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裴相公让官表

字数:953

宪宗纪:元和十年六月乙丑,御史中丞裴度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时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代为此表。〔补注〕李光地曰:韩公虽于俳句之文,而辞之质直、气之动荡若此;所谓“拨去其华,存其本根”者。方苞曰:荆公尤近此;欧苏则加藻饰,而音节亦较铿锵。

臣某言:伏奉今日制书,以臣为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承命惊惶,魂爽飞越,俯仰天地,若无所容。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少涉经史,粗知古今,天与朴忠,性惟愚直。知事君以道,无惮杀身;慕当官而行,不求利己。人以为拙,臣行不疑。元和之初,始拜御史;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移官府廷,因佐戎幕¹。陛下恕臣之罪,怜臣之心,拔居侍从之中,遂掌丝纶之重²,受恩益大,顾己益轻³:苟耳目所闻知,心力所迨及,少关政理,辄以陈闻,于裨补无涓埃之微,而谗谤有丘山之积。陛下知其孤立,赏其微诚⁴,独断不谋,奖待逾量⁵。臣诚见陛下具文武之德,有神圣之姿,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勤身以俭,与物无私,威怒如雷霆,容覆如天地:实群臣尽节之日,才智效能之时。圣君难逢,重德宜报,苦心焦思,以日继夜;苟利于国,知无不为,徒欲竭愚,未免妄作。陛下不加罪责,更极宠光,既领台纲⁶,又毗邦宪⁷。圣君所厚,凶逆所雠,阙于防虞,几至毙踣⁸。恩私曲被,性命获全,忝累祖先,玷尘班列,未知所措,秪自内惭;岂意陛下擢臣于伤残之余,委臣以爕和之任,忘其陋污使佐圣明:此虽成汤举伊尹于庖厨⁹,高宗登傅说于版筑¹⁰,周文用吕望于屠钓¹¹,齐桓起宁戚于饭牛¹²;雪耻蒙光,去辱居贵,以今准古,拟议非伦。陛下有四君之明,行四君之事;微臣无四子之美,获四子之荣:岂可叨居,以彰非据。

¹“移”,或作“出”。“因”,或作“乃”。元和初,度为监察御史,论权幸语激,忤旨,出为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元衡帅四川,表为节度掌书记。

²度自西川召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³“大”,或作“厚”。“益轻”,或作“愈轻”。

⁴或作“尽诚”。

⁵“量”,或作“重”。

⁶元和九年,度为御史中丞。

⁷十年,度为刑部侍郎。〔补注〕陈景云曰:元和十年,晋公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宪”,非别除也。

⁸元和十年六月,王承宗、李师道俱遣刺客杀宰相武元衡,又击度,刃三进,断靴、刜背、裂中单,又伤首;度坠沟中,冒毡得不死。

⁹孟子云:“伊尹以割烹要汤。”

¹⁰孟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¹¹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文王而得举。”注云:“望屠于朝歌。”说苑:“望年七十,钓于渭滨。”

¹²离骚:“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注云:“宁戚,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夜出,戚方饭牛,叩角而商歌。桓公闻,用为客卿。”

方今干戈未尽戢,夷狄未尽宾;麟凤龟龙,未尽游郊薮;草木鱼鳖,未尽被雍熙:当大有为之时,得非常人之佐,然后能上宣圣德,以代天工,如臣等类,实不克堪。伏愿博选周行,旁及岩穴,天生圣主,必有贤臣,得而授之,乃可致理¹。乞回所授,以叶群情,无任恳欵之至。

¹或作“集事”。


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为宰相贺白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