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攻击和暴力

字数:1384

本章目标

探讨在界定和识别攻击行为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评述关于攻击和暴力发展的理论。

强调攻击行为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探讨在攻击和暴力行为过程中生物因素和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

概述在理解攻击和暴力时出现的重要概念,如:敌意归因偏差、武器效应和传染效应。介绍一般攻击模型和“我”的立方(P)理论。

评价数字化、电子和其他媒介方式对攻击和暴力的影响。审视关于模仿(模仿效应)犯罪的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实施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历史已相当漫长,在有记载的5600年中,人类共进行了14600次战争,平均每年2.6次(Baron,1983;Montagu,1976)。如今的人们十分害怕意外的战争、恐怖袭击或滥杀事件。事实上,暴力在家庭内部或高犯罪街区发生

的可能性更大。无论怎样,正如在第一章中提到的,自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暴力犯罪率急剧下降(FBI,2014a)。

暴力和攻击密切相关,但不是所有的攻击都是暴力。有的人认为攻击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千百年的经验让人类认识到攻击可以带来物品、土地和财富,可以保护财产和家庭,还可以赢得声望、地位和权力;还有一些人认为,要是没有攻击,人类可能早就灭绝了;但仍有一些人尖锐地指出,从古至今,攻击行为都是无数社会和个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攻击—将被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予以界定—是本章重点讨论的内容,它是暴力犯罪的重要基础。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攻击对我们理解暴力和非暴力犯罪及那些可能不一定必然划分为犯罪的行为(如合法地使用武力)有实质性的贡献。人类的攻击是本能的、生物性的、习得的,还是混合了所有这些特征?如果攻击源于一种天生的、生物学的机制,那么用于控制、减少或消除攻击行为的方法将与那些认为攻击是习得的人所采用的方法不同。

从研究攻击的学术文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学者们对攻击持有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攻击行为主要源于生理因素和基因,是人类早期历史进化的结果。支持这种生理基

因观的有力证据可以从动物王国中找到有关人类攻击行为的解释,而攻击正是发源于此。

支持习得观的研究者认为,尽管有些动物可能具有攻击行为的基因,但是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这种观点同样得到了大量的证据支持。还有部分研究者保持了一种中立的态度,对这两种观点部分地接受或反对。但有研究显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个8岁孩子所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水平会持续到成年几乎保持不变(Kokko&Pulkkinen,2005)。

如果攻击和暴力反映了人性中内在的、遗传基因决定的一面,那么就像巴伦(Baron,1983)所指出的,我们将得出一种悲观的结论—我们只能对天生的攻击驱力予以暂时的控制,通过对社会和环境的设计阻碍暴力的发生,如当暴力出现时立即给予不良后果(惩罚)。如果暂时撇开道德和法律问题,可能还存在一种较好的做法,通过精神外科手术、电极植入和药物管理等有效的方法对暴力行为予以控制,这些手段即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攻击,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

相反,如果认为攻击是习得的,也就是说攻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情境、社会环境等变量的影响,那样我们可能会更加乐观。攻击在人类生活中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探明在攻击的获得和保持中哪些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改变人类的行为。人类的攻击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例如,体育竞赛、打猎、在军队中服役、执法部门的工作等,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是被社会所许可的,而且这种攻击行为可能是必需的,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攻击性在政界和商界是被提倡的,本章所关注的是那些没有合理表达的攻击,尤其是在暴力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因此,本章所要讨论的是那些负面的,不被社会许可的攻击行为。

攻击的定义

攻击的理论观点

攻击和暴力中的社会学习因素

攻击的认知模型

外显性攻击和隐蔽性攻击

媒体暴力的影响

总结和结论


总结和结论攻击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