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字数:1268

风流子(1)

茅舍槿篱溪曲(2)[1]。鸡犬自南自北[2]。菰叶长[3],水葓开[4],门外春波涨渌(3)。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4)[5]。

【校记】

(1)《历代诗余》调下注曰:“单调三十四字。”

(2)茅:《历代诗余》作“茆”。

(3)渌:汤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作“绿”。

(4)梭:王辑本作“唆”,误。

【笺注】

[1]槿篱:参见卷六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注[2]。溪曲:溪湾。唐陆龟蒙《赠老僧》之二:“自有家山供衲线,不离溪曲取庵茅。”

[2]自南自北:从南到北。《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唐李邕《大照禅师塔铭》:“自南自北,若天若人。”此言田家鸡犬自在来往。

[3]菰叶:菰米之叶。菰米,六谷之一。战国楚宋玉《讽赋》:“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来劝臣食。”《本草纲目》卷二三《谷》二《菰米》集解引苏颂曰:“菰生水中,叶如蒲苇,其苗如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唐王维《登楼歌》:“琥珀酒兮雕胡饭,君不御兮日将晚。”

[4]水葓:参见卷二皇甫松《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注[2]。

[5]轧轧句:言穿梭声传出屋外。轧轧:织机梭子声。唐薛莹《锦》:“轧轧弄寒机,功多力渐微。”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四:田家乐耶?丽人行耶?青楼曲耶?词人藻,美人容,都在尺幅中矣。

钟本评语:即一小《桃花源记》,字字佳。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盖词境至此,已扩放多矣。

詹安泰《宋词散论·孙光宪词的艺术特色》:用朴素的语言,状农村的风物,一直说到农妇的勤劳纺织的生活,这是其他“花间”词人所没有的,即在孙词中也如昙花一现,只此一首,又不能仅仅作为一种艺术特色来理解了。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风光顿换,耳目一新。“自南自北”用经语,稍笨。“听织声促”,意明而语不顺。此处本作二字两句,姑离而为二,然“织”、“促”究不同部。

其二

其二(1)

楼倚长衢欲暮(2)[1]。瞥见神仙伴侣[2]。微傅粉(3)[3],拢梳头[4],隐映画帘开处。无语。无绪[5]。慢曳罗裙归去。

【校记】

(1)《记红集》调名作“神仙伴侣”。

(2)暮:毛本、四库本作“莫”。

(3)傅粉:雪本作“粉傅”。拢:雪本作“笼”,吴钞本、汤本、合璧本、四印斋本作“栊”。

【笺注】

[1]长衢:大道。《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晋张协《咏史》:“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2]瞥见:一眼看见。唐罗虬《比红儿》之十四:“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神仙伴侣:谓可意之人,犹言如花美眷也。

[3]傅粉:搽粉。《汉书·广川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南朝梁萧纲《独处愁》:“弹棋镜奁上,傅粉高楼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旧唐书·张易之传》:“由是兄弟俱侍宫中,皆傅粉施朱,衣锦绣服。”

[4]拢:《通俗编杂字》:“小理发曰拢。”

[5]无绪:情绪低落。唐张九龄《听筝》:“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

【集评】

钟本评语:不修不琢,自含俊丽。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情态逼真,令人如见。结三语有无限惋惜。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全词叙次,首尾完整,如一小段记录默片,“淡入”“淡出”,中间亦有一二特写镜头。

其三

金络玉衔嘶马(1)[1]。系向绿杨阴下(2)。朱户掩,绣帘垂(3),曲院水流花榭(4)[2]。欢罢,归也。犹在九衢深夜(5)[3]。

【校记】

(1)马:吴钞本作“鸟”,误。

(2)绿杨:汤本、合璧本作“杨柳”。

(3)绣帘:汤本、合璧本作“翠帘”。

(4)榭:鄂本、吴钞本、汤本、合璧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谢”。

(5)犹在:汤本、合璧本作“犹见”。

【笺注】

[1]金络:即金络头。南朝梁何逊《学古》之一:“玉羁玛瑙勒,金络珊瑚鞭。”玉衔:玉饰的马嚼子。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五:“草妒佳人钿朵色,风回公子玉衔声。”

[2]花榭:植有花木的台榭。唐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九华太守行春罢,高绛红筵压花榭。”

[3]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王逸注:“九交道曰衢。”参见卷一温庭筠《南歌子》(“似带如丝柳”)注[4]。

【集评】

钟本评语:此词写《少年行》也。

华钟彦《花间集注》卷八:此首、前首皆就题发挥。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流连光景之作。


女冠子定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