汳水

字数:10069

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①,

阴沟,即蒗渠也②,亦言汳受旃然水③,又云丹、沁乱流④,于武德绝河⑤,南入荥阳合汳⑥,故汳兼丹水之称。河、济水断⑦,汳承旃然而东。自王贲灌大梁⑧,水出县南而不迳其北。夏水洪泛,则是渎津通,故渠即阴沟也,于大梁北又曰浚水矣⑨。故圈称著《陈留风俗传》曰:浚水迳其北者也。又东,汳水出焉。故《经》云汳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也。汳水东迳仓垣城南⑩,即浚仪县之仓垣亭也。城临汳水,陈留相毕邈治此⑪。征东将军苟晞之西也⑫,邈走归京⑬,晞使司马东莱王讚代据仓垣⑭,断留运漕⑮。汳水又东迳陈留县之鉼乡亭北⑯。《陈留风俗传》所谓县有鉼乡亭⑰,即斯亭也。

【注释】

①汳(biàn)水: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分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河的下游。“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河或汴渠。阴沟:即阴沟水。为古黄河支津。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阳西南,东至开封境内合古狼汤渠。是狼汤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为狼汤渠的另一名称。浚仪县:西汉文帝时置,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开封。

②蒗渠:一作狼汤渠,又作蒗荡渠、莨汤渠。即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广武镇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北,至开封东南。折而南流经通许东、太康西,至淮阳东南流于沈丘北入颍水。魏、晋以后,开封以上河段称汴水,以下河段称蔡水。

③旃(zhān)然水:即今河南荥阳与郑州北境索河。

④丹:丹水,即古汳水、获水。故道自今河南开封附近古狼汤渠东出,经商丘北及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北入泗水。沁:即沁水,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山西沁源县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山西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市境,东流至河南武陟南入黄河。

⑤武德:即武德县。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东南十四里大城村。绝:横穿,横过。

⑥荥阳:即荥阳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为荥阳郡治。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徙治大栅城(今荥阳)。

⑦河:即黄河。济:即济水。

⑧王贲灌大梁:前225年,秦派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大沟的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于是魏被灭亡。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⑨浚水:在今河南开封北。

⑩仓垣城:一名仓垣亭。在今河南开封东北。

⑪陈留:即陈留国。三国魏黄初三年(222)改陈留郡置,治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西晋移治小黄县(今河南开封东北)。相:官名。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毕邈:西晋官吏。怀帝永嘉中为东海王司马越从事中郎。

⑫征东将军:汉魏以来,有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统称为四征将军。晋以后沿置。苟晞:字道将。西晋末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北)人。出于孤微,位至上将,志颇盈满,刑政苛虐,纵情肆欲。后为石勒所杀。

⑬走归:逃归。京:当时的都城洛阳。

⑭司马:官名。汉时为宫门守将、大将军、将军、校尉的属官。边郡亦置司马,专管军事。王讚:字正长。义阳(今河南信阳西北)人。约晋惠帝初年前后在世。博学有俊才。西晋末为石勒所杀。

⑮留:即陈留郡。运漕:即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⑯鉼(píng)乡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当在今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北。”

⑰《陈留风俗传》:书名。东汉圈称撰。叙述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风俗民情。今存清王仁俊辑本一卷。

【译文】

汳水

汳水从浚仪县北边阴沟流出,

阴沟就是蒗渠,有人说汳水接纳了旃然水,又说丹水、沁水合流,在武德横穿河水,向南流入荥阳与汳水汇合,因此汳水又兼有丹水的名称。后来,河水、济水断流,汳水就承接旃然水往东流。自从王贲引水淹大梁城后,汳水就从县南流出,而不经县北。夏天洪水泛滥时,这条河就和旧渠道相通,旧渠道就是阴沟,在大梁北又叫浚水。因此圈称著的《陈留风俗传》说:浚水流经大梁北。又往东流,汳水就从这里流出。所以《水经》说:汳水是从浚仪县北面的阴沟流出的。汳水往东流经仓垣城南面,这就是浚仪县的仓垣亭。此城面临汳水,陈留丞相毕邈的治所就在这里。当时,征东将军苟晞往西边走,毕邈逃回京城,苟晞派司马东莱王讚代为据守仓垣,并断绝了陈留运粮的水路。汳水又往东流经陈留县的鉼乡亭北面。《陈留风俗传》提到陈留县有鉼乡亭,就是这个亭。

汳水又迳小黄县故城南①。《神仙传》称:灵寿光②,扶风人③,死于江陵胡罔家④,罔殡埋之。后百余日,人有见光于此县,寄书与罔。罔发视之,惟有履存。

【注释】

①小黄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晋为陈留国都。

②《神仙传》:书名。晋葛洪撰。十卷。记述远古至魏晋传说中的九十四(一说八十四)个神仙故事,基本上是继东汉时《列仙传》而作。被后世道家视为必读之书。灵寿光:一作泠寿光。东汉方士。《后汉书·方术列传·泠寿光》:“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死于江陵。”

③扶风:即右扶风。西汉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置,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县(今陕西西安西北)。三国魏去“右”字,改辖区为扶风郡。

④江陵:即江陵县。战国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旧江陵县。胡罔:具体不详。

【译文】

汳水又流经小黄县老城南。《神仙传》说:灵寿光,扶风人,死于江陵胡罔家,胡罔把他安葬了。过了一百多天,却有人在小黄县看见灵寿光,就写信告诉胡罔。胡罔掘开坟墓一看,只留下一双鞋子。

汳水又东迳鸣雁亭南①。《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②:卫侯伐郑③,至于鸣雁者也。杜预《释地》云④:在雍丘县西北⑤,今俗人尚谓之为白雁亭⑥。

【注释】

①鸣雁亭:在今河南杞县北。

②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③卫侯:即卫献公,名衎。春秋卫国国君。卫定公之子、卫殇公之兄(一说卫献公叔父)。

④杜预《释地》:即杜预《春秋释地》。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晋经学家。《隋书·经籍志》只记载其有《春秋释例》十五卷。

⑤雍丘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砀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汉属陈留郡。

⑥白雁亭:即上文鸣雁亭。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鸣雁亭南面。《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卫侯讨伐郑国,到了鸣雁。杜预《释地》说:鸣雁亭在雍丘县西北,现在民间还称作白雁亭。

汳水又东迳雍丘县故城北,迳阳乐城南①。《西征记》曰②:城在汳北一里,周五里,雍丘县界。

【注释】

①阳乐城:在今河南杞县东北四十里。

②《西征记》:书名。东晋戴延之(戴祚)撰。记作者随刘裕西征关中时的沿途所见。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雍丘县老城北面,又流经阳乐城南面。《西征记》说:阳乐城在汳水北面一里,城周长五里,在雍丘县边界。

汳水又东,有故渠出焉,南通睢水①,谓之董生决②。或言董氏作乱,引水南通睢水,故斯水受名焉。今无水。

【注释】

①睢水:汴水支流。战国鸿沟(汉代称狼汤渠)支流之一。自今河南开封东分古鸿沟东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安徽濉溪、宿州、灵璧及江苏睢宁,至宿迁南注入古泗水。

②董生决:《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今杞县(今河南杞县)东北。”

【译文】

汳水又东流,有一条旧渠道从这里分出,南通睢水,叫董生决。有人说董氏作乱时,引汳水南流与睢水相通,水就因此得名。今天已无水了。

汳水又东,枝津出焉,俗名之为落架口①。《西征记》曰:落架,水名也。《续述征记》曰②:在董生决下二里。

【注释】

①落架口:在董生决下二里。亦当在今杞县(今河南杞县)东北。

②《续述征记》:书名。《初学记》“地部”“州郡部”并引作郭缘生《续述征记》。

【译文】

汳水又东流,有支流分出,分水口俗名落架口。《西征记》说:落架是水名。《续述征记》说:在董生决下游二里。

汳水又迳外黄县南①,又东迳莠仓城北②。《续述征记》曰:莠仓城去大游墓二十里。

【注释】

①外黄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汉属陈留郡,为都尉治。西晋属陈留国。

②莠仓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城当在今杞县(今河南杞县)东北。”

【译文】

汳水又流经外黄县南面,又往东流经莠仓城北面。《续述征记》说:莠仓城离大游墓二十里。

又东迳大齐城南①。《陈留风俗传》曰:外黄县有大齐亭。

【注释】

①大齐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城当在今杞县(今河南杞县)东北。”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大齐城南面。《陈留风俗传》说:外黄县有个大齐亭。

又东迳科城北①。《陈留风俗传》曰:县有科禀亭。是则科禀亭也。

【注释】

①科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杞县(今河南杞县)东北。”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科城北面。《陈留风俗传》说:县里有个科禀亭。那么这就是科禀亭了。

汳水又东迳小齐城南①。

【注释】

①小齐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考城县(今河南兰考)西。”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小齐城南面。

汳水又南迳利望亭南①。《风俗传》曰:故成安也②。《地理志》:陈留县名,汉武帝以封韩延年为侯国③。

【注释】

①利望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考城县(今河南兰考)西。”

②成安:即成安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东北。

③韩延年:西汉颍川郏(今河南郏县)人。韩千秋子。千秋击南越战死。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以父功封为成安侯。后以校尉随李陵击匈奴,被围,力战死。

【译文】

汳水又往南流经利望亭南面。《风俗传》说:这就是过去的成安。《地理志》:这是陈留的一个县名,汉武帝把这地方封给韩延年,立为侯国。

汳水又东,龙门故渎出焉①,渎旧通睢水,故《西征记》曰:龙门,水名也。门北有土台②,高三丈余,上方数十步。

【注释】

①龙门故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故渎在今考城县(今河南兰考)西南。”

②土台:即龙门台。《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寰宇记》,龙门台在考城县西南十五里。”

【译文】

汳水又东流,龙门旧河道从这里流出,河道以前与睢水相通,因此《西征记》说:龙门,是水名。龙门北面有个土台,高三丈余,顶上面积数十步见方。

汳水又东迳济阳考城县故城南①,为菑获渠②。考城县,周之采邑也③,于春秋为戴国矣④。《左传·隐公十年》⑤,秋,宋、卫、蔡伐戴是也⑥。汉高帝十一年秋⑦,封彭祖为侯国⑧。《陈留风俗传》曰:秦之穀县也。后遭汉兵起,邑多灾年,故改曰菑县,王莽更名嘉穀。章帝东巡过县,诏曰:陈留菑县,其名不善,高祖鄙柏人之邑⑨,世宗休闻喜而显获嘉应⑩,亨吉元符。嘉皇灵之顾,赐越有光列考武皇⑪,其改菑县曰考城。是渎盖因县以获名矣。

【注释】

①济阳:即济阳郡。西晋惠帝分陈留国置济阳国,东晋改为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北堌阳镇)。考城县:东汉章帝时改甾县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东北。

②菑获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考城本甾县,故言汳水迳考城故城(今河南兰考)南为菑获渠也。”

③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④戴国: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民权东四十五里。

⑤隐公十年:前713年。

⑥宋: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卫:西周封国。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蔡:西周封国。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来迁到新蔡一带。

⑦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

⑧彭祖:西汉初诸侯。又作秋彭祖、祕彭祖。秦二世元年(前209),以卒从刘邦起义于沛(今江苏沛县),初为刘邦之父太公仆,西汉建立,任中廐令,从击陈豨反叛,高祖十一年(前196)以功封戴侯。

⑨柏人:即柏人县。战国赵置。后归秦,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尧西北。西汉属赵国。

⑩世宗:即汉武帝刘彻。休:称赞,赞美。闻喜、获嘉:《汉书·武帝纪》:“(元鼎六年)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春,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

⑪赐越有光列考武皇:一本作“赐越乃光烈考武王”。《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周书·洛诰》文,今据订。”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济阳考城县老城南面,这一段叫菑获渠。考城县是周朝时的采邑,春秋时叫戴国。《左传·隐公十年》,秋,宋、卫、蔡三国讨伐戴国,指的就是这里。汉高帝十一年秋,将这地方封给彭祖,立为侯国。《陈留风俗传》说:这是秦时的穀县。后来汉兵起事,遭到战祸,县里连年灾荒,因而改名为菑县;王莽时又改名嘉穀。章帝东巡时经过此县,下诏说:陈留菑县,县名不好,高祖讨厌柏人这县名,世宗改闻喜、获嘉的县名,以纪念吉庆的喜事。为感激先皇英灵的眷顾,把荣耀归于历代武功显赫的先皇,特此把菑县改为考城。这条渠道大概是因菑县而得名的。

汳水又东迳宁陵县之沙阳亭北①,故沙随国矣②。《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③:秋,会于沙随,谋伐郑也。杜预《释地》曰:在梁国宁陵县北沙阳亭是也④。世以为堂城,非也。

【注释】

①宁陵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东南。东汉属梁国。南朝宋属谯郡。沙阳亭:《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县(指河南宁陵)西北。”

②沙随国: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宁陵西北。

③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④梁国: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砀郡为梁国,都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宁陵县沙阳亭北面,这就是从前的沙随国。《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秋天,在沙随会合,谋划讨伐郑国。杜预《释地》说:在梁国宁陵县北面有沙阳亭。民间称之为堂城,是不对的。

汳水又东迳黄蒿坞北①。《续述征记》曰:堂城至黄蒿二十里②。

【注释】

①黄蒿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坞在今宁陵县(今河南宁陵)北。”

②堂城:即沙随城。在今河南宁陵西北。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黄蒿坞北面。《续述征记》说:堂城到黄蒿二十里。

汳水又东迳斜城下①。《续述征记》曰:黄蒿到斜城五里。《陈留风俗传》曰:考城县有斜亭。

【注释】

①斜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在今考城县(今河南兰考)东。”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斜城下。《续述征记》说:黄蒿到斜城五里。《陈留风俗传》说:考城县有斜亭。

汳水又东迳周坞侧①。《续述征记》曰:斜城东三里。晋义熙中②,刘公遣周超之自彭城缘汳故沟③,斩树穿道七百余里,以开水路,停泊于此。故兹坞流称矣。

【注释】

①周坞:《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考城县(今河南兰考)东。”

②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405—418)。

③刘公:指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周超之:刘裕的部下。彭城:今江苏徐州。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周坞旁。《续述征记》说:周坞在斜城东边三里。晋朝义熙年间,刘裕派遣周超之从彭城沿着汳水旧渠道,砍树开路七百多里,开通了水路,船只停泊在这里。因此这个船坞留下了周坞的名称。

汳水又东迳葛城北①,故葛伯之国也②。孟子曰:葛伯不祀。汤问曰:何为不祀?称无以供祠祭。遗葛伯,葛伯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牺牲③。汤又遗之,又不祀。汤又问之,曰:无以供粢盛④。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又率民夺之,不授者则杀之。汤乃伐葛。葛于六国属魏⑤,魏安釐王以封公子无忌⑥,号信陵君,其地葛乡,即是城也,在宁陵县西十里。

【注释】

①葛城:在今河南宁陵西北二十四里葛伯屯。

②葛伯:夏朝时葛国国君。夏末,商汤居亳(今河南商丘东南),与葛国(今河南宁陵西北)相邻,商汤以葛伯不祭祖神等为名,伐灭葛国。

③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④粢盛(zī 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⑤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⑥魏安釐王:姬姓,魏氏,名圉。战国时魏国国君。谥安釐,昭王之子。公子无忌:姬姓,魏氏,名无忌。一称魏公子。战国时魏国大臣。魏昭王少子,安釐王异母弟。安釐王即位,封为信陵君。轻财下士,招致食客三千。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葛城北面,葛城是过去葛伯的封国。孟子说:葛伯不祭祀。汤问道: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回答说:没有供品可以祭祀。汤给葛伯送去供品,葛伯又不祭祀。汤又问他,葛伯回答说:没有牛羊供祭。汤又送给他牛羊,葛伯还是不祭祀。汤又问他,葛伯答道:没有谷物供祭。汤就派了亳的民众去为他耕种,让老弱的人去送饭。葛伯又领了一批人去夺取饭食,不肯给他的人,就把他们杀掉。于是汤才出兵伐葛。葛在六国时属于魏国,魏安釐王把这地方封给公子无忌,号为信陵君,封地在葛乡,就是这个葛城,位于宁陵县西边十里。

汳水又东迳神坈坞①,又东迳夏侯长坞②。《续述征记》曰:夏侯坞至周坞,各相距五里。

【注释】

①神坈坞:《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坞当在今商丘县(今河南商丘)西北。”

②夏侯长坞:《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坞在今商丘县西北。”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神坈坞,又往东流经夏侯长坞。《续述征记》说:从夏侯坞到周坞,相距五里。

汳水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①,而东历襄乡坞南②。《续述征记》曰:西去夏侯坞二十里,东一里,即襄乡浮图也③。汳水迳其南,汉熹平中某君所立④。死因葬之,其弟刻石树碑,以旌厥德。隧前有狮子、天鹿⑤,累砖作百达柱八所⑥,荒芜颓毁,雕落略尽矣。

【注释】

①睢阳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北魏为梁郡治。

②襄乡坞:《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坞当在今商丘县(今河南商丘)东北。”

③襄乡浮图:当在今河南商丘东北。浮图,指佛塔。

④熹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2—178)。

⑤隧:即墓道。天鹿: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

⑥百达柱:古代高官墓前表示墓主身份的华表。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梁国睢阳县旧城北面,然后又往东流经襄乡坞南面。《续述征记》说:襄乡坞西距夏侯坞二十里,向东一里就是襄乡佛塔。汳水流经塔南,这座塔是汉朝熹平年间某君所建。某君死后被葬在这里,他的弟弟刻石立碑,表彰他的功德。墓道前有狮子、天鹿,用砖砌筑了百达柱八处,现在大多荒废颓败,崩塌毁坏得差不多了。

又东至梁郡蒙县①,为获水②,余波南入睢阳城中③。

汳水又东迳贳城南④,俗谓之薄城,非也。阚骃《十三州志》以为贯城也⑤,在蒙县西北。《春秋·僖公二年》⑥,齐侯、宋公、江、黄盟于贯⑦。杜预以为贳也,云贳、贯字相似。贯在齐,谓贯泽也,是矣,非此也。今于此地更无他城,在蒙西北惟是邑耳。考文准地⑧,贳邑明矣,非亳可知⑨。

【注释】

①梁郡: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梁国置。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东汉建初四年(79)复为梁国。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梁郡。蒙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北二十二里老蒙墙寺。

②获水:故道上接汳水于今河南商丘北,东流经虞城、安徽砀山县、萧县北,至江苏徐州北入泗水。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故通称汴水。

③睢阳城:秦置,属砀郡。在今河南商丘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北魏为梁郡治。

④贳(shì)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商丘县(今河南商丘)西北。”

⑤贯城:西周封国。春秋时为宋邑。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

⑥僖公二年:前658年。

⑦江:西周封国。嬴姓。在今河南正阳东南。黄:西周封国。嬴姓。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乡。

⑧准地:核查地理位置。

⑨亳:此指南北亳。商代都城。传有三亳:一为南亳,在今河南商丘东南,相传汤曾居此。一为北亳,在今山东曹县南,相传诸侯于此拥戴商汤为盟主。一为西亳,在今河南偃师西尸乡沟一带。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到梁郡蒙县分出获水,余波往南流入睢阳城中。

汳水又往东流经贳城南面,此城俗称薄城,是不对的。阚骃《十三州志》说是贯城,位于蒙县西北。《春秋·僖公二年》,齐侯、宋公、江、黄在贯会盟。杜预却说是贳,他说:贳、贯两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贯在齐,指的是贯泽,他说得很对,所以不是指这里。现在,这一带没有别的城,在蒙西北,只有这座城。考查文献,与实地核对,这里指的是贳邑已经十分清楚,可见不是指亳城了。

汳水又东迳蒙县故城北,俗谓之小蒙城也。《西征记》①: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即庄周之本邑也②,为蒙之漆园吏。郭景纯所谓漆园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没③,杜门于此邑矣。

【注释】

①《西征记》:书名。东晋戴延之(戴祚)撰。记作者随刘裕西征关中时的沿途所见。

②庄周: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继老子之后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主张万物齐一,虚静无为,逍遥自得。

③悼惠施之没:《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惠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南)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至交。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蒙县老城北面,俗称小蒙城。《西征记》: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就是庄周的家乡,他曾当过蒙的漆园吏。郭景纯所说的漆园有个高傲的小吏就指的是他。他为悼念惠施之死,在此城闭门不出。

汳水自县南出,今无复有水。惟睢阳城南侧有小水,南流入于睢城。南二里有汉太傅掾桥载墓碑①,载字元宾,梁国睢阳人也②,睢阳公子熹平五年立③。城东百步有石室,刊云:汉鸿胪桥仁祠④。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而无碑志,不知何时建也。

【注释】

①汉太傅掾桥载墓碑:《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天下碑录》称汉太尉掾桥载墓碑在宋城县(今河南商丘南一里)五里,与此作太傅异。碑今佚。”太傅掾,太傅属官。

②梁国: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砀郡为梁国。都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汉文帝时移都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王莽始建国初改为梁郡。东汉建初四年(79)复为梁国。

③睢阳公:《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睢阳公无考。”熹平五年:176年。熹平,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172—178)。

④鸿胪:官名。即大鸿胪。掌管少数民族接待、交往及诸侯王入朝迎送、朝会、封授等礼仪事务。桥仁:字季卿。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西汉学者。为桥玄七世祖。从戴德习《大戴礼》,世传其业。成帝时为大鸿胪。著有《礼记章句》四十九篇,时人号曰“桥君学”。

【译文】

汳水从县南流出来,今天已没有水了。只有睢阳城南边有一条小水流,往南流入睢城。城南二里有汉太傅掾桥载墓碑,桥载字元宾,梁国睢阳人,睢阳公子于熹平五年立。城东百步有石室,门口刻着几个大字:汉鸿胪桥仁祠。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却没有石碑,不知是什么时候建的。

汳水又东迳大蒙城北①,自古不闻有二蒙,疑即蒙亳也②,所谓景薄为北亳矣③。椒举云④:商汤有景亳之命者也。阚骃曰:汤都也。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⑤,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⑥。皇甫谧以为考之事实⑦,学者失之。如孟子之言汤居亳,与葛为邻⑧,是即亳与葛比也。汤地七十里,葛又伯耳⑨,封域有限,而宁陵去偃师八百里⑩,不得童子馈饷而为之耕。今梁国自有二亳⑪,南亳在穀熟⑫,北亳在蒙⑬,非偃师也。古文《仲虺之诰》曰⑭:葛伯仇饷⑮,征自葛始。即孟子之言是也。

【注释】

①大蒙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在今商丘县(今河南商丘)东北。”

②蒙亳:即南亳、景亳。在今河南商丘东南。相传商汤曾都此。

③景薄:又名景亳、北亳。在今山东曹县南。

④椒举:即春秋楚大夫伍举。为伍子胥祖父。因封于椒邑(一说在今湖北钟祥北,一说在今安徽阜阳南焦陂镇),以邑为姓,故又称椒举。

⑤豫州:夏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东接山东、安徽,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历史上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长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⑥尸乡亭:在今河南偃师西。

⑦皇甫谧: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徙居新安(今河南渑池)。魏晋时隐士,散文家。

⑧葛:夏商周国名。在今河南宁陵西北二十四里葛伯屯。

⑨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

⑩宁陵:即宁陵县。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东南。东汉属梁国。南朝宋属谯郡。

⑪二亳:即南亳和北亳。

⑫南亳: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商丘东南,相传汤曾居此。穀熟:东汉建武二年(26)置侯国,寻改为县,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虞城西南三十二里谷熟镇。

⑬蒙:即蒙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北二十二里老蒙墙寺。

⑭《仲虺之诰》:《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汤归自夏,至于大埛,仲虺作诰。”仲虺,大臣的名字。为汤左相,奚仲之后。

⑮仇饷:谓杀饷者而夺其食物。饷,用食物等款待。

【译文】

汳水又往东流经大蒙城北面,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两个蒙城,这里也许就是蒙亳了,而所谓景薄则是北亳。椒举说:商汤曾在景亳发布诏令。阚骃说:景亳是商的都城。亳原本是帝喾的故都,在《禹贡》所载豫州境内的河水与洛水之间,就是今天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的尸乡亭。皇甫谧认为考证起史实来,学者都常常弄错。例如孟子说,汤住在亳,与葛相邻,那么亳与葛就是近邻了。汤的领地七十里,葛的爵位又不过是伯,封地有限,而宁陵与偃师相距却远达八百里,不可能让儿童送饭、青壮年替他们耕田的。现在梁国有两个叫亳的地方,南亳在穀熟,北亳在蒙,而不是偃师。古文《仲虺之诰》说:因为葛伯杀人夺取饭食,于是征伐就从葛开始。这是孟子的说法。

崔骃曰①:汤冢在济阴薄县北②。《皇览》曰③: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④,冢四方,方各十步,高七尺,上平也。汉哀帝建平元年⑤,大司空使郤长卿按行水灾⑥,因行汤冢。在汉属扶风⑦,今徵之回渠亭有汤池、徵陌,是也⑧。然不经见,难得而详。按《秦宁公本纪》云⑨:二年伐汤,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⑩,遂灭汤。然则周桓王时自有亳王号汤⑪,为秦所灭。乃西戎之国⑫,葬于徵者也,非殷汤矣。刘向言:殷汤无葬处为疑。杜预曰: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⑬,城中有成汤冢,其西有箕子冢⑭。今城内有故冢方坟,疑即杜元凯之所谓汤冢者也。而世谓之王子乔冢⑮。冢侧有碑,题云:仙人王子乔碑。

【注释】

①崔骃:字亭伯。东汉涿郡安平(治今河北安平)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有才,善作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窦宪为车骑将军,以骃为掾,改主簿。宪骄恣,骃屡劝不听。后出为长岑长,不赴任而归。著有《达旨》《四巡颂》等文。

②济阴:即济阴郡。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改济阴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西北四里)。东汉属兖州。薄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属梁国。

③《皇览》:书名。三国魏文帝时,王象、刘劭、桓范等奉敕所编纂的一部类书,供皇帝阅览。对后世诸多类书的编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④汤冢:当在今山东曹县一带。

⑤建平元年:前6年。建平,即西汉哀帝刘欣的年号(前6—前3)。

⑥大司空:官名。相传少昊时所置,周为六卿之一,掌管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按行:巡行,巡视。

⑦扶风:即扶风郡。三国魏改右扶风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东南十里)。西晋泰始三年(267)迁治池阳县(今陕西泾阳西北)。北魏初移治好畤县(今陕西乾县东)。

⑧徵:即徵县。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蒲城东北避难村。

⑨秦宁公:嬴姓,名失考。春秋时秦国国君。秦文公之孙,秦竫公之子。

⑩亳王:春秋时西戎之君。号汤。

⑪周桓王:姬姓,名林。周平王之孙。春秋时周王。其父太子泄父早死,他继平王而立。与郑庄公不睦,与诸侯率军攻郑战败,被迫与郑议和。周室愈益衰微。

⑫西戎之国: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

⑬薄伐城:当在今河南商丘北一带。

⑭成汤冢、箕子冢:当在今河南商丘北一带。箕子,名胥馀。纣之叔父,一说纣之庶兄。封子爵,国于箕。纣暴虐,箕子屡谏而不听。后见王子比干被杀,箕子惧,披发佯狂为奴,为纣所囚。周武王灭商,释放箕子。相传武王访箕子,所对答之论见《尚书·洪范》。

⑮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名。

【译文】

崔骃说:汤墓在济阴薄县北面。《皇览》说:薄城城北以东三里,平地上有汤墓,墓呈方形,每边各长十步,高七尺,墓顶平。汉哀帝建平元年,大司空使郤长卿巡视水灾,也去视察了汤墓。汉朝时属于扶风,现在徵县回渠亭还有汤池、徵陌,就是那里。但没有亲眼看到,难以知道详情。查考《秦宁公本纪》说:二年伐汤,三年与亳打仗,亳王逃到戎国,就灭了汤。然而周桓王时也有个亳王名汤,被秦所灭。这是西戎一个小国的国王,死后葬于徵,并不是殷汤。刘向说:殷汤没有葬处使人怀疑。杜预说:梁国蒙县北有薄伐城,城中有成汤墓,西边还有箕子墓。现在城中有一座方形古墓,可能就是杜元凯所说的成汤墓了。但人们却叫王子乔墓。墓旁有碑,题着:仙人王子乔碑。

曰:王子乔者,盖上世之真人①,闻其仙,不知兴何代也。博问道家,或言颍川②,或言产蒙。初建此城,则有斯丘,传承先民曰,王氏墓。暨于永和之元年冬十二月③,当腊之时④,夜,上有哭声,其音甚哀,附居者王伯怪之,明则祭而察焉。时天鸿雪下,无人径,有大鸟迹在祭祀处,左右咸以为神。其后有人着大冠,绛单衣⑤,杖竹立冢前,呼采薪孺子伊永昌曰:我王子乔也,勿得取吾坟上树也。忽然不见。时令泰山万熹⑥,稽故老之言,感精瑞之应,乃造灵庙,以休厥神⑦。于是好道之俦自远方集⑧,或弦琴以歌太一⑨,或覃思以历丹丘⑩,知至德之宅兆⑪,实真人之祖先。延熹八年秋八月⑫,皇帝遣使者奉牺牲,致礼祠,濯之⑬,敬肃如也。国相东莱王璋⑭,字伯仪,以为神圣所兴,必有铭表⑮,乃与长史边乾遂树之玄石⑯,纪颂遗烈。观其碑文,意似非远,既在迳见,不能不书存耳。

【注释】

①真人:指修炼成仙的人。

②颍川:即颍川郡。战国秦王嬴政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韩国。六年(前201)复为颍川郡。

③永和之元年:345年。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345—356)。

④当腊之时:年终举行腊祭,祭祀百神的那一天。

⑤绛单衣:深红色的官服。单衣,古代官吏的服装。或为朝服。

⑥泰山:即泰山郡。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东南三十里旧县)。后移治奉高县(今泰安东北)。万熹:人名。具体不详。

⑦休:称赞,赞美。

⑧好道之俦(chóu):喜欢修道之辈。俦,类,辈。

⑨太一:即道家所称的“道”。古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⑩覃思:深思。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⑪至德:大德,品德至高无上者。宅兆:墓地。

⑫延熹八年:165年。延熹,东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58—167)。

⑬濯之:此处费解。一本作:“致祀,祇懼之敬。”

⑭国相:辅佐国君的大臣,后世称为相国、宰相、丞相。王璋:一名王章,字伯仪。东莱曲城(今山东招远)人。东汉末名士。曾任少府卿。位行并不显。

⑮铭表:铭文记载。

⑯长史:官名。秦置。西汉三公、将军府皆设,为诸掾史之长。相府长史职权尤重。边郡佐官有长史,掌兵马。内郡亦或置之。东汉设置范围更广。边乾遂:具体不详。

【译文】

碑文说:王子乔是上古时代的真人,只听说他成了仙,但不知生在哪个朝代。问了许多道家,有人说他生于颍川,有人说他生于蒙。当初修建此城时,就已有了这座坟墓了,据古人相传,说是王氏墓。永和元年冬十二月,正值腊祭百神的日子,夜里坟上有哭声,哭得很悲哀,住在旁边的王伯觉得很奇怪,第二天去祭祀时仔细地察看。当时天下大雪,没有人的行迹,在祭祀处只看到大鸟的足迹,邻近的人都认为这是神灵留下的。以后有人戴着一顶大帽,穿着红袍,手持竹杖站在墓前,对着砍柴的孩子伊永昌说:我是王子乔,你不可砍我坟上的树呀。说完忽然不见。当时的县令泰山万熹,考究了先前老人的话,又看到有神灵显应的吉兆,于是修建了灵庙,使神灵可以在此止息。于是喜欢学道的人纷纷从远方而来,有的弹琴歌颂太一,有的沉思冥想,神游于奇幻的丹丘仙境,知道这神圣的墓地,葬的就是真人的祖先。延熹八年秋八月,皇帝派遣使者来以牛羊献祭,怀着敬畏的心情,祭礼非常庄严肃穆。宰相东莱王璋,字伯仪,以为神灵和圣人所出的地方,必须有铭刻加以表彰,于是就和长史边乾遂一同树碑立石,来颂扬仙人的事迹。读这篇碑文,内容似乎也并不怎么深刻,但我既然亲目所睹,也不能不记录下来,留作参考罢了。


阴沟水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