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讲 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一)

字数:4466

一九九二年五月三日

我们要原谅每个哲学家的结结巴巴。

是啊,你看希腊雕刻,听巴赫、莫扎特,全是直觉,什么话也无法说,你有什么好说?还有对美人的直觉。读小说,虽然有种种详尽的描写,但你认识一个人物,也是直觉。禅宗的悟,本也是天才的事,许多人也学禅,硬参,苦死啦,苦得有人变了疯子,有人做了骗子。

哲学有它的可悲性,一定要靠文字语言。文字、语言,能够达意吗?如果文字语言不能达,哲学的“意”就比文字语言更深刻吗?我以为,有时候文字语言高于意义。

几乎每个哲学家都要落到自己的陷阱中,拿一个观点去解释一切,就豁边了。我有比喻:思想是个杠杆,它需要一个支力点。思想求的支力点就是各种主义,靠这些主义为支点,思想家的杠杆翘了翘——世界如故。

从前我的学生,谈的都是文学。“文革”后,撑不住了。为什么?想起来了——我没有同他们讲哲学。没有哲学底子,做人没有一个根基,他们顶不住,我顶住了,就是这道理。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出身巴黎高层次知识家庭,犹太人,文学、数学俱高超。高中即展露才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巴黎任中学教师(马拉美终身中学教师,舒伯特小学教师)。1897年,升任法兰西学院讲师,1900年,任教授,开讲希腊罗马哲学课程,发表一批重要的哲学著作,并来美讲学,初步架构了他的哲学体系。

1923年被推介为哲学学会主席。1927年得诺贝尔文学奖(六十八岁),誉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表达手法的卓越”。

1937年写遗嘱,全面回顾他的生命和哲学。主要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 )、《物质与记忆》(Matière et mémoire )、《形而上学导论》(Introduction à la Métaphysique )、《创造的进化》(L’Évolution créatrice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Les Deux sources de la morale et de la religion )。

文笔非常好,读下去有味道,结构严谨,风格汪洋恣肆,被称为欧洲散文的典范。和尼采比,不一样,尼采完全是诗,是艺术的。柏格森还是个哲学家,但通文学。

直觉主义——直觉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互为表里。直觉主义,即可谓反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包含了直觉主义——是柏格森哲学的认识论的本质、特征,也是他方法论的基础。

一,人的理性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认识真理。感觉、判断、概括、演绎、归纳等等,都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表达真理。一切理性的求知活动都是采用静止、僵化、不变的概念去接触流动变化的生活冲动。感觉、判断等等是人造符号创造出来的,不能揭示实在事物的本形和本意,至多提供实在事物的投影。

这是完全反马列的,反唯物主义的。

二,超感觉的直觉,是认识世界、把握真理的唯一方法。直觉——超越理智、超越世界表象的一种内心体验,使主观和客观成为无差别的境界。“所谓直觉,是理智的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这是他对直觉的定义。

我们要原谅每个哲学家的结结巴巴。

三,直觉的三大特征:

A,直觉的认识对象,不同于理性的认识对象。理性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局部、外圈,都是相对的,而直觉可以达到事物的绝对的领域,即是发生冲动的,不停变化、运动、绵延的领域。直觉“能朝向事物的内在生命的真实运动” ,解释生命的内在本质,探讨宇宙万物的奥秘。

B,就进行的方式看,理智是靠感觉思维和实践而进行的。直觉是凭意志的努力,使人的心灵“违背自身,一反它平常的思想所习惯的方向”,超越感性、理性和实践的过程,这只能借力于自身的天才。换言之,直觉是天才人物的特质、特权。

C,以直觉的目的而论,不同于理智为实践而用。直觉排除任何实际功能,为直觉而直觉,是空灵、唯美、享乐的。

中国的庄子、老子,都是凭直觉创造他们的哲学。莫扎特、肖邦都是凭直觉作曲。释迦牟尼、耶稣,也是靠直觉传道。

柏格森的哲学,是为了天才写的,是为艺术家写的。天才创作了作品,其他天才和非天才一起享受。

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柏格森提出了“生命哲学”(Philosophy of Life)的纲领,他认为:绵延(Duration)、基本的自我、真正的时间、生命的冲动(Élan vital),这些因素构成了世界的基础和本质。

在这些因素中,最要紧的是弄懂这个“自我”。

他认为,“自我”是由“我们通过深刻反省”而达到的。这种反省使我们掌握内心状态,并使我们把内心状态视为鲜活的、变化着的东西。而在这基本的“自我”以外的东西——即所谓日常生活、客观世界——只是“自我”的鬼影。这样,“自我”岂非就是世界的来源,而且一直会绵延下去。

所以,“自我”的绵延,绵延的“自我”,两者等同,这便是最基本的存在。

柏格森之前,一般认为“自我”是一种精神实体。柏格森认为“自我”是纯情绪性的,是“自我”延绵本身,是心理体验本身。

他否定传统说法,认为“自我”运动是循逻辑的,他认为“自我”是绝对自由的,与逻辑是相互排斥的。为强迫“自我”纳入逻辑,等于取消“自我”。

如此说来,“自我”只有质,没有量,无法认识,语言也失效(佛、道,都讲这东西,到了禅,就“不讲”了)。

再则,“自我”是不间断的,无法切割的,因此语言失效,一着语言文字,心理体验的流程就会僵死,因而歪曲了“自我”。

这在西方很新,中国都有过,道家、释家、魏晋玄学,只是描述得文雅一点。

柏格森的时空观:

他说:在我之外,什么都没有——在运动着,这就够了。

很接近《易经》。《易经》就是“动”的理论。“经”,在古文中与“迳”、“径”相通。

唯物论非常恨这东西。他们的目的论太强。列宁看到爱因斯坦出现,很烦恼,问是否有人能驳倒他。

自我绵延不具有物质性的功能。他说:“没有已经造成的事物,没有自我保持状态,只有正在变化的状态。”

“如果我们把‘倾向’看做一种开始了的方向变化,那么一切实在都是‘倾向’。”

他不认为运动变化有什么主体。运动也没有物质属性。他说,运动是精神的属性,是一种心理上的综合,而不占有空间的过程。运动是绵延,而非广度,是性质,而非数量。

他认为时间不是一维的,无所谓倒退、顺进,无所谓过去、未来。故黑格尔说,宇宙是由概念预设的,世界不过是其演绎。

柏格森的美学观:

他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他以哲学影响西方艺术家。在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上,他认为只有直觉是沟通、构成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纽带。掌握生命现象和精神实质,靠直觉。分析综合、演绎归纳,都不能把握美,发现美。

是啊,你看希腊雕刻,听巴赫、莫扎特,全是直觉,什么话也无法说,你有什么好说?还有对美人的直觉。读小说,虽然有种种详尽的描写,但你认识一个人物,也是直觉。

禅宗的悟,本也是天才的事,许多人也学禅,硬参,苦死啦,苦得有人变了疯子,有人做了骗子。

在座多数是画家,越是上乘的画,越重直觉。说起来,绘画凭视觉,看一张画的整体感,则全靠直觉。伦勃朗,塞尚,远远望去就是伦勃朗,就是塞尚,这不是直觉吗?

“以直觉把握美”,对后来的艺术家影响莫大。

我以为柏格森是“为艺术家而思考的哲学家”。

在美的本质上,他否定美有客观的属性,认为自我、生命冲动,是万物本源,体现最高的美。所以,他的美学也可谓之“生命美学”。

现代艺术表现多层次的心理结构,表现原始的生命之流,在内心中碰撞、冲突、激荡、升腾、逆转,各用各的精明技巧呈现心灵的流动性、矛盾性、可变性,还表现灾难性、孤独感、毁灭感。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有一点不好懂——他讲得不够透辟。他说:

生命,是心理的东西。

哲学有它的可悲性,一定要靠文字语言。文字、语言,能够达意吗?如果文字语言不能达,哲学的“意”就比文字语言更深刻吗?我以为,有时候文字语言高于意义。

可译:生命,是心理之物。

或者:生命,是心理之象。

或者:生命,是心理的现象。

他又说:意识,或毋宁说是超意识,是生命之流。

我译成:与其说意识是生命之流,不如说,超意识是生命之流。

“绵延意味着意识,由于我们以绵延的时间来描写事物,所以我们在事物深处加添了某些意识的成分。”

用艺术家之间的平等关系看哲学家,比较能了解柏格森的这段话。他这样写法,委婉动人。

他总是把绵延与生命等同。他结论说:“这就是在时间中流动的我们的人格,也就是绵延的自我。”

自我,绵延,产生生命,生命派生世界万物。神秘的,在于“自我”、“绵延”这两说。

他的兴趣不在自我的形成与由来,避开。他认为生命冲动即是人的自我绵延,也就是世界的客观基础。

他认为人是生物进化最有成效的产物,人的本质就是世界本质,构成派生万物的神秘力量。

前述我都同意,这一点,我不能与他妥协,即生命哲学这一点,我不以为然。

我认为宇宙和生命是两个构成。宇宙是无机物构成的,无所谓生命冲动。人类、动物、植物,是有机物组成的,有所谓生命冲动。

生命在宇宙中是偶然的,是反宇宙的。其倾向是毁灭自己,不是进化,是恶化。

所以,康德说:对于宇宙的没有目的,感到恐怖。

他说,生命派生万物是千差万别的,大概可分两种基本类型、倾向:

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

生命冲动的自然运动的逆转。

前者是直接向上喷发的,产生一切生命形式;后者是往下掉的,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这两者又是对立的,又是渗透的,一致的。生命冲动有三个特点:

任意的,冲动的,盲目的。

几乎每个哲学家都要落到自己的陷阱中,拿一个观点去解释一切,就豁边了。

我有比喻:

思想是个杠杆,它需要一个支力点。思想求的支力点就是各种主义,靠这些主义为支点,思想家的杠杆翘了翘——世界如故。

我以为这种支力点是不存在的。

我最有兴趣的还是柏格森的直觉论和唯天才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大心理学家,也是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生于奥地利,父母犹太人。四岁迁居维也纳,童年由父亲教课。天赋高,后转入维也纳医学院学医。得博士学位。

他有好友名布洛伊尔(Josef Breuer),教授,也是医学家,为一位女病人治疗歇斯底里,用催眠术医好。弗洛伊德得启示,想到人的意识背后另有潜在的强烈意识,乃创立自己学说。他认为人类分三种意识: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例如,治好精神病人,要让病人自由联想,挖出潜意识里压下去的不能满足的欲望,这欲望不能满足,遂发疯。他指的这层潜意识,主要是指性意识。

当一欲望抑制到自己都不觉得时,就可能导向发疯。

催眠,是让你解脱,控制住意识,潜意识的动机、欲望于是上升,得到满足,病愈。

1895年,他和布洛伊尔合出一书《歇斯底里的研究》(Studien über Hysterie ),奠定精神分析学的基础。

他又自我分析,发现自己恋母,嫉妒父亲,遂发明“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恋母情结。

他的朋友不同意此说,分开。弗洛伊德遂与另一朋友佛里斯(Willhelm Fliess)共同研究,以通信方式(传说弗洛伊德是同性恋、阳痿者)。

凡伟大者,得到一个奇妙的角度,见人所未见。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犹太人在欧洲已受到迫害,他坚持研究出《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 ),时1900年。此书是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作。可当时遭到冷遇,只印六百本,卖了八年才卖完。但世纪初,他名满天下。1923年患口腔癌,三十年代法西斯起,他逃到英国。1939年死于英国。

另有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精神分析学》。

他认为:精神过程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孤立的动作。

有意识是孤立的,无意识是本质。意识,只是冰山的一角。意识是能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的一部分。潜意识是人自己不了解的,内心隐蔽的深藏的一部分。

精神病源,往往都是性冲动。正是那些性冲动,是人类最高艺术的动力,“其贡献是再高估也不为过的”。

潜意识与性本能是相关的。(歌德说:“世界一切罪恶的事我都可以去做,但我没有去做。”)潜意识在大的厅,意识在客厅,中间有看守者,凡涌进客厅者,前意识也,然后成为意识。

每种意识,最初都是无意识。无意识是第一性的,意识反而是第二性的。

分析毛,也要着眼他的潜意识——他的意识,是党、国家、人民、马列。

从功能上讲,无意识固然丰富、深广,但意识毕竟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最高形式。那位看门人,我称之为“技术官僚”。

三部分人格的结构:

本我(id),是人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是生物的冲动。属潜意识范畴,也是人的原始力量的来源。按快感原则,人的一切活动都是要满足原始欲望。破坏性、侵略性、自杀、强奸、打架,都是死亡本能,不受理性道德的束缚,如听任发展,社会大乱。

自我(ego),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现实性的本能。婴儿只有本我,慢慢长成自我,本能始终想到快乐,教育使本能只好接受原则。自我精明能干,调节本我,本我是被自我管着的。

超我(superego),是指道德化了的自我,高了一层。本我循快乐原则,自我循现实原则,超我循道德原则。本我是“要不要”,自我是“能不能”,超我是“该不该”。

有了超我,我们才和动物有了区别——动物多是本我,及一部分自我。

(笑)“义犬救主”的“犬”,有点“超我”。

他说,超我有两种。一是良心,一是自我理想。良心,是世世代代道德积累沉淀下来,几乎成本能,自我理想,是我要成为怎样一个人。

梦的解析。

一,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动机往往是寻求满足的愿望。

二,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自我、超我稍稍休息时,本我放出来了——但超我、自我还是看管着,人很少能在梦中真正快乐过、满足过。

天才的潜意识和性欲特别强——天才的自我超我,也要特别强。

三,梦是极度歪曲的潜意识的表现,如不是,让潜意识统统放出来,那岂非现实生活还不如梦好?

四,不论好梦、坏梦,对人都是有好处的。梦中美景往往超过现实,如心称意的做梦远远超过现实。

弗洛伊德认为梦与精神病有相似之点,梦,精神病,都是潜意识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我的结论:意识,是人性的,潜意识,是魔性的。

本课笔记内页:“而最大的活力,是潜意识和性本能。”“我以为更好的说法,是我们悲伤,是因为哭,因为哭,我们更悲伤。”


第五十九讲 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第六十一讲 影响二十世纪文学的哲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