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颦,是到潇湘馆看黛玉,跟她聊婚姻的
话题,甚至聊到应该把黛玉许给宝玉。紫鹃为黛玉命运忧虑
紫鹃为什么试宝玉?因为黛玉和宝玉的感情紫鹃最清楚,他们不能分离,又不肯越雷池一步,实际是在搞精神恋爱。黛玉身体越来越坏,主要原因就是她一心一意爱着宝玉,又感觉希望渺茫。因为宝玉、黛玉都是受封建家庭贵族教育长大,都不可能也不敢直接向家长请求恩准自主选择。这是社会风气决定,也是贵族家规决定的。宝玉、黛玉虽然深深相爱,但是他们都认为,婚姻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两个人就是想破了脑袋,也不敢在家长跟前透露一句自主婚姻。这就是《红楼梦》写的爱情,比起以往的小说有更深刻内涵的原因。
在紫鹃看来,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唯一依靠是外祖母,贾母在一天,黛玉就有保护,贾母一旦不在,舅舅、
舅妈完全靠不住。黛玉这样的孤女,只能任人欺负。紫鹃认为,黛玉只能在老太太硬朗时定下大事,和她深深相爱的宝
玉订亲,未来才有保障。但能不能叫老太太开口,紫鹃一厢情愿地认为取决于宝玉对黛玉爱的深度。所以她想试探一下,假如黛玉要离开贾府,宝玉有什么表现?估计紫鹃一直琢磨这个事,但迫使她付诸行动有个诱因,就是薛宝琴出现之后,贾母把宝琴安排在身边住,芦雪广联诗后,贾母向薛姨妈打听宝琴的生辰八字。薛姨妈估计贾母想给宝玉求聘,吞吞吐吐地把宝琴已订婚的事告诉了贾母。
贾母打听薛宝琴生辰八字的事,肯定在贾府飞短流长。紫鹃产生了危机感,就要试宝玉了。
宝玉去看黛玉,黛玉睡午觉,宝玉不敢惊动,看到紫鹃在回廊上,就问:“昨日夜里咳嗽可好了?”紫鹃说:“好些了。”宝玉说“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看到紫鹃穿的衣服比较单薄,往她身上摸了一摸,“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春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紫鹃便说:“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教训宝玉几句,进房间去了。
宝玉像被浇了盆冷水,瞅着竹子发呆。恰好雪雁从王夫人那取了药回来,看到宝玉发呆,很奇怪,问紫鹃:“姑娘还没醒,是谁给了宝玉气受?坐在那里哭呢。”紫鹃出去,对宝玉说:“我不过说了那两句话,为的是大家好,你就赌气跑了这风地里来哭,作出病来唬我?”宝玉解释了一番。紫鹃问:
几天以前,你们两个正说话,赵姨娘走来,你不是跟姑娘说了句燕窝,就停住了吗,我正想问你。宝玉说:也没有别的事,就是我想到宝姐姐也是作客,林妹妹吃燕窝又不能间断,只管去找人家要,太托实了。我在老太太跟前露了风声,老太
太大概和凤姐姐说了,现在听说一天给你们送一两燕窝,也就完了,就这么回事。紫鹃一听,找到试宝玉的理由了。她说:
“多谢你费心”,“在这里吃惯了,明年家去,那里有这闲钱吃这个。”宝玉一听,“谁?往那个家去?”紫鹃煞有介事地说“你妹妹回苏州家去。”宝玉先是反驳:不可能,姑母和姑父都没了,没人照管,林妹妹才住到我们这儿来,她怎么可能再回去?紫鹃编出一套话:姑娘长大了,林家肯定会来接。林姑娘已经在做离开荣国府的准备。我们放在你那里的东西,你赶快找出来给我们,林姑娘已经把你的东西都打点出来,准备还你。紫鹃编套谎话,给宝玉造成黛玉说走就走的印象。她拔腿走了。宝玉为黛玉魂魄尽失
黛玉要走的话,使宝玉如头顶上响个焦雷。紫鹃本要看看,我说姑娘要走,你怎么表态?会不会说坚决不能走等等话?但宝玉不吱声,一听说黛玉要离开,宝玉掉魂了。宝玉被晴雯接回怡红院,一头热汗,满脸紫胀,两个眼珠直直的起来,
口角间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就睡下,扶他起来,他就坐着,倒了茶,他就吃茶,没魂了。袭人以为李妈妈有
经验,请李妈妈来看。李妈妈一看,宝玉怎么傻到这个程度,她去掐宝玉的人中,按照中医的说法,人中是人的命门。但是她掐人中,宝玉也一点不觉得疼。李妈妈大哭,说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的心!袭人等都哭起来了。袭人知道宝玉是跟紫鹃说了话成了这个样,她匆忙跑到潇湘馆。紫鹃正在服侍黛玉吃药,袭人什么也顾不上了,上来就问紫鹃:“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你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说着就坐在椅子上。袭人形态大变,见了林姑娘,既不问好,也不请安,径直坐在人家椅子上。对于非常讲究礼数的袭人来说太不寻常了。黛玉见袭人满脸急怒,满脸泪痕,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也慌了,说“怎么了?”袭人定了一会神,一边哭,一边说:“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连李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袭人实在太着急,连宝玉可能已死都推论出来。黛玉一听,那还了得,李妈妈是有经验的老太太,她说宝玉不中用了,黛玉也活不成了。“哇”的一声,把刚刚吃的药全呛出来,抖肠搜肺,炽胃扇肝地痛声咳嗽起来,脸也红了,头发也乱了,眼睛也肿了,喘得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推着紫鹃说:“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宝玉有了生命危险,第一个跟他走的就是黛玉。黛玉是宝玉
的命,宝玉是黛玉的命,宝黛心心相连,命命相通。急难出真情,宝玉出了事,黛玉则表示为宝玉先死。
紫鹃告诉黛玉,我不过开了个玩笑,袭人说:“你还不知道他,那傻子每每顽话认了真。”黛玉说紫鹃,“你说了什么话,趁早儿去解说,他只怕就醒过来了。”
贾母、王夫人已赶到怡红院。贾母一见紫鹃,眼内出火,骂:
九三六 “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说:“并没说什么,不
过说几句顽话。”宝玉神智不清,死半个了,看到紫鹃,清醒了,“哎呀”一声哭了。宝玉掉了魂,见了紫鹃就拣回魂,因为紫鹃是黛玉的贴身侍女,是黛玉的代表。贾母以为是紫鹃得罪了她的宝贝孙子,亲自拉着紫鹃,叫宝玉打她。太好玩了!一个做奶奶的,拉着个小姑娘,叫自己的孙子打,你这个奶奶还讲理不讲?一点儿都不讲。对贾母来说,爱孙子就是最大的理,牵扯到宝贝孙子,连亲生儿子贾政她都可以恶狠狠教训,叫他跪在那里磕头,何况一个丫鬟。荣国府至高无上的“太上皇”亲自动手拉着丫鬟叫孙子打,这场面太好看了。没想到宝玉不打,死死地拉住紫鹃不放手,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大家问起来,是紫鹃说要回苏州引出来的。贾母这才知道宝玉突然又疯又傻,是为了林妹妹。宝玉离了黛玉不能活。宝玉表示黛玉走到哪他跟到哪,林妹妹走我跟她走。这就是宝玉神智不清时表达出的清醒意志。
“林”字还成了宝玉的兴奋灶。有人回贾母说林之孝家的来看宝玉。贾母叫进来。宝玉一听,满床大闹:“了不得了!
九三八 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曹雪芹信笔点染,都是
妙语。荣国府大管家,有赖大,有林之孝,为什么偏偏这时林之孝家跑了来呢?因为曹雪芹需要用一个姓林的来做段妙文章。
贾母赶快安慰她的宝贝孙子,说:“打出去罢!”“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他的,你只放心罢。”宝玉哭着说:“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贾母赶快说:“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告诉众人,“以后别叫林之孝家的进园来,你们也别说“林”字,好孩子们,你们听我这句话罢。”这个老祖母,为了她的宝贝孙子,连别人姓林都不让姓了,大家赶快答应,又不敢笑,但是这事可笑不可笑?
宝玉看到墙上摆个西洋自行船,就指着船叫:“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命拿下来。袭人拿下来,宝玉把船塞到被窝里,说“可去不成了”。宝玉一边不让别人姓林,把墙上的船塞到被窝里,一边死拉着紫鹃不放。这些描写太好玩了。
太医看病趣闻
只这么闹,实在不太好看,这时插了一段请医来看病趣事。王太医来看病,贾母坐在宝玉身边。王太医先请贾母的安,
诊了宝玉的手。宝玉一只手还拉着紫鹃。紫鹃低了头,王大夫也不知道怎么少爷还得一直拉着个姑娘。诊完脉就说:“世兄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云:“痰迷有别。有气血亏柔,饮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恼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致,不过一时壅蔽,较诸痰迷似轻。”这才叫急惊风遇到慢郎中,贾母急于知道孙子的病要不要紧,他倒背起医书了。贾母说,“你只说怕不怕,谁同你背药书呢。”王太医赶快躬身回答“不妨,不妨”。贾母问“果真不妨”?王太医说“实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这时贾母又施开威风:“既如此,请到外面坐,开药方。若吃好了,我另外预备好谢礼,叫他亲自捧了送去磕头;若耽误了,打发人去拆了太医院大堂。”治不好她的孙子,她得把人家太医院的大堂给拆了。王太医开始只听到贾母说叫宝玉好了后捧着谢礼亲自去磕头。他说“不敢,不敢”,但他说“不敢”时,贾母已说拆他们的大堂,那就成了你可不敢拆了我们的大堂。大家都笑了。插上这一段,就使得情节和刚才那种宝玉急怒攻心有所协调。小说家创造场面,曹雪芹是一绝。
紫鹃不能回去,贾母只好把琥珀派去服侍黛玉。黛玉不时叫雪雁来听消息。宝玉稍微好了点,但梦里惊醒就哭,说林妹妹走了,有人来接她了。只要他醒,就得紫鹃上来安慰一番。过了一天,吃了王太医的药,渐渐好了。宝玉知道自
己好了,又怕紫鹃回去,就假装疯疯傻傻。紫鹃也后悔。袭人对紫鹃说:“都是你闹的,还是你来治。也没见我们这个呆
子听了风就是雨,往后怎么好。”袭人很清楚,宝玉是离不开黛玉。但是叫袭人接受黛玉那也难。
宝玉向紫鹃诉肺腑
湘云来看宝玉,把宝玉生病干了些什么事,说给他听。宝玉这才知道自己病中的表现。等到没人时,宝玉问紫鹃:“你为什么唬我?”紫鹃告诉他,贾母看上宝琴,要给你们订亲。宝玉解释,宝琴那事不过是句玩话,果然订了她,我还是这个形景吗?这话意思很明确,我没和薛宝琴订亲,我这次大闹,是闹着要和林妹妹订亲。宝玉和紫鹃说:“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烟化灰。”“咱们”是谁?当然指黛玉和宝玉。这是宝黛爱情最高层次的盟誓,宝玉决心和黛玉共生共死。这样一来,又出现一次宝玉向丫鬟诉肺腑。他上一次向黛玉诉肺腑是诉到袭人的耳朵里面。这一次诉肺腑,诉到紫鹃的耳朵里。宝玉很可能故意的把紫鹃当成黛玉诉肺腑。他知道这样的话,如果直接对黛玉说,咱俩活就一块活,死就一块死。黛玉可能又恼了。但他跟紫鹃说,紫鹃会把宝玉的心思委婉地传达给黛玉。
紫鹃试宝玉,证明宝玉离了黛玉不能活;也证明黛玉只要宝玉出问题,第一个死的就是她。
九四O 贾母知道宝玉离了黛玉不能活
紫鹃试宝玉还试醒了贾母。为什么这样说?贾母不是喜欢上薛宝琴了?说薛宝琴和雪中红梅比画都好看,问薛姨妈薛宝琴的生辰八字。贾母考虑宝玉的配偶,似乎不再是黛玉了,变成薛宝琴。可能因为薛宝琴确实比黛玉更美丽,更懂事,特别是更健康。黛玉常年生病,当宝贝孙子宝玉婚事要提上议事日程时,贾母即使再偏爱外孙女,也不能不从健康方面考虑。这个有经验的老太太,有可能预感宝贝外孙女活不长。
紫鹃试宝玉,使贾母知道,宝玉离开黛玉连生命都可能保不住。贾母听说宝玉差点死掉,是因为一句玩话就哭了,感叹:“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贾母难道看不出孙子和外孙女的感情吗?老太太看出来了,但她不能叫别人认为她看出来,也不能叫别人认为他们两个是儿女私情。所以她说不是什么要紧大事,是句玩顽话。她嘱咐紫鹃,宝玉是有呆根的,你不可以和他这么开玩笑。后来宝玉听到姓林的来大闹,连玩具船都藏到被窝里,贾母都是亲眼看到。贾母的处理就是我宝贝孙子说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让姓林的来,姓林的都叫我打出去了,甚至说姓林的都死绝了。这等
于向宝玉承诺,我会把你林妹妹永远留在你身边。贾母看清楚黛玉对宝玉已是性命相关,她还能拿宝贝孙子的生死开玩
笑吗?绝对不能。紫鹃仅仅虚构黛玉要离开,宝玉就死了半个。假如真叫宝玉和黛玉分离,宝玉还不是要彻底的死绝。贾母即便不为黛玉考虑,仅为宝玉考虑,也得成全二玉。至于黛玉身体不好,她可以再配侍妾。但只要黛玉在,贾母就不能给宝玉安排其他嫡妻,因为那样做首先要了宝玉的命。而且自黛玉进府,贾母一直把黛玉放在三个孙女之上。元宵节放炮仗贾母得把黛玉搂在怀里,所以贾母绝对不会像流行本的后四十回,居然参加调包记,居然说外孙女的闲话,这都不是曹雪芹的意图。
黛玉觅知音宝钗明事理
宝玉好了后,紫鹃回去,跟黛玉说,宝玉的心倒实,听见咱们去就这么闹起来了。黛玉不理她。紫鹃对小姐讲知心话:“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别的都容易,最难得的是从小儿一处长大,脾气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什么意思?林姑娘,你和宝二爷最合适。黛玉当然不能允许丫鬟当面议论自己的婚事,啐她:“你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一歇,还嚼什么蛆。”紫鹃进一步推心置腹:“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
九四二 了大事要紧……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
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所以说,拿主意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紫鹃太聪明了,把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基础说出来了。他们是知音,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但黛玉还是不能接茬,就说“这丫头今儿可疯了?怎么去了几日,忽然变了一个人。我明儿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她这是口不应心,实际上紫鹃说的话,黛玉听了非常伤感。紫鹃睡了,她又哭了一夜。又向神瑛侍者回报甘露之恩了。
这里面插了段故事,薛姨妈发现邢岫烟端雅稳重,想要来做儿媳妇,但想到儿子举止浮奢,怕糟蹋了人家女儿。想到,薛蝌也没娶妻,他们两个人倒合适。她跟凤姐商量,凤姐告诉老太太。贾母愿意做这个媒,自作主张,把邢夫人叫来,把事促成。叫尤氏婆媳做个表面上的媒人。邢岫烟和薛蝌途中有一面相遇,两人比较满意。这一对是《红楼梦》中非常少见、最后可能善终的一对。这两个人婚姻成就这么轻易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非常重要。而宝玉和黛玉始终得不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邢岫烟和薛蝌订婚后,邢夫人要把邢岫烟接出贾府,倒
九 四
四 是贾母比较开通,说反正两个孩子见不了面,就是姨太太和
大姑子小姑子,正好可以亲香。小说写了一段薛宝钗如何和邢岫烟亲香的细节。曹雪芹从薛宝钗的视角对几个人做了一番观察和判断:邢岫烟父母是酒糟透的人;邢夫人对岫烟不是真心疼爱;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这些话太精彩了,尤其是迎春是有气的死人这一句,无比形象,针针见血。但是这样的话,宝钗永远也不会从自己嘴里讲出来,这是她的心理活动,说明她何等老辣。金陵十二钗中,宝钗才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钗在邢岫烟和自己的堂弟订婚前就暗暗体贴接济她闺阁家常需用的东西。难得这么个皇商家小姐对贫寒之家的女孩如此体贴照顾。现在成了未来一家人,宝钗对邢岫烟的照顾就更加细致周到。宝钗发现天还冷,邢岫烟却换成夹衣,关心地问为什么。邢岫烟说,棉衣送去典当了。因为她需要钱用。姑妈,也就是邢夫人,叫她把王熙凤送的一月二两银子的月钱,送一两给爹妈用,需要用什么东西,用迎春的就成。而迎春的丫鬟婆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们言三语四,过三天五天,邢岫烟还得拿钱给她们买点心打酒。只好早早就把棉衣当了,恰好当到薛家的当铺。非常小的细节,画出邢夫人的小气,你的兄弟缺钱,你那么有钱,不自己掏点钱给兄弟用,居然琢磨上侄女的零用钱区区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怡红院的丫鬟都顺手给人。邢岫烟当掉
棉衣居然是为了打点迎春的下人,大观园的世态炎凉到了极
点。宝钗告诉邢岫烟,干脆把二两银子都给你父母,缺什么找我要就成。宝钗对邢岫烟体贴周到,她是真诚的、善良的,完全不像对待贾母、王夫人那样,似乎有点儿趋炎附势、沽名钓誉。宝钗知道邢岫烟戴的玉珮是探春给的,嘱咐邢岫烟一番话,虽然是闲话,但对于理解四大家族兴衰很有作用。宝钗是这样说的:“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到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将来你这一到了我们家,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必比他们为是。”这段话说明,薛家和贾家由盛而衰的趋势是一样的,而且薛家已经先于贾家败落。薛宝钗不被贾母欣赏的素净,原来是她对未来艰难生活的准备。有点儿讽刺意味的是,宝钗身上最富丽的闲妆,亮闪闪的金锁却始终没摘下来。薛宝钗的明理懂事、与人为善,通过这些日常小事写得很生动,可惜的是,薛宝钗比王熙凤还心内有机关,比探春还要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她偏偏生于末世,改变不了家族的命运,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悲剧命运。《红楼梦》写的是千红一哭、万艳齐悲,不管多么有才能、多么有见识、多么严格自律的女性,都不能获得人生幸福,实在太悲哀了。
薛姨妈要成全“木石姻缘”?
薛宝钗及其母亲一直关心金玉良缘,这算是有父母之命了,但在前八十回,始终没有出现金玉良缘的媒妁之言,特别是元妃的指婚之言。林黛玉和贾宝玉心心相印,又一直盼望着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有趣的是,似乎宝钗的母亲要来当媒妁之言了。
薛姨妈看望黛玉,说了很多爱语,她的爱语是真的,还是虚情假意?红学家们争论不休,我们看看薛姨妈有哪些爱语。
薛姨妈先对黛玉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管着系红绳,暗地里把一男一女的脚用红绳绊住,不管天南海北还是有世仇,将来都会做夫妻。如果月下老人不拴,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者是年年在一块,以为定了的,也不能到一处。薛姨妈这段话,等于告诉黛玉,你别以为你和宝玉天天在一块,好像老太太也要定下这事,但月下老人不给你系红绳,什么也成不了。薛姨妈还直接说,比如说你们姐妹两个,你和宝钗的婚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这是劝导黛玉,不要太痴情。
薛姨妈又对宝钗说,“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
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这话有点夸张,贾母
并没有说要把宝琴说给宝玉,薛姨妈给演绎了,这不是刺激黛玉?薛姨妈继续说,“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
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也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这是红学家讨论来讨论去、最费解的一段话。薛姨妈说老太太要把宝琴订给宝玉,当然是直刺黛玉之心。但薛姨妈不是一直宣扬金玉良缘?她怎么说她无人可给呢?这是不是言不由衷?既然这句话言不由衷,薛姨妈其他的话就是真的?比如说把黛玉订给宝玉做媳妇。我觉得这番话体现了薛姨妈无可奈何的心理。宝玉又疯又傻闹得死去活来,薛姨妈说了这么一番话:宝玉和黛玉从小一块长大,宝玉是实心孩子,猛听着黛玉要走,难免舍不得。这番话对贾母是及时雨,贾母就需要这样对别人解释,宝玉和黛玉不是男女之情是兄妹之情。至于贾母自己怎么理解,那是她自己的事。其实薛姨妈这么聪明,应该知道,宝玉和黛玉已心心相连,不能分开了。她也早就发现,不管她怎么宣传金玉良缘,贾母就是油盐不进,偶尔出现个薛宝琴贾母那么动心,一直在她身边活动的宝钗,
她一直不动心。所以看到宝玉为黛玉死去活来,薛姨妈说把你林妹妹订于他,是无奈之语。
九四八 紫鹃很聪明,马上跟进来问:“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
么不和太太说去?”这可真是将了一军,差点就把棋局高手薛姨妈将死。薛姨妈的回答是:“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这回答太滑了,不仅不回答紫鹃的话,还叫紫鹃不能再问了。黛玉说紫鹃“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但潇湘馆的婆子们又说了:“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婆子们说话,薛姨妈就不能再开玩笑了,骑虎难下了,就只好回答:“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薛姨妈能出这个主意吗?薛姨妈一直认定金玉良缘,现在她去向贾母建议成全木石姻缘,可能吗?不过在曹雪芹这样的天才小说家的笔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既然某一句谶语,脂砚斋某一句评语,都可以引出后文,薛姨妈公开说的话就真不能兑现?有红学家认为,很可能后来就是薛姨妈做媒,贾母同意了宝黛婚事,但宝玉外出逃难了,黛玉为了宝玉日夜哭泣,还完最后一滴眼泪,泪尽而逝。
那么薛姨妈说的话,怎么兑现?我想象不出来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节。如果薛姨妈真兑现了她的话,宝玉黛玉最后怎么又成了悲剧,会有一些多么叫人心动神移的情节呢?
梨香院小戏班解散,小戏子分到大观园
九五O 各处服务。贾宝玉帮助了分在潇湘馆的
藕官解脱困局。凤凰是中国古代神鸟,雄为凤,雌为凰。凤凰比喻夫妻,假凤和虚凰,指戏里的夫妻。贾宝玉在去看林黛玉路上,经过山石后的大杏树,发现有人烧纸,原来是在梨香院的戏班扮小生的藕官祭奠死了的小旦药官,他们在戏里演夫妻,在生活当中也恩恩爱爱。藕官的行为被大观园婆子发现,要报告,要把她拖走,宝玉保护了她。藕官告诉宝玉,你想知道怎么回事,你回去问分在怡红院的芳官就可以。宝玉听了芳官告诉他,为什么藕官要烧
纸,琢磨戏里妻子死了仍然不忘的深情。太妃病逝戏班离散
这个故事和五十五回一个细节联系着,五十五回写元宵节过了。为什么元宵节不能省亲也没有灯谜呢?因为有老太妃病了,元妃不能省亲。像曹雪芹这样的伟大作家不可能让小说重复出现同样情节,就是要把元妃省亲写成元妃和贾府关系的绝响,元妃再也不能回国公府。
杏子长出小小绿杏时,老太妃死了,按照朝廷规定,诰
命得入朝随班,按爵守制,一年之内,有爵位的家庭不能宴饮音乐,庶民三月不得婚嫁。贾母每天人朝随祭,太妃停灵二十一天后入皇陵,贾母还要送葬。这样一来,两府空虚,便报了尤氏产育,留她照看,贾母又托薛姨妈照看黛玉。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