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

字数:22578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①,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②。《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③。水出西北竹山④,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⑤。水北发尸山⑥,南流入洛。

【注释】

①京兆:即京兆郡。三国魏改京兆尹置,为雍州治。治所在长安县(今陕西西安)。上洛县:三国魏改上洛侯国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商洛。讙(huān)举山:传说中的山名。

②冢岭山:在今陕西洛南西北,与商洛、蓝田交界处。

③丹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洛南县(今陕西洛南)西北。”

④竹山: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十里。

⑤尸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洛南县西北。”

⑥尸山:当在今陕西洛南西北。

【译文】

洛水

洛水发源于京兆郡上洛县的讙举山,

《地理志》说:洛水发源于冢岭山。《山海经》说:发源于上洛西山。还有一说:洛水发源于讙举之山,东流与丹水汇合。丹水发源于西北方竹山,往东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尸水注入。尸水发源于北方的尸山,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得乳水①。水北出良馀山②,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蛊尾之山③,东流入洛。

【注释】

①乳水:即古楚水。在今陕西商洛南。

②良馀山:在今陕西华阴西南。

③蛊尾之山:传说中的山名。

【译文】

洛水又东流,汇合了乳水。乳水发源于北方的良馀山,南流注入洛水。洛水又东流,汇合了龙馀之水。这条水发源于蛊尾之山,东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至阳虚山①,合玄扈之水②。《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③,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迳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④。《河图·玉版》曰⑤:仓颉为帝南巡⑥,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

【注释】

①阳虚山:在今陕西洛南县西。

②玄扈之水:即玄扈水。在今陕西洛南县西。

③鹿蹄之山:即鹿蹄山。在今河南宜阳东南。玄扈山:在今陕西洛南西洛水之南,与阳虚山相对。

④洛汭(ruì):在今河南巩义东北。汭,河流汇合或弯曲的地方。

⑤《河图·玉版》:《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中次五经》郭《注》,引《河图》,无玉版二字,以后文《河图·视萌篇》例之,《玉版》当是《河图》篇名。”《河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汉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闻一多说:“河图则取义于河马负图,伏羲得之演为八卦,作为文字,更进而为绘画等等,所以代表中华文化之所由始也。”

⑥仓颉(jié):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实则为古代整理汉字的代表者。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到阳虚山汇合玄扈水。《山海经》说:洛水往东北流,注入玄扈水。又说:从鹿蹄山到玄扈山,共有九座山。玄扈也是山名,与讙举山一同构成九山的序列。因此《山海经》说:这两座山夹着洛水。可知玄扈水发源于玄扈山,山和水就都得了这个名称了。玄扈水流经阳虚山下。《山海经》又说:阳虚山俯临玄扈水,这就是洛汭。《河图·玉版》说:仓颉为黄帝南巡时,登上阳虚山,来到了玄扈和洛汭的水滨。一只灵龟背着宝书交给他,在红甲上以青文写成。就是在这条水上。

洛水又东历清池山①,东合武里水②。水南出武里山③,东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清池山:当在今陕西商洛一带。

②武里水:即今陕西洛南县南县河。

③武里山:即今陕西洛南县南五十里中干山。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清池山旁,往东流汇合了武里水。武里水发源于南方的武里山,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门水出焉①。《尔雅》所谓洛别为波也②。

【注释】

①门水:一名弘农涧。即今河南灵宝东宏农涧河或涧河。

②《尔雅》:书名。撰者不详。是我国现存最早解释词义的词典。全书按词条义类分篇,共有《释诂》《释言》《释训》《释鸟》《释兽》等十九篇。洛别为波:洛水的支流为波水。波水,《水经注疏》:“全(祖望)云:波水见《穀水注》,道元以门水当之,恐非。”

【译文】

洛水又东流,门水分支流出。《尔雅》所说的从洛水分出成为波水,就指此水。

洛水又东,要水入焉①。水南出三要山,东北迳拒阳城西②,而东北流入于洛。

【注释】

①要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山在洛南县(今陕西洛南)东南一百里,故县川出此,盖即要水矣。”

②拒阳城:即拒阳县县城。拒阳县,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东南八十里古城镇。

【译文】

洛水又东流,要水注入。要水发源于南方的三要山,往东北流经拒阳城西面,然后往东北流入洛水。

洛水又东与获水合①。水南出获舆山②,俗谓之备水也。东北迳获舆川,世名之为卻川,东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获水:当在今河南卢氏一带。

②获舆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当在今卢氏县(今河南卢氏)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与获水汇合。获水发源于南方的获舆山,俗称备水。获水往东北流经获舆川,世人称之为卻川,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①。《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

【注释】

①熊耳山:在今陕西商洛西。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熊耳山北面。《禹贡》说,从熊耳山疏导洛水。《博物志》说:洛水发源于熊耳山,是指开通它的源头。

东北过卢氏县南①,

洛水迳隝渠关北②。隝渠水南出隝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川流半解③,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④。故《地说》曰⑤:熊耳之山,地门也⑥。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迳隝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卢氏县:战国时韩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卢氏。西汉属弘农郡。

②隝渠关:当在今河南卢氏一带。

③解:分开,分流。

④太行:即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归山:太行山的首端。

⑤《地说》:书名。具体不详。

⑥地门:古人谓大地的门户。

【译文】

洛水往东北流过卢氏县南面,

洛水流经隝渠关北面。隝渠水发源于南方的隝渠山,也就是荀渠山。隝渠水一个源头分为两条,一条往西北流,折向东北,注入洛水。《山海经》说:浮豪之水发源于熊耳之山,往西北流,注入洛水。说的可能就是此水。荀渠山就是熊耳山的别名,正如太行山也叫归山一样。因此《地说》说:熊耳之山是地门。洛水从这里流出,所以也是个总名。另一条往东北流经隝渠城西面,这是个老关城。此水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卢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①,晋韩龙取卢氏城②。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③,东南流迳卢氏城东,东南流注于洛。

【注释】

①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

②晋韩龙取卢氏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史记·秦本纪》,康公二年,秦伐晋,取武城。共公二十一年,晋取武城。《六国表》,秦共公二十一年,当晋出公十九年,则作取秦武城适合。此条盖后人以误本《竹书》羼入,今本《竹书》不误,则已经校者订正。”

③卢氏山:在今河南卢氏西北。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卢氏县老城南面。《竹书纪年》记载:晋出公十九年,晋韩龙夺取卢氏城。就是王莽时的昌富。卢氏川水在这里注入。川水发源于北面的卢氏山,往东南流经卢氏城东面,往东南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翼合三川①,并出县之南山,东北注洛。《开山图》曰②: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亦通谓之石城山。山在宜阳山西南③,千名之山④,咸处其内,陵阜原隰⑤,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

【注释】

①翼合:像鸟的翅膀一样汇合。

②《开山图》:书名。又作《遁甲开山图》。撰者不详。

③宜阳山:在今河南宜阳。

④千名之山:指山特别多。

⑤陵阜:丘陵。原隰(xí):广平与低湿之地。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两边汇合三条小溪,这些小溪都发源于卢氏县的南山,往东北注入洛水。《开山图》说:卢氏山也通称石城山,适宜种五谷,可免遭水灾。此山位于宜阳山西南,其中包括着许许多多的山。这片丘陵高地和低湿地带,是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的。又有葛蔓谷水从南山流来,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高门城南①,即《宋书》所谓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②。

【注释】

①高门城:在今河南卢氏东。

②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事见《宋书·柳元景传》:“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年已七十三,秦之冠族,羌人多附之,求入长安,招怀关、陕。……季明进达髙门木城,值永昌王入弘农,乃回,还卢氏,据险自固。”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高门城南面,《宋书》所说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县,进抵高门木城,指的就是这地方。

洛水东与高门水合①。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流,迳石勒城北②,又东迳高门城北,东入高门水,乱流南注洛。

【注释】

①高门水:在今河南卢氏东。

②石勒城:在今河南洛宁西洛水北岸,西接卢氏界。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与高门水汇合。高门水发源于北山,往东南流,汇合了洛水的支流。这条支流的上游承接洛水,往东北流,经过石勒城北面,又往东流经高门城北面,往东注入高门水,乱流往南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松阳溪水注之①。水出松阳山②,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松阳溪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②松阳山: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有松阳溪水注入。溪水发源于松阳山,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黄亭南,又东合黄亭溪水。水出鹈鹕山①,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猿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②,及其长霄冒岭,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谓之黄亭溪水,又东南入于洛水。

【注释】

①鹈鹕(tí hú)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八十里。

②鼯(wú)族:鼯鼠之类。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黄亭南面,又往东流,汇合了黄亭溪水。这条溪水发源于鹈鹕山,山上有两座险峰,陡峻地耸入天际,高崖直上云霄,无法攀登,即使矫捷如猿猴,轻巧如鼯鼠,也难以施展它们飞腾跳跃的本领。到了云气蒸腾,升上山巅,缤纷的彩霞笼罩着峰顶的时候,才能见出它们的高低。因此有大鹈鹕和小鹈鹕之称。溪水往东南流过亭下,称为黄亭溪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涧①,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②。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

【注释】

①荀公涧: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②庞季明所入荀公谷:事见《宋书·柳元景传》:“季明进达髙门木城,值永昌王入弘农,乃回,还卢氏,据险自固。顷之,招卢氏少年进入宜阳苟公谷,以扇动义心。”荀公谷,一作苟公谷。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在荀公溪口与荀公溪汇合。溪水发源于南山荀公涧,就是庞季明进入的荀公谷。溪水穿过峡谷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檀山南①。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②,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③,刘公西入长安④,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遡流⑤,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

【注释】

①檀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四十五里。

②坞聚:这里指城堡式的村落。坞,防卫用的小城堡,一般置屯兵。

③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405—418)。

④刘公西入长安:事见《宋书·武帝本纪》:“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次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入河。索虏步骑十万营据河津。公命诸军济河击破之。公至洛阳。七月至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于蓝田。王镇恶克长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长安。”刘公,即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长安,战国秦长安君的封邑。在今陕西西安。西汉于此置长安县。

⑤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江东人。官西戎主簿。曾从刘裕西征姚秦。著有《西征记》《甄异传》等。府舍人:某府之舍人。虞道元:未详。即舟:乘船。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檀山南面。这座山四周没有丘陵相连,独自耸立着,山上有个村庄,俗称檀山坞。义熙年间,刘裕西入长安,率领水军驻扎在洛阳,命令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乘船溯流而上,考察洛水的上下游,想查明水军船只能到达的地方。戴延之到了这里就回去了,竟没有到达源头。

洛水又东,库谷水注之①。水自宜阳山南,三川并发,合为一溪,东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库谷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库谷水注入。库谷水出自宜阳山南麓,三条溪涧同流而出,汇合成一条,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得鹈鹕水口①。水北发鹈鹕涧,东南流入于洛。

【注释】

①鹈鹕水口:在今河南洛宁西。

【译文】

洛水又东流,在鹈鹕水口与鹈鹕水汇合。鹈鹕水发源于北面的鹈鹕涧,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迳仆谷亭北①,左合北水②。水出北山,东南流注于洛。

【注释】

①仆谷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下侯谷水当径此亭,亭自以水得名,而下作侯谷,此作仆谷,侯仆形近,必有一误。”

②北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

【译文】

洛水又流经仆谷亭北面,左边汇合北水。北水发源于北山,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侯谷水出南山①,北流入于洛。

【注释】

①侯谷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侯谷水出自南山,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龙骧城北①。龙骧将军王镇恶②,从刘公西入长安,陆行所由,故城得其名。

【注释】

①龙骧城:在今河南洛宁西南四十里洛水南岸。

②龙骧将军:杂号将军。西晋始置。王镇恶: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人。东晋将领。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龙骧城北面。龙骧将军王镇恶,跟随刘裕西入长安,从陆路经过这里,城因而得名。

洛水又东,左合宜阳北山水①。水自北溪,南流注洛。

【注释】

①宜阳北山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

【译文】

洛水又东流,左边汇合宜阳北山水。这条水发源于北溪,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广由涧水注之①。水出南山由溪,北流迳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

【注释】

①广由涧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广由涧水注入。涧水发源于南山由溪,往北流经龙骧城东面,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右得直谷水①。水出南山,北迳屯城西②,北流注于洛水也。

【注释】

①直谷水: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②屯城:当在今河南洛宁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右边汇合了直谷水。直谷水发源于南山,往北流经屯城西面,北流注入洛水。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①,

城西有坞水②,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③,南对金门坞④。水南五里,旧宜阳县治也⑤。洛水右会金门溪水⑥。水南出金门山⑦,北迳金门坞西,北流入于洛。

【注释】

①蠡城邑:在今河南洛宁西二里王范回族镇。

②坞水:在今河南洛宁一带。

③黾池县:即渑池县。

④金门坞:在今河南洛宁西洛水南。

⑤宜阳县:战国韩置。治所在今河南宜阳西四十八里韩城镇。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弘农郡。北魏为宜阳郡治。

⑥金门溪水:即金门水。在今河南洛宁南。

⑦金门山:在今河南洛宁南。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经蠡城邑南面,

蠡城西面有坞水,发源于北面四里的山上,山高二十五丈。旧时黾池县治就设在蠡城,南面与金门坞相望。坞水以南五里是旧宜阳县治所。洛水右边汇合金门溪。溪水发源于南面的金门山,往北流经金门坞西面,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合款水①。其水二源并发,两川迳引,谓之大款水也,合而东南,入于洛。

【注释】

①款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盖即今大宋川,在永宁县(今河南洛宁)东北二十里,源出横塘山。”

【译文】

洛水又东流,汇合了款水。款水有两个源头一齐流出,称为大款水,汇合后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黍良谷水入焉①。水南出金门山。《开山图》曰:山多重,固在韩②。建武二年③,强弩大将军陈俊转击金门、白马④,皆破之,即此也。而东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黍良谷水:当在今河南洛宁东南。

②山多重,固在韩:《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条有讹文……是故书雅记,载金门山,皆指竹为律管言……此多从两夕,与竹从两亇形近。重与管,固与可,在与为,韩与律亦形近。其言竹可为律管无疑。窃意当作山出竹,可为律管。”译文从之。

③建武二年:即26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④强弩大将军:东汉杂号将军,光武帝建武二年设置。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初将领。金门:指金门山。白马:指白马山。《后汉书·陈俊传》李贤注:“金门、白马并山名,在今洛州福昌县(今河南宜阳)。”

【译文】

洛水又东流,黍良谷水汇入。这条水发源于南面的金门山。《开山图》说:山上多竹,可制箫笛。建武二年,强弩大将军陈俊回军攻打金门、白马,都攻下了,说的就是这地方。水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左合北溪①,南流入于洛也。

【注释】

①北溪:当在今河南洛宁东。

【译文】

洛水又东流,左边汇合北溪,南流注入洛水。

又东过阳市邑南①,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②,

太阴谷水南出太阴溪③,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阳市邑:在今河南宜阳西。

②于父邑:具体不详。

③太阴谷水:当在今河南洛宁东。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过阳市邑南面,又往东北流,经过于父邑南面,

太阴谷水发源于南方的太阴溪,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合白马溪水①。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

【注释】

①白马溪水:当在今河南洛宁东。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与白马溪水汇合。白马溪水发源于宜阳山,溪中有一块大石,形状像马,所以这条溪涧是因了岩石的形状而得名的。溪水往东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①。水出西北宜阳山,而东南流,迳宜阳故郡南②,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③,后改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

【注释】

①昌涧水:即昌谷。今河南洛宁东北、宜阳西之连昌河。

②宜阳故郡:《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魏志·少帝纪》,咸熙元年,罢屯田官,诸典农皆为太守。《晋书·魏舒传》,魏时为宜阳太守,是此典农改为郡之证。《晋志》无宜阳郡,盖晋初即废,故称为故郡,在今宜阳县西。至后魏孝昌初,复置宜阳郡,当治宜阳县,非故郡城矣。”北魏宜阳郡属司州。治所在今河南宜阳西四十八里韩城镇。

③洛阳都典农:当为洛阳典农。典农,典农中郎将或典农都尉。典农中郎将,三国魏时农官。秩二千石,其地位略与郡守相当。属官有典农都尉和屯司马等,掌管屯田生产、民政和田租。典农都尉,三国魏、吴屯田区农官。魏时属典农中郎将之下,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其地位和县令相等。掌管屯田生产、民政和田租。

【译文】

洛水又东流,有昌涧水注入。昌涧水发源于西北方的宜阳山,东南流,经过旧时的宜阳郡南面,就是旧阳市邑。从前洛阳典农的治所就设在这里,后来才改为郡。水又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一合坞南①。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②,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固③,一合之名,起于是矣。刘曜之将攻河南也④,晋将军魏该奔于此⑤,故于父邑也。

【注释】

①一合坞:即一全坞之讹。在今河南宜阳西五十四里福昌村。

②三箱:三面。

③为固:一作全固。即形成全面的险固。

④刘曜:字永明。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河南:即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前205)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

⑤魏该:东晋官员。官平北将军、雍州刺史。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一全坞南面。这座城堡位于洛水北岸的高地上,高二十丈,是一处天险,南、北、东三面都是极陡峻的峭壁,只要在西面筑一道城墙,就是坚不可摧的堡垒了,一全之名就是这样来的。刘曜将要攻打河南时,晋朝将军魏该赶到这里,这座城就是旧时的于父邑。

洛水又东,合杜阳涧水。水出西北杜阳溪①,东南迳一合坞,东与槃谷水合②,乱流东南入洛。

【注释】

①杜阳溪:《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金志》,永宁县(今河南洛宁)有杜阳水。今曰渡羊河,出永宁县东北。”

②槃谷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宜阳县(今河南宜阳西)西。”

【译文】

洛水又东流,汇合了杜阳涧水。杜阳涧水发源于西北方的杜阳溪,往东南流经一全坞,东流与槃谷水汇合,往东南乱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①,东北流,迳云中坞②。左上迢遰层峻③,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渠谷水又东北入洛水。臧荣绪《晋书》称④,孙登尝经宜阳山⑤,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情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⑥,使阮籍往观与语⑦,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⑧,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余按孙绰之叙《高士传》⑨,言在苏门山⑩。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⑪,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论》⑫,言吾不知其人。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注释】

①女几山:俗名石鸡山。在今河南宜阳西南。

②云中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坞在今宜阳县西南。”

③迢遰(dì):同“迢递”。高耸的样子。层峻:高耸险峻。

④臧荣绪:南朝齐时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纯笃好学,撰《晋书》纪、录、志、传百一十卷,成为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晋书》的重要参考。

⑤孙登:字公和。三国魏时隐士。

⑥太祖:此指司马昭。

⑦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魏文学家、玄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⑧箫韶:本指舜时的乐名。后泛指美妙的仙乐。笙簧:指笙的乐音。

⑨孙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高士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隋志》,《至人高士传赞》二卷,晋廷尉卿孙绰撰。”

⑩苏门山:又名百门山。在今河南辉县西北七里。

⑪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孙绰从兄。著《魏氏春秋》《晋阳秋》。

⑫《大人先生论》:阮籍对孙登的行为深有感触而写此文,以为阮籍之胸臆。

【译文】

洛水又东流,有渠谷水发源于宜阳县南面的女几山,往东北流,经过云中坞。这里左上地势高峻,山腰烟雾缭绕,因此有云中坞之称。渠谷水又往东北注入洛水。臧荣绪《晋书》说:孙登曾经过宜阳山,烧炭人见了他,想和他说话,孙登却不答话。烧炭人觉得他神态不同常人,就纷纷传开了。晋太祖听到后,派阮籍前去看个究竟。阮籍向他打招呼,他也不答话。阮籍于是高声长啸起来。孙登笑着说:再啸一下看看。阮籍又长啸起来,并请他一起出山,但孙登不肯。阮籍于是和他作别而去。孙登向山顶走去,边走边长啸,有如箫管笙簧齐奏,响声震荡着山谷。阮籍很惊奇,去问烧炭人,烧炭人说:那人先前也是发出这样的声音的。阮籍再去寻他,却不知去向了,四处打听,才知道他的姓名。我查考孙绰写作《高士传》,说孙登隐于苏门山。又另有一篇《孙登传》。孙盛《魏春秋》也说是在苏门山,但没有举出姓名。阮嗣宗心有所感,就撰写了《大人先生论》,说我不知道那人是谁。他既神游自得,不与人交往,连阮籍也不能动摇他超拔绝俗的情操,不知道还有谁能得知他的姓名。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①,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②,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③,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渑池矣④。又东南迳宜阳县故城西,谓之西度水⑤。又东南流,入于洛。

【注释】

①熊耳山:在今河南卢氏东南。

②汉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赤眉:新莽末年农民起义军名。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樊崇:字细君。新莽末年赤眉起义军领袖。

③山际:山边。

④渑(miǎn)池:池名。在今河南渑池北。

⑤西度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明一统志》云,有宜水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西)西五十里,名西渡。”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过宜阳县南面,

洛水的北岸有熊耳山,双峰并起,样子像熊的耳朵。这与《禹贡》所说从熊耳山疏导洛水的那座山不同,而是另一座山。从前汉光武帝大败樊崇的赤眉军,缴获的铠甲兵器堆得与熊耳山一样高,讲的就是这座山。山边有池,池水往东南流,旁边还有一个水池,人们称之为渑池。又往东南流经宜阳县老城西,叫西度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宜阳县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①,曰:寡人欲通三川②,窥周室,死不朽矣。茂请约魏以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城。故韩地也,后乃县之。汉哀帝封息夫躬为侯国③。城之西门,赤眉樊崇与盆子及大将等④,奉玺绶剑璧处。世祖不即见,明日,陈兵于洛水见盆子等。谓盆子丞相徐宣曰⑤: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叹曰:卿庸中皦皦⑥,铁中铮铮也。

【注释】

①秦武王:名荡。战国时秦国国君。初置丞相,以甘茂、樗里子为左右相。命甘茂等率兵攻克韩地宜阳。后举鼎时绝膑而死。甘茂:下蔡(今安徽凤台)人。战国时秦国大臣。

②三川:战国时以河、洛、伊为三川。为韩地,介于秦、楚之间。东接东、西二周。

③汉哀帝:即西汉皇帝刘欣。息夫躬:字子微。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封宜陵侯。

④盆子:即刘盆子。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25),赤眉军首领樊崇等拥立刘盆子为帝。后降刘秀。

⑤徐宣:字骄稺。东海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为刘盆子丞相,后降刘秀。

⑥庸:普通。皦皦(jiǎo):通“佼佼”。美好出众。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宜阳县老城南面。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说:我想打通三川,窥伺周朝王室,这样死了也会不朽了。甘茂请他联合魏国攻打韩国,一战杀敌六万,就攻下了宜阳城。宜阳原属韩国,后来才设县。汉哀帝将这地方封给息夫躬,立为侯国。城的西门,就是赤眉军首领樊崇与刘盆子以及各大将军等,捧着王印、兵器、玉璧来投降的地方。光武帝不立即见他们,第二天,集合兵士,列队于洛水之滨,才来接见刘盆子等人。他对刘盆子的丞相徐宣说:你不后悔吗?徐宣说:不后悔。光武帝感叹地说:你真是庸夫中的佼佼者,硬汉中的铮铮者。

洛水又东与厌染之水合①。水出县北傅山大陂②。山无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东南注,世谓之五延水。又东南流,迳宜阳县故城东,东南流,注于洛。

【注释】

①厌染之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宜阳县(今河南宜阳西)西,旧志称横流涧水,在韩城东西两关间,疑即此水。”

②陂(bēi):池塘湖泊。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与厌染之水汇合。这条水发源于县北傅山一个很大的陂湖中。山上不生草木,水自湖中往北流,然后折向东南流去,世人称之为五延水。又往东南流,经过宜阳县老城东面,往东南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南,黄中涧水出北阜①,二源奇发,总成一川,东流注于洛。

【注释】

①黄中涧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宜阳县西,有黄涧村。”

【译文】

洛水又往东南流,黄中涧水发源于北阜,两个源头合成一流,往东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禄泉水注之①。其水北出近溪。

【注释】

①禄泉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宜阳县西。”

【译文】

洛水又东流,禄泉水注入。禄泉水发源于北面附近的小溪。

洛水又东,共水入焉。水北出长石之山①,山无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东南注之。共水又西南与左涧水会。水东出近川,西流注于共水。共水又南与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东南注蓁水。蓁水发源蓁谷,西南流与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谓之石头泉,而南流,注于洛。

【注释】

①长石之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新唐志》《金志》并云新安县有长石山。在今宜阳县西。”

【译文】

洛水又东流,共水注入。共水发源于北面的长石山,山上不长草木,西边有个山谷,名叫共谷,共水就发源于这里。共水往南流,在尹溪口与尹溪水汇合。溪水发源于西北的尹谷,往东南注入共水。共水又往西南流,和左涧水汇合。左涧水发源于东边附近的小溪,西流注入共水。共水又南流,与李谷水汇合。李谷水发源于西北方的李溪,往东南注入蓁水。蓁水发源于蓁谷,往西南流,与李谷水汇合,然后往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人们也叫石头泉,往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黑涧水南出陆浑西山①,历于黑涧,西北入洛。

【注释】

①陆浑西山:即陆浑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译文】

洛水又东流,黑涧水发源于南方的陆浑西山,流经黑涧,往西北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临亭川水注之①。水出西北近溪,东南与长涧水会。水出北山,南入临亭水,又东南历九曲西②,而南入洛水也。

【注释】

①临亭川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宜阳县西。”

②九曲:即九曲城。在今河南宜阳西北八里甘棠寨。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临亭川水注入。临亭川水发源于西北附近的小溪,往东南流,与长涧水汇合。长涧水发源于北山,往南注入临亭水,又往东南流经九曲西面,南流注入洛水。

又东北出散关南①,

洛水东迳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②。《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③,升于九阿。此是也。

【注释】

①散关:当在今河南宜阳东北。

②坂:山坡,斜坡。九:言其多。

③《穆天子传》:书名。撰者不详。约为春秋末到战国初时作。晋咸宁间在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汲冢书之一。主要记录的是周穆王西征西方诸国和巡游中原的故事。天子:指周穆王。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从散关南面流出,

洛水往东流经九曲南面,那地方十里之间有一条山坡,曲曲折折有很多道弯子。《穆天子传》说,天子西行时登上九阿。指的就是这地方。

洛水又东与豪水会①。水出新安县密山②,南流历九曲东,而南流入于洛。

【注释】

①豪水:在今河南宜阳东北。

②新安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升为新安郡。十九年仍降为新安县,属河南郡。密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山海经·中次六经》,豪水出密山,今山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南十五里。”

【译文】

洛水又东流,与豪水汇合。豪水发源于新安县密山,往南流经九曲东,又往南注入洛水。

洛水之侧有石墨山①,山石尽黑,可以书疏②,故以石墨名山矣。

【注释】

①石墨山:在今河南宜阳西南二里。

②书疏:书写,写字。

【译文】

洛水旁有石墨山,山上岩石都是黑的,可以当墨写字,因此称山为石墨山。

洛水又东,枝渎左出焉①。东出关,绝惠水②,又迳清女冢南③,冢在北山上。《耆旧传》云④:斯女清贞秀古,迹表来今矣⑤。枝渎又东,迳周山⑥,上有周灵王冢⑦。《皇览》曰⑧: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⑨。盖以王生而神,故谥曰灵。其冢,人祠之不绝。又东北迳柏亭南⑩。《皇览》曰:周山在柏亭西北。谓斯亭也。又东北迳三王陵⑪,东北出。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⑫。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⑬:定当为敬⑭。子朝作难⑮,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纪》曰⑯:景王葬于翟泉⑰,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⑱。而复传言在此,所未详矣。又悼、敬二王,稽诸史传,复无葬处。今陵东有石碑,录赧王以上世王名号⑲,考之碑记,周墓明矣。枝渎东北历制乡⑳,迳河南县王城西(21),历郏鄏陌(22)。杜预《释地》曰(23):县西有郏鄏陌。谓此也。枝渎又北入穀,盖经始周启,渎久废不修矣。

【注释】

①枝渎左出:《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枝渎出处,当在今宜阳县东北。”

②惠水:下文有“惠水出白石山之阳”,《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在今新安县南五里。”知惠水当在今河南新安一带。

③清女冢:《水经注疏》:“冢在今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西南。”

④《耆旧传》:书名。一说为晋王嘉撰。

⑤迹表来今:其事迹显扬于当今和后世。表,显扬,显赫。

⑥周山:一名小亭山。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⑦周灵王:周朝国君。名泄心。

⑧《皇览》:书名。三国魏文帝时,王象、刘劭、桓范等奉敕所编纂的一部类书,供皇帝阅览。

⑨河南城:原为王城,战国时加以扩建,称河南城。在今河南洛阳西涧水东岸。

⑩柏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亭在今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西南。”

⑪三王陵:在今河南洛阳西南秦山之巅。

⑫周景王:名贵。周灵王之子。东周国君。悼王:名猛。周景王之嫡长子,被国人立为国王。后被景王庶子子朝所攻杀。定王:名瑜。周匡王班的弟弟。

⑬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司徒:官名。掌教化之官。崔浩:字伯渊。《西征赋》:晋潘岳所作。因行役之感而作此赋。潘岳家在东,故言西征。

⑭敬:即周敬王。周景王之子,周悼王之弟。

⑮子朝:周景王之庶子。

⑯《帝王世纪》:书名。晋皇甫谧撰。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

⑰翟泉:一作狄泉。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隅。

⑱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库。

⑲赧(nǎn)王:名延。战国时东周末代国君。

⑳制乡:一作蒯乡。在河南洛阳西南。

(21)河南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西涧水东岸。西汉属河南郡。西晋末废。东晋义熙末复置,北魏太和中属河南尹。王城:即周公所营城周。因王都在此,后亦称王城。

(22)郏鄏(jiá rǔ)陌: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23)杜预《释地》:即杜预《春秋释地》。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隋书·经籍志》只记载其有《春秋释例》十五卷。

【译文】

洛水又东流,左边分出一条支渠。东流出关,穿过惠水,又流经清女墓南面,墓在北山上。《耆旧传》说:这个女子坚贞纯洁,为古代的精英,她的事迹可作当今和后世的表率。支渠又往东流经周山,山上有周灵王墓。《皇览》说:周灵王葬在河南城西南的周山上。因为这位君王生来就有点神异,所以用灵字作为谥号。到他的坟前来祭祀的人络绎不绝。支渠又往东北流经柏亭南面。《皇览》说:周山在柏亭西北。说的就是此亭。又往东北流经三王陵,往东北流去。三王,有人说是指周朝的景王、悼王、定王。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说:定王应为敬王。子朝作乱时,西周政权衰落,人才短缺,悼王、敬王与景王都葬在这里,因此世人称之为三王陵。《帝王世纪》说:景王葬于翟泉,现在洛阳太仓中的大坟就是景王冢。可是又有传说以为陵在这里,那就不清楚了。此外,关于悼王和敬王,查考史籍和传记都没有提到所葬何处。现在王陵东面有石碑,载有赧王以上各代君主的名号,考证碑记,很清楚,那是周朝的坟墓。支渠往东北流经制乡,流过河南县王城西面,流过郏鄏陌。杜预《释地》说:县城西面有郏鄏陌。说的就是这里。支渠又往北注入穀水,但自周朝开始开凿这条渠道以来,久已废弃,没有浚治过了。

洛水自枝渎又东出关,惠水右注之,世谓之八关水①。戴延之《西征记》谓之八关泽,即《经》所谓散关。障自南山②,横洛水,北属于河③,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④。惠水出白石山之阳⑤,东南流与瞻水合。水东出娄涿之山⑥,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东南,谢水北出瞻诸之山⑦,东南流,又有交触之水北出廆山⑧,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迳关城北⑨,二十里者也⑩。其城西阻塞垣⑪,东枕惠水⑫。灵帝中平元年⑬,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⑭,率五营士屯都亭⑮,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⑯,都尉官治此⑰。函谷为之首,在八关之限,故世人总其统目,有八关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于洛水。《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阳,而南流注于洛。谓是水也。

【注释】

①八关水:在今河南宜阳一带。

②障: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

③属:连缀,连接。

④杨仆:宜阳(今河南宜阳)人。西汉武帝时,初为御史,督盗贼关东,因果敢,迁主爵都尉。南越贵族反叛,拜为楼船将军率兵平叛,以功封将梁侯。

⑤白石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南五里。”

⑥娄涿之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中次六经》,瞻水出娄涿山之阳,今曰镂脚山,在新安县东南二十里。”

⑦谢水北出瞻诸之山:《水经注疏》:“朱(谋㙔)《笺》曰:孙云,《山海经》作㴬水。会贞按:《中次六经》,㴬水出瞻诸之山。山在今新安县东南五十二里。”

⑧廆(guī)山:一名谷口山。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⑨关城:即八关故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通典》寿安下,后汉八关城在县东北,函谷关都尉所理。《元和志》,八关故城在寿安县东北三十里。唐寿安即今宜阳县治。”

⑩二十里者也:武英殿本《水经注》注:“此有脱误。”

⑪塞垣:关塞的围墙。垣,城墙,围墙。

⑫枕:临近,靠近。

⑬中平元年:184年。中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84—189)。

⑭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大臣。

⑮五营士:即五营的士兵。五营,亦称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都亭:在洛阳。《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元年……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兵屯都亭,置八关都尉官。”李贤注:“都亭在洛阳。”

⑯函谷: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三十里。广城:一作广成关。在今河南汝州西。伊阙:即伊阙关。在今河南洛阳南二十五里。大谷:即大谷关。在今河南洛阳东南大谷口。辕:即辕关。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辕山上。以山为名。旋门:即旋门关。在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南。小平津:即小平津关。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孟津:即孟津关。在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州西南。

⑰都尉官:这里指关都尉。关都尉,驻守险要关隘的都尉。

【译文】

洛水从支渠分出处又东流出关,惠水从右边注入,世人称之为八关水。戴延之《西征记》叫八关泽,就是《水经》所说的散关。城墙从南山横跨洛水,往北直到黄河,这一带都是关隘要塞,是杨仆家的僮仆所筑。惠水发源于白石山南麓,往东南流,与瞻水汇合。瞻水发源于东面的娄涿山,往南流,注入惠水。惠水又往东南流,谢水发源于北方的瞻诸山,往东南流;又有交触之水发源于北方的廆山,往南流,这两条水一齐汇入惠水。惠水又往南流经关城以北……关城西面有关塞城墙的阻隔,东边临近惠水。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领五营部队驻扎在都亭,设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辕、旋门、小平津及孟津八关,关都尉的治所就设在这里。函谷关是第一关,在八关之列,因此人们就将它作为八关的总称。惠水又南流注入洛水。《山海经》说:惠水发源于白石山的南麓,南流注入洛水。说的就是此水。

洛水又与虢水会①。水出扶猪之山②,北流注于洛水。之南则鹿蹄之山也,世谓之非山。其山阴则峻绝百仞,阳则原阜隆平。甘水发于东麓,北流注于洛水也。

【注释】

①虢水:当在今河南宜阳一带。

②扶猪之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宜阳县东北。”

【译文】

洛水又与虢水汇合。虢水发源于扶猪山,北流注入洛水。南边就是鹿蹄山,世人称之为非山。山的北坡异常险峻,绝壁百仞,南坡则是平缓的高地丘陵。甘水发源于东麓,北流注入洛水。

又东北过河南县南,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①,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②,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③,以为天下之大凑。《孝经援神契》曰④: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⑤。《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年⑥,洛绝于周。魏襄王九年⑦,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⑧,《郡国志》所谓甘城也。《地记》曰⑨:洛水东北过五零陪尾北⑩,与涧、瀍合⑪。是二水,东入千金渠⑫,故渎存焉。

【注释】

①《周书》:书名。即《逸周书》。先秦典籍,主要记载从周文王、武王,至景王年间的历史。内容庞杂,体例不一,是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资料。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

②成周: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营建。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至王城公园一带。中土:指中原地区。

③因:依傍,依凭。郏山: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北。

④《孝经援神契》:书名。汉代谶纬类著作。

⑤洛邑:即周公在平定武庚叛乱后营建的成周。

⑥晋定公二十年:前492年。

⑦魏襄王九年:前310年。

⑧甘洛城:即甘城。聚邑名。在今河南洛阳南洛水南岸。

⑨《地记》: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地说》,郑康成屡引之。郦氏于《沔水》《江水》篇亦采其文,所著地名,多不经见,此五零陪尾亦然,盖纬书也。”

⑩五零陪尾:具体不详。

⑪涧、瀍(chán):即涧水、瀍水。

⑫千金渠:东汉时所开引穀水东流之人工渠。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过河南县南面,

《周书》说:周公将把政权交还成王的时候,就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大城成周,南临洛水,北接郏山,作为天下的中枢。《孝经援神契》说:天下八方极其广大,周洛则是中心点,称为洛邑。《竹书纪年》记载:晋定公二十年,洛水在周境断流。魏襄王九年,山洪暴发,洛水漫入成周城。南面有甘洛城,就是《郡国志》所说的甘城。《地记》说:洛水往东北流经五零陪尾北面,与涧水及瀍水汇合。这两条水往东注入千金渠,旧河道至今仍在。

又东过洛阳县南①,伊水从西来注之。

洛阳,周公所营洛邑也。故《洛诰》曰②:我卜瀍水东③,亦惟洛食④。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凑。方六百里⑤,因西八百里,为千里。《春秋·昭公三十二年》⑥,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⑦,故亦曰成周也。司马迁《自序》云⑧:太史公留滞周南⑨。挚仲治曰⑩:古之周南,今之洛阳。汉高祖始欲都之,感娄敬之言⑪,不日而驾行矣⑫。属光武中兴⑬,宸居洛邑⑭,逮于魏、晋,咸两宅焉。故《魏略》曰⑮:汉火行忌水⑯,故去其水而加隹。魏为土德⑰,土,水之牡也⑱,水得土而流⑲,土得水而柔⑳,除隹加水。《长沙耆旧传》云(21):祝良,字召卿,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水起(22),甘雨登降。人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23),天王自出(24),祝令特苦(25),精符感应(26),滂沱下雨。县则司及河南尹治(27)。司隶(28),周官也,汉武帝使领徒隶,董督京畿(29),后因名司州焉。《地记》曰: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30),东流会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31),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32)。昔王子晋好吹凤笙(33),招延道士,与浮丘同游伊、洛之浦(34),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35),亦洛神宓妃之所在也(36)。

【注释】

①洛阳县: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为三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西汉为河南郡治。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建都于此,并为河南尹治。

②《洛诰》:今文《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孔颖达疏:“周公摄政七年三月,经营洛邑,既成洛邑,又归向西都。其年冬,将致政成王,告以居洛之义,故名之曰《洛诰》,言以居洛之事告王也。”

③我:此指周公旦。

④洛食:原指周公营东都,先卜地,洛得吉兆。引申为定都。周秉钧《尚书易解》:“食,谓吉兆。”

⑤方六百里:《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逸周书》方上有制郊甸三字,此脱。”

⑥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

⑦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事见《春秋·昭公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⑧司马迁《自序》:《史记》的最后一篇。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太史公世系和家学渊源,以及作者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申明了撰写《史记》的目的;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之各篇小序。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

⑨太史公: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公。留滞:停留,滞留。周南:指今河南洛阳一带。

⑩挚仲治:即挚虞,字仲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撰《族姓昭穆》《三辅决录注》《文章志》等,均亡佚。

⑪娄敬之言:指娄敬建议高祖迁都关中。娄敬,齐(今山东淄博)人。本姓娄,高祖在洛阳,敬献都关中之策。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寻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建信侯。

⑫驾行:离开。驾,指帝王乘坐的车马轿舆。

⑬属:正逢,正遇。光武中兴:东汉皇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太平盛世。中兴,指国家由衰微而复兴。

⑭宸(chén)居:指帝王居住。

⑮《魏略》:书名。三国魏鱼豢撰。记曹魏史事。

⑯火行:犹火德。谓于五行中属火,故称。忌水:因火与水相克,故忌水。

⑰土德: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⑱牡:阳,阳性。

⑲水得土而流:水依赖土才可以流动。

⑳土得水而柔:土依赖水而变得柔软。

(21)《长沙耆旧传》:书名。亦称《长沙耆旧传赞》。晋刘彧撰。记晋以前长沙历史人物。

(22)水起:当为沓起之讹。沓起,纷起,指云多。

(23)烝人失所:天下百姓没处住。烝人,民众,百姓。

(24)天王:天子,国君。

(25)祝令:洛阳令祝良。特苦:极其辛劳。

(26)精符感应:精诚感动众神灵。精符,犹精诚,真诚,真心。感应,感动应验。

(27)县则司及河南尹治:《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司下脱州字耳。秦置县,为三川郡治。前汉为河南郡治,后汉、魏、晋为河南尹治。宋曰河南郡,后魏复曰河南尹。”译文从之。

(28)司隶:官名。《周礼》秋官司寇之属官。主管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掌管以上五隶的政令,率领所属隶民追捕盗贼,拘执罪人或使之服各种贱役。汉武帝时置司隶校尉,领徒隶,董督京畿,省称司隶。魏晋沿置,以京辅所部定名置司州。

(29)董督:统率,监督。京畿:国都,京城。

(30)中提山:具体不详。

(31)五牲:古代用作祭品的牛、羊、豕、犬、鸡五种动物。醮(jiào):祭神。

(32)《河图·视萌篇》:《河图》中的一篇。

(33)王子晋:亦作王子乔、王乔。名晋。相传为春秋周灵王太子。以直谏被废。好吹笙作凤凰鸣。有道士浮丘生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预言于七月七日见于缑氏山巅。至期,晋果乘白鹤至山头,举手以谢时人,数日而去。凤笙:指作凤凰鸣的笙曲。

(34)浮丘:即浮丘公。传说中的神仙,一说黄帝时人,一说周灵王时人。王子晋好吹笙,游于伊、洛之间,遇浮丘公,乃接引王子晋上嵩山修道。浦:水边。

(35)含始受玉鸡之瑞:事见《宋书·符瑞志》:“汉高帝父曰刘执嘉。……母名含始,是为昭灵后。昭灵后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昭灵后取而吞之。又寝于大泽,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上皇视之,见蛟龙在其上,遂有身而生季,是为高帝。”含始,西汉高帝刘邦之母。

(36)宓(fú)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过洛阳县南面,伊水从西面流来注入。

洛阳就是周公时所建的洛邑。因此《洛诰》说:我在瀍水东岸占卜,兆得洛邑可以定都。洛邑城方七百二十丈,南临洛水,北连郏山,是天下的中枢。制郊甸方圆六百里,连西部八百里,则是千里。《春秋·昭公三十二年》记载,晋联合诸侯大夫防守成周城,因此又称成周。司马迁《自序》说:太史公滞留在周南。挚仲治说:古代的周南,就是今天的洛阳。汉高祖开始想在这里建都,听了娄敬的话,不久就动身走了。光武中兴时,才定都洛邑,直到魏、晋也都建都洛阳。因此《魏略》说:汉在五行中属火忌水,因此将洛字去掉水旁而加隹旁。魏朝属土,土是水的依托,水有了土才会流动,土有了水才会变柔,于是又去掉隹旁而加水旁。《长沙耆旧传》说:祝良字召卿,他当洛阳令时,有一年大旱,天子去求雨却没求到,祝良顶着烈日,赤膊站在阶下的庭院里,诚心诚意地向天公请罪,从早晨直到中午。于是紫云团团涌起,顷刻降下甘霖。有人编了一首歌谣:天公久晴不雨,百姓流离失所,天子亲自出马,祝令更是辛苦,精诚感应上天,降下滂沱大雨。洛阳县是司州和河南尹的治所。司隶是周时的官职,汉武帝时,以司隶统领役夫囚犯,巡察京城,后世称司州。《地记》说:洛水往东流进中提山里,东流汇合伊水。古代黄帝时,连续三天大雾,黄帝在洛水上游览,看到一条大鱼,于是杀了五牲来祭祀,天就连下七天七夜大雨,大鱼能游动了才得到图书,这就是今天的《河图·视萌篇》。从前王子晋喜欢吹凤笙,招纳道士,与浮丘公一起在伊水、洛水之滨同游;汉高帝的母亲含始也在洛水上接受了玉鸡衔来的吉祥物;同时这也是洛神宓妃所在的地方。

洛水又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①,北迳合水坞②,而东北流,注于公路涧③,但世俗音讹,号之曰光禄涧,非也。上有袁术固④,四周绝涧,迢递百仞,广四五里。有一水,渊而不流,故溪涧即其名也。合水北与刘水合。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迳刘聚⑤。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⑥,周畿内刘子国⑦,故谓之刘涧。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也。

【注释】

①半石之山:即半石山。在今河南偃师西南。

②合水坞:《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坞在今偃师县(今河南偃师)西南。”

③公路涧:在今河南偃师一带。袁术字公路,故溪涧受名。

④袁术固:又称袁公坞。在今河南偃师西南。

⑤刘聚:在今河南偃师西南。

⑥缑(gōu)氏:在今河南偃师东南。

⑦畿(jī)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一指京城管辖之地。刘子国:刘国国君的爵位为子爵,故称刘子国。刘,春秋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在今河南偃师西南。

【译文】

洛水又东流。合水发源于南方的半石山,往北流经合水坞,然后往东北流,注入公路涧,但民间口传音讹,称为光禄涧,其实不对。上面有个堡垒,叫袁术固,堡垒四周围绕着深涧,地势险峻,高达百仞,方圆四五里。有一条水,积聚不流,因此溪涧也因这座堡垒而得名了。合水北流与刘水汇合。刘水发源于半石东山,往西北流,经过刘聚。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面,是周时王畿以内的刘子国,因此叫刘涧。水往西北流,注入合水。合水又往北流,注入洛水。

又东过偃师县南①,

洛水东迳计素渚②。中朝时③,百国贡计所顿④,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⑤。

【注释】

①偃师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偃师。汉属河南郡。

②计素渚:当在今河南偃师一带。

③中朝:东晋称建都于中原的西晋为中朝。

④百国:许多国家。贡计:本指贡物的登记簿,这里指各国进京朝贡的上计吏。顿:停留,休止。

⑤分水:指以此水为分界。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过偃师县南面,

洛水又往东流经计素渚。中朝时,各国计官进京朝贡,途中都要在这里留宿,因而得名。又流经偃师老县城南面,偃师与缑氏二县就以此水为分界。

又东,休水自南注之①。其水导源少室山②,西流迳穴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③。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会南溪水④。水发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潜流地下,其故渎北屈出峡,谓之大穴口。北历覆釜堆东⑤,盖以物象受名矣。又东届零星坞⑥,水流潜通,重源又发,侧缑氏原⑦。《开山图》谓之缑氏山也,亦云仙者升焉。言王子晋控鹄斯阜⑧,灵王望而不得近⑨,举手谢而去⑩,其家得遗屣⑪。俗亦谓之为抚父堆,堆上有子晋祠。或言在九山⑫,非此。世代已远,莫能辨之。刘向《列仙传》云⑬:世有箫管之声焉。休水又迳延寿城南⑭,缑氏县治;故滑费⑮,《春秋》滑国所都也。王莽更名中亭,即缑氏城也。城有仙人祠,谓之仙人观。休水又西转北屈,迳其城西。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⑯,文缺不可复识。又有晋城门校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⑰,晋泰始六年立⑱。休水又北流,注于洛水。

【注释】

①休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偃师县东南六十里。”

②少室山:在今河南登封西北。

③少室山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偃师县东南。”

④南溪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偃师县东南。”

⑤覆釜堆:即缑氏山,又名抚父堆。在今河南偃师南。

⑥零星坞:一名延寿城。在今河南偃师南。

⑦侧:临近,毗邻。缑氏原:在今河南偃师东南。

⑧控鹄:驾驭着仙鹤。鹄,通“鹤”。仙鹤。

⑨灵王:王子晋的父亲周灵王。

⑩谢:辞别,告别。

⑪遗屣(xǐ):遗留下来的鞋子。

⑫九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隋志》,巩县(今河南巩义)有九山。《寰宇记》,九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

⑬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辞赋家、目录学家。曾整理编订《战国策》等。另著有《列女传》《说苑》《新序》等。

⑭延寿城:在今河南偃师南。

⑮滑费:滑国的都城费。在今河南偃师东南。

⑯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西晋大臣。封密。

⑰昌原恭侯郑仲林:《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郑仲林,《晋书》无传。昌原,亦无此县名。据称仲林当是郑袤之兄。”

⑱泰始六年:270年。泰始,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65—274)。

【译文】

洛水又东流,休水从南方流来注入。休水发源于少室山,往西流经穴山南面,北流与少室山水汇合。少室山水源出少室北溪,往西南流,注入休水。休水又在左边汇合南溪水。南溪水发源于大穴南山,北流注入休水。休水又往西南流,转向北方,潜入地下,旧河道向北转弯出峡,出口处称为大穴口。往北流经覆釜堆东,这地方是因岩石形状而得名的。又往东流到零星坞,地下水流到缑氏原的旁边,又重新冒出地面。缑氏原,《开山图》称为缑氏山,又说有仙人在这里升天。说是王子晋乘鹤停驻在这座山顶,灵王遥望着他却不能接近,他向灵王挥手告别飞升而去,他的家人拾到了他留下的一双鞋子。民间又把这地方叫抚父堆,堆上有子晋祠。有人说祠在九山,不在这里。但因年代久远,已搞不清了。刘向《列仙传》说:这里时常有箫管的声音。休水又流经延寿城南,缑氏县的治所就在这里;也是古时的滑费,《春秋》里的滑国在这里建都。王莽时改名为中亭,就是缑氏城。城内有仙人祠,称仙人观。休水又向西转,向北弯,流经城西。休水的西南面有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但碑文已残缺,无法辨认了。又有晋城门校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是晋泰始六年所立。休水又北流,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迳百谷坞北①。戴延之《西征记》曰:坞在川南,因高为坞,高十余丈。刘武王西入长安,舟师所保也。

【注释】

①百谷坞:即柏谷坞。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四十里。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百谷坞北面。戴延之《西征记》说:这座城堡在水南,是利用这块高地的地势而筑的,高十余丈。刘武王西入长安时,水军就驻守在这里。

洛水又北,阳渠水注之①。《竹书纪年》:晋襄公六年②,洛绝于泂③。即此处也。

【注释】

①阳渠水:即阳渠,又名千金渠。见前注。

②晋襄公六年:前622年。

③洛绝于泂:洛水在泂断绝。泂,泂水。当在今河南巩义一带。

【译文】

洛水又北流,阳渠水注入。《竹书纪年》记载:晋襄公六年,洛水至泂断流。指的就是这地方。

洛水又北迳偃师城东,东北历中①,水南谓之南,亦曰上也。迳訾城西②,司马彪所谓訾聚也③,而水注之④。水出北山溪,其水南流,世谓之温泉水。水侧有僵人穴,穴中有僵尸。戴延之从刘武王《西征记》曰:有此尸,尸今犹在。夫物无不化之理,魄无不迁之道,而此尸无神识,事同木偶之状,喻其推移,未若正形之速迁矣⑤。水又东南,于訾城西北东入洛水。故京相璠曰⑥:今巩洛渡北⑦,有谷水东入洛⑧,谓之下,故有上、下之名;亦谓之北,于是有南、北之称矣。又有城⑨,盖周大夫肸之旧邑⑩。

【注释】

①(xún):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②訾(zī)城: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③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魏晋时期史学家。著作仅存《续汉书》八志,为后人补入范晔《后汉书》流传至今。

④水:在今河南偃师东北,与巩义接界。

⑤正形:指活人的形体。速迁:迅速变化。

⑥京相璠(fán):西晋时人。撰有《春秋土地名》。

⑦巩洛:巩和洛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⑧谷水:在今河南巩义西南。亦名什谷。

⑨城: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⑩肸(xī):周景王长庶子子朝的同党。旧邑:旧县城。

【译文】

洛水又往北流经偃师城东面,往东北流过中,洛水南岸称南,又叫上。流经訾城西—就是司马彪所说的訾聚,水在这里注入。水发源于北山的溪,水往南流,世人称之为温泉水。水边有僵人洞,洞中有僵尸。戴延之跟随刘武王,作《西征记》说:洞中确有僵尸,至今仍在。事物没有不灭的道理,魂魄没有不散的理由,然而这具僵尸并无精神和知觉,情况就同木偶差不多,它的变化也不像正常的躯体那样迅速腐朽了。水又往东南流,到了訾城西北,往东注入洛水。因此京相璠说:现在从巩洛渡水向北去,有谷水,东流注入洛水,那地方称为下,于是就有了上、下的地名;这里又叫北,于是又有了南、北的名称。又有城,是从前周朝大夫肸的封邑。

洛水又东迳訾城北,又东,罗水注之①。水出方山罗川②,西北流,蒲池水注之。水南出蒲陂③,西北流合罗水,谓之长罗川,亦曰罗中也。盖肸子罗之宿居,故川得其名耳。罗水又西北,白马溪水注之。水出嵩山北麓④,迳白马坞东⑤,而北入罗水。西北流,白桐涧水注之。水出嵩麓桐溪,北流迳九山东,又北,九山溪水入焉⑥。水出百称山东谷⑦,其山孤峰秀出,嶕峣分立⑧。仲长统曰⑨:昔密有卜成者⑩,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谓是山也。山际有九山庙,庙前有碑云:九显灵府君者⑪,太华之元子⑫,阳九列名⑬,号曰九山府君也。南据嵩岳,北带洛澨⑭。晋元康二年九月⑮,太岁在戌⑯,帝遣殿中中郎将关内侯樊广、缑氏令王与、主簿傅演⑰,奉宣诏命,兴立庙殿焉。又有百虫将军显灵碑,碑云:将军姓伊氏,讳益,字敳,帝高阳之第二子伯益者也⑱。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堂庙⑲。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石立颂⑳,赞示后贤矣。其水东北流入白桐涧。又北迳袁公坞东,盖公路始固有此也(21),故有袁公之名矣。北流注于罗水。罗水又西北迳袁公坞北,又西北迳潘岳父子墓前(22)。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23)。碑石破落,文字缺败。岳碑题云:给事黄门侍郎潘君之碑(24)。碑云:君遇孙秀之难(25),阖门受祸。故门生感覆醢以增恸(26),乃树碑以记事。太常潘尼之辞也(27)。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也。

【注释】

①罗水:即今河南巩义西南坞罗水。

②方山:一名浮戏山。在今河南荥阳西南。

③蒲陂:当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④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北。

⑤白马坞:当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⑥九山溪水:当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⑦百称山:当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⑧嶕峣(jiāo yáo):高峻耸立的样子。

⑨仲长统:字公理。东汉末政论家、哲学家。

⑩密:在今河南新密东南。卜成:汉代成仙者。

⑪九显灵府君:《水经注疏》:“朱(谋㙔)无山字、府字,《笺》曰:宋本有府字。赵(一清)增山字、府字,戴(震)增府字。守敬按:《寰宇记》引此,称九山府居。”显灵,封建迷信者认为,鬼神能显现出灵验。府君,旧时对神灵的称呼。

⑫太华:又称华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十里。这里指掌管华山的山神。元子:长子。

⑬阳九:道家称天厄为阳九,地亏为百六。这里似指华山神的长子遭受天厄而亡故。列名:这里似指把名字雕刻在墓碑上。

⑭带:缠绕。洛澨(shì):即洛水。澨,水滨。

⑮元康二年:292年。元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291—299)。

⑯太岁在戌:武英殿本《水经注》注:“此有脱误,近刻作太岁庚午。考元康二年乃壬子也。”朱谋㙔《水经注笺》云:“《世谱》:晋元康二年,太岁在壬子,而用《历经》推之,是年九月乙亥朔,无庚午日也。”《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寰宇记》引此,元康作永康。《御览》引《阳城记》同。然考《惠帝纪》,永康二年四月,改为永宁。此言九月,不得仍称永康。且太岁为辛酉,非庚午。而元康二年,太岁为壬子,非庚午,并不合。惟宁康二年为甲戌,与谢(兆申)云一作太岁在戌合。岂永康、元康皆宁康之误欤。”

⑰殿中中郎将:主更直、执㦸宿卫诸殿门。关内侯:秦汉爵制。秦商鞅定二十等爵,以赏军功,第十九级为关内侯。地位次于列侯。因仅有侯爵,不予封邑,又因寄食于京畿关中地区,故称关内侯。樊广:具体不详。王与:具体不详。傅演:具体不详。

⑱帝高阳:即颛顼。“五帝”之一,号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伯益:又称伯翳。擅长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官。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益。禹死,禹子启继承王位,伯益避居箕山之北。

⑲顺:未详。吴义:具体不详。

⑳永平元年:此处似乎有误。《水经注疏》:“赵(一清)云:沈氏曰:惠帝纪年,先永平,后永康,如何后建庙,先立石?若云元魏之永平,相去又远,后有永康、永宁、永兴三元,皆以永纪,莫能定也。”

(21)公路:即袁术,字公路。

(22)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人。晋诗人、辞赋家。工诗善文,为西晋一代作手,与陆机合称潘陆。

(23)琅琊(láng yá):即琅邪郡。秦置。治所在琅邪县(在今山东青岛黄岛区)。西汉移治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东汉改琅邪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北)。

(24)给事黄门侍郎:秦汉有给事黄门之职,为加官。东汉始置给事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

(25)君遇孙秀之难:事见《晋书·潘岳传》:“初,芘为琅邪内史,孙秀为小史给岳,而狡黠自喜。岳恶其为人,数挞辱之,秀常衔忿。及赵王伦辅政,秀为中书令。……俄而,秀遂诬岳及石崇、欧阳建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乱,诛之,夷三族。”孙秀,初为琅邪内史潘茈小吏。后为赵王司马伦的心腹。设计使惠帝后贾氏杀愍怀太子。拥司马伦废惠帝自立。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等起兵讨司马伦及秀,晋室诸王遂在洛阳城内外发生大混战。孙秀被杀。

(26)覆醢(hǎi):倒去肉酱。语见《礼记·檀弓上》:“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谓孔子痛子路被醢于卫,不忍食其相似之物,故命弃之。后用以表示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27)太常:秦置奉常,掌管宗庙礼乐及文化教育。汉景帝时更名太常。潘尼:字正叔。潘岳从侄。少有清才,与岳俱以文章见知。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訾城北面,又东流,罗水注入。罗水发源于方山罗川,往西北流,有蒲池水注入。蒲池水发源于南方的蒲陂,往西北流,与罗水汇合,叫长罗川,又名罗中。那是肸子罗的故居,水也因他而得名了。罗水又往西北流,白马溪水注入。白马溪水发源于嵩山北麓,流经白马坞东面,往北注入罗水。罗水又往西北流,白桐涧水注入。白桐涧水发源于嵩麓桐溪,往北流经九山东,又往北流,九山溪水注入。九山溪水发源于百称山东谷,这座山孤峰挺秀,高峭峻险,不与众山相连。仲长统说:古代密地有个叫卜成的人,他身在九山上游览,精神则在无拘无束的境界里驰骋。说的就是这座山。山边有九山庙,庙前有一块石碑,碑文说:九显灵府君,是太华山的长子,阳九列名,号称九山府君。南方凭依着嵩岳,北方环绕着洛澨。晋元康二年九月,太岁在戌,皇上派遣殿中中郎将关内侯樊广、缑氏令王与、主簿傅演,奉命颁布诏令,建造祠庙殿宇。又有百虫将军显灵碑,碑文说:将军姓伊,名益,字敳,是高阳帝的二子伯益。晋元康五年七月七日,顺人吴义等建立庙堂。永平元年二月二十日,刻碑立颂,以示后世贤者。溪水往东北流,注入白桐涧。白桐涧水又往北流经袁公坞东,因为袁公路开始筑堡时占有这地方,所以有袁公坞之名。涧水北流,注入罗水。罗水又往西北流经袁公坞北面,又往西北流经潘岳父子墓前。墓前有石碑。潘岳的父亲名茈,做过琅琊太守。但碑石破败,文字已残缺了。潘岳碑的标题是:给事黄门侍郎潘君之碑。碑文说:先生惨遭孙秀陷害,以致全家被杀。门下学生追思惨祸,倍加悲痛,因而立碑记述这一事件。碑文是太常潘尼所写。罗水又在訾城东北注入洛水。

又东北过巩县东①,又北入于河。

洛水又东,明乐泉水注之②。水出南原下,五泉并导,故世谓之五道泉,即古明溪泉也。《春秋·昭公二十二年》③,师次于明溪者也④。

【注释】

①巩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西南。西汉属河南郡。

②明乐泉: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③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

④明溪:《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庚戌,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于缑氏,于谿泉。不作明溪。杜《注》,巩县西南有明谿泉。司马彪亦云,巩有明谿泉。郦氏谓此水即古明溪泉,而引《春秋》作明溪,盖本杜及司马说,钞变经文也。”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过巩县东面,又北流注入河水。

洛水又东流,明乐泉水注入。泉水发源于南原下,五道山泉并流,因此世人称之为五道泉,就是古时的明溪泉。《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军队驻扎在明溪。

洛水又东迳巩县故城南,东周所居也,本周之畿内巩伯国也①。《春秋左传》所谓尹文父涉于巩②。即于此也。

【注释】

①畿(jī)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一指京城管辖之地。巩伯国: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②尹文父涉于巩: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壬申,尹文公渉于巩,焚东訾,弗克。”杜预注:“文公,子朝党也,于巩县涉洛水也。”尹文父,《左传》作“尹文公”,周景王长庶子子朝一党。

【译文】

洛水又往东流经巩县老城南面,此城为东周王室所居的地方,原是周时王畿以内的巩伯国。《春秋左传》说,尹文父在巩涉水。指的就是这里。

洛水又东,浊水注之①,即古黄水也②。水出南原。京相璠曰:訾城北三里有黄亭③。即此亭也。《春秋》所谓次于黄者也④。

【注释】

①浊水:在今河南巩义西。

②黄水:一作湟水、皇水。

③黄亭:即春秋时周皇邑。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④次于黄: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单子欲告急于晋。秋七月戊寅,以王如平畤,遂如圃车,次于皇。”“皇”即指黄亭。

【译文】

洛水又东流,浊水注入,这就是古时的黄水。黄水发源于南原。京相璠说:訾城以北三里有黄亭。指的就是此亭。《春秋左传》说在黄屯宿,就指这地方。

洛水又东北。泂水发南溪石泉,世亦名之为石泉水也。京相璠曰:巩东地名坎欿①,在泂水东。疑即此水也。又迳盘谷坞东②,世又名之曰盘谷水。司马彪《郡国志》:巩有坎欿聚。《春秋·僖公二十四年》③,王出,及坎欿④。服虔亦以为巩东邑名也。今考厥文若状焉,而不能精辨耳。《晋太康地记》《晋书地道记》,并言在巩西,非也。其水又北入洛。

【注释】

①坎欿(dàn):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巩义东。

②盘谷坞:当在今河南巩义东南。

③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

④王出,及坎欿: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泂水发源于南溪石泉,世人也把它叫石泉水。京相璠说:巩东有个地方名叫坎欿,位于泂水以东。可能就指此水。泂水又流经盘谷坞以东,世人又称为盘谷水。司马彪《郡国志》记载:巩有坎欿聚。《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襄王出走,到了坎欿。服虔也以为巩东是城名。如今考证这条记载,情况倒有点相符,但还不能精确地分辨清楚。《晋太康地记》《晋书地道记》都说在巩西,这是不对的。泂水又往北注入洛水。

洛水又东北流,入于河。《山海经》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谓之洛汭,即什谷也①。故张仪说秦曰②:下兵三川③,塞什谷之口。谓此川也。《史记音义》曰④:巩县有谷水者也。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沉璧⑤,受《龙图》于河⑥,《龟书》于洛⑦,赤文绿字。尧帝又修坛河、洛,择良即沉,荣光出河⑧,休气四塞⑨,白云起,回风逝,赤文绿色,广袤九尺⑩,负理平上⑪,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⑫,帝王录记兴亡之数⑬,以授之尧。又东沉书于日稷,赤光起,玄龟负书,背甲赤文成字,遂禅于舜⑭。舜又习尧礼,沉书于日稷,赤光起,玄龟负书至于稷下⑮,荣光休至,黄龙卷甲,舒图坛畔,赤文绿错,以授舜。舜以禅禹。殷汤东观于洛,习礼尧坛,降璧三沉⑯,荣光不起,黄鱼双跃,出济于坛,黑乌以浴,随鱼亦上,化为黑玉赤勒之书⑰,黑龟赤文之题也。汤以伐桀⑱。故《春秋说题辞》曰⑲:河以道坤出天苞⑳,洛以流川吐地符(21)。王者沉礼焉(22)。《竹书纪年》曰: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23)。盖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24),为羿所逐(25),其昆弟五人(26),须于洛汭(27),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28)。

【注释】

①什谷:即谷。在今河南巩义西南。

②张仪:战国时魏国人。纵横家。

③三川:战国时以河、洛、伊为三川。为韩地,介于秦、楚之间。东接东、西二周。

④《史记音义》:书名。晋、宋之间徐广所撰。裴骃《史记集解》采入,今存。该书对《史记》随文释义,兼述训解,多有发明。

⑤修坛沉璧:指修筑祭坛,沉璧入水致祭。

⑥《龙图》:即《河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又为图谶书名。相传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背负“河图”,伏羲据以画八卦。

⑦《龟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据说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背上有裂纹,纹如文字,禹取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九畴,传说中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类方法。

⑧荣光:五色云气。古时迷信以为吉祥之兆。

⑨休:美善,祥庆。

⑩广袤:东西长叫“广”,南北长叫“袤”。泛指面积。

⑪负理:《艺文类聚》作“圆理”,圆形的纹理。

⑫七政:古天文术语。其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加上日、月称为七政。度:分界,分野。

⑬帝王录记:关于帝王事情的记录。兴亡之数:兴盛和灭亡的定数。

⑭“又东沉书于日稷”几句:《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御览》八十引《中候·运行》(即《运衡》)曰,帝尧刻璧,率群臣东沉于洛。书曰,天子臣放勋,德薄施行不元。又引《帝王世纪》,尧刻璧为书沉洛,言天命当传舜之意,今《中候·运衡》之篇是也。则此自东沉书至遂禅于舜,皆《运衡》之文也。《初学记》六引《尚书中候》,尧率群臣,东沉璧于洛,退候至于下稷,赤光起,玄龟负书出,赤文成字。”日稷,日偏西之时,大致在晡时(十五时至十七时)。

⑮稷下:当为下稷,即日暮时。

⑯降璧三沉:把璧玉投入水中多次。

⑰勒:镌刻,雕刻。

⑱桀:夏朝国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汤率军讨伐,桀逃于鸣条,遂流放而死。

⑲《春秋说题辞》:书名。又作《说题辞》。汉代谶纬类著作。撰者不详。

⑳道坤:一作通乾,与上天相通。译文从通乾。天苞:指《河图》。

(21)流川:当作流坤,与下地相应。地符:大地的符瑞。这里指《洛书》。

(22)王者沉礼:帝王沉璧以作祭礼。

(23)洛伯:洛水之神。河伯冯夷: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24)夏太康:夏朝国君。夏启长子。失政:夏太康自幼跟随其父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要腐败,只顾饮酒射猎,不理朝政,后被后羿夺取国家,史称太康失邦。

(25)羿:即有穷国的国君后羿。善射。

(26)昆弟:兄弟。

(27)须:停留。

(28)作《五子之歌》于是地:事见《尚书·夏书》:“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河汭,作《五子之歌》。”孔颖达疏:“启子太康,以游畋弃民,为羿所逐,失其邦国。其未失国之前,畋于洛水之表。太康之弟,更有昆弟五人,从太康畋猎,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太康为羿所距,不得反国。其弟五人,即启之五子,并怨太康,各自作歌。史叙其事,作《五子之歌》。”

【译文】

洛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河水。《山海经》说:洛水从成皋以西流入河水。汇流处称为洛汭,就是什谷。因此张仪游说秦王说:向三川进兵,把什谷之口封锁起来。就指此川。《史记音义》说:巩县有谷水。黄帝到大河一带东巡,经过洛水,他修筑祭坛,沉璧入水致祭,在河上得到《龙图》,在洛水得到《龟书》,有红色的纹理,绿色的文字。尧帝又在河水、洛水修筑祭坛,选了个吉日,沉璧致祭。那天河中现出一派五色祥光,四周瑞气弥漫,白云升起,旋风上扬,龙马衔神卷从河中出来,红的纹理,绿的颜色,里圆上平,大小九尺,上有各星座的分布、七政的分界,以及关于帝王的记载和兴亡的定数,龙马就把这件神物交给尧。尧帝又往东,到日西之时,将刻了字的玉璧沉入洛水中,于是水中升起一道红光,一只黑龟背着图出来,甲上红色纹理组合成字,于是就将帝位禅让给舜。后来,舜又遵照尧的礼仪,在日西之时沉下刻字的玉璧,于是红光升起,黑龟背着图卷出来,五色祥光灿烂夺目,黄龙卷甲,在坛畔把图展开,上有红的字,绿的花纹,把它交给舜。于是舜又将帝位禅让给禹。殷汤往东去洛水视察,仿效尧设坛祭祀的礼仪,连续将三块璧玉沉入水中,但没有五色祥光升起,只见一对黄色的鱼,出水跳到坛前,还有一只黑乌鸦入水沐浴,也随着那鱼飞上来,化作一块刻着红字的黑玉和题着红文的黑龟甲。于是汤就凭着这些讨伐夏桀。因此《春秋说题辞》说:河因与乾相通而推出《河图》,洛因在坤流动而吐出《洛书》。所以帝王沉璧为祭礼。《竹书纪年》说:洛伯用以与河伯冯夷相斗。这洛伯就是洛水的神灵。古时夏朝太康不理朝政,为羿所驱逐,他的五个兄弟来到洛汭等着,在这里作了《五子之歌》。


卷十五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