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怎么没来。王夫人汇报,说她妈前日没了。贾母说,跟主子讲不起孝和不孝,我们太宽了。这是批评王夫人,她是属于我们的,老人死了也不该去守孝,应服侍主子。王熙凤比王夫人会说话。王夫人只是说她娘死了,似乎王夫人网开一面,放不该回家的奴隶回家。王熙凤站在爱护贾宝玉立场上解释:“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也不耽心,又可以全她的礼,岂不三处有益。老祖宗要叫他,我叫他来就是了。”贾母马上说你比我想得周到。袭人服侍我一场,又服侍云儿一场,末后给了这个魔王,又给他魔了几年,她妈死了,想赏她几两银子,也忘了。凤姐似乎无意中汇报了一句,太太赏了四十两银子。将来这银子要掀起轩然大波,成为赵姨娘闹事因由。
宝玉想回去看看袭人。恰好鸳鸯也死了老人,两人在聊天。鸳鸯抗婚后不再和宝玉打交道。宝玉悄悄说,咱们再回去吧。在回来的路上,描写了贾宝玉作为荣国府凤凰遇到的小事,一件是两个婆子去给袭人和鸳鸯送吃的,一个是宝玉小解后要洗手,水凉了。丫鬟看到来个老婆子提壶热水,就说给我倒上点,老婆子说:“哥哥儿,这是老太太泡茶的,劝你走了舀去罢,那里就走大了脚。”秋纹说:“凭你是谁的,你不给?我管把老太太茶吊子倒了洗手。”宝玉身边的丫鬟都盛气凌人,连老太太正喝的茶倒了给宝玉洗手,都做得出来的。这婆子一看,哎哟,我没认出来,把给贾母沏茶的水倒到水里,叫贾宝玉洗手。
宝玉回来,也要敬酒,从李婶、薛姨妈斟起,连王夫人、邢夫人都敬了酒。贾母说给你姐姐妹妹妹斟上,别人都喝了。到黛玉跟前,黛玉拿起杯子放到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说“多谢”。凤姐说:“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有红学家说,凤姐看出宝玉、黛玉太不避讳,当众如此亲热,所以讽刺他们。我觉得凤姐还是善意地提醒宝玉要稍微注意一下,你们在众人面前的行为。
贾母掰谎记并非警告二玉
上了元宵后,贾母说戏先停一停,唱戏的小孩怪可怜,叫他们吃热汤热水的,吃完再唱。安排了两个女先儿,女性
的说书人,讲故事给贾母听。贾母问,你们又添了什么新书?八九七
看来贾母常听女先儿讲故事,想听个没听过的。女先儿说,现在有个故事是残唐五代的《凤求鸾》。贾母说,这个名字倒是好,什么原故?女先儿说,有个两朝宰辅告老还乡,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叫王熙凤。大家笑了,这不是重了我们二奶奶的名了。贾母说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媳妇上去推女先儿,这是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说。贾母却愿意听,你说你说。女先儿介绍,王熙凤避雨遇到一个乡绅,是王宰相世交,留下公子住在书房里。李乡绅家只有一个千金小姐叫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刚说了个开头,贾母就说,王熙凤要娶雏鸾小姐为妻了?接着贾母来了一段被红学家研究无数次的话,王熙凤后来把它归结为“掰谎记”。贾母长篇大论说了一番,对才子佳人戏剧不以为然的话,充分显示了贾母杰出的口才,和相当不错的戏剧修养,她特别说到,“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
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了,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有红学家认为贾
母说这段故事是对贾宝玉和林黛玉敲山震虎。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我认为贾母讲的这段话,是伟大小说家曹雪芹再次对自己的文学观点,借小说人物的口,做了更加详尽的叙述。
为什么这样说?《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已经借石头的口说了这样的话,现在我写的这个故事,就叫世人换一副新的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曹雪芹不写《凤求鸾》故事里面已经成了旧套的爱情故事,而贾母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我为什么说贾母“恰好相反”,并没有批评宝黛爱情,没有对他们敲山震虎呢?我认为贾母是维护他们,因为她有这样的话:“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那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贾母说了,大家庭不应该身边只有一个小丫鬟,她怎么有这个机会去和男的约会呢。贾母又具体地说,我们这种中等人家也没这样的事。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等于宣布,你们甭在那里琢磨,我的外孙女和我的孙子有什么事,我们这样的家庭,出不了这样的事。贾母兴致勃勃讲完,凤姐马上热情吹捧:“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
八九八
言掰起如何?”王熙凤是个天才评论家,她给贾母的这番谈话命名《掰谎记》,多么恰当,她把自己变成个女先儿。说书人习惯用语是“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她连这个都讲得非常流利,多么出色的表演才能。而且她讲的话,就地取材,是当家少奶奶恭维老祖宗,令人绝倒。她一边说,大家已经笑倒。女先儿也笑个不停,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这话恰如其分,王熙凤说的是就景生情的原创的话,女先儿是照本宣科的老套,没有可比性。
王熙凤的“孝经宣言”
薛姨妈说:“你少兴头些,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薛姨妈的话把凤姐最精彩的自白引出来了,引出了第五十四回回目“王熙凤效戏彩斑衣”。王熙凤说:“外头的只有一位珍大爷。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一处淘气了这么大。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了。便不是从小儿的兄妹,便以伯叔论,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了一笑,多吃了一点东西,大家喜欢,都该谢我才是,难道反笑话我不成?”我把王熙凤这段话命名为理直气壮的“孝经宣言”,这个宣言
马上得到贾母认可。贾母说:“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倒是亏他,才一路笑的我心里痛快了些,我再吃一钟酒。”
接着,贾母说宝玉“也敬你姐姐一杯。”贾母并没把一盅酒全吃掉,凤姐说:“不用他敬,我讨老祖宗的寿罢。”说着,把贾母的杯子拿起来,把贾母的半杯剩酒吃了,把杯子递给丫鬟,告诉丫鬟,把温水泡的酒杯再换一个上来。
这时,贾母心里肯定是暖和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个隔两个多世纪的读者,都因为晚辈亲近长辈的细节觉得温馨。谁说王熙凤办事只讲利害不动感情?凤姐待贾母,就是动了感情,又亲热又细心。她喝贾母剩下的酒,说是讨老祖宗的寿,而她和老人家用同一杯子,表面上是凤姐和贾母很亲香,其实是年轻人不嫌弃老婆子。但是凤姐已经用过的酒杯就绝对不能再给贾母用了。因为你用过的酒杯再给太婆婆用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尊卑上下。所以凤姐把自己用过的贾母的杯子交给丫鬟,这个杯子已经完成两代人共用一杯酒沟通感情的任务。再换个温水泡的杯子给贾母用。这个杯子是温的,是新的,还是干净的。凤姐对贾母照顾多么细心多么上心。难道这样的举动也出于利害关系?更像是本能,日久生情,凤姐确确实实把贾母当成可亲、可敬、可爱的亲人对待,下意识地让贾母在任何情况下受到精心照顾。当然换杯子这也可能出于贵族家庭的教养。曹雪芹正是用微不足道的细节,活化出王熙凤这个人物的风采。在这个地方她就不是叱咤风云的管家大奶奶,是个懂事、孝顺、
可爱的孙媳妇。
我看了那么多的古代小说,看了那么多的古代戏剧,很少看到一个像王熙凤这样,这么鲜活,这么灵动,这么逼真活跳,把“孝”字用得出神入化,其实最后还是利人利己,这个人物太不简单了。
贾母没叫女先儿说书,到三更天了。贾母说有点冷,丫鬟送了衣服来。王夫人说,老太太不如挪进暖阁里面地炕上,两位亲戚也不是外人,我们陪着就行了。王夫人也还是比较孝敬她婆婆的。贾母说,大家都挪进去吧,不就暖和了吗。这些桌子并起来,大家挤在一块坐。薛姨妈和李婶正面坐,待客之道;自己西向坐,叫谁坐在身边,宝琴、黛玉、湘云。宝琴是个干孙女;黛玉是亲外孙女;湘云是娘家侄孙女,最得到贾母喜欢的三个人。现在宝琴已经占薛宝钗的位置。贾母对宝玉说,你挨着你太太。邢夫人和王夫人中夹着宝玉,宝钗等等在西边。这里特别提了一笔,娄氏带着贾菌,尤氏李纨夹着贾兰。为什么特别提这两个人?将来贾府败落后,做了官的就是宁国府正枝正孙贾菌,荣国府的正枝正孙贾兰。贾母把贾蓉夫妇留下,吩咐“珍哥儿带着你兄弟们去吧。”一句话,贾珍像开了锁的猴,叫了贾琏寻欢买乐去了。
贾母说出曹雪芹祖父的剧作品
贾母说,叫咱们的女孩来唱两出。梨香院教习带了文官等十二个演戏的,估计贾母平时喜欢的戏,用包袱把戏装带来。贾母对戏班子的文官说:“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与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老太太很懂音乐。
只用管箫,不用笙笛,是特别要听唱戏者的本音,不叫伴奏声音遮掉。文官口才也特别好:“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小戏班班长特别会说话。你们都见多识广,到这里就是听听我们的嗓子怎么样,发音准确不准确。薛姨妈他们都笑了:“好个灵透孩子,他也跟着老太太打趣我们。”薛姨妈说:“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用箫管的。”贾母说:“也有,只是像方才《西楼·楚江情》一支,多有小
生吹箫和的。这大套的实在少,这也在主人讲究不讲究罢了。这算什么出奇?”读者朋友请注意下面一段话,她指着湘云说:“我像他这么大的时节,他爷爷有一班小戏,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竟成了真的了。”《续琵琶》是谁的作品?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写的南戏,又叫《后琵琶》,因为前面已经有元代高则诚的《琵琶记》。写蔡文姬被南匈奴掠走后,被曹操设法赎回,夫妻团圆。《续琵琶》影响到当代大戏剧家郭沫若了,写了《文姬归汉》。这样一来,曹家的一段历史,以人物对话形式,进入《红楼梦》。在提到很多著名剧本的同时,提到曹寅的《续琵琶》。这是曹雪芹对祖父的多才多艺感到自豪。曹寅和当时的大戏剧家有来往。曾把《长生殿》作者洪升请到江宁织造府。这些当然就影响到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里总出现戏剧,这些戏剧和小说情节人物融合得天衣无缝,那就因为曹雪芹从小看的戏太多了。
喝了猴尿和聋子放炮仗
贾蓉夫妇出来敬酒。四世同堂的场面令贾母喜悦。凤姐见老太太高兴,说:“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她想说笑话了。
贾母说是个好令,取了枝红梅来,凤姐说,咱们传令谁输了,谁讲个笑话。酒席上的人连地下服侍的婆子丫鬟都高兴
了,说快来,二奶奶要说笑话了,众人挤了一屋子,来听王熙凤的笑话。但必须先从老太太讲。这里有段描写,曹雪芹可能把白居易《琵琶行》仔细推敲一番,延展成女先儿怎样击鼓:“那女先儿们皆是惯的,或紧或慢,或如残漏之滴,或如迸豆之疾,或如惊马之乱驰,或如疾电之光而忽暗。其鼓声慢;传梅亦慢;鼓声疾,传梅亦疾。恰恰至贾母手中,鼓声忽住。”这段描写多好,把女先儿怎样击鼓写得简直像我们现在都能听见一样。大家哈哈大笑,这都是安排好的,到贾母这停,老太太先讲。贾蓉赶快上来斟酒,大家都说:“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们才托赖些喜。”贾母讲的是,一家子养了十个儿子,有十个媳妇,但老人唯独喜欢最小的媳妇,那九个媳妇不服气,为什么她这么得宠,找阎王爷祷告,等了半天,阎王爷没来,孙猴子来了。孙猴子就对九个媳妇说,你们的小妯娌为什么嘴巧,她托生时,恰好我到阎王爷那去,撒泡尿在地上,她吃了。你们也想嘴巧,我再撒泡尿吃了就行了。贾母这是调笑王熙凤。她说完,王熙凤赶快说:“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但别人都听懂了,尤氏和娄氏就对李纨说:“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儿人。”谁也没直接说王熙凤吃了猴儿尿,如果直接说出来就不好玩了。薛姨妈说:“笑话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
发笑。”击鼓传梅,传到王熙凤那儿停了。大家高兴了,快说ゕ
个好的,别逗得大家笑得肠子疼。但王熙凤没说她平时说的那种开口就令人发笑的笑话,说了个似乎不像笑话的笑话:
一家子也是过元宵节,合家吃酒,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侄孙女,拖拉一大套,哎哟,好热闹,大家已经都笑了,她下面怎么说呢?“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这叫什么笑话?王熙凤咋能说这样的笑话?史湘云看了她半天,幸亏史湘云没把话说出来。如果史湘云直接说出来,又不好玩了。凤姐说我再说另个笑话,也是元宵节,几个人抬着大炮仗往城外去放,上万人跟去瞧,有个性急的人等不得,偷偷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散了。湘云问:“难道他本人没听见响?”凤姐说:“这本人原是聋子。”大家一想,都笑了,就问王熙凤:“先一个怎么样?也该说完了。”王熙凤把桌子一拍:“好啰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哪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什么都完了,这句话好像有点不太吉利,王熙凤说,“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她这句话才惹得大家前仰后合。贾母说,“真真这凤丫头越发贫嘴了。”吩咐“他提起炮仗来,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下面就有段琐细描写,要放炮仗了,林黛玉禀气虚弱,
贾母把她搂在怀里。王夫人搂的是宝玉,而贾母搂的是黛玉。贾母什么时候嫌弃她外孙女?
元宵节过去,王熙凤说的聋子放炮仗散了吧,有点预言的意味。
九0六 五十五回和五十六回,是红学界俗称
九0八 探春理家。辱亲女愚妾是赵姨娘,欺
幼主刁奴是吴新登媳妇。实际上过程倒过来,先是吴新登媳妇想出探春的洋相,后是赵姨娘来闹。红学界比较统一的看法,五十五回是小说转折点。从五十五回开始,贾府从钟鸣鼎食开始走向衰败覆灭。王熙凤从
风光无限逐渐走向失宠,最后被休。探春理家实际是宝钗当家
五十四回贾府元宵节过得非常欢乐。元宵节一过,凤姐就小产了,一个月不能理事,请大夫用药,治疗一个多月,还是没治好,又添了下红之症。正常例假之外,仍不断出血,少量叫“漏”,多量叫“崩”,厉害的叫“血山崩”。王熙凤得的病其实和贾琏有关系,贾琏淫乱无度,不管王熙凤什么情况,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而王熙凤得的病,将是她天亡的原因。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管理荣国府,伴随贾母各种活动,风光无限。但她要走向覆灭了。她走向覆灭得先一步一步让出已经占领的阵地,探春出来理家了。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很有才能,可惜生在末世。这末世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贾府末世,另一方面她生母是姨娘。
王熙凤一病,得再找人管家,王夫人先找李纨,又叫探春参加暂理家务。王夫人为什么派探春理家?实际上她派探春理家的中心思想,是想叫宝钗当家。她重用探春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