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册尊号表
公时在潮州,奉表陈贺。尊号之称,始自开元,至是遂以为故事云。古者皇曰皇,帝曰帝,王曰王;至秦始皇始兼“皇帝”之号,汉哀帝始有“圣刘太平”之称,唐高宗 中宗遂有“天皇”、“应天”之名,而明皇遂称尊号曰:“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其后子孙因之,以为故事。范祖禹所谓使其臣子生而加谥于人君,岂不悖哉!〔补注〕何焯曰:柳表中附会古有尊号及白虎通、道德论,皆近于诬;韩公二表中不涉一语,虽顺时为之,其识自高也。
臣某言:臣伏闻宰相公卿百官及关辅百姓耆耋等,以陛下功崇德钜,天成地平,宜加号于殊常,以昭示于来代¹,陈请恳至,于再于三²。陛下仰稽乾符,俯顺人志,乃以新秋首序,令月吉辰,发扬鸿休,膺受显册³;天人合庆⁴,日月扬光,环海之间⁵,含生之类,欢欣踊跃⁶,以歌以舞⁷。臣某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¹“代”,或作“载”。
²“陈请恳至,于再于三”,或作“载陈情款,恳倒再三”,非是。
³元和十四年七月,群臣上尊号曰“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
⁴“合”,或作“交”。
⁵“间”,或作“中”。
⁶“欣”,一作“抃”。
⁷或作“以舞以歌”。
臣闻体仁长人之谓“元”¹,发而中节之谓“和”,无所不通之谓“圣”,妙而无方之谓“神”²,经纬天地之谓“文”,戡定祸乱之谓“武”,先天不违之谓“法天”,道济天下之谓“应道”。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子育亿兆,视之如伤,可谓体仁以长人矣;喜怒以类,刑赏不差,可谓发而中节矣;明照无私,幽隐毕达,可谓无所不通矣;发号出令,云行雨施,可谓妙而无方矣;三光顺轨,草木遂长,可谓经纬天地矣;除铲寇盗,宇县清夷,可谓戡定祸乱矣;风雨以时,祥瑞辐凑,可谓先天而天不违矣;国内无饥寒³,四夷皆朝贡⁴,可谓道济天下矣: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方当议明堂、辟雍之事⁵,撰泰山、梁父之仪⁶,搜三代之逸礼,补百王之漏典,时乘六龙,肆觐东后。
¹“长”上,或有“以”字,无“人”字。
²“妙而”,或作“妙算”,下同。
³“国”下,或无“内”字。
⁴“朝”上,或无“皆”字。
⁵“议”,或作“讲”,或上别有“讲”字。
⁶“撰”下,或有“集”字。
微臣幸生圣代,触犯刑章¹,假息海隅,死亡无日;瞻望宸极,心魂飞扬,有永弃之悲,无自新之望;曾不得与鸟兽率舞,蛮夷纵观为比²:衔酸抱痛,且耻且惭,无任感恩恋阙恳迫彷徨之至³,谨奉表陈贺以闻。
¹“章”,一作“宪”。
²“与”,或作“如”。
³“彷徨”,或作“傍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