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杀者
令人奇怪的是相对于系列杀人案件,直接对于滥杀案件的研究很少。或许因为滥杀案件令人恐惧,不像系列杀人案那样具有神秘色彩,惹人好奇。而且滥杀发生的速度很快,往往没有预先警示杀戮就结束了。作案人通常是明确的,一些作案人甚至是在现场丧生、自杀或者被警方射杀的。假如作案人被抓获,他们几乎都会认罪。系列杀手作案则不同,作案可能会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而且作案人难以确定。
研究人员在传统上将个人滥杀案件分为两大类:典型滥杀和灭门滥杀。常见的典型滥杀案例是一个人走进公共场所,比如一家快餐店、大型商场或者影剧院随机杀戮(有时候也是有选择对象的杀戮)。这类典型的滥杀也被称作公共场所的滥杀(publicmass murders),基本上是使用枪支进行杀戮。灭门滥杀也称家庭内滥杀(domestic massmurders),一般有使用枪支的,还有使用其他工具的,如刀、毒药和制造溺水等。在灭门滥杀中,至少有3名以上家庭成员被另一名家庭成员杀害。作案人也经常会自杀,一般也会被归类为滥杀(自杀案件)。家庭内杀人在第九章中讨论过。滥杀案件的第三种分类是恐怖分子实施的滥杀案件。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
一些典型的滥杀案件还可以进一步分类。很多时候,公共场所滥杀的被害人似乎是随机的,实际上,作案人是将某一群体视为敌对的或认为他们代表了某种并无理由的威胁群体。2012年在锡克教寺庙被杀的6人很可能是因为其宗教信仰才被选为杀害目标的。在挪
威的滥杀案件中,布雷维克反对“多元文化势力”,但他开枪扫射时,人们听到他在喊着“我
要把你们都杀掉,马克思主义者”(Seierstad,2015)。他的被害人大多数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在参加青年劳动党组织的野营活动。马克·雷平(Marc Lepine)走进蒙特利尔大学教室,命令所有男学生离开教室,责骂女学生并开枪射击。因此,这类滥杀动机在其他常见的滥杀动机外还包含着对某一群体的憎恶。
在本章中,我们将集中讨论典型的滥杀案件,不管杀手是选择一类被害人还是不选择特定的被害人。在这些方面都不乏实案,包括前文已经提到过的案例。在2012年5月,一名男子走进一间西雅图的咖啡馆,射杀了4人,射伤了1人,然后杀死了1名女性并抢走了她的汽车。在警察抓到他之前,他开枪爆头自杀。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滥杀案件、2008年北伊利诺伊州大学滥杀案件、2009年在纽约州伯明翰顿的滥杀案件、2015年在俄勒冈州罗斯伯格的滥杀案件以及其他一些案件都是滥杀案件的案例。在这些案件中,杀手进入建筑物或者教室,在自杀前对大多数被害人进行随机杀戮。对这些滥杀案件进行分类还是非常困难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滥杀案件被分类为恣意滥杀案件(spree massmurder)。因为作案人在一天内连续作案,没有“冷却期”,杀戮也不是发生在一个地点的。挪威滥杀案件发生在两个分离的地点:一处在奥斯陆首相官邸外,一处在附近的小岛上。公共场所的枪击滥杀
公共场所的枪击滥杀是指杀手实施杀人的地方多选在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工厂、商厦、饭店、停车场和公共交通枢纽(包括机场)。在过去的近30年间(1983—2012年),在美国大约发生了78起公共场所枪击滥杀,造成了547人遇难(不包括杀手本人)(Bjelopera,2013)。即使算上最近的几起案件(比如,新城案件、奥罗拉案件),在过去的30年里,公共场所枪击滥杀的遇难人数应该也不到1000人。虽然令人震惊、恐惧和悲痛,但公共场所枪击滥杀案在过去的一年里只占全部杀人案的极小比例。例如,仅在2013年,枪支杀人的遇难者为8454人(FBI,2014)。
然而,根据联邦调查局的一份特别报告,枪击滥杀案件数量在上升(Barrett,2014)。政府也确认,在2000—2013年,有160起枪击案件,平均每年发生16.4起。在2000—2006年,平均每年发生6.4起枪击案件。大多数枪击案件(73起)发生在商业场所,比如大型商厦、办公室或者电影院:发生在教育场所和行政场所的分别为39起和16起。总共有160起枪击案件,造成了486人死亡,557人受伤。
没有方法能够让专家学者和司法部门工作人员预测滥杀案件的发生。在对滥杀案件的案例研究中,我们常常能够确认在一些案件中的一般性风险因素,采取一些心理矫治措施。但是总体而言,我们无法确认谁会不会去实施这类滥杀案件。许多个人具有这类风险因素,一些个人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威胁和指责漫骂。在处理滥杀案件时,司法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杀手造成的破坏。不过,一些预防措施还是能够做到的。假如某人扬言威胁或者囤积枪支武器,司法部门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其获得枪支武器。
滥杀案件的其他特征也被认识到了。公共场所枪击滥杀案的嫌犯通常是男性、白人,他们一般独自作案。他们一般饱受挫折,有愤怒情绪,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绝望,但这并不是说具有这类特征的人必然实施公共场所滥杀。在公共场所进行枪击滥杀时,枪手可能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有一种掌控他人的感觉。而且,这些杀手可能会有一种一日成名的感觉,相信自己的名字将会一直为人所知。就像下面的内容中将要讨论的恐怖分子,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有通过作案出名的愿望。
第十章·多重杀人、校园和职场暴力
大多数滥杀案件中的杀手没有犯罪记录或者精神病史(Fox&DeLateur,2014)。事实
上,尽管其中一些人曾经接受过心理健康诊断(例如,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案件中的枪手和奥罗拉影院案件中的枪手)。他们的年龄通常在35~45岁,他们相信自己没有机会改变现状。从本章中引述的案例来看,在年龄范围上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他们的个人生活以他们自己的标准来看是失败的,他们常常遇到过一些灾难或者受过严重损失,比如痛失有意义的工作,或者其他一些重要的事物。2015年阿尔卑斯山坠机案件中的副驾驶员显然因其视力问题无法继续他热爱的工作而抑郁。挪威滥杀案件中的杀手安德尔斯·布雷维克曾在经商中多次尝试,但失败过6次。他无法与女性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一名“邮购新娘”离他而去后,他搬回到母亲家,在家中宅了5年,过着网上生活(Seierstad,2015)。在乌姆普夸社区大学滥杀案件中枪杀了9人的杀手曾经在网上抱怨过自己没有女朋友。另一名枪手也抱怨过,女性没有给他足够的关注。
滥杀案件的杀手通常精心策划,有时会经过非常长的计划期,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非常镇定,有条不紊。奥罗拉影院案件中的枪手在配备致命武器的同时,还装备了催泪瓦斯和面罩。他还在自己的公寓内安放了诱杀装置。他有一本精致的笔记本,记录了实施系列杀人的计划。挪威杀手租赁了一处农场房,在那里组装炸弹。乌姆普夸社区大学枪手进入校园时,穿着防弹衣,携带了多种武器。杀手的攻击目标经常是选好了的,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选好的、经过精心策划的。他们的准备经常会包括,“地点、时间、杀害对象和使用的武器”(Fox&DeLateur,2014,p.126)。他们下定决心要完成其任务,无论面前有什么艰难险阻。攻击目标既可能是他们不满的象征符号(比如他们的工作场所),也可能是造成不幸的事物。杀手们策划的犯罪计划通常是具体的,在屠杀时会保持镇定的状态。福克斯和德拉特(Fox&DeLateur,2014)指出,“滥杀案件的凶手会有一个心理脚本,这个脚本已经反复预演了多次,按照这个剧本实施犯罪,他们会感到舒服”(p.127)。
在公共场所实施滥杀的枪手通常都计划自己在枪击中死亡,他们的任务特点是杀人和自杀。在实施滥杀后被警察击毙,不然就自杀,大约有50%的枪手调转枪口自杀了(Bjelopera et al.,2013)。
在近几年里,公共场所发生的枪击案多在大型商厦内。大多数案件发生在周日。枪手通常既不是商厦的雇员,也与商厦内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恩怨关系(FBI,2013)。另外,发生较多的枪击案的地点是教育机构内,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表10.4列出了近年来在美国发生并造成了大量伤亡的四起枪击滥杀案。请注意,在其他国家也有枪击案件或者恐怖袭击案件,但造成较大伤亡的案件并不都是涉枪案件。
表10.4
截至2012年,在美国造成大量伤亡的枪击滥杀案件时间
地点
伤亡人数 2012年7月20日
科罗拉多州奥罗拉西奈马克16世纪剧院
70(12人死亡,58人受伤)2007年4月16日
弗吉尼亚州布莱克伯格市的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 49(32人死亡,17人受伤)2009年11月5日
得克萨斯州胡德堡市的胡德堡军事训练营
45(13人死亡,32人受伤)2012年12月14日 康涅狄格州新城的桑迪胡克小学及一所住宅
29(27人死亡,2人受伤)来源: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2013,September 16).A study of active shooter incidents in the UnitedI States between 2
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滥杀案件的作案人通常喜欢用枪作为武器,特别是半自动化武器,在短时间内造成最
大人员伤亡。除非携带炸弹或者造成飞机失事,可能没有其他武器比半自动枪支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夺走很多人的生命了。在很大程度上,高性能的半自动或全自动枪械是导致近期几起滥杀案件大量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
滥杀类型
詹姆斯·福克斯杰克·莱温(James Alan Fox&Jack Levin,2003)基于滥杀的动机 提出了五种类型说,分别是复仇、权力、忠诚、利益和恐怖。根据福克斯和莱温(Fox&Levin,2003)的观点,最多见的滥杀动机是复仇,可能针对特定的个人,也可能针对特定的群体。通常,作案人会攻击他厌恶的人或群体。福克斯和莱温提出一个概念“杀其代表(murder by proxy)”,选择特定的被害人是因为他们与要复仇的对象具有相似或关联性。例如,25岁的马克·雷平长期憎恨女权主义者,这成为他在蒙特利尔大学实施残暴滥杀的原因。尽管一些被他杀害的女性并不是女权主义者,但他认为,主张女权主义者的一定是女性,所以在场的女性就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就是他要杀害的对象。
另一起较近的复仇滥杀案件发生在2009年3月10日,28岁的迈克尔·麦克伦多(MichaelMclendon)在亚拉巴马州南部实施了一起滥杀案件,这名枪手杀死了包括自己在内的11人。他列出了一个名单,称这些人“对他做过错事”。他放火将他妈妈的房子烧为平地(后来在屋内发现了他妈妈和4只狗的尸体),在肉肠加工厂射杀了大多数被害人,实施屠杀的几天前他还在那里工作。
福克斯和莱温(Fox&Levin,2003)提出的第二种滥杀类型是出于寻求权力感和控制欲而实施的滥杀。这类作案人享受并渴望为他人制造恐惧,对被害人进行操控的感受。通常,复仇和权力的需要是同时存在的。这种寻求权力感的杀手会同时追求报复和控制感。福克斯和莱温认为,这种对于权力控制的渴望会使这类滥杀犯罪的作案人将自己武装起
来,携带具有相当火力的攻击性武器。有刑侦人员提到,这类杀手有的会将自己装扮成突击队队员。另一个实例是詹姆斯·休伯特,即麦当劳快餐店杀手,他实施的就属于复仇类型的滥杀,因为他厌恶西班牙裔人和他们的孩子。
第三种滥杀类型出于“热爱和忠诚”的动机,这种杀害基于一种愿望,即将被害人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许多家庭内的杀戮源于这类动机,“典型的案例是:一名丈夫或者父亲对其家族的命运感到悲观失望,他不仅结果了自己的生命,还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包括他的妻子,因为他想让他们免受他的死带来的痛苦和今后生活的磨难”(Fox&Levin,2003)。
滥杀的第四种类型是出于利益动机。这种滥杀的目的是要消灭被害人和证人,比如抢劫杀人,以及犯罪集团之间因为毒品而火拼的滥杀。这类滥杀的动机在于向其他潜在的证人传递信息:假如你试图向官方作证,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到你身上。
滥杀的第五种类型是出于制造恐怖的动机。在这种情境中,作案人想要通过制造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杀人案件散播某种恐怖信息。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就是这种臭名昭著的滥杀代表之一。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着一个位于南加利福尼亚州的准公社。他实际上是一个有点煽动能力却又非常心理变态的人,想向他领导的南加利福尼亚州准公社释放一些紧张恐怖的气氛。他是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特别受到一首歌曲《混乱不堪》(Helter Skelter)的影响,这首歌收录在披头士乐队的《白色专辑》(White Album)中。曼森 将这首曲子诠释为非裔人与白人之间会发生战争的启示和预言。他希望通过他的追随者们对有钱的白人实施残暴的滥杀再嫁祸于非裔人从而挑起一场种族战争。曼森具有控制世界
第十章·多重杀人、校园和职场暴力
的疯狂幻想(Deal&Hickey,2003)。他认为,“混乱不堪”一旦开始,非裔人将最终杀死
所有白人,除了他自己和他的家庭,因为他们将躲藏在荒野(Deal&Hickey,2003)。1969年8月9日,曼森告诉他的4名追随者,现在是“混乱不堪”开始的时候了,他指示这些追随者实施残暴的滥杀犯罪并要留下一些记号,留下一些古怪的标志给白人社区制造可怕与恐怖的氛围。他们选择的作案地点是著名女演员莎伦·塔特(Sharon Tate)和电影导演罗马·波兰基(Roman Polanski)位于洛杉矶高档社区的家。那天晚上,这群追随者残暴地杀害了5名被害人,包括怀着8个半月身孕的塔特。波兰基当时在国外逃过一劫。实施杀戮后,他们用被害人的鲜血在屋子前门上写下了“猪猡(pig)”的字样。
第二天晚上,6名曼森的追随者再次出发,在他的指示下去杀害另一位富有的超市经理莱诺·拉比安卡(Leno LaBianca)和他的妻子,后者是一名成功的时装店老板。在莱诺被杀害后,一名追随者在莱诺尸体的腹部刻上了“战争(war)”的字母。这群追随者同样在房屋的3个不同的地方留下了恐吓信息,用被害人的鲜血写下“死猪(death to the pigs)”“死翘(rise)”和“混乱不堪(Healter Skelter)”的字样。曼森最终被捕,法庭判定他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并被判死刑。但是在1976年,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取消了死刑,对他的判决被改为终身监禁。
曼森的一名追随者沃森(Tex Watson)宣称在监狱里找到了上帝。另一名追随者弗拉姆(Lynette Squeaky Fromme)获得了假释,后来因威胁要杀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再度入狱。2009年她再度被从监狱释放。还有另一名追随者阿特金斯(SusanAtkins)于2009年的秋天因癌症死在狱中。曼森的其他追随者有些已经被假释,有些还在监狱服刑。
假如“混乱不堪”理论正确,就说明了滥杀是受散布恐怖的动机引起的。其他因抢劫甚至吸食毒品导致的滥杀更多地与利益或者复仇相关。整体而言,福克斯和莱温提出的分类方法有助于理解滥杀案件的作案人,但是该分类没有得到实证研究文献的支持。描述性分类可能适合或者不适合某个特定的作案人。
本章后面将介绍具体环境中的滥杀犯罪,或者是容易形成滥杀犯罪的环境。校园暴力和工作场所暴力不一定会造成死亡的后果,但是一旦造成了伤亡,就很可能是多人伤亡。近些年,这些犯罪活动被媒体广泛报道,许多研究也关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