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花间集校注 - 赵崇祚、杨景龙 >
- 孙光宪
河传
河传(1)
太平天子[1]。等闲游戏[2]。疏河千里(2)[3]。柳如丝(3),偎倚渌波春水(4)。长淮风不起[4]。 如花殿脚三千女[5]。争云雨[6]。何处留人住[7]。锦帆风[8]。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9]。
【校记】
(1)毛本《词林万选》于孙光宪名下注曰:“向逸姓氏。”
(2)河:王辑本无“河”字。
(3)柳:《花草粹编》作“堤柳”。
(4)偎:晁本、鄂本、吴钞本、陆本、茅本、玄本、汤本、合璧本、张本、毛本、后印本、正本、清刻本、徐本、四印斋本、影刊本、毛本《词林万选》、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隈”,据文意改。渌:汤本、毛本《词林万选》、全本、王辑本作“绿”。波:吴钞本作“溲”,误。
【笺注】
[1]太平天子: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拏。”此指隋炀帝。
[2]等闲:寻常。唐钱起《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3]疏河千里:《开河记》:“大业十二年,开邗沟成,长两千余里。”《大业杂记》:“大业元年……发河南道诸州郡兵夫五十余万,开通津渠,自河起荥泽入淮千里余;又发淮南诸州郡兵夫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渎至于扬子入江三百余里,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4]长淮:指淮河。唐王维《送方城韦明府》:“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
[5]如花句:指为炀帝牵羊挽舟的美女。参见卷三韦庄《河传》(“何处”)注[6]。
[6]争云雨:争宠。
[7]何处句:言炀帝淫游无度,不知哪里能把他留住。
[8]锦帆三句:言风鼓锦帆,映红烟际,如火烧空。唐温庭筠《题城南杜邠公林亭》:“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9]大业:隋炀帝年号(604—617)。唐白居易《隋堤柳》:“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三:索性咏古,感慨之下,自有无限烟波。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词写炀帝开河南游事,妙在“烧空”二字一转,使上文花团锦簇,顿形消灭。此法盖出自太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一诗。
詹安泰《宋词散论·孙光宪词的艺术特色》:活绘出隋杨广荒淫纵乐、劳民伤财、卒至覆国亡身的情状。……寄寓着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在表现手法上,既明朗,又精警。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起笔三句,看似叙事,其中正有斧钺。“长淮风不起”,大笔淋漓。后段一气贯注,繁弦促节中,劲气内转。“烧空”二字,栩庄评极是。“魂迷”二字,“迷”字出《迷楼记》,加一“魂”字,意存讽刺。此细微处,正不易察。
黄进德《唐五代词选集》:据《宋史·荆南高氏世家》载:“保勖(南平王高从诲第十子)幼多病,体貌臞瘠,淫佚无度,日召娼妓集府署,择士卒壮健者令恣调谑,保勖与姬妾垂帘共观,以为娱乐。又好营造台榭,穷极土木之工,军民咸怨。政事不治,从事孙光宪切谏不听。”“及保勖之立,藩政离弱,卒裁数月遂失国,亦预兆也。”此词咏叹隋炀帝奢淫逸游、祸国殃民,似隐寓借古讽今之意。意到笔随,深隐含蓄。
其二
柳拖金缕(1)[1]。着烟笼雾(2)。濛濛落絮[2]。凤皇舟上楚女(3)[3]。妙舞。雷喧波上鼓。 龙争虎战分中土[4]。人无主[5]。桃叶江南渡[6]。襞花笺(4)[7]。艳思牵[8]。成篇。宫娥相与传。
【校记】
(1)缕:吴钞本作“线”。
(2)着:文治堂本、毛本、后印本、四库本作“著”。
(3)凤皇:吴钞本、玄本、汤本、合璧本、清刻本、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凤凰”。
(4)襞:汤本、合璧本作“劈”,误。《词谱》作“擘”。
【笺注】
[1]拖:拖拽,下垂。金缕:金丝。喻指柳条。唐戴叔伦《长亭柳》:“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2]濛濛:纷杂貌。汉枚乘《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唐贾岛《送神邈法师》:“柳絮落濛濛,西州道路中。”
[3]凤皇三句:言彩舟之上歌舞蹁跹,鼓乐喧阗。楚女:此当指殿脚女。雷喧:雷鸣。唐李群玉《登蒲涧寺后二岩三首》之三:“龙渡潮声里,雷喧雨气中。”
[4]龙争虎战:喻群雄争斗。分中土:逐鹿中原之意。中土:指中原地区。汉陆贾《新语·怀虑》:“鲁庄公据中土之地,承圣人之后。”《后汉书·循吏传·任延》:“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之二:“宿莽非中土,鲈鱼岂我乡。”
[5]人无主:隋末群雄纷争,天下无人主宰。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赤县空无主,苍生欲问天。”
[6]桃叶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因晋王献之在此送其爱妾桃叶而得名。《六朝事实》:“桃叶渡,《图经》云:在县南一里秦淮河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尝临此渡歌之。”
[7]襞花笺:折叠精美的笺纸。
[8]艳思:富艳的情思。《艺文类聚》卷十六引南朝梁萧子范《求撰昭明太子集表》:“若乃缘情体物,繁弦缛锦,纵横艳思,笼盖辞林。”唐温庭筠《牡丹》之二:“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前半纪宸游,而以“雷喧波上鼓”作结,亦荒唐,亦气派。后起以“龙争虎战”过片,气脉不断,与《长恨歌》中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同为国家兴衰关键,亦行文叙次转折之枢纽也。
其三
花落。烟薄(1)。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娥轻敛意沉吟(2)[1]。沾襟(3)[2]。无人知此心。 玉香断霜灰冷(4)[3]。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5)[4]。孤眠。枕檀云髻偏(6)。
【校记】
(1)花落二句:陆本断作“花落烟薄”。
(2)娥:鄂本、吴钞本、汤评本、合璧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徐本、四印斋本、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作“蛾”。
(3)沾:全本作“霑”。
(4):玄本作“”,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作“炉”。
(5)空:王辑本作“思”。
(6)髻:汤评本、合璧本作“”。
【笺注】
[1]沉吟:深思吟味。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沾襟: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霜灰:言香灰惨白如霜。
[4]悄然:忧伤貌。隋王通《中说·魏相》:“子悄然作色曰:‘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唐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集评】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与温尉同其工丽,同恨其辞肥义瘠耳。
其四
其四(1)
风飐[1]。波敛(2)。团荷闪闪(3)。珠倾露点。木兰舟上[2],何处吴娃越艳[3]。藕花红照脸。 大堤狂杀襄阳客(4)[4]。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飞。
【校记】
(1)《历代诗余》调下注曰:“又一体。”
(2)风飐二句:陆本断作“风飐波敛”。
(3)团:《词谱》作“圆”。荷:玄本作“河”,误。
(4)杀:《历代诗余》作“煞”。
【笺注】
[1]飐:《说文解字》:风吹浪动也。汉刘歆《遂初赋》:“猋风盲其飘忽兮。回飐飐其冷冷。”《正字通》:“凡风动物,与物受风摇曳者,皆谓之飐。”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2]木兰舟:参见卷六欧阳炯《南乡子》(“洞口谁家”)注[2]。
[3]吴娃越艳:泛指江南美女。唐王勃《采莲赋》:“吴娃越艳,郑婉秦妍。”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4]大堤:即南朝乐府西曲《大堤曲》,为《襄阳乐》之一。《乐府诗集》卷四八:“《古今乐录》曰:‘《襄阳乐》者,宋随王诞之所作也。诞始为襄阳郡,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刺史,夜闻诸女歌谣,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也。’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又有《大堤曲》,亦出于此。”刘诞《襄阳乐》之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河传》二调须合而观之。上首所以敛黛沾襟、攲鬟倚枕者,以次首之襄阳狂客,偶见兰舟艳质,即故剑全忘,即使强归,而心已去,如逐斜阳而飞。透进一层写法,愈见怨之深也。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身已归,心不归。”情至语不嫌其直率。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身已归,心不归”,与韦相追忆江南之作,同其伤感。二语在此词中,足使全文灵动,正其精警处,不独“不嫌直率”也。前段写莲舟越艳,费语太多,未免可惜。若所见仅止于是,则“心不归”三字,不亦大重?
卷八 四十九首
孙少监光宪 四十七首
菩萨蛮 五首
河渎神 二首
虞美人 二首
后庭花 二首
生查子 三首
临江仙 二首
酒泉子 三首
清平乐 二首
更漏子 二首
女冠子 二首
风流子 三首
定西番 二首
河满子 一首
玉胡蝶 一首
八拍蛮 一首
竹枝 一首
竹枝 一首(1)
思帝乡 一首
上行杯 二首
谒金门 一首
思越人 二首
杨柳枝 四首
望梅花 一首
渔歌子 二首
魏太尉承班 二首
菩萨蛮 二首
【校记】
(1)《竹枝》应分为二首。孙光宪总首数应由四十七首改为四十八首,卷目总首数应由四十九首改为五十首。
孙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