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花间集校注 - 赵崇祚、杨景龙 >
- 孙光宪
临江仙
霜拍井梧干叶堕(1)[1],翠帏雕槛初寒。薄铅残黛称花冠[2]。含情无语,延伫倚栏干(2)[3]。 杳杳征轮何处去[4],离愁别恨千般。不堪心绪正多端[5]。镜奁长掩[6],无意对孤鸾[7]。
【校记】
(1)井:鄂本似作“並”。干:玄本作“轧”。
(2)栏:吴钞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阑”。干:玄本作“杆”。
【笺注】
[1]霜拍:霜打。井梧:井栏边的梧桐。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干叶:枯叶。
[2]薄铅残黛:言略施铅黛。称花冠:人面与花冠相称。花冠:装饰美丽的帽子。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3]延伫: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王逸注:“延,长也;伫,立貌。”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涧石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
[4]杳杳: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洪兴祖《补注》:“杳杳,远貌。”唐柳宗元《早梅》:“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征轮:远行人乘的车。唐王维《观别者》:“挥泪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5]多端:多头绪,多方面。《楚辞·九辩》:“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晋书·艺术传论》:“法术纷以多端,变态谅非一绪。”
[6]镜奁:镜匣。唐杜牧《杜秋娘诗》:“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7]孤鸾:单栖的鸾鸟。比喻失偶或分离的人。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此指镜中孤影。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斯诚怨而不怒。“离愁”与“不堪”二句,止此一意,浪费笔墨。
其二
暮雨凄凄深院闭[1],灯前凝坐初更(1)[2]。玉钗低压鬓云横。半垂罗幕(2),相映烛光明。 终是有心投汉佩(3)[3],低头但理秦筝[4]。燕双鸾偶不胜情(4)[5]。只愁明发[6],将逐楚云行。
【校记】
(1)初:王辑本无“初”字。
(2)半:吴钞本作“平”。暮:吴钞本作“慕”,误。毛本、四库本作“莫”。
(3)投:影刊本作“授”。
(4)偶:晁本、鄂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历代诗余》作“耦”。
【笺注】
[1]凄凄:寒凉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疏:“凄凄,寒凉之意。”南朝齐谢朓《敬亭山》:“泄云已漫漫,多雨亦凄凄。”
[2]凝坐:静坐。
[3]汉佩:用郑交甫遇汉皋神女典事。参见卷五毛文锡《浣溪沙》(“春水清波浸绿苔”)注[4]。
[4]理秦筝:弹奏秦筝。筝:《说文解字》:“鼓弦竹身乐也。”《通典》:“筝,秦声也。”《急就篇注》:“筝,瑟类,本十二弦,今则十三。”《风俗通》:“筝,蒙恬所造。”《集韵》:“秦俗薄恶,有父子争瑟者,各入其半,当时名为筝。”《释名》:“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三国魏曹丕《善哉行》:“齐侣发东舞,秦筝奏西音。”唐岑参《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5]燕双鸾偶:言禽鸟成双,让女子情有不堪。
[6]明发:黎明;平明。《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诗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亦解为早晨起程。晋陆机《招隐》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为乐工倡女而作,了无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