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廖道士序

字数:583

公永贞元年自阳山徙掾江陵,道衡山而作。〔补注〕刘大櫆曰:此文如黑云漫空,疾风迅雷,甚雨骤至,电光闪闪,顷刻尽扫阴霾,皎然日出,文境奇绝。

五岳于中州,衡山最远¹;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²,独衡为宗³:最远而独为宗,其神必灵。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驶⁴;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岭。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⁵,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焉穷⁶。气之所穷,盛而不过⁷,必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⁸。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之气蜿蟺扶舆磅礴而郁积⁹,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冰银丹砂石英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¹⁰;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而吾又未见也:其无乃迷惑溺没于老佛之学而不出邪¹¹?

¹衡,南岳也。

²或无“之”字。

³“衡”下,或有“山”字。

⁴或无“峻水清而益”五字,非是。“驶”,或作“”,音快。

⁵“测”,如周礼“测土深”之“测”,或作“侧”,下别有“南”字,皆非是。

⁶“州”下,或有“之”字。

⁷或无“盛”字。

⁸选“虬龙腾骧以蜿蟺”。“蜿”,蜒也。“蟺”,蚯蚓也。“扶舆”,相如子虚赋:“扶舆猗靡。”“磅礴”,庄子“将磅礴万物以为一”。注:“磅礴,犹混同也。”“蜿”,于元切,又音宛。“蟺”,市衍切,又音善。“磅”,音旁。“礴”,音薄。〔补注〕姚范曰:相如赋张揖注:“扶持楚王之车舆也。”按:挚虞思游赋:“乘云车,电鞭之,扶舆委蛇。”似“抉舆”非如张揖之解。

⁹“郁”上,或无“而”字。

¹⁰或无“英”及“橘柚之包”五字。“当”下,或有“奇”字。非是。〔补注〕张裕钊云:喷薄雄肆。张裕钊曰:“白金”云云是插笔,与对禹问体格不同,而用笔则一。

¹¹“学”,或作“教”。

寥师 郴民,而学于衡山,气专而容寂,多艺而善游,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¹?廖师善知人,若不在其身,必在其所与游;访之而不吾告,何也?于其别,申以问之²。

¹“迷”下,或有“惑没”字。

²〔补注〕曾国藩曰:磊落而迷离,收处绝诡变。


送何坚序送王秀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