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犯罪与人格异常
本章目标
介绍一类特殊的犯罪人(人格异常犯罪者),他们在情绪、认知及行为上不同于其他犯罪人。综述各种人格异常的测量方法。
概述人格异常最初的四个核心因素和两个新的核心因素。探讨未成年人人格异常的特征。
鉴定未成年人人格异常的道德困境。考察人格异常的神经生物学内容。介绍人格异常的双过程模型。
介绍对成年人格异常和未成年人人格异常者有代表性的治疗对策。
我们常常听到骇人听闻的罪行,犯罪人要么被描述为“疯狂的变态犯罪人”,要么被描述为“邪恶的变态狂”;或者听说,在我们中间,这类人越来越多,类似的“心理变态犯罪人”经常出现在娱乐媒体中,而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动的视频游戏中。人们对于心理变态犯罪人的认识与真正的人格异常犯罪者大相径庭,心理学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历史已有50年之久。
“鉴于人格异常与犯罪和暴力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刑事司法体系中备受争议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之一”(Porter,2000,p.227)。道格拉斯、尼克罗夫、凯莱和埃登斯(Douglas,Nikolova, Kelley, & Edens 2015)写道:“在法律和心理学、司法心理健康以及 人格和刑事司法领域,人格异常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概念之一”(p.306)。一位著名的研究心理失常的心理学家保罗·弗里克(Paul Frick,2009)曾写道:“人格异常的概念不论在法律体系中(例如,要界定高风险的累犯)、在精神卫生体系中(例如,若要界定一类需要特殊对待的反社会人格者),还是在试图解释反社会与攻击行为成因的研究中(例如,界定反社
·本章标题Psychopathy一般读物都译为“精神病态”。而从整章内容看,本章重点在介绍与反社会行为有关的人格异常及检测。在由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出版的阿瑟·S.雷伯(Arthur S.Reber)主编的《心理学词典》中,对Psychopath一词的解释非常明确:“有两种用法,均已陈旧。(1)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的统称。这种用法在专业著作中已不用,但在通俗读物中仍常见。(2)被诊断为患有精神病态人格的人。注意,这个词现已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所代替”(p.676)。
可见,专业领域早已放弃了对“精神病态(者)”的使用。翻译本章时还可明显看出,全章内容不限于反社会人格。同时考虑“病态”和“变态”不如“异常”更为严谨,即异于常态。因此,本章最后采
am 译者注
会群体的独特成因),均十分重要。(p.803)”人格异常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焦点已不足为奇,更何况它又和犯罪行为有关。
最近,涉及未成年人人格异常的话题已成热门并引发了争论。一些研究者质疑识别未成年人人格异常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识别具有人格异常特征的未成年人很重要,旨在早年对其进行及时干预治疗。伴有人格异常特征的未成年人(比如,性格上的冷酷无情)被认为极易在其人生中出现反社会行为。
人格异常者与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仍有不同,后者是一种非临床上的说法,是指那些经常违反法律的个体。人格异常者也不等同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但一些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仍把二者混为一谈(Gacono,Nieberding,Owen,Rubel,&Bodholdt,2001)。此外, 人格异常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如此接近以至几乎无法区分。尽管如此,二者的区别仍值得关注,我们在本章就尝试区别对待它们。鉴于人格异常在犯罪心理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专用一章来阐述对这类引人关注的行为的研究和其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