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和结论

字数:1576

本章回顾了有关攻击和暴力的主要心理学观点。关于如何应对攻击和暴力这个问题的回答最终取决于对人性的看法。主流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习性学观点认为,攻击是天性,是人类的进化过程遗留下来的特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攻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没有什么办法改变这一人性中的基本成分。人们可以从动物的行为中发现用以减少攻击的线索和办法。相反,如果认为人类的攻击是后天习得的,那么学习和思考的原理就变成了问题的关键,改变这种习得的行为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类。将攻击理论区分为先天观和习得观显得过于简单了,但是当代大部分的攻击理论都分属于这两个阵营。从这一点来看,与先天观相比,习得观得到了更多的实验证据和支持。另外,认知的因素对于解释人类的攻击尤为重要。

来自生物科学的研究(尤其是通过对大脑和人类基因的研究)使得对攻击的解释越来越复杂。现在所知的有关大脑的95%的知识都是在最近15年获得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基因对个体的生理特征和疾病的易感性有影响。很多人认为,人类最终会将各种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与基因联系起来。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注意,有些基因可能使个体更倾向于患某种障碍,这些障碍可能导致个体做出暴力或反社会行为,但基因并不决定行为。

相关研究数据公布得越来越多,习得观也变得愈加复杂,必须考虑其他的额外因素。例如,伯克威茨(Berkowitz,1989)提出,生理唤起在攻击和暴力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高水平的唤起更容易激发(不是导致)攻击行为。极端的高水平唤起可能会干扰我们的自我意识和内在控制力,使我们易受环境的影响,从而做出鲁莽的或习惯性的行为。从这一点来看,在高水平的唤起状态下,个体可能不会停下来思考暴力行为的后果。

在本章,我们还重点讨论了攻击行为的分类。在讨论犯罪问题时,总要考虑是外显性攻击行为,还是隐蔽性攻击行为。暴力犯罪往往涉及外显性攻击者,在财产侵害中总是涉及隐蔽性攻击者。虽然传统的观点认为,男孩更有可能实施攻击性犯罪,但相关证据表明,女孩同样会做出其他类型的攻击行为。通常,我们认为在攻击行为中表现出的性别差异是不同的社会化作用的结果。

情境因素和神经生理因素对攻击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攻击性刺激,如武器、拥挤、污染、温度、气味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因素。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媒体和媒体塑造的榜样也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态度、价值观、行为以及对暴力的总体印象。在对犯罪行为进行心理学的解释时,态度、信念和思维等认知过程都将起重要的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依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用其解释犯罪行为的诸多复杂特征。

关于娱乐中的暴力和新闻报道中的暴力,二者的争议得到了解决。因为技术的快速进步,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使儿童和青春期少年远离暴力形象是不可能的,但是限制与暴力的接触是可能的。媒体暴力是影响暴力行为发生的诸多风险因素之一。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过多地接触暴力画面对其成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已有大量的证据证明了这些负面影响,其中包括表现出攻击行为或对暴力的不敏感和冷酷。虽然个体对暴力画面和暴力游戏的反应存在差异,但研究早已表明,过多地接触暴力对儿童和青春期少年的情感健康是有害的。

关键词

暴力(violence,p.121)

认知脚本模型(cognitive scripts model,p.128) 传染效应/模仿效应(contagion effect/copycat effect.p.140)

认知一新联想模型(cognitive-neoassociation model,p.125) 挫折一攻击假设(frustration-aggressionhypothesis,p.123)

“我”的立方理论(1Theory,p.133) 敌意归因模型(hostile attribution model,p.128)

武器效应(weapons effect,p.124) 敌意归因偏差(hostile attribution bias,p.129)

消极攻击行为(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s,p.118) 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p.119)

心理动力模型/液压模型(psychodynamic model/hydraulic 反复回味(rumination,p.125)

model,p.121) 反应性攻击(reactive aggression,p.135)

兴奋迁移理论(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p.125)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p.119)

一般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p.132) 攻击(aggression,p.121)

仪式化攻击(ritualized aggression,p.122)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psychology,p.123)

移置攻击理论(displaced aggression theory,p.125) 领地意识(territoriality,p.122)

主动性攻击(proactive aggression,p.135) 思考题

1.谈谈与攻击行为有关的生理因素有哪些?

期存在的攻击行为? 2.有关攻击的性别差异有哪些解释?叙述相关研究的发

6.解释下列概念的异同:外显性攻击行为和隐蔽性攻击行现。

为,认知脚本模型和敌意归因模型,反应性攻击和主动3.简述认知脚本的定义,并尝试解释在无意识攻击行为发

性攻击。 生时,认知脚本是如何起作用的?

7.综述本章中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暴力影响的相关研4.简述武器效应的定义,讨论一下武器效应或许对当今社

究。 会的哪些暴力负有责任?

8.玩暴力视频游戏是否会增加儿童或青春期少年发生暴力5.简述敌意归因偏差的定义,探讨它如何解释年幼儿童长

行为的可能性?


媒体暴力的影响第六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