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本 >
- 世界环境史-王玉山译
地震
地震是人们在地表上感受到的冲击波或强烈震动。它们通常是由地壳中断层线的断裂引起,致使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突然释放。地震也能由火山活动或人类行为——如工业或军事爆破——引发。
地震在世界任何地方几乎都可能发生,但它大多出现在活跃地带,从数十到数百英里宽不等。震中是地表位于震源正上方的点。多数地震都是小震,破坏不大或没有破坏,但大地震,伴随一系列小余震,却危害极大。根据震中位置的不同,地震可能对人口稠密地区及其基础设施(如桥梁、高速公路、公寓楼、摩天大厦和独栋住宅等)造成程度不等(甚至灾难性)的影响。
地震可以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和重要系统。它们也可以引发山崩与海啸(指足以淹没并摧毁沿海地区的巨浪),二者都能给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地震如果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从中恢复可能要很多年。
早期解释
人类在了解地震成因上走过了漫长旅程。起初,人们用神话和传说来解释地表之下的变动。从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公元前500—前428年)到中世纪晚期的德国教士兼议员康拉德·冯·梅根伯格(Konrad von Megenberg,1309—1374年),思想家们都认为(彼此差异不大)是困于地下洞穴中的气体造成了地震。伊奥尼亚自然哲学的创始人、米利都的泰勒斯(约公元前625—前547年),第一个将地震归因于浮在水上的大地运动。米利都的阿那克西美尼(公元前585—前526年)则认为干旱时大地干裂和潮湿时大地松软都会造成地震。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称地震是由困在地下洞穴中的压缩气体造成的,直到中世纪,这一看法还被用来解释气象与地震。在公元62年(或63年)2月5日发生于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地震灾难触动下,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塞涅卡(公元前4—公元65年)支持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罗马史家和《博物志》的作者老普林尼(23—79年)认为地震是发生在地下的雷暴雨。
公元1200年左右,当基督教下的西方重新发现古典遗产后,希腊的很多思想就跟基督教观念融合了起来。德国科学家和哲学家大阿尔伯特(Albertus Magnus,1193—1280年)支持对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及其阿拉伯与犹太注疏的研究,他自己的著作对科学的发展也有杰出贡献。德国人文主义者、医生和矿物学家格奥尔格·阿格里科拉(Georgius Agricola,1494—1555年)认为,地震是由太阳引燃的地下火造成。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0—前500年)提出的地心火假说流传久远,后在德国学者阿塔纳修斯·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1—1680年)的《地表之下的世界》(Mundus Subterraneus)一书中重新出现。
18世纪的科学家们越来越确信,没有什么自然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如何解释地震就成了启蒙科学家们的难题。英国医生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1687—1765年)在其《地震哲学》(Philosophy of Earthquakes)一书中写道,地震就像闪电,是由天地间的静电释放造成的。
18世纪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发生于1755年,它摧毁了葡萄牙的里斯本,造成约6万人死亡,并引发了关于地震成因的大讨论。次年,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年)提出了地震的化学成因说,他拒斥神秘主义和宗教解释,坚称原因就在我们脚下。
重大发现
英国的约翰·温斯罗普(John Winthrop,1606—1676年)和约翰·米歇尔(John Michell,1724—1793年)不但思考了地震成因,还开始思考地震的影响。温斯罗普是一位数学家和自然哲学家,他做出了地震是波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将在100年后再次流行。1760年,米歇尔发表了一项研究,在其中指明了地面的波状运动。他据此提出了那个将引导我们理解地震成因的观点。
另一项重要进展的出现归功于爱尔兰工程师罗伯特·马利特(Robert Mallet,1810—1881年),当时他正着手记录世界各地发生的地震。他编撰了一份包含6000次地震的目录,借此于1857年绘制出了当时最完整的世界地震图。地震的原因仍不可知,但是马利特的研究让人们了解了山脉与陆地的起源,为回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1880—1930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地壳各部分在液态核上缓慢漂移。魏格纳还设想,2亿年前存在着一整块巨大陆地(盘古陆)。
成因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为地震。天然地震进一步分为构造型——最常见的地震(90%以上的地震都是该类型)、火山型(与火山活动一起发生)和塌陷型(如在有洞穴地区发生的地震)。人为地震是由人类活动——像筑坝、采矿与核爆等——引起的地面震动。例如,在1967年12月,印度科伊纳的水库蓄水导致大地震,造成177人死亡。
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多数地震都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是组成地球岩层(地球的外部硬壳,包括地壳、大陆和板块)的大板块。地表由九大板块组成:六个陆地板块(北美、南美、欧亚、非洲、印澳和南极板块)和三个海洋板块(太平洋、纳斯卡和科科斯板块)。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并沿着深入地壳内部的断层移动。断层是岩层上的断裂带,其两侧发生了相对位移。比如美国加州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它分开了太平洋板块(旧金山和洛杉矶在上面)与北美板块。
当大洋(太平洋中部,大西洋中部)中的山脉有熔岩上涌时,岩石就会穿过地表向两边缓慢隆起。新板块不断形成,其他板块必然会在俯冲带(一个板块边缘陷入另一板块边缘之下的地方)被熔融。
地震、火山、造山运动与俯冲带一般被解释为各大板块稳定的水平运动的结果。大部分板块都包含陆地和海底。目前,非洲、南极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板块在扩张,太平洋板块则在萎缩。当板块碰撞,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这样的山脉就会隆起,并伴随持续的地震活动。
位于伦敦白城的地震屋。英国人约翰·温斯罗普和约翰·米歇尔一个世纪前提出的理论是现代地震成因论的先声。J. J.肖(J.J.Shaw)摄。
测震仪与里氏震级
地震由被称为测震仪的灵敏仪器记录。如今的测震仪记录的是地面震动的频段和振幅。震波图(地震仪产生的记录)显示了地震波在地表上的动态变化。地震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地震波:P(primary)波交替地压缩和膨胀岩石,S(secondary)波则垂直于P波的传播方向做剪切运动。通过震波图,我们可以确定地震的距离和能量,至少需要三个震波图来确定地震发生的位置。岩层断裂的开始处为震源,地表位于震源正上方的点是震中,震源与震中的距离为震源深度。
地震释放的能量由震级来衡量和表示。常见的震级衡量方式是里氏震级,以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1900—1985年)的名字命名。里氏震级算的是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对数,意味着7级地震的地震能量比5级强1000倍。
地震巨灾
下面不同地区的例子清楚说明了地震能对人类造成何种危害。
1906年:旧金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的7.8级地震,是美国加州历史上危害最大的地震之一,破坏区域超过600平方千米。加州大部分地区、内华达州西部和俄勒冈州南部部分地区都有震感。此次地震造成了美国本土所能观察到的最长的断层破裂。观测到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移位,距离超过300千米。根据修正后的1~12度麦卡利地震烈度分级(基于其地质影响),这次地震的最大烈度为11度。
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火灾估计夺去了3000人的生命,并造成约5.24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地震毁坏了该城和旧金山县所有地区的建筑。普通的砖木建筑损毁严重或被完全毁掉,排污和供水的干管破裂,包括一条从圣安德烈湖向旧金山供水的管道,从而中断了该市供水。这让地震发生不久就燃起的火灾无法控制,随后这些大火烧毁了旧金山的很大一部分。直到1908年,旧金山才开始快速复苏。
1995年:阪神—淡路(日本神户)
1995年1月17日,就在日本工业城市神户(人口约150万)的城区之下,发生了6.9级的阪神—淡路大地震。地震发生在淡路岛到神户的断层浅处。强烈的地面震动持续了20秒左右,大片区域遭到严重破坏。地震造成5000多人丧生,总损失超1000亿美元,约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2%。超过15万栋建筑被毁,高速公路、桥梁、铁路和地铁瘫痪,水、污水、煤气、电力和电话系统遭到大面积破坏。
神户被摧毁。它是当时世界六大集装箱货运港口之一,也是日本最大的集装箱货运港口。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它作为亚洲主要枢纽的地位下降,连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日本在地震研究方面投入了巨资,该国人曾相信他们会为下次地震做好准备,但阪神劫难让他们的信念遭受了重创。
2003年:巴姆(伊朗)
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城市巴姆发生地震,再次显示了低劣建筑质量与受害者众多之间的悲惨关联。这次地震的震级为6.5,震源在该城之下仅8千米。地震来袭时,巴姆的居民尚在睡梦中。死亡人数估计为4.32万,伤者超3万,还有10万人无家可归。死者众多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质量普遍较差,其中85%的建筑受损。尽管专家在震前就把该地划为地震高发区,但很多住宅还是传统砖房,屋顶很重。未经加固的建筑几乎无法抵御强震引起的地面晃动。
防震准备
人口密度的增大会放大地震的潜在危害,特别是在地震活动频繁的城市地区,如旧金山。为此,遵守抗震建筑标准非常重要。对新建筑进行合理规划与管控,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改造,可以令多种类型的建筑经受住地震冲击。遵守抗震建筑标准的障碍之一是成本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不富裕城市,成本的影响可能非常致命。
墨西哥城、中国四川省、海地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的地震,发生在距墨西哥城200千米的地方,但它对城市松软湖泥的震动比震中还强。近万人因地震死亡。随着劣质建筑倒塌,城市也遭受重创,多达10万个住宅单位和无数公共建筑被毁。
上亿人[1]住在不抗强震的建筑中,而强震果真发生了,这就是2008年中国四川省地震的情形。当时,中国多达9万人丧生或失踪,另有37.4万人受伤。
2010年1月12日下午,一场7级地震摧毁了海地——这个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国家——部分地区,这是该地200多年来最强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在加勒比与北美板块交界处的一条横贯海地的断层上,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当时太子港人口超过200万)以南16千米。余震持续了数天,包括一周后一次标记为5.9级的余震。截至2010年1月底,死亡人数估计为7万~20万。地震后果因两个因素而加重:震源深度浅,这意味着能量释放更接近地表,而不太可能被地壳吸收;海地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不合格建筑,许多建筑材料用的就是煤渣砖和灰浆。
预计未来还会发生更多高死亡率的大地震。由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快速建成的大都市都在地震高发区,即使有现代地震工程保护,悲剧的发生概率还是很大。
截至2010年,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仍无法被准确预测。但如果建设者依据所在地的地震危险程度来执行建筑标准,那么损失和伤亡就可以降到最低。
克里斯塔·哈默尔(Christa Hammerl)
奥地利中央气象及地球动力学研究所
另见《气候变化》。
延伸阅读
Bolt, B. A. (1976). Nuclear explosions and earthquakes: The parted veil. San Francisco:Freeman.
Bolt, B. A. (1993). Earthquakes. San Francisco: Freeman. Ghasbanpou, J. (2004). Bam.Iran.
Gubbins, D. (1990). Seismology and plate tecton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nsen, G. & Condon, E. (1990). Denial of disaster. The untold story and photographs of the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and fire of 190. San Francisco: Cameron and Company.
Jones, B. G. (Ed.) (1997).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arthquakes: Preparing for the unexpected. Buffal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Lay, T. & Wallace, T. C. (1995). Modern global seismology.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Richter, C. F. (1958). Elementary seismology. San Francisco: Freeman.
[1]作者在此处用词为“hundreds of millions of”,即“数亿”,按照四川省的人口总数(8100万左右,2008年),改为“上亿”是合理的。——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