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水

字数:2011

清漳水出上党沾县西北少山大要谷①,南过县西,又从县南屈,

《淮南子》曰:清漳出谒戾山②。高诱云③:山在沾县。今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俗谓之沾山④。后汉分沾县为乐平郡⑤,治沾县。水出乐平郡沾县界。故《晋太康地记》曰⑥:乐平县旧名沾县⑦。汉之故县矣。其山亦曰鹿谷山⑧,水出大要谷,南流迳沾县故城东,不历其西也。又南迳昔阳城⑨。《左传·昭公十二年》⑩,晋荀吴伪会齐师者⑪,假道于鲜虞⑫,遂入昔阳⑬。杜预曰: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者是也。其水又南得梁榆水口⑭,水出梁榆城西大嵰山⑮,水有二源,北水东南流,迳其城东南,注于南水;南水亦出西山,东迳文当城北⑯,又东北迳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⑰。秦伐赵阏与,惠文王使赵奢救之⑱,奢纳许历之说⑲,破秦于阏与,谓此也。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并言涅县有阏与聚⑳。卢谌《征艰赋》曰(21):访梁榆之虚郭,吊阏与之旧都。阚骃亦云:阏与,今梁榆城是也。汉高帝八年(22),封冯解散为侯国(23)。其水左合北水,北水又东南入于清漳。

【注释】

①上党:即上党郡。战国韩、赵各置郡,因上党地区而得名。后入秦,合为一郡。西汉移治长子县(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末移治壶关县(今长治上党区北故驿村)。沾县: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昔阳西南三十余里西寨乡附近。少山:在今山西昔阳西南二十五里。大要谷:今山西昔阳西南。

②谒戾山:说法不一,一说即麓台山,在今山西平遥东南;一说又名羊头山,在今山西沁源东北。

③高诱: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学者。曾注《战国策》《淮南子》《吕氏春秋》等。

④沾山:即沾岭。在今山西昔阳西。

⑤乐平郡:东汉末分上党郡置。治所在沾县(今山西昔阳西南)。

⑥《晋太康地记》:书名。又称《太康地记》等。撰者不详。晋太康三年(282)撰。记载晋初州、郡、县建制沿革、地名取义、山水、物产等。

⑦乐平县:东汉建安中置,属乐平郡。治所即今山西昔阳。

⑧鹿谷山:亦称发鸠山、发苞山、廉山。在今山西长子西五十里。

⑨昔阳城:在今河北晋州西。

⑩昭公十二年:前530年。

⑪荀吴:春秋时晋大夫,荀偃之子。

⑫鲜虞:春秋时白狄所建的国家,亦称中山国。在今河北正定东北新城铺。

⑬昔阳:春秋鼓国都。在今河北晋州西。

⑭梁榆水口:即今山西和顺南梁余河。源出山西和顺西北石猴岭,东南流入清漳水。

⑮梁榆城:在今山西和顺西北。大嵰(qiǎn)山:在今山西晋中榆次区东南。

⑯文当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城当在今和顺县(今山西和顺)西。”

⑰阏(yù)与:战国韩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和顺西北。

⑱惠文王:即赵惠文王,战国时赵国国君,名何,赵武灵王之子。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用兵。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秦攻阏与,奢奉命往救,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⑲许历:战国末赵人,赵奢部下军士。秦军进攻阏与,他建议赵奢“必厚集其阵以待之”,占领阏与山以待秦军。奢从之,遂大败秦师,因功封为国尉。

⑳袁山松《郡国志》:袁山松,即袁崧,字山松。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史学家。撰《后汉书》,今存辑本。涅县:东汉改涅氏县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

(21)卢谌(chén)《征艰赋》:今不传。卢谌,字子谅。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晋文学家。好老庄之学。

(22)汉高帝八年:前199年。

(23)冯解散:一作冯解敢。原为代国太尉,汉王三年(前204)降汉,为雁门守、将军,平定代地。汉高帝八年,封为阏氏侯。

【译文】

清漳水

清漳水发源于上党郡沾县西北的少山大要谷,往南流过县西,又从县南转弯,

《淮南子》说:清漳水发源于谒戾山。高诱说:山在沾县。现在清漳水发源于沾县旧城东北面,俗称沾山。后汉把沾县划给乐平郡,郡治在沾县。清漳水就发源于乐平郡的沾县境内。所以《晋太康地记》说:乐平县,旧名沾县。是汉时的旧县。那座山也叫鹿谷山,水从大要谷流出,往南流经沾县旧城东面,并不流经西面。又往南流经昔阳城。《左传·昭公十二年》,晋朝荀吴假意说要去会见齐军,向鲜虞借路经过,于是就进入昔阳。杜预说:乐平沾县东面有昔阳城,就是此城。水又往南流,在梁榆水口汇合了一条水,此水发源于梁榆城西面的大嵰山,有两个源头:北面的水源往东南流经此城东南面,注入南面那条水源;南面的水源也从西山流出,往东流经文当城北面,又往东北流经梁榆城南面,就是阏与旧城。秦军进攻赵国阏与,惠文王派赵奢去救援,赵奢采纳许历的意见在阏与打败了秦兵,指的就是这地方。司马彪、袁山松的《郡国志》都说涅县有阏与聚。卢谌《征艰赋》说:寻访梁榆空荒的城市,凭吊阏与旧时的都城。阚骃也说:阏与就是今天的梁榆城。汉高帝八年把这里封给冯解散,立为侯国。南水在左边汇合北水,北水又往东南流入清漳水。

清漳又东南与轑水相得①。轑水出轑阳县西北轑山②,南流迳轑阳县故城西南,东流至粟城③,注于清漳也。

【注释】

①轑水:又名辽水、潦水、潦阳水、西漳水。即今山西左权南清漳西源。源出山西和顺西北八赋岭,东南流入清漳水。

②轑阳县:西晋改轑阿县置,属乐平郡。治所即今山西左权。轑山:当在今山西左权。

③粟城:在今山西左权东南三十五里粟城村。

【译文】

清漳水又往东南流与轑水合流。轑水发源于轑阳县西北的轑山,往南流经轑阳县老城西南面,东流到粟城,注入清漳水。

东过涉县西①,屈从县南,

按《地理志》:魏郡之属县也②。漳水于此有涉河之称,盖名因地变也③。

【注释】

①涉县:西汉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涉县西北二里。

②魏郡: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

③名因地变:水名因地名变化而发生改变。

【译文】

清漳水往东流过涉县西面,又转向县南面,

查考《地理志》:涉县是魏郡的属县。漳水在这里又有涉河之称,水名又随地名而变了。

东至武安县南黍窖邑①,入于浊漳②。

【注释】

①武安县:秦置,属邯郸郡。西汉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武安西南五里店子古城。黍窖邑:无考。

②浊漳:漳河上游。在今山西中部。有三源,南源出长子西发鸠山,西源出沁县西北漳源镇,北源出榆社北,至襄垣东与黎城交界处汇合,东南流至平顺西北,折而东流入河北涉县境,合于清漳河。

【译文】

清漳水往东流到武安县南边的黍窖邑,注入浊漳水。


浊漳水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