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水

字数:10382

伊水出南阳鲁阳县西蔓渠山①,

《山海经》曰:蔓渠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出熊耳山。即麓大同②,陵峦互别耳。伊水自熊耳东北迳鸾川亭北③。葌水出葌山④,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又东为渊潭,潭浑若沸⑤,亦不测其深浅也。伊水又东北迳东亭城南⑥,又屈迳其亭东,东北流者也。

【注释】

①南阳:即南阳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鲁阳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蔓渠山:为熊耳山之殊称。

②即麓:依山麓而言。

③鸾川亭:在今河南栾川县东,伊水南岸。

④葌(jiān)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中次二经》,葌山,葌水出焉。当在今嵩县(今河南嵩县)西。”

⑤浑(gǔn):滚滚,大水流动貌。

⑥东亭城:在今河南嵩县西南。

【译文】

伊水

伊水发源于南阳郡鲁阳县西面的蔓渠山,

《山海经》说:蔓渠之山是伊水的发源地。《淮南子》说:伊水源出上魏山。《地理志》说:出自熊耳山。以上诸山山麓相连大致相同,不过峰峦互有区别而已。伊水从熊耳山东北流经鸾川亭以北。葌水发源于葌山,往北流,沿着城东往北注入伊水。世人称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因此将这条川流称为鸾川。伊水又东流,积成深潭,潭水喷涌如沸,也不知道深浅。伊水又往东北流经东亭城南,又转弯流经亭东,往东北流去。

东北过郭落山①,

阳水出阳山阳溪②,世人谓之太阳谷,水亦取名焉。东流入伊水。

【注释】

①郭落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郭落山无考,郦《注》已不能详其处。”

②阳水出阳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中次二经》,阳山,阳水出焉。陆浑县有阳山。在今嵩县(今河南嵩县)西南。”

【译文】

伊水往东北流过郭落山,

阳水发源于阳山的阳溪,世人称之为太阳谷,水也依此取名。东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东北,鲜水入焉。水出鲜山①,北流注于伊。

【注释】

①水出鲜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中次二经》,鲜山,鲜水出焉。在今嵩县西南。”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鲜水注入。鲜水发源于鲜山,北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与蛮水合。水出卢氏县之蛮谷①,东流入于伊。

【注释】

①蛮谷:《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周书·魏玄传》,保定元年,移镇蛮谷,即此。今蛮谷岭在嵩县西。”

【译文】

伊水又与蛮水汇合。蛮水发源于卢氏县的蛮谷,东流注入伊水。

又东北过陆浑县南①,

《山海经》曰:滽滽之水②,出于釐山③,南流注于伊水。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溪。东流注于伊水,即滽滽之水也。

【注释】

①陆浑县: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嵩县东北陆浑北二十余里。

②滽滽(yōng yōng)之水:亦名王母涧。在今河南嵩县西。

③釐山:当在今河南嵩县西。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过陆浑县南面,

《山海经》说:滽滽水发源于釐山,南流注入伊水。如今这条水出自陆浑县西南的王母涧,涧北山上有王母祠,因此人们就把这条溪叫王母涧。水往东流,注入伊水,就是滽滽水。

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①,伊水迳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塗山也②。杜预《释地》曰:山在县南。阚骃《十三州志》云:山在东南。今是山在陆浑故城东南八十许里。《周书》③:武王问太公曰:吾将因有夏之居④,南望过于三塗,北瞻望于有河。《春秋·昭公四年》⑤,司马侯曰:四岳、三塗、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⑥。服虔曰:三塗、大行、辕、崤、渑⑦,非南望也。京相璠著《春秋土地名》亦云⑧:山名也。以服氏之说,塗,道也。准《周书》南望之文,或言宜为辕、大谷、伊阙⑨,皆为非也。《春秋》,晋伐陆浑⑩,请有事于三塗⑪。知是山明矣。有七谷水注之⑫。水西出女几山之南七溪山⑬,上有西王母祠。东南流注于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⑭。水出女几山之东谷,东迳故亭南⑮,东流入于伊水。

【注释】

①坞:防卫用的小城堡,一般置屯兵。

②三塗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

③《周书》:即《逸周书》。记载周代史事。

④因:沿用,承袭。有夏:即夏朝。

⑤昭公四年:前538年。

⑥“司马侯曰”几句:事见《左传·昭公四年》。司马侯,晋国大夫。四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岳恒山(在今山西浑源西)。阳城,山名。在今河南登封东北。太室,为嵩山之东部。在今河南登封北。荆山,山名。在今湖北南漳西。中南,又名终南山。今陕西秦岭山脉。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一说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⑦大行:即太行山,亦名五行山、皇母山。在今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huán)辕:即辕山。在今河南偃师南缑氏东南,接巩义和登封界。崤(xiáo):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北。渑(miǎn):即渑池山。在今河南渑池东北。

⑧《春秋土地名》:书名。晋人京相璠(fán)撰。

⑨大谷: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西南。伊阙:在今河南洛阳南二 十五里。

⑩晋伐陆浑:事见《春秋·昭公十七年》:“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⑪请有事于三塗: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洛与三塗。”有事,指祭祀。

⑫七谷水:当在今河南嵩县西。

⑬女几山:俗名石鸡山。在今河南宜阳西南。

⑭蚤谷水:当在今河南嵩县西。

⑮故亭:当在今河南嵩县西北。

【译文】

伊水流经崖口,这里是个山峡。山峡两侧是很高的削壁,就像门户一般。崖上有一座城堡,伊水从下面流过,穿过山峡往北流—这就是古时的三塗山。杜预《释地》说:三塗山在县南。阚骃《十三州志》说:山在县城东南。但实际上三塗山位于陆浑县老城东南八十多里。《周书》载,武王问太公道:我将承袭夏朝的旧都,朝南可祭三塗山,朝北可祭大河。《春秋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司马侯说:四岳、三塗、阳城、太室、荆山、中南,这些都是九州险要的地方。服虔说:三塗、太行、辕、崤、渑,并不都能朝南望祭。京相璠著的《春秋土地名》也说三塗是山名。根据服虔的说法,塗就是道路。照《周书》朝南望祭的话看,有人就说应当是辕、大谷、伊阙,其实这都不对。《春秋》及《春秋左传》记载,晋攻打陆浑时,先在三塗致祭。可见分明是山了。有七谷水在这里注入伊水。七谷水发源于西方女几山以南的七溪山,山上有西王母祠。水往东南流,注入伊水。伊水又北流,蚤谷水注入。蚤谷水发源于女几山东谷,往东流经故亭南面,东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东北迳伏流岭东①,岭上有昆仑祠,民犹祈焉。刘澄之《永初记》称②,陆浑县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县南崖口北三十里许,西则非也。北与温泉水合。水出新城县之狼皋山西南阜下③,西南流,会于伊水。

【注释】

①伏流岭:当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②刘澄之:南朝宋宗室。《永初记》:又作《永初山川古今记》。记南朝宋时的诸郡之山川。

③新城县:战国秦置。治所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汉属河南郡,作新成县。东汉复改新城县,属河南尹。西晋属河南郡。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经伏流岭东面,岭上有昆仑祠,人们至今还到这里来祈祷。刘澄之《永初记》说:陆浑县以西有伏流坂。但实际上这座山却在县南崖口以北三十里左右,说在县西那就不对了。伊水又北流,与温泉水汇合。温泉水发源于新城县狼皋山西南的山下,往西南流,与伊水汇合。

伊水又东北迳伏睹岭①,左纳焦涧水②。水西出鹿髆山,东流迳孤山南③,其山介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即刘中书澄之所谓县有孤山者也。东历伏睹岭南,东流注于伊。

【注释】

①伏睹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岭当在今嵩县(今河南嵩县)东北。”

②焦涧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曰樊水,出嵩县北六十里之露宝山,露宝与鹿髆音近。”

③孤山: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经伏睹岭,左边接纳了焦涧水。焦涧水发源于西面的鹿髆山,往东流经孤山南,此山顶上很宽广,孤峰秀丽而独立耸峙,因此世人称它为方山,就是中书刘澄之所讲的县内有孤山。涧水往东流经伏睹岭南麓,东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①,即陆浑都也②。寻郭文之故居③,访胡昭之遗像④,世去不停,莫识所在。其水有二源俱导,而东注虢略⑤,在陆浑县西九十里也。司马彪《郡国志》曰:县西虢略地,《春秋》所谓东尽虢略者也⑥。北水东流,合侯涧水⑦。水出西北侯溪,东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迳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⑧,辛有适伊川⑨,见有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鲁僖公二十二年⑩,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⑪,故县氏之也。涓水东南流,左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谓之七谷水。阻涧东逝,历其县南。又东南,左会北水,乱流左合禅渚水⑫。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⑬。郭景纯注云:禅,一音暖,鲧化羽渊而复在此⑭,然已变怪,亦无往而不化矣⑮。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涓水。涓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⑯,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⑰,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⑱。

【注释】

①陆浑西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北。

②陆浑都:一作陆浑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上言陆浑西山,谓陆浑县西之山,此句正言山即古之陆浑山,故下举郭文、胡昭二人居陆浑山为证。此条专就山为说。至下叙陆浑县,方指《春秋》迁陆浑戎事,词旨分明,毫不相混。”译文用陆浑山。

③郭文:字文举。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人。两晋之际处士。

④胡昭:字孔明。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禹州)人。三国魏时隐士。

⑤虢(guó)略:在今河南嵩县西北。

⑥《春秋》所谓东尽虢略者:事见《左传·僖公十五年》:“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郭略……”

⑦侯涧水:当在今河南宜阳西南。

⑧平王东迁:周平王(姬宜臼)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

⑨辛有:周大夫。伊川:即伊河。

⑩鲁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

⑪陆浑之戎:亦称阴戎。古族名。

⑫禅渚水:当在今河南嵩县东北。

⑬禹父:大禹的父亲鲧(gǔn),传说中的部落首领。尧时洪水泛滥,四岳举他治水,九年尚未成功,后被尧杀死于羽山,其神魄变化为黄熊,入于羽渊。

⑭羽渊:池潭名。传说鲧死后化黄熊处。

⑮无往而不化:没有不可以变化的。言外之意是说: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奇不有。以上为郭璞注文,郦道元稍变其辞。

⑯有莘氏女:有莘国之女。有莘,古国名。在今陕西合阳东南,姒姓。夏禹母、周文王妃太姒即此国之女。

⑰明视:一作明日视。第二天看见(水从臼中漫溢)。

⑱伊尹:商汤大臣,名伊,尹是官名。相传生于伊水空桑之中。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助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商汤去世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后太甲即位,因荒淫失度,被伊尹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有涓水注入。涓水发源于陆浑西山,就是陆浑山。寻觅郭文的故居,探访胡昭的遗迹,但都因年代久远,不知究竟在什么地方了。涓水有两个源头并流,往东流到虢略,虢略位于陆浑县以西九十里。司马彪《郡国志》说:县西有虢略地区,《春秋左传》所说的东到虢略为止,就指的是这地方。涓水北支往东流,汇合侯涧水。侯涧水发源于西北的侯溪,往东南流,注入涓水。涓水又往东流经陆浑县老城北面。周平王东迁时,辛有到了伊川,看见一个人披头散发在郊野祭祀,于是说:不到一百年,这里将是戎人的地方了吧?鲁僖公二十二年,秦国和晋国把陆浑一带的戎人迁到伊川,因此县也就以陆浑为名了。涓水往东南流,左边汇合南水。南水源出西山七谷,又称七谷水。由于水流受阻,因而往东流经县城南面。又往东南流,左边汇合北水,乱流左边汇合禅渚水。禅渚水上游承接陆浑县以东的禅渚,这是一片沼泽,位于高地上,方圆十里,鱼类和芦苇很多。《山海经》说,南望禅渚,就是禹的父亲变化的地方。郭景纯注文说:禅,一音暖,鲧是在羽渊化为黄熊的,可是又说是在这里,但既已变成精怪,那就不论到哪里都会变化了。世人把这片沼泽称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入涓水。涓水又往东南流,注入伊水。古代有莘氏的姑娘,在伊川采桑,在空心桑树洞中捡到一个婴儿。传说婴儿的母亲在伊水之滨怀了孕,梦见神告诉她说:看见石臼里漫出水来,你就向东走。第二天母亲果然见到石臼里漫出水来,告诉邻居后就跑了,回头一看,自己原来的家园已成为一片汪洋了。母亲也就化为一棵空心桑树,婴儿就在树洞中。姑娘将婴儿抱回献给国王,国王把他交给厨师抚养,孩子长大后很贤德,殷汤就任命他为尹,名叫伊尹。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

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①,东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宗均碑南②。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③。其水又东流入于伊。

【注释】

①马怀桥长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曰马回水,出嵩县东北青岭。”

②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都督掌地方军政,为加强权力,朝廷常加给使持节的称号,授予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吏的特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可诛杀无官位的人,若有军事行动,其权与使持节同。再次一等的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征南将军:汉魏以来所设置的四征将军之一。《通典》四征将军:“皆汉魏以来置。加大者始曰方面。征东将军,汉献帝初平三年,以马腾为之,或云以张辽为之。征西将军,汉光武建武中,以冯异为大将军。征南将军,汉光武建武二年置,以冯异为之,亦以岑彭为大将军。征北将军,魏明帝太和中置,刘靖为之,许允亦为之。各一人。魏黄初中,位次三公。后魏加大则次卫将军。大唐无。”宗均:一作宋均。《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汉宗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州)人。《后汉书》讹宗为宋,辨见惠栋《后汉书补注》。……又有注《纬书》之宋均,《隋志》称为魏博士。此为河南新城(今河南伊川)人,与后汉初之宗均,时代、籍贯不同,而与注《纬书》之宋均时代相近。或在魏为博士,至晋为征南将军乎?”

③太始三年:267年。太始,即泰始,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65—274)。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过新城县南面,

马怀桥长水发源于新城县西山,往东流经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宗均碑南面。宗均字文平,新城县人。碑是泰始三年十二月所立。长水又东流,注入伊水。

又有明水出梁县西狼皋山①,俗谓之石涧水也,西北流,迳杨亮垒南②,西北合康水③。水亦出狼皋山,东北流,迳范坞北与明水合。又西南流,入于伊。《山海经》曰:放皋之山,明水出焉,南流注于伊水是也。

【注释】

①明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地形志》,汝北郡南汝原有石涧水。在今伊阳县(今河南汝阳)北。”梁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西四十里汝水南岸石台村。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孝昌三年(527)属汝北郡。

②杨亮垒:《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当是亮为姚襄将军时所筑。在今伊阳县东北。”杨亮,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晋将领。

③康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伊阳县北。”

【译文】

又有一条明水发源于梁县西的狼皋山,俗称石涧水,往西北流经杨亮垒以南,又往西北流,汇合了康水。康水也发源于狼皋山,往东北流经范坞以北,与明水汇合。明水又往西南流,注入伊水。《山海经》说:放皋之山是明水的发源地,南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与大戟水会①。水出梁县西,有二源:北水出广成泽②,西南迳杨志坞北③,与南水合。水源南出广成泽,西流迳陆浑县南。《河南十二县境簿》曰④:广成泽在新城县界黄阜。西北流,屈而东,迳杨志坞南,又北屈迳其坞东,又迳坞北,同注老倒涧,俗谓之老倒涧水,西流入于伊。

【注释】

①大戟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伊阳县北。”

②广成泽:即广成泽水。在今河南汝州西。

③杨志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今伊阳县北。”

④《河南十二县境簿》:书名。撰者不详。

【译文】

伊水又与大戟水汇合。大戟水发源于梁县西面,有两个源头:北边一条源出广成泽,往西南流经杨志坞以北,与南水汇合。南支源出南面的广成泽,往西流经陆浑县南面。《河南十二县境簿》说:广成泽位于新城县界黄阜。往西北流,转弯往东流经杨志坞南面,又向北转弯流经坞东,又流经坞北,一同注入老倒涧,俗称老倒涧水,西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迳新城东,与吴涧水会。水出县之西山,东流,南屈迳其县故城西,又东转,迳其县南,故蛮子国也①。县有鄤聚,今名蛮中是也。汉惠帝四年置县②。其水又东北流,注于伊水。

【注释】

①蛮子国:春秋时戎蛮居地。在今河南伊川。

②汉惠帝四年:前191年。

【译文】

伊水又往北流经新城东,和吴涧水汇合。吴涧水发源于新城县的西山,往东流,折向南方流经新城县老城西面,又向东转弯,流经县城南。这里原是旧时的蛮子国。县内有鄤聚,现在叫蛮中的就是那地方。汉惠帝四年设县。吴涧水又往东北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迳当阶城西①,大狂水入焉②。水东出阳城县之大山③。《山海经》曰:大之山多㻯琈之玉④,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龟,人食之者无大疾,可以已肿⑤。狂水又西迳纶氏县故城南⑥。《竹书纪年》曰: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左与倚薄山水合。水北出倚薄之山⑦,南迳黄城西⑧,又南迳纶氏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西,八风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风山⑨,南流,迳纶氏县故城西,西南流入于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⑩。水有三源,各导一溪,并出山南流合舍,故世有三交之名也。石上菖蒲⑪,一寸九节,为药最妙,服久化仙。其水西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西迳缶高山北⑫,西南与湮水合⑬。水出东北湮谷⑭,西南流迳武林亭东北⑮,又屈迳其亭南。其水又西南迳湮阳亭东⑯,盖藉水以名亭也。又东南流,入于狂。狂水又西迳湮阳城南⑰,又西迳当阶城南,而西流注于伊。

【注释】

①当阶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在今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南。”

②大狂水:《水经注疏》:“孙星衍云:狂,枉也,水独西流失其性,故为枉。”

③阳城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大山:当在今河南登封一带。,古“苦”字。

④㻯琈(tū fú)之玉:玉名。㻯,同“㻬”。

⑤已:治愈,消除。

⑥纶氏县:战国秦置。后入秦,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登封西五十四里颍阳镇。东汉建初四年(79)改为轮氏县。

⑦倚薄之山:亦作倚箔山。在今河南登封西。

⑧黄城:当在今河南登封西南。

⑨八风山:当在今河南登封西。

⑩三交水口:当在今河南登封西。

⑪菖蒲(chāng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花黄绿色,地下根状茎淡红色。根状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

⑫缶(fǒu)高山:当在今河南洛阳东南。

⑬湮水:当在今河南登封西。

⑭湮谷:在今河南登封西。

⑮武林亭:当在今河南登封西。

⑯湮阳亭:在今河南登封西。

⑰湮阳城:即湮阳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湮阳城与湮阳亭为一。”

【译文】

伊水又往北流经当阶城西,大狂水注入。大狂水发源于东方阳城县的大山。《山海经》说:大之山多产㻯琈之玉,狂水发源于山的南麓,往西南流,水中有很多三足龟,人吃了就不会生大病,也可以消肿。狂水又往西流经纶氏县老城南面。《竹书纪年》说:楚国吾得率领军队和秦军一起攻打郑国,包围了纶氏。狂水向左流与倚薄山水汇合。这条水发源于北方的倚薄之山,往南流经黄城西面,又往南流经纶氏县老城东面,然后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西流,八风溪水注入。这条水发源于北方的八风山,往南流经纶氏县老城西面,往西南注入狂水。狂水又西流,在三交水口与三交水汇合。这条水有三个源头,各自从一条溪涧流过,出山后南流合为一条,因此有三交之名。这一带有一种生长在岩石上的菖蒲,一寸有九节,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长期服用可以成仙。水往西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往西流经缶高山以北,往西南流与湮水汇合。湮水发源于东北方的湮谷,往西南流经武林亭东北,又转弯流过亭南。湮水又往西南流经湮阳亭东,亭是因水而得名的。湮水又往东南流,注入狂水。狂水又往西流经湮阳城南,又往西流经当阶城南,然后西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土沟水出玄望山西①,东迳玄望山南,又东迳新城县故城北,东流注于伊水。

【注释】

①土沟水:当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译文】

伊水又北流。土沟水源出玄望山以西,往东流经玄望山南面,又往东流经新城县老城北面,东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板桥水入焉①。水出西山,东流入于伊水。

【注释】

①板桥水:当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译文】

伊水又北流,板桥水注入。板桥水发源于西山,东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会厌涧水①。水出西山,东流迳邥垂亭南②。《春秋左传·文公十七年》③,秋,周甘歜败戎于邥垂者也④。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⑤。杜预《释地》曰:河南新城县北有邥垂亭。司马彪《郡国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在城南七里,遗基存焉。京相璠曰:旧说言邥垂在高都南,今上党有高都县⑥。余谓京论疏远⑦,未足以证,无如虔说之指密矣。其水又东注于伊水。

【注释】

①厌涧水:当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②邥(shěn)垂亭:春秋周地名。在今河南伊川西北。

③文公十七年:前610年。

④甘歜:周大夫。

⑤高都:战国周邑,后为韩邑。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伊河西岸。

⑥上党:即上党郡。战国韩、赵各置郡。后入秦,合为一郡。治所在壶关县(今山西长治上党区北故驿村)。西汉移治长子县(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末移治壶县(今长治北故驿村)。西晋移治潞县(今长治潞城区东北古城村)。高都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上党郡。治所即今山西晋城。

⑦京:此指京相璠。

【译文】

伊水又北流,汇合了厌涧水。厌涧水发源于西山,往东流经邥垂亭南面。《春秋左传·文公十七年》记载,秋,周甘歜在邥垂大败戎人。服虔说:邥垂在高都以南。杜预《释地》说:河南新城县北面,有个邥垂亭。司马彪《郡国志》说:新城县有个高都城。现在此亭在城南七里,遗址还在。京相璠说:照旧的说法,邥垂在高都南面,而现在上党却有个高都县。我认为京说不够缜密,不能引以为证,不如服虔的说法贴近。厌涧水又东流,注入伊水。

伊水又北迳高都城东。徐广《史记音义》曰:今河南新城县有高都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与郑高都利者也①。又来儒之水出于半石之山②,西南流迳斌轮城北,西历艾涧,以其水西流,又谓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迳大石岭南③,《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山下有大石岭碑。河南隐士通明④,以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⑤,于山堂立碑,文字浅鄙,殆不可寻。魏文帝猎于此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⑥。山在洛阳南,而刘澄之言在洛东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⑦。王隐《晋书》曰⑧:惠帝使校尉陈总仲元诣洛阳山请雨⑨,总尽除小祀,惟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是山也。来儒之水又西南迳赤眉城南⑩,又西至高都城东,西入伊水,谓之曲水也。

【注释】

①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与郑高都利者:《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本《竹书》在周显王十五年,《竹书》无利字,疑衍。”

②来儒之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偃师县(今河南偃师)西南。”半石之山:即半石山。在今河南偃师西南。

③大石岭:在今河南偃师西南。

④通明:人名。具体不详。

⑤中平六年:189年。中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84—189)。

⑥“魏文帝猎于此山”几句:事见《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诏令礼上马。”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

⑦山阿:山的曲折处。魏明帝:即三国魏帝曹叡(ruì),字元仲。高平陵:三国魏明帝曹叡陵。在今河南汝阳东北茹店村东南霸陵山下。

⑧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东晋史学家。撰《晋书》,今佚。

⑨惠帝:即西晋皇帝司马衷。陈总仲元:具体不详。

⑩赤眉城: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许营村。

【译文】

伊水又往北流经高都城东面。徐广《史记音义》说:现在河南新城县有高都城。《竹书纪年》记载,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把高都给予郑国。又有来儒水发源于半石之山,往西南流经斌轮城以北,西经艾涧,因为这条水往西流,又称小狂水。来儒水又往西南流经大石岭南面,就是《开山图》所说的大石山。山下有大石岭碑。河南隐士通明于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日在山堂立碑,碑文肤浅粗俗,已模糊不可辨认了。魏文帝在山上打猎,一只老虎跳上文帝的乘车,孙礼拔剑刺虎,就在这座山上。山在洛阳以南,但刘澄之却说在洛阳东北,他搞错了。山弯里有魏明帝的高平陵。王隐《晋书》说:惠帝派了校尉陈总仲元到洛阳山求雨,陈总把山上所有的小神庙一概废除,只留下一块大石,向它祈祷,七天以后果然下起大雨。说的就是此山。来儒之水又往西南流经赤眉城南面,又往西流到高都城东面,西流注入伊水,称为曲水。

又东北过伊阙中,

伊水迳前亭西①。《左传·昭公二十二年》②,晋箕遗、乐徵、右行诡济师③,取前城者也。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阙外前亭矣。服虔曰:前读为泉,周地也。

【注释】

①前亭:当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②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

③箕遗、乐徵、右行诡:皆晋大夫。济师:率领军队渡过洛水、伊水。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过伊阙中间,

伊水流经前亭西面。《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记载,晋国的箕遗、乐徵、右行诡渡过伊水,夺取了前城。京相璠说:现在洛阳西南五十里,伊阙外面的前亭,就是前城。服虔说:前,读作泉,是周的领地。

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也。昭公二十六年①,赵鞅使女宽守阙塞是也②。陆机云③:洛有四阙④,斯其一焉。东岩西岭,并镌石开轩⑤,高甍架峰⑥。西侧灵岩下,泉流东注,入于伊水。傅毅《反都赋》曰⑦: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也。阙左壁有石铭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⑧,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齐此已下⑨。盖记水之涨减也。右壁又有石铭云:元康五年⑩,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轨,部督邮辛曜、新城令王琨⑪,部监作掾董猗、李褒⑫,斩岸开石,平通伊阙。石文尚存也。

【注释】

①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

②赵鞅:即赵简子、赵孟。春秋末晋国正卿。在内乱中灭范氏、中行氏,使私门势力日益强大,为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女宽:晋大夫。

③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诗人、文学家。三国吴陆抗之子。与弟陆云并称二陆。工诗、善赋、佳文、美书。著述甚富,最为人所称道者为《文赋》,存留至今。

④洛有四阙:《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初学记》七引《洛阳记》,汉洛阳四关:东成皋关、南伊阙关、北孟津关、西函谷关。是机说本作四关,此作四阙,盖涉上文而误。”译文据改。

⑤轩:窗户。

⑥高甍(méng):高耸的屋脊。架峰:构建在山峰之上。《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后魏景明初,诏大长秋卿白整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及文昭高后营石窟二所,永平中,中尹刘腾复为世宗造石窟一。即《注》所指也。”

⑦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辞赋家、诗人。《反都赋》:今不传。仅见下文二句。

⑧黄初四年:223年。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年号(220—226)。

⑨齐此已下:《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四字疑有讹。”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四字不误。石铭原刻有水志,作横线。齐此已下者大水之高峰到此线止也。此当为世界最早之水志文字记录也。”

⑩元康五年:295年。元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291—299)。

⑪部:率领,带领。督邮:郡佐吏。辛曜:具体不详。新城令:新城县令。王琨:具体不详。

⑫监作掾:监作官署的副官或属员。监作,官名。负有监督制作之责的官吏。董猗、李褒:具体皆不详。

【译文】

伊水又往北流入伊阙。古时大禹在这里疏浚河道通水。两座山峰两边相对,望去就像门阙一般,伊水通过两山之间往北流,因此称为伊阙。这就是《春秋》所说的阙塞。昭公二十六年,赵鞅派女宽防守阙塞,就指的是这里。陆机说:洛阳有四关,伊阙是其中之一。东西两边的山岭上,有凿石开出的窗户,山峰上有窟室。西侧灵岩下,有一条泉水往东注入伊水。傅毅《反都赋》说:通过龙门来发扬教化,开启伊阙来通达听闻。伊阙左边石壁上刻着: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涨大水,水位升高了四丈五尺,与此线相平。这是水位涨退的记录。右边石壁上也刻着:元康五年,河南府尹遵从大禹治水的法度,率领督邮辛曜、新城县令王琨,和监作掾董猗、李褒,开凿两岸岩石,使伊阙水流畅通无阻。石上的文字都还在。

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

伊水自阙东北流,枝津右出焉,东北引溉,东会合水,同注公路涧,入于洛,今无水。《战国策》曰:东周欲为田①,西周不下水②。苏子见西周君曰③: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民皆种他种④。欲贫之,不如下水以病之。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是东周受命于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渠也。

【注释】

①东周:名班。周惠公之少子,被封于巩,袭父号曰东周惠公。《史记·周本纪》:“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欲为田:《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原书田作稻,当是稻田,各脱一字。”译文据改。

②西周:名揭。周惠公之长子,居河南。司马贞《史记索隐》:“(威公)卒,子惠公立。长子曰西周公。又封少子于巩,仍袭父号曰东周惠公。于是有东、西二周也。按:《系本》‘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东周惠公名班,居洛阳’是也。”

③苏子:苏国的国君,子爵,故称。苏国在今河北临漳西南。

④民皆种他种:《战国策·东周策》记载为:“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到了洛阳县南面,往北注入洛水。

伊水出了伊阙往东北流,右岸分出一条支渠,引水流向东北灌溉农田,东流与合水汇合,一同注入公路涧,流进洛水。现在这条支渠已经断水了。《战国策》说:东周想种稻,西周不肯给下游放水。苏子去见西周国君说:现在不给下游放水,正好富了东周,那里的农民就都种麦,不种别的东西了。若要叫他们贫穷,不如放下水去进行破坏。这一来东周必定又会种稻,待他们种了稻,我们又不给他们水,那东周就会听您摆布了。于是西周就放水。水就是经过这条水的旧渠放的。

伊水又东北,枝渠左出焉。水积成湖,北流注于洛。今无水。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一条支渠从左岸分出。水积成湖,北流注入洛水。现在已断水了。

伊水又东北,至洛阳县南,迳圜丘东①。大魏郊天之所②,准汉故事建之③。《后汉书·郊祀志》曰:建武二年④,初制郊兆于洛阳城南七里⑤。为圜坛八陛⑥,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坛,上为五帝位⑦。其外为壝⑧,重营皆紫,以像紫宫⑨。按礼,天子大裘而冕⑩,祭皞天上帝于此⑪。今衮冕也⑫,坛壝无复紫矣。

【注释】

①圜(yuán)丘: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

②大魏:此指北魏,亦称后魏。郊天:祭拜天帝。

③故事:以前的典章制度。

④建武二年:26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⑤郊兆:祭坛外所围的土界。亦泛指祭坛。

⑥圜坛:圆形的祭坛。八陛:八道台阶。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祭坛有八陛。陛,台阶。

⑦五帝:指古代所谓五方天帝。

⑧壝(wēi):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

⑨紫宫:神话中天帝的居室。

⑩大裘:天子祀天时所着之大皮衣。为黑色羊皮制成,无纹饰以示质朴。冕:礼帽。

⑪皞天:亦作昊天,上天。

⑫衮冕(gǔn miǎn):衮衣和冕。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和礼冠。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到洛阳县南,流经圜丘东面。这是大魏祭天的地方,是依照汉朝的旧例建造的。《后汉书·郊祀志》说:建武二年,开始在洛阳城南七里划定郊坛界址。修筑成一座圆形祭坛,共八道台阶,中央又建了双层祭坛,上面安放着天地的神位,都是坐北朝南。外层坛上是五帝的神位。坛外是围墙,围墙共两层,都涂成紫色,象征紫宫。按照礼制:天子身穿大皮衣,头戴冠冕,在这里祭祀皞天上帝。如今穿戴的是衮衣和冠冕,祭坛的围墙也不再是紫色的了。

伊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广志》曰①:鲵鱼声如小儿啼②,有四足,形如鲮鳢③,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马迁谓之人鱼,故其著《史记》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徐广曰④:人鱼似鲇而四足,即鲵鱼也。

【注释】

①《广志》:书名。晋郭义恭撰。博物志类著作。内容博杂,涉及农业物产、动植物、地理气候、民俗等。

②鲵(ní)鱼:俗称娃娃鱼。

③鲮鳢(líng lǐ):俗称穿山甲。

④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北)人。晋、宋间史学家、辞赋家。著作有《史记音义》《晋纪》等。

【译文】

伊水又往东北流,注入洛水。《广志》说:鲵鱼的声音很像小儿啼哭,有四足,形状像穿山甲,可以医治牛的瘟疫,这种鱼产于伊水。司马迁称它为人鱼,因此他撰著《史记》时说:秦始皇下葬时,用人鱼膏做蜡烛。徐广说:人鱼像鲇鱼,有四足,就是鲵鱼。


洛水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