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鱼文

字数:1404

“鱷”,或作“鳄”。朱居靖公秀水闲居录云:“鱷鱼之状,龙吻虎爪,蟹目鼍鳞,尾长数尺,末大如箕,芒刺成钩,仍有胶黏。多于水滨潜伏,人畜近,以尾击取,盖犹象之任鼻也。”新 旧传皆载公此文。初,公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鱷鱼,食民产且尽。数日,公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其夕有暴风震雷起湫水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州无鱷鱼患。潮州庙记所谓“能驯鱷鱼之暴”者,此也。欧阳文忠作陈文惠公神道碑,书公通判潮州,恶溪鱷鱼不可近,公命捕得,鸣鼓于市,告以文而戮之,其患并息。潮人叹曰:昔韩公谕鱷而听,今公戮鱷而惧,所为虽异,其使异物丑类革化而利人一也。吾潮间三百年而得二公,幸矣。〔补注〕李光地曰:词令在周 汉之间,所谓“包刘越嬴者”,信然。姚范曰:篇首有“告之”云云,当题作告鱷鱼文。何焯曰:浩然之气,悚慑百灵。又曰:诚能动物,非其刚猛之谓。此文曲折次第,曲尽情理,所以近于六经。古者猫虎之类,俱有迎祭,而除治虫兽鼃龟,犹设专官,不以为物而不教且制也。韩子斯举,明于古义矣。辞旨之妙,两汉以来未有。曾国藩曰:文气似谕巴蜀檄:彼以雄深,此则矫健。

维年月日¹,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²,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鱷鱼食,而告之曰:

¹或作“维元和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²〔补注〕沈钦韩曰:衙推知狱讼事,李商隐为荥阳公牒罗瞻充观察衙推云:“今者位重察廉,务烦按鞫,既资明练,兼藉哀矜”。又牒刘福差摄观察衙推云:“爰将折狱,用寄长材。”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¹,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²。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³,则江 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 越⁴,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⁵?鱷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⁶,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⁷?鱷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¹“列”,新书作“迾”。方云:“音力制切,遮道也。”“罔”,或作“网”,或作“纲”。方云:庄子“擉鳖”,言刺也。字从“手”。

²“之外”,或无“之”字。

³或无“后王”二字。

⁴或无“蛮”字。

⁵“潮”,或作“湖”而无“海”字,或作“岭海”而并无“潮”、“湖”字。今按:此言潮州乃岭海之间,去京师远也。但公于潮州亦有祭太湖神文,则只作“湖岭”亦通。更详之。

⁶“今”字,阁本在“子”下,非是。

⁷〔补注〕曾国藩曰:长句耸拔。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鱷鱼睅然不安溪潭¹,据处食民畜熊豕鹿麞,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²;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鱷鱼低首下心³,伈伈覗覗⁴,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⁵!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鱷鱼辨,鱷鱼有知,其听刺史言⁶:

¹“睅然”,方云,左氏“睅其目”,“睅”,目出貌。“安”上或有“下”字。“不”,或作“而”。或无“处”字。今按:此恐有脱误。疑当云“睅然不去,据溪潭,食民畜云云”乃是。更详之。“睅”,何版切。〔补注〕沈钦韩曰:“睅然不安”,用左传释文苏林义。“溪潭”连下读。按:“而鱷鱼睅然不安溪潭”,语义甚安,字无脱误。如沈说,亦可通。“溪潭”连下“据处”为句,谓据溪潭而处之也。

²“亢拒”,或无“亢”字。“长雄”“上党”,汉鲍宣传:少豪俊,易长雄。

³“心”,或作“身”,或作“中”云。洪谓“中”,身也。礼曰:“文子其中退然。”国语:“余左执鬼中。”注:“身也。”今按:二本皆通,然意新史作“心”为近,故从之。

⁴“覗”,息咨反,视也。本或作“睍”;“睍”,目出貌。方云:或校作“睆”;“睆”,穷视貌。庄子:“睆睆然在徽缠之中。”今按:恐当作“睆”为是。“伈”,悉枕切。“睍”胡典切。〔补注〕沈钦韩曰:唐雅:“沁,惟也。”贾生曰:“岁恶阽危,直为此沁沁也。”注:“危也。”方言:“覗,视也。”

⁵“邪”,或作“也”。

⁶或无“言”字。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鱷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鱷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¹,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鱷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²。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³。刺史则选材技吏民⁴,操强弓毒矢,以与鱷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¹〔补注〕陈景云曰:定四年传:“将其丑类。”注:“丑,众也。”

²〔补注〕何焯曰:逐层逆卷,有千重万叠之势。

³“与冥”,或无“冥”字。“而为”,或无“而”字。〔补注〕张裕钊曰:总束上面数层作一句,而以三字截之,最奇劲。

⁴或无“吏”字。


送穷文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太傅董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