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沙水

字数:28225

渠沙水①

渠出荥阳北河②,东南过中牟县之北③,

《风俗通》曰④: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迳荥泽北⑤,东南分济,历中牟县之圃田泽⑥,北与阳武分水⑦。泽多麻黄草⑧,故《述征记》曰⑨:践县境便睹斯卉,穷则知逾界。今虽不能,然谅亦非谬⑩。《诗》所谓东有圃草也⑪。皇武子曰⑫: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⑬。泽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⑭,东极官渡⑮,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里,南北二十许里。中有沙冈,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径通,渊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散吓、禺中、羊圈、大鹄、小鹄、龙泽、蜜罗、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小缩、伯丘、大盖、牛眼等⑯。浦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故《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⑰,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者也。又有一渎,自酸枣受河⑱,导自濮渎,历酸枣迳阳武县南出,世谓之十字沟而属于渠。或谓是渎为梁惠之年所开⑲,而不能详也。斯浦乃水泽之所钟⑳,为郑隰之渊薮矣(21)。

【注释】

①渠沙水:陈桥驿按,武英殿本以《渠》为篇名,但多本均作《渠沙水》,故此本不从殿本,而作《渠沙水》。

②渠:即渠水。指狼汤渠,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鸿沟。为淮河的支流。荥阳:即荥阳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为荥阳郡治。

③中牟县:战国赵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中牟东。西汉属河南郡。

④《风俗通》:书名。一名《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主要收录有关古代历史、风俗礼仪、山河泽薮、怪异传闻等内容。

⑤荥泽:一作荧泽,又名荥波。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

⑥圃田泽:古泽名。又名原圃。在今河南中牟西及郑州东。

⑦阳武:即阳武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二十八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分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阳武在渠水北,中牟在渠水南,二县以水为界,故云分水。”

⑧麻黄草:亦称草麻黄、麻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广泛的中药用途。

⑨《述征记》:书名。晋末宋初人郭缘生撰。记述了他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⑩谅:的确,确实。

⑪东有圃草:语见《诗经·小雅·车攻》:“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⑫皇武子:春秋时郑国人。事文公,为卿。文公曾问礼于武子。郑穆公元年,从商人弦高处得知秦将攻郑,杞子等三人又在客馆厉兵秣马,以为内应。穆公使武子去辞谢,杞子等三人知郑已有备,即逃离郑。一说皇武子系郑悼公时大夫皇戌之谥。

⑬具囿:即秦之阳纡。在今陕西凤翔附近。

⑭长城:为魏、韩所修筑,自卷县(在今河南原阳西圈城)至阳武县为魏所筑,自阳武至密(在今河南新密)为韩所筑。

⑮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⑯“有大渐”句:陈桥驿按,此即古代的圃田泽,春秋时称为原圃,当时是一个大湖,但到《水经注》时代已经分散成二十四个小湖。以后就全部湮废,成为平陆。

⑰梁惠成王十年:前360年。

⑱酸枣:即酸枣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延津西南十五里。汉属陈留郡。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属东郡。

⑲梁惠:即惠成王、魏惠王。魏是国名,姬姓,魏氏,名罃,因魏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惠是谥号。或称魏惠成王。

⑳钟:汇集,聚集。

(21)隰:低湿的地方。渊薮:聚集之地。

【译文】

渠沙水

渠水出自荥阳北河,往东南流过中牟县北边,

《风俗通》说:渠就是水所存积的地方。渠水从河水分出与济水合流,往东流经荥泽北边,往东南从济水分支而出,流经中牟县圃田泽,北边与阳武县以水为分界。泽中多麻黄草,所以《述征记》说:一踏进县境,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草,待到草完了时,就知道过了县界了。今天虽然不能分得这样清楚,但确实这话也不是乱说的。《诗经》里说的东有圃草,就指的是这种麻黄草。皇武子说:郑国有原圃,就像秦国有具囿一样。圃田泽在中牟县西边,西界长城,东到官渡,北连渠水,东西约四十里,南北约二十里。泽中有沙冈,上下有二十四浦,河渠相通,深潭相接。各浦都有名称:有大渐、小渐、大灰、小灰、义鲁、练秋、大白杨、小白杨、散吓、禺中、羊圈、大鹄、小鹄、龙泽、蜜罗、大哀、小哀、大长、小长、大缩、小缩、伯丘、大盖、牛眼,等等。水涨时就向北流注,渠水满溢就向南宣泄。所以《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十年,把河水引入甫田,又开凿大沟引入甫水。另一条渠道,经濮渎从酸枣引入河水,经酸枣、阳武县向南流出,世人称之为十字沟,而与渠水相连。有人说这条渠是在梁惠王时开凿的,但也弄不清楚。此浦是水泽汇聚的地方,是郑国低洼的丛林沼泽地带。

渠水右合五池沟①。沟上承泽水,下流注渠,谓之五池口。魏嘉平三年②,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③,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④。今其地为五池乡矣。

【注释】

①五池沟:在今河南中牟西。

②嘉平三年:251年。嘉平,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9—254)。

③中军:古代行军作战分左、中、右或上、中、下三军,由主将所在的中军发号施令。太尉:官名。秦统一全国后为最高军事长官。魏晋南北朝时,已成为一种荣誉头衔,并无实权。王淩:字彦云。三国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汉司徒王允侄。司马懿诛曹爽,进淩为太尉,假节钺。淩阴谋滋甚,后被告发,面缚水次,见司马懿。至项,饮药死。寿春:即寿春县。战国后期为楚都。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属秦,为九江郡治。治所即今安徽寿县。东晋孝武帝时,以避郑太后讳,改为寿阳县。南朝宋又改为睢阳县,北魏复名为寿春县。

④帝:此指魏齐王曹芳。侍中:官名。秦始置,为丞相属官。两汉沿袭,是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韦诞:字仲将。太仆韦端之子。有文才,善属辞章。东汉建安中,为郡上计吏,特拜郎中,稍迁侍中中书监,以光禄大夫逊位。

【译文】

渠水又在右边与五池沟汇合。五池沟上口承接泽水,往下注入渠水,汇流处称为五池口。魏嘉平三年,司马懿率中军在寿春讨伐太尉王淩,回师途中,皇帝派侍中韦诞在五池慰劳军队。今天这里已成为五池乡了。

渠水又东,不家沟水注之①。水出京县东南梅山北溪②。《春秋·襄公十八年》③,楚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④,右回梅山。杜预曰:在密东北⑤。即是山也。其水自溪东北流迳管城西⑥,故管国也⑦,周武王以封管叔矣⑧。成王幼弱,周公摄政,管叔流言曰:公将不利于孺子⑨。公赋《鸱鸮》以伐之⑩,即东山之师是也⑪。

【注释】

①不家沟水:简称不家水,俗称管水,隋以后称郑水。在今河南郑州和中牟境内。

②京县:战国韩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荥阳东南二十四里京襄城。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属荥阳郡。梅山:在今河南郑州西南三十五里,与新郑接界。

③襄公十八年:前555年。

④子冯:名子冯。孙叔敖之侄。郢(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人。春秋时楚令尹。公子格:具体不详。费:亦称费滑。春秋滑国都。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府店镇北二里。

⑤密:即密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东南三十里。

⑥管城:在今河南郑州。

⑦管国:西周封国,姬姓。都城在今河南郑州。

⑧管叔:名鲜。文王第三子,武王弟。武王灭商,封叔鲜于管。成王继位,年幼,周公旦摄政。管叔与蔡叔、武庚联合东夷作乱。周公东征,管叔与武庚同被诛。

⑨孺子:这里指幼弱的周成王。

⑩《鸱鸮》:指《诗经·豳风·鸱鸮》。旧说该诗为周公所作。诗中以母鸟喻自己,鸱鸮比武庚,被取之子比管、蔡二叔,鬻子比成王,室家比周王朝。

⑪东山之师:当为“《东山》之诗”。《诗经·豳风·东山》小序:“《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译文从之。

【译文】

渠水又东流,不家沟水注入。此水发源于京县东南的梅山北溪。《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子冯、公子格率领精兵侵费,从右边绕过梅山。杜预说:梅山在密县东北。指的就是这座山。水从溪中往东北流经管城西边,这里是从前的管国,周武王把它封给管叔。当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散布流言道:周公掌政将不利于幼王。周公作《鸱鸮》,讨伐管叔,就是《东山》这首诗。

《左传·宣公十二年》①,晋师救郑,楚次管以待之。杜预曰京县东北有管城者是也。俗谓之为管水②。又东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注黄雀沟③,谓之黄渊,渊周百步。其一水东越长城,东北流,水积为渊,南北二里,东西百步,谓之百尺水④。北入圃田泽,分为二水。一水东北迳东武强城北⑤。《汉书·曹参传》⑥:击羽婴于昆阳⑦,追至叶⑧,还攻武强,因至荥阳⑨。薛瓒云⑩:按武强城在阳武县,即斯城也。汉高帝六年⑪,封骑将庄不识为侯国⑫。又东北流,左注于渠,为不家水口也⑬。一水东流,又屈而南,转东南注白沟也⑭。

【注释】

①宣公十二年:前597年。

②管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隋志》管城(今河南郑州)有郑水。《寰宇记》,郑水一名不家水,是俗传展转改易,既以不家水为管水,又变管水为郑水矣。”

③黄雀沟:一名黄渊。《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郑州(今河南郑州)西有小贾鲁河,盖即黄雀沟。”

④百尺水:当在河南郑州一带。

⑤武强城:在今河南郑州东北。

⑥曹参: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沛狱掾,与萧何一起辅佐刘邦定天下,封平阳侯。萧何将死,推贤唯曹参。曹参代萧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全遵照萧何规定。百姓歌之:“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⑦羽婴:具体不详。昆阳:即昆阳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叶县。

⑧叶:即叶县。战国楚置。后入秦,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

⑨荥阳:即荥阳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西汉属河南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为荥阳郡治。

⑩薛瓒:《汉书》颜师古注中收录有“臣瓒”注《汉书》。但臣瓒姓氏,历来学者考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注作薛瓒,未知郦氏何据。

⑪汉高帝六年:前201年。

⑫庄不识:西汉人。因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有时称为严不职。以舍人从刘邦起于沛。以骑将入汉,以将军击英布。高祖六年,封武强侯。卒谥庄。

⑬不家水口:《水经注疏》熊会贞按:“今东京河自郑州(今河南郑州)西南,东北流入贾鲁河。旧不家水下流,当自州东北,至今中牟县(今河南中牟)西北入渠,已湮。”

⑭白沟:古济水流经今河南原阳东南瀦为白马渊,渊水东流为白沟,又东经封丘南、开封北,下游与古济水合。

【译文】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军救郑,楚军屯驻于管,严阵以待。杜预所说的京县东北有管城,就指此城。民间称这条水为管水。又往东北流,分为两条,一条往东北流,注入黄雀沟,称为黄渊,渊潭周围百步。另一条往东流,越过长城往东北流,积聚成渊,南北二里,东西百步,称为百尺水。北流注入圃田泽,又分为两条。一条往东北流经东武强城北边。《汉书·曹参传》说:曹参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到叶,又折回攻打武强,由此到荥阳。薛瓒说:查考武强城在阳武县,就是这座城。汉高帝六年,把这里封给骑将庄不识,立为侯国。水又往东北流,在左边注入渠水,汇流处称为不家水口。另一条向东流,又向南转弯,往东南注入白沟。

渠水又东,清池水注之①。水出清阳亭西南平地②,东北流迳清阳亭南,东流,即故清人城也③。《诗》所谓清人在彭④,彭为高克邑也⑤。故杜预《春秋释地》云⑥: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泽⑦,七虎涧水注之⑧。水出华城南冈⑨,一源两派⑩,津川趣别⑪,西入黄雀沟,东为七虎溪,亦谓之为华水也。又东北流,紫光沟水注之。水出华阳城东北而东流,俗名曰紫光涧,又东北注华水⑫。

【注释】

①清池水:当在今河南中牟西。

②清阳亭:即春秋郑清邑。在今河南中牟西。

③清人城:即清阳亭。

④清人在彭:语见《诗经·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清,郑国地名。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⑤高克:春秋时郑国人。郑文公时大夫。

⑥《春秋释地》:书名。西晋杜预撰。《隋书·经籍志》只记载有其《春秋释例》十五卷。

⑦清口泽:《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中牟县(今河南中牟)西北。”

⑧七虎涧水:当在今河南新郑北。

⑨华城:即华阳城。战国韩邑。后属魏。在今河南新郑北四十里华阳砦。

⑩一源两派:一个水源流出两条河流。派,分流。

⑪津川:水流。趣别:趋向不同。

⑫华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北。”

【译文】

渠水又往东流,清池水注入。清池水发源于清阳亭西南平地上,往东北流经清阳亭南边,往东流,这里就是过去的清人城。《诗经》说的清人在彭,彭就是高克邑。因此杜预《春秋释地》说:中牟县西有清阳亭。清水又转弯往北流,到清口泽,七虎涧水注入。此水发源于华城南冈,一个源头分成两道水流,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西流的注入黄雀沟,东流的叫七虎溪,也称华水。华水又往东北流,紫光沟水注入。紫光沟水出自华阳城东北,往东流,俗称紫光涧。又往东北流,注入华水。

华水又东迳棐城北①,即北林亭也。《春秋》:文公与郑伯宴于棐林②,子家赋《鸿雁》者也③。《春秋·宣公元年》④,诸侯会于棐林以伐郑,楚救郑,遇于北林⑤。服虔曰:北林,郑南地也。京相璠曰:今荥阳苑陵县有故林乡⑥,在新郑北⑦,故曰北林也。余按林乡故城在新郑东如北七十许里⑧,苑陵故城在东南五十许里,不得在新郑北也。考京、服之说,并为疏矣。杜预云: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今是亭南去新郑县故城四十许里,盖以南有林乡亭,故杜预据是为北林,最为密矣。又以林乡为棐,亦或疑焉。诸侯会棐,楚遇于此,宁得知不在是而更指他处也。积古之传,事或不谬矣。

【注释】

①棐(fěi)城:即北林亭。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东北。

②文公:即鲁文公,姬姓,名兴。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僖公之子。尝败翟于咸(今山东鄄城西)。获长翟乔如。棐林:又作棐、斐。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尉氏西。

③子家赋《鸿雁》:子家,郑大夫公子归生之字。《鸿雁》,《诗经·小雅》篇名。取侯伯哀恤鳏寡,有征行之劳。言郑国寡弱,希望鲁君至晋,为郑请平。按,以上语见《左传·文公十三年》。

④宣公元年:前608年。

⑤北林: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郑州东南。

⑥苑陵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郑东北三十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

⑦新郑:春秋、战国时郑国之都。即今河南新郑。

⑧东如北:东面稍北。如,略,稍,偏。

【译文】

华水又往东流经棐城北边,就是北林亭。《春秋》中文公与郑伯在棐林会宴,子家作《鸿雁》赋,就是这地方。《春秋·宣公元年》,诸侯为伐郑在棐林会合,楚国去援救郑,在北林与诸侯军相遇。服虔说:北林是郑国南部地方。京相璠说:今天荥阳苑陵县有旧时的林乡,因地处新郑以北,所以称北林。我查考林乡旧城在新郑东偏北七十来里,在苑陵旧城东南五十来里,不可能在新郑北面。这样看来,京相璠、服虔的说法都有错误。杜预说:荥阳中牟县西南有林亭,在郑北部。今天此亭南距新郑县旧城四十来里,因为南面有林乡亭,所以杜预根据这一点以为是北林,这说法最为确切。又认为林乡就是棐,这又值得怀疑了。诸侯在棐会师,楚军在此与诸侯军相遇,哪里知道不在这里而另指别处呢?自古流传下来的记载,也许是不错的。

又东北迳鹿台南冈①,北出为七虎涧,东流,期水注之②。水出期城西北平地③,世号龙渊水。东北流,又北迳期城西,又北与七虎涧合,谓之虎溪水,乱流东注迳期城北,东会清口水。司马彪《郡国志》曰:中牟有清口水。即是水也。

【注释】

①鹿台南冈:《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冈当在今中牟(今河南中牟)县西南。”

②期水:世称龙渊水。当在今河南封丘一带。

③期城: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七里。

【译文】

华水又往东北流经鹿台南冈,往北流出后称为七虎涧,往东流,有期水注入。期水发源于期城西北的平地,世人称之为龙渊水。往东北流,又往北流经期城西边,又北流与七虎涧水汇合,称为虎溪水,乱流往东奔泻,经过期城北边,东流与清口水汇合。司马彪《郡国志》说:中牟县有清口水。指的就是这条水。

清水又东北,白沟水注之。水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①,而东迳靖城南②,与南水合;南水出太山③,西北流至靖城南,左注北水,即承水也④。《山海经》曰:承水出太山之阴,东北流注于役水者也。世亦谓之靖涧水。又东北流,太水注之。水出太山东平地。《山海经》曰:太水出于太山之阳,而东南流注于役水⑤。世谓之礼水也。东北迳武陵城西⑥,东北流注于承水。

【注释】

①密:即密县。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东南三十里。梅山:在今河南郑州西南三十五里,与新郑接界。

②靖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在今郑州(今河南郑州)东南。”

③太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山在今郑州南四十里。”

④承水:在今河南郑州南。

⑤役水:在今河南新郑、中牟县境。今湮。

⑥武陵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在今郑州东北。”

【译文】

清水又往东北流,白沟水注入。白沟水有两个源头:北水发源于密县的梅山东南,往东流经靖城南与南水汇合;南水发源于太山,往西北流到靖城南,向左边注入北水,就是承水。《山海经》说:承水发源于太山北麓,往东北流,注入役水。世人称之为靖涧水。又往东北流,太水注入,太水发源于太山东面的平地。《山海经》说:太水发源于太山南麓,往东南流,注入役水。世人称之为礼水。往东北流经武陵城西边,往东北流注入承水。

承水又东北入黄瓮涧,北迳中阳城西①。城内有旧台甚秀,台侧有陂池,池水清深。涧水又东屈迳其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②,郑釐侯来朝中阳者也③。其水东北流为白沟,又东北迳伯禽城北④,盖伯禽之鲁⑤,往迳所由也。

【注释】

①中阳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当在今中牟(今河南中牟)西。”

②梁惠成王十七年:前353年。

③郑釐(xī)侯:即韩昭侯。懿侯之子。其谥完整当作“韩昭釐侯”,韩国灭郑,国都迁于新郑,故又称“郑釐侯”。以申不害为相,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敢侵伐。

④伯禽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中牟西。”

⑤伯禽:姬姓,字伯禽,亦称禽父。西周鲁国始封者。周公旦长子。成王以商奄之地及殷民六族封伯禽,国号鲁,都曲阜。受封三年然后报政。周公问何以迟,伯禽以“变世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对。后辅成王政,率师征淮夷徐戎,誓于费,平徐戎,定鲁。

【译文】

承水又往东北流,注入黄瓮涧,往北流经中阳城西边。城内有一座旧台,十分秀丽,台旁有池,池水清澈幽深。涧水又东流,转弯流经城北。《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郑釐侯来中阳城朝见。此水往东北流,称为白沟,又往东北流经伯禽城北边,那是伯禽赴鲁时所经过的地方。

屈而南流,东注于清水。即潘岳都乡碑所谓自中牟故县以西①,西至于清沟。指是水也。乱流东迳中牟宰鲁恭祠南②。汉和帝时③,右扶风鲁恭④,字仲康,以太尉掾迁中牟令⑤,政专德化,不任刑罚,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实⑥,使部掾肥亲按行之⑦,恭随亲行阡陌⑧,坐桑树下,雉止其旁,有小儿。亲曰:儿何不击雉?曰:将雏。亲起曰:虫不入境,一异;化及鸟兽,二异;竖子怀仁,三异。久留非优贤,请还。是年嘉禾生县庭⑨,安美其治,以状上之⑩,征博士、侍中⑪。车驾每出⑫,恭常陪乘⑬,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故能遗爱,自古祠享来今矣。

【注释】

①都乡碑:具体不详。

②鲁恭:字仲康。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少居太学,习《鲁诗》。章帝集诸儒于白虎观,恭特以经明得召,与其议。拜中牟令,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

③汉和帝:即东汉皇帝刘肇。肃宗刘炟第四子。

④右扶风:西汉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置,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县(今陕西西安西北)。

⑤太尉掾:太尉所属诸曹的总称。

⑥河南尹:官名。东汉设。掌京都洛阳地区行政。袁安:字邵公。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任河南尹期间,政号严明,名重朝廷。

⑦部掾:河南尹的属吏。肥亲:具体不详。按行:巡视察看。

⑧阡陌:泛指田间小路。

⑨嘉禾: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

⑩状:文体名。向上级陈述意见或事实的文书。

⑪博士:官名。源于战国,秦汉相承,掌古今史事,典守书籍,或专掌某一经书的传授。

⑫车驾:代指皇帝。

⑬陪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一人在右,称陪乘。亦称参乘或车右。

【译文】

白沟水拐弯向南流,往东注入清水。潘岳都乡碑所说的,从中牟旧县以西到清沟。指的就是这条水。清沟水乱流东经中牟县县令鲁恭祠南边。汉和帝时,右扶风鲁恭,字仲康,从太尉掾调任中牟令,他致力于政事,以德进行教化,不轻施刑罚,官吏百姓都十分尊敬信仰他,连蝗虫都不飞入县境。河南府尹袁安怀疑所闻不实,派部属肥亲去巡察,鲁恭跟着肥亲走过田间小路,坐在一棵桑树下,这时有一只雉鸡停息在树旁,还有一个小孩也在。肥亲问小孩道:你为什么不去打这只雉鸡呢?小孩回答道:它正带着一群小雉呢。肥亲站起来说:蝗虫不入县境,是一奇;教化及于鸟兽,是二奇;儿童怀有仁心,是三奇。久留并不是优待贤人的做法,让我回去吧。这一年县府庭院里长出一棵茎壮穗长的嘉禾,袁安赞赏他的政绩,写了奏状上呈朝廷,鲁恭被征聘为博士、侍中。皇上每次车驾出门,鲁恭常在旁陪伴,皇上问及民政诸事,他都直言不讳。所以自古以来,一直受到民间的爱戴,立祠享祭,至今从未中断过。

清沟水又东北迳沈清亭①,疑即博浪亭也。服虔曰:博浪,阳武南地名也②。今有亭,所未详也。历博浪泽,昔张良为韩报仇于秦③,以金椎击秦始皇不中④,中其副车于此⑤。又北分为二水,枝津东注清水。清水自枝流北注渠,谓之清沟口。

【注释】

①沈清亭:疑即博浪亭。在今河南原阳东关。

②阳武:即阳武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二十 八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

③张良:字子房。因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而被大索天下,改名,亡匿下邳。在下邳为黄石公取履,黄石公授其《太公兵法》。刘邦起事,辅佐刘邦。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汉建立,甚有功焉。封为留侯。

④金椎:铁锤。

⑤副车:皇帝的随从之车。

【译文】

清沟水又往东北流经沈清亭,可能就是博浪亭。服虔说:博浪是阳武以南的地名。今天有亭,但不知是否就是这个亭。清沟水流经博浪泽,从前张良为韩国向秦报仇,用铁锤投击秦始皇,没有击中,却击中了侍从的车,此事就发生在这里。清沟水又北流,分为两条,支流往东注入清水。清水从支流往北注入渠水,汇流处称清沟口。

渠水又左迳阳武县故城南,东为官渡水,又迳曹太祖垒北①,有高台,谓之官渡台②,渡在中牟,故世又谓之中牟台。建安五年③,太祖营官渡④,袁绍保阳武⑤,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相御,合战不利。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以逼垒,公亦起高台以捍之,即中牟台也。今台北土山犹在,山之东悉绍旧营,遗基并存。

【注释】

①曹太祖:即曹操。

②官渡台:亦称中牟台。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③建安五年:200年。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

④官渡:渡口名。在今河南中牟东北。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即发生于此地。

⑤保:依仗,依靠。

【译文】

渠水左边流经阳武县旧城南边,东流称为官渡水;又流经曹太祖垒北边,这里有一座高台,称为官渡台,渡口在中牟,所以人们又称之为中牟台。建安五年,太祖在官渡扎营,袁绍守在阳武,连营结寨逐渐向前推进,依傍沙堆为营地,东西连营达数十里。曹操也分兵抵御,交战失利。袁绍兵向东推进逼近官渡,筑土山,挖地道进逼曹操营垒;曹操也筑起高台来捍卫,这就是中牟台。今天台北的土山还在,山的东边都是袁绍的旧营垒,遗基也都还留着。

渠水又东迳田丰祠北①。袁本初惭不纳其言②,害之。时人嘉其诚谋,无辜见戮,故立祠于是,用表袁氏覆灭之宜矣③。

【注释】

①田丰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祠当在今中牟县(今河南中牟)东北。”田丰,字元皓。东汉钜鹿(治今河北宁晋西南)人。权略多奇,博览多识,名重州党。曾为袁绍别驾,劝绍迎天子,绍不从。袁绍用田丰谋,平公孙瓒。逢纪惮丰亮直,数谗之于绍,袁绍遂忌丰。终被袁绍所杀。

②袁本初:即袁绍。东汉末权臣。

③表:彰显,昭示。覆灭之宜:应该灭亡。

【译文】

渠水又往东流经田丰祠北边。袁绍不听田丰意见,以致战败,羞愤交加,竟把田丰杀了。当时人们赞赏田丰真心为袁绍谋划,却无辜被杀,特在此为他立祠,用以表示袁氏的覆灭是咎由自取。

又东,役水注之①。水出苑陵县西隙候亭东②,世谓此亭为郤城,非也,盖隙、郤声相近耳。中平陂,世名之埿泉也,即古役水矣。《山海经》曰:役山③,役水所出,北流注于河。疑是水也。东北流迳苑陵县故城北,东北流迳焦城东、阳丘亭西④,世谓之焦沟水⑤。《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⑥,秦公孙壮率师伐郑⑦,围焦城不克。即此城也。俗谓之驿城,非也。

【注释】

①役水:在今河南新郑、中牟县境。今湮。

②苑陵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郑东北三十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隙候亭:亦称郤(xì)城。当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③役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役山当即今中牟县(今河南中牟)北牟山,与《注》所叙役水导源之地异。”

④焦城:亦称驿城。在今河南中牟西南。阳丘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北。”

⑤焦沟水:当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⑥梁惠成王十六年:前354年。

⑦公孙壮:具体不详。

【译文】

渠水又往东流,役水注入。役水发源于苑陵县以西、隙候亭以东,世人称此亭为郤城,是不对的,那是由于隙、郤两字读音相近而致误。中平陂,世人称之为埿泉,就是古时的役水。《山海经》说:役山是役水的发源地,北流注入河水。指的可能就是这条水。役水往东北流经苑陵县旧城北边,往东北流经焦城东边、阳丘亭西边,世人称之为焦沟水。《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国公孙壮率军攻郑,包围了焦城,却没有攻下。指的就是此城。民间称之为驿城,是不对的。

役水自阳丘亭东流,迳山民城北①,为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师城上枳、安陵、山民者也②。又东北为酢沟③。又东北,鲁沟水出焉。役水又东北,埿沟水出焉④。又东北为八丈沟⑤。又东,清水枝津注之。水自沈城东派⑥,注于役水。

【注释】

①山民城:当为“山氏城”。战国初郑地。在今河南尉氏西南。译文从之。

②上枳:具体不详。安陵:即鄢陵。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十八里古城村。山民:应为山氏。译文从之。

③酢沟:为古圃田泽之遗迹。泽有九沟,酢沟为其一。当在今河南中牟一带。

④埿沟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埿沟水即汜水(源出今河南巩义东南,北流经荥阳汜水镇西,北入黄河)。”

⑤八丈沟:当为“丈八沟”。在今河南中牟西南。为古圃田泽之遗迹。泽有九沟,其一为丈八沟,东北流入贾鲁河。译文从之。

⑥沈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沈城即前沈清亭(在今河南原阳东关)。”派:分流。

【译文】

役水从阳丘亭往东流经山氏城北边,就到高榆渊。《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秦公孙壮率军修筑了上枳、安陵、山氏等城。役水又往东北流是酢沟。又往东北流,鲁沟水分支流出。又往东北流,分出埿沟水。又往东北流是丈八沟。又往东流,清水支流注入。这条支流从沈城分出,往东注入役水。

役水又东迳曹公垒南,东与沫水合①。《山海经》云:沫山②,沫水所出,北流注于役。今是水出中牟城西南,疑即沫水也。

【注释】

①沫水:当在今河南中牟一带。

②沫山:当在今河南中牟一带。

【译文】

役水又往东流经曹公垒南边,东流与沫水汇合。《山海经》说:沫山是沫水的发源地,北流注入役水。今天这条水发源于中牟城西南,可能就是沫水。

东北流迳中牟县故城西,昔赵献侯自耿都此①。班固云:赵自邯郸徙焉②。赵襄子时③,佛肸以中牟叛④,置鼎于庭,不与己者烹之⑤,田英将褰裳赴鼎处也⑥。薛瓒注《汉书》云⑦:中牟在春秋之时为郑之堰也⑧,及三卿分晋⑨,则在魏之邦土。赵自漳北不及此也⑩。《春秋传》曰:卫侯如晋过中牟⑪。非卫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⑫:齐师伐赵东鄙⑬,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在漯水之上矣⑭。按《春秋》,齐伐晋夷仪⑮,晋车千乘在中牟⑯,卫侯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固亡在中牟⑰,曰:卫虽小,其君在,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遇之必败。乃败齐师。服虔不列中牟所在。杜预曰:今荥阳有中牟⑱。回远⑲,疑为非也。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疆里流移,宁可一也。兵车所指,迳纡难知。自魏徙大梁⑳,赵以中牟易魏,故赵之南界,极于浮水(21),匪直专漳也(22)。赵自西取后止中牟,齐师伐其东鄙,于宜无嫌(23)。而瓒径指漯水,空言中牟所在,非论证也。汉高帝十一年(24),封单父圣为侯国(25)。

【注释】

①赵献侯:嬴姓,赵氏,名浣。战国时赵国国君。耿: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河津东南耿乡城。

②邯郸:春秋卫邑。战国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

③赵襄子:名毋恤。春秋末晋国正卿。赵鞅之子。

④佛肸(xī):春秋末年晋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为中牟的县宰。

⑤烹:古代的一种残忍的刑罚,把人放在容器中烹煮而死。

⑥田英:一作田基、田卑。春秋晋顷公时中牟(今河南中牟)人。佛肸攻赵氏,他不从。后赵氏求而赏之,他辞赏去楚。褰裳:撩起下裳。

⑦薛瓒注《汉书》:《汉书》颜师古注中收录有“臣瓒”注《汉书》。但臣瓒姓氏,历来学者考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郦注屡作薛瓒,未知何据。

⑧堰:当为“疆”之讹。《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全(祖望)、赵(一清)改‘疆’,是也。戴氏(震)何以不从?”译文从之。

⑨三卿分晋:即韩、赵、魏分晋。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史称三家分晋。

⑩漳:即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二源,均发源于山西东南部,与河北南部边境汇合后称漳河,其河道古今变迁很大。

⑪卫侯:即卫成公。春秋卫文公之子,名郑。

⑫汲郡古文:亦称汲冢书。西晋咸宁五年(279)在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战国魏襄王古冢中出土的古书,皆用蝌蚪文(即战国文字)写在简册上。

⑬鄙:边邑。

⑭漯水:一作漯川。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作“湿”。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津之一。

⑮夷仪:在今山东聊城西南十二里。春秋时邢国建都于此。一说在今河北邢台西北。

⑯乘(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⑰褚师固:一作褚师圃。褚师为姓氏。春秋卫大夫,宋国人。

⑱荥阳:即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置,属司州。治所在荥阳(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

⑲回远:指路途迂曲遥远。

⑳魏徙大梁:魏惠王时,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徙都于大梁。大梁:战国魏都邑。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21)浮水:在今河北沧县东南,东入盐山县界。

(22)匪直:不仅仅是。

(23)无嫌:即无疑。没有可疑问的。

(24)汉高帝十一年:当为十二年(前197)。译文从之。

(25)单父圣:《汉书》作单右车。秦末以步衣从刘邦起义于沛(今江苏沛县)。以功封中牟侯。

【译文】

役水往东北流经中牟县旧城西边,从前赵献侯从耿迁都到这里。班固说:赵从邯郸迁到这里。赵襄子的时候,佛肸在中牟反叛,把大锅放在庭院中,不跟他走的就投入大锅里煮,这里就是田英提起衣襟走向大锅的地方。薛瓒注《汉书》说:中牟在春秋时是郑国的疆域,到三卿分晋时,则在魏的国境内。赵在漳水以北,国界不到这里。《春秋传》说:卫侯去晋,经过中牟。但不是说在从卫去晋的路上。汲郡古文说:齐国军队攻打赵国东部边境,围困中牟。这里的中牟不在赵国东边。查考中牟应在漯水上。查考《春秋》,齐国攻打晋国夷仪,晋军千余辆兵车聚集在中牟,卫侯经过中牟的时候,中牟人想攻击他。卫国有个褚师固早先逃亡到中牟,他对中牟人说:卫国虽然是小国,但君主在,是不能取胜的。齐军攻克城邑,已经骄傲起来了,一交战就要打败仗。后来果然打败齐军。服虔没有指出中牟在什么地方。杜预说:今天荥阳有个中牟。路途迂回遥远,想来不是那个中牟。但地理状况很不一致,地域的范围又变化无常,随着各国力量的强弱消长,自相吞并,疆界也变动不定,怎么可以看作一成不变呢?当年兵车开往何处,故意迂回曲折地绕道走,也很难说。自从魏迁移到大梁后,赵用中牟与魏交换土地,所以赵的南疆直到浮水为止,而不止到漳水。赵国自从向西扩张后,到中牟为止,齐军侵犯它的东部边境,该是无可怀疑的。而薛瓒却直接推定是在漯水,凭空断言中牟所在之处,这不是论证的方法。汉高帝十二年,把这里封给单父圣,立为侯国。

沫水又东北注于役水。昔魏太祖之背董卓也①,间行出中牟,为亭长所录②。郭长公《世语》云③:为县所拘,功曹请释焉④。役水又东北迳中牟泽⑤,即郑太叔攻萑蒲之盗于是泽也⑥。其水东流北屈注渠。《续述征记》所谓自酱魁城到酢沟十里者也⑦。渠水又东流而左会渊水。其水上承圣女陂⑧,陂周二百余步,水无耗竭,湛然清满⑨,而南流注于渠。渠水又东南而注大梁也。

【注释】

①魏太祖:即曹操。董卓:字仲颖。东汉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汉灵帝时拜前将军。废少帝,立献帝,弑何太后。拥帝入长安,自为太师。残忍不仁,凶暴滋甚,司徒王允密诱董卓部将吕布杀之。

②亭长:秦汉时城市中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乡村有乡亭,亦设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录:逮捕,抓获。

③《世语》:书名。亦作《魏晋世语》。晋郭颁撰。记述魏晋间名人事迹。已佚。

④功曹:官名。汉代郡守、县令长之佐吏。系郡县佐吏中地位最高者。其职主考查记录功劳、参预任免赏罚,有时甚至代行郡守及县令长之事。职总内外。

⑤中牟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泽当在今中牟县(今河南中牟)东北。”

⑥郑太叔:名游吉。郑国子产之子。子产死后,代其父为政。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萑蒲:即萑蒲泽。春秋郑地。在今河南中牟东北。郦道元以中牟泽当之。

⑦《续述征记》:书名。《初学记》“地部”“州郡部”并引作郭缘生《续述征记》。酱魁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酱魁城无考。就郭氏西行言之,在酢沟之东,当在今祥符县(今河南开封)西北。”

⑧圣女陂:当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⑨湛然:清澈貌。

【译文】

沫水又往东北流,注入役水。从前魏太祖离开董卓,抄小路逃出中牟,被亭长捉住。郭长公《魏晋世语》说:被县官拘捕,功曹请求释放他。役水又往东北流经中牟泽,郑太叔就是在这片泽地中进攻萑蒲的盗贼的。水往东流,折向北方,注入渠水。《续述征记》说从酱魁城到酢沟路程十里,这里的酢沟就指渠水。渠水又东流,在左面与渊水汇合。渊水上口承接圣女陂,此陂周围二百多步,陂水从不干涸,常是清泉满池,池水南流注入渠水。渠水又往东南向着大梁流去。

又东至浚仪县①,

渠水东南迳赤城北②,戴延之所谓西北有大梁亭③,非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④,穰庛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⑤,郑师败逋⑥。即此城也。左则故渎出焉。秦始皇二十年⑦,王贲断故渠⑧,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⑨。

【注释】

①浚仪县:西汉文帝时置,属梁国。治所在今河南开封。

②赤城:亦称赤冈。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③戴延之:即戴祚,字延之。东晋末江东(今江苏长江下游南岸一带)人。官西戎主簿。曾从刘裕西征姚秦。著有《西征记》《甄异传》等。大梁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本赤西城,而延之以为大梁亭,故斥其非。”

④梁惠成王二十八年:前342年。梁惠成王,即魏惠王。姬姓,魏氏,名罃。战国时魏国国君。

⑤穰庛(cì):亦作襄庛。魏人,魏惠王时曾为邺令。孔夜:具体不详。梁:春秋周邑,后属楚。在今河南汝州西南。赫:在今河南汝州西南。

⑥败逋:溃败逃亡。逋,逃亡。

⑦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

⑧王贲:战国时秦国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王翦之子。尝领兵击破魏、燕,伐齐诸地。封通武侯。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天下统一,王氏父子及蒙氏功最多,有名于世。

⑨梁沟:当在今河南开封一带。

【译文】

渠水又往东流到浚仪县,

渠水往东南流经赤城北边,戴延之以为西北的大梁亭就是赤城,这是搞错了。《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魏将穰疵率兵与郑将孔夜在梁、赫打了一仗,郑军败逃。就指的是此城。左边有旧渠道从这里流出。秦始皇二十年,王贲堵住这条旧渠道,引水流向东南,去淹大梁,形成的渠道叫梁沟。

又东迳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阳武高阳乡也①,于战国为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②。梁伯好土功③,大其城,号曰新里④。民疲而溃,秦遂取焉。后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⑤,故曰梁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⑥,徙都于大梁是也。秦灭魏以为县。汉文帝封孝王于梁⑦,孝王以土地下湿,东都睢阳⑧,又改曰梁。自是置县。

【注释】

①阳武:即阳武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原阳东南二十 八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南。

②梁伯:嬴姓。春秋时梁国国君。好治城沟,国疲民怨。秦穆公二十年(前640),秦灭梁。

③土功:指修筑城池、宫殿等工程。

④新里: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开封东北。

⑤魏惠王:即梁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战国时魏国国君。因魏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惠是谥号。或称魏惠成王。安邑:战国时魏国都城。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

⑥梁惠成王六年:前364年。

⑦孝王:即刘武。汉文帝次子,景帝同母弟。

⑧睢阳:即睢阳县。战国秦置,为砀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文帝时为梁国国都。

【译文】

渠水又往东流经大梁城南边。这里原是《春秋》中说的阳武高阳乡,到战国时称为大梁,是周朝梁伯的故居。梁伯喜欢大兴土木,扩大此城的范围,称为新里。百姓不胜劳苦,纷纷逃亡,于是秦国就乘机夺取了此城。后来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到这里,所以也称为梁。《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日,迁都到大梁。秦灭魏后立为县。汉文帝把梁封给孝王,孝王因为这里地势低洼潮湿,把都城移到东面的睢阳,又改称梁。自此以后,就在这里立县。

以大梁城广,居其东城夷门之东①。夷门,即侯嬴抱关处也②。《续述征记》以此城为师旷城③,言郭缘生曾游此邑④,践夷门,升吹台⑤,终古之迹,缅焉尽在⑥。余谓此乃梁氏之台门⑦,魏惠之都居⑧,非吹台也,当是误证耳。《西征记》论仪封人即此县⑨,又非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⑩,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⑪。《陈留风俗传》曰⑫:县北有浚水⑬,像而仪之⑭,故曰浚仪。余谓故汳沙为阴沟矣⑮,浚之,故曰浚,其犹《春秋》之浚洙乎⑯?汉氏之浚仪水,无他也,皆变名矣。其国多池沼,时池中出神剑,到今其民像而作之,号大梁氏之剑也。

【注释】

①夷门: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角。因在夷山之上而得名。

②侯嬴:战国时魏人。隐士。家贫,年七十为大梁夷门监者,信陵君迎为上客。秦攻赵,围邯郸,赵求救于魏,魏王命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屯兵不进。赢献计信陵君通过魏王宠妃如姬窃得兵符,并荐勇士朱亥击杀晋鄙,夺取兵权,因而救赵。后,侯嬴自刎而死。抱关:守门,看门。

③师旷:又称瞽旷。春秋晋国的乐师。生而目盲,善知音。

④郭缘生:晋末宋初人。撰《述征记》,记述他跟随刘裕北伐慕容燕、西征姚秦的沿途所见。

⑤吹台: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传为先秦时建筑,西汉梁王增筑。后毁于兵燹。

⑥缅焉:遥远貌。

⑦梁氏:梁王刘武被汉文帝封为梁王。故称梁氏。

⑧都居:居住。

⑨《西征记》:书名。东晋末戴延之(戴祚)撰。记作者随刘裕西征关中时的沿途所见。仪: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兰考东仪封乡东北。封人:官名。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

⑩梁惠成王三十一年:前339年。

⑪圃田:即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西及郑州东。

⑫《陈留风俗传》:书名。东汉圈称撰。叙述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风俗民情。今存清王仁俊辑本一卷。

⑬浚水:在今河南开封北。

⑭像而仪之:摹状效法。像,摹状。仪,取法,效法。

⑮汳、沙、阴沟:《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乃浚水(在今河南开封北)旧目……汳、沙、阴沟三者,考其源,则皆出渠水,别其流,则各有主名。”

⑯浚:疏通,开挖。洙(zhū):即洙水。在今山东,为泗水支流。有两个源头。一源出山东费县北,西流入泗水。一源出曲阜北,南流合沂水后再流入泗水。故道久已湮没。

【译文】

因为大梁城范围很大,就把县治设在东城夷门的东边。夷门就是当年侯嬴守关的地方。《续述征记》以为此城就是师旷城,说郭缘生曾经游历过此城,到过夷门,登上吹台,这些从遥远的古代留下的遗迹,今天都还在。我以为这是梁氏的台门,魏惠王居住的地方,并不是吹台,郭氏是弄错了。《西征记》提到仪城封人,以为仪城就是此县,也不对。《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在北边外城开凿了大沟,以引圃田旧泽的水。《陈留风俗传》说:县北有浚水,摹状效法,因此称为浚仪。我以为从前的汳水、沙水就是阴沟水,因为疏浚过,所以称为浚水,这也许就像《春秋》中的浚洙吧?汉朝的浚仪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都是异名罢了。这一带地方遍布池塘沼泽,当时池中捞出一把神剑,到今天当地人还仿它的式样制剑,称为大梁氏之剑。

渠水又北屈,分为二水。《续述征记》曰:汳沙到浚仪而分也。汳东注①,沙南流②,其水更南流,迳梁王吹台东③。《陈留风俗传》曰:县有苍颉、师旷城④,上有列仙之吹台,北有牧泽⑤,泽中出兰蒲⑥,上多俊髦⑦,衿带牧泽⑧。方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即谓此矣。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⑨,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矣。其台方百许步,即阮嗣宗《咏怀诗》所谓驾言发魏都⑩,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⑪,梁王安在哉?晋世丧乱,乞活凭居⑫,削堕故基⑬,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余,世谓之乞活台⑭,又谓之繁台城⑮。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焉⑯。项羽与汉高分王,指是水以为东西之别。苏秦说魏襄王曰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是也。故尉氏县有波乡、波亭、鸿沟乡、鸿沟亭⑱,皆藉水以立称也。今萧县西亦有鸿沟亭⑲,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⑳,先后谈者,亦指此以为楚、汉之分王,非也。盖《春秋》之所谓红泽者矣(21)。

【注释】

①汳(biàn):即汴。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北分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河的下游。“汳”名废弃不用,通称汴河或汴渠。

②沙:即沙水。故道自今河南周口淮阳区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南,又东略循今安徽茨河,经涡阳、蒙城西,至怀远南入淮水。

③梁王吹台:又称繁台、梁台。在今河南开封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师旷吹乐之台。西汉梁孝王增筑曰明台。因梁孝王常歌吹于此,故亦称吹台。

④苍颉(jié):又作仓颉。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实则为古代整理汉字的代表者。

⑤牧泽:又称蒲关泽。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北。

⑥兰蒲:兰花和蒲草。

⑦俊髦:指柔美细长的草。

⑧衿带:像衣领一样交汇环绕。

⑨城隍:城墙和护城河。

⑩阮嗣宗《咏怀诗》:阮嗣宗,即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三国魏文学家、玄学家。竹林七贤之一。于魏晋之际,常虑祸患及已,故《咏怀诗》之作,多刺时人无故旧之情,逐势利而已。驾言:此指出游。魏都:魏的都城。这里指大梁。

⑪箫管:一种管乐器,用多个竹管编排在一起的叫排箫,用一根竹管做成的叫洞箫。

⑫乞活:逃亡求食的饥民。

⑬削堕(huī):砍削损坏。堕,破坏,损坏。

⑭乞活台:即今河南开封东南繁台。汉为吹台。西晋末,乞活居此,俗称乞活台。

⑮繁台城:赵一清《水经注释》:“《文昌杂录》,繁台,梁孝王按歌吹之台,后有繁氏居其侧,里人呼为繁台。繁、婆音相近,即婆台也。”

⑯阴沟:即阴沟水。为古黄河支津。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阳西南,东至开封境内合古狼汤渠。是狼汤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为狼汤渠的另一名称。鸿沟:战国至秦汉间之鸿沟。后称狼汤渠,或作蒗荡渠、莨汤渠。

⑰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著名纵横家。师事鬼谷先生。燕昭王时,赴燕游说,合纵抗秦。后被反间而死。魏襄王:战国魏惠王之子,魏文侯之曾孙。以张仪为相,秦屡败魏军,王予秦以河西地。

⑱尉氏县:秦始皇二年(前245)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尉氏。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属陈留郡。

⑲萧县:秦置,属泗水郡。在今安徽萧县西北十里。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三国魏属谯郡。

⑳梁国: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砀郡为梁国。都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区西北)。汉文帝时移都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王莽始建国初改为梁郡。东汉建初四年(79)复为梁国。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梁郡。西晋复为梁国。

(21)红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春秋)经·昭(公)八年》,蒐于红(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南大洪沟一带)。不作红泽。”译文从之。

【译文】

渠水又转向北流,分为两条水。《续述征记》说:汳沙到浚仪而分流。汳水东注,沙水南流,渠水往南流经梁王吹台东边。《陈留风俗传》说:县有苍颉、师旷城,城上有仙人们的吹台,北边有牧泽,泽中出产兰草和香蒲,此土还生长很多柔美细长的草,像衣领一样交汇环绕着牧泽。牧泽方圆十五里,俗称蒲关泽。就是指这里。梁王扩建了吹台。城墙和护城河都已平毁了,只留下一点遗迹,现在那座高台还孤零零地耸立在牧泽的右边。高台大小约一百步见方,就是阮嗣宗《咏怀诗》里所写的:从魏都乘车出发,向南眺望着吹台,箫管的声音还能听到,可是粱王如今何在?晋朝战祸频仍,流民聚居在这里,台基被挖掘破坏,于是就成为两层,上层还有四五十步见方,高一丈多,民间称之为乞活台,又叫繁台城。渠水到这里,有阴沟、鸿沟之称。项羽与汉高祖分地称王,就以这条水作为东西两边的分界。苏秦游说魏襄王说:大王的土地南面有鸿沟。指的就是这里。旧尉氏县有波乡、波亭、鸿沟乡、鸿沟亭,都是以水命名的。今天萧县西也有鸿沟亭,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古今许多谈及鸿沟的人,也有认为此水是楚汉的分界,这是搞错了的。实际上这是《春秋》所说的红。

渠水右与汜水合①。水上承役水于苑陵县②。县,故郑都也,王莽之左亭县也。役水枝津东派为汜水者也③,而世俗谓之埿沟水也。《春秋左传·僖公三十年》④,晋侯、秦伯围郑⑤,晋军函陵⑥,秦军汜南,所谓东汜者也⑦。其水又东北迳中牟县南⑧,又东北迳中牟泽与渊水合⑨。水出中牟县故城北,城有层台。按郭长公《世语》及干宝《晋纪》,并言中牟县故魏任城玉台下池中⑩,有汉时铁锥,长六尺,入地三尺,头西南指不可动,正月朔自正⑪。以为晋氏中兴之瑞。而今不知所在,或言在中阳城池台⑫,未知焉是。渊水自池西出,屈迳其城西,而东南流注于汜。汜水又东迳大梁亭南⑬,又东迳梁台南,东注渠。

【注释】

①汜(sì)水:源出今河南巩义东南,北流经荥阳汜水镇西,北入黄河。

②役水:在今河南新郑、中牟境内。今湮。苑陵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郑东北三十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

③枝津:支流。派,分流。

④僖公三十年:前630年。

⑤晋侯:指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登上君位,是为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秦伯:指秦穆公。春秋秦德公第三子,名任好。秦国第八位国君。既立,勤求贤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败晋惠公夷吾,纳晋文公重耳。后违蹇叔之言以袭郑,晋襄公败之于崤。后霸西戎。

⑥函陵:在今河南新郑北十三里。

⑦东汜:今已湮,故道在今河南中牟南。

⑧中牟县:战国赵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中牟东。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

⑨中牟泽:当在今河南中牟东。渊水:当在今河南中牟一带。

⑩魏任城王:即曹操之子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数从征伐,不好读书。封鄢陵侯。曾统兵征讨代郡乌丸,获胜。曹操大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文帝时,立为任城王。

⑪朔:农历每月初一。

⑫中阳城:中阳县治所。在今山西中阳。

⑬大梁亭:在今河南开封西北。

【译文】

渠水在右与汜水汇合。汜水上游在苑陵县承接役水。苑陵县是以前郑国的都城,就是王莽时的左亭县。役水支流向东分出称为汜水,民间则称之为埿沟水。《春秋左传·僖公三十年》,晋侯、秦伯包围了郑,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汜南就是所谓东汜。汜水又往东北流经中牟县南边,又往东北流经中牟泽与渊水汇合。渊水发源于中牟县旧城北边,城里有高台。按郭长公《世语》和干宝《晋纪》,都说中牟县从前魏时在任城玉台下的池中,有一把汉时的铁锥,长六尺,陷入地下三尺,锥头指向西南,扳也扳不动,但到正月初一,锥头却自动指正了方向。人们认为这是晋朝中兴的吉兆。但今天不知道这铁锥在什么地方了,有人说在中阳城池台,不知真否。渊水从池西流出,拐弯流经城西,往东南流,注入汜水。汜水又往东流经大梁亭南边,又往东流经梁台南边,往东注入渠水。

渠水又东南流迳开封县①,睢、涣二水出焉②。右则新沟注之。其水出逢池③,池上承役水于苑陵县,别为鲁沟水④,东南流迳开封县故城北。汉高帝十一年⑤,封陶舍为侯国也⑥。《陈留志》称⑦:阮简字茂弘⑧,为开封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数,简方围棋长啸。吏云:劫急!简曰:局上有劫亦甚急⑨!其耽乐如是。故《语林》曰⑩: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⑪。或亦谓之为手谈⑫,又谓之为棋圣。

【注释】

①开封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西南四十六里古城村。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

②睢:即睢水。汴水支流。战国鸿沟(汉代称狼汤渠)支流之一。自今河南开封东分古鸿沟东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安徽濉溪、宿州、灵璧及江苏睢宁,至宿迁南注入古泗水。此水仅存安徽濉溪、宿州一段。涣:即涣水。又名浍水、濊水。自今河南开封东分狼汤渠水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南入安徽境,经亳州东北、河南永城南、安徽宿州、固镇县,至五河南入淮水。今上游已湮。下游在安徽境内者即今之浍河。

③逢池:即战国魏逢泽。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④鲁沟水:汴水支流。在今河南杞县南。

⑤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

⑥陶舍:汉王五年(前202)加入汉军,历任右司马、中尉等职。先后参与平定燕王臧荼、赵相国陈豨叛乱,有功。封开封侯。

⑦《陈留志》:书名。汉圈称撰。一作东晋江敞撰。十五卷。地方志著作。已佚。

⑧阮简:字茂弘。为开封令。

⑨局上:棋局上。

⑩《语林》:书名。晋裴玄撰。此书搜集汉、魏、晋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今有清马国翰辑本。

⑪王中郎:即王坦之。字文度。因曾官北中郎将,故称。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王述之子。弱冠与郗超俱享重名,誉为“江东独步”。尚刑名,严整有风操。坐隐:此为围棋的代称。

⑫手谈:围棋的代称。

【译文】

渠水又往东南流经开封县,睢水和涣水在这里分出。右边有新沟水注入。新沟水从逢池流出,池水上源在苑陵县承接役水,分支流出,叫鲁沟水,往东南流经开封县旧城北边。汉高帝十一年,把这里封给陶舍,立为侯国。《陈留志》说:阮简,字茂弘,为开封县令。县旁有强盗抢劫,外面多次报告十分紧急,阮简正在下围棋,还长声吟啸。县吏说:抢劫情况紧急啊!阮简回答说:棋局上有劫,也很紧急啊!这位县令沉溺于娱乐竟到了这样的地步。所以《语林》说:王中郎把下围棋称为坐隐。也有人把它叫手谈,又称善弈者为棋圣。

鲁沟南际富城①,东南入百尺陂②,即古之逢泽也。徐广《史记音义》曰: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③。汲郡墓《竹书纪年》作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④。斯其处也。故应德琏《西征赋》曰⑤:鸾衡东指⑥,弭节逢泽⑦。其水东北流为新沟,新沟又东北流迳牛首乡北⑧,谓之牛建城。又东北注渠,即沙水也⑨。音蔡,许慎正作沙音,言水散石也,从水少,水少沙见矣。楚东有沙水,谓此水也。

【注释】

①际:临近。富城:《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城当在今祥符县(今河南开封)南。”

②百尺陂:即古之逢泽。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③公子少官:具体不详。

④汲郡:西晋泰始二年(266)置,属司州。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西南二十里)。秦孝公:嬴姓,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献公之子。秦孝公六年(前356)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十二年(前350),迁都咸阳,进一步变法改制,开阡陌,普遍设县。秦国日益富强。

⑤应德琏:即应玚(yáng),字德琏。东汉末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建安七子之一。《西征赋》为其赋从军平陇右之作。

⑥鸾衡:有鸾铃的车前横木。此处代指皇上的车驾。

⑦弭节:驻节,停车。弭,停止。节,车行的节度。

⑧牛首乡:又名牛首城。在今河南开封南。

⑨沙水:故道自今河南周口淮阳区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南,又东略循今安徽茨河,经涡阳、蒙城西,至怀远南入淮水。

【译文】

鲁沟南面紧靠富城,往东南流,注入百尺陂,就是古时的逢泽。徐广《史记音义》说:秦国派遣公子少官率领军队在逢泽与诸侯相会。汲郡坟墓里发掘出来的《竹书纪年》则载:秦孝公在逢泽与诸侯相会。所说的就是这地方。所以应德琏的《西征赋》说:皇上车驾东行,停车逗留于逢泽。这条水往东北流称为新沟,新沟又往东北流经牛首乡北边,有城叫牛建城。又往东北注入渠水,也就是沙水。沙,音蔡,许慎正音读作沙,意思是说水流冲散石子,偏旁从水,从少,水少沙也露出来了。楚国东部有沙水,就指的是这条水。

又屈南至扶沟县北①,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乡东南,鲁沟水出焉,亦谓之宋沟也。又迳陈留县故城南②。孟康曰③: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矣。鲁沟水又东南迳圉县故城北④。县苦楚难,修其干戈以圉其患⑤,故曰圉也。或曰边陲之号矣。历万人散⑥。王莽之篡也,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莽⑦,莽遣奋威将军孙建击之于圉北⑧。义师大败,尸积万数,血流溢道,号其处为万人散,百姓哀而祠之。又历鲁沟亭⑨,又东南至阳夏县故城西⑩。汉高祖六年⑪,封陈豨为侯国⑫。鲁沟又南入涡⑬,今无水也。

【注释】

①扶沟县: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

②陈留县: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

③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人。三国魏学者。撰《汉书音义》。

④圉(yǔ)县: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五十里圉镇。

⑤圉:抵御,禁止。

⑥万人散:《清一统志》谓当在杞县南圉镇。

⑦东郡:战国秦王嬴政五年(前242)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东南二十里高城村)。翟义:字文仲。西汉官吏。翟方进少子,为东郡太守。王莽居摄,义心恶之,乃立东平王云子信为天子,义自号柱天大将军,以诛莽。莽乃使孙建、王邑等将兵击义,破之。义亡,自杀。

⑧奋威将军:官名。将军为古代高级武官的通称,奋威为将军之号。孙建:王莽部下。具体不详。

⑨鲁沟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当在今杞县(今河南杞县)东南。”

⑩阳夏县:战国秦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太康。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属梁国。

⑪汉高祖六年:前201年。

⑫陈豨(xī):宛朐(今山东东明南)人。西汉诸侯、高祖功臣。封阳夏侯。

⑬涡:即涡水。古狼汤渠支津。即今淮水支流涡河。故道自今河南扶沟东分狼汤渠(魏晋以后称蔡水),东流经太康北、鹿邑南,以下循今涡河至安徽怀远东入淮。为中原地区水运航道之一。

【译文】

沙水又转弯南流到扶沟县北边,

沙水又往东南流经牛首山东南,鲁沟水从这里分出,鲁沟也称宋沟。鲁沟水又流经陈留县旧城南边。孟康说:留是郑国城邑,后来被陈国兼并,所以叫陈留。鲁沟水又往东南流经圉县旧城北边。圉县人民深受楚国侵扰之苦,打造兵器以防御(圉)入侵,因此取名为圉。也有人说圉就是边陲的意思。鲁沟水又流经万人散。王莽篡位时,东郡太守翟义兴兵讨伐王莽,王莽派遣奋威将军孙建在圉县北拦击翟义。翟义的军队大败,被杀了万余人,道路上血流成河,因而把那地方叫万人散,百姓哀悼死难者,就为他们立祠。鲁沟水又流经鲁沟亭,又往东南流,到阳夏县旧城西边。汉高祖六年,把这地方封给陈豨,立为侯国。鲁沟又往南注入涡水,今天已经没有水了。

沙水又东南迳斗城西①。《左传·襄公三十年》②:子产殡伯有尸③,其臣葬之于是也。

【注释】

①斗城: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通许东北。

②襄公三十年:前543年。

③子产:即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执政四十余年,晋、楚不能加兵于郑。殡:死者入殓后停柩以待葬。伯有:即良霄。春秋时郑国执政之卿。主持国政时,和贵族驷带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经斗城西边。《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停放好伯有的尸体,又把伯有的臣僚葬在这里。

沙水又东南迳牛首亭东①。《左传·桓公十四年》②:宋人与诸侯伐郑东郊,取牛首者也,俗谓之车牛城矣。

【注释】

①牛首亭:即春秋郑牛首邑。又名车牛城。在今河南通许东北。

②桓公十四年:前698年。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经牛首亭东边。《左传·桓公十四年》:宋人与诸侯攻打郑国东郊,攻占牛首,俗称车牛城。

沙水又东南,八里沟水出焉,又东南迳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①,又迳澹台子羽冢东②,与八里沟合。按《陈留风俗传》曰③:陈留县裘氏乡有澹台子羽冢,又有子羽祠,民祈祷焉。京相璠曰:今泰山南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冢④,县人也。未知孰是。因其方志所叙⑤,就记缠络焉⑥。沟水上承沙河而西南流,迳牛首亭南,与百尺陂水合⑦。其水自陂南迳开封城东三里冈⑧,左屈而西流南转,注八里沟。又南得野兔水口,水上承西南兔氏亭北野兔陂⑨,郑地也。《春秋传》云:郑伯劳屈生于兔氏者也⑩。陂水东北入八里沟。八里沟水又南迳石仓城西⑪,又南迳兔氏亭东,又南迳召陵亭西⑫,东入沙水。

【注释】

①裘氏亭:一名裘亭、裘氏城。在今河南通许东。

②澹(tán)台子羽冢:《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在今通许县(今河南通许)东。”澹台子羽,澹台为复姓,名灭明,字子羽。为孔子弟子。为人公正无私。相传状貌甚恶。

③《陈留风俗传》:书名。东汉圈称撰。叙述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风俗民情。今存清王仁俊辑本。

④武城县:西晋太康中改东武城县置,属清河国。治所在今山东武城西北。

⑤方志:记录四方风俗、物产、舆地以及故事传说等的簿册。

⑥缠络:纠缠不清。

⑦百尺陂水:即古之逢泽。在今河南开封东南。

⑧三里冈:《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御览》一百五十八引《史记》此事《注》云:三亭今属浚仪。此冈在开封城(今河南开封)东,地望正合,疑三里冈为三亭冈之误。”

⑨兔氏亭: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尉氏西北。

⑩郑伯:春秋时郑国国君。劳:慰劳,犒劳。屈生:屈建子。

⑪石仓城:或说即上仓城。在今河南通许西。

⑫召陵亭:当在今河南扶沟一带。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八里沟水从这里分出,又往东南流经陈留县裘氏乡裘氏亭西边,又流经澹台子羽墓东边,与八里沟水汇合。查考《陈留风俗传》:陈留县裘氏乡有澹台子羽墓,又有子羽祠,百姓都到祠里祈祷。京相璠说:现在泰山南边的武城县有澹台子羽墓,子羽是本县人。不知哪一说法正确。这里只是根据地方志的记载,把纠缠不清之处摘下来罢了。沟水上游承接沙河,往西南流经过牛首亭南边,与百尺陂水汇合。百尺陂水从陂南流经开封城东面的三里冈,向左拐弯而西流南转,注入八里沟。八里沟水又南流,在野兔水口接纳了一条水,这条水上源承接西南方兔氏亭以北的野兔陂,那是郑国地方。《春秋传》说:郑伯在兔氏慰劳屈生。陂水往东北注入八里沟。八里沟水又往南流经石仓城西边,又往南流经兔氏亭东边,又往南流经召陵亭西边,往东注入沙水。

沙水南迳扶沟县故城东。县即颍川之穀平乡也①,有扶亭②,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焉。建武元年③,汉光武封平狄将军朱鲔为侯国④。

【注释】

①颍川:即颍川郡。战国秦王政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徙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三十六里古城)。

②扶亭:当在今河南扶沟一带。

③建武元年:25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④朱鲔(wěi):淮阳(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更始帝刘玄时为大司马、胶东王。与赤眉军战。后归降光武帝刘秀。刘秀拜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

【译文】

沙水往南流经扶沟县旧城东边。扶沟县就是颍川的穀平乡,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所以有扶沟县的名称。建武元年,汉光武帝把这里封给平狄将军朱鲔,立为侯国。

沙水又东与康沟水合①。水首受洧水于长社县东②,东北迳向冈西,即郑之向乡也③。后人遏其上口,今水盛则北注,水耗则辍流。又有长明沟水注之④。水出苑陵县故城西北⑤。县有二城,此则西城也。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也⑥。京相璠曰:郑地。杜预曰:泽在荥阳苑陵县东⑦,即《春秋》之制田也。故城西北平地出泉,谓之龙渊泉。泉水流迳陵丘亭西⑧,又西,重泉水注之。水出城西北平地,泉涌南流,迳陵丘亭西,西南注龙渊水⑨。

【注释】

①康沟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地形志》,扶沟(今河南扶沟)有康沟水。”

②长社县:战国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长葛东北。

③向乡:当在今河南长葛一带。

④长明沟水:在今河南尉氏西。

⑤苑陵县: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长葛东北。

⑥制泽:即春秋时制田。在今河南新郑东北。

⑦荥阳:即荥阳郡。三国魏正始三年(242)置,属司州。治所在荥阳县(今河南郑州西北古荥镇)。

⑧陵丘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在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北。”

⑨龙渊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水在今新郑县东北。”

【译文】

沙水又往东流,与康沟水汇合。康沟水上口在长社县东面引入洧水,往东北流经向冈西边,就是郑的向乡。后人堵塞了这条水的上口,现在水涨时就往北流,水浅时就断流。又有长明沟水注入。长明沟水发源于苑陵县旧城西北。苑陵县有两座城,旧城是西城。两座城东面一带,有很多陂泽,这就是古时的制泽。京相璠说:这是郑国地方。杜预说:泽在荥阳苑陵县东边,就是《春秋》中说的制田。旧城西北平地涌出泉水,称为龙渊泉。泉水流经陵丘亭西边,又西流,重泉水注入。重泉水发源于旧城西北的平地,泉水涌出,往南流经陵丘亭西边,往西南注入龙渊水。

龙渊水又东南迳凡阳亭西①,而南入白雁陂②。陂在长社县东北③,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④。司马彪《郡国志》曰:苑陵有林乡亭⑤。白雁陂又引渎南流,谓之长明沟⑥,东转北屈,又东迳向城北⑦。城侧有向冈。《左传·襄公十一年》⑧,诸侯伐郑,师于向者也。又东,右迤为染泽陂⑨,而东注于蔡泽陂⑩。长明沟水又东迳尉氏县故城南⑪。圈称云⑫:尉氏,郑国之东鄙⑬。弊狱官名也⑭,郑大夫尉氏之邑⑮。故栾盈曰⑯:盈将归死于尉氏也。

【注释】

①凡阳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在今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北。”

②白雁陂:在今河南尉氏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

③长社县:战国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长葛东北。

④林乡:即春秋时棐林。在今河南新郑东二十五里。

⑤苑陵: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郑东北三十里。

⑥长明沟:在今河南尉氏西。

⑦向城: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尉氏西南五十里。

⑧襄公十一年:前562年。

⑨染泽陂:《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当在今尉氏县(今河南尉氏)西南。”

⑩蔡泽陂:《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今尉氏县西南四十里有大陂,当即蔡泽失名耳。”

⑪尉氏县:秦始皇二年(前245)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尉氏。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属陈留郡。

⑫圈称:字幼举。东汉末陈留(今河南开封)人。自称为楚鬻熊之后。撰《陈留风俗传》。

⑬郑国:周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新郑一带。东鄙:东边的边境。

⑭弊狱:断狱,判罪。弊,决断,裁决。狱,罪案。

⑮郑大夫尉氏之邑:《汉书》颜师古注:“郑大夫尉氏,亦以掌狱之官,故为族耳。”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师古说最简要。尉氏为古狱官之名,郑之居是官为大夫者,因以尉氏别其族,其食邑因曰尉氏。”

⑯栾盈:亦名栾怀子。春秋时晋国人。栾黡(桓子)之子。好施舍,士人多归之。为下卿(下军佐,位第六)。

【译文】

龙渊水又往东南流经凡阳亭西边,然后往南注入白雁陂。白雁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西南。司马彪《郡国志》说:苑陵有林乡亭。白雁陂又有一条渠道引水南流,称为长明沟,沟水向东拐弯,又向北转,然后又往东流经向城北边。城旁有向冈。《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讨伐郑国,兵临于向。长明沟水又东流,向右分流积成染泽陂,往东注入蔡泽陂。长明沟水又往东流经尉氏县旧城南边。圈称说:尉氏县是郑国东部边境。尉氏是执掌刑狱的官名,是郑大夫尉氏的封邑。所以栾盈说:我回去将死于尉氏之手了。

沟渎自是三分。北分为康沟,东迳平陆县故城北①。高后元年②,封楚元王子礼为侯国③。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④。又有陵树亭⑤,汉建安中⑥,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侯⑦。故《陈留风俗传》曰:陵树乡,故平陆县也。北有大泽,名曰长乐厩⑧。康沟又东迳扶沟县之白亭北⑨。《陈留风俗传》曰:扶沟县有帛乡、帛亭,名在七乡十二亭中。康沟又东迳少曲亭⑩。《陈留风俗传》曰:尉氏县有少曲亭,俗谓之小城也。又东南迳扶沟县故城东,而东南注沙水。

【注释】

①平陆县:西汉景帝元年(前156)置平陆侯国,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尉氏东北。地节元年(前69)国除,改为县。

②高后元年:前187年。高后,即西汉皇帝刘邦的皇后吕后。

③封楚元王子礼为侯国:当是汉景帝时所封。楚元王刘交,字游。汉高祖同父异母少弟。高祖六年(前201),封楚王。礼,即楚元王刘交少子刘礼。文帝元年(前179)封平陆侯。

④陵树乡:在今河南尉氏东北。

⑤陵树亭:在今河南尉氏东北三十五里。

⑥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

⑦荀攸:字公达。三国魏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从子。深密有智防,从曹操征伐,常谋谟帷幄。曹操常称赞:“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⑧长乐厩:当在今河南尉氏一带。

⑨扶沟县: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白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括地志》,扶沟县(今河南扶沟)北四十五里北又有白亭。即今扶沟县北。”

⑩少曲亭:在今河南尉氏东。

【译文】

长明沟在这里分为三条。北支叫康沟,往东流经平陆县旧城北边。高后元年,把这里封给楚元王的儿子刘礼,立为侯国。建武元年,因平陆县人口不满三千户,撤县改为尉氏县的陵树乡。又有陵树亭,汉朝建安年间,封尚书荀攸为陵树乡侯。因此《陈留风俗传》说:陵树乡是过去的平陆县。北边有大泽,名为长乐厩。康沟水又往东流经扶沟县的白亭北边。《陈留风俗传》说:扶沟县有帛乡、帛亭,地名在七乡十二亭之列。康沟水又往东流经少曲亭。《陈留风俗传》说:尉氏县有少曲亭,民间称之为小城。又往东南流经扶沟县旧城东边,往东南注入沙水。

沙水又南会南水,其水南流,又分为二水。一水南迳关亭东①,又东南流,与左水合。其水自枝渎南迳召陵亭西②,疑即扶沟之亭也,而东南合右水。世以是水与鄢陵陂水双导③,亦谓之双沟④。又东南入沙水。

【注释】

①关亭:《水经注疏》杨守敬按:“亭当在今尉氏县(今河南尉氏)南。”

②召陵亭:当在今河南扶沟一带。

③鄢陵陂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在今鄢陵县(今河南鄢陵)西。”

④双沟:当在今河南扶沟一带。

【译文】

沙水又往南流,与南水汇合,此水南流又分为两条。一条往南流经关亭东边,又往东南流,与左水汇合。这条水从支渠往南流经召陵亭西,召陵亭可能就是扶沟亭,往东南流,与右水汇合。世人因此水与鄢陵陂水并流,所以也称双沟。此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沙水。

沙水南与蔡泽陂水合。水出鄢陵城西北①。《春秋·成公十六年》②:晋、楚相遇于鄢陵,吕锜射中共王目③,王召养由基④,使射杀之。亦子反醉酒自毙处也。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陂水东迳匡城北⑤,城在新汲县之东北⑥,即扶沟之匡亭也⑦。亭在匡城乡。《春秋·文公元年》⑧,诸侯朝晋,卫成公不朝⑨,使孔达侵郑⑩,伐绵訾及匡⑪。即此邑也。今陈留长垣县南有匡城⑫,即平丘之匡亭也⑬。襄邑又有承匡城⑭。然匡居陈、卫之间,亦往往有异邑矣。陂水又东南至扶沟城北,又东南入沙水。

【注释】

①鄢陵城: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十八里古城。

②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③吕锜:亦称魏锜。春秋时晋国人。厉公时大夫。共王:春秋时楚国国君,芈姓,名熊审。庄王子。

④养由基:或作养游基。春秋时楚国人。善射,百步外射柳叶,百发百中。共王时为大夫。

⑤匡城: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扶沟西。

⑥新汲县:西汉神爵三年(前59)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扶沟西南二十里汲下村。

⑦匡亭:即匡城。

⑧文公元年:前626年。

⑨卫成公:名郑。春秋时魏国国君。卫文公之子。

⑩孔达:卫大夫。具体未详。

⑪绵訾:郑地。具体未详。匡:春秋卫邑。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十五里。

⑫陈留:即陈留郡。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置。治所在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长垣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

⑬平丘:即平丘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封丘东南四十六里平街。西汉属陈留郡。

⑭襄邑:即襄邑县。战国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河南睢县。承匡城: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

【译文】

沙水南流与蔡泽陂水汇合。蔡泽陂水出自鄢陵城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晋、楚两军在鄢陵相遇,吕锜射中共王的眼睛,共王把养由基召来,要他将吕锜射死。这里也是子反醉酒而死的地方。蔡泽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陂水往东流经匡城北边,城在新汲县东北,就是扶沟的匡亭。亭在匡城乡。《春秋·文公元年》,诸侯到晋国朝见,卫成公却不去朝见,还派遣孔达入侵郑国,攻打绵訾和匡。匡,就是匡城。现在陈留郡长垣县南有匡城,就是平丘的匡亭。襄邑又有承匡城。然而匡在陈、卫之间,又往往有好几个不同的城。陂水又往东南流到扶沟城北,又往东南注入沙水。

沙水又南迳小扶城西①,而东南流也。城即扶沟县之平周亭②。东汉和帝永元中③,封陈敬王子参为侯国④。

【注释】

①小扶城:当在今河南扶沟一带。

②平周亭:即小扶城。

③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89—105)。

④陈敬王:即东汉明帝刘庄之子刘羡。参:刘羡之子刘参。

【译文】

沙水又往南流经小扶城西边,然后转向东南流。小扶城就是扶沟县的平周亭。东汉和帝永元年间,把这里封给陈敬王的儿子刘参,立为侯国。

沙水又东南迳大扶城西①,城即扶乐故城也。城北二里有袁良碑②,云良,陈国扶乐人③。后汉世祖建武十七年④,更封刘隆为扶乐侯⑤,即此城也。涡水于是分焉⑥,不得在扶沟北便分为二水也。

【注释】

①大扶城:亦称扶乐城。治所在今河南太康西北四十二里扶乐城。

②袁良碑:《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天下碑录》,良碑在太康县(今河南太康)圉城镇西南三十里……又云,在县西北三十里阳夏乡墓下,今佚。”袁良,赵一清《水经注释》:“洪氏适曰:碑在开封(今河南开封)之扶沟。袁君名良,历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史、广陵太守、议郎、符节令、国三老、梁相。以顺帝永建六年卒,其孙卫尉滂立此石。滂以光和年为相,其作九卿,当在灵帝之初。”

③扶乐:即大扶城。

④建武十七年:41年。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25—56)。

⑤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建武二年(26),封亢父侯。十三年(37),更封竟陵侯。后复封为扶乐乡侯。

⑥涡(guō)水:古狼汤渠支流。即今淮水支流涡河。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经大扶城西边,这座城就是扶乐旧城。城北二里有袁良碑,碑上刻着:袁良,陈国扶乐人。后汉世祖建武十七年,改封刘隆为扶乐侯,就是这座城。涡水从这里分出,不是在扶沟以北就分为两条支流的。

其一者,东南过陈县北①,

沙水又东南迳东华城西②,又东南,沙水枝渎西南达洧,谓之甲庚沟,今无水。

【注释】

①陈县:春秋楚灭陈国置。秦为陈郡治。治所即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汉为淮阳国治。东汉为陈国治。

②东华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城当在今太康县(今河南太康)之西南,淮宁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之西北。”

【译文】

其中一条往东南流过陈县北边,

沙水又往东南流经东华城西边,又往东南流,沙水的一条支流往西南流到洧水,称为甲庚沟,现在已经无水了。

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①。上承庞官陂,云邓艾所开也②。虽水流废兴,沟渎尚夥③。昔贾逵为魏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里余,亦所谓贾侯渠也④。而川渠径复,交错畛陌⑤,无以辨之。

【注释】

①广漕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魏志·邓艾传》,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言宜开河渠,可以饮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正始二年(241),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艾所建也。《方舆纪要》,广漕渠在陈州南,就下流言也。如《注》所指。在今怀宁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北。”

②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信阳南)人。三国时魏大臣。累历尚书郎,南安、汝南、城阳太守,兖州刺史等官,所在皆兴修水利,垦辟荒野,军民并丰。又著《济河论》,规划论证农田水利建设。诸事深得司马懿赞赏。

③夥(huǒ):多。

④贾侯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方舆纪要》,或谓之淮阳渠。《一统志》,在怀宁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北。”

⑤畛陌:泛指田间的道路。

【译文】

沙水又南流,与广漕渠汇合。广漕渠上源承接庞官陂,据说是邓艾开凿的。虽然水流时断时通,沟渠还是很多的。从前贾逵当魏豫州刺史,疏通了这条渠道二百余里,于是也叫贾侯渠。然而河流渠道像田间阡陌似的纵横交错,很难辨别哪些是他疏浚过的。

沙水又东迳长平县故城北①,又东南迳陈城北,故陈国也。伏羲、神农并都之②。城东北三十许里,犹有羲城实中③。舜后妫满④,为周陶正⑤,武王赖其器用,妻以元女太姬而封诸陈⑥,以备三恪⑦。太姬好祭祀,故《诗》所谓坎其击鼓,宛丘之下⑧。宛丘在陈城南道东。王隐云⑨:渐欲平。今不知所在矣。楚讨陈,杀夏徵舒于栗门⑩,以为夏州⑪。后城之东门内有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许步,水至清洁,而不耗竭,不生鱼草,水中有故台处,《诗》所谓东门之池也⑫。

【注释】

①长平县:战国魏置。后入秦,属陈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东北十八里。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属陈国。

②伏羲:亦作伏牺,或伏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神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他教人从事农业生产,又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是为炎帝。

③羲城:当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一带。

④妫(guī)满:妫姓,名满。西周陈国国君。武王灭商,求舜后代,得妫满,以长女大姬配妫满,封于陈,是为胡公。

⑤陶正: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⑥元女:长女。太姬:武王之长女。

⑦三恪: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

⑧坎其击鼓,宛丘之下:语见《诗经·陈风·宛丘》。坎,象声词。击鼓声。宛丘,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东南。

⑨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人。东晋史学家。撰《晋书》,今佚。

⑩夏徵舒:妫姓,夏氏,名徵舒。春秋时陈国大夫。陈公族。因其祖父名少西,故又以少西为氏。大夫御叔之子。陈灵公时任大夫。其父早卒,母夏姬淫,与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又互相以他为戏乐。周定王八年(前599),夏徵舒起兵攻杀灵公,自立为陈侯。孔宁、仪行父奔楚求援,次年,楚庄王率军入陈,夏徵舒兵败,车裂而死。

⑪夏州:在今湖北武汉汉阳区以北一带。州,周之编户单位,两千五百户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

⑫东门之池:语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池,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

【译文】

沙水又往东流经长平县旧城北边,又往东南流经陈城北边,这里就是从前的陈国。伏羲、神农都在这里建都过。城东北三十来里,还有一座羲城,十分坚固。舜的后代妫满,当周朝的陶正,武王使用他做的陶器,因而把自己的长女太姬嫁给他为妻,并把陈封给他为食邑,这样,武王分封前三朝帝王后裔这件事—即所谓三恪—就都办妥了。太姬喜欢祭祀,所以《诗经》里写道:宛丘之下,鼓声咚咚。宛丘在陈城南边的路东。王隐说:宛丘逐渐被削平了。今天已不知它在什么地方了。楚国攻陈,在栗门杀了夏徵舒,在陈设置夏州。城的东门内有个水池,池水东西七十步,南北约八十步,池水十分清净,从不干涸,而且也不生鱼虾水草,池心留有旧时亭台的遗址,这就是《诗经》里所说的东门之池。

城内有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①,文字剥缺,不可悉识,其略曰:惟兹陈国,故曰淮阳郡云云②。清惠著闻,为百姓畏爱。求贤养士,千有余人,赐与田宅。吏舍,自损俸钱,助之成邸。五官掾西华陈骐等二百五人③,以延熹二年云云④。故其颂曰:修德立功,四县回附。今碑之左右,遗墉尚存⑤,基础犹在。时人不复寻其碑证,云孔子庙学⑥,非也。后楚襄王为秦所灭⑦,徙都于此。文颖曰⑧:西楚矣⑨。三楚⑩,斯其一焉。城南郭里⑪,又有一城,名曰淮阳城⑫,子产所置也⑬。汉高祖十一年以为淮阳国⑭,王莽更名,郡为新平,县曰陈陵,故豫州治⑮。王隐《晋书地道记》云⑯:城北有故沙,名之为死沙,而今水流津通,漕运所由矣⑰。

【注释】

①四县邸碑:《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碑欧(阳修)、赵(明诚)皆不著录,洪(适)但载郦说,盖已佚。”

②淮阳郡:即淮阳国。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立子友为淮阳王,为同姓九国之一。都陈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惠帝元年(前194)改为郡。此后或国、或郡。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

③五官掾:官名。汉代地方郡太守自辟的属吏之一。职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曹有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在郡属吏中,地位与功曹史相当。陈骐:具体不详。

④延熹二年:159年。延熹,东汉桓帝刘志的年号(158—167)。

⑤遗墉:遗存的城墙。

⑥孔子庙学:旧指设于孔庙内的学校。

⑦楚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

⑧文颖:字叔良。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后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曾注《汉书》。

⑨西楚:地区名。《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等地为西楚。约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北、江苏西北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地区。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⑩三楚:秦汉时将战国楚地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

⑪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⑫淮阳城: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汉初为淮阳王封国,都于此。东汉改为陈国。

⑬子产:即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执政四十余年,晋、楚不能加兵于郑。

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

⑮豫州:西汉武帝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

⑯《晋书地道记》:书名。又称《晋地道志》《晋地道记》。东晋王隐撰。今存清人辑本。

⑰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译文】

城内有汉相王君造四县邸碑,碑上文字已剥落残缺,有些已看不清楚,大致意思是:现在的陈国,过去叫淮阳郡,等等。又说:王君以清廉仁爱著称,受到百姓的敬畏爱戴。他求贤养士千余人,赐给他们田地住宅。他自己削减薪俸,帮助吏属修建房舍。五官掾西华陈骐等二百零五人于延熹二年,等等。所以对他的颂词说:他修仁德,立功勋,四方各县百姓都来归附。今天碑的左右还遗留着断垣残壁,基础还在。当今人们不去寻遗碑为证,却说这是孔子庙学校,这是弄错了。后来楚襄王被秦国灭掉,迁都到这里来。文颖说:这就是西楚。所谓三楚,这就是其中之一。城南的城郭里面,又有一座城,名叫淮阳城,是子产修筑的。汉高祖十一年,立为淮阳国,王莽时改名,郡称新平,县叫陈陵,是先前豫州的治所。王隐《晋书地道记》说:城北有从前的沙水旧道,名叫死沙,但今天水流畅通,是漕运经过的地方。

沙水又东而南屈,迳陈城东,谓之百尺沟①,又南分为二水,新沟水出焉。沟水东南流,谷水注之。水源上承涝陂②,陂在陈城西北。南暨荦城③,皆为陂矣。陂水东流谓之谷水,东迳涝城北。王隐曰:荦北有谷水是也。荦即柽矣。《经》书④:公会齐、宋于柽者也。杜预曰:柽即荦也。在陈县西北为非,柽,小城也,在陈郡西南⑤。谷水又东迳陈城南,又东流入于新沟水,又东南注于颍,谓之交口⑥。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⑦。《魏书·国志》曰⑧:司马宣王讨太尉王淩⑨,大军掩至百尺堨⑩。即此堨也。今俗呼之为山阳堰,非也,盖新水首受颍于百尺沟,故堰兼有新阳之名也。以是推之,悟故俗谓之非矣。

【注释】

①百尺沟: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东。为沙水下游的别称。

②涝陂:《水经注疏》熊会贞按:“陂在今淮宁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北。”

③暨:至,到达。荦城:一名柽(chēng)。在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南。

④《经》:此指《春秋经》。

⑤陈郡: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西汉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改为陈国,七年(226)又改为陈郡。

⑥交口:《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盖言两水合流相交也。”

⑦百尺堰:又名山阳堰。在今河南沈丘西北。

⑧《魏书·国志》:此指陈寿《三国志·魏书》。

⑨司马宣王:即司马懿。

⑩掩:乘其不备。

【译文】

沙水又东流,转而向南,流经陈城东,称为百尺沟,又南流分为两条水,新沟水就从这里流出。沟水往东南流,谷水注入。谷水上游承接涝陂,陂在陈城西北。南达荦城,这一片都是湖泽。陂水东流称为谷水,往东流经涝城北边。王隐说:荦城北有谷水。荦城就是柽。《春秋经》载:僖公在柽与齐宋会盟。杜预说:柽就是荦。说在陈县西北,却弄错了,柽是小城,在陈郡西南。谷水又往东流经陈城南边,又往东流注入新沟水,又往东南注入颍水,汇流处称为交口。水旁有一条大堤堰,就是古时的百尺堰。《三国志·魏书》说:司马宣王讨伐太尉王淩,大军出其不意来到百尺堨。指的就是这条堤堰。今天俗称山阳堰,其实不是,因新水上口在百尺沟接纳了颍水,所以这条堰又兼有新阳堰的名称。根据这一点推断,可以明白民间的称呼是错误的。

又东南至汝南新阳县北①,

沙水自百尺沟东迳宁平县之故城南②。《晋阳秋》称晋太傅东海王越之东奔也③,石勒追之④,燌尸于此⑤,数十万众,敛手受害⑥。勒纵骑围射,尸积如山,王夷甫死焉⑦。余谓俊者所以智胜群情,辨者所以文身祛惑。夷甫虽体荷俊令⑧,口擅雌黄⑨,污辱君亲,获罪羯勒⑩,史官方之华、王⑪,谅为褒矣。

【注释】

①汝南:即汝南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置。治所在上蔡县(今河南上蔡西南)。东汉徙治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北)。三国魏徙治新息县(即今河南息县)。新阳县: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安徽界首北光武镇尹城子。西汉属汝南郡。

②宁平县: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郸城东北二十五里宁平城。东汉属陈国。

③《晋阳秋》:书名。晋孙盛撰。晋朝断代史。阳秋,即春秋,春秋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因晋简文帝生母郑太后名春,讳春作阳,故书名为《晋阳秋》。仅存辑本。太傅:官名。魏晋后为大臣之加官,无实权。东海王越:即司马越,字元超。晋高密王司马泰之子。

④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

⑤燌尸:焚烧尸首。燌,同“焚”。燃烧。

⑥敛手:拱手,束手。

⑦王夷甫:即王衍,字夷甫。西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戎从弟。不以经国为念,专谋自保。司马越以为太傅军司。怀帝永嘉五年(311),越卒,衍为石勒所俘,因劝勒称帝,欲求自免,被勒所杀。

⑧荷:承担,承载。

⑨雌黄: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即鸡冠石,可作颜料。古时用黄纸书写,错了即用雌黄涂抹重写。后因称不顾事实的随意批评或乱说为“信口雌黄”。

⑩羯勒:石勒为上党武乡羯人,故称。

⑪方:与……相比。华:即华歆。字子鱼。三国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四十里)人。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王:即王朗。本名严,字景兴。三国魏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曹操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后累迁大理,治狱宽恕。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到了汝南郡新阳县北边,

沙水从百尺沟往东流经宁平县旧城南边。《晋阳秋》说:晋朝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向东逃奔,石勒在后追击,在这里焚烧了他的尸体,部下数十万人都被围困在此,束手受戮。石勒纵马围射,尸积如山,王夷甫也死在这里。我想,才智出众的人是凭着机智胜过普通人,能思辨之人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来祛除迷惑。王夷甫虽然身负英才俊士的美名,但嘴巴长于颠倒黑白,污辱君亲,得罪了石勒,史官把他与华歆、王朗相比,实在还是抬高了他。

沙水又东①,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②。水上承沙水枝津,东出迳汝南郡之宜禄县故城北③,王莽之赏都亭也。明水又东北流注于陂,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又东迳新阳县北,又东,高陂水东出焉④。

【注释】

①沙水:故道自今河南周口淮阳区境内分古狼汤渠东出,又东至鹿邑南,又东略循今安徽茨河,经涡阳、蒙城西,至怀远南入淮水。

②明水:《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水自今淮宁县(今河南周口淮阳区)东南,东北流至鹿邑县南,入陂。”

③宜禄县: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南三十七里宜路镇。

④高陂水:《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高陂水东出,即《淮水》篇所谓夏肥水(古沙水支流,淮水支流。故道自今河南郸城东南分沙水东南流,经今安徽亳州南,涡阳、利辛二地之西,至凤台西南入淮水),上承沙水,东为高陂者也。”

【译文】

沙水又东流,积水成陂,称为阳都陂,明水注入。明水上口承接沙水支流,往东流经汝南郡宜禄县旧城北边,宜禄县就是王莽时的赏都亭。明水又往东北流,注入陂中,陂水往东南流,称为细水。又往东流经新阳县北边,又往东流,高陂水从东流出。

沙水又东分为二水,即《春秋》所谓夷濮之水也①。枝津北迳谯县故城西②,侧城入涡。

【注释】

①夷濮之水:在安徽亳州西境,今已消失。

②谯县:秦改焦邑置,属泗水郡。治所即今安徽亳州。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

【译文】

沙水又往东流,分为两条,就是《春秋》所说的夷濮水。支流往北流经谯县旧城西边,在城旁流过,注入涡水。

沙水东南迳城父县西南①,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②。一水东注,即濮水也③,俗谓之艾水。东迳城父县之故城南,东流注也。

【注释】

①城父县: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东南城父镇。东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谯郡。

②章水:在今安徽亳州南,东南流至涡阳西北入涡。

③濮水:即夷濮之水。在安徽亳州西境,今已消失。

【译文】

沙水往东南流经城父县西南,又有一条支流在此分出,俗称章水。另一条水往东流,就是濮水,俗称艾水。往东流经城父县旧城南边,往东流去。

又东南过山桑县北①,

山桑故城在涡水北②,沙水不得迳其北明矣。《经》言过北,误也。

【注释】

①山桑县: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北三十六里坛城集。

②涡水:古狼汤渠支津。即今淮水支流涡河。故道自今河南扶沟东分狼汤渠(魏晋以后称蔡水),东流经太康北、鹿邑南,以下循今涡河至安徽怀远东入淮。为中原地区水运航道之一。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过山桑县北边,

山桑县旧城在涡水以北,沙水不可能流经城北,这是明明白白的。《水经》却说流过县北,是搞错了。

又东南过龙亢县南①,

沙水迳故城北,又东南迳白鹿城北而东注也②。

【注释】

①龙亢县: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西北七十五里龙亢镇。

②白鹿城:《水经注疏》熊会贞按:“城当在今怀远县(今安徽怀远)西。”

【译文】

沙水又往东南流过龙亢县南边,

沙水流经旧城北边,又往东南流经白鹿城北边,然后往东流去。

又东南过义成县西①,南入于淮②。

义成县故属沛③,后隶九江④。沙水东流注于淮,谓之沙汭⑤。京相璠曰:楚东地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⑥,楚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⑦。杜预曰:沙,水名也。

【注释】

①义成县:东汉改义成侯国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东北十五里拖城。

②淮:即今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原在江苏北部入海。后来,其下游为黄河所夺,现由洪泽湖,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今江苏江都入长江。

③沛:即沛郡。西汉高帝改泗水郡南部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淮北相山区)。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

④九江:即九江郡。战国秦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以境内有九江而得名。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淮南国,元狩初复为九江郡。

⑤沙汭(ruì):沙水转弯处。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北。

⑥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

⑦楚令尹:官名。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大都以公子或嗣君担任,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子常:春秋时楚国令尹。名囊瓦。又称“令尹子常”。子囊之孙,性贪。以:率领,带领。舟师:水军。

【译文】

又往东南流过义城县西边,往南注入淮水。

义成县从前属于沛郡,后来属于九江郡。沙水往东流,注入淮水,称为沙汭。京相璠说:这里是楚国东部地域。《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国令尹子常把水军开到沙汭后又退了回去。杜预说:沙,是水名。


潧水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