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水
穀水出弘农黾池县南墦冢林穀阳谷①,
《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②,曰墦冢,穀水出焉,东流注于洛,其中多㻒玉③。今穀水出千崤东马头山穀阳谷④,东北流历黾池川⑤,本中乡地也⑥。汉景帝中二年⑦,初城⑧,徙万户为县,因崤黾之池以目县焉⑨。亦或谓之彭池。故徐广《史记音义》曰⑩:黾,或作彭,穀水出处也。
【注释】
①穀水:即今河南渑池南之渑水及其下游涧水。东流至洛阳西折东南流,从北面注入洛河(古洛水)。是一条很小的河流。弘农:即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北故函谷关城)。黾池县:即渑池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渑池西十三里朱城。西汉景帝中元二年(前418)徙治今渑池县西十六里,属弘农郡。墦冢(fán zhǒng)林、穀阳谷:均在今河南渑池一带。
②傅山:当在今河南渑池一带。
③㻒(jùn)玉:亦作“珚(yān)玉”。一种美玉的名称。
④千崤(xiáo):即崤山、殽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北六十里。马头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元和志》又作穀阳山,云,在永宁县(今河南洛宁)西北五十五里,穀水所出。今水出渑池(今河南渑池)西南山。”
⑤黾(miǎn)池川:池名。即渑池。在今河南渑池西十三里。
⑥中乡:在今河南渑池。
⑦汉景帝中二年:即西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前148年。
⑧初城:设立县城之初。
⑨目:取名。
⑩徐广《史记音义》:徐广,字野民。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北)人。晋、宋间学者。其《史记音义》,随文释义,兼述训解,多有发明。
【译文】
穀水
穀水发源于弘农郡黾池县南边的墦冢林穀阳谷,
《山海经》说:傅山西边有一片森林,叫璠冢林,穀水就发源于那里,东流注入洛水,沿溪一带多产㻒玉。现在穀水发源于千崤山以东的马头山穀阳谷,往东北流经黾池川,这里原来是中乡地区。汉景帝中元二年,首次筑城,迁移了一万户过去,设立为县,就依崤黾之池来取县名。也有人把它叫彭池。所以徐广《史记音义》说:黾字也有写作彭字的,彭池是穀水的发源地。
穀水又东迳秦、赵二城南①。司马彪《续汉书》曰②:赤眉从黾池自利阳南③,欲赴宜阳者也④。世谓之俱利城。耆彦曰⑤:昔秦、赵之会,各据一城。秦王使赵王鼓瑟⑥,蔺相如令秦王击缶处也⑦。冯异又破赤眉于是川矣⑧。故光武玺书曰⑨:始虽垂翅回溪⑩,终能奋翼黾池⑪,可谓失之东嵎、收之桑榆矣⑫。
【注释】
①秦、赵二城:亦称俱利城。前279年,蔺相如跟从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在渑池相会,各据一城,在今河南渑池西。《元和郡县图志》:“穀水,南去县二百步。东经秦、赵二城,俗谓之俱利城。东城在县西十三里,西城在县西十四里,昔秦、赵会于渑池之处。”
②司马彪《续汉书》:记载东汉一代史实的史书,分纪、志、传三体。唯八志为后人补入范晔《后汉书》而流传至今。司马彪,字绍统。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魏晋时期史学家。
③赤眉:新莽末农民起义军名。因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故称。曾攻占长安,杀刘玄,立刘盆子为帝,后被刘秀消灭。利阳:即俱利城。在今河南渑池西。
④宜阳:在今河南宜阳西四十八里韩城镇。
⑤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⑥秦王:即秦昭襄王嬴稷,一名则。战国时秦国国君。赵王:即赵惠文王,名何。战国时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之子。瑟:一种古代弦乐器,像琴,弦数比琴弦多。每弦一柱,但无徽位。
⑦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名臣。初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后为使臣出使秦国。著名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缶: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⑧冯异:字公孙。东汉初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⑨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玺书:诏书。这里指下诏书。
⑩垂翅:有失意、萎靡、落败之意。这里形容冯异先被赤眉打败之失意。回溪:俗名回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雁岭关东南。《后汉书》李贤注:“回溪……长四里,阔二丈,深二丈五尺也。”
⑪奋翼:这里比喻冯异最终打败赤眉军如鸟儿展翅翱翔一样振奋。
⑫失之东嵎(yú)、收之桑榆:意为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嵎,即东隅,东方日出之处。桑榆,落日所照之处。按,以上事见《后汉书·冯异传》。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秦、赵渑池之会的两城以南。司马彪《续汉书》说:赤眉军从黾池取道利阳南下,打算去宜阳。世人称之为俱利城。老人们说:从前秦国和赵国会盟,双方都占有一城。秦王叫赵王弹瑟,蔺相如则要秦王击缶,就在这地方。冯异也是在这片平原上打败赤眉军的。所以光武帝的玺书说:开始虽然在回溪垂头丧气,最后却在黾池展翅高飞,可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穀水又东迳土崤北①,所谓三崤也②。
【注释】
①土崤:即东崤。在今河南洛宁北。
②三崤:当为“二崤”之讹。《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元和志》,二崤山又名嶔崟(qīn yín)山,在永宁县(今河南洛宁)北二十八里。引《西征记》,自东崤至西崤山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所谓东崤指土崤,所谓西崤指石崤,不及盘崤、千崤者,盖盘崤、千崤在土、石二崤之间,举二崤可以该之也。《续汉志》,渑池有二崤。《后汉书·梁翼传》,采土筑山,以象二崤。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张载《叙行赋》,陟二崤之重阻。古称二崤,历历可征,为郦氏所本……东崤在今永宁县北,西崤在今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东南。”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土崤北面,就是所谓的二崤。
穀水又东,左会北溪①。溪水北出黾池山②,东南流注于穀。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③。
【注释】
①北溪:《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水曰涧河,出渑池县(今河南渑池)东北。”
②黾池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寰宇记》,广阳山在渑池县东北二十里,亦名渑池山。”
③孔安国:字子国。鲁(今山东曲阜)人。西汉经学家。孔子十二世孙。相传他曾整理孔壁所藏古文《尚书》,开古文《尚书》学派。涧水:即今河南西北部之涧河。源出今河南渑池东北,东南流会渑水,东流经新安南至洛阳西折东南入洛河。
【译文】
穀水又东流,在左边汇合了北溪。溪水发源于北方的黾池山,往东南流,注入穀水。可能这就是孔安国所谓的涧水。
穀水又东迳新安县故城①,南北夹流而西接崤黾。昔项羽西入秦,坑降卒二十万于此②。国灭身亡,宜矣。
【注释】
①新安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
②昔项羽西入秦,坑降卒二十万于此:事见《汉书·韩信传》:“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新安县旧城,从城南北两边穿过,西边与崤黾池相接。从前项羽往西打进秦境,就在这里活埋了二十万投降的秦兵。这位霸王落得国灭身亡,实在罪有应得。
穀水又东迳千秋亭南①,其亭累石为垣②,世谓之千秋城也。潘岳《西征赋》曰③: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谓是亭也。
【注释】
①千秋亭:亦称千秋城。在今河南义马东南五里千秋镇。
②垣:墙垣,围墙。
③潘岳《西征赋》:潘岳,字安仁。西晋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人。因行役之感而作《西征赋》。潘岳家在东,故言西征。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千秋亭南边,亭的四周用石块砌垒成城墙,世人称之为千秋城。潘岳《西征赋》说:这亭虽有千秋的名号,孩子却活不了七十天的时间。指的就是此亭。
又东迳雍谷溪①,回岫萦纡②,石路阻峡,故亦有峡石之称矣。穀水历侧,左与北川水合③。水有二源,并导北山,东南流合成一水,自乾注巽④,入于穀。
【注释】
①雍谷溪:亦称峡石。当在今河南新安西。
②回岫(xiù)萦纡:环绕的峰峦萦绕曲折。岫,峰峦。
③北川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西北。”
④自乾注巽:从西北方向流注东南方向。乾,指西北方。巽,指东南方。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雍谷溪,山谷回环曲折,石路狭窄险要,所以又有峡石之称。穀水从一边流过,在左边与北川水汇合。北川水有两个源头,都从北山流出,往东南流,汇合成一条水,从西北往东南注入穀水。
穀水又东迳缺门山①,山阜之不接者里余,故得是名矣。二壁争高,斗耸相乱②。西瞻双阜,右望如砥③。穀水自门而东,广阳川水注之④。水出广阳北山⑤,东南流注于穀。南望微山⑥,云峰相乱。
【注释】
①缺门山:一作阙门山。在今河南新安西二十二里。
②斗耸:陡峭高耸。斗,通“陡”。陡峭,峻峭。
③砥:磨刀石。
④广阳川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西北,俗名穀水。”
⑤广阳北山:即白石山。在今河南渑池东北二十里。
⑥微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山在今新安县西南。”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缺门山,山冈中间有一里多的一段断而不连,所以得了缺门之名。两边的岩壁竞相争高,陡峭耸峙,难分高下。西望两山,就像两块巨大的磨石。穀水从缺门东流,广阳川水注入。广阳川水发源于广阳北山,往东南流,注入穀水。南望微山,群峰云雾缭绕。
穀水又迳白超垒南①。戴延之《西征记》②:次至白超垒,去函谷十五里③。筑垒当大道,左右有山夹立,相去百余步,从中出北,乃故关城④,非所谓白超垒也。是垒在缺门东十五里,垒侧旧有坞⑤,故冶官所在⑥。魏晋之日,引穀水为水冶⑦,以经国用⑧,遗迹云尚存。
【注释】
①白超垒:《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元和志》,在新安县(今河南新安)西北十五里。”《元和郡县图志》:“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垒,一名白超坞。在县西北十五里,垒当大道,左右有山,道从中出。汉末黄巾贼起,白超筑此垒以自固。东魏修筑为城,因名白超城。”
②戴延之《西征记》:戴延之,名祚。东晋末散文家。所撰《西征记》,记作者随刘裕西征关中时的沿途所见。
③函谷:即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三十里王垛村。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此为新关,在今河南新安东一里。
④故关城:即函谷关的关城。
⑤坞:防卫用的小城堡。
⑥冶官:铸冶之官署。冶,铸冶,冶炼。
⑦水冶:用水力鼓风进行铸冶。
⑧经:治理。
【译文】
穀水又流经白超垒南边。戴延之《西征记》说:接着到了白超垒,这里离函谷关十五里。城堡就筑在大道上,两边山冈耸立,相距百余步,道路就从中间通向北方,其实这是从前的关城,并不是什么白超垒。真正的白超垒在缺门东边十五里,堡垒旁边从前有个土城,当时冶官就驻在这里。魏晋时期,引了穀水利用水力鼓风冶炼,以供国家需用,今天还留有遗迹。
穀水又东,石默溪水出微山东麓石默溪①,东北流入于穀。
【注释】
①石默溪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西南。”
【译文】
穀水又东流,石默溪水源出微山的东麓,往东北流,注入穀水。
穀水又东,宋水北流注于穀①。
【注释】
①宋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西南。”
【译文】
穀水又东流,宋水北流注于穀水。
穀水又东迳魏将作大匠毌丘兴墓南①,二碑存焉。俭父也②。《管辂别传》曰③:辂尝随军西征,过其墓而叹,谓士友曰:玄武藏头④,青龙无足⑤,白虎衔尸⑥,朱雀悲哭⑦。四危已备,法应灭族。果如其言⑧。
【注释】
①将作大匠:官名。掌管宫室等土木营建。毌丘兴:三国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毌丘俭之父。黄初中为武威太守,伐叛柔服,开通河右。讨贼张进及讨叛胡有功,封高阳乡侯。入为将作大匠。
②俭:即毌丘俭,字仲恭。毌丘兴封高阳乡侯,毌丘俭袭父爵,为平原侯文学。明帝即位,为尚书郎,迁羽林监。以东宫之旧,甚见亲待。后讨公孙渊有功,进封安邑侯。穿山灌溉,民赖其利。
③《管辂(lù)别传》:书名。管辂弟管辰撰。管辂,字公明。三国魏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人。精通《周易》,善卜筮、相术。
④玄武: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的合称,以其排列之形如龟而得名。
⑤青龙: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⑥白虎: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的合称。
⑦朱雀: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合称。
⑧果如其言:按,以上详见《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三国魏时将作大匠毌丘兴墓南,那里如今还留着两块墓碑。毌丘兴是毌丘俭的父亲。《管辂别传》说:管辂曾随军西征,经过他的墓旁,看到四面的雕刻,不觉叹了一口气,对朋友说:玄武缩着头,青龙断了足,白虎衔死尸,朱雀在悲哭。四种危象齐全,按理应当灭族。他真的说中了。
穀水又东迳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①。水出新安县,东南流迳毌丘兴墓东,又南迳函谷关西。关高险狭,路出廛郭②。汉元鼎三年③,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④,耻居关外,请以家僮七百人,筑塞徙关于新安,即此处也。昔郭丹西入关⑤,感慨于其下曰:不乘驷马高车⑥,终不出此关也!去家十二年,果如志焉。皂涧水又东流入于穀。
【注释】
①皂涧水:在今河南新安东。
②廛(chán)郭:屋舍城郭。
③元鼎三年:前114年。元鼎,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16—前111)。
④楼船将军:官名。西汉杂号将军。因统率楼船(战舰)作战而得名。杨仆:西汉宜阳(今河南宜阳)人。武帝时,初为御史,督盗贼关东,因果敢,迁主爵都尉。南越贵族反叛,武帝拜其为楼船将军率兵平叛,以功封将梁侯。
⑤郭丹:字少卿。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关,慨然叹曰:“丹不乘使者车,终不出关。”更始二年(24),三公举丹贤能,征为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安集受降。丹自离家十二年,果乘高车出关,得遂其志。
⑥驷马高车: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函谷关南,往东北流,皂涧水注入。皂涧水发源于新安县,往东南流经毌丘兴墓东面,又往南流经函谷关西面。函谷关又高又险,道路就从关城通出。西汉元鼎三年,楼船将军杨仆屡建大功,觉得住在关外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申请以七百名僮仆来修筑要塞,把关口迁到新安去,就是这地方。从前郭丹从西方入关,在关下慷慨激昂地说:如果我不能乘坐驷马高车,就永远不从这关口出去!他离家十二年,果然实现了自己的志愿。皂涧水又东流,注入穀水。
穀水又东北迳函谷关城东,右合爽水①。《山海经》曰:白石山西五十里曰穀山②,其上多穀,其下多桑,爽水出焉。世谓之纻麻涧,北流注于穀。其中多碧绿。
【注释】
①爽水:在今河南新安西南。
②穀山:在今河南新安西南。
【译文】
穀水又往东北流经函谷关城东,在右边汇合了爽水。《山海经》说:白石山以西五十里有山叫穀山,山上多穀,山下多桑树,爽水就发源于这里。世人叫它纻麻涧,北流注于穀水。水中多产孔雀石。
穀水又东,涧水注之。《山海经》曰:娄涿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涧水出焉,北流注于穀①。挚仲治《三辅决录注》云②: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涧、穀二水之交,作五门客③,因舍以为名。今在河南西四十里。以《山海经》推校④,里数不殊仲治所记,水会尚有故居处。斯则涧水也,即《周书》所谓我卜涧水东⑤,言是水也。自下通谓涧水为穀水之兼称焉⑥。故《尚书》曰:伊、洛、瀍、涧,既入于河⑦。而无穀水之目,是名亦通称矣。刘澄之云⑧:新安有涧水⑨,源出县北;又有渊水,未知其源。余考诸地记,并无渊水,但渊、涧字相似,时有字错为渊也。故阚骃《地理志》曰⑩:《禹贡》之渊水⑪,是以知传写书误,字缪舛真⑫,澄之不思所致耳。既无斯水,何源之可求乎?
【注释】
①“娄涿山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几句:语见《山海经·中次六经》。
②挚仲治:即挚虞,字仲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晋文论家、史学家。曾为汉赵岐《三辅决录》(记述汉代三辅史迹,以建武后已故官僚可作定论,故谓之决录)作注,即《三辅决录注》。
③作五门客:当为“作五门客舍”。《太平御览》:“《三辅决录注》云: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涧、穀二水之交,作五门客舍,因舍以为名。”译文从之。
④推校:推求考校。
⑤我卜涧水东:语见《尚书·周书·洛诰》:“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指周公旦。涧水,即今河南西北部之涧河。
⑥兼称:互为通称。这里指涧水与穀水会合后,二水互为通称,或称穀水,或称涧水。
⑦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语见《尚书·禹贡》。伊,即伊水,洛水支流。源出河南栾川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南入洛水。洛,一作雒水。即今河南洛河,黄河支流。发源于今陕西,流经河南西部,在巩义以北注入黄河。瀍,即瀍水。源出今河南洛阳西北,东南流经洛阳旧城东入洛水。
⑧刘澄之:南朝宋武帝刘裕的族弟刘遵考之子,累官豫州刺史、都官尚书。著有《永初山川古今记》《司州山川古今记》等。
⑨新安:即新安县。战国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义马西石河村。西汉属弘农郡。西晋属河南郡。
⑩阚骃(kàn yīn)《地理志》:阚骃,字玄阴。北凉至北魏敦煌(今甘肃敦煌)人。此《地理志》应为其《十三州志》,是一部地理类著作。
⑪《禹贡》:即《尚书·禹贡》。详细记载了古代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物产分布以及土壤性质等。
⑫舛(chuǎn):错误,错乱。
【译文】
穀水又东流,涧水注入。《山海经》说:娄涿山以西四十里,有山叫白石之山,涧水就发源于这里,北流注入穀水。挚仲治《三辅决录注》说:马氏兄弟五人,一起住在涧水与穀水的汇流处,建了一座有五道门的客舍,因而就以五门为名。地点就在河南以西四十里。用《山海经》来核对,里数与挚仲治所记并无不同,两水汇合处还留有马氏故居的旧址。这就是涧水,《尚书·周书》所说的我在涧水东岸占卜,说的就是这条水。从这里起,下游也都称为涧水了,是穀水的兼称。所以《尚书》说:伊、洛、瀍、涧四条水,都注入河水。但却没有提到穀水,可知涧水也是通称了。刘澄之说:新安有涧水,发源于县北;又有渊水,不知源头在哪里。我查阅过各种地理著作,都没有提到渊水,但渊与涧字形相近,有时涧字就错成渊字。所以阚骃《十三州志》说:《尚书·禹贡》的渊水,可知是由于传抄时写错的,刘澄之没有想到这一点,所以受惑了。既然没有这么一条水,又哪有什么源头可找呢?
穀水又东,波水注之①。《山海经》曰:瞻诸山西三十里娄涿之山②,无草木,多金玉,波水出于其阴。世谓之百答水,北流注于穀。其中多茈石、文石③。
【注释】
①波水:亦称百答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新安县(今河南新安)东南。”
②瞻诸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中次六经》,㴬水出瞻诸之山。山在今新安县东南五十二里。”娄涿之山:《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中次六经》,瞻水出娄涿山之阳,今曰镂脚山,在新安县东南二十里。”
③茈(zǐ)石:紫色的石头。茈,紫色。文石:有纹理的石头。文,纹理,花纹。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波水注入。《山海经》说:瞻诸山以西三十里有娄涿之山,山上没有草木,却多金玉,波水就发源于山北。世人称波水为百答水,北流注入穀水。水中多紫石和纹石。
穀水又东,少水注之①。《山海经》曰:廆山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②,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少水出于其阴。控引众溪,积以成川,东流注于穀,世谓之慈涧也。
【注释】
①少水:亦称慈涧。即今河南新安东南之磁河。
②廆(guī)山:一名谷口山。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译文】
穀水又东流,少水注入。《山海经》说:廆山以西三十里叫瞻诸之山,山南多金,山北多纹石,少水就发源于北麓。这条水汇合了许多溪涧,聚集成一条川流,往东注入穀水,世人称之为慈涧。
穀水又东,俞随之水注之①。《山海经》曰:平蓬山西十里廆山②,其阳多㻬琈之玉③,俞随之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穀。世谓之孝水也。潘岳《西征赋》曰:澡孝水以濯缨④,嘉美名之在兹。是水在河南城西十余里⑤,故吕忱曰⑥:孝水在河南。而戴延之言在函谷关西,刘澄之又云出檀山⑦,檀山在宜阳县西⑧,在穀水南,无南入之理⑨。考寻兹说,当承缘生《述征》谬志耳⑩。缘生从戍行旅,征途讯访,既非旧土,故无所究。今川澜北注,澄映泥泞⑪,何得言枯涸也⑫?皆为疏僻矣。
【注释】
①俞随之水:亦称孝水、王祥河。在今河南洛阳西。
②平蓬山:当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③㻬琈(tū fú)之玉:玉名。
④澡:沐浴,澡浴。濯缨:洗濯冠缨。语见《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⑤河南城:原为王城,战国时加以扩建,称河南城。在今河南洛阳西涧水东岸。
⑥吕忱:字伯雍。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晋文字学家,官义阳王典祠令。撰《字林》七卷。
⑦檀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四十五里。
⑧宜阳县:战国韩置。治所在今河南宜阳西四十八里韩城镇。
⑨无南入之理:武英殿本《水经注》:“案上所引,不言南入,当有脱文。”
⑩缘生《述征》:即晋末宋初人郭缘生《述征记》。该书记述了他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⑪澄映:形容波光清澈明净。
⑫枯涸:枯竭干涸。武英殿本《水经注》:“案所引无枯涸之误,当有脱文。”
【译文】
穀水又东流,俞随之水注入。《山海经》说:平蓬山以西十里有廆山,山南多㻬琈之玉,俞随之水就发源于北麓,北流注入穀水。世人称之为孝水。潘岳《西征赋》说:在孝水洗涤帽带,称道这里有个美名。这条水在河南城西十多里,所以吕忱说:孝水在河南。但戴延之却说在函谷关西面,刘澄之又说发源于檀山,而檀山在宜阳县西面,宜阳县又在穀水以南,那么孝水就不可能往南注入穀水了。推想起来,这个说法一定是由郭缘生《征述记》的错误而来的。郭缘生随军行进,沿途查访,但所到之处都不是他旧时熟悉的地方,所以也无法查清了。现在溪水荡着碧波往北奔流,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淤泥,怎能说水已干枯呢?他这些记述都很草率。
东北过穀城县北①,
城西临穀水,故县取名焉。穀水又东迳穀城南,不历其北。又东,洛水枝流入焉,今无水也。
【注释】
①穀城县:东汉改穀成县置,属河南郡、河南尹。治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译文】
穀水往东北流过穀城县北面,
县城西濒穀水,所以县也因水取名了。穀水又往东流经穀城南面,并不流过城北。又东流,洛水支流注入,现在已经无水了。
又东过河南县北①,东南入于洛。
河南王城西北②,穀水之右有石碛③,碛南出为死穀④,北出为湖沟。魏太和四年⑤,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停流以成湖渚⑥,造沟以通水,东西十里,决湖以注瀍水。
【注释】
①河南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西涧水东岸。西汉属河南郡。
②河南王城:即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所营建的城周。因王都在此,后亦称王城。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西至王城公园一带。
③石碛(qì):《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洛阳县(今河南洛阳)西北。”
④死穀:穀水的枯水处。汉颖容著《春秋条例》言:“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穀。”可知死穀当在当时王城西城梁门一带。
⑤太和四年:480年。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⑥渚:通“瀦”。指陂塘之类。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过河南县北面,往东南注入洛水。
河南王城西北,穀水右边有石滩,滩水南流就是死穀,北流就是湖沟。魏太和四年发大水,水高三丈,这里地势低洼,就积成湖泊,于是开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十里长沟,疏导湖水注入瀍水。
穀水又迳河南王城西北,所谓成周矣。《公羊》曰①: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②: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地理志》曰:河南河南县③,故郏鄏地也④。京相璠曰⑤:郏,山名;鄏,地邑也。卜年定鼎⑥,为王之东都⑦,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故谓是地为鼎中。楚子伐陆浑之戎,问鼎于此⑧。《述征记》曰:穀、洛二水,本于王城东北合流,所谓穀、洛斗也⑨。今城之东南缺千步,世又谓之穀、洛斗处。俱为非也。余按史传,周灵王之时⑩,穀、洛二水斗,毁王宫,王将堨之⑪,太子晋谏王,不听,遗堰三堤尚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⑫,齐人城郏⑬,穆叔如周贺⑭。韦昭曰⑮:洛水在王城南,穀水在王城北,东入于瀍。至灵王时,穀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于洛。两水相格⑯,有似于斗,而毁王城西南也。
【注释】
①《公羊》:书名。即《春秋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撰。以解释《春秋》经文为主,叙述史事少,专讲经文之“微言大义”。为《春秋》三传之一。
②何休:字劭公。东汉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为今文经学之后劲,有《春秋公羊解诂》存世。
③河南河南县:即河南郡的河南县。河南郡,汉高祖二年(前205)改河南国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
④郏鄏(jiá rǔ)地:即周王城所在。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西至王城公园一带。
⑤京相璠:西晋地理学者裴秀的门客。撰有《春秋土地名》三卷。
⑥卜年:占卜预测统治国家的年数。定鼎:旧传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历商至周,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因称定立国都为“定鼎”。
⑦东都:西周的东都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洛邑在西周另一都城镐京之东,故称东都。
⑧楚子伐陆浑之戎,问鼎于此:事见《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楚子,指楚庄王。陆浑之戎,戎族的一支,允姓,本居瓜州,因秦晋诱而迁居伊川(在今河南栾川、嵩县一带)。
⑨斗:汇合,汇聚。两水汇合,其势如斗。
⑩周灵王:名泄心,一作大心。春秋时周王。周简王之子。
⑪堨(è):修建堤堰。
⑫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
⑬齐人城郏:齐国人为周王在郏修建都城。郏,即郏鄏。周之洛邑,春秋时称为王城。在今河南洛阳。
⑭穆叔:一称叔孙豹、叔孙穆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事襄公,参国政。
⑮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吴史学家。后因避司马昭之讳,改为韦曜。曾依刘向所作,校定群书。著有《国语注》《汉书音义》。
⑯两水相格:这里指两股水冲激到一起。
【译文】
穀水又流经河南王城西北,这就是所谓成周。《春秋公羊传》说:什么是成周呢?就是东周。何休说:取名成周,是因为周朝政制刚刚成立,这是周王建都的地方。《地理志》说:河南郡的河南县,是旧时郏鄏地方。京相璠说:郏是山名,鄏是城邑。占卜传国的年数,择地安放九鼎,成为周王的东都,称为新邑,这就是王城。城东南面城门为鼎门,就是九鼎搬运所经处,所以把这地方叫鼎中。楚子讨伐陆浑之戎时,就曾探问过放在这里的宝鼎。郭缘生《述征记》说:穀水和洛水原在王城东北合流,就是所谓穀、洛相斗。现在城的东南方向不到一千步处,世人又说就是从前穀、洛二水斗合的地点。这些说法都不正确。我查考史传,周灵王时穀水与洛水改道遇合,冲毁了王宫,灵王打算筑堤拦阻,太子晋谏阻灵王,灵王不听,当时所筑的三道堤堰都还存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人在郏筑城,穆叔到周去庆贺。韦昭说:洛水在王城以南,穀水在王城以北,东流注入瀍水。到了灵王时,穀水猛涨,在王城西面毁岸而出,南流汇入洛水。两水相冲激,就像相斗似的,把王城的西南角也冲毁了。
颖容著《春秋条例》言①,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穀是也。始知缘生行中造次,入关经究,故事与实违矣。考王封周桓公于是为西周,及其孙惠公,封少子于巩为东周,故有东、西之名矣②。秦灭周③,以为三川郡④。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⑤,汉以为河南郡,王莽又名之曰保忠信乡。光武都洛阳,以为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⑥,率先百郡也。
【注释】
①颖容《春秋条例》:又称《春秋释例》《春秋左氏条例》。五万余言。颖容,字子严。东汉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传》。屡征不就。
②“考王封周桓公于是为西周”几句:《史记·周本纪》司马贞索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为桓公。卒,子威公立。卒,子惠公立。长子曰西周公。又封少子于巩,仍袭父号曰东周惠公。于是有东、西二周也。按:《世本》‘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东周惠公名班,居洛阳’是也。”考王,周考王姬嵬,周思王之少弟。惠公,周桓公之孙,周威公之子。
③秦灭周:事在前256年。
④三川郡: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治所在洛阳县(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
⑤申阳:秦末瑕丘(今山东济宁兖州区)人。本张耳嬖臣,项羽势壮,他攻下河南郡(今河南洛阳迤西一带),迎项羽河上。被项羽立为河南王,都洛阳。
⑥董正:监督纠正,督察整顿。京畿(jī):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译文】
颖容著《春秋条例》说:西城梁门枯涸无水的地方,人们称之为死穀。这样看来,可知郭缘生旅途匆匆,入关时所调查到的史迹,与实际情况是颇有出入的。考王把周桓公封在这里,称为西周,到了桓公的孙子惠公时,又把小儿子封于巩,称为东周,所以就有了东、西二周的称呼。秦灭周,把这地方设为三川郡。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汉时则立为河南郡,王莽又把它叫保忠信乡。光武帝建都洛阳,又改郡为尹。尹,就是正的意思,意在匡正京畿,对天下百郡起带头作用。
穀水又东流径乾祭门北①,子朝之乱②,晋所开也。东至千金堨③。《河南十二县境簿》曰④: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曰⑤:千金堨旧堰穀水⑥,魏时更修此堰⑦,谓之千金堨。积石为堨而开沟渠五所,谓之五龙渠。渠上立堨,堨之东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⑧: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造筑此堨⑨,更开沟渠。此水衡渠上其水⑩,助其坚也,必经年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记之云尔。盖魏明帝修王、张故绩也⑪。堨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⑫。
【注释】
①乾祭门:古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的北门。
②子朝:即周景王之长庶子朝。景王崩,诸子争立,国人立王子猛为主,是为悼王,子朝攻杀猛。晋人逐子朝而立悼王之弟匄,是为敬王。
③千金堨(è):亦称千金渠。东汉时所开引穀水东流之人工渠。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④《河南十二县境簿》: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无撰人名,卷亡,《隋志》不著录。《初学记》、《文选》注、《寰宇记》全书并引之。考《晋志》,河南郡统县十二,则为晋人之书。”
⑤《洛阳记》:书名。一说为东晋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佺期所作。《水经注疏》:“《文选》注三十引杨佺期《洛阳记》,千金堨在洛阳城西,去城三十五里。堰上有穀水坞。……会贞按:此《注》人全是朱超石语,以为杨氏所引,故直标作《洛阳记》也。”
⑥堰:堤坝。此指作为堤坝堵截。
⑦魏:此指三国魏。
⑧刻勒:雕刻。勒,刻。
⑨太和五年:231年。太和,三国魏明帝曹叡(ruì)的年号(227—233)。
⑩此水衡渠上其水:一作“此水冲渠,止其水”。二说均似不通,待考。
⑪魏明帝:即三国魏皇帝曹叡,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文帝曹丕之子。王:指王梁,字君严。东汉初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人。初为郡吏,新莽败亡后,数从刘秀征战,平定河北。张:指张纯,字伯仁。东汉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
⑫都水使者:官名。秦设都水长,掌管河堤水利事务。至西汉武帝(一说成帝)时分为左右都水使者。王莽、东汉、三国魏皆改为水衡都尉。西晋武帝复此称。历朝或置或省,官秩不一。陈协:即陈勰。西晋时人。先为晋文帝司马昭所善待,特有才用,明解军令。晋武帝司马炎为晋王时,委任使典兵事。后为都水使者。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乾祭门北面,王子朝作乱时,晋国开了这座城门。又往东流到千金堨。《河南十二县境簿》说: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说:千金堨从前是为拦截穀水而筑,魏时重修此堰,称为千金堨。当时用石块筑堰,开了五处沟渠,称为五龙渠。渠上造堰,堰的东端安放了一座石人,石人腹部刻着: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筑成此堰,又开凿沟渠。当水冲沟渠时,就拦截水流,以保渠道牢固,经久不坏,因而立此石人记事。这是魏明帝重修王梁、张纯的旧堰时所立。堰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
《语林》曰①:陈协数进阮步兵酒②,后晋文王欲修九龙堰③,阮举协④,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铜龙六枚,堰遂成。水历堨东注,谓之千金渠。逮于晋世⑤,大水暴注,沟渎泄坏,又广功焉⑥。石人东胁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⑦,大水迸瀑,出常流上三丈,荡坏二堨,五龙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⑧,每涝即坏,历载捐弃大功,故为今遏,更于西开泄,名曰代龙渠,地形正平,诚得为泄至理。千金不与水势激争,无缘当坏,由其卑下,水得逾上漱啮故也。今增高千金于旧一丈四尺,五龙自然必历世无患。若五龙岁久复坏,可转于西更开二堨。二渠合用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功⑨,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毕⑩。代龙渠即九龙渠也。后张方入洛,破千金堨⑪。公私水碓皆涸⑫。
【注释】
①《语林》:书名。东晋裴启所撰的志人轶事小说集。原书已佚。裴启,字荣期。河东(今山西闻喜)人。生性好品评古今人物。
②阮步兵:即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魏文学家、玄学家。竹林七贤之一。
③晋文王:即司马昭,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魏司马懿之次子,司马师之同母弟。其子武帝司马炎即位,追尊他为文帝。
④举:推举,举荐。
⑤逮:至,到。
⑥广功:扩大工程。功,工程。
⑦太始七年:271年。太始,即泰始。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65—274)。
⑧漱啮:此指冲刷侵蚀。
⑨功: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
⑩八年:即太始八年(272)。
⑪后张方入洛,破千金堨:事见《晋书·惠帝纪》:“张方入京城,烧清明、开阳二门……方决千金堨,水碓皆涸。”张方,西晋河间王司马颙部将。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曾在洛阳大肆掳掠。
⑫水碓(duì):一种用水力带动木轮舂米的器械。
【译文】
《语林》说:陈协多次送酒给阮步兵,后来晋文王想修建九龙堰,阮步兵推荐了陈协,文王也任用了他。在动工掘地时,掘出了六枚古代的接水铜龙,堰也于是筑成了。水经此堰往东流注,称为千金渠。到了晋朝,大水猛涨冲击,渠道也被冲坏了,于是又扩大重建。石人东边胁下刻的字是:泰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奔腾汹涌,高出正常水位三丈,把两道堰坝也冲坏了,五龙渠泄出的水,往南奔泻而下,加以年久逐渐受到冲刷侵蚀,每有水涝就被冲坏,历年的巨大工程全都枉费了,所以现在要使水流不再受阻,又在西边开渠泄水,名叫代龙渠。这里地形平正,在这里修建排水沟渠,的确是最好不过的了。千金堨并不正面迎着凶猛的水势,原本不会被冲坏的,但由于地势低洼,水就会漫到堰上、逐渐侵蚀而冲坏了。现在把千金堨比过去加高一丈四尺,五龙渠自然也定会长期不闹水灾了。假如五龙渠年久以后又毁坏了,可以转向西边再筑两道堰。开两条渠道,工程共耗费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功,在当年十月二十三日开工,因工程浩大,人力不足,到泰始八年四月二十日竣工。代龙渠就是九龙渠。后来张方攻入洛阳,破坏了千金堨。公私水碓就都因水干而停用了。
永嘉初①,汝阴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②,以利漕运③,公私赖之。水积年④,渠堨颓毁,石砌殆尽,遗基见存。朝廷太和中修复故堨⑤。按千金堨石人西胁下文云:若沟渠久,疏深引水者当于河南城北、石碛西⑥,更开渠北出,使首狐丘⑦。故沟东下,因故易就,碛坚便时,事业已讫,然后见之。加边方多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于水,是以不敢预修通之。若于后当复兴功者,宜就西碛。故书之于石,以遗后贤矣⑧。虽石碛沦败,故迹可凭,准之于文,北引渠东合旧渎。
【注释】
①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chì)的年号(307—312)。
②汝阴:即汝阴郡。三国魏景初二年(238)置,属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李矩:字世回。西晋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汝南:即汝南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西南)。袁孚:具体不详。
③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④水积年:《水经注疏》:“赵(一清)云:按此处有脱文。守敬按:删‘水’字即得。”
⑤太和: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修复故堨:事见《太平寰宇记》:“后魏孝文迁都洛阳,于此修千金堨。渠成而水不流,常见有龙扼之,水不得下,于是祭之,龙退而水行。”
⑥河南城:原为王城,战国时加以扩建,称河南城。在今河南洛阳西涧水东岸。碛(qì):沙石积成的浅滩。
⑦首狐丘:此指使新开渠与旧渠道汇合。
⑧遗(wèi):赠送。
【译文】
永嘉初,汝阴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复了这条堰,以便水道运输,官府和百姓都要依靠它。年积月累,渠道和堰坝又塌毁了,砌堰的石块差不多都冲走了,只有遗址还留着。朝廷在太和年间修复了这条旧堰。按千金堨石人西边胁下刻的是:假如沟渠年久荒废,进行深浚引水工程的人,应当在河南城以北、石滩以西,另开沟渠通往北面,与旧渠道汇合。旧沟通往东方,循旧道施工较为容易,石滩也牢固又省时,工程完成后,就可以看到效益。但因边境多事,苦于人力不足,而且渠道和堰坝刚刚建成,尚未受到水灾的威胁,所以也不敢预先把它修通。以后如果要重新动工,以在西边石滩处施工为妥。因此把这些意见刻在石上,留给后世贤者参考。现在虽然石滩也淹没了,但遗迹还依稀可辨。照石人铭文看来,引渠北出,是往东与旧渠道相汇合的。
旧渎又东,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①,按桥西门之南颊文②,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③,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④,更为函枋⑤,立作覆枋屋⑥,前后辟级续石障,使南北入岸。筑治漱处,破石以为杀矣⑦。到三年三月十五日毕讫⑧,并纪列门广长深浅于左右巷,东西长七尺,南北龙尾广十二丈,巷渎口高三丈。谓之皋门桥⑨。潘岳《西征赋》曰⑩:驻马皋门。即此处也。
【注释】
①晋惠帝:西晋皇帝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性痴呆。
②颊文:此指桥门面上的文字。
③元康二年:292年。元康,西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291—299)。
④枋(fāng):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
⑤函枋:横排卷洞式枋门。
⑥覆枋屋:遮盖枋木的屋舍。
⑦筑治漱(shù)处,破石以为杀矣:此指修好被冲荡坏的地方,以减少水势。漱,冲刷,荡涤。
⑧三年:即晋元康三年(293)。
⑨皋门桥: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⑩潘岳《西征赋》:潘岳,字安仁。西晋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人。因行役之感而作《西征赋》。潘岳家在东,故言西征。
【译文】
旧渠又东流,晋惠帝在水上造了一座石桥,石桥西门朝南一面刻的是: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建石巷、水门,拆除了竖式枋柱,改为横排卷洞式枋门,又在上面造桥屋遮盖,在桥屋前后两面加砌石级与堤岸相接,使南北两头都伸到岸上。又把冲蚀的地方修好,以减小水势。工程于三年三月十五日完成,并在左右记明各门的长宽深浅,桥洞东西宽七尺,南北桥头龙尾道宽十二丈,桥洞通水口高三丈。这座石桥称为皋门桥。潘岳《西征赋》说,驻马于皋门,指的就是这地方。
穀水又东,又结石梁,跨水制城①,西梁也。
【注释】
①制城:限制入城的水流。《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洛阳伽蓝记》,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中朝时以穀水峻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
【译文】
穀水又东流,又建了一条石桥,横跨水上,以制约入城水流,这就是西梁。
穀水又东,左会金谷水①。水出太白原②,东南流历金谷③,谓之金谷水,东南流迳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④。石季伦《金谷诗集叙》曰⑤:余以元康七年⑥,从太仆出为征虏将军⑦。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⑧,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备具。金谷水又东南流入于穀。
【注释】
①金谷水:即今河南洛阳西金水河。因流经金谷而得名。
②太白原:在今河南孟津东南凤凰台南。
③金谷:在今河南孟津东南凤凰台南至左坡南。
④卫尉卿:官名。掌宫门宿卫屯兵、管理武器库藏等。石崇:字季伦。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巨富,极奢靡。
⑤石季伦《金谷诗集叙》:石崇有别庐金谷园在金谷涧,与潘岳等人常昼夜游宴于此,各自赋诗。《金谷诗集叙》是石崇为其中一次游宴诗结集所作的序。
⑥元康七年:297年。
⑦征虏将军:官名。东汉杂号将军之一。始于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拜祭遵为征虏将军。魏晋南北朝多沿置。
⑧别庐:别墅。河南:即河南县。治所在今河南洛阳西郊涧水东岸。金谷涧:在今河南洛阳西。
【译文】
穀水又东流,在左边汇合金谷水。金谷水发源于太白原,往东南流经金谷,叫金谷水,往东南流经晋卫尉卿石崇的故居。石季伦《金谷诗集叙》说:元康七年,我任征虏将军随太仆出征。在河南县境内金谷涧中有一座别墅,周围有清冽的流泉、繁茂的树丛,还有各种果树、修竹、翠柏和药草等。金谷水又往东南流,注入穀水。
穀水又东迳金墉城北①。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②,谓之金墉城,起层楼于东北隅③。《晋宫阁名》曰④:金墉有崇天堂⑤。即此。地上架木为榭⑥,故白楼矣⑦。皇居创徙,宫极未就,止跸于此⑧。构宵榭于故台,所谓台以停停也⑨。南曰乾光门⑩,夹建两观⑪,观下列朱桁于堑⑫,以为御路。东曰含春门,北有䢰门。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⑬,屋台置一钟以和漏鼓⑭。西北连庑函荫⑮,墉比广榭⑯。炎夏之日,高视常以避暑⑰,为绿水池一所,在金墉者也。穀水迳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⑱,凭结金墉,故向城也。永嘉之乱⑲,结以为垒,号洛阳垒⑳。故《洛阳记》曰(21):陵云台西有金市(22),金市北对洛阳垒者也。
【注释】
①金墉城:三国魏明帝时筑。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
②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③层楼:高楼。层,高。
④《晋宫阁名》: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无撰人名,卷亡,《隋志》不著录。《类聚》《初学记》《文选》注诸书多引之。”
⑤崇天堂:《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初学记》二十四,晋有崇天台,《注》云,见《晋宫阁名》,疑此‘堂’为‘台’之误。”
⑥榭(xiè):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⑦白楼:《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非也。《洛阳记》《伽蓝记》《洛中记》并作‘百尺楼’,此当作‘故百尺楼’矣,今订。”译文从之。
⑧止跸(bì):犹“驻跸”,指帝王止宿。跸,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⑨停停:通“亭亭”。耸立貌。
⑩乾光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洛阳伽蓝记》,高祖在金墉城内,作光极殿,因名金墉城门为光极门。疑即乾光门。”
⑪观(guàn):古代宫门外高台上的望楼,亦称阙。
⑫朱桁(héng):红色的横木。桁,屋梁上或门框、窗框上的横木。堑:防御用的壕沟,护城河。
⑬睥睨(pì nì):同“埤堄”。城墙上的短墙,女墙。
⑭漏鼓:报更漏的鼓。
⑮连庑(wǔ):连接的廊屋。庑,堂下周围的廊屋、走廊。
⑯墉:指城墙,高墙。比:靠近,毗邻。
⑰高视:当为“高祖”之讹。陈桥驿按,武英殿本《水经注》:“案朱谋㙔云:高视当作高欢。考道元以孝昌中死于萧宝夤之乱,安得及神武事?《魏书·高祖纪》,尝幸洛阳,‘视’乃‘祖’字之讹。”赵一清《水经注释》作“高祖”。杨、熊《水经注疏》亦作“高祖”。
⑱因:于是。阿:依凭,依傍。
⑲永嘉之乱:亦称永嘉之祸。西晋末年,晋室败落,国力衰微。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匈奴贵族刘渊在平阳(今山西临汾)称帝。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大将呼延晏等与刘曜会合,攻破洛阳,掳掠怀帝,杀死官民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焚毁宫殿,迁怀帝至平阳,并于七年(313)杀之。不几年,西晋灭亡。因这些乱亡事件发生于永嘉年间,故史称永嘉之乱。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307—312)。
⑳洛阳垒:《水经注疏》:“《洛阳伽蓝记》,金墉城东有洛阳小城,永嘉中筑。”
(21)《洛阳记》: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御览》一百七十七引杨龙骧《洛阳记》,凌云台高二十三丈,登之见孟津。”
(22)陵云台:在今河南洛阳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洛阳伽蓝记》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中有凌云台。《御览》一百七十八引《述征记》,凌云台在明光殿西,则在宫城中。”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金墉城北面。魏明帝在洛阳城西北角筑了这座城,叫金墉城,在东北角建起高楼。《晋宫阁名》说:金墉有崇天堂。就在这地方。在城上筑起台榭,这就是旧时的百尺楼。刚开始迁都的时候,宫殿尚未建成,皇上就临时在这里居住。在旧台上建起小榭,真所谓楼台高耸了。南面叫乾光门,两边建了楼观,在底下的护城河上架设红漆浮桥,专供皇帝行走。东面叫含春门,北面有䢰门。城上西面建楼观,五十步有一道女墙,屋台上放着一口钟,配合鼓声报时。西北有连廊荫蔽,宽敞的台榭紧靠着城墙。在夏天酷热难当的日子,高祖常到这里避暑,在金墉城造了一口绿水池。穀水流经洛阳小城北面。小城傍着旧城,与金墉城相连,是旧时向城的故址。永嘉之乱时,把这几座城连接起来,成为城防堡垒,号称洛阳垒。所以《洛阳记》说:陵云台西有金市,金市北对洛阳垒。
又东历大夏门下①,故夏门也。陆机《与弟书》云②:门有三层楼,高百尺。魏明帝造。门内东侧际城,有魏明帝所起景阳山③,余基尚存。孙盛《魏春秋》曰④:景初元年⑤,明帝愈崇宫殿⑥,雕饰观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及五色大石于太行穀城之山⑦,起景阳山于芳林园⑧,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于时百役繁兴,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已下,莫不展力。山之东,旧有九江。陆机《洛阳记》曰⑨:九江直作圆水,水中作圆坛三破之,夹水得相径通。《东京赋》曰⑩:濯龙、芳林、九谷、八溪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⑫。今也,山则块阜独立,江无复仿佛矣。
【注释】
①大夏门:汉魏故城北面西头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名夏门,魏晋改名大夏门。
②陆机《与弟书》: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其《与弟书》是写给弟弟陆云的书信。
③景阳山: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部。
④孙盛《魏春秋》:孙盛,字安国。东晋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其《魏春秋》又称《魏氏春秋》。记三国时曹魏史事。
⑤景初元年:237年。景初,三国魏明帝曹叡(ruì)的年号(237—239)。
⑥崇:加高。
⑦白石英:矿物名。成分是二氧化硅,晶体叫水晶。一般乳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紫石英:又称紫水晶。石英的一种。紫色,呈玻璃光泽,性脆。五色大石:一作五色文石,即彩色有纹理的石头。
⑧芳林园:皇家园林。东汉末建。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隅。三国魏正始初改名华林园。
⑨陆机《洛阳记》:《隋书·经籍志》:“《洛阳记》一卷。陆机撰。”
⑩《东京赋》:赋名。东汉张衡所作。记东都洛阳之宫室、器物、服饰、百戏、物产等。为汉代名赋之一。
⑪濯龙:即濯龙园。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芳林:即芳林园。九谷、八溪:即九谷池、八溪池。不知具体所在。
⑫被涯:覆盖在水边。涯,水边。
【译文】
又往东流过大夏门下,就是旧时的夏门。陆机《与弟书》说:大夏门有一座三层楼,高百尺。是魏明帝所造。门内东边,靠近城旁有魏明帝所筑的景阳山,基址还在。孙盛《魏春秋》说:景初元年,明帝把宫殿造得更高,把观阁雕饰得富丽堂皇,在太行山和穀城山采掘白石英、紫石英和五色大石,在芳林园中筑成景阳山,山上种植松竹草木,又捕来珍禽异兽放到里面。当时百工纷纷同时进行,明帝亲自掘土,带领群臣参加建筑工程,三公以下无人不来出力。景阳山东边,从前有九江。陆机《洛阳记》说:九江汇成一口圆形水池,池心造了个圆坛,三条堤道把水池一分为三,从岸上通到圆坛。张衡《东京赋》说:有濯龙园、芳林园、九谷池、八溪池,红荷遮满水面,秋兰长遍水滨。如今景阳山已成了一座荒寂的孤丘,九江则不留痕迹了。
穀水又东,枝分南入华林园①,历疏圃南②。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③,以缁石为口④,工作精密,犹不变古,璨焉如新⑤。又迳瑶华宫南⑥,历景阳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⑦。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⑧,武峙背山⑨。堂上则石路崎岖,岩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⑩,游观者升降阿阁⑪,出入虹陛⑫,望之状凫没鸾举矣⑬。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⑭,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⑮,微飙暂拂⑯,则芳溢于六空⑰,寔为神居矣⑱。
【注释】
①华林园:即上文之芳林园。三国魏齐王芳即位,改芳林园为华林园。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
②疏圃:《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御览》一百八十九引此作蔬圃,《初学记》二十四引《洛阳宫殿簿》,蔬圃殿在华林园中,取此圃以名殿也。圃在华林园中,下瑶华宫、景阳山、天渊池、茅茨堂同。”
③珉(mín)玉:似玉的美石。
④缁(zī)石:黑石。
⑤璨(càn):鲜明有光貌。
⑥瑶华宫:宫名。在华林园中。
⑦蓬莱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这里指修建的假山。
⑧射侯:指箭靶。
⑨武峙:森然对立。
⑩缨峦带阜:山峦丘阜萦回缠绕。缨,缠绕。带,回绕。
⑪阿(ē)阁:四面有檐的楼阁。
⑫虹陛:高耸的台阶。
⑬凫(fú):野鸭。鸾(luán)举:像鸾鸟一样飞翔。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举,飞升,飞翔。
⑭枉渚:弯曲的水池。渚,通“潴(zhū)”。蓄水池、陂塘之类。溜(liù):细小的水流。
⑮绣薄:五彩斑斓的深草丛。绣,五彩斑斓。薄,深草丛。
⑯微飙(biāo):微风。暂:突然,猝然。
⑰六空:此指空中。
⑱寔(shí):同“实”。的确,实在。
【译文】
穀水又东流,分支往南流入华林园,流过疏圃南边。圃中有古玉井,全用珉玉砌成,井口则以黑石制作,做工非常精致,这口井还像古时一样,风貌依然未改,光彩璀璨,仿佛是新造的似的。穀水又流经瑶华宫南面,流过景阳山北面。山边有都亭,殿堂与方湖相接,湖中结石筑成御座,座前造起蓬莱山。弯弯曲曲的池岸座席相接,飞流下泻的池泉水花飘散。南面座席两边摆着箭靶,依山森然竖立着。殿堂上方是高低不平的石路和高险陡峻的岩峰,高台观榭上拂飞云,山峦丘阜萦回环抱,游人从楼阁上上下下,从曲阶进进出出,远远望去,就像鹅鸭潜水、鸾凤翔空一样。又引水从高峰飞流而下,成为瀑布。一弯曲水旁,泉流不停地传来淙淙清响,绿竹翠柏在岩上投下浓荫,繁花盛草在岸边聚成锦簇,微风吹拂,到处飘散着阵阵芳香,这真是神仙所住的地方了。
其水东注天渊池①,池中有魏文帝九华台②,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钓台于其上。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③。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④。其水自天渊池东出华林园,迳听讼观南,故平望观也。魏明帝常言,狱⑤,天下之命也,每断大狱,恒幸观听之。以太和三年⑥,更从今名。观西北接华林隶簿⑦,昔刘桢磨石处也⑧。
【注释】
①天渊池: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开凿。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隅。
②魏文帝:即曹操次子曹丕,字子桓。建安二十五年(220)即位为魏王,改元黄初。
③茅茨(cí)堂:一作苗茨堂。
④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年号(220—226)。
⑤狱:诉讼案件。
⑥太和三年:229年。
⑦隶簿:负责掌管刑徒及服劳役犯人的官署。隶,即徒隶,服劳役的犯人。
⑧刘桢(zhēn):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
【译文】
水往东流入天渊池,池中有魏文帝的九华台,殿基全用洛阳一带的旧碑砌叠而成,现在台上又造了一座钓台。池南正对魏文帝的茅茨堂。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年间所立。水从天渊池往东流出华林园,流经听讼观南面,也就是先前的平望观。魏明帝常常说,讼案是天下人命关天的大事,每次审判大案,他常常亲自到这里听审。从太和三年起,这里改成听讼观。听讼观西北与华林隶簿相邻接,是从前刘桢磨石头的地方。
《文士传》曰①:文帝之在东宫也②,宴诸文学③,酒酣,命甄后出拜④,坐者咸伏,惟刘桢平视之。太祖以为不敬⑤,送徒隶簿⑥。后太祖乘步牵车乘城⑦,降阅簿作,诸徒咸敬,而桢拒坐,磨石不动。太祖曰:此非刘桢也,石如何性?桢曰:石出荆山玄岩之下⑧,外炳五色之章⑨,内秉坚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禀气贞正,禀性自然。太祖曰:名岂虚哉?复为文学。
【注释】
①《文士传》:书名。撰者为晋张隐,一说为张骘。记晋之前文士的事迹。
②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
③文学:官名。汉代郡国置文学掾史为属吏,省称文学,掌郡国学校,教授诸生。曹魏东宫置太子文学。
④甄后: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之皇后,魏明帝曹叡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其为文昭皇后。
⑤太祖:指曹操。
⑥徒:一作徙。
⑦步牵车:即步挽,古代指用人力牵拉而供乘坐的车子。
⑧荆山:具体不详。
⑨炳:显现,呈现。五色:本指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后泛指各种颜色。章:彩色,花纹。
【译文】
《文士传》说:文帝在东宫时,设宴款待各位文学官员,酒喝得正高兴时,叫甄后出来与各人行礼相见,在座的人都低着头不敢抬起来看,只有刘桢正视着她。太祖以为刘桢无礼,就把他送到囚犯服劳役的地方。后来太祖下车步行登城,随后下来视察囚犯劳作的场所,犯人们个个都恭恭敬敬地行礼,但刘桢却照样坐在那里磨石头,动也不动。太祖说:那不是刘桢吗?这石头质地怎么样?刘桢说:这石头是从荆山黑岩下采来的,外观上有五彩花纹,光辉灿烂,骨子里则秉性坚贞,志不可夺。雕琢它,也加不上多少美观,研磨它,也添不了多少光泽。它的气质天生就是坚贞刚正,性格就是朴质自然。太祖说:真是名不虚传!于是又恢复了他的文学之职。
池水又东流入洛阳县之南池①。池,即故翟泉也②,南北百一十步③,东西七十步。皇甫谧曰④:悼王葬景王于翟泉⑤,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⑥。《春秋·定公元年》⑦,晋魏献子合诸侯之大夫于翟泉⑧,始盟城周⑨。班固、服虔、皇甫谧咸言翟泉在洛阳东北⑩,周之墓地。今按周威烈王葬洛阳城内东北隅⑪,景王冢在洛阳太仓中,翟泉在两冢之间,侧广莫门道东、建春门路北⑫。路,即东宫街也⑬,于洛阳为东北。后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⑭,大其城,并得景王冢矣,是其墓地也。
【注释】
①洛阳县: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为三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
②翟泉:一作狄泉。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隅。
③步:古代长度单位。历来定制不一。
④皇甫谧:即皇甫士安,字幼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魏晋时隐士,散文家。撰《帝王世纪》十卷,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今有宋翔凤辑本。
⑤悼王:即周悼王,名猛。周景王长子。景王:即周景王,名贵。周灵王次子。
⑥洛阳太仓中大冢:《水经注疏》熊会贞按:“《续汉志》注引《帝王世纪》,太仓中大冢,周景王也。《寰宇记》引云,景王葬于翟泉,今东阳门内有大街,北有太仓,中有景王陵,北眺翟泉。太仓即后叙自阊阖门枝分之水迳太仓南者也。”太仓,古代京师储备粮食的大仓库。
⑦定公元年:前509年。
⑧魏献子:即魏舒。春秋时晋国人。魏嬴之子,魏绛之孙(《左传》《世本》等称魏绛之子)。晋顷公十二年(前514),韩宣子老,魏献子为国政。后与赵简子、中行文子、范献子并为晋卿。
⑨成周: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营建。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西至王城公园一带。
⑩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白虎通》《两都赋》等。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人。东汉经学家。
⑪周威烈王:名午。周考王之子。
⑫广莫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续汉书·百官志》,洛阳城有穀门。《洛阳伽蓝记》,北面东头曰广莫门,汉曰穀门,魏晋曰广莫门,高祖因而不改。”建春门:魏晋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东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
⑬东宫街:即建春门路。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⑭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庄襄王时,官至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秦王嬴政时称之为“仲父”,专断朝政。吕不韦曾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后饮鸩自尽。
【译文】
池水又往东流入洛阳县的南池。这口池就是从前的翟泉,南北一百一十步,东西七十步。皇甫谧说:悼王把景王葬在翟泉,就是现在洛阳太仓中的大坟。《春秋·定公元年》,晋国魏献子在翟泉与诸侯的大夫会合,开始为成周筑城。班固、服虔、皇甫谧都说翟泉在洛阳东北,是周的墓地。今按,周威烈王葬在洛阳城内东北角,景王墓在洛阳太仓中,而翟泉则在两墓之间,靠广莫门路东、建春门路北。这条路就是东宫街,就洛阳而言,位置在东北。后来秦封吕不韦为洛阳十万户侯,把城的范围加以扩大,景王墓也就给围进来了,那就是他的墓地。
及晋永嘉元年①,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②,有二鹅出,苍色者飞翔冲天,白色者止焉。陈留孝廉董养曰③:步广,周之翟泉,盟会之地。今色苍,胡象矣,其可尽言乎!后五年,刘曜、王弥入洛④,帝居平阳⑤。陆机《洛阳记》曰:步广里在洛阳城内,宫东是翟泉所在,不得于太仓西南也。晋永嘉元年⑥,京相璠与裴司空彦季修《晋舆地图》⑦,作《春秋地名》⑧,亦言今太仓西南池水名翟泉。又曰:旧说言翟泉本自在洛阳北,苌弘城成周乃绕之⑨。杜预因其一证,谓必是翟泉,而即实非也。后遂为东宫池。
【注释】
①永嘉元年:307年。
②步广里:亦称翟泉。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隅。
③董养:字仲道。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泰始初,到洛下,不求仕进。知乱将至,著《无化论》以非之。永嘉中洛城东北地陷,对谢鲲称此为不祥之兆,劝其深藏勿出,并与妻荷担入蜀,莫知所终。
④刘曜:字永明。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王弥: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晋惠帝末年,集众为寇,有众数万。后投刘渊,为寇晋前驱。与刘曜共陷洛阳,纵兵大掠,幽帝辱后,死者三万余人。
⑤帝:即西晋惠帝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性痴呆。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尧都区西南十八里金殿镇。
⑥晋永嘉元年:疑为衍文。不译。
⑦京相璠(fán)与裴司空彦季修《晋舆地图》:陈桥驿按,此“与”字不作“和”字解。京与裴作《晋舆地图》,应解为京为裴作此图,《晋舆地图》是京一人的作品。这是事关知识产权的问题。拙著《郦学札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中专有《裴秀与京相璠》一篇(208页)。京相璠,西晋地理学者裴秀的门客。裴司空彦季,此“彦季”当是“季彦”之误。裴季彦即裴秀。为司空,曾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⑧《春秋地名》:书名。亦称《春秋土地名》。京相璠撰。
⑨苌弘(cháng):亦作苌宏。周景王、周敬王时人。后被周人杀死。传说苌弘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
【译文】
到了晋朝永嘉元年,洛阳东北步广里地层下陷,地里出来两只鹅,一只苍色,直上青天飞去;一只白色,却停了下来。陈留孝廉董养说:步广,就是周时的翟泉,是盟会的地址。鹅呈苍色,是象征胡人呀,这可不得了,是说也说不得的呀!五年以后,刘曜、王弥侵入洛阳,晋帝于是迁都于平阳。陆机《洛阳记》说:步广里在洛阳城内宫东,就是翟泉所在的地方,不可能在太仓的西南。京相璠与裴季彦司空编绘《晋舆地图》,著《春秋地名》,也说现在京都太仓西南的池水叫翟泉。又说:按旧说,翟泉原在洛阳北面,苌弘筑成周城时,才把这地方围了进来。杜预按这条资料来作证,说这一定是翟泉了,但实际上却不是。以后就成为东宫中的水池。
《晋中州记》曰①:惠帝为太子,出闻虾蟆声②,问人:为是官虾蟆私虾蟆?侍臣贾胤对曰③:在官地为官虾蟆,在私地为私虾蟆。令曰:若官虾蟆,可给廪④。先是有谶云⑤:虾蟆当贵。昔晋朝收愍怀太子于后池⑥,即是池也。其一水自大夏门东迳宣武观⑦。凭城结构,不更增墉⑧,左右夹列步廊,参差翼跂⑨。南望天渊池⑩,北瞩宣武场⑪。《竹林七贤论》曰⑫:王戎幼而清秀⑬,魏明帝于宣武场上为栏,苞虎牙⑭,使力士袒裼⑮,迭与之搏,纵百姓观之。戎年七岁,亦往观焉,虎乘间薄栏而吼⑯,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⑰,戎亭然不动。帝于门上见之,使问姓名而异之。场西故贾充宅地⑱。
【注释】
①《晋中州记》:书名。具体不详。
②虾蟆(há ma):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③贾胤: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西晋官吏。魏大臣贾诩曾孙。
④给廪(lǐn):由官府供给粮食。
⑤谶(chèn):古时指将要应验的预言和预兆。
⑥收:拘捕。愍(mǐn)怀太子:名遹(yù),字熙祖。晋惠帝长子,母曰谢才人。幼而聪慧,深得武帝司马炎钟爱。惠帝即位,立遹为皇太子。长大后,不修德业,性格刚奢残暴。贾后与贾谧密谋陷害其谋反,致其被黄门椎杀。
⑦大夏门: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名夏门,魏晋改名大夏门。宣武观:在大夏门东侧。
⑧墉:城墙,城垣。
⑨翼跂(qí):在两边伸出。
⑩天渊池:池名。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开凿。在汉魏洛阳城北隅。
⑪宣武场:在汉魏洛阳城北。
⑫《竹林七贤论》:书名。晋太子中庶子戴逵撰。竹林七贤,指魏晋间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等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七人皆任诞,崇尚老、庄,好清谈,对当时及后世士人有深远影响。
⑬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竹林七贤之一。
⑭苞:通“包”。包裹。
⑮袒裼(tǎn xī):敞开或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
⑯薄:迫近,逼近。
⑰辟易:躲避,逃避。颠仆:跌倒,趴下。
⑱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贾逵之子。西晋开国元勋。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其女贾南风嫁给晋惠帝司马衷。任司空、太尉等职。封鲁郡公。
【译文】
《晋中州记》说:惠帝还是太子时,出去听到青蛙叫,他问人们,这些到底是官家的虾蟆还是私人的虾蟆?侍臣贾胤答道:在官地上的是官家的虾蟆,在私人地上的就是私人的虾蟆。于是惠帝下令道:如果是官家虾蟆,就拨些粮食给它。早先曾流行着一句预言:虾蟆要变尊贵。从前晋朝在后池拘捕了愍怀太子,就是这个水池。另一条水从大夏门往东流经宣武观。此观依城建筑,不再增建围墙,两边都造了步廊,参差地在两侧伸出。这里朝南望得到天渊池,朝北看得见宣武场。《竹林七贤论》说:王戎小时候长得眉清目秀。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做了栅栏,包起老虎的牙齿,叫勇士赤膊与虎搏斗,让百姓前去观看。当时王戎只有七岁,也去看斗虎,老虎伺机扑向栅栏大吼一声,声音响得连地都震动起来,观众吓得纷纷后退,乱跌乱撞,只有王戎却安然不动。明帝在阁上看到了,差人去问他的姓名,觉得这孩子非同寻常。宣武场西边是从前贾充的宅地。
穀水又东迳广莫北①,汉之穀门也。北对芒阜②,连岭修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③,西逾平阴④,悉芒垄也。《魏志》曰:明帝欲平北芒⑤,令登台见孟津⑥。侍中辛毗谏曰⑦:若九河溢涌⑧,洪水为害,丘陵皆夷,何以御之?帝乃止。
【注释】
①广莫:即广莫门。
②芒阜:即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北。
③洛口:洛水汇入黄河处。在今河南巩义东北。
④平阴:即平阴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东北。
⑤明帝:即三国魏皇帝曹叡(ruì),字元仲。文帝曹丕之太子。
⑥孟津:又名盟津、富平津、武济、陶河。古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州市南、孟津县东北。
⑦辛毗(pí):字佐治。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国魏大臣。初事袁绍、袁谭父子。后为曹操丞相长史。文帝曹丕即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明帝曹叡即位,封辛毗颍乡侯。为卫尉。
⑧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据《尔雅·释水》,指徒骇、太史、马颊(jiá)、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近人多以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广莫门北边,就是汉时的穀门。此门北面与北邙山相对,连绵的山岭长长伸出,起自洛口,往西通过平阴,总括起来叫芒垄。《三国志·魏书》说:明帝想铲平北芒,以便登台眺望孟津。侍中辛毗谏阻道:假使九河泛滥,洪水成灾,把丘陵都淹没了,又能凭什么去阻挡呢?明帝这才作罢。
穀水又东屈南,迳建春门石桥下①,即上东门也。阮嗣宗《咏怀诗》曰步出上东门者也②。一曰上升门③,晋曰建阳门④。《百官志》曰⑤:洛阳十二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东观汉记》曰⑥:郅恽为上东门候⑦,光武尝出,夜还,诏开门欲入,恽不内⑧。上令从门间识面。恽曰:火明辽远。遂拒不开。由是上益重之。亦袁本初挂节处也⑨。桥首建两石柱,桥之右柱铭云:阳嘉四年乙酉、壬申⑩,诏书以城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使中谒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⑪,敦敕工匠尽要妙之巧⑫,攒立重石⑬,累高周距。桥工路博,流通万里云云。河南尹邳崇㠕、丞渤海重合双福、水曹掾中牟任防、史王荫、史赵兴、将作吏睢阳申翔、道桥掾成皋卑国、洛阳令江双、丞平阳降、监掾王腾之、主石作右北平山仲⑭。三月起作,八月毕成。
【注释】
①建春门:魏晋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东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
②阮嗣宗《咏怀诗》: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其《咏怀诗》十七首,盖处魏、晋之交,常虑祸患及己而有此作。诗多刺时人无故旧之情,逐势利而已。步出上东门:语见阮籍《咏怀诗》:“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③上升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无考。必流俗之称。”
④建阳门:晋孝武帝司马炎之郑太后讳春,故改建春门为建阳门。
⑤《百官志》:所引为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之内容。
⑥《东观汉记》:书名。又名《东观记》。东汉班固、刘珍等人以纪传体撰写的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
⑦郅恽(zhì yùn):字君章。汝南西平(今河南西平)人。得光武帝赏识,为皇太子授《韩诗》。
⑧内:同“纳”。
⑨袁本初挂节: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六年(189),董卓议废立,袁绍挂节于上东门而去。袁本初,即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东汉末地方权臣。节,即符节,古代授给大臣作为凭证的信物。
⑩阳嘉四年:135年。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32—135)。
⑪中谒者:官名。常奉使出宫视疾护丧,或奉引车驾等,后多以宦官担任。马宪:魏郡清渊(今河北馆陶)人。其他不详。
⑫敦敕:督察告诫。
⑬攒(cuán)立:聚集竖立。
⑭崇㠕(wěi):东汉顺帝时下邳国(今江苏睢宁)人。双福:重合(今山东乐陵)人。任防:中牟(今河南中牟)人。王荫、赵兴:具体不详。申翔: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卑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姓氏书无姓卑者,恐误。下‘降’同。”江双、王腾之:具体不详。山仲:右北平(今天津蓟州区)人。其余皆不详。
【译文】
穀水又东流南转,流经建春门—就是上东门—石桥下面。阮嗣宗《咏怀诗》所说的走出上东门,就指此门。又称上升门,晋时叫建阳门。《续汉书·百官志》说:洛阳有十二座城门,每座城门各有一人守门,薪俸每年六百石。《东观汉记》说:郅恽当上东门的守门人,光武帝有一次出门,到夜里才回来,下令开门,想要进城,郅恽却不放他进来。光武帝叫他从门隙间认一认自己的面孔,郅恽说,火光太远了。就是不开。因此光武帝更加看重他。这里也是袁本初挂节辞官的地方。桥头立着两根石柱,桥右石柱上的铭文说:阳嘉四年乙酉、壬申,两次诏书指出城下运粮水道东通河水、济水,南引江水、淮水,各方纳贡运输都要到这里来,因此指派中谒者魏郡清渊县马宪监建石桥和梁柱,敦促工匠们施展出他们最巧妙的技艺,把很重的石块拼合起来,把卷门砌得高高的。桥梁务必精美,道路务必宽阔,才能通行万里,如此等等。河南尹邳郡崇㠕、丞渤海重合双福、水曹掾中牟任防、史官王荫及赵兴、将作吏睢阳申翔,道桥掾成皋卑国、洛阳令江双、丞平阳降、监掾王腾之、主石作右北平山仲。三月开工,八月建成。
其水依柱,又自乐里道屈而东出阳渠①。昔陆机为成都王颖入洛②,败北而返。水南即马市③,旧洛阳有三市④,斯其一也。亦嵇叔夜为司马昭所害处也⑤。北则白社故里⑥,昔孙子荆会董威辇于白社⑦,谓此矣。以同载为荣,故有《威辇图》。
【注释】
①乐里道:具体不详。阳渠:又名千金渠。原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东北)四周。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西筑堰穿渠引穀水东流,经汉魏洛阳故城,至今偃师东南入洛水,以通漕运。
②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成都王颖:即司马颖,字章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西晋武帝第十六子。封成都王。
③马市:或作牛马市。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东建春门外二里穀水南。
④三市:《水经注疏》:“朱(谋㙔)《笺》曰:陆机《洛阳记》,洛阳旧有三市:一曰金市,在宫西大城中;二曰马市,在城东;三曰羊市,在城南。”
⑤嵇叔夜为司马昭所害处:《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出建春门外一里余,至东石桥。南北而行,晋太康元年造。桥南有魏朝时马市,刑嵇康之所也。”嵇叔夜,即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国铚(今安徽宿州)人。竹林七贤之一。司马昭,即晋文王,字子上。三国魏司马懿之次子,司马师之母弟。
⑥白社:里名。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⑦孙子荆:即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西晋文学家。董威辇:即董京,字威辇。其余不详。
【译文】
穀水高到柱边,又从乐里道转弯往东从阳渠流出去。从前陆机为成都王颖进军洛阳,却打了败仗回来。南岸就是马市,从前洛阳有三个市集,这是其中的一个。这里也是嵇叔夜被司马昭杀害的地方。北边是白社旧地,从前孙子荆在白社会见董威辇,就是这地方。孙子荆以能与董威辇同车为荣,所以有《威辇图》之作。
又东迳马市石桥①,桥南有二石柱,并无文刻也。汉司空渔阳王梁之为河南也②,将引穀水以溉京都,渠成而水不流,故以坐免③。后张纯堰洛以通漕④,洛中公私穰赡⑤。是渠今引穀水,盖纯之创也。按陆机《洛阳记》、刘澄之《永初记》言⑥,城之西面有阳渠,周公制之也。昔周迁殷民于洛邑⑦,城隍逼狭⑧,卑陋之所耳。晋故城成周以居敬王⑨,秦又广之,以封不韦⑩。以是推之,非专周公可知矣。亦谓之九曲渎。《河南十二县境簿》云:九曲渎在河南巩县西⑪,西至洛阳。
【注释】
①马市石桥:《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东临石桥。此桥南北行。晋太康元年中朝时市南桥也。澄之等盖见此桥铭,因而以桥为太康初造也。”
②王梁:字君严。东汉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人。为河南尹期间,穿渠引穀水注洛阳城下,东泻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后张纯竟其功。
③坐免:因事或因罪免职。
④张纯:字伯仁。东汉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建武二十四年(48),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使百姓得其利。
⑤穰赡(ráng shàn):年成丰收,财物富足。
⑥刘澄之《永初记》:书名。又作《永初山川古今记》。记南朝宋武帝时诸郡之山川。刘澄之,南朝齐官吏、地理学者。
⑦昔周迁殷民于洛邑:《尚书·多士》:“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殷民,殷商的百姓。
⑧城隍:城墙和护城河。这里泛指城池。逼狭:狭窄。
⑨城:筑城。成周: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营建。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至王城公园一带。敬王:即周敬王,名匄。
⑩不韦:即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王嬴政时称之为“仲父”,专断朝政。曾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⑪巩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巩义西南。西汉属河南郡。
【译文】
又往东流经马市石桥,桥南有两根石柱,都没有刻字。汉司空渔阳王梁当河南尹,准备引穀水灌溉京都,但渠道开成后却不能通水,因此被免职。后来张纯在洛水筑堰以通水运,洛阳一带官民都因之获利。这条河渠今天引入穀水,就是张纯所开创的。查考陆机《洛阳记》、刘澄之《永初记》说:城的西面有阳渠,是周公所开。从前周把殷商的百姓迁到洛邑,当时洛邑城很狭小局促,不过是个卑陋的小城。晋国从前给成周筑城,让敬王去居住。秦时又扩大了城区,封给吕不韦。照此推断起来,可想而知,河渠并非全是周公所开。阳渠又叫九曲渎。《河南十二县境簿》说:九曲渎在河南巩县以西,往西通到洛阳。
又按傅畅《晋书》云①:都水使者陈狼凿运渠②,从洛口入③,注九曲,至东阳门④。是以阮嗣宗《咏怀诗》所谓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岑⑤;又言遥遥九曲间⑥,裴徊欲何之者也。阳渠水南暨阊阖门⑦,汉之上西门者也。《汉宫记》曰⑧:上西门所以不纯白者,汉家厄于戍⑨,故以丹镂之⑩。太和迁都⑪,徙门南侧,其水北乘高渠,枝分上下,历故石桥东入城,迳望先寺⑫。中有碑,碑侧法子丹碑⑬,作龙矩势,于今作则佳,方古犹劣。渠水又东历故金市南⑭,直千秋门,右宫门也。
【注释】
①傅畅《晋书》:傅畅,字世道。早年仕晋,后为后赵石勒所俘,颇为所重。作《晋诸公叙赞》二十二卷、《公卿故事》九卷。
②都水使者:官名。西汉时置,掌河堤水利事务,亦称河堤谒者,东汉沿置。陈狼:《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作‘狼’。《方舆纪要》作‘陈协’,盖依此《注》前改。”运渠:在今河南洛阳旧城南。
③洛口:在今河南巩义东北。因地处洛水入黄河口而得名。
④东阳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洛阳城东面正东一门。汉称中东门,魏晋改称东阳门。
⑤首阳岑:即首阳山。位于河南偃师西北,北接孟津界。为邙山最高处,日出先照,故名。
⑥遥遥:《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阮籍)本集‘遥遥’作‘逍遥’,是也。”译文从之。
⑦暨:至,到。阊阖(chāng hé)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洛阳城西北门。
⑧《汉宫记》:书名。《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汉宫记》是《汉官仪》之误。”《汉官仪》,东汉应劭撰。记载汉官名称、职掌、俸秩及玺绶制度等。译文从之。
⑨汉家厄于戍:指汉朝皇帝刘邦在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二十里马辅山)被匈奴包围七日之事。厄,被困。
⑩丹:当为“丹漆”之脱。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以丹漆镂之’按:原‘丹’下脱‘漆’字,《续汉志》同。标点本已校补,《寰宇记》《名胜志》河南八有之,可证。今补。”
⑪太和迁都:指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迁到洛阳,大大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程。太和,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⑫望先寺:《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望先’与‘瑶光’形近,其为‘瑶光’之误无疑。”瑶光寺为北魏世宗元恪在洛阳所建的尼寺。译文从之。
⑬子丹碑:子丹,即曹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事曹操,拜中坚将军,领中领军。文帝曹丕即位,为镇西将军,进封东乡侯。明帝即位,进封邵陵侯,迁大将军。忠节佐命,持盈守位,劳谦其德。《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郦书不载子丹碑所在。《(北堂)书钞》二百二引《述征记》云:曹真祠堂在北邙山,刊石既精,书亦甚工。”
⑭金市: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洛阳故城内。
【译文】
又按傅畅《晋书》说:都水使者陈狼开凿运渠,从洛口引水流经九曲,直到东阳门。所以阮嗣宗《咏怀诗》说:早上出来上东门,遥望高高的首阳山。又说:逍遥在九曲之间,徘徊着想往哪里走。说的就是这里。阳渠水往南通到阊阖门,就是汉时的上西门。《汉官仪》说:上西门没有涂成纯白色,是因为汉朝天子曾在西北被困,所以用红漆来涂刷雕刻。太和年间迁都,把这座城门迁到南边去,渠水从北边乘着渠道地势较高,分成上下两条,经过旧石桥往东流入城中,流过瑶光寺。寺中有一块石碑,石碑边上,仿效子丹碑雕成蟠龙模样,就今天所作而论还算不错,但与古代相比那就太差了。渠水又往东流经旧金市南边,正对千秋门,就是右边的宫门。
又枝流入石逗①,伏流注灵芝九龙池②。魏太和中,皇都迁洛阳,经构宫极,修理街渠,务穷幽隐,发石视之,曾无毁坏,又石工细密,非今之所拟,亦奇为精至也,遂因用之。其一水自千秋门南流迳神虎门下③,东对云龙门④,二门衡栿之上⑤,皆刻云龙风虎之状,以火齐薄之⑥。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辉,霜文翠照,陆离眩目。
【注释】
①逗:洞穴。
②灵芝九龙池: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建。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
③神虎门:德阳殿(东汉洛阳北宫的正殿。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西门称神虎门。
④云龙门:德阳殿东门称云龙门。
⑤衡栿(fú):横梁。栿,房梁。
⑥火齐:一种宝珠名。亦指琉璃珠。薄:装饰。
【译文】
支流又流入石砌的下水道,注入灵芝九龙池。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规划修建宫殿,修理街道沟渠,要求探查所有隐蔽的处所,于是把盖在上面的石板打开来看,发现这条下水道完好无损,而且石工非常细致严密,不是今天所可比拟的,真是极其精良,于是就照旧留下使用。另一条支流从千秋门往南流经神虎门下,此门东对云龙门,两门的横梁上都雕刻着云龙风虎的图案,以琉璃珠装饰。每当朝阳初出、夕照西斜的时候,白色的纹理与青绿色交相辉应,光彩绚丽,令人眼花缭乱。
又南迳通门、掖门西①,又南流东转,迳阊阖门南。案《礼》,王有五门②:谓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路门一曰毕门③,亦曰虎门也。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④,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⑤,改雉门为阊阖门。昔在汉世,洛阳宫殿门题多是大篆⑥,言是蔡邕诸子⑦。自董焚宫殿⑧,魏太祖平荆州⑨,汉吏部尚书安定梁孟皇善师宜官八分体⑩,求以赎死⑪。太祖善其法,常仰系帐中爱玩之,以为胜宜官,北宫榜题⑫,咸是鹄笔,南宫既建⑬,明帝令侍中京兆韦诞以古篆书之⑭。皇都迁洛,始令中书舍人沈含馨以隶书书之⑮。景明、正始之年⑯,又敕符节令江式以大篆易之⑰。今诸桁榜题,皆是式书。
【注释】
①掖(yè)门:宫殿正门两旁的边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初学记》引《洛阳故宫记》,洛阳有南掖门、北掖门、东掖门、西掖门。此水所迳者,西掖门也。”
②五门: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
③路门:路寢(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门,即古代宫室最里层的门。
④上法:崇尚效法。洛阳南宫: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秦时洛阳已有南北宫。
⑤太极殿:宫殿名。魏晋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中。崇德殿:宫殿名。汉明帝时建造,后遭焚毁。
⑥大篆(zhuàn):字体名。亦称籀文或籀书。秦朝创制小篆以后把它叫大篆。笔画较繁复,与当时通行的而字体经过“省改”的小篆相区别。
⑦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⑧董:指董卓,字仲颖。东汉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权臣。
⑨魏太祖:指曹操。荆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在汉寿县(今湖南常德东北)。初平元年(190)刘表徙治襄阳(今湖北襄阳汉水南岸襄城区)。
⑩吏部尚书:官名。主诠选,例居各部尚书之首。梁孟皇:即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受书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并以善书,官至吏部尚书。后投曹操,在秘书以勤书自效。曹操以为胜过师宜官。当时洛阳宫殿题署,多是梁鹄书写。师宜官:东汉南阳人。汉灵帝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八分体:字体名。又称八分书。汉代隶书的别名。
⑪求以赎死:曹操欲以梁鹄为洛阳令,而以为北部尉。后梁鹄投奔刘表。曹操攻破荆州,募求梁鹄,梁鹄惧怕而自缚诣门请罪,在秘书以勤书自效。
⑫北宫:宫名。在今陕西西安。榜题:匾额的题写。榜,匾额,牌匾。
⑬南宫: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
⑭明帝:指三国魏明帝曹叡。韦诞:字仲将。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太仆韦端之子。有文才,善属辞章。太和中,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撰《魏书》。当时宫观匾额多为其所题写。
⑮中书舍人:官名。掌呈奏案,又掌诏命。为皇帝的近要之职。沈含馨:具体不详。
⑯景明:北魏宣武帝元恪(kè)的年号(500—503)。正始:元恪的另一个年号(504—508)。
⑰符节令:官名。西汉置,为少府属官。凡出命遣使掌给授符节。江式:字法安。陈留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人。北魏学者。撰集字书《古今文字》,未成而卒。
【译文】
又往南流经通门、掖门西面,又南流,转向东方流经阊阖门南面。按照《礼记》,帝王有五座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路门别名毕门,又叫虎门。魏明帝在洛阳南宫仿效太极而在汉崇德殿故址上建造太极殿,把雉门改为阊阖门。从前汉朝时候,洛阳宫殿门上的题字大多是大篆,据说是蔡邕等人所书。自从董卓焚烧了宫殿,魏太祖曹操平定荆州,汉吏部尚书安定梁孟皇擅长师宜官的八分体,请求以书法免他一死。太祖赏识他的书法,时常把他的字挂在帐中玩赏,以为胜过师宜官。北宫的题字,都是梁鹄的手笔。南宫建成后,明帝叫侍中京兆韦诞用古篆来题字。迁都洛阳后,才叫中书舍人沈含馨用隶书来题字。景明、正始年间,又下令符节令江式用大篆来替换。现在殿内梁上的匾额,都是江式题的字。
《周官》①:太宰以正月悬治法于象魏②。《广雅》曰③:阙,谓之象魏。《风俗通》曰④:鲁昭公设两观于门⑤,是谓之阙。从门,欮声。《尔雅》曰⑥:观谓之阙。《说文》曰⑦:阙,门观也。《汉官典职》曰⑧:偃师去洛四十五里⑨,望朱雀阙⑩,其上郁然与天连⑪,是明峻极矣。《洛阳故宫名》有朱雀阙、白虎阙、苍龙阙、北阙⑫,南宫阙也。
【注释】
①《周官》:即《周礼》。儒家经典之一。是书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见解不一。该书杂汇周王室官制及战国年间各国制度,附会儒家政治理想,增损排比而成,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等六篇。
②太宰:官名。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总管全国政务。象魏: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称阙、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③《广雅》:书名。三国魏张揖撰。为增广《尔雅》而作,篇目跟《尔雅》相同。清代学者王念孙著《广雅疏证》,成为训诂学的重要典籍。引文语见《广雅·释宫》。
④《风俗通》:书名。一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主要收录有关古代历史、风俗礼仪、山河泽薮、怪异传闻等内容。
⑤鲁昭公:姬姓,名裯。春秋时鲁国国君。鲁襄公卒。其后,其太子亦卒。鲁人立齐归之裯为君,是为鲁昭公。
⑥《尔雅》:书名。撰者不详。成书于西汉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按意义编排的词典。引文语见《尔雅·释宫》。
⑦《说文》:书名。即《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引文语见《说文解字·门部》。
⑧《汉官典职》:书名。即《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东汉蔡质撰。杂记汉官制及上书谒见礼式。
⑨偃师:即偃师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偃师。
⑩朱雀阙:东汉洛阳北宫的南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
⑪郁然:高耸的样子。郁,高出,高耸。
⑫《洛阳故宫名》:书名。《隋书·经籍志》不录。《太平御览引书目》有《洛阳故宫名》。具体不详。朱雀阙、白虎阙、苍龙阙、北阙:南宫的观阙名。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
【译文】
《周官》:太宰正月在象魏上张贴法令。《广雅》说:宫外的门阙叫象魏。《风俗通》说:鲁昭公在门口造了两座楼观,叫阙。阙字从门,音欮。《尔雅》说:楼观称为阙。《说文解字》说:阙,就是门口的楼观。《汉官典职》说:偃师离洛阳四十五里,远望朱雀阙,一派蓬勃的气象,就像与天相连似的,真是高大极了。《洛阳故宫名》有朱雀阙、白虎阙、苍龙阙、北阙,都是南宫的观阙。
《东观汉记》曰:更始发洛阳①,李松奉引②,车马奔,触北阙铁柱门,三马皆死③。即斯阙也。《白虎通》曰④: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今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⑤,上加复思⑥,以易观矣。《广雅》曰:复思谓之屏⑦。《释名》曰⑧:屏,自障屏也。罦思在门外。罦,复也。臣将入请事⑨,于此复重思之也。
【注释】
①更始:即西汉皇帝刘玄,字圣公。东汉光武帝刘秀族兄。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人。破王莽军队后被推为更始将军。不久立为天子,建元更始。后被赤眉将领谢禄派人杀害。
②李松:西汉更始帝刘玄的部下。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更始立,以司直李松行丞相事。后被赤眉军俘虏。奉引:为皇帝前导引车。
③三马皆死:按,以上事亦见《续汉书·五行志》。
④《白虎通》:书名。又名《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汉章帝建初四年(79),诏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由班固将讨论结果辑撰成书。
⑤象而魏之:仿效天宿而修建宫观。这里指在此颁布法令。
⑥复思:即罘罳(fú sī)、罦思。古代设在门外的一种屏风。
⑦复思谓之屏:语见《广雅·释宫》。
⑧《释名》:书名。东汉刘熙撰。该书运用声训的方式来探讨事物得名之由。是一部词源词典。引文语见《释名·释宫室》。
⑨请事:这里指向国君禀报事情。
【译文】
《东观汉记》说:更始帝从洛阳出发,李松导引车驾,拉车的马忽然狂奔起来,撞到北阙的铁柱门上,三匹马都死了。指的就是此阙。《白虎通》说:门为什么一定要有阙呢?阙是门的一种装饰,是用以区分地位尊卑之别的。现在阊阖门外两边建造了巨阙,与天上的星宿相对应,虽然没有依照礼法的规定,但也在这里颁布法令,上面加建罦思,以代替楼观。《广雅》说:罦思,指的是围屏。《释名》说:屏是用来遮蔽自己的。罦思立在门外。罦,就是复。臣子要进去报告时,到了这里可以再好好想一想。
汉末兵起,坏园陵罦思①,曰无使民复思汉也②。故《盐铁论》曰③:垣阙罦思④。言树屏隅角所架也。颖容又曰⑤:阙者,上有所失,下得书之于阙,所以求论誉于人,故谓之阙矣。今阙前水南道右,置登闻鼓以纳谏⑥。昔黄帝立明堂之议⑦,尧有衢室之问⑧,舜有告善之旌⑨,禹有立鼓之讯⑩,汤有总街之诽⑪,武王有灵台之复⑫:皆所以广设过误之备也。渠水又枝分,夹路南出,迳太尉、司徒两坊间⑬,谓之铜驼街⑭。旧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⑮。陆机云: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
【注释】
①园陵:据《汉书·王莽传》记载,这里的“园陵”指渭陵、延陵。
②无使民复思汉:让老百姓不再思念西汉王朝。《汉书·王莽传》:“遣使坏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复思也。”
③《盐铁论》:书名。西汉桓宽撰。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集天下贤良、文学六十余人,问民间疾苦,并召开讨论经济等问题的盐铁会议,会后桓宽集其所论成书。
④垣阙罦思:语见《盐铁论·散不足》。
⑤颖容:字子严。东汉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博学多通,屡征不就。著《春秋左氏条例》。
⑥登闻鼓:古时悬于朝堂外的鼓。民有冤情,允许击鼓上闻。
⑦黄帝立明堂之议:《云笈七签·轩辕本纪》:“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明堂图》。有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此楼之始也。帝依图制之,曰:合宫可以观其行也。乃立明堂之议,以观于贤也。”
⑧尧有衢(qú)室之问:指尧在衢室询问民意。《列子·仲尼第四》:“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⑨舜有告善之旌(jīng):舜设置鼓励百姓进呈善言的旗幡。一说尧设告善之旌。裴骃《史记集解》:“应劭曰:‘旌,幡也。尧设之五达之道,令民进善也。’如淳曰:‘欲有进者,立于旌下言之。’”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⑩禹有立鼓之讯:禹竖立大鼓以备告知民意。《淮南子·氾论训》:“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讯,告诉。
⑪汤有总街之诽:汤在大街上倾听百姓非议政事。《管子·桓公问》:“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诽,从旁指责过失。
⑫武王有灵台之复:武王在灵台接见禀报者。
⑬太尉、司徒两坊:即太尉坊和司徒坊。坊,官署名。
⑭铜驼街: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中。
⑮阊阖南街:阊阖门之南街。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阊阖门者,乃宫城正南之门,虽与城之西门阊阖门同名,而非一门。”
【译文】
汉朝末年四处纷纷起兵,把陵园的罦思都砸了,说是不使百姓复思汉朝。因此《盐铁论》说:垣阙罦思。这是说在边角上立屏风,架设起来的就是罦思。颖容又说:立阙的用意是,在上的如有错失,臣下可以写在阙上,是征求人们的批评的,所以叫阙。今天则在阙前水南的道路右边放了一面登闻鼓来听取下面的批评意见。从前黄帝曾商议建立明堂,尧在大路边造屋以广咨询,舜设置旗幡鼓励百姓进呈善言,禹设鼓征求民间意见,汤在大街上倾听百姓非议政事,武王在灵台接见禀报者:这些都是为了广泛征求批评意见而采取的措施。渠水又分支沿御道两旁往南流,从太尉、司徒两坊间流过,那条街叫铜驼街。从前魏明帝在阊阖南街放置了铜驼等兽的铸像。陆机说:铜驼高九尺,脊背高出太尉坊。
水西有永宁寺①,熙平中始创也②,作九层浮图③,浮图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④,取法代都七级⑤,而又高广之。虽二京之盛⑥,五都之富⑦,利刹灵图,未有若斯之构。按《释法显行传》⑧,西国有爵离浮图⑨,其高与此相状,东都西域⑩,俱为庄妙矣。其地是曹爽故宅⑪,经始之日,于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许,地壁悉累方石砌之,石作细密,都无所毁,其石悉入法用⑫。自非曹爽,庸匠亦难复制此。桓氏有言⑬,曹子丹生此豚犊⑭!信矣。渠左是魏、晋故庙地,今悉民居,无复遗墉也⑮。
【注释】
①永宁寺:北魏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建。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内。永熙三年(534)毁于火。
②熙平: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年号(516—518)。
③浮图:指佛塔。
④金露盘:为佛塔顶上所建的盘盖。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塔上所建重重之相轮。名为承露盘,谓承露之盘也,略云露盘。”
⑤代都:即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
⑥二京:指西汉都城长安与东汉都城洛阳。
⑦五都:三国魏时把长安、谯、许昌、邺、洛阳称为五都。
⑧《释法显行传》:书名。亦名《法显传》《佛国记》。释法显撰。后秦弘始元年(亦为晋隆安三年,399),法显等人自长安西行,历三十余国,抵天竺学习佛法。于晋义熙八年(412)回国。历叙所经各国山川风物,撰《佛国记》,为研究五世纪南亚次大陆各国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⑨爵离浮图:亦称雀离大清净、雀梨大寺。《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昭怙釐二伽蓝”季羡林等校注:“此字……意为轮,转义为寺院。其地址在今库车北苏巴什地方铜厂河两岸。”
⑩东都:此指东都洛阳的九层浮图。西域:此指西域的爵离浮图。
⑪曹爽:字昭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曹魏宗室、权臣,大司马曹真之子。起居自比皇帝。正始十年(249),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因谋反罪被诛族。
⑫入法用:用于佛寺的建造。
⑬桓氏:指桓范,字元则。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明臣,后被司马氏所杀。
⑭曹子丹生此豚犊:《资治通鉴·魏纪七》:“范至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发四方兵以自辅。爽疑未决……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㹠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曹子丹,即曹真,字子丹。曹操族子。豚犊,猪犊。骂人的话。
⑮遗墉:遗留下来的墙垣。墉,墙垣。
【译文】
水西有永宁寺,创建于熙平年间,造了一座九层宝塔,塔基方十四丈,从塔顶的金露盘到地面有四十九丈,是仿照代都的七层宝塔建造的,但造得更高大。虽然繁华如二京,富饶如五都,但那些都城里的寺院宝塔,却都不及这里雄伟。查考《释法显行传》,西域有爵离浮图,高与此塔相仿,那么东都与西域二塔,风姿的庄严精妙是可相媲美了。那地方原是曹爽的故居,开工那天,在寺院西南角掘出了曹爽的地下室,筑在地下约一丈深,四壁都用方整的石块砌叠而成,石工细致精密,一点都没有毁坏,这些石块就都拿来作为造塔之用。要不是曹爽,平庸的匠人也是难以复制的。因而桓范有句话说:曹子丹生了这没出息的畜生!确实如此。水渠左边是魏晋时的庙宇旧址,现在全都成了民居,连断垣残壁也不留了。
渠水又西历庙社之间①,南注南渠②。庙社各以物色辨方③。《周礼》,庙及路寝④,皆如明堂⑤,而有燕寝焉⑥,惟祧庙则无⑦。后代通为一庙,列正室于下,无复燕寝之制。《礼》:天子建国,左庙右社,以石为主,祭则希冕⑧。今多王公摄事,王者不亲拜焉。咸宁元年⑨,洛阳大风,帝社树折⑩,青气属天⑪,元王东渡⑫,魏社代昌矣⑬。渠水自铜驼街东迳司马门南⑭。魏明帝始筑,阙崩,压杀数百人,遂不复筑,故无阙门。南屏中旧有置铜翁仲处⑮,金狄既沦⑯,故处亦褫⑰,惟坏石存焉。自此南直宣阳门⑱,经纬通达⑲,皆列驰道⑳,往来之禁,一同两汉。曹子建尝行御街(21),犯门禁,以此见薄(22)。
【注释】
①庙社:这里指太庙和太社。太庙,帝王的祖庙。太社,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
②南渠:《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南渠即下穀水迳西明门左,枝渠东派入城之水。”
③物色:事物的形状。色,形状,样貌。
④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殿。用来处理政事等。
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地。凡朝会、祭祀、赏庆、选士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⑥燕寝: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
⑦祧(tiāo)庙:帝王远祖之庙。
⑧“天子建国”几句:语见《周礼·春官·小仲伯》:“小仲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主,神的牌位。希冕,即衣之冕。古代帝王祭社稷、五祀时所戴的与衣相配的礼冠。希,通“”。绣饰之衣。
⑨咸宁元年:275年。咸宁,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75—280)。
⑩社树: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
⑪青气:黑气。属(zhǔ):连缀,连接。
⑫元王:指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⑬魏社代昌:晋朝衰败,后魏昌兴。
⑭司马门:北宫城的南门。
⑮铜翁仲:《水经注·河水》:“案秦始皇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于临洮,长五丈余,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俗谓之翁仲矣。”后泛指铜像或石像。
⑯金狄:即铜翁仲。沦:沦落。
⑰褫(chǐ):脱落,毁坏。
⑱宣阳门:汉魏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⑲经纬:指道路。南北为经,东西为纬。
⑳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21)曹子建:即曹植,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
(22)见薄:被轻待,被轻视。按,以上事见《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译文】
渠水又往西流经太庙与社坛之间,往南注入南渠。太庙和社坛都凭各种事物来辨别方向。《周礼》:太庙和听政的路寝都和明堂一样,设有叫燕寝的内室,只有奉祀远祖的祧庙里没有。后代就笼统地只设一庙,在下方设置正室,不再有设燕寝的规制。《礼》:天子建都,左边设宗庙,右边立社坛,神位以石雕成,祭祀时穿饰之衣、戴礼冠。现在多由王公来主持,帝王本人一般不亲自去祭拜了。咸宁元年,洛阳刮大风,社坛的树折断了,一股青气直透天庭,于是元帝东渡,后魏就取代晋室而昌盛起来了。渠水从铜驼街往东流经司马门南边。魏明帝开始筑阙时,门阙崩塌下来,压死了数百人,于是就不再建筑,所以没有阙。门南屏风内从前放着铜翁仲,以后铜人被移走,旧址也废圮了,只留下一堆乱石。从这里往南直通宣阳门,道路纵横通达,都铺了驰道,往来通行的规定,完全与两汉时一样。曹子建曾从御街行走,违犯了门禁,因而受到冷落。
渠水又东迳杜元凯所谓翟泉北①,今无水。坎方九丈六尺②,深二丈余,似是人功而不类于泉陂③,是验非之一证也。又皇甫谧《帝王世纪》云④:王室定,遂徙居,成周小⑤,不受王都⑥,故坏翟泉而广之。泉源既塞,明无故处,是验非之二证也。杜预言:翟泉在太仓西南⑦。既言西南,于洛阳不得为东北,是验非之三证也。稽之地说,事几明矣,不得为翟泉也。渠水历司空府前,迳太仓南,出东阳门石桥下⑧,注阳渠⑨。
【注释】
①杜元凯:即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翟泉:一作狄泉。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隅。
②坎:坑穴,坑道。
③泉陂(bēi):天然形成的泉池。陂,池塘湖泊。
④皇甫谧《帝王世纪》: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魏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其《帝王世纪》,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
⑤成周: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营建。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至王城公园一带。
⑥受:接纳,容纳。
⑦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库。
⑧东阳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东面正东一门。汉称中东门,魏晋改称东阳门。
⑨阳渠:又名千金渠。原围绕汉魏故城(今河南洛阳东北)四周。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西筑堰穿渠引穀水东流,经汉魏洛阳故城,至今偃师东南入洛水,以通漕运。
【译文】
渠水又往东流经杜元凯所谓翟泉的北面,现在已经无水了。那地方的坑洼方圆九丈六尺,深两丈余,看来像是人工挖掘成的,不像泉穴,表明不是翟泉,这是第一个证据。此外皇甫谧《帝王世纪》说:皇室安定下来以后就迁都到成周,因成周太小,容纳不下皇家的都城,所以毁掉翟泉加以扩大。泉水已经填塞了,原来的地点分明早就不存在了,表明那不是翟泉,这是第二个证据。杜预说:翟泉在太仓西南。既说是西南,对洛阳说来就不应在东北,表明那不是翟泉,这是第三个证据。据地理典籍来考证,事情大致上可以搞清楚了,那不可能是翟泉。渠水流过司空府前,流经太仓南面,从东阳门石桥下流出,注入阳渠。
穀水自阊阖门而南迳土山东①。水西三里有坂②,坂上有土山,汉大将军梁冀所成③。筑土为山,植木成苑。张璠《汉记》曰④:山多峭坂,以象二崤⑤,积金玉。采捕禽兽,以充其中。有人杀苑兔者,迭相寻逐,死者十三人⑥。南出迳西阳门⑦。旧汉氏之西明门也⑧,亦曰雍门矣。旧门在南,太和中以故门邪出⑨,故徙是门,东对东阳门⑩。
【注释】
①阊阖门:为汉魏洛阳城西面由南向北之第三门。故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十二里之白马寺一带。
②坂:山坡,斜坡。
③大将军:官名。汉代为将军最高称号,多由贵戚担任,统兵征战并掌握政权,职位极高。梁冀: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子。梁商卒后梁冀继任大将军。先后立冲、质、桓三帝,权倾朝野。
④张璠《汉记》:张璠,西晋安定(今甘肃镇原)人。与郭颁等人为晋朝令史。撰《后汉纪》,记东汉史事。此书流传不广,较早散亡。
⑤象:效法,仿效。二崤:指东崤、西崤。在今河南洛宁西北。《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元和志》,二崤山又名嶔崟(qīn yín)山,在永宁县北二十八里。引《西征记》,自东崤至西崤山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
⑥死者十三人:按,以上事又见《后汉书·梁统传》附“梁冀传”。
⑦西阳门:北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东北)西面正西一门。
⑧西明门:该门汉称雍门,魏晋改为西明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洛阳伽蓝记》云:西面次北曰西阳门,汉曰雍门,魏晋曰西明门,高祖改为西阳门。”
⑨太和: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的年号(477—499)。
⑩东阳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东面正东一门。汉称中东门,魏晋改称东阳门。
【译文】
穀水从阊阖门往南流经土山东边。水西三里有一道山坡,坡上有土山,是汉朝大将军梁冀所造。梁冀积土成山,植树建造园林。张璠《汉记》说:山岭陡坡很多,就拿它来象征东、西两座崤山,在里面积聚了许多金银珠玉。又捕捉了各种飞禽走兽饲养在里面。有人杀了苑里的兔子,就不断地搜寻追捕,被杀的达十三人。水往南流,经西阳门流出。西阳门就是汉时的西明门,也叫雍门。旧门原在南面,太和年间因旧门斜出,所以把这座城门迁走,东边与东阳门相对。
穀水又南迳白马寺东①。昔汉明帝梦见大人②,金色,项佩白光。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③,写致经像④。始以榆欓盛经⑤,白马负图,表之中夏⑥。故以白马为寺名。此榆欓后移在城内愍怀太子浮图中⑦,近世复迁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轮东转⑧,创自此矣。
【注释】
①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西三里。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为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以白马驮经而得名。
②汉明帝:指东汉明帝刘庄。大人:巨人。
③天竺:古印度别称。亦称身毒、天笃等。
④写致:摹画而送达。写,摹画,绘画。致,送达,送至。
⑤榆欓(tǎng):榆木制作的装经盒。欓,盛物的器具,木桶。
⑥中夏:即中国。
⑦愍(mǐn)怀太子:名遹,字熙祖。西晋惠帝长子,母曰谢才人。幼而聪慧,深得武帝司马炎钟爱。惠帝即位,立其为皇太子。长大后,不修德业,性格刚奢残暴。贾后与贾谧密谋陷害其谋反,被黄门孙虑杀害。
⑧法轮:佛教谓佛说法圆通无碍,运转不息,能摧破众生的烦恼。这里指代佛教。
【译文】
穀水又往南流经白马寺东边。从前汉明帝梦见个金色巨人,颈上佩戴着白光。他询问诸大臣,有人回答道:西方有个大神,名叫佛,样子就同陛下梦见的一样,说不定就是佛呢?于是就遣使去天竺,抄写佛经、描绘佛像带回。起初用榆木盒子装经卷,以白马载负佛像,在中夏予以宣扬。所以就拿白马作为寺名。这些榆木经盒后来移到城内愍怀太子的宝塔中存放,近世又迁回到白马寺中。金光流照,佛法东转,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穀水又南迳平乐观东①。李尤《平乐观赋》曰②:乃设平乐之显观,章秘伟之奇珍。华峤《后汉书》曰③:灵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④,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奇兵骑士数万人,天子住大盖下。礼毕,天子躬擐甲胄⑤,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⑥,设秘戏以示远人⑦。故《东京赋》曰: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⑧,天马半汉⑨。应劭曰⑩:飞廉神禽⑪,能致风气,古人以良金铸其象。明帝永平五年⑫,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今于上西门外无他基观,惟西明门外独有此台,巍然广秀,疑即平乐观也。又言皇女稚殇,埋于台侧,故复名之曰皇女台⑬。晋灼曰⑭: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董卓销为金用⑮,铜马徙于建始殿东阶下⑯。胡军丧乱,此象遂沦⑰。
【注释】
①平乐观:又称平乐馆。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西。
②李尤《平乐观赋》:李尤,字伯仁。广汉雒县(今四川广汉北)人。文章有司马相如、扬雄之风。其《平乐观赋》,《艺文类聚》卷六十三有收录。
③华峤《后汉书》:华峤,字叔骏。西晋平原高唐(今山东高唐)人。删定“烦秽”的《东观汉记》为《后汉书》(一称《汉后书》)九十七篇,叙东汉二百年史事,时称“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
④灵帝:东汉皇帝刘宏。
⑤擐(huàn):贯穿,穿上。甲胄(zhòu):铠甲和头盔。胄,古代作战时所戴的头盔。
⑥匝(zā):周。
⑦秘戏:奇妙之戏。犹今杂技。
⑧龙雀:此指飞廉。蟠蜿(pán wān):盘曲的样子。
⑨天马:此指骏马。半汉:跋扈的样子。这里形容骏马恣睢纵驰的神态。
⑩应劭: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东汉末学者。撰有《风俗通义》《汉官仪》《地理风俗记》等。
⑪飞廉:一种能致风的神禽名。
⑫永平五年:62年。永平,东汉明帝刘庄的年号(58—75)。
⑬皇女台:当在洛阳平乐观附近。《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皇女台。”
⑭晋灼: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晋尚书郎。撰《汉书集注》《汉书音义》。
⑮董卓:字仲颖。东汉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权臣。销:熔化金属。
⑯建始殿:宫殿名。三国魏文帝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部。
⑰此象:这里指铜马等物件。沦:丧失。
【译文】
穀水又往南流经平乐观东边。李尤《平乐观赋》说:于是建立了显赫的平乐观,把秘藏的奇珍公之于世。华峤《后汉书》说:灵帝在平乐观下筑了个大坛,坛上竖起十二重五彩华盖,高十丈。在大坛东北又筑了个小坛,又竖起九重华盖,高九丈。又调动了奇兵骑士数万人排成队伍,皇帝则坐在大华盖底下。典礼完毕之后,皇帝亲自穿上盔甲,号称无上将军,在列阵中走了三圈然后回去,并演杂技之戏向远国之人炫耀。所以《东京赋》说:西边有平乐会场,有龙雀蟠绕,骏马纵驰,给远方来客观看。应劭说:飞廉神禽能刮风,古人用优质金属给它铸像。明帝永平五年,长安迎取飞廉和铜马,放在上西门外的平乐观里。现在上西门外并没有别的楼观基址,只有西明门外留有这座土台,显得高大巍峨,也许就是平乐观了。又说皇帝的女儿幼时就夭折了,埋葬于台旁,所以又叫皇女台。晋灼说:飞廉,身子是鹿,头却像雀,有角,长着蛇的尾巴,豹的斑纹。董卓把它熔化了,铸成钱币使用,而把铜马搬到建始殿东阶下。胡军入侵,战乱中铜马等物也丧失了。
穀水又南迳西明门①,故广阳门也。门左枝渠东派入城,迳太社前,又东迳太庙南,又东于青阳门右下注阳渠②。穀水又南,东屈迳津阳门南③,故津门也。昔洛水泛泆漂害者众④,津阳城门校尉将筑以遏水⑤,谏议大夫陈宣止之曰⑥:王尊臣也⑦,水绝其足,朝廷中兴,必不入矣。水乃造门而退。
【注释】
①西明门: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东北)西面正西一门。汉称雍门,魏晋改为西明门。
②青阳门:《洛阳伽蓝记》:“(洛阳)东面有三门:北头第一门曰建春门,次南曰东阳门,次南曰青阳门。”杨勇校笺:“汉曰望京门,魏晋曰清阳门,高祖改为青阳门。”
③津阳门:汉魏洛阳城南城西头第一门。本名津门,魏晋改为津阳门。
④泛泆(yì):同“泛溢”。泛滥漫溢。漂害:冲毁损害。
⑤城门校尉:官名。汉武帝征和二年(前191)置。掌京师城防。
⑥谏议大夫:官名。负责向皇帝进谏。陈宣:具体不详。
⑦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今河北高阳)人。据《汉书·王尊传》,河水泛滥,王尊身先士卒,亲临治水。先投白马祀水神,后又亲执圭璧,欲以身填堤决,吏民数千人叩首而止。又露宿河岸,至河水退方还。
【译文】
穀水又往南流经西明门,就是旧时的广阳门。此门左边,一条支渠往东分出,流入城中,经过太社前面,又往东流经太庙南面,又往东流,在青阳门右边注入阳渠。穀水又南流,转向东边流经津阳门南,这就是旧时的津门。从前洛水泛滥,被洪水冲走淹死的人很多,津阳城门校尉打算筑堤防水,谏议大夫陈宣劝阻他说:王尊是臣子,水漫到他的脚上就停止了,朝廷也就振兴起来,水一定不会入城的。果然水到城门就退了。
穀水又东迳宣阳门南①,故苑门也。皇都迁洛,移置于此,对阊阖门南,直洛水浮桁②。故《东京赋》曰:溯洛背河③,左伊右瀍者也④。夫洛阳考之中土,卜惟洛食⑤,寔为神也⑥。门左即洛阳池处也。池东,旧平城门所在矣⑦,今塞。北对洛阳南宫,故蔡邕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属⑧,郊祀法驾所由从出⑨,门之最尊者。《洛阳诸宫名》曰⑩:南宫有謻台、临照台。《东京赋》曰:其南则有謻门曲榭⑪,邪阻城洫。注云⑫:謻门,冰室门也;阻,依也;洫,城下池也。皆屈曲邪行,依城池为道。故《说文》曰: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矣⑬。謻门即宣阳门也,门内有宣阳冰室⑭。《周礼》有冰人⑮,日在北陆而藏之⑯,西陆朝觌而出之⑰。冰室旧在宣阳门内,故得是名。门既拥塞,冰室又罢。
【注释】
①宣阳门:汉魏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②浮桁(háng):连船而成的浮桥。
③溯洛:朝向洛水。溯,向着,朝向。河:即河水。
④伊:即伊水。洛水的支流。源出河南栾川伏牛山北麓,东北流至偃师南入洛水。瀍:即瀍水。源出今河南洛阳西北,东南流经洛阳旧城东入洛水。
⑤卜: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食:龟卜术语。食墨的省称。指灼龟时龟兆与事先画好的墨画相合,为吉兆。
⑥寔(shí)为神也:《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神’下当有‘都’字。”神都,神异之京城。译文从之。
⑦平城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续汉书·百官志》:雒阳城正南一门曰平城门。即下平门。”
⑧连属(zhǔ):连接。属,连缀,连接。
⑨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郊谓大祀,祀为群祀。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
⑩《洛阳诸宫名》:书名。具体不详。
⑪謻(yí)门:即宣阳门。汉魏洛阳城南城东起第三门。榭:建在高台上的木屋。
⑫注:此指薛综的《东都赋》注。
⑬“隍”几句:语见《说文·阜部》。
⑭宣阳冰室:《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御览》六十八引陆机《洛阳记》,冰室在宣阳门内,恒有冰,天子用赐王公众官。《洛阳伽蓝记》,太社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
⑮冰人:即凌人。掌藏冰和出冰之事。《周礼·天官·凌人》:“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⑯北陆: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
⑰西陆:即昴宿。位在西方,为二十八宿之一。朝觌(dí):早上看见。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宣阳门南,这就是旧时的苑门。迁都洛阳后,把城门移到这里,与阊阖门相望,南面正对洛水浮桥。所以《东京赋》说:上溯洛水,背靠河水,左有伊水,右有瀍水。洛阳这地方,在中原地区进行考察,占卜时只有洛邑为吉,实在是个有神灵祐护的京都。门的左边就是洛阳池旧址。池东就是旧时平城门所在的地方,现在已经堵塞了。此门北对洛阳南宫,所以蔡邕说: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殿相连通,皇帝去郊外祭天地时,车驾都是从此门出去的,在诸门中最为尊贵。《洛阳诸宫名》说:南宫有謻台与照台相对。《东京赋》说:其南则有謻门曲榭,邪阻城洫。注说:謻门是藏冰室的门;阻,是依傍的意思;洫,就是城墙底下的护城河。謻门的台榭,都是弯弯曲曲地偏斜伸展,依傍着护城河铺路。《说文解字》说:隍,就是护城河。有水称池,无水称隍。謻门就是宣阳门,门内有宣阳冰室。《周礼》中有掌管冰室的人,太阳的轨道移到北方虚宿的位置时,就采冰入藏;移到西方昴宿的位置,黎明看到星星出现时,就取出藏冰。冰室从前在宣阳门内,所以叫宣阳冰室。宣阳门早已封死,冰室也取消了。
穀水又迳灵台①,北望云物也②。汉光武所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尝宴于此台③,得鼮鼠于台上④。亦谏议大夫第五子陵之所居⑤。伦少子也⑥,以清正。洛阳无主人,乡里无田宅,寄止灵台⑦,或十日不炊。司隶校尉南阳左雄、尚书庐江朱孟兴等⑧,皆伦故孝廉功曹,各致礼饷⑨,并辞不受。永建中卒⑩。
【注释】
①灵台:台名。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南。与明堂、辟雍同为东汉都城洛阳“三雍”。职掌类似天文台,属太史令管辖。
②望:观察,观看。云物:天空的云气变化。
③世祖:即汉光武帝刘秀。
④鼮(tíng)鼠:一种豹纹鼠。
⑤第五子陵:即第五颉,字少陵。第五伦少子。
⑥伦:即第五伦,字伯鱼。东汉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以正直廉洁见称。
⑦寄止:寄居。
⑧左雄:字伯豪。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东北)人。朱孟兴:一作朱建、孟兴。具体不详。
⑨礼饷:以礼物和食物等馈赠。饷,馈食于人。
⑩永建: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26—132)。
【译文】
榖水又流经灵台北边,这座台是用以观测天文气象的。灵台是汉光武帝所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世祖曾在台上开设宴会,捉住一只鼮鼠。谏议大夫第五子陵也曾住过这里。第五子陵是第五伦的小儿子,以清廉刚正闻名。他的家人不在洛阳,在家乡也没有田园宅第,就栖身于灵台,有时甚至接连十天不烧饭。司隶校尉南阳左雄、尚书庐江朱孟兴等,都是第五伦从前所推荐的孝廉和功曹,两人都送了礼品和食物给他,他都辞谢了,没有接受。他死于永建年间。
穀水又东迳平昌门南①,故平门也。又迳明堂北,汉光武中元元年立②。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③。蔡邕《月令章句》同之④。故引水于其下为辟雍也⑤。
【注释】
①平昌门: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东北)南面东起第二门。汉名平门或平城门,魏晋改为平昌门。
②中元元年:56年。中元,即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建武中元(56—57)。
③九室: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王聘珍解诂:“《隋书·牛弘传》引蔡邕《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重隅:角屋。十二堂:十二间正厅。堂,建于高台基之上的厅房。
④蔡邕《月令章句》:蔡邕所撰以说明《礼记·月令》篇之作。共十二卷。今佚。
⑤辟(bì)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多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平昌门南面,就是旧时的平门。又流经明堂北面,明堂建于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它的结构是上圆下方,内有九室、角屋和十二堂。蔡邕《月令章句》的说法也相同。从前引水到堂下,建成辟雍。
穀水又东迳开阳门南①。《晋宫阁名》曰②:故建阳门也③。《汉官》曰④: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来在楼上⑤。琅琊开阳县上言⑥: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使来识视,良是,遂坚缚之,因刻记年、月、日以名焉。何汤字仲弓⑦,尝为门候⑧,上微行夜还,汤闭门不内⑨,朝廷嘉之。
【注释】
①开阳门:《洛阳伽蓝记》“自叙”:“(洛阳)南面有三门:东头第一曰开阳门。初,汉光武迁都洛阳,作此门始成,而未有名。忽夜中有柱自来在楼上,后琅琊郡开阳县言:南门一柱飞去。使来视之,则是也。遂以开阳为名。自魏及晋因而不改,高祖亦然。”
②《晋宫阁名》:书名。具体不详。《艺文类聚》《初学记》《文选》注多引之。
③建阳门:汉魏洛阳城东面北头第一门。在今河南洛阳东北。东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晋孝武帝司马炎之郑太后讳春,故改建春门为建阳门。
④《汉官》:书名。即《汉官仪》。东汉应劭撰。记载汉官名称、职掌、俸秩及玺绶制度等。
⑤宿昔:夜晚,夜里。
⑥琅琊:即琅琊郡,又作琅邪郡。秦置。治所在琅邪县(今山东青岛黄岛区西南琅琊镇)。西汉移治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东汉建初五年(80)改琅邪国,移治开阳县。开阳县: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北十五里鄅古城。东汉为琅邪国都。
⑦何汤:字仲弓。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经明行修,光武帝使其以《尚书》授太子。
⑧门候:汉代掌京城十二门的守门官。
⑨内:同“纳”。接纳。
【译文】
榖水又往东流经开阳门南面。《晋宫阁名》说:这就是从前的建阳门。《汉官仪》说:开阳门初建成时,还没有命名,忽然有一根柱子在楼上出现。琅琊开阳县上报:县南城门一根柱子飞走了。光武帝叫他们来辨认,果然就是那根飞走的柱子,于是就把它牢牢地捆住,并刻上年、月、日,名为开阳门。何汤字仲弓,曾当过守门人,皇上微服出行到夜间回来,何汤紧闭城门不让他进来,朝廷因而嘉奖他。
又东迳国子太学石经北①。《周礼》有国学②,教成均之法③。《学记》曰④:古者,家有塾,党有庠⑤,遂有序⑥,国有学⑦。亦有虞氏之上庠、下庠⑧,夏后氏之东序、西序⑨,殷人之左学、右学⑩,周人之东胶、虞庠⑪。《王制》云⑫:养国老于上庠⑬,养庶老于下庠⑭,故有太学、小学⑮,教国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置太学于国子堂⑯。东汉灵帝光和六年⑰,刻石镂碑载五经⑱,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
【注释】
①国子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石经: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始见于汉代。
②国学: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
③成均之法:一说指礼仪法度。
④《学记》:《礼记》篇名。杂记秦汉以前的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
⑤党:古代一种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党。庠(xiáng):周朝称学校为庠。
⑥遂:古代统辖五县的行政地区。序:商朝称学校为序。
⑦学:国家设立的学校称为国学。
⑧有虞氏:古部落名。传说其首领舜受尧禅,都蒲坂。故址在今山西永济东南。上庠:虞舜时的大学。下庠:虞舜时的小学。
⑨夏后氏:指禹受禅而建立的夏朝。东序: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西序:夏代小学名。
⑩左学:相传为殷代的小学。右学:亦称太学。设于京城的国家最高学府国学。
⑪东胶:周朝的大学。虞庠:周朝的小学。
⑫《王制》:《礼记》篇名。是指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学校等方面的典章制度。
⑬国老: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
⑭庶老:指告老退休的士人。
⑮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早在西周时就有“小学”的说法,此前则为下庠、西序、左学、虞庠等不同名称。
⑯国子堂:即当时太学的国子讲堂。
⑰光和六年:183年。光和,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8—184)。
⑱刻石镂碑载五经:据《洛阳记》记载,当时刊刻了《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等五部儒家典籍。
【译文】
榖水又往东,流经国子太学石经的北面。《周礼》有国学,教授礼仪法度。《礼记·学记》记载:古代家庭里有私塾,一党之中有庠,一遂之中有序,国家则有国学。也就是虞舜时的上庠、下庠,夏时的东序、西序,殷商时的左学、右学,周朝时的东胶、虞庠。《礼记·王制》记载:把退休的卿、大夫供养在上庠,把士人的老者供养在下庠,所以有太学、小学来教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为国子。汉魏以来,在国子堂东边设置太学。东汉灵帝光和六年,把五经雕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学讲堂前面,都在东侧。
蔡邕以熹平四年①,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②,奏求正定《六经》文字③。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④,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
【注释】
①熹平四年:175年。熹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2—178)。
②堂谿典:姓堂谿,名典。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东汉经学家。杨赐:字伯献。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马日(mì dī):马融族孙,字翁叔。汉献帝时位至太傅。张驯:字子俊。济阴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人。韩说:字叔儒。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单飏(yáng):字武宣。山阳湖陆(今山东鱼台)人。以孤特清苦自立,善明天官算术。
③六经:谓《诗》《书》《礼》《易》《乐》《春秋》。
④书丹:用朱砂写字。丹,朱砂。
【译文】
熹平四年,蔡邕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上奏请求订正确定六经文字,灵帝应允了他们的请求。于是蔡邕亲自用朱砂写在碑上,叫工匠去雕刻,碑成后就立在太学门外。于是后来的儒生学者,就都以此作为标准。石碑刚建立时,前来观看和临摹的人们,每天乘坐的车子多达千余辆,把街道巷路都填满堵塞了。现在碑上都刻着蔡邕等人的姓名。
魏正始中①,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②。古文出于黄帝之世,仓颉本鸟迹为字③,取其孳乳相生④,故文字有六义焉⑤。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⑥,古文绝矣。鲁恭王得孔子宅书⑦,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⑧,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言大篆出于周宣之时⑨,史籀创著⑩。平王东迁⑪,文字乖错,秦之李斯及胡母敬⑫,又改籀书⑬,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然许氏《字说》专释于篆⑭,而不本古文,言古隶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无会剧务。故用隶人之省⑮,谓之隶书。或云即程邈于云阳增损者⑯,是言隶者,篆捷也。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傅弘仁说⑰,临淄人发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隐为隶字⑱,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⑲,惟三字是古,余同今书。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
【注释】
①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
②古:字体名。即古文。指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区别于秦国通行的篆书。篆:字体名。即篆文。秦相李斯等取大篆稍加整理简化而成的笔画较简省的篆书,也叫秦篆。隶:字体名。即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当时通行的字体。三字石经:通称三体石经,亦称正始石经。三国魏正始二年(241),邯郸淳用古文、篆文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的经书。
③仓颉(jié):一作苍颉。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实则为古代整理汉字的代表者。
④孳乳相生:指仿效飞鸟的足迹发展演变而创造文字。
⑤六义:指文字学上的“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造字、用字法。
⑥焚烧先典:指秦始皇焚书一事。秦始皇在位时,丞相李斯反对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建议除秦国史书、医药、卜筮、种树书外,民间所藏《诗》《书》和诸子百家书一律焚毁。秦始皇采纳了这一建议。
⑦鲁恭王:即刘馀。西汉景帝之子,汉哀帝刘欣之父。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⑧科斗书:字体名。亦称科斗文、科斗篆。因以竹、木蘸墨或漆作书,笔道起笔处粗,收笔处细,状如蝌蚪,故名。
⑨大篆:字体名。亦称籀文或籀书。秦朝创制小篆以后把它叫大篆。笔画较繁复,与当时通行的而字体经过“省改”的小篆相区别。周宣:即周宣王姬静(一作靖),周厉王姬胡之子。
⑩史籀(zhòu):相传为周宣王太史。善书,后世有人以其为大篆的创始者。
⑪平王东迁: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西),为东周的开始。
⑫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从荀子学帝王之术。秦朝建立,秦始皇任其为丞相。李斯力主废分封、立郡县,焚书坑儒,提倡“书同文、车同轨”,明定法律。胡母敬:一作胡毋敬。秦始皇时太史令。取史籀大篆,颇省改,作《博学篇》七章,是小篆体的代表之作。
⑬籀书:字体名。即大篆。
⑭许氏《字说》:即许慎《说文解字》。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其《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
⑮隶人:指胥吏。掌管文书的小官吏。
⑯程邈:下杜(今陕西西安南)人。秦时胥吏抄写文书,因感小篆难写,遂应用一种简易的书写体。他加以搜集整理,后世遂有程邈创造隶书之说。秦时云阳:即云阳县。秦置。治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
⑰孙畅之:南朝宋时官吏,官至奉朝请。青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傅弘仁: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表弟。
⑱前和:棺材的前额。隐:凸起,高出。
⑲齐太公:亦称吕望、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吕尚,周文王得之于渭滨,后辅佐周武王管理朝政。分封于齐,为齐之始祖。胡公:具体不详。
【译文】
魏正始年间,又立了用古文、篆文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的三体石经。古文是黄帝时创造出来的,仓颉仿效飞鸟的足迹发展演变而制造汉字,所以文字有六书的造字规律。自从秦朝采用篆书、焚烧了前朝的典籍以来,古文就灭绝了。鲁恭王在孔子故宅里发现了一批古代经书,当时不知道有古文,把它们称为蝌蚪文,大概是因形状像蝌蚪,于是就仿照这种字体。据说大篆开始于周宣王之时,是史籀创造的。平王东迁后,文字错乱,秦时李斯和胡母敬又把籀书加以改造,称为小篆,于是就有了大篆和小篆。然而许慎的《说文解字》,专门解释小篆,而不以古文为依据,并说古代隶书起源于秦代,小篆笔画繁多,不适应繁忙的政务,所以就采用那些掌管文书的小官吏们的简笔字体,称之为隶书。也有人说,这是程邈在云阳增减笔画而成,称为隶书,是小篆的便捷写法。孙畅之曾听青州刺史傅弘仁说,临淄人发掘古墓,挖出了一口铜棺,铜棺前额外侧凸起有隶字,说是齐太公六世孙胡公的棺椁,只有三个字是古文,其余都与今文相同。这就证明隶书自古就有,并非创始于秦代。
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①,石经古文,转失淳法。树之于堂西,石长八尺,广四尺,列石于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广三十丈。魏明帝又刊《典论》六碑②,附于其次③。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④,在讲堂西,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堂谿典等名⑤。太学弟子赞复一碑⑥,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⑦,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⑧,年积毁坏。永建六年九月⑨,诏书修太学,刻石记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⑩,表里镂字,犹存不破。
【注释】
①邯郸淳:淳一名竺,字子叔。颍川(今河南长葛)人。博学有才章。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皆敬异之。
②《典论》:书名。三国魏曹丕为太子时所著。原有二十二篇,后大都亡佚。其中《论文》一篇收入梁萧统《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
③次:旁边。
④《太学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御览》五百八十九引《西征记》,太学赞碑一所,汉建武中立。即机所言之碑也。”
⑤韩说:字叔儒。东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
⑥太学弟子赞碑:具体不详。
⑦阳嘉元年:132年。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32—135)。
⑧建武二十七年:51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⑨永建六年:131年。永建,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126—132)。
⑩刻颂:镌刻颂文。颂,文体名。以颂扬为宗旨的韵文。
【译文】
魏初,传习古文的人是邯郸淳培养出来的,但石经的古文却不依邯郸淳的笔法。石经碑文立于厅堂西边,碑长八尺,宽四尺,排列在下面,碑共四十八块,从头到尾排开长达三十丈。魏明帝又刻了六块《典论》碑文,附在旁边。陆机说:又有一块太学赞碑,在讲堂西头,碑下有石龟碑座,刻着蔡邕、韩说、堂谿典等人姓名。又有一块太学弟子赞碑,在外门中间。现在这两块碑都不存了。石经以东有一块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所立,碑文说:建武二十七年创建太学,年久逐渐毁坏。永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建太学,刻碑记年,共费人工十一万二千,阳嘉元年八月竣工。碑的南面刻了颂词,正反两面刻的字都还完好无损。
汉石经北有晋辟雍行礼碑①,是太始二年立②,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③,谅用怃焉④!考古有三雍之文⑤,今灵台、太学⑥,并无辟雍处。晋永嘉中⑦,王弥、刘曜入洛⑧,焚毁二学⑨,尚仿佛前基矣。
【注释】
①晋辟雍行礼碑:《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晋书·武帝纪》,泰始年十一月,幸辟雍,行乡饮酒之礼。二年,无辟雍行礼事。近洛阳出土有晋辟雍碑,文云:泰始三年十月始行乡饮酒、乡射礼,六年正月又奏行大射礼……所云泰始三年十月事,即此《注》所指,足征二年为三年之讹。”
②太始二年:据上注,二年为三年之讹。太始三年,267年。太始,即泰始,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65—274)。译文从之。
③驾言:传言,托言。驾,传。
④怃(wǔ)焉:怅然失意的样子。
⑤三雍:即辟雍、明堂、灵台。
⑥灵台、太学:《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古人或以为明堂、辟雍同处,或以为灵台、辟雍异名同实,或以为太学即辟雍,郦氏似不用应劭说,但就上文所叙者言之,明堂有辟雍,而灵台、太学无之也。”
⑦永嘉:西晋怀帝司马炽(chì)的年号(307—312)。
⑧王弥:东莱(今山东莱州)人。晋惠帝末年,集众为寇,有众数万。后投刘渊,为寇晋前驱。与刘曜共陷洛阳,纵兵大掠,幽帝辱后,死者三万余人。刘曜:字永明。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
⑨二学:辟雍和太学。
【译文】
汉石经北面,有晋辟雍行礼碑,是泰始三年所立,已经拦腰折断了。但时代已变,物换星移,石经也已残缺不齐了,至今所存不过半数,要想把它永远流传下去,实在不免令人失望了!查考典籍,古代有辟雍、明堂、灵台,即所谓三雍,但今天有灵台、太学,却没有辟雍所在之处。晋永嘉年间,王弥、刘曜打进洛阳,焚毁了二学,但遗址依稀仍在。
穀水于城东南隅枝分北注,迳青阳门东,故清明门也①,亦曰税门,亦曰芒门。又北迳东阳门东②,故中东门也。又北迳故太仓西③。《洛阳地记》曰④:大城东有太仓,仓下运船常有千计。即是处也。又北入洛阳沟⑤。
【注释】
①清明门:《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洛阳伽蓝记》,东面次南有青阳门,魏晋曰清明门,高祖改为青阳门。”
②东阳门:《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续汉书·百官志》,洛阳城有中东门。《洛阳伽蓝记》,东面次南曰东阳门,汉曰东中门(实为中东门)……魏晋曰东阳门,高祖因而不改。”
③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库。晋时的太仓在东阳门外。
④《洛阳地记》:疑为陆机的《洛阳记》。
⑤洛阳沟:《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洛阳沟即上穀水自城北屈南迳建春门乐里道者,此水自城西迳城南。”
【译文】
穀水在城东南角分支北流,经过青阳门东面,就是旧时的清明门,又称税门,也叫芒门。又往北流经东阳门东边,就是旧时的中东门。又往北流经旧时的太仓西边。《洛阳地记》说:大城东有太仓,仓下运粮船只常以千计,说的就是此处。又往北流入洛阳沟。
穀水又东,左迤为池①。又东,右出为方湖②。东西百 九十步,南北七十步,故水衡署之所在也③。
【注释】
①左迤(yǐ)为池:《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池在故洛阳城(今河南洛阳东北)东。”迤,曲折延伸。
②方湖:《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湖在故洛阳城东。”
③水衡署:即水衡都尉的官署。汉武帝时置。掌上林苑内诸事,其职较复杂。《汉书》应劭注:“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
【译文】
穀水又东流,向左边流出积成池沼。又东流,向右边流出成为方湖。方湖东西一百九十步,南北七十步,从前水衡署就在这里。
穀水又东南转屈而东注,谓之阮曲①,云阮嗣宗之故居也②。
【注释】
①阮曲: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洛阳城东。
②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
【译文】
穀水又东流,向南转弯,然后折回往东流,这一段叫阮曲,据说是阮嗣宗故居的所在地。
穀水又东注鸿池陂①。《百官志》曰②:鸿池,池名也。在洛阳东二十里,丞一人,二百石③。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溜迳通④。故李尤《鸿池陂铭》曰⑤:鸿泽之陂,圣王所规,开源东注,出自城池也。
【注释】
①鸿池陂:又作鸿池、洪池。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东与偃师西之间。
②《百官志》:此当为晋秘书监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内容。《续汉书》记载东汉一代史实,为纪、志、传三体,多散佚,唯存八志,南朝宋时为后人补入范晔《后汉书》中而流传至今。
③石: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
④水溜:水流。
⑤李尤《鸿池陂铭》:一作《洪池铭》。李尤,字伯仁。东汉广汉雒县(今四川广汉)人。文章有司马相如、扬雄之风。
【译文】
穀水又往东注入鸿池陂。《百官志》说:鸿池是池名。在洛阳以东二十里,有丞一人,薪俸二百石。池东西一千步,南北一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走向的横塘,水流可以相通。所以李尤《鸿池陂铭》说:鸿泽的陂塘,是圣王所筑,引水往东流注,从城池中流出。
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①。《晋后略》曰②:成都王颖使吴人陆机为前锋都督③,伐京师。轻进,为洛军所乘,大败于鹿苑④,人相登蹑⑤,死于堑中及七里涧⑥,涧为之满。即是涧也。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⑦。昔孙登不欲久居洛阳⑧,知杨氏荣不保终⑨,思欲遁迹林乡,隐沦妄死,杨骏埋之于此桥之东,骏后寻亡矣⑩。《搜神记》曰⑪:太康末⑫,京洛始为《折杨》之歌⑬,有兵革辛苦之辞。骏后被诛,太后幽死⑭,折杨之应也。凡是数桥,皆累石为之,亦高壮矣,制作甚佳,虽以时往损功,而不废行旅。朱超石《与兄书》云⑮:桥去洛阳宫六七里⑯,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⑰。题其上云: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就功⑱,日用七万五千人,至四月末止。此桥经破落,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
【注释】
①七里涧: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东受穀水,东流至今偃师西复入穀水。
②《晋后略》:书名。又作《晋后略记》。《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隋志》,《晋后略记》五卷,晋下邳太守荀绰撰。《晋书》本传称,绰撰《晋后书》十五卷,‘十’字衍。两《唐志》并作五卷,可证。”
③成都王颖:即司马颖,字章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第十六子。封成都王。前锋都督:先行部队的军事长官。因行军而设。
④鹿苑:当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附近。
⑤蹑:踩踏。
⑥堑(qiàn):深沟。
⑦旅人桥:亦称七里涧桥。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东七里。西晋泰始十年(274)筑。
⑧孙登:字公和。汲郡共县(今河南辉县市)人。三国魏隐士。无家属,隐于郡北土山窟。夏则编草为裳,冬则披发自覆。
⑨杨氏:即杨骏,字文长。西晋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晋武帝立,以后父超迁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晋武帝疾笃,后奏以骏辅政。晋惠帝即位,骏总朝政,遍树亲党。贾后惮骏,遂秘旨诛之,夷三族。
⑩寻:不久,很快。
⑪《搜神记》:书名。晋干宝有感于生死之事,多采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撰著而成。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⑫太康: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
⑬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折杨》之歌:晋时俗曲名。《晋书·五行志》:“太康末,京洛为《折杨柳》之歌。其曲始有兵革苦辛之辞,终以擒获斩截之事。是时三杨贵盛而被族灭。太后废黜幽死中宫。折杨柳之应也。”
⑭太后:指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骏女。名芷,字季兰。咸宁二年(276)立为皇后。有妇德,遭太子妃贾氏妒忌。武帝崩,惠帝继位,尊为皇太后。贾后弄权,借故族灭杨骏,并将皇太后废为庶人。幽死:囚禁而死。
⑮朱超石《与兄书》:朱超石写给兄长朱龄石的书信。朱超石,沛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朱龄石弟。果锐善骑乘,虽出自将家,兄弟并娴习尺牍。后归刘裕,为徐州主簿。终与兄龄石俱为赫连勃勃所杀。兄:即朱龄石。字伯兒。有武干,又熟练吏职,深受刘裕亲委。随刘裕伐蜀,为元帅,一战克捷。后关中扰乱,刘裕遣其弟朱超石慰劳河、洛。始至蒲坂,值其兄朱龄石自长安东走至曹公垒,超石济河就之,与龄石俱没被杀。
⑯桥:《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桥在故洛阳城东。”洛阳宫:三国魏修。在今河南洛阳东北汉魏故城北部。
⑰受:容纳。大舫(fǎng):大船。
⑱太康三年:282年。太康,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
【译文】
水又东流,在左边汇合七里涧。《晋后略》说:成都王司马颖派吴人陆机为前锋都督,出兵讨伐京师。因为他轻率冒进,被洛阳军队乘机攻击,在鹿苑打了个大败仗,士兵自相践踏,在护城河和七里涧死了很多人,把涧都填满了。指的就是这条涧。涧上有石桥,就是旅人桥。从前孙登不想在洛阳久住,他知道杨氏眼前虽然荣华富贵,但不会有好结果,因而想退隐到乡野山林里去,终于默默无闻地死去了,杨骏把他埋葬在这座石桥的东边,不久以后杨骏也死了。《搜神记》说:太康末年,京城洛阳开始唱《折杨》之歌,歌中有描写战争之苦的词句。杨骏后来被杀,太后也被幽禁而死。“折杨”真的应验了。这里的几座桥都是用石块砌成的,巍峨壮丽,石工制作也极好,虽然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略有损毁,但行人来往仍然无碍。朱超石在《与兄书》中说:桥离洛阳宫六七里,全用大石筑成,下面砌成圆拱门,以通水流,可容大船通过。桥上题字说: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开工,每日需用七万五千人工,到次年四月底结束。这座桥曾崩坏过,以后重新进行了修补,现在所刻文字已经不存了。
阳渠水又东流迳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①。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也②。山上旧基尚存,庙宇东向,门有两石人对倚,北石人胸前铭云:门亭长③。石人西有二石阙,虽经颓毁,犹高丈余。阙西,即庙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剥缺,不复可识。子安仰澄芬于万古④,赞清徽于庙像⑤,文字厥集矣⑥。阳渠水又东迳亳殷南⑦,昔盘庚所迁⑧,改商曰殷此始也。班固曰:尸乡⑨,故殷汤所都者也,故亦曰汤亭。薛瓒《汉书注》、皇甫谧《帝王世纪》⑩,并以为非,以为帝喾都矣⑪。
【注释】
①阳渠水:即阳渠,又名千金渠。原围绕汉魏故城(今河南洛阳东北)四周。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西筑堰穿渠引穀水东流,经汉魏故城,至今偃师东南入洛水,以通漕运。广野君郦食其(yì jī):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人。好读书,家贫落魄,初为里监门吏。后投刘邦,献计克陈留,因功封广野君。
②成公绥: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人。西晋文学家。偃师:即偃师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偃师。西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隋志》,偃师县有郦山,即此山也。盖因山上有食其庙,后人取其姓以名山。在今偃师县(今河南颜偃师)西。”
③门亭长:州郡县佐吏名。汉州郡皆置门亭长一人,主州郡府门及通报纠仪诸事,下有门卒、门吏若干人。后世州郡沿置。此处铭刻“门亭长”,似因郦食其曾经做过里监门吏。
④子安:即成公绥,字子安。澄芬:纯净芬芳。喻品行高洁。
⑤清徽:高洁的情操。
⑥文字厥集:谓成公子安文集中有郦生庙碑文。《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孙诒让《札迻》云:‘字’当作‘存’,形近而误。是也。”
⑦亳(bó)殷:殷都。在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
⑧盘庚:商王帝阳甲的弟弟。继位后将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因此商又称为“殷”。
⑨尸乡:一作尸氏,即西亳。在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⑩薛瓒《汉书注》:《汉书》颜师古注中收录有“臣瓒”注《汉书》。但臣瓒姓氏,历来学者考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郦注屡作薛瓒,未知何据。皇甫谧《帝王世纪》: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魏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其《帝王世纪》,起自三皇,迄于汉魏,专记帝王事迹。
⑪帝喾(kù):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传为黄帝曾孙。生而神异,自言其名。号高辛氏。
【译文】
阳渠水又往东流,经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就是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山上还留有旧庙基,庙宇朝东,门前有两尊石人相对而立,北侧石人胸前刻的字是:门亭长。石人西面有两座石阙,虽然已经破毁,但还有一丈多高。石阙西边就是庙宇的旧基。庙基前面有石碑,文字已剥蚀缺损,看不清楚了。子安景仰郦食其万古不朽的美名,对神像赞美他高洁坚贞的节操,文集中仍存有郦生庙碑文。阳渠水又往东流经亳殷以南,从前盘庚迁都于此,把商改名为殷就是由此开始的。班固说:尸乡,从前曾是殷汤建都的地方,所以又称汤亭。薛瓒《汉书注》、皇甫谧《帝王世纪》都以为不是殷汤,而是帝喾建都的地方。
《晋太康记》《地道记》①,并言田横死于是亭②,故改曰尸乡。非也。余按司马彪《郡国志》,以为《春秋》之尸氏也,其泽野负原③,夹郭多坟陇焉④,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⑤。袁氏《王陆诗叙》⑥,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忽结阴,望道左若民居者,因往逗宿。见一少年,姿神端远。与机言玄,机服其能而无以酬折,前致一辩。机题纬古今⑦,综检名实,此少年不甚欣解。将晓,去,税驾逆旅⑧,妪曰⑨:君何宿而来?自东数十里无村落,止有山阳王家墓⑩。机乃怪怅⑪,还睇昨路⑫,空野霾云,攒木蔽日⑬,知所遇者,审王弼也⑭。此山即祝鸡翁之故居也⑮。《搜神记》曰:祝鸡翁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年余,鸡至千余头,皆有名字,欲取,呼之名,则种别而至。后之吴山,莫知所去矣。
【注释】
①《晋太康记》:书名。又名《晋太康地记》等。撰者不详。记载晋初十九州及郡县建置沿革、山水、物产、风俗,兼及历史事件等。《地道记》:又称《晋书地道记》。东晋王隐撰。今存清人辑本。
②田横:狄县(今山东高青)人。秦末从兄田儋起兵反秦。田儋死后,收齐散兵数万人,立田荣子田广为齐王,自为相,不久自立为齐王。刘邦称帝后,田横与部众五百余人逃居海岛。前202年,迫于刘邦之诏,率二人至洛阳,途中自杀。留居海岛者闻讯皆自杀。
③负原:背靠着高地。
④夹郭:指城郭两边。郭,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⑤陆士衡:即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与弟陆云并称二陆。王辅嗣:即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三国魏玄学家。注《老子》《周易》传世。
⑥袁氏《王陆诗叙》:《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隋志》不著录。”
⑦题:议论,品评。纬:组织,条理。
⑧税驾: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税,通“脱”。解下,脱下。
⑨妪(yù):老妇人。
⑩山阳:即山阳郡。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南六十里)。王家墓:即王弼的坟墓。
⑪怪怅(chàng):惊异怅惘。
⑫睇(tī):看,望。
⑬攒(cuán)木:丛聚的树木。
⑭审:确实。
⑮祝鸡翁:古代传说中的善养鸡者。
【译文】
《晋太康记》《地道记》,都说田横死在此亭,所以改名尸乡。这说法并不正确。我查考司马彪《郡国志》,以为这就是春秋的尸氏,那里的沼泽荒野背依高地,城郭两边坟墓很多,就是陆士衡与王辅嗣相遇的地方。袁氏《王陆诗叙》载,陆机初到洛阳时,途中在河南偃师过夜。当时忽然阴云密布,看见道路左边好像有人家,于是就去投宿。他看见一个少年,神态端庄有点深不可测的样子。少年与陆机谈论玄学,陆机很佩服他的才能,而无法驳倒他,于是提出一个论辩题目。陆机列举了古往今来的许多史事,从名实上进行检讨,这位少年却不很喜欢,也不很理解。天将破晓时,陆机就告别上路了,在一家旅店里歇息,店里的老妇人问道:您昨晚在哪里住宿的?这里往东好几十里都没有村庄,只有山阳王家的坟墓。陆机于是感到又惊异又惆怅,回头遥望昨天走过来的道路,只见一片空荒的原野和惨戚的阴云,高高的树丛荫天蔽日,知道昨晚所遇的定是王弼了。这座山就是祝鸡翁的故居。《搜神记》说:祝鸡翁是洛阳人,住在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数达到一千余只,每只鸡都有名字,要想捉鸡时,只要叫它的名字,它就会从鸡群里走到他面前。后来他到了吴山,就不知去向了。
穀水又东迳偃师城南①。皇甫谧曰:帝喾作都于亳,偃师是也。王莽之所谓师氏者也。
【注释】
①偃师:即偃师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师。汉属河南郡。
【译文】
穀水又往东流经偃师城南面。皇甫谧说:帝喾建都于亳,就是偃师。也就是王莽的师氏。
穀水又东流注于洛水矣。
【译文】
榖水又东流,注入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