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马水
巨马河出代郡广昌县涞山①,
即涞水也,有二源,俱发涞山。东迳广昌县故城南,王莽之广屏矣。魏封乐进为侯国②。
【注释】
①代郡:战国赵置。秦、西汉治所在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东汉移治高柳县(今山西阳高西南)。三国魏复治代县。广昌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涞源北七里。东汉属中山国。涞山:当在今河北涞源境内。
②魏:此指三国魏。乐进:字文谦。东汉末曹操部将。
【译文】
巨马水
巨马河发源于代郡广昌县的涞山,
巨马河就是涞水,有两个源头,都出自涞山。往东流经广昌县老城南面,这就是王莽时的广屏。魏时把这里封给乐进,立为侯国。
涞水又东北迳西射鱼城东南①,而东北流,又迳东射鱼城南,又屈迳其城东。《竹书纪年》曰:荀瑶伐中山②,取穷鱼之丘。穷、射字相类③,疑即此城也,所未详矣。
【注释】
①西射鱼城:与下文东射鱼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涞水县(今河北涞水县)西。”
②荀瑶:即智伯。春秋时晋国卿。中山:即中山国。春秋狄人所建,又称鲜虞国。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东北。
③穷、射字相类:穷的繁体字窮,与射字形相近。
【译文】
涞水又往东北流经西射鱼城东南,流向东北,又流经东射鱼城南面,又转弯流过城东。《竹书纪年》说:荀瑶讨伐中山,夺取穷鱼之丘。穷(窮)与射字形相似,可能就是此城,这也难说。
涞水又迳三女亭西①,又迳楼亭北②,左属白涧溪③。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然,望同积雪,故以物色受名。其水又东北流,谓之石槽水,伏流地下,溢则通津委注,谓之白涧口。
【注释】
①三女亭:当在今河北涞水县西。
②楼亭: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奇峰庄。
③属:连缀,连接。
【译文】
涞水又流过三女亭西面,又流过楼亭北面,在左岸与白涧溪相通。溪水有两个源头,合流成为一溪,溪石呈白色,望去如同积雪一般,所以溪就以石色而得名了。水又向东北流,名叫石槽水,水到这里潜流到地下,只有水满时才能流通,注入涞水,汇流处叫白涧口。
涞水又东北,桑谷水注之①。水南发桑溪,北注涞水。涞水又北迳小黉东②,又东迳大黉南③,盖霍原隐居教授处也④。徐广云⑤:原隐居广阳山,教授数千人,为王浚所害⑥,虽千古世悬,犹表二黉之称。既无碑颂,竟不知定谁居也。
【注释】
①桑谷水:当在今河北涞水县北。
②小黉(hónɡ):当在今河北涞水县。黉,古代的学校。
③大黉:即今北京房山区之六聘山。
④霍原:字休明。燕国广阳(今北京)人。西晋处士。
⑤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晋、宋间史学家、辞赋家。著作有《史记音义》《晋纪》等。
⑥王浚:字彭祖。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沈之子。西晋将领。
【译文】
涞水又往东北流,有桑谷水注入。桑谷水发源于南方的桑溪,往北注入涞水。涞水又往北流经小黉岭东面,又东转,流经大黉岭南面。这里大概是霍原隐居教学的地方。徐广说:霍原隐居广阳山,教授弟子数千人,后来被王浚所害。虽然时代已经很遥远,至今还留着大黉、小黉的名称。没有留下碑文颂辞,也就无从肯定到底是谁在这里隐居过了。
涞水又东北历紫石溪口与紫水合①。水北出圣人城北大亘下②,东南流,左会磊砢溪水③。盖山崩委涧,积石沦隍④,故溪涧受其名矣。水出东北,西南流注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迳圣人城东,又东南,右会檐车水⑤。水出檐车硎⑥,东南流迳圣人城南,南流注紫石水。又南注于涞水。
【注释】
①紫水:即紫石溪水。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
②圣人城: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大亘(ɡèn):即大亘山。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
③磊砢(luǒ)溪水:当在今河北涞水县一带。
④隍:壕沟。
⑤檐车水:当在今河北涞水县一带。
⑥檐车硎(xínɡ):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
【译文】
涞水又往东北流到紫石溪口与紫水汇合。紫水发源于圣人城北边的大亘山下,往东南流,在左岸汇合磊砢溪水。大概从前此处发生山崩,塌下的乱石堆满溪涧,所以溪水也就因此而得名了。磊砢溪水发源于东北,流向西南注入紫石溪水。紫石溪水又流经圣人城东,又往东南流,在右边与檐车水汇合。檐车水发源于檐车硎,往东南流经圣人城南面,南流注入紫石水。紫石水又南流注入涞水。
涞水又东南迳榆城南①,又屈迳其城东,谓之榆城河。涞水又南迳藏刀山下②。层岩壁立,直上干霄,远望崖侧,有若积刀,镮镮相比③,咸悉西首。
【注释】
①榆城:在今河北涞水县西。
②藏刀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董恂《永宁祗谒笔记》,藏刀山似即今之铁锁崖。《畿辅通志》,龙湾山在涞水县北五十里,高峰卓立,一名铁裹寨,上有铁锁崖。”
③镮镮(huán)相比:刀环挨着刀环排列着。
【译文】
涞水又往东南流经榆城南,又转弯从城东绕过,叫榆城河。涞水又往南流经藏刀山下。藏刀山层岩陡峭耸立,直插云霄,远望好像无数的刀堆在一起,刀环挨着刀环一把把排列着,刀头都朝向西方。
涞水东迳徐城北①,故渎出焉,世谓之沙沟水。又东,督亢沟出焉②。一水东南流,即督亢沟也;一水西南出,即涞水之故渎矣。水盛则长津宏注,水耗则通波潜伏,重源显于逎县,则旧川矣。
【注释】
①徐城:当在今河北涞水县北。
②督亢沟:今河北拒马河支流。自北京房山区西南,经今河北涿州、固安、高碑店等地入白沟河。
【译文】
涞水往东流经徐城北面,有一条旧河道在这里分出,人们称之为沙沟水。又东流,分出督亢沟。一条往东南流,就是督亢沟;一条往西南流,就是涞水的旧河道。水量丰沛时就长流滚滚;水量少时就潜入地下,到逎县后又重新流出地面,这就是旧河道了。
东过逎县北,
涞水上承故渎于县北垂,重源再发,结为长潭,潭广百许步,长数百步,左右翼带涓流①,控引众水,自成渊渚。长川漫下十许里,东南流迳逎县故城东。汉景帝中三年,以封匈奴降王隆彊为侯国②。王莽更名逎屏也。谓之巨马河,亦曰渠水也。
【注释】
①翼带:左右引纳。翼,左右两边像翅膀一样。
②隆彊:即李隆彊。原匈奴王,降汉,封遒侯。
【译文】
巨马水往东流过逎县北面,
涞水在逎县北部边境承接旧河道,水源重新流出,积聚成为长潭,宽约一百步,长数百步,左右两边接纳了许多小支流,汇集成为深潭。潭水往下流十来里,往东南流经逎县老城东面。汉景帝中元三年,将这地方封给投降汉朝的匈奴王隆彊,立为侯国。王莽时改名为逎屏。这条水称为巨马河,又叫渠水。
又东南流,袁本初遣别将崔巨业攻固安不下,退还,公孙瓒追击之于巨马水,死者六七千人①,即此水也。又东南迳范阳县故城北②,易水注之③。
【注释】
①“袁本初遣别将崔巨业攻固安不下”几句:事见《后汉书·公孙瓒传》:“绍遣将崔巨业将兵数万攻围故安不下,退军南还。瓒将步骑三万人追击于巨马水,大破其众,死者七八千人。”袁本初,即袁绍,字本初。东汉末群雄之一。崔巨业:东汉末袁绍部将。固安,北魏改故安县置,属范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西贯城。公孙瓒(zàn),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割据势力。
②范阳县: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定兴西南四十里固城镇。西汉属涿郡。三国魏属范阳郡。
③易水:即中易水,源出河北易县西,东流至定兴西南合拒马河。即古武水。
【译文】
涞水又往东南流,袁本初派遣别将崔巨业去攻打固安,但攻不下来。他退回时,公孙瓒追击到巨马水,死了六七千人,说的就是这条水。涞水又往东南流经范阳县老城北面,易水注入。
又东南过容城县北①,
巨马水又东,郦亭沟水注之②。水上承督亢沟水于逎县东,东南流,历紫渊东③。余六世祖乐浪府君④,自涿之先贤乡爰宅其阴⑤,西带巨川,东翼兹水,枝流津通,缠络墟圃⑥,匪直田渔之赡可怀,信为游神之胜处也。其水东南流,又名之为郦亭沟。其水又西南转,历大利亭南入巨马水⑦。
【注释】
①容城县: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容城北十五里城子村。东汉废。
②郦亭沟水:拒马河的支流。郦亭,在今河北涿州西南十八里。
③紫渊:当在今河北涿州西南,近河北涞水县界。
④六世祖:第六代祖先。乐浪:即乐浪郡。西汉元封三年(前108)置。治所在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大同江南岸土城洞,一说即今平壤)。北魏延和元年(432)废。正光末复置,徙治连城(今辽宁义县),改名乐良郡。府君: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
⑤先贤乡:即郦亭。爰:变更,更换。
⑥墟圃:田园。
⑦大利亭:在巨马水之西,与郦亭沟水中隔巨马河。
【译文】
巨马水又往东南流过容城县北面,
巨马水又东流,郦亭沟水注入。郦亭沟上游在遒县东面承接督亢沟水,往东南流经紫渊东边。我的六世祖是乐浪太守,从涿县的先贤乡移到水南。住宅西边是巨马水,东面就是这条水,支流相通,弯弯曲曲地在田园间流过,不但有鱼米之富令人怀想,也实在是游览的胜地。这条水往东南流,又叫郦亭沟。又转向西南,经过大利亭,往南注入巨马水。
又东迳容城县故城北。又东,督亢沟水注之。水上承涞水于涞谷①,引之则长津委注,遏之则微川辍流。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东南流迳逎县北,又东迳涿县郦亭楼桑里南②,即刘备之旧里也③。又东迳督亢泽④。泽苞方城县,县故属广阳,后隶于涿。《郡国志》曰:县有督亢亭⑤。孙畅之《述画》有督亢地图⑥,言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入秦⑦,秦王杀轲,图亦绝灭。地理书《上古圣贤冢地记》曰⑧:督亢地在涿郡。今故安县南有督亢陌⑨,幽州南界也⑩。《风俗通》曰⑪:沆⑫,漭也⑬。言乎淫淫漭漭,无崖际也。沆泽之无水,斥卤之谓也⑭。其水自泽枝分,东迳涿县故城南,又东迳汉侍中卢植墓南⑮,又东,散为泽渚,督亢泽也。北屈注于桃水。督亢水又南,谓之白沟水⑯,南迳广阳亭西⑰,而南合枝沟。沟水西受巨马河,东出为枝沟⑱,又东注白沟。白沟又南,入于巨马河。
【注释】
①涞谷:具体不详。当在今河北涞水县。
②楼桑里:在今河北涿州南二十里楼桑。
③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④督亢泽:古督亢(在今河北涿州东,跨涿州、固安、新城等地)中有泽陂,周五十余里,支渠四通,富灌溉之利。战国时为燕膏腴之地。
⑤督亢亭:在今河北涿州东南十五里。
⑥孙畅之:南朝宋奉朝请。著述家。《述画》:又称《画记》,是孙畅之所撰的我国较早的一部画品论著。已佚。督亢地图:孙畅之所撰《述画》中的内容,已佚。
⑦赍(lài)入:携带而送入。
⑧《上古圣贤冢地记》: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上古圣贤冢地记》,即《皇览》也。”
⑨督亢陌:当在今河北涿州东南。
⑩幽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西南)。
⑪《风俗通》:书名。一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主要收录有关古代历史、风俗礼仪、山河泽薮、怪异传闻等内容。
⑫沆(hàng):水广大的样子。
⑬漭(mǎng):水广大的样子。
⑭斥卤:盐碱地。
⑮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经学家。
⑯白沟水:为巨马河一支流。自拒马河分出,历今河北涿州、高碑店等地,复与拒马河合流。
⑰广阳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别一广阳亭,当在今新城县(今河北高碑店东南新城镇)东,非广阳县故城也。”
⑱枝沟:《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枝沟在新城县境。”
【译文】
巨马水又往东流经容城县老城北面。又东流,督亢沟水注入。督亢沟水上游在涞谷承接涞水,打开水口放水,便长流直下,堵住水口,就成为一缕细流以至断水。水性和顺,如何加以改造和利用,全靠我们自己。督亢沟水往东南流经逎县北面,又往东流经涿县郦亭楼桑里南面,这就是刘备的故乡。又往东流经督亢泽。这片沼泽把方城县环抱在里面。方城县原属广阳郡,后来划归涿郡。《郡国志》说:方城县有督亢亭。孙畅之的《述画》中记载有督亢地图,说到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献图,秦王杀了荆轲,图也从此亡佚了。地理书《上古圣贤冢地记》说:督亢在涿郡。现在的故安县南面有督亢陌,是幽州的南界。《风俗通》说:沆,就是浩淼。有烟波浩淼无边无际的意思。无水的洼地叫沆,就是盐碱地。沟水从泽地分支流出,往东流经涿县老城南面,又往东流经汉侍中卢植墓南,又分散东流,形成沼泽,就是督亢泽。向北转弯注入桃水。督亢水又南流,叫白沟水,往南流经广阳亭西面,然后南流汇合了枝沟。沟水西头引入巨马河水,向东分出成为枝沟,又东流注入白沟。白沟又南流,汇入巨马河。
巨马河又东南迳益昌县①,护淀水右注之②。水上承护陂于临乡县故城西③,东南迳临乡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云为侯国④。《地理风俗记》曰:方城南十里有临乡城,故县也。淀水又东南迳益昌县故城西南,入巨马水。
【注释】
①益昌县:即益昌侯国。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永清东南。东汉废。
②护淀水:当在今河北固安一带。
③护陂:当在今河北固安一带。临乡县:西汉置,初为侯国,后为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固安西南。东汉废入方城县。
④广阳顷王子云:即刘云。封临乡侯。
【译文】
巨马河又往东南流经益昌县,护淀水从右边注入。护淀水上游在临乡县老城西面承接护陂,往东南流经临乡城南。汉时把这地方封给广阳顷王的儿子云,立为侯国。《地理风俗记》说:方城南面十里有临乡城,是一座旧县城。淀水又往东南流经益昌老城西南,流入巨马水。
巨马水东迳益昌县故城南。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①。王莽之有秩也。《地理风俗记》曰:方城县东八十里有益昌城,故县也。
【注释】
①广阳顷王子婴:即刘婴。封益昌侯。
【译文】
巨马水往东流经益昌县老城南面。汉朝把这里封给广阳顷王的儿子婴,立为侯国。就是王莽时的有秩。《地理风俗记》说:方城县东八十里有益昌城,是旧时的县城。
又东,八丈沟水注之①。水出安次县东北平地②,东南迳安次城东,东南迳泉州县故城西③,又南,右合滹沱河枯沟。沟自安次西北,东迳常道城东,安次县故城西,晋司空刘琨所守以拒石勒也④。又东南至泉州县西南,东入八丈沟。又南入巨马河,乱流东注也。
【注释】
①八丈沟水:当在今河北廊坊一带。
②安次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廊坊西北古县村。北魏属燕郡。
③泉州县:战国秦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天津武清(杨村镇)西南城上村。汉属渔阳郡。西晋属燕国。北魏废。
④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定州)人。西晋大臣。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
【译文】
巨马水又东流,八丈沟水注入。八丈沟水从安次县东北的平地上涌出,东南流,经过安次城东面,往东南流经泉州县老城西面,又南流,在右边汇合滹沱河的枯沟。枯沟从安次县西北往东流经常道城以东、安次县老城以西,晋时司空刘琨驻守这里抗击石勒。枯沟又往东南流,到了泉州县西南,往东注入八丈沟。八丈沟又往南注入巨马河,乱流往东奔去。
又东过勃海东平舒县北①,东入于海。
《地理志》曰:涞水东南至容城入于河。河,即濡水也。盖互以明会矣②。巨马水于平舒城北,南入于滹沱,而同归于海也。
【注释】
①东平舒县: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东汉属河间国。
②“河”几句:《水经注疏》:“戴(震)云,按此谓南濡。会贞按:北濡入涞见《汉志》,则濡入涞,涞入濡,可云互以明会。而涞至容城入河,郦氏谓河即濡水,准以地望,明指南濡。古无南濡入涞之文,而郦氏云以明会,实属可疑。全(祖望)本有此句疑三字,而赵(一清)本不载,此非刻全本者所能伪为,当是七校真本。又按《汉志》灵邱下云: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洪颐煊云:滱亦名河,滱水入河即入滱也。较郦氏谓河即濡水为胜。”
【译文】
巨马水又往东流过勃海东平舒县北面,往东注入大海。
《地理志》说:涞水往东南流,到容城入河。这里所说的河就是濡水。两水相互汇合。巨马水从平舒城北面,往南注入滹沱河,合流奔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