滱水

字数:19351

滱水出代郡灵丘县高氏山①,

即沤夷之水也,出县西北高氏山。《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滱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者也。

【注释】

①灵丘县: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灵丘东十里固城村。东汉初废,末年复置。高氏山:即高是山。今山西浑源南七里翠屏山。

【译文】

滱水

滱水发源于代郡灵丘县高氏山,

滱水就是沤夷之水,发源于灵丘县西北的高氏山。《山海经》说:高氏之山,滱水发源于这里,东流注入河水。

其水东南流,山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①。故世谓之石铭陉也②。其水又南迳候塘③,川名也。又东合温泉水④。水出西北暄谷⑤,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东南流迳兴豆亭北⑥。亭在南原上,敧倾而不正⑦,故世以敧城目之⑧。水自原东南注于滱。滱水又东,莎泉水注之⑨。水导源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⑩。东南入于滱水。

【注释】

①冀州:汉武帝时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北)。后移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魏移治信都县(今河北衡水冀州区),晋又移治房子县(今高邑西南)。北魏复治信都县。

②石铭陉(xíng):在今山西灵丘西。

③候塘:具体不详。

④温泉水:在今山西浑源东南,西南流入滱水。

⑤暄谷:在今山西浑源一带。

⑥兴豆亭:在今山西浑源东南。

⑦敧(qī)倾:倾斜。敧,歪斜。

⑧目:称呼,称名。

⑨莎泉水:当在今山西灵丘一带。

⑩莎泉亭:在今山西灵丘西。

【译文】

滱水往东南流,山上有摩崖石刻,题着冀州北界四字。因此人们称这里为石铭陉。滱水又往南流经候塘,这是个川名。又往东流,与温泉水汇合。温泉水发源于西北的暄谷,源头的水温热如汤,入水沐浴,能治愈百病,因此人们称之为温泉。温泉水往东南流经兴豆亭北面。兴豆亭在南原上,亭身倾斜不正,因此世人把它称为敧城。水从南原往东南流,注入滱水。滱水又东流,莎泉水注入。这条水发源于莎泉,往南流,水旁有莎泉亭。东南注入滱水。

滱水又东迳灵丘县故城南。应劭曰:赵武灵王葬其东南二十里①,故县氏之。县,古属代,汉灵帝光和元年②,中山相臧昊上请别属也③。瓒注《地理志》曰④:灵丘之号,在武灵王之前矣。又按司马迁《史记》:赵敬侯九年⑤,败齐于灵丘。则名不因武灵王事,如瓒《注》。

【注释】

①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提倡胡服骑射,实行军事改革,国力大盛。

②光和元年:178年。光和,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8—184)。

③中山相:中山国的国相。中山国,西汉景帝改中山郡置。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臧昊:一作臧旻。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有干事才,达于从政。为汉良吏。

④瓒注《地理志》:《汉书》颜师古注中收录有“臣瓒”注《汉书》。但臣瓒姓氏,历来学者考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郦注屡作薛瓒,未知何据。

⑤赵敬侯九年:前378年。一作二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史记·赵世家》,敬侯二年,败齐于灵邱。又云,九年伐齐至灵邱,即《六国表》所载也。是二年败齐,九年伐齐,明系两事。此《注》引《赵世家》二年事,不误。”译文用二年。赵敬侯,名章。战国时赵国国君,赵烈侯之子。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灵丘县旧城南。应劭说:赵武灵王葬在旧城东南二十里,所以取名灵丘县。灵丘县古时属于代郡,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昊上奏朝廷,请求把该县划归别郡。薛瓒注《地理志》说:灵丘县名称在赵武灵王前就有了。又据司马迁《史记》:赵敬侯二年,在灵丘打败了齐军。这样看来,灵丘这地名并不是由赵武灵王而来的,这与薛瓒《注》所说一致。

滱水自县南流入峡,谓之隘门①,设隘于峡,以讥禁行旅②。历南山③,高峰隐天,深溪埒谷④。其水沿涧西转,迳御射台南⑤。台在北阜上,台南有御射石碑⑥。南则秀嶂分霄,层崖刺天,积石之峻,壁立直上。车驾沿溯,每出是所游艺焉。滱水西流,又南转东屈,迳北海王详之石碣南、御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⑦。

【注释】

①隘门:在今山西灵丘东南。

②讥禁:盘问查禁。讥,稽查,盘问。

③南山:在今山西灵丘东南。

④埒(liè):山上水流曰埒。

⑤御射台:在今山西灵丘东南。

⑥御射石碑:《水经注疏》:“赵(一清)云:按《北史·魏文成帝本纪》:灵邱有山,高四百丈,乃诏群臣仰射山峰,无能逾者。帝弯弧发矢,出三十余丈,过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铭。和平二年事也。”

⑦北海王详:即元详,字季豫。北魏献文帝子。封北海王。石碣:圆顶的石碑。

【译文】

滱水从灵丘县往南流入山峡,峡口称为隘门,那里设了关隘,用来稽查过往行人。滱水流经南山,这里高峰耸天,深溪沿着峡谷流下。滱水沿着山涧向西转,流经御射台南边。台在北面的山冈上,台南有一块御射石碑。水南奇峰高入云霄,层崖峭壁,直刺蓝天。山石险峻,壁立直上。皇上的车驾常沿河来来往往,到这里游乐和习射。滱水往西流,又向南转,往东弯,流经北海王详石碣南、御射碑石柱北,然后往南流去。

东南过广昌县南,

滱水东迳嘉牙川①,有一水南来注之。水出恒山北麓②,稚川三合③,迳嘉牙亭东而北流,注于滱水。水之北,山行即广昌县界。

【注释】

①嘉牙川:当在今河北涞源境内。

②恒山:我国五岳之一的北岳。

③稚川:小溪流。三合:三条小溪汇合在一起。

【译文】

滱水往东南流过广昌县南边,

滱水往东流经嘉牙川,有一条水从南边流来注入。这条水发源于恒山北麓,由三条小水流汇合而成,流经嘉牙亭东,然后转向北流,注入滱水。滱水北岸从山路过去,就是广昌县界。

滱水又东迳倒马关①,关山险隘,最为深峭,势均诗人高冈之病良马②,傅险之困行轩③,故关受其名焉。关水出西南长溪下,东北历关注滱。滱水南山上,起御坐于松园,建祗洹于东圃④。东北二面,岫嶂高深,霞峰隐日,水望澄明,渊无潜甲⑤。行李所迳⑥,鲜不徘徊忘返矣。

【注释】

①倒马关:又名常山关、鸿上关、鸿山关、鸱塞。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倒马关乡。

②高冈之病良马:语见《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③傅险之困行轩:《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考《河水注》叙傅岩,骐骥驾盐车,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注》即用其事,行轩疑是负辕之误。”

④祗洹:亦称祇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憍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用大量黄金购置舍卫城南祇陀太子园地,建筑精舍,请释迦说法。祇陀太子也奉献了园内的树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后代指佛寺。

⑤潜甲:潜藏的鱼类。

⑥行李:行旅,行人。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倒马关,关山险隘,极深极远,诗人咏叹高冈崔巍,使良马疲惫不堪;傅岩峻险,使行车受阻不前。这里的山势也与此相仿,因而就有倒马关之名了。关水发源于西南的长溪下,往东北流经此关,注入滱水。滱水南边山上的松园里,建有帝王的御座,在东圃造了一所佛寺。东北两面,高峰连绵不绝,高入云霞,荫天蔽日,山间流积的水潭清澈见底,深渊也藏不住鱼鳖。行旅途经此处,无不留连忘返。

又东南过中山上曲阳县北①,恒水从西来注之②。

滱水自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合③。水出山西南大岭下,东北流出峡,峡右山侧有祗洹精庐,飞陆陵山④,丹盘虹梁,长津泛澜⑤,萦带其下,东北流注于滱。

【注释】

①上曲阳县:西汉改曲阳县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曲阳西四里。东汉属中山国。

②恒水:即今河北曲阳北通天河。

③大岭水: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④飞陆:当为飞陛之讹。谓阁道阶除,凌空直上,不着地,故称。

⑤长津:长河。

【译文】

滱水又往东南流过中山上曲阳县北边,恒水从西方流来注入。

滱水从倒马关南流,与大岭水汇合。大岭水发源于山西南的大岭下,往东北流出峡谷,峡谷右边的山侧有一座佛寺,飞阶凌峰,艳丽的彩画绘遍梁上,长溪荡着碧波,从寺院脚下蜿蜒流过,往东北流,注入滱水。

滱水又屈而东,合两岭溪水。水出恒山北阜,东北流历两岭间。北岭虽层陵云举,犹不若南峦峭秀。自水南步远峰,石隥逶迤①,沿途九曲。历睇诸山,咸为劣矣②,抑亦羊肠、邛崃之类者也③。齐、宋通和④,路出其间。其水东北流,注于滱水。

【注释】

①石隥(dèng):石质阶梯。

②劣:不足。

③羊肠:一说羊肠坂,在今山西晋城南;一说羊肠山,在今山西太原西、古交东南。邛崃(qiónɡ lái):山名。在今四川邛崃西南。

④齐:此指萧道成建立的南齐(479—502)。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宋:此指刘裕建立的南朝宋(420—479)。建都建康。

【译文】

滱水又转弯往东流,与两岭溪水汇合。这条溪水发源于恒山北边的山冈,往东北流经两座山岭间。北岭虽然层峦高插云霄,但不如南岭峻峭高耸。从滱水南岸攀登高峰,石级逶迤而上,一路上七转八弯。遍览群山,都与这座高峰相形见绌,要说也是羊肠、邛崃那样的高山了。齐、宋与我朝交好期间,来往道路就是经过这里的。两岭溪水往东北流,注入滱水。

又东,左合悬水①。水出山原岫盘谷②,轻湍浚下,分石飞悬,一匹有余,直灌山际,白波奋流,自成潭渚③。其水东南流,扬湍注于滱。

【注释】

①悬水:当在今河北唐县一带。

②岫盘谷:当在今河北唐县一带。

③潭渚:深渊。渚,通“潴”。指陂塘之类。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在左边与悬水汇合。悬水发源于山原岫盘谷,轻流急下,在悬崖间飞泻成一挂瀑布,高一匹余,水从山边直灌下来,白浪汹涌,积成深潭。悬水往东南流,扬起急流,注入滱水。

滱水又东流历鸿山①,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晋书地道记》所谓鸿上关者也②。关尉治北平而画塞于望都③,东北去北平不远,兼县土所极也。滱水于是左纳鸿上水④。水出西北近溪,东南流注于滱水也。

【注释】

①鸿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

②《晋书地道记》:书名。又称《晋地道志》《晋地道记》《地道记》。东晋王隐撰。鸿上关:即倒马关。

③关尉:守卫关塞的官吏。北平:即北平县。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画塞:划分边界。望都:即望都县。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四里高昌店。北魏属北平郡。

④鸿上水: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唐河支流。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鸿山,世人把这里称为鸿头,可能就是《晋书地道记》所说的鸿上关。关尉的治所在北平,却把疆界划到望都,东北距北平不远,县境辖地也到这里为止了。滱水在此从左边接纳了鸿上水。这条水发源于西北近溪,往东南流注入滱水。

又东过唐县南①,

滱水又东迳左人城南②。应劭曰:左人城在唐县西北四十里。县有雹水,亦或谓之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③,城内有小山,在城西,侧而锐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记》所云望都县有委粟关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谓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唐水,因复谓之为广唐城也。《中山记》以为中人城④,又以为鼓聚⑤,殊为乖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中山郡治⑥。京相璠曰⑦:今中山望都东二十里有故中人城。望都城东有一城名尧姑城⑧,本无中人之传,璠或以为中人,所未详也。《中山记》所言中人者,城东去望都故城十余里,二十里则减⑨,但苦其不东。观夫异说,咸为爽矣。今此城于卢奴城北如西六十里⑩,城之西北,泉源所导,西迳郎山北⑪,郎、唐音读近,寔兼唐水之传。西流历左人亭注滱水。

【注释】

①唐县: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唐县东北二十里南固城。

②左人城:即左人邑。在今河北唐县西。

③中山城: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三里峭岭上。西如北:西偏北。如,往。

④《中山记》:书名。晋张曜撰。记载中山国历史的专著。已散佚。中人城:春秋鲜虞邑。在今河北唐县西南。

⑤鼓聚:鼓人的聚落,即昔阳城。在今河北晋州西。

⑥中山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景帝改为中山国。北魏改为中山郡。

⑦京相璠:西晋地理学者裴秀的门客。撰有《春秋土地名》三卷。

⑧尧姑城:在今河北顺平西南。

⑨减:不足,不及。

⑩卢奴城:即卢奴县县城。在今河北定州。卢奴县,西汉置,为中山国治。北如西:北偏西。

⑪郎山:又名狼山。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西北五十里。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过唐县南边,

滱水又往东流经左人城南。应劭说:左人城在唐县西北四十里。县里有雹水,也有人称为唐水。唐水发源于中山城以西偏北处,城内有一座小山,坐落在城西侧,山形尖削耸立,有如一堆积粟,《地道记》所说的望都县有委粟关,可能就指的是这里。因为山在城中,所以民间又称此城为中山城;又因城中有唐水,所以又称城为广唐城。《中山记》称为中人城,又称鼓聚,这实在是极大的错误。又说城中有山,所以称为中山,是中山郡的治所。京相璠说:今天中山望都以东二十里有旧中人城。望都城东有一座城叫尧姑城,本来没有流传过中人城之名,京相璠却以为叫中人城,不知到底有何依据。《中山记》所说的中人城,城东距望都旧城十余里,二十里则不到,却不在望都以东。纵观各种不同说法,都有错误的地方。今天这座城在卢奴城北偏西六十里,城的西北是源头所出处,往西流经郎山以北,郎、唐读音相近,雹水兼有唐水之称,实际上就是由此而来的。唐水往西流经左人亭,注入滱水。

滱水又东,左会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阜下,亦谓之唐水也。然于城非在西,俗又名之为雹水,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滱。并所未详,盖传疑耳。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在左边汇合了一条水。这条水发源于中山城北边的郎阜下,也称唐水。但此水并不在城的西边,民间也称雹水,这条水又兼有两个名称了。往西南流,注入滱水。这些情况都不大清楚,无非录以存疑罢了。

滱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自下滱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①。

【注释】

①《禹贡》:即《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恒:即恒水。卫:即卫河。在今河北灵寿东。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恒水从西方流来注入。从这里开始到下游,滱水又兼有恒川的通称了。《禹贡》所说的恒水、卫水都已疏导入海,这里的恒水就指的是这条水。

滱水又东,右苞马溺水①。水出上曲阳城东北马溺山②,东北流迳伏亭③。《晋书地道记》曰:望都县有马溺关。《中山记》曰:八渡、马溺④,是山曲要害之地,二关势接,疑斯城即是关尉宿治,异目之来,非所详矣。马溺水又东流注于滱。

【注释】

①苞:汇聚,聚集。马溺水:在今河北唐县西,唐河支流。

②上曲阳城:上曲阳县县城。上曲阳县,西汉改曲阳县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曲阳西。东汉属中山国。三国魏属常山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新市县。马溺山:在今河北唐县西北。

③伏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一统志》谓符城在今唐县(今河北唐县)西南四十里唐河西岸。符、伏音近,即此城也。”

④八渡:即八渡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五十里。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在右边接纳了马溺水。马溺水发源于上曲阳城东北的马溺山,往东北流经伏亭。《晋书地道记》说:望都县有个马溺关。《中山记》说:八渡、马溺,都是山弯里的险要之处,两个关口地势相接,说不定此城就是当年关尉的治所,但异名的由来却不清楚。马溺水又往东流注入滱水。

滱水又东迳中人亭南①。《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②,晋荀吴率师侵鲜虞及中人③,大获而归者也。

【注释】

①中人亭:春秋鲜虞邑。在今河北唐县西南。

②昭公十三年:前529年。

③荀吴:姬姓,中行氏,名吴。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亦称荀吴,史称中行穆子。荀偃之子。春秋后期晋国名将,率军多与戎狄部落作战,扫平晋国周边的游牧部落。鲜虞:春秋白狄所建国。在今河北正定东北新城铺镇。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中人亭南。《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晋国的荀吴率军侵入鲜虞,到了中人,带回了很多战利品。

滱水又东迳京丘北①,世谓之京陵,南对汉中山顷王陵②。

【注释】

①京丘:当在今河北唐县一带。

②中山顷王陵:《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今定州(今河北定州)西北。”中山顷王,即刘辅。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京丘北边,民间称之为京陵,这里南与汉中山顷王陵相对。

滱水北对君子岸①,岸上有哀王子宪王陵②,坎下有泉源积水,亦曰泉上岸③。

【注释】

①君子岸:在今河北唐县西南。

②哀王子宪王陵:当为顷王子宪王陵。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宪王即刘福。中山顷王刘辅之子。

③泉上岸:在今河北唐县西南。

【译文】

滱水北与君子岸相对,岸上有顷王的儿子宪王的陵墓,土坎下有泉源,积聚成水潭,因而又称泉上岸。

滱水又东迳白土北①,南即靖王子康王陵②。三坟并列者是。

【注释】

①白土:在今河北唐县西南。

②靖王子康王陵:当为哀王子康王陵。在今河北唐县西南。康王即刘昆侈。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白土北,南边就是哀王儿子康王的陵墓。这三座坟墓并列在一起。

滱水又东迳乐羊城北①。《史记》称,魏文侯使乐羊灭中山②。盖其故城中山所造也③,故城得其名。

【注释】

①乐羊城:在今河北定州西。

②魏文侯:名都。战国时魏国第一位国君。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使魏国成为强大的国家。乐羊: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将领。中山:春秋狄人所建。又称鲜虞国。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东北。战国初期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州)。前406年,为魏所灭。

③盖其故城中山所造也:《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作盖其城攻中山所造也。”译文从之。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乐羊城北边。《史记》说:魏文侯派乐羊灭了中山。乐羊城是在攻打中山时建造的,因而得名。

滱水又东迳唐县故城南。此二城俱在滱水之阳,故曰滱水迳其南①。城西又有一水,导源县之西北平地,泉涌而出,俗亦谓之为唐水也。东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为湖,俗谓之唐池。莲荷被水,嬉游多萃其上,信为胜处也。其水南入小沟,下注滱水。自上历下,通禅唐川之兼称焉②。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今于此城取中人乡③,则四十也。唐水在西北入滱,与应符合。又言尧山者在南④,则无山以拟之,为非也。阚骃《十三州志》曰:中山治卢奴,唐县故城在国北七十五里⑤。骃所说北则非也。《史记》曰:帝喾氏没,帝尧氏作,始封于唐⑥。望都县在南,今此城南对卢奴故城,自外无城以应之。考古知今,事义全违。俗名望都故城,则八十许里⑦,距中山城则七十里,验途推邑,宜为唐城。城北去尧山五里,与七十五里之说相符。然则俗谓之都山,即是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皇甫谧曰⑧: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⑨,崭绝孤峙,虎牙桀立。山南有尧庙⑩,是即尧所登之山者也。《地理志》曰:尧山在南。今考此城之南,又无山以应之,是故先后论者,咸以《地理记》之说为失。又即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者,自北无城以拟之。假复有之⑪,途程纡远⑫,山河之状全乖古证。传为疏罔⑬。是城西北,豆山西足,有一泉源,东北流迳豆山下,合苏水⑭,乱流转注东入滱。是岂唐水乎?所未详也。

【注释】

①“滱水又东迳唐县故城南”几句:按《水经注疏》,应为:滱水又东迳唐县故城。南北二城俱在滱水之阳,故曰滱水迳其南。译文从之。

②通禅(shàn):通传。禅,传。

③取:通“趣”。前往。

④尧山:又名都山、豆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

⑤国:此指中山国。

⑥“《史记》曰”几句:《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史记》无此文。《御览》八十引《帝王世纪》,帝尧氏作,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南有望都县云云。郦氏删削其文,而首有帝喾氏没句,则《御览》又删之也。”帝喾(kù)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号高辛氏。帝尧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名放勋。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号曰陶唐氏。作,兴起。

⑦俗名望都故城,则八十许里:武英殿本《水经注》注:“此句之上当有脱文。”《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唐县北城也。后云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知此本唐城矣。下城距中山七十里,是城则八十许里,故为北城。戴(震)云,案此句之上当有脱文。不知此句上无脱文,惟此句下脱此城二字耳。”译文据改。

⑧皇甫谧(mì):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人。魏晋时隐士、散文家。著作丰富,撰有《帝王世纪》,起三皇,尽汉魏,专记帝王事迹。

⑨北如东:北偏东。

⑩尧庙:《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地形志》望都有尧神祠。《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尧祠在望都县南四十里,已非故处。今尧庙有二:一在望都县北郭,一在唐县治西,则又后人改建矣。”

⑪假复:即使,即便。

⑫纡(yū)远:曲折遥远。

⑬疏罔:虚妄不实。

⑭苏水:即今河北顺平西南曲逆河,为清水河南源。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唐县旧城。南北二城都在滱水以北,所以《水经》说,滱水流过唐县南边。城西又有一条水,发源于县城西北平地上,泉水从地下涌出,民间也称为唐水。往东流到唐城西北角,筑堰拦河形成一个湖泊,俗称唐池。水面上盖满了红荷绿叶,人们常会聚在湖上嬉游,这的确是个风景佳胜之地。湖水往南流入小沟,往下注入滱水。这条水从上到下,又都兼有唐川之名了。应劭《地理风俗记》说:唐县西四十里有中人亭。现从此城去中人乡,正好是四十里。唐水在西北边注入滱水,也与应劭的记载相符。又有人说尧山在南,但南边却没有什么山可与之对应,可见是弄错的。阚骃的《十三州志》说:中山国都在卢奴,唐县旧城在国都北方七十五里。阚骃说在北方却不对。《史记》说:帝喾死后,帝尧兴起,开始时封于唐。望都县在南边,今天唐城南与卢奴旧城相对,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相应的城了。考古可以知今,记载与实际情况完全对不上。民间说的望都旧城距中山城八十多里,此城距中山城七十里,根据距离推测,应该是唐城。唐城北距尧山五里,与上文相距七十五里的说法相符。那么民间所谓都山,也就是尧山了,其坐落位置则在唐城东北的望都边界上。皇甫谧说:尧山又名豆山。今天这座山在唐城以北偏东,山势高峻,孤峰独上,如虎牙矗立。山南有尧庙,尧曾登过这座山。《地理志》说:尧山在城南。今天考察此城南边,却没有相应的山,所以先后许多记述山水的学者,都认为《地理志》的说法有误。另据民间相传,以为唐城就是望都城,但北边却没有相应的城。假如说有,也是相距遥远,山河之状与古人说的全然相反。民间流传的说法也是谬误的。此城西北,豆山西麓,有一条水源,往东北流经豆山下,与苏水汇合,乱流转注,往东流入滱水。这条水难道就是唐水吗?这也不大清楚。

又于是城之南如东十余里①,有一城,俗谓之高昌县城②,或望都之故城也。县在唐南。皇甫谧曰:相去五十里。稽诸城地③,犹十五里,盖书误耳。此城之东,有山孤峙,世以山不连陵,名之曰孤山,孤、都声相近,疑即所谓都山也。《帝王世纪》曰④:尧母庆都所居⑤,故县目曰望都。张晏曰⑥: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也。唐亦中山城也,为武公之国⑦,周同姓。周之衰也,国有赤狄之难⑧,齐桓霸诸侯⑨,疆理邑土⑩,遣管仲攘戎狄⑪,筑城以固之。其后,桓公不恤国政,周王问太史馀曰⑫:今之诸侯,孰先亡乎?对曰:天生民而令有别,所以异禽兽也。今中山淫昏康乐⑬,逞欲无度,其先亡矣。后二年果灭。魏文侯以封太子击也,汉高祖立中山郡,景帝三年为王国⑭,王莽之常山也。魏皇始二年⑮,破中山,立安州⑯,天兴三年⑰,改曰定州⑱,治水南卢奴县之故城。昔耿伯昭归世祖于此处也⑲。

【注释】

①南如东:南偏东。

②高昌县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县字疑衍。《地形志》望都有高昌城。今唐县东北十八里有高昌社。”

③稽:查考,考寻。

④《帝王世纪》:书名。晋皇甫谧撰。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

⑤庆都:尧的母亲。

⑥张晏:字子博。有《汉书》注,多存于今《汉书》颜师古注中。

⑦武公:中山国的国君武公。具体不详。

⑧赤狄:春秋时狄人的一支。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

⑨齐桓: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⑩疆理:划分,治理。邑土:国土。

⑪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相桓公九合诸侯,称霸天下。戎狄:古少数民族名。西方曰戎,北方曰狄。亦泛指少数民族。

⑫周王:《水经注疏》:“《吕氏春秋》作周威公,非周王,威公乃周考烈王之弟。《说苑》亦作周威公。”太史馀:即屠馀。一作屠黍。战国时晋出公的太史。太史,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

⑬中山:指中山国的国君。

⑭景帝三年:指西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

⑮皇始二年:397年。皇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号(396—398)。

⑯安州:治所在方城(今河北隆化伊逊河东岸)。

⑰天兴三年:400年。天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号(398—404)。

⑱定州: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

⑲耿伯昭:即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初将领。世祖:即光武帝刘秀,其庙号为世祖。

【译文】

此外,此城南面偏东十余里,有座城,民间称之为高昌县城,也就是望都旧城吧。高昌县在唐县南边。皇甫谧说:两县相距五十里。现在经核实,两城相距只有十五里,那么书上的记载是错误的。此城东边,有一座山孤零零地耸立着,世人因为此山不与别的山相连,所以取名为孤山,孤、都读音相近,可能就是所谓都山了。《帝王世纪》说:尧的母亲庆都居住在这里,因此取县名为望都。张晏说: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上尧山就能望见都山,所以就以望都县为名。唐城就是中山城,是武公的国都,武公与周王同姓。周王朝衰落后,国家受到北方赤狄的侵扰,当时齐桓公称霸诸侯,确立封疆加以治理,他派管仲去抗击戎狄,筑城巩固边防。后来桓公不理朝政,周王问太史馀说:今天的诸侯,哪个将首先灭亡?太史馀答道:上天生了人又使他们各有所别,就是为了使他们与禽兽不同。今天中山的君主昏庸淫乐,纵欲无度,中山也许会先亡。两年以后,中山果然被灭。魏文侯把中山旧地封给太子击,汉高祖则在此设立中山郡,景帝三年立为王国,王莽时改名为常山。北魏皇始二年,攻破中山,设立了安州,北魏天兴三年,改名为定州,州治设在滱水南的卢奴县旧城。从前耿伯昭就是在这里投奔世祖的。

滱水之右,卢水注之。水上承城内黑水池。《地理志》曰:卢水出北平①。疑为疏阔②。阚骃、应劭之徒,咸亦言是矣。余按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池水东北,际水有汉中山王故宫处③,台殿观榭,皆上国之制。简王尊贵,壮丽有加。始筑两宫,开四门,穿北城,累石为窦④,通池流于城中,造鱼池、钓台、戏马之观。岁久颓毁,遗基尚存,今悉加土,为利刹灵图。池之四周,居民骈比⑤,填褊秽陋⑥,而泉源不绝。暨赵石建武七年⑦,遣北中郎将始筑小城,兴起北榭,立宫造殿。后燕因其故宫⑧,建都中山,小城之南,更筑隔城,兴复宫观。今府榭犹传故制。自汉及燕,池水迳石窦,石窦既毁,池道亦绝,水潜流出城,潭积微涨,涓水东北注于滱。

【注释】

①北平:即北平县。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

②疏阔:疏远。

③汉中山王:即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焉。建武三十年(54),徙封中山王。卒后谥为简王。

④窦:水道口,水沟。

⑤骈(pián)比:接连排列。

⑥填褊(biǎn):拥塞狭窄。

⑦暨:至,到。赵石建武七年:341年。赵石,亦称石赵。即后赵。因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故称。建武,后赵太祖石虎的年号(335—348)。

⑧后燕:十六国之一。慕容垂建立。

【译文】

滱水右边有卢水注入。卢水上源承接城内的黑水池。《地理志》说:卢水发源于北平。我怀疑这太远了。阚骃、应劭也都这么说。我查考卢奴城内西北角有一洼积水,深而不流,南北一百步,东西百余步,水色乌黑,俗称黑水池。有人说水呈黑色叫卢,静止不流叫奴,卢奴城是因水而得名的。池水东北角,水边有汉中山王故宫,殿堂台榭都按皇朝国都的规格修建。简王尊贵,建筑得甚至更为壮丽。起初造了两座宫,开了四门,穿过北城,用石头砌成下水道,引水通入城中,又造了鱼池、钓台和观看骑术表演的楼阁。这些建筑因年代久远都已塌毁了,但遗基还在,今天都填土加高,建了佛寺。池的周围,是密集的居民区,房屋拥塞狭窄而破陋肮脏,泉流却仍未断绝。到了后赵石虎建武七年,派遣北中郎将修筑小城,兴建北榭,建造宫殿。后燕也沿用这座旧宫,在中山建都,在小城南面,又加建隔城,重修宫观。今天这些建筑还保留着旧时的规制。从汉代到燕,池水都是经下水道而流的,下水道塌毁以后,池水的通道也断了,水从地下潜流出城,积水稍稍上涨时,一缕细流就往东北注入滱水。

滱水又东迳汉哀王陵北①。冢有二坟,故世谓之两女陵,非也。哀王是靖王之孙②,康王之子也③。

【注释】

①汉哀王陵:《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陵当在今定州(今河北定州)东。”

②哀王:即刘昌。靖王之孙:当为靖王之子。

③康王之子:当为康王之父。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汉哀王陵北。共有两座坟,因此人们称之为两女陵,其实不是。哀王是靖王的儿子、康王的父亲。

滱水又东,右会长星沟①。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②。渚水东流又合洛光水③。水出洛光沟④,东入长星水⑤,乱流东迳恒山下庙北⑥。汉末丧乱,山道不通,此旧有下阶神殿,中世以来⑦,岁书法族焉⑧。晋、魏改有东西二庙,庙前有碑阙,坛场列柏焉⑨。其水又东迳上曲阳县故城北,本岳牧朝宿之邑也⑩。古者,天子巡狩⑪,常以岁十一月至于北岳⑫,侯伯皆有汤沐邑⑬,以自斋洁⑭。周昭王南征不还⑮,巡狩礼废,邑郭仍存。秦罢井田⑯,因以立县。城在山曲之阳⑰,是曰曲阳;有下⑱,故此为上矣。王莽之常山亭也。又东南流,胡泉水注之⑲。水首受胡泉⑳,迳上曲阳县南,又东迳平乐亭北(21),左会长星川(22),东南迳卢奴城南,又东北。川渠之左有张氏墓,冢有汉上谷太守议郎张平仲碑(23),光和中立(24)。川渠又东北合滱水,水有穷通(25),不常津注(26)。

【注释】

①长星沟:又名狄水河、七星沟。在今河北曲阳西北,东南流经定州南合古滱水。

②长星渚:当在今河北曲阳西北。

③洛光水: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④洛光沟: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⑤长星水: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⑥恒山下庙:《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元和志》恒岳下庙在恒阳县(今河北曲阳)西四十步。”

⑦中世:《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所称中世,即指孝宣(西汉宣帝刘询,前74—前49年在位)以下也。”

⑧岁书法族:疑有脱文。

⑨坛场:古代举行祭祀、盟会等大典的场所。

⑩岳牧:传说为尧、舜时四岳十二牧的省称。后世常用以称州牧、刺史、节度使、督抚等官。朝宿: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

⑪巡狩:谓天子视察邦国州郡。

⑫北岳:即五岳之一的恒山。

⑬侯伯:封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和第三等。汤沐邑: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

⑭斋洁: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其他典礼前清心寡欲,净身洁食,以示恭敬。

⑮周昭王:名瑕。西周第四代王。周成王之孙,周康王之子,周穆王之父。南征不还:周昭王晚年德衰,荒于国政,向南征讨。据说到达汉水时,人们痛恨他,故意做了一条胶粘的船给他,昭王行至江心,胶船解体,昭王溺死。

⑯秦罢井田: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井田,开阡陌。井田,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间一区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

⑰山曲之阳:恒山的南边。

⑱下:即指下曲阳县。西汉置,属钜鹿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晋州西鼓城村。西晋属赵国。北魏改名曲阳县。

⑲胡泉水: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⑳首受:上源承接。

(21)平乐亭: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22)长星川:当在今河北曲阳一带。

(23)张平仲碑:《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天下碑录》,汉上谷太守张碑在定州安喜县东六里。《宝刻丛编》引《访碑录》同。考字书无字,岂即平仲二字之误欤?”

(24)光和: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8—184)。

(25)穷通:干涸与流通。穷,干涸。通,流通。

(26)津注:流注。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在右边与长星沟汇合。长星沟发源于上曲阳县西北的长星渚。渚水往东流,又与洛光水汇合。洛光水源出洛光沟,往东流入长星水,乱流往东经过恒山下庙北边。汉朝末年天下大乱,山路不通,从前这里有下阶神殿,中世以来……晋、魏时改建,有东西两庙,庙前立着石碑、石阙,坛场上柏树成行。洛光水又往东流经上曲阳县旧城北边,这里原是岳牧朝天见子时住宿的城邑。古时天子出来巡视,常在每年十一月到北岳,山下有随从诸侯的汤沐邑,以便他们戒斋沐浴,洁净身心。周昭王南征未归,巡狩的礼仪也废了,但城墙还在。秦时废井田,就在那里立县。县城在山曲南边,所以叫曲阳;因为有下曲阳,所以这里就叫上曲阳了。王莽时叫常山亭。洛光水又往东南流,胡泉水注入。胡泉水上源承接胡泉,流经上曲阳县南边,又往东流经平乐亭北边,在左边与长星川汇合,往东南流经卢奴城南,又往东北流。左岸有张氏墓,坟前有汉上谷太守议郎张平仲碑,光和年间立。长星川又往东北流,与滱水汇合。此渠有时无水,有时通水,不是长流不断的。

又东过安憙县南①,

县,故安险也。其地临险,有井、塗之难②。汉武帝元朔五年③,封中山靖王子刘应为侯国④。王莽更名宁险,汉章帝改曰安憙。《中山记》曰:县在唐水之曲⑤,山高岸险,故曰安险;邑丰民安,改曰安憙。秦氏建元中⑥,唐水泛涨,高岸崩颓,城角之下有大积木,交横如梁柱焉。后燕之初,此木尚在,未知所从。余考记稽疑,盖城地当初,山水渀荡⑦,漂沦巨筏,阜积于斯⑧,沙息壤加⑨,渐以成地,板筑既兴⑩,物固能久耳。

【注释】

①安憙(xǐ)县:东汉章帝改安险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东南三十里。因邑丰民安得名。三国魏改为安喜县。

②井、塗之难:杨守敬以为指井陉和三塗的险要。井,即井陉。古代险塞。在今河北鹿泉西南。塗,即三塗。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

③元朔五年:前124年。元朔,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28—前123)。

④刘应:封安险侯。

⑤唐水:即滱水。

⑥秦氏:指苻坚,字永固。氐族人。十六国前秦君主。建元:苻坚的年号(365—385)。

⑦渀(bēn)荡:奔流激荡。

⑧阜积:堆积,累积。

⑨沙息:沙石淤滞。壤加:土壤累加。

⑩板筑:泛指土木营造之事。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过安憙县南边,

安憙县过去叫安险县。这里地势险恶,有如井陉、三塗那样的险道。汉武帝元朔五年,把这地方封给中山靖王的儿子刘应,立为侯国。王莽时改名为宁险,汉章帝时又改为安憙。《中山记》说:县在唐水的水湾上,山高岸险,因而称为安险;以后城富民安,改为安憙。前秦建元年间,唐水泛涨,高岸崩塌,城角下有成堆的大木材,纵横交错,有如梁柱。后燕初年,这些木材还在,但不知是从哪里来的。我查阅过从前的记载,想弄清这个问题,大概当初这里发过山洪,漂下大木筏,堆在这地方,后来沙土淤积,变成了陆地,又兴工筑起城来,因为木材埋在地下,所以能经久不腐。

滱水又东迳乡城北①,旧卢奴之乡也。《中山记》曰:卢奴有三乡,斯其一焉,后隶安憙。城郭南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②。

【注释】

①乡城:当在今河北定州一带。

②汉明帝:刘庄。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经乡城北边,这里从前是卢奴县的一个乡。《中山记》说:卢奴县有三个乡,这是其中之一,后来又改属安憙县。外城南有汉明帝时孝子王立碑。

又东过安国县北①,

滱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解渎亭南②。汉顺帝阳嘉元年③,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④,孙宏⑤,即灵帝也。又东南迳任丘城南⑥,又东南迳安郭亭南⑦。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传富为侯国⑧。

【注释】

①安国县: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安国东南六里安国城。

②解渎亭:在今河北安国东北。

③阳嘉元年:132年。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32—135)。

④河间孝王:即刘开,东汉章帝之子。永元二年(90)封河间王。淑:即汉章帝之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子刘淑。封解渎亭侯。

⑤宏:即东汉灵帝刘宏。

⑥任丘城:在今河北任丘南。

⑦安郭亭:在今河北安国东南。

⑧刘传富:中山靖王之子。封安郭侯。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过安国县北边,

滱水流经安国县东边,分为两条,一条支流往东南流经解渎亭南边。汉顺帝阳嘉元年,把河间孝王的儿子刘淑封于解渎亭,立为侯国。他的孙子刘宏就是后来的灵帝。这条支流又往东南流经任丘城南边,又往东南流经安郭亭南边。汉武帝元朔五年,把这地方封给中山靖王的儿子刘传富,立为侯国。

其水又东南流,入于滹沱。滱水又东北流迳解渎亭北而东北注。

【译文】

又往东南流,最后注入滹沱河。滱水又往东北流经解渎亭北边,然后往东北流去。

又东过博陵县南①,

滱水东北迳蠡吾县故城南②。《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饶阳之下乡者也③。自河间分属博陵④。汉安帝元初七年⑤,封河间王开子翼为都乡侯⑥,顺帝永建五年更为侯国也⑦。

【注释】

①博陵县:东汉置,为博陵郡治。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因桓帝父刘翼之陵为博陵,故名。三国魏改为博陆县。

②蠡吾县: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博野西南。东汉属中山国。北齐废入博野县。

③饶阳:即饶阳县。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饶阳东南二十里。

④河间:即河间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文帝二年(前178)改为国。博陵:即博陵郡。东汉置。治所在博陵县。因桓帝父刘翼之陵为博陵,故名。

⑤元初七年:120年。元初,东汉安帝刘祜(hù)的年号(114—120)。

⑥河间王开:即刘开。翼:即刘翼。河间孝王刘开之子,桓帝父。曾被贬为都乡侯。

⑦永建五年:130年。永建,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26—132)。

【译文】

滱水又往东流过博陵县南边,

滱水往东北流经蠡吾县旧城南边。《地理风俗记》说:蠡吾县是过去饶阳的下乡。从河间郡分出,属博陵郡。汉安帝元初七年,封河间王刘开的儿子刘翼为都乡侯,顺帝永建五年改为侯国。

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即古陆成①。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侯国者也②。《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③,继孝冲为帝④,追尊父翼陵曰博陵⑤,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汉末,罢还安平⑥。晋太始年复为郡⑦,今谓是城为野城⑧。

【注释】

①陆成:一作陆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汉县属中山国。后汉废。在今蠡县(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

②刘贞:封陆城侯。

③汉质帝:即刘缵(zuǎn)。汉章帝之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为梁冀扶立,后被弑。本初元年:146年。

④孝冲:即东汉冲帝刘炳,汉顺帝子。按,是桓帝继质帝,此处为郦氏误记。汉桓帝:东汉皇帝刘志。

⑤父翼:指汉桓帝的父亲蠡吾侯刘翼。

⑥安平:即安平国。东汉延光元年(122)改乐成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衡水冀州区)。

⑦太始:即泰始。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65—274)。复为郡:当为复为国。

⑧野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魏改县为博野,属高阳郡。《地形志》,饶阳有博陵城,博野有博陆城,是县城屡有迁徙,即今蠡县治。”

【译文】

滱水又往东北流经博陵县旧城南边,就是古时的陆成。汉武帝元朔二年,把这地方封给中山靖王的儿子刘贞,立为侯国。《地理风俗记》说:博陵县就是《史记》的蠡吾旧县。汉质帝本初元年,因桓帝继承质帝为帝,追尊父亲刘翼的陵为博陵,所以把博陵作为县名,后来又设郡。汉末,罢郡并入安平。晋泰始年间复为国,现在称此城为野城。

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①,又东北迳陵阳亭东②,又北,左会博水③。水出望都县,东南流迳其县故城南,王莽更名曰顺调矣。又东南,潜入地下。博水又东南循渎,重源涌发,东南迳三梁亭南④,疑即古勺梁也。《竹书纪年》曰⑤:燕人伐赵,围浊鹿⑥,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⑦,败燕师于勺梁者也。今广昌东岭之东有山⑧,俗名之曰浊鹿逻⑨。城地不远,土势相邻,以此推之,或近是矣,所未详也。

【注释】

①侯世县:具体不详。

②陵阳亭:具体不详。

③博水:即今河北保定清苑区南九龙河。

④三梁亭:即古勺梁。战国赵地。在今河北望都东。

⑤《竹书纪年》:书名。因原本写于西晋时汲郡出土的竹简之上,故名。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述夏商周及春秋晋国、战国魏国的史事,至魏襄王时止。今存辑本。

⑥浊鹿: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涞源北。

⑦代: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

⑧广昌东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广昌东岭,即后文所谓广昌岭也。”即五回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与满城接界。

⑨浊鹿逻:《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历浊鹿鸣泽。服虔谓独鹿,山名,在迺县北界,正在广昌东岭之东。独与浊形声并近,独鹿即浊鹿也。”独鹿山在今北京房山区西南。

【译文】

滱水又往东北流经侯世县旧城南边,又往东北流经陵阳亭东边,又往北流,左边与博水汇合。博水发源于望都县,往东南流经旧城南边,王莽时改名为顺调。博水又往东南流,潜入地下。接着又往东南沿着水道重新冒出,往东南流经三梁亭南边,这地方可能就是古时的勺梁。《竹书纪年》说:燕军进攻赵国,把浊鹿围困起来,赵武灵王和代人去援救浊鹿,在勺梁击败燕军。现在广昌东岭以东有一座山,俗称浊鹿逻。山离浊鹿城不远,地势相邻,推想起来也许就是当年的勺梁,不知对否。

博水又东南迳穀梁亭南①,又东迳阳城县②,散为泽渚。渚水潴涨,方广数里,匪直蒲笋是丰③,寔亦偏饶菱藕④。至若娈婉丱童⑤,及弱年崽子⑥,或单舟采菱,或叠舸折芰⑦,长歌阳春,爱深绿水,掇拾者不言疲,谣咏者自流响,于时行旅过瞩,亦有慰于羁望矣。世谓之为阳城淀也⑧。阳城县故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焉。《郡国志》曰:蒲阴县有阳城者也⑨。今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其水又伏流循渎,届清梁亭西北⑩,重源又发。

【注释】

①穀梁亭:具体不详。

②阳城县:《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据后文称阳城县故城,又引《郡国志》蒲阴有阳城,是当为前汉废县,而《汉志》不载。”即今河北保定清苑区西南四十里阳城镇。

③匪直:不仅仅,不只是。蒲: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

④寔:的确。

⑤娈婉(luán wǎn):美貌。丱(guàn)童:幼童。丱,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

⑥弱年:弱冠之年。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⑦芰(jì):菱角。

⑧阳城淀:在今河北望都东南七里。

⑨蒲阴县:东汉章帝元和三年(86)改曲逆县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顺平东南二十里子城村。

⑩清梁亭:即清凉城。在今河北保定清苑区东南清凉城村。

【译文】

博水又往东南流经穀梁亭南,又往东流经阳城县,散溢为湖泽。湖水上涨时,方圆数里,不但盛产香蒲和竹笋,而且菱角和莲藕也特别多。那些扎着双丫角的可爱儿童和年少哥儿,有的独自划着小舟采菱,有的几只船一起折菱,他们向着这三月阳春而欢唱,深深地爱着这悠悠碧水,采菱的人们不感到疲倦,歌唱的人们吐出悠扬的清音,那时路过此处的行人,对着此情此景,他乡羁旅的心情,也会得到慰藉了。人们称此湖为阳城淀。阳城县旧城就在附近的西北方,湖也因而得名了。《郡国志》说:蒲阴县有阳城。而现在阳城在县城东南三十里。湖水又潜入地下沿水道而流,转到清梁亭西北,重又涌出地面。

博水又东迳白堤亭南①,又东迳广望县故城北②。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忠为侯国③。又东合堀沟④。沟上承清梁陂⑤。又北迳清凉城东,即将梁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朝平为侯国⑥。其水东北入博水。

【注释】

①白堤亭:熊会贞以为即白城,在今河北保定清苑区西南二十里白城乡。

②广望县:据熊会贞,西汉置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清苑区西南五十里。东汉废。

③刘忠:封广望侯。

④堀沟:当在今河北保定清苑区一带。

⑤清梁陂:当在今河北保定清苑区一带。

⑥刘朝平:封将梁侯。

【译文】

博水又往东流经白堤亭南边,又往东流经广望县旧城北边。汉武帝元朔二年,把这地方封给中山靖王的儿子刘忠,立为侯国。博水又往东流,与堀沟汇合。堀沟上源承接清梁陂。沟水又往北流经清凉城东边,也就是将梁。汉武帝元朔二年,把这地方封给中山靖王的儿子刘朝平,立为侯国。沟水往东北注入博水。

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①。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②。《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③,有舜及二妃祠。稽诸传记,无闻此处,世代云远,异说之来,于是乎在矣。其水自源东迳其县故城南,枉渚回湍,率多曲复,亦谓之为曲逆水也。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县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④。《春秋左传·哀公四年》⑤,齐国夏伐晋,取曲逆是也。汉高帝击韩王信⑥,自代过曲逆,上其城,望室宇甚多,曰壮哉!吾行天下,惟洛阳与是耳⑦。诏以封陈平为曲逆侯⑧。王莽更名顺平。

【注释】

①濡水:《水经注疏》:“戴(震)云,按此南濡水,今名祁水(在今河北顺平南)。”

②昌安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蒲阴有安国城,安国即安郭也。昌与亭形近,疑《注》本作安郭亭,传抄者误亭为昌,后人又移于安字上也。”西汉置安国县,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安国东南六里安国城。晋属博陵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③舜氏甘泉:《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一统志》,今完县(今河北顺平)西北三里有甘城村。”舜氏,传说中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其先国于虞,号有虞氏。

④氏:取名,命名。

⑤哀公四年:前491年。

⑥韩王信:故韩襄王之庶孙。先从刘邦为将。后降楚。后又归刘邦。刘邦复立为韩王。后投降匈奴,使刘邦陷白登之围。后复与匈奴骑兵入居参合,被汉将军柴武所杀。

⑦是:此。指曲逆城。

⑧陈平:汉初丞相。

【译文】

博水又往东北流,濡水从左边注入。濡水发源于蒲阴县以西的昌安郭南边。《中山记》说:昌安郭东有舜氏甘泉,还有舜和二妃祠。查阅各种传记,都没有提到这地方,年代太久远了,于是各种传说也就产生了。濡水从源头往东流经旧县城南,奔腾曲折,急流卷着漩涡,弯曲回流处很多,因而也叫曲逆水。张晏说:濡水在城北拐弯向西流,因而得名,于是县也因水而名为曲逆县了。《春秋左传·哀公四年》记载,齐国在夏季攻打晋国,夺取了曲逆。就是这地方。汉高帝去打韩王信,从代出发途经曲逆,登上城头,望见城内房屋很多,说道:好大的城啊!我走遍天下,所见大城只有洛阳和这里了。于是下诏封陈平为曲逆侯。王莽时改名为顺平。

濡水又东与苏水合①。水出县西南近山,东北流迳尧姑亭南②,又东迳其县入濡。

【注释】

①苏水:即今河北顺平西南曲逆河,为清水河南源。

②尧姑亭:在今河北顺平西南。

【译文】

濡水又往东流与苏水汇合。苏水发源于县城西南近处山中,往东北流经尧姑亭南边,又往东流经该县,注入濡水。

濡水又东得蒲水口①。水出西北蒲阳山②,西南流,积水成渊,东西百步,南北百余步,深而不测。蒲水又东南流,水侧有古神祠③,世谓之为百祠,亦曰蒲上祠,所未详也。又南迳阳安亭东④。《晋书地道记》曰:蒲阴县有阳安关⑤,盖阳安关都尉治,世俗名斯川为阳安圹。蒲水又东南历圹,迳阳安关下,名关皋为唐头坂⑥。出关北流,又东流迳夏屋故城⑦,实中险绝。《竹书纪年》曰: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⑧,还取夏屋,城曲逆者也。其城东侧,因阿仍墉筑一城⑨,世谓之寡妇城。贾复从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所作也⑩。世俗音转,故有是名矣。其水又东南流迳蒲阴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城在蒲水之阴。汉章帝章和二年⑪,行巡北岳,以曲逆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阴焉。水右合鱼水⑫。水出北平县西南鱼山⑬,山石若巨鱼,水发其下,故世俗以物色名川⑭。又东流注于蒲水,又东入濡⑮。故《地理志》曰:蒲水、苏水,并从县东入濡水。又东北迳乐城南⑯,又东入博水⑰,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称矣。《春秋·昭公七年》⑱,齐与燕盟于濡上⑲。杜预曰:濡水出高阳县东北⑳,至河间鄚县入易水。是濡水与滹沱、滱、易互举通称矣。

【注释】

①蒲水:即今河北顺平蒲阳水。

②蒲阳山:在今河北顺平西北。

③古神祠:《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蒲阴县有安阳赤泉神,疑赤为亭之误,谓下安阳亭,泉神,即此水侧神祠也。”

④阳安亭:一作安阳亭。在今河北顺平西北。

⑤阳安关:一作安阳关。在今河北顺平西北。

⑥关皋(ɡāo):关前的高地。唐头坂(bǎn):在今河北顺平西北。

⑦夏屋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北。

⑧魏殷臣、赵公孙裒:具体未详。

⑨因阿(ē)仍墉:依凭着山势和城墙。因、仍,依凭,凭借。阿,山陵。墉,城墙。

⑩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州)人。东汉初将领。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铜马:即铜马军,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军。五幡(fān):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军。

⑪章和二年:88年。章和,东汉章帝刘炟(dá)的年号(87—88)。

⑫鱼水: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西南。

⑬鱼山:即鱼条山。因山石像巨鱼而得名。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西北五里。

⑭物色:事物的形状。

⑮濡:此指南濡水。

⑯乐城:在今河北保定清苑区东南。

⑰博水:即今河北保定清苑区南九龙河。

⑱昭公七年:前535年。

⑲齐与燕盟于濡上:事见《左传·昭公七年》。

⑳高阳县:战国秦置,属钜鹿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阳东二十五旧城镇。西汉属涿郡。

【译文】

濡水又往东流,到蒲水口接纳了蒲水。蒲水发源于西北方的蒲阳山,往西南流,积成深潭,水潭东西一百步,南北百余步,深不可测。蒲水又往东南流,水旁有个古神祠,人们称之为百祠,也叫蒲上祠,具体不详。蒲水又往南流经阳安亭东边。《晋书地道记》说:蒲阴县有阳安关,是阳安关都尉的治所,民间称这一带的平川为阳安圹。蒲水又往东南流经阳安圹,经阳安关下,把关前的高地叫唐头坂。蒲水出关往北流,又往东流经夏屋旧城,城很坚固,极其险要。《竹书纪年》说:魏国殷臣、赵国公孙裒讨伐燕国,回来时夺取了夏屋,修筑了曲逆城。旧城东侧,利用曲折的地势和城墙又筑了一座城,世人称之为寡妇城。贾复在北平随从光武帝追击铜马、五幡二军时筑了此城。世俗音讹,因而把贾复城说成寡妇城了。蒲水又往东南流经蒲阴县旧城北边,《地理志》说:城在蒲水之南。汉章帝章和二年巡视北岳,以为曲逆这地名不好,于是就因水改名为蒲阴。蒲水在右边与鱼水汇合。鱼水发源于北平县西南的鱼山,山上有巨石,形状像大鱼,水源从石下流出,因而民间就按物象来命名。鱼水又往东流,注入蒲水,蒲水又往东注入濡水。因此《地理志》说:蒲水、苏水都从县东注入濡水。濡水又往东北流经乐城南,又往东注入博水,自此以下,博水也兼称濡水了。《春秋左传·昭公七年》记载,齐国与燕国在濡上会盟。杜预说:濡水发源于高阳县东北,流到河间鄚县注入易水。于是濡水与滹沱、滱、易诸水都可互相通称了。

博水又东北,徐水注之①。水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岭高四十余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岭,故岭有五回之名。下望层山,盛若蚁蛭②,实兼孤山之称,亦峻竦也。

【注释】

①徐水:即今河北保定徐水区南漕河。

②蚁蛭(dié):蚁穴。蛭,通“垤”。蚂蚁做窝时堆积在洞口周匝的浮土。

【译文】

博水又往东北流,徐水注入。徐水发源于西方广昌县东南的大岭下,民间称之为广昌岭。岭高四十余里,攀登到二十里时,曲曲折折,要转五个弯才能到达岭上,因此又名五回岭。从岭上俯眺重山,重重叠叠就像蚁穴一般,而这座峰岭却高高耸立,于是又兼有孤山之称。

徐水三源奇发,齐泻一涧,东流北转,迳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①。徐水又北流,西屈迳南崖下。水阴又有一碑②。徐水又随山南转,迳东崖下。水际又有一碑。凡此三铭,皆翼对层峦③,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石文云:皇帝以太延元年十二月④,车驾东巡⑤,迳五回之险邃⑥,览崇岸之竦峙,乃停驾路侧,援弓而射之,飞矢逾于岩山,刊石用赞元功⑦。夹碑并有层台二所,即御射处也。碑阴皆列树碑官名。

【注释】

①御射碑:记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射箭的石碑。

②水阴:水的南面。古人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③翼对:分散开来对着。翼,像鸟的双翅一样张开。

④太延元年:435年。太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年号(435—440)。

⑤车驾:本指帝王所乘坐的车。后代指帝王。

⑥邃(suì):深远。

⑦刊:刊刻。元功:丰功伟绩。元,大。

【译文】

徐水有三处源头,一齐泻入一条山涧,东流北转,流经东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曲流经南崖下。水南又有一座石碑。徐水又随着山势南转,流经东崖下。水边又有一座石碑。这三座石碑都对立在两侧重叠的山岭上,岩壁高耸,上接云霞。石碑上刻着:皇帝在太延元年十二月,车驾东巡,途经险峻深远的五回岭,看到崖岸巍然耸峙,于是停车路旁,弯弓搭箭向山崖射去,那箭高高地飞过山岩顶上,因而刻石称颂这一伟大事迹。三碑之间夹着两座层台,就是当年皇帝射箭的地方。石碑背面都刻着立碑者的官名。

徐水东北屈迳郎山①,又屈迳其山南,众岑竞举②,若竖鸟翅,立石崭岩③,亦如剑杪,极地险之崇峭。汉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蛊出奔④,其子远遁斯山⑤,故世有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事具其文。

【注释】

①郎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九十里。

②众岑(cén):群山。举:高耸。

③崭:高峻。

④戾太子:亦称卫太子。即刘据。汉武帝之子,母卫皇后。巫蛊(gǔ):古代称巫师使用邪术加害于人为巫蛊。出奔:出逃。

⑤遁:逃跑。

【译文】

徐水往东北转弯流经郎山,又转弯流经山南。无数尖尖的山峰竞相高耸,就像鸟儿竖着翅膀,直立的巉岩仿佛出鞘的剑端,地势真是险峻高峭极了。汉武帝时期,戾太子因以巫术害人之罪逃跑,他的儿子远逃到这座山中,因此得了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碑文记载了这件事。

徐水又迳郎山君中子触锋将军庙南①。庙前有碑,晋惠帝永康元年八月十四日壬寅②,发诏锡君父子③,法祠其碑④。刘曜光初七年⑤,前顿丘太守郎宣、北平太守阳平邑振等⑥,共修旧碑,刻石树颂焉。

【注释】

①中子:排行居中的儿子。触锋将军:具体不详。

②晋惠帝:即西晋皇帝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之子。永康元年:300年。永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300—301)。

③锡:赐予。

④法祠:按照礼法规定祭祀。

⑤刘曜:字永明。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光初七年:324年。光初,前赵刘曜的年号(318—329)。

⑥顿丘:即顿丘郡。西晋泰始二年(266)置,属司州。治所在顿丘县(今河南清丰西南)。北魏天兴四年(401)属相州。郎宣:具体不详。阳平:或是阳平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分魏郡治,属冀州。治所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或是阳平县。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汉为侯国,三国魏属阴平郡。西晋永嘉后废。邑振:具体不详。

【译文】

徐水又流经郎山君中子触锋将军庙南。庙前有块石碑,晋惠帝永康元年八月十四日壬寅,下诏赐郎山君父子建祠,立了这块碑。刘曜光初七年,原顿丘太守郎宣、北平太守阳平的邑振等人,共同整修旧碑,刻石作颂。

徐水又迳北平县。县界有汉熹平四年幽、冀二州以戊子诏书①,遣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张昭②,郡县分境,立石标界,具揭石文矣③。

【注释】

①熹平四年:175年。熹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2—178)。幽:即幽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蓟县(今北京西南)。冀:即冀州。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高邑县(今河北柏乡北)。后又移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戊子诏书:《水经注疏》:“朱(谋㙔)戊讹作代,《笺》曰:……盖是二州争竞,事闻于朝,故诏书令之立石标界耳。赵(一清)据《隶释》载此文改戊子,云:盖诏书以是日下也。”

②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王球:具体不详。张昭:具体不详。

③揭:公布,刊出。

【译文】

徐水又流经北平县。县界有界碑,是汉憙平四年所立。幽、冀二州遵照戊子日颁发的诏书,派了冀州从事王球、幽州从事张昭,去郡县分境,于是立碑标界,将此事刻于碑上。

徐水又东南流历石门中①,世俗谓之龙门也。其山上合下开,开处高六丈,飞水历其间,南出乘崖,倾涧泄注,七丈有余,渀荡之音,奇为壮猛,触石成井,水深不测,素波自激,涛襄四陆②,瞰之者惊神,临之者骇魄矣。东南出山,迳其城中,有故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子也。

【注释】

①石门:亦称龙门。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一带。

②襄:冲上,漫上。

【译文】

徐水又往东南流经石门中,民间称之为龙门。这座山上合下开,开口处高六丈,水流从石门间飞速地南流而出,循着山崖下倾泻七丈余,注入山涧,狂涛冲击之声雄豪威猛,在岩石间冲蚀成潭,深不可测,激起一片白浪,涌上了四岸。身临高岸俯视底下,不禁会胆战心惊,慄然生畏。水往东南流出山间,流经城中,有一座古碑叫太白君碑—太白君是郎山君的长子。

其水又东流,汉光武追铜马、五幡于北平,破之于顺水北,乘胜追北,为其所败。短兵相接,光武自投崖下,遇突骑王丰①,于是授马退保范阳。顺水,盖徐州之别名也②。

【注释】

①王丰:具体不详。

②徐州:当为徐水。

【译文】

水又往东流,汉光武帝在北平追击铜马军和五幡军,就在顺水以北打败了他们,于是乘胜追击,却反而被他们打败。两军短兵相接,光武帝慌忙跳到崖下,幸好碰到冲出敌阵的王丰,把马让给他骑,退回范阳坚守。顺水就是徐水的别名。

徐水又东迳蒲城北①,又东迳清苑城②,又东南与卢水合③。水出蒲城西,俗谓之泉头水也。《地理志》曰:北平县有卢水④。即是水也。东迳其城,又东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东至高阳入博。今不能也。

【注释】

①蒲城:在今河北保定满城区东北。

②清苑城:即清苑县县城。北魏置清苑县,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东北。

③卢水:一作沈水。《水经注疏》:“朱(谋㙔)脱合字,赵(一清)据孙潜校增,戴(震)增同,据《汉书》改沈作卢。会贞按:前文叙卢水注滱水,谓卢水在卢奴,而驳《地理志》卢水出北平之说,岂又以此水为卢水乎?则原本作沈是,戴改非也,《寰宇记》,沈水在清苑县北。《金·地理志》,清苑有沈水,乃此书沈水之确证。”熊会贞按:“今清苑河源出清苑县(今河北保定清苑区)西三十里鸡拒泉,即沈水。”译文用沈水。

④卢水:《水经注疏》:“朱(谋㙔)作沈水,下有东入河三字。赵(一清)同。戴(震)改沈作卢,删三字。会贞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卢水。郦氏本以沈水驳《汉志》之卢水,故引此句为下文张本,不必录全文,戴改、删皆是也。”

【译文】

徐水又往东流经蒲城以北,又往东流经清苑城,又往东南与沈水汇合。沈水发源于蒲城以西,俗称泉头水。《地理志》说:北平县有卢水。就是这条水。沈水往东流经城中,又往东南流,向左注入徐水。《地理志》说:往东流到高阳注入博水。现在水却流不到高阳了。

徐水又东,左合曹水①。水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②,东南流,左合岐山之水③。水出岐山,东迳邢安城北④,又东南入曹河。曹水又东南迳北新城县故城南⑤,王莽之朔平县也。曹水又东入于徐水。徐水又东南迳故城北,俗谓之祭隅城,所未详也。徐水又东注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东至高阳,入于博。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滱是也。

【注释】

①曹水:即今河北保定徐水区南漕河。

②朔宁县:具体不详。

③岐山之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岐山水无考,当在今安肃县(今河北保定徐水区)西。”

④邢安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无考,亦当在今安肃县西。”

⑤北新城县:东汉改北新成县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徐水区西南二十里。西晋属高阳国。北魏改名新城县。

【译文】

徐水又往东流,左边与曹水汇合。曹水发源于西北方朔宁县的曹河泽,往东南流,左边与岐山之水汇合。岐山之水发源于岐山,往东流经邢安城北边,又往东南流入曹河。曹水又往东南流经北新城县老城南,就是王莽时的朔平县。曹水又往东注入徐水。徐水又往东南流经老城北边,俗称祭隅城,也不知城名是怎样来的。徐水又往东注入博水。《地理志》说:徐水发源于北平,往东流到高阳,注入博水。又往东流,注入滱水。《地理志》说:博水从望都往东流,到高阳注入滱水。

又东北入于易。

滱水又东北迳依城北①,世谓之依城河②。《地说》无依城之名③,即古葛城也④。《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燕以与赵者也。

【注释】

①依城:在今河北安新西南。

②依城河:在今河北安新南。自保定清苑区流入,东入白洋淀。为古濡水、滱水之下游。

③《地说》:书名。具体不详。

④葛城:战国燕邑,后入赵。即今河北安新西南安州镇。

【译文】

滱水又往东北注入易水。

滱水又往东北流经依城北边,世人称之为依城河。《地说》中没有依城的地名,其实就是古代的葛城。《郡国志》说:高阳有葛城,燕把此城让给赵国。

滱水又东北迳阿陵县故城东①,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②,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③。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④。

【注释】

①阿陵县: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东北二十里陵城村。东汉废。

②建武二年:26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③左将军:官名。领军之将。与前、右、后将军并位上卿。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从光武帝刘秀征战。后拜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建武二年(26)更封阿陵侯,食邑万户。

④长城:指燕长城。

【译文】

滱水又往东北流经阿陵县老城东边,就是王莽时的阿陆。建武二年,改封给左将军任光,立为侯国。滱水往东北流,到长城注入易水。


易水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