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品读红楼梦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 通灵玉蒙蔽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秘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遭遇母蝗虫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馈土物颦卿念故里 讯家童凤姐蓄阴谋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含八十)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读一部作品,那一定是《红楼梦》
江西人民出版社
马瑞芳
1965年毕业与山东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卒,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政协常委会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作品四十余种,有专著《幻由人生蒲松龄传》、《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趣话经典系列、古典小说风情谭系列,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煎饼花儿》《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等。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全国少数民族创作散文一等奖、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全国女性文学理论创新奖,多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马瑞芳说聊斋”,在海峡两岸十几家电视台及喜马拉雅音频平台讲《红楼梦》。2017年被授予山东省读书形象大使。
适趣闲文《红楼梦》
《红楼梦》是长篇小说,中国现在一年出版一千本长篇小说,有几本五年后大家还看?有几本十年后读者还看?有几本五十年后还有人知道?难说。但《红楼梦》作者离开人间二百多年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读《红楼梦》。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人通过不同的译本读中国的《红楼梦》。为什么不分国家、不分时代的读者都愿意读《红楼梦》?因为《红楼梦》写的是人类共同命运,生老病死,爱情友谊,富贵贫困,这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遇到的。
1980年,我给六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讲《红楼梦》,讲到王熙凤,我往黑板上写个“蛇蝎美人”。瑞典留学生不干了,说马老师我不同意您的观点。王熙凤很有能力,我如果娶妻子就娶王熙凤这样的。我很震惊,后来想想很有道理。这个学生离开中国不久,就做了瑞典王国驻香港总领事,又过了几年在帕尔梅首相手下做国家安全享务助理。这样有从政能力的欧洲青年为什么喜欢王熙凤?就因为像小品里说的,王熙凤你太有才了。秦可卿死了,宁国府乱成一锅粥,王熙凤几天时间治理得井井有条。我给日本学生讲到王熙凤,日本学生说,我们日本人打麻将,下属也得学王熙凤,故意输钱给上级。王熙风有这么广泛的国际影响!
不同的读者都在读王熙凤,毛泽东主席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军事外的书都精简了,他只留了一本文学的书,《红楼梦》。毛主席也是影响很大的红学家,毛主席说,《红楼梦》可以当清朝历史读,还说第四回是《红楼梦》总纲。我们研究文学,喜欢分段,你搞古代文学,他搞现代文学,那位搞当代文学。搞古代文学又分成好几段,你搞先秦,他搞唐宋,我搞明清。但《红楼梦》就不一样了,什么人都可以研究。我们开红学会。从美国来了几位红学家,最有名的两位红学家,一位是威斯康星大学周策纵教授,一位是纽约大学唐德刚教授,两位教授都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2007年,我在《文史知识》开个专栏,讲《红楼梦》是怎样承传聊斋。但是首先提出《红楼梦》承传《聊斋志异》文学传统的并不是我,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家赵刚教授。各个国家,各种专业,大家都在读《红楼梦》。各种年龄的人都在读《红楼梦》。在百家讲坛,易中天问我,于丹4岁读论语,你是几岁开始读《红楼梦》和《聊裔》?我开玩笑回答,我从娘肚子里就读《红楼梦》。我母亲出嫁时,她的嫁妆里有个书箱,里面摆着石印本《红楼梦》和《聊裔志异》。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母亲用《红楼梦》里的话讲社会是怎么回事。比如说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大有大的难处。我18岁进了大学,《红楼梦》是我的案头书,我读的是五年制,从图书馆借本《红楼梦》,到期再续,一放五年。每天晚上是我的床头必读书。我在青春岁月最想了解宝黛爱情。等我年事稍长,就能够理解,薛姨妈为什么对她的女儿做出那样周到的安排。当我老了,做了祖母、外祖母,就特别能够理解贾母的人生,就更加坚信当年母亲说的观点,贾母绝对不可能反对宝黛成婚,因为她最爱外孙女黛玉和孙子宝玉,一定要让他两个成一家。当我在十几家电视台讲到这个观点时,我家的人说,这家伙又抄袭,抄谁的?老母亲的。我母亲,一个所谓家里蹲老太太能提出一些红学观点。红学界的观点就更多了。真是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在红学界能够听到很多天方夜谭,比如有人说曹雪芹是18世纪中国的007,他和他的邦德女郎一起刺杀了雍正皇帝。这太奇怪了吧,但是听到这样的话不要大惊小怪,因为类似的话一百年前就有,一百年后还会有。
2008年我在布加勒斯特跟《红楼梦》罗马尼亚译本的译者一起吃饭,我问她:你为什么翻译《红楼梦》?她说一句话,当时我眼泪都掉下来了。她说,《红楼梦》是我们欧洲文化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峰。说得太好了!欧洲文化的高峰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三十多部戏剧创造四百多个人物,曹雪芹一部没写完,或者是写完没完全传下来的小说,也创造四百多个人物。其中二百多个女性,从贵族夫人贾母到农村老太太刘姥姥,从千金小姐林黛玉、薛宝钗,到粗使丫鬟傻大姐,一个一个活灵活现,好像能从纸上走下来。说《红楼梦》是欧洲文化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峰,这句话太恰当了。
我印象最深的《红楼梦》研究专家观点是什么呢?胡适是新红学创始人,有很多红学着作,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1985年《胡适传》作者唐德刚先生到哈尔滨参加国际红学会的时候说的。当时参加国际红学会中国学者都西装革履,唐德刚先生穿涤卡中山装,我给他起个外号,人民公社干部,19级干部。这个级别有资格买飞机票回纽约。唐先生在会上说,胡适当年不做驻美国大使了,就和我们一起吹牛,说话比较随便。他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没有主题。没有主题你为什么还研究《红楼梦》?胡适说,好玩呀。胡适是新红学鼻祖,我认为“好玩”在他所有的红学观点里面,是最重要、最精辟,也最到位的。
《红楼梦》为什么“好玩”?因为有趣,《红楼梦》充满情趣、谐趣,还有一般小说没有的雅趣。其实,将小说写得有趣,本来就是曹雪芹追求的。第一回写到空空道人和石头对话,石头(曹雪芹的化身)说:“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所谓“理治之书”就是关于治国理政之书,普通百姓闲暇时间,谁还再研究如何治理国家?都会找一些适合自己情趣、本身也特别有趣的书看,比如诗、词、美文、小说。曹雪芹就是以“适趣闲文”定位,完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他还特别瞧不上两种似乎是适趣闲文的小说,一类是风月笔墨,以淫秽污臭糟蹋文字坏人子弟;一类是千部共出一套的才子佳人小说,满纸潘安、西子,不过假拟出男女二人姓名,再加一个小人拨乱其间。《红楼梦》也写儿女之情,写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但与这些小说截然异趣。曹雪芹在第一回,就借空空道人与石头对话表达了自己创造《红楼梦》的美学理想和自视甚高的心理。脂砚斋说:“开卷一篇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
《红楼梦》是小说,又不仅是小说,他是一部盖世奇书,吸纳了中国文学各种形式,像诗、词、赋,他调动了中华文化各个方面,像建筑、园林、绘画、美食。所以《红楼梦》怎么看怎么好玩,怎么看怎么有趣,但是毛主席说《红楼梦》要看五遍,因为他写的是四大家族的兴亡史。梁思成规定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必须读《红楼梦》,看看大观园是怎么盖的。
我研究《红楼梦》五十多年,第一篇红学论文是1962年大学三年级交的古代文学作业《贾宝玉批判》。研究这么多年,写过不少书,现在最想用英国小说家兼小说理论家佛斯特的观点看看《红楼梦》。佛斯特认为,小说无非写人生五大事件,出生、饮食、睡眠、爱情、死亡。
写人的出生,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贾宝玉和林袋玉缘定三生的大爱神话?贾宝玉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林黛玉前身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一株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用甘露浇灌这株仙草,仙草得以活下来,修成仙女。她五衷之内,也就是内心深处一直感戴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当神瑛侍者要下凡做贾宝玉的时候,绛珠仙子要跟他下去,还他的甘露之恩。把我一生的眼泪全还给他。在世界文学当中谁见过这样的相爱是为了还泪的神话?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写爱情,能写到像贾宝玉、林徽玉、薛宝钗这样,不是三角恋,但比三角恋要有趣得多,好看得多,因为他们三个人是聪慧者的心灵捉对厮杀,也是贾宝玉人生道路的选择。
世界上还有哪位作家能写出像《红楼梦》里面的那些饮食?《红楼梦》的饮食,最有代表性的是茄鲞,我参加过很多国际红学会,吃过很多次的红楼宴,不管多有名的大厨师,都没做出王熙凤所说的茄鲞。后来八七版《红楼梦》的民俗顾问邓云乡先生告诉我,你知道吗,茄鲞是什么,就是宫爆鸡丁。不要说红楼梦的那些大菜,红楼早点就能把外国人唬的一愣一愣的。我在扬州西园宾馆跟英国一位模样很像撒切尔夫人,名字也叫玛格丽特的女学者一起吃过红楼早点。先上了八道粥,野鸭粥、桂圆粥,再上来八种小吃,枣泥馅的山药糕,东府的豆腐皮包子,再上来八个果碟。玛格丽特吃了两三种她就不吃了。我非常喜欢俄罗斯小说,特别是三位长篇小说大家,妥斯陀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这三位俄罗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家,他们几十部长篇小说加一块,对俄罗斯饮食的描写能和《红楼梦》比吗?根本就不能比,因为《红楼梦》写的是中国的饮食,《红楼梦》更写的是中国文化,餐饮桌上写文化。史太君两妄大观园,那是个多么有趣的宴会。
《红楼梦》的死亡被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艺术。秦可卿之死和《歧路灯》谭孝移之死、《金瓶梅》李瓶儿之死,是中国古代小说描写人物之死的三大经典,《红楼梦》写晴雯之死,晴雯和贾宝玉什么关系?“光谱纯”一样,太纯洁了,但当晴雯要离开人世时,把红指甲咬下来交给贾宝玉,把贴身衣服和贾宝玉换了。多么感人的生离死别。更有意思的是,《红楼梦》还把人物死亡和一个大家庭呼喇喇大厦倾联系到一起,所以《红楼梦》太有趣了。
《红楼梦》几百个人物,即使出来个一闪而过的人物,都会叫我们过目不忘。焦大,几百个字,一个老忠仆写活了。鲁迅先生说,焦大是贾府的屈原。
我在大学里给本科生、留学生、研究生讲《红楼梦》,都是高堂讲章,理论分析、人物分析、艺术特点,现在换种讲法,把《红楼梦》从头到尾一回一回地读下去。《红楼梦》是章回小说。每个章回都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一个一个似乎短篇小说的故事组成了最好的中国故事。
关于《红楼梦》最有趣的一句话是1992年扬州开国际红学会闭幕式上,蒋和森先生说的,他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不可以没有《红楼梦》。这话过分吗?想想还有几分道理。我们现在生活匆忙,要跑多少地方,我们可以背上本《红楼梦》,到任何一个地方从任何一段打开就看,璀璨的龙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人们的生离死别、生老病死、穷困富贵、人生感悟,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