下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中的成绩和教训。进一步教育全党同志。甚有益处。其目的是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思想,一般的不追究个人责任,否则,是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事业的。’这说明彭德怀同志完全不是什么个人的野心和目的,况且他的信是写给毛泽东同志作‘参考’,并非在党内公开搞煽动。所以,给彭德怀同志定成‘反党’的性质,根本就是错误到了顶点。”

邓小平回答:“对彭德怀同志的其他问题,他们复查过了吗?”

“彭德环同志在小组发言中,是说过不少意见,但观点和信中的完全一致。至于某些用语不当、情绪偏激之处,这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他的意见。完全正确。”

胡耀邦说:“是毛泽东同志于七月十六日把信件发给与会全体同志。引起了全会的讨论。所以黄克诚、周小舟、张闻天这些人发表意见支持了彭德怀同志的意见,这下惹下了滔天大祸。毛泽东同志于七月二十三日,在大会上逐条批判彭德怀同志的意见,立刻在全党形成了一致舆论,即彭德怀同志犯了右倾反党的错误。到八月二日,党中央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即开展所谓‘路线斗争’,为彭德怀‘反党集团的分裂活动’定基调,于是,会议扯出了彭德怀同志在历史上早已得到正确解决的旧账,实行老账新账一起算,甚至无中生有地说他是和苏修搞‘里通外国’,从而把问题的性质搞的越来越复杂。”

邓小平又问:“所有当事人的申诉都有了吗?”

“除了彭德怀、张闻天、周小舟这些人在文化大革命已含冤逝世外,其他人的申诉都有。特别是黄克诚同志,我和他谈了几次,都谈得很好。彭德怀一案,株连了相当一批老同志。如洪学智、习仲勋等同志,都为此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洪学智这个人不简单哪。”邓小平说:“他今年也六十五岁了吧?是河南人,出身很贫苦,自幼失去父母,是抗大毕业的军人。他有实际作战经验,指挥能力很强,由一个普通士兵一直升到司令员,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哟。他也是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唉,一个彭德怀使他受了二十多年的苦。比我们受的罪还多。”

“所以,通过给彭德怀同志冤案平反,可能解放一大批干部。”胡耀邦说:“我是下一了决心的,一定要为此案的平反奋斗不息。”

邓小平两手叉着腰,站起来:“我支持你的作法,我也和你一块儿奋斗,不过,不要小看了这码事,阻力不小呢。”他想了一想,笑了:“你们也给他们来个试探性气球吧。你先给政治局写个报告或材料,看看华国锋他们怎样对待。这样,我们有针对性地做工作。”

《关于为彭德怀同志平反的意见》送到华国锋案头时,他正忙于审读即将于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五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各项条件。

他心里暗暗吃惊,他无论如何也不敢想像胡耀邦敢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开写出材料,明目张胆地为批判了近二十年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头子彭德怀翻案。他早就听到过类似议论,但是,公开打出此旗帜的,竟是上任不久的中央组织部长。

这还了得吗?

他也可以猜到,胡耀邦之所以这么干,肯定收集了一批材料,而任何搞翻案的人都会振振有词地列举出一连串理由的。他听得太多了。如果只听他们的,他们几乎没有一点错!而如果依了他们,中国的政局将会出现什么后果?他都有些毛骨悚然了。

这时,汪东兴和吴德、陈永贵、纪登奎奉命来汇报五届人大组织情况。华国锋把这份材料甩给了他们。好一阵,他们都没有说话。陈永贵闭上眼睛一个劲地摇头,陌生而又气愤的神情在他们每个的人脸上游移着;吴德的胡须刮得精光,发红的眼球忽而闪出亮光,忽而又呈现无精打采的神色。连汪东兴都蜷缩着身子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好像他们已经抵御不住北极的寒气。凡个人脸上的皱纹都活脱脱地暴露无遗。

“你们怎么不说话了呢?”华国锋问。

吴德叹口气:“说又顶什么用呢?我们过去说了那么多话,结果不是都被人家一个个否定了吗?现在他们得陇望蜀,翻案的口气越来越大,简直要把建国以来党史翻个底朝天。我看,迟早有一天,我们也要被人家打翻在地,不信走着瞧。”

“不要说那些丧气话!”华国锋略微不满地凝视着对面这三个人的双眼。除了陈永贵外,好像他俩都像阴天的星星那样惨淡无光,他火了:“人家只是提意见,我们也可以发表意见嘛;像这样下去,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就被他们丢掉了!这一次,无论如何要捍卫毛主席的旗帜。”

汪东兴的脸上泛出红光:“好,华主席,大家就等着你发话昵。说老实话,你本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统帅,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士气。在我们严峻的关头,你不发令谁敢说什么?这回应该给他们来点硬的了,不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就再也没有退路,只能去见祖宗了。”

陈永贵叫起来:“就是撤我的职,罢我的官,拚上回虎头山当农民去,也不能给彭德怀那些坏蛋平反!像胡耀邦这样下去,说不定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帽子还要给他摘掉呢!”

“胡耀邦算什么东西,他身后有人。”吴德说:“他到中央组织都才几天,成千上万个叛徒、特务、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问题都让他一风吹了。有些案子都是我亲自定的,内查外调,费了好多年的功夫才定了性。我敢说,那些案子能经得起~

千年历史的考验。但是,前几天我听人说,那几个案子都被他平反了。我就不相信我们的材料都经不起推敲。我就不相信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水平也没有他们高,我就不相信人民群众看不出他们的真实用意!只不过时机不成熟罢了。”

“什么时机,关键是华主席愿意不愿意率领全党和他们展开斗争。”汪东兴说:

“只要坚持斗争,把盖子揭开,我相信他们都得统统完蛋,人民群众肯定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一提“斗争”,华国锋的心猛地抽了一下,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他想起了每次路线斗争后都有一批人失魂落魄,甚至妻离子散、身败名裂。就连曾经耀武杨威的江青,张春桥等人,不是现在囚禁到牢房里也是一筹莫展吗?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的结局有时很难预料,一旦自己惨败,那是完全不堪设想的。现在,自己功成名就,全党拥戴,就连邓小平、胡耀邦及其所有要求平反的人,也不过是向自己申诉,请求给予宽大或出路而已。换句话来说,人处困境厄运时,都企图能解除黑暗,换来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平反的路,也可能事情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想到这里,他的态度又变了。

“大家不要激动,要沉住气嘛。”华国锋把那份意见书往桌子上一扔,似乎很蔑视地说:“现在还没到公开摊牌的时候,你们还可以继续观察,继续等待嘛。我看大家还是先集中精力把五届人大的事办好,类似这种问题放在人大会议后解决。”

汪东兴点点头,轻声说:“就照华主席的意见办吧。”他心里完全意识到华国锋此刻并不想把盖子捅开,因为那样一来,预定的工作计划就会全部泡汤。

也许,双方都在抑制着自己的感情。

根据政治局员员们交换的意见,吴德汇报说:“大家一致同意华主席继续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的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的人选还是: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纪登奎、余秋里、陈锡联、耿飚、陈永贵、王震、谷牧、康世恩和陈慕华。”

华国锋问;“你还是人大副委员长?”

吴德说:“大家提议我还继续干。选上选不上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要选上,中央还要做工作嘛。”华国锋说:“我们并不是要搞宗派活动,而是要从全党全国人民利益出发来决定人事安排。”

汪东兴说:“通过这次党代会,我已经看出有些人是一直想做文章的。比如这次征询意见,小平同志一直要求把陈云同志和谭震林同志作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们本来已经不能工作了嘛,何必硬要凑数。”

华国锋说:“凑数就凑数吧,人大方面的人事安排多一个少一个都问题不大。反正真正办事的还是吴德这些同志们嘛。比如让小平同志担任五届全国政协主席,我就很同意,让他们发挥发挥作用,有什么不好呢?只要不是想从根本上把人们打倒,我们就要采取团结的态度,这也是区别好心、坏心的一个标准吧。”

汇报结束后,汪东兴、吴德、陈永贯都陆续离开总理办公室。华国锋打开议事日程簿,看了看他一天的活动基本完成,就把身子往后一伸,又想起胡耀邦给自己的材料来。

他把目光从他身前自己用的笔记本上抬起来。从粉碎江青集团一年半的时间中,他已竭尽全力为自己的国家继续沿着毛泽东指出的革命航线向前进,然而又使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所定的系列重大案件保持在最低限度。他认为,他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作了些闻所未闻,在过去看来是难以容忍的让步,否则他自己的统治和地位就没法巩固。

在此问题上,他和他的女儿小莉有过讨论,小莉的话显然启发了他:“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时,列宁也向德国作过让步,让出了俄罗斯的一大块领土,为的是分化帝自主义内部团结,巩固新生的政权。”

“真的!”华国锋惊喜地问。

女儿拿出了列宁的原著给他看,华国锋放心了。不管怎么说,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家们是不反对妥协和让步的,只要能巩固住手中的权力,原则问题也可以灵活运用嘛。关键是不要让公众看出他本人脱离马克恩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雷池太远就行。

彭德怀的问题太敏感了。一定得让他们不要再提此事才好。想到这里,他决定给胡耀邦打个电活。

接话筒的正是那位血气方刚的中央组织部长:“噢?是华主席啊!想不到你工作那么忙还顾上给我打电话,有什么指示吗?”

“你关于给彭德怀同志平反的意见我看过了。”华国锋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

“这个意见提的显然不是时候,党中央下一步的总任务是进一步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深入开展阶级斗、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你的兴趣到还是放在折腾历史老账上了吗?我看是不好的嘛。我劝你还是不要再提这类意见了,着眼点放在未来嘛。”

“正因为我们从未来考虑,我才下决心平反冤假错案。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要知道,彭德怀一案,压制了好多老同志的积极性呢。我在看黄克诚、习仲勋、洪学智等同志的申诉材料时,直掉眼泪啊。”

“耀邦同志,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头脑脑发热。你现在地位不同了,直接掌管干部的生杀大权,所以处理问题一定要慎重。”

“我考虑了很久,才决定给中央写这个意见。”

“你只看到了问题一方面,还应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嘛。”华国锋说:“关于彭德怀同志的问题,毛主席不只写了一篇,而是写了很多的光辉著作,认为同他的斗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七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毛主席这么说过的。所以,现在你提出这一个意见,全党会怎样看我们呢?”

“华主席,我正是认为毛泽东同志把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于一九五九年又进一步引伸到党内,而且,他在关予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都犯了错误,所以才一定要提这个意见。”

“什么?”华国锋震怒了:“你怎么能产生这样的极端的认识?耀邦同志,我希望你能改变观点,这样下去是危险的。我不愿意看到你离党的路线越来越远。”

“华主席,我倒是希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如果说我们之间有差距的话。”话筒里传来胡耀邦的笑声:“我盼望缩短这种差距。通过党内民主讨论的方式,我相信我们的愿望是能够实现的。”

华国锋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看来,他不能用理论的武器回报自己的对手,也不能用党内纪律的措施来压制这位很有势力的政治家。他忽然感到自己原来很软弱。过去他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不知怎么搞的,他一下倒觉得自己矮了半截了。

他不知道,小小的胡耀邦,为什么敢用这种语言来同自己谈活!要不是考虑到五届全国人大的召开,他也许真会对着话筒大骂一顿,他终于耐住了。

“耀邦同志,我衷心地希望你还是从大局出发,考虑安定团结的大局。”华国锋的声音已经带有哀求之味。“我们党内一部分同志,已经对你,对中组部的同志有了意见,你们在查案子中已经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没有体现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的原则。也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你相信一点,我说这么多话,都是为了你好。”

说完,华国锋就把电话放了。

胡耀邦不禁苦苦地一笑。

一位中央组织部长同党中央主席产生了严重分歧,怎么能不需要讨论?看来自己除了从理论上实践上说明自己的意见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以外,也再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当然这样的选择是有风险的。好在党的十一大以后,党内的风气和民主有了好的开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在成为全党的共识。他只有通过这样的选择来澄清一个有待中央集体裁决的问题了。

华国锋不愿把他和邓小平、胡耀邦等人的矛盾公开。相反却极力掩饰这种分歧。

这倒不是出于维护党的团结这样一种崇高的目的,而是担心使自已失掉一批老干部的支持。他知道,在中央邓小平和胡耀邦已经赢得了绝大多数老同志的信任。

尤其刚站出来不久准备重新工作的人,都把邓小平和胡耀作为他们的精神支桂。

而自己,却没在这种权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自己同他们的分歧暴露出来,受损害的只能是自己。

是的,中央最高层的这种矛盾对广大人民来说,完全被蒙在鼓里。当中央政治局的五名常委集体出现在大庭广众场合之下时,都笑语盈盈,一片和谐,太平景象。

即使在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八日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五届一次会议和二月二十六日至三月五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也是密不透风,笼露着虐假的团结和表面热烈的气氛。

他在接见几个省、市的代表团时,显得信心十足地说:“现在,我们实现新时期的转变有个首要的好条件,这就是:党中央空前团结,有史以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为四化奋斗不息。同志们,有了这个条件我们还怕什么困难呢?什么也不怕了!我们一定能够在本世纪末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同志们甩开膀子,准备大干吧!”

他在会议上代表国务院作了《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除了大讲大好形势外,还提出了他早已宣传了好久的那个十年规划,决心到一九八五年前要建设一百二十个大项目。

对于华国锋报告,全体代表没有提出一句不同意见,相反是异口同声大加喝采,一致通过《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听取了叶剑英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整个会议完全按照二月十日至二十三日在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二中全会的决议,顺利进行了选举:叶剑英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继续任命华国锋为国务院总理。

会议期间,华国锋和叶剑英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小时的谈活。

华国锋说:“我建议从现在起全党停止一切形式的争论,全力抓经济工作,大干四化建设,不这样我们就没法向全党全国人民交代。打倒“四人帮’了,大家都想好好地抓纲治国,建设祖国。”

“我同意你的意见。”叶剑英老持沉稳地坐在那里,就像至尊的活佛:“我和小平、先念、陈云这些同志都支持你,你就放手大干吧。不要有什么顾虑,大家畅所欲言,对的就坚持,不对的拉倒,谁也不记谁。用这种民主的办法统一我们的思想,团结全党实现党的总路线。”

“别的我倒不担一心,就是害怕有人利用平反冤假错案之机,否定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这样下去,会使我们在全国陷入被动局面。

所以我主张采取谨慎的态度,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解决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重大案件。”

“你这个态度也很好,比较稳妥。开个会议,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步调一致嘛。”

”耀邦同志担任中组部长以来,虽然有成绩,但问题不少。最近又提出给彭德怀平反的意见,我认为这个主张太急了,政治上会起很不好的效果。”华国锋忧心忡忡地说:“如果彭德怀平了反,毛主席的旗帜就算吹了一半了。”

“何以见得?”

“彭德怀是我们党内第八次路线斗争中错误路线的头子,他如果平了反,还怎么能谈得上维护毛主席?”

叶剑英笑了笑,那双捉摸不定的眼睛在他身上瞅了又瞅,最后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才说:“既然党内在一些历史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我看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坐下来,大家平心静气地研究一下历史材料,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展开讨论。

我主张这样的讨论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谁也不应强加于谁,最后求得统一。

如果一时取不得一致意见也没关系,可以继续等待。什么时候意见一致了,大家再一起作决定。你看好不好呀!”

华国锋一听叶剑英这番话,立刻浑身上下凉透了。看来,这位他十分敬重的老革命家,也完全采取了和邓小平、胡耀邦相似的立场,或者说,一旦当他和他们发生冲突的话,他未必能站在自己的一边。而这种冲突,或晚或早总会发生的。政治家在斗争中如果缺乏必要的保护,经历的事件又过于危险,那很少有人敢作出果断的决断。现在,如果他要失去叶剑英的话,那……

他不敢,或者说是不愿意再想下去了。

“国锋同志,”叶剑英轻轻地说:“你现在身为一国之主,考虑问题应该多从人民利益出发,多给老同志作点好事。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那些老同志,历史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你帮助他们走条活路,他们会一辈子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为你拚命工作。如果在他们临见马克思的时候,还和他们斤斤计较,会失掉人心啊!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四人帮’之所以垮台,是由于他们和大多数人作对,他们的对立面太多了,如果你能把人心收回来,岂不更好吗?”

“是的,所以你才得到了许多老干部们的拥护,他们坚决支持你,把你作为他们的依靠和救星:”

叶剑英说到这里,突然气喘起来,华国锋忍不住走上去给他轻轻地捶背,但是,叶剑英轻轻地推开了他:“现在,是党和国家继往并来的关键时刻,你要大事情清楚,小事糊涂,大可不必在一些历史旧账上和老同志们纠缠。你还记得一九七五年二月份,毛主席和周总理毅然决定对在押的原国民党县团以上党政军人员一律宽大释放,宣布给予公民权,并由有关部门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以适当安置。

这种无产阶级的博大的胸怀,正是我们有力量的表示啊!”

华国锋闪过一丝狐疑:这能简单地类比吗?他没把这种疑问表现出来,反而点点头说:“叶帅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革命,考虑问题就是胜人一筹。”


二十三、邓小平运筹棋高一招二十五、胡耀邦筹划主攻凡是众秀才修改批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