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入室盗窃、强闯民宅、偷窃及“白领”犯罪
本章目标
综述一般的非暴力犯罪。
概述入室盗窃,包括财产线索、动机、作案人员信息及认知过程。探讨入室盗窃对被害人的心理影响。
描述强闯民宅的特性。
探讨偷车、劫车以及作案人的动机和决策过程。描述身份盗用及心理后果。
探讨偷窃商店的普遍性以及作案人动机和其他心理因素。综述“白领”犯罪的界定和类型,包括格林的职务犯罪分类。
本章讨论的犯罪数量居多却又似乎缺少共性。本章即将介绍的大部分犯罪不同于之前讨论过的各种犯罪。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从犯罪行为本身来看没有突出的身体攻击或者暴力倾向,虽然其中某些案件(例如,劫车和入室盗窃)会出现附带的暴力行为。此外,法人犯罪或许涉及事实的和潜在的暴力(例如,违反安全标准)或对环境造成破坏。
在此讨论的犯罪将涉及与前不同的心理学概念。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自尊、挫折、攻击行为等概念我们已在前些章中花费大量时间探讨过了,本章将不再强调,尽管这些概念仍然与在此探讨的犯罪行为有关。另一方面,我们将会在本章强调一些新概念,比如,自我强化、期望、合理化和动机等。
本章探讨的大部分犯罪类型属于官方犯罪统计数据中的侵财犯罪。侵财犯罪一般涉及非法获得钱财和物品,或者非法损毁财物以获得某种经济利益。根据UCR,有四种主要的(都属于一类犯罪的)侵财犯罪:入室盗窃、一般盗窃或偷窃(包括欺诈)、偷车和纵火。在这四种侵财犯罪中,纵火是最复杂的类型。利益并不都是侵财犯罪的动机,同样,纵火也并不都是为了利益。例如,有的纵火是故意破坏财产,也有的是通过纵火来掩饰其他犯罪活动,甚至是故意杀人。当儿童和青春期少年实施纵火犯罪时,纵火被称作放火(fire—setting),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失常。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将会在下一章探讨纵火犯罪。
尽管侵财犯罪一般不会涉及身体攻击,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与前几章中讨论过的暴力犯罪相似—即对被害人有去人性化的表现,尽管这种表现可能与在暴力犯罪中经常发生的去人性化有所不同。就像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去人性化会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或者
某个群体中,把人视为物体,而不是人类。当某人不再把其他人当人看待,他就可能会对被害人做出没有人性的行为。在大多数经济犯罪或者侵财犯罪中(比如,偷窃和入室盗窃),作案人大多会避免与被害人发生正面接触,这样作案人就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了。他们通常不直接观察或者体验被害人在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受到的伤害。因此,那些内在价值观和社会约束力对作案人基本失效,作案人可以很容易地抑制自我良知,否认或辩解自己的行为。就像格雷沙姆·赛克斯(Gresham Sykes,1956)指出的,由于被害人在客观上是陌生的,作案人在其内在情感上可以轻而易举地减轻内疚感。他们不会去想他们的犯罪行为对被害人的影响,因为作案人不会将被害人视为感性的人,而只是一个客观目标。目前,在许多网络诈骗案件中,这类情况更普遍。另一方面,在抢劫车辆或者强闯民宅的案件中,这种去人性化更困难,特别是在强闯民宅案件中。
表14.1显示了2013年UCR中属于一类犯罪的侵财案件情况。如表所见,一般盗窃占全部侵财犯罪的2/3;其后是入室盗窃,约占侵财犯罪的1/4。就像暴力犯罪数量在下降一样,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侵财犯罪案件也在减少。2013年的侵财犯罪比2004年下降了16.3%,比2012年减少了4.8%,入室盗窃案件减少得最多,相对于2012年减少了8.6个百分点。
表14.1
侵财犯罪(2013)犯罪类型
犯罪数量
一类侵财犯罪的比例/%全部侵财犯罪
8632 512
一般盗窃-偷窃
6 004453
67 入室盗窃
1928 465
23 偷窃机动车
594
8 纵火罪
44 840
2
源: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2014a).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3:Uniform Crime Reports.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Justice.
除上述几类侵财犯罪外(入室盗窃、偷窃、一般盗窃、偷窃机动车),本章还会涉及身份盗用犯罪和劫持车辆。身份盗用犯罪属于蔓延得极快的一种犯罪类型,主要源于大量互联网数据的使用。劫持车辆是一种独特的机动车盗窃犯罪,尽管相对稀少,不过这类案件引起了大量研究。我们还会讨论白领犯罪,探讨这些较困难的概念界定。
显然,实施经济犯罪和侵财犯罪的多数人是为了钱或其他有形的回报(满足生理、心理或社会的需要)。但是,赛克斯(Sykes,1956)指出,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某种社会条件下有些人会实施经济犯罪,而另一些人却不实施经济犯罪。严格地按照人对经济的必需和满足人类最基本需要的角度远不足以解释这一问题。赛克斯提出了相对性匮乏的概念作为一个附加因素。为了评估那些与经济犯罪相关的经济需求,我们不应该只考虑个人拥有的财产和收入状况,而是应该考虑一种差距,即这个人已经拥有的和其期望拥有的财富之间的差距。具体而言,相对性匮乏是指人们认为自己当前所拥有的财产和他们感觉自己事实上应该获得的财产之间的心理差距感。从另一个角度讲,相对性匮乏是指源于目前“拥有”和“没有拥有”的一种泛化的不公正感。那些人拥有足够财富但是仍然认为需要更多或者要过跟其他人一样的生活。相对性匮乏是一个有意思的概念,仍然需要实证研究,使之能够成为解释犯罪行为的因素。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生理需求、物质期望或相对性匮乏来解释经济
第十四章·入室盗窃、强闯民宅、偷窃及“白领”犯罪
犯罪问题。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个人强烈的认知动机。这些认知因素主要表现
在对结果的期待和对自己能力的预测以及适合这种结果的行动中。而且,这种认知过程还具有类似于外部强化的作用,外部强化则指实物激励或社会地位的回报。自我强化包括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这或许成为了许多经济犯罪的重要动机因素。即侵财犯罪人可能会从实施这类犯罪或完成这类犯罪中得到快乐和自我满足。
认知因素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这些认知因素可使作案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本章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分析经济犯罪人的倾向:最小化、歪曲或否认那些不端行为和应受到谴责的行为。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与被害人在心理上的分离帮助他们成功地完成了犯罪。我们将在下文详细阐述这些动机和合理化过程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