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的理论观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人类是否一生下来就具有攻击性、暴力性的这个问题,行为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争论不休,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个问题,每一个理论都试图去描述、预测和解释某些现象的规则。理论可以引导研究。关于攻击来源于天性还是来源于教养,是普遍的争论焦点,它涉及有关人类行为的各个思想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攻击性,可以此来保护自己、家人和领地免受他人的侵犯。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变得暴力是因为他们从社会中习得了攻击的模式和行为。下面先讨论本能的生物学的观点,然后再讨论学习的观点。
心理分析或心理动力学观点
心理动力学家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攻击驱力,如果这种驱力不能得到恰当的管理和控制,就有可能转化为暴力行为。精神分析学之父,医生出身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坚信,人类生下来就容易受到与生俱来的攻击能量的影响,这些能量只有加以释放和排解才不会达到危险的水平,这就是心理动力学模型或液压模型,因为这种观点与容器内积累
的压力相类似。如果容器内或人的心里的压力积累过大,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就像那些长
篇的指责性讲话一样,一泄而出。根据传统的弗洛伊德学说的观点,那些表现出攻击性言论的人是在释放过高的攻击能量。
弗洛伊德认为,各种暴力行为都是攻击能量释放的表现。如果人不能通过一种恰当的方式将其内在积累的能量宣泄出来,能量就会积累到危险的水平。宣泄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宣泄可以通过实际的行为来完成(如踢足球),也可以通过替代性方式(如看足球)来实现。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积极地参加或观看学校体育运动的学生比其他学生的攻击性低。一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追随者还认为,那些参与暴力犯罪的人(尤其是进行敌意性攻击的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机会对其内在的攻击能量加以宣泄,以使其保持在可控的水平上。
根据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若要控制暴力犯罪,必须给人类提供丰富的恰当的宣泄途径(例如,足够的娱乐设施)。只有这样,儿童和成年人才能以一种被社会接纳的、适当的方式释放攻击能量。心理治疗就是在治疗师的引导下鼓励来访者将其内在的能量宣泄出来。习性学观点
习性学(ethological)主要研究动物行为与动物自然习性之间的关系,并把动物行为与人的行为相比较。20世纪60年代中期,很多习性学家出版了有关攻击的书和文章,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其中康拉德·洛伦兹的《攻击的秘密》(On Aggression,Konrad Lorenz, 1966)、罗伯特·阿德里的《领地的规则》(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Robert Ardrey,1966) 和德斯蒙德·莫里斯的《裸猿》(The Naked Ape,Desmond Morris,1967)最为畅销。洛伦 兹生前是攻击习性学理论观点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洛伦兹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遗传性本能。(尽管人类是动物王国的一部分,这里将严格区分人类和非人类动物。)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使动物和人类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领地中有足够的食物、水及活动和繁殖的空间。洛伦兹认为,动物在领地遭受侵害之时,本能的或者遗传决定的反应就是攻击,至少是对入侵者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倾向以防止领地受到进一步的侵犯,这种对领地入侵者实施攻击的倾向叫作领地意识,该意识是在漫长、复杂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生的倾向。同一物种之间天生的攻击行为(物种内攻击)可以防止过度拥挤,并保证最优秀和最强壮的配偶繁殖后代。
动物进化而来的攻击武器(例如,尖牙、爪子、体形和力量)越是致命,对同类之间进行身体搏斗的先天抑制力就越强,这种特征是为了确保物种的生存。洛伦兹认为,在整个动物王国中,物种内持续的身体斗争最终会导致该物种的灭绝,所以,物种内的攻击不是通过真实的搏斗而是通过展示力量和优势来实现的,如展示锋利的牙齿、硕大的身体或五彩斑斓的羽翼等,这种方式叫作仪式化攻击。在强壮的占优势的动物获胜之后,它们通过一种内部的复杂的交流系统来传递信号,失败的动物通过各种平和的行为表明自己的败退,如翻身背朝地(幼犬的特点),低垂着尾巴和头,发出失败的哀叫等。随后弱小的动物离开获胜者的领地。
这和人类的攻击有什么关系呢?洛伦兹和其他习性学家认为,在理解人类的攻击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动物的攻击。因为人类是动物世界的一部分,遵循动物世界的多种基本原则。例如,埃夫伦和切恩(Efran&Cheyne,1974)对人类侵犯个人空间的行为做了研究发现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动物的相差不大(p.225)。
第五章·攻击和暴力
洛伦兹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如果有用的话,可能对解释人类犯罪行为非常有意义。
他认为,人类已经大大超越了抑制攻击这一进化过程,这种观点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类肆意伤害或杀死自己同类的原因。人类没有进化而来的自然的武器和为保存物种而进行的仪式化攻击方式,而是发展出了技术性的武器,他们通过超强的学习能力,发展出了消灭同类的能力。
习性学家的观点颇为有趣,但是并未得到人类攻击研究的证实(Bandura,1983;Montagu,1973;Zillmann,1983)。动物学家、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多次将洛伦兹的理论原则应用于人类,但没有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习性学家的观点建立在人类和动物行为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前提之上,如洛伦兹认为,灰鹅和人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Berkowitz,1973)。然而人类的大脑与灰鹅有很大不同,人类很少依靠本能来决定行为。目前,研究者在人类行为中还没有发现任何本能的、固有的、遗传决定的行为,或者说“通过练习来控制自己思维过程、动机和行为的能力是人类的一个突出特征(Bandura,1989,p.1175)”。
大量的科学研究对习性学的观点进行了检验,发现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习性学家并没有承认也没有做出解释,这种奇怪的反应—或者没有反应—削弱了习性学理论的说服力。一些批评家把习性学家的这种建立理论的方式看成“貌似科学的假消息”(Leach,1973)。因此,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人类生而具有危险性、兽性或会被本能控制。尽管如此,当前仍有一些理论家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待暴力,我们将在本章的后面再介绍这一观点。
目前,习性学的观点已融入当今的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运用自然选择的原则来研究人的进化行为,其主要观点是人类进化的历史可以为我们理解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提供基本的框架。例如,进化心理学并不认为攻击是一种病理行为,反而认为这对人类来说很正常。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攻击是适应性行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Bjorklund&Hawley,201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犯罪学家开始使用进化心理学对当今人类社会中的暴力行为进行强有力的解释(Pinker,2014)。
挫折一攻击假说
1939年,在弗洛伊德去世前后,耶鲁大学的一批心理学家提出攻击是挫折直接导致的(Dollard,Doob,Miller,Mowrer,&Sears,1939),其中约翰·多拉尔德(John Dollard)和 他的同事们认为,经过挫折、阻碍、激怒和威胁的人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因为攻击是对挫折情境的一种自然的、近乎自动的反应。一言以蔽之,“攻击是挫折的结果”(Dollard etal.,1939,p.1)。
挫折一攻击假设简单明了、意义深刻,吸引了很多人对其进行研究,同时也受到了诸多的批评。心理学家发现,很难判定什么是挫折,很难对挫折进行准确测量。研究发现,攻击要比多拉尔德和其同事所假定的更为复杂。挫折不必然导致攻击,攻击行为也不一定总是意味着挫折。实验表明,不同的人对挫折和愤怒的反应不同,一些人可能确实会因挫折而产生攻击行为,而另一些人可能会产生其他的反应。
在第四章中,伦纳德·伯克威茨介绍了关于犯罪原因的一般性观点,研究者受到伯克威茨(Berkowitz,1962,1969,1973)的影响,提出一个修订的现代版本的挫折一攻击假说。根据伯克威茨的观点,挫折增加了个体做出愤怒和攻击性反应的可能性。挫折促使攻击行为得以产生,这种行为可能是外显的(身体的或言语的),也可能是内隐的(诅咒某人死),
但愤怒不是引发攻击的唯一情绪,其他诸如疼痛之类的厌恶情境或者性唤起之类的快乐状态都有可能导致攻击行为(Berkowitz,1973)。接下来还会对这方面进行讨论。
就像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修正后的挫折一攻击假设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对目标的预期或期望。当指向某个具体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时,挫折就会产生。当事人必须事先对某种目标或成就有所期待和预测。仅仅剥夺物质并不必然导致挫折,生活在被剥夺情境下的
人可能并不会感到挫折,除非他们有更高的期待。对于那些从不梦想拥有全自动洗衣机或
新房子的贫困者来说,剥夺这些东西不会给他们带来挫折感,只有在他们对这些东西有期望的时候才会产生挫折感(Berkowitz,1969,p.15)。
伯克威茨认为,攻击只是挫折反应的一种,个体也许会学到其他的方式,或退缩,或无为,或妥协,甚至会努力使自己摆脱这种情境。如此一来,伯克威茨不仅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还强调在面对挫折情境时个体差异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修正后的挫折一攻击理论假设提出了以下几个步骤:(1)某人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2)产生了挫折和愤怒;(3)愤怒使个体倾向于做出攻击行为。个体最终是否做出攻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学习经验、对事件的理解及个人对挫折的反应方式;另外,也依赖于环境中是否存在诱发攻击的刺激。
武器效应
伯克威茨认为,外部环境中存在着的能引起攻击性的刺激(或内部思想中的攻击刺激)会增加攻击性反应的概率。以武器进行举例说明,社会中的很多人总是把枪和攻击联系在一起,鉴于有相关的法律允许人们持枪进入公共场合,伯克威茨(Berkowitz,1983)把枪比作一个条件刺激,枪会引发攻击联想,促使攻击行为的发生。与一个中性刺激相比,一把枪的出现,即使没有被人使用,也会让人联想到攻击行为。“哪怕是看那么一眼,枪都可能引发与过去的攻击经历有关的念头、形象和反应·····(Berkowitz,1983,p.124)”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Berkowitz&LePage,1967),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愤怒的男性被试看到羽毛球拍相比,看到枪的男性更可能做出攻击性的反应。研究表明,对某些人而言,武器的可见性(如执法官员携带的武器)更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暴力反应,而不是抑制暴力反应,这不意味着执法官员不能持枪,而是如果普通人、邻里联防志愿者或校园警卫者持枪,就可能促使攻击行为发生。联邦最高法院在《宪法第二修正案》中规定民众持枪是私人权利(District of Columbia v.Heller,2008),但是未来有可能限定这 一权利。因此,在很多社区,除公共执法人员外,不再允许民众公开携带武器。
伯克威茨和莱佩奇(LePage)的结论引发了人们对武器是否会引发攻击行为的争论。有许多研究都试图重复实验过程来证明武器效应的存在,但都失败了。一些研究者认为,许多被试“看穿了研究的目的”,他们按着实验者的期望去表现,因而研究存在着要求特征缺陷。然而,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许多证据充分表明了武器效应是存在的(Carlson,Marcus-Newhall,&Miller,1990)。卡尔森(Carlson)等人认为:“在实验情境中 存在与攻击行为相关的线索会增加攻击性反应。在被试接触这种线索之前,如果已经激起了他们的负性情绪,这个线索的作用就会更强”(p.632)。在比利时、克罗地亚、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家的研究中也发现了武器效应现象(Berkowitz,1994)。
第五章·攻击和暴力
认知一新联想模型
伯克威茨对挫折一攻击假设进行了修改,强调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现在叫认知一新联想模型。下面介绍该模型的运作方式:在早期阶段,一个厌恶事件引发了一种负性情感(不舒服),这种负性情感可能来自身体上的疼痛或心理上的不适。显然,身体上的疼痛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条件,但是对心理上的不适需要详细说明。例如,当一个人受到言语的攻击时,虽然不会产生身体上的疼痛,但是针对个人的侮辱或者贬损性评论几乎会令任何人产生愤怒、沮丧、悲伤等负性情绪。不适感或负性情绪可能会自动引发各种与逃避(害怕)或攻击(愤怒)倾向相联系的情感、思想和记忆。在早期阶段,认知调节过程除了会将情绪评价为令人厌恶的之外,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影响。在这种最初的情绪状态下,一些人可能会不做进一步的思考或者判断就迅速行动,甚至动用暴力。伯克威茨强调,任何不愉快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都有可能引发攻击或暴力反应。一名少年可能因为在学校受到挫败而去肆意攻击校车,一名员工受到了上级的批评后很可能去破坏男厕的围墙。
初始阶段过后,认知评价开始发挥作用并影响后来的情绪表现、经验及自动化反应,认知在行为过程中起着调节和评估作用。在后面的阶段,被激惹的人会对不愉快的经历进行归因,考虑感受的性质,可能试着去控制他们的感受和行动。所以,当对某人的批评言论做出了愤怒反应时,必然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兴奋迁移理论
齐尔曼(Zillmann,1988)提出了兴奋迁移理论,用以解释生理唤起如何从一个情境泛化到另一个情境。这一理论假设,无论你的生理唤起是如何产生的,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逐渐消退。例如,一个人在工作上因受批评而非常愤怒,晚上回家之后,他的这种情绪还没有消失。若在家里遇到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他就会火冒三丈、过度反应,朝伴侣或向孩子发火。本来已有的愤怒情绪与在家里产生的不愉快相结合,就会增加攻击的可能性。如果个体进入一个新的情境后没有意识到自己还保留着以前的情绪,这种情绪在情境之间的转移就很容易发生。
移置攻击理论
与兴奋迁移理论紧密相关的是移置攻击理论,这种联系在布什曼、安德森、米勒等人提出的模型中更为突出(Anderson&Bushman,2002;Bushman,Bonacci,Pederson, Vasquez,& Miller,2005;Miller,Pedersen,Earleywine,& Pollack,2003)。布什曼等人认 为(Bushman et al.,2005):“当一个人没有做错什么,只因出现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而受到了攻击时,就是移置攻击(p.969)。”当个体不能对引发愤怒的人进行攻击时(如对自己的上司),进而转向对一个无辜的、没有引发其愤怒的或仅犯了一点小错的人(或宠物)发火时,移置攻击就发生了。移置攻击尤其容易指向犯了小错误的人(或宠物),例如,小猫舔了盘子。布什曼等人把这种现象叫作诱发的移置攻击:“在最初的愤怒事件之后,另外一件小事引起了微弱的愤怒情绪,随后这个事件引起了攻击性反应”(p.970)。移置的攻击反应强度远远超过了对这件小事该有的情绪,却与最初的愤怒情绪相匹配。员工认为老板没有看到自己辛苦的工作真是该揍,但因为他不能去打老板,只能让小猫来承受。
布什曼等人(Bushman et al.,2005)将反复回味一词引入该模型。反复回味是指一个
人陷入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关注之中;换句话说,个体不断地回想曾经发生的事情。尽管诱发的事件早就过去了,但反复地回想会使原有的愤怒感受保留或维持很久。布什曼等人认为,这种反复回味使一个人容易对另一个犯了小错误的个体发火。事实上,这点小错根本不值得大动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