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或无“荐”字。卢虔也。喜尝为虔作复黄陂记。公既已荐喜于卢汝州;十八年陆佐主司权德舆,又荐于陆;后一年,喜登第,诚可谓知己矣。〔补注〕陈景云曰:卢虔终秘书监,从史之父也。按:公爱才出于天性,故其言沉郁深至如此。“自谓之曰”以下,一气直注七八行,而其中具无限曲折,此所谓“低回善往复”者也。
进士侯喜。
右其人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¹。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欲荐之于主司²,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观其所为文,未尝不揜卷长叹³。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⁴,迍邅坎轲,又废一年。及春末自京还,怪其久绝消息⁵。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辞亲入关,羁旅道路,见王公数百⁶,未尝有如卢公之知我也。比者分将委弃泥涂,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
¹或无“知”字。
²或作“有司”。
³“长”,或作“而”。
⁴“事”,或作“难”。
⁵“绝”下,一有“无”字。
⁶“王公”下,或有“大人”字,或有“贵人”字。
愈感其言,贺之以酒,谓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今子郁为选首¹,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天下所不知,独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市道之事²,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已来,不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³,不其然乎,不其然乎!”⁴
¹〔补注〕陈景云曰:“选首”者,盖州家牒送举进士之首,如张籍举进士,由汴州牒送,是其证也。汝州刺史领防御使,不隶大府,故亦得举士。
²“乃”下,或有“为”字。
³司马迁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死。”
⁴或无复出四字;“不其”,或作“其不”。〔补注〕吴汝纶曰:韩公侠气本于天赋,故于此等言之特沉郁激昂。
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论今年权停举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