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水

字数:10177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①,

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②。至周阳与洮水合③。水源东出清野山④,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迳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⑤。又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⑥,平公曰:卜云臺骀为祟⑦,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高莘氏有二子⑧,长曰阏伯,季曰实沈,不能相容,帝迁阏伯于商丘⑨,迁实沈于大夏⑩。臺骀,实沈之后,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臺骀,汾、洮之神也。贾逵曰:汾、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⑪。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

【注释】

①涑(sù)水:又称涑川,今称涑水河。在今山西绛县、闻喜、运城、临猗、永济境内。河东:即河东郡。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闻喜县: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东北二十里。黍葭谷:具体不详。

②华谷: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二十里陈村峪附近。

③周阳:在今山西绛县西南。一说在今闻喜东三十里东镇城南。洮(táo)水:在今山西绛县南。源出横岭山,西北流入涑水河。

④清野山:又称清襄山、清营山、清廉山,即横岭山。在今山西垣曲西北。《大清一统志》:横岭山“在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东南。山脊横亘,故名。跨绛及垣曲二县界,在闻喜县者名小横岭,在绛县南四十里者名大横岭,在垣曲县西北八十里者名清廉山”。

⑤唅(hán)口:亦称含口。在今山西闻喜东南。

⑥子产:即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博洽多闻,为政贤明。执政几十年,晋、楚不能加兵于郑。晋平公:名彪。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悼公之子。

⑦臺骀(tāi):传说中汾水、洮水之神。为祟:作祟。祟,鬼神给人制造的灾祸。

⑧高莘氏:又作高辛氏。即黄帝之曾孙帝喾(kù)。

⑨商丘: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西南。

⑩大夏:在今山西太原一带。相传为夏墟所在,故名。

⑪以县为洮亭:《水经注疏》:“董祐诚曰:今按《续汉志》别无左邑,而闻喜移治左邑,则后汉之闻喜,正王莽之洮亭。”

【译文】

涑水

涑水发源于河东郡闻喜县东山黍葭谷,

黍葭谷是涑水的发源地,俗称华谷。涑水流到周阳后,与洮水汇合。洮水源出东边的清野山,世人称之为清襄山。洮水往东流经大岭下,西流出山,那地方叫唅口。又西流,与涑水汇合。晋平公有病,郑国派遣子产去探病,平公说:巫师说我的病是因为臺骀作祟,可是史官也不知道臺骀是什么,请问您可知道?子产说: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阏伯,小儿子叫实沈,两人互不相容,于是他就把阏伯下放到商丘,把实沈下放到大夏。臺骀是实沈的儿子,能继承先人的事业,因而受到帝喾的嘉奖,在汾川建都。这样看来,臺骀应当是汾水和洮水的神祇了。贾逵说:汾、洮是两条河名。司马彪说:洮水发源于闻喜县,所以王莽时把该县改为洮亭。那么涑水大概也就是洮水的兼称了吧?

西过周阳邑南,

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①,翟人伐晋②,周有白兔舞于市。即是邑也。汉景帝以封田胜为侯国③。

【注释】

①晋献公二十五年:前652年。

②翟人:即狄人。据《元和姓纂》,姬姓,狄氏。周成王封母弟于狄城,因以为氏。在今山西吉县一带。

③汉景帝:西汉皇帝刘启。田胜: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景帝王皇后同母异父弟。封周阳侯。

【译文】

涑水往西流过周阳邑南边,

周阳城南濒涑水,北依山地。《竹书纪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攻打晋国,周有白兔在市场上跳舞。周,就是周阳城。汉景帝把这地方封给田胜,立为侯国。

涑水西迳董泽陂南①,即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②,蒐于董③,即斯泽也。

【注释】

①董泽陂:又作董池陂、董泽。春秋晋地。相传古豢龙氏董父居此,故名。在今山西闻喜东北。

②文公六年:前621年。

③蒐:阅兵。董:春秋晋地。在今山西万荣西南。

【译文】

涑水往西流经董泽陂南边,这就是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春秋·文公六年》,在董地阅兵,指的就是这片泽地。

涑水又与景水合①。水出景山北谷②。《山海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阴多赭,其阳多玉③。郭景纯曰:盐贩之泽即解县盐池也④。按《经》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于涑水也。

【注释】

①景水:涑水河支流。在今山西闻喜东南。

②景山:又名汤寨山、汤王山。在今山西闻喜东南,为中条山脉最高峰。

③“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几句:语见《山海经·北次三经》。盐贩之泽,亦称盐贩泽。即今山西运城南之盐地。薯藇(yù),亦称薯蓣,即今山药。秦椒,郭璞注:“子似椒而细叶,草也。”赭(zhě),红土。

④解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西南三十里城东、城西二村之间。

【译文】

涑水又与景水汇合。景水发源于景山北谷。《山海经》说:景山向南可以望见盐贩之泽,向北可以望见少泽。山上的草,以山药、秦椒居多,山北多红壤,山南多玉。郭景纯说:盐贩之泽,就是解县的盐池。查考《山海经》没有提到山上有水,今天却有水,往西北流,注入涑水。

又西南过左邑县南①,

涑水又西迳仲邮北②,又西迳桐乡城北③。《竹书纪年》曰:翼侯伐曲沃④,大捷,武公请成于翼⑤,至桐乃返者也。《汉书》曰:武帝元鼎六年⑥,将幸缑氏⑦,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⑧,以为闻喜县者也。

【注释】

①左邑县:秦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东汉废。

②仲邮:具体不详。

③桐乡城:在今山西闻喜东北二十里。

④翼侯:《国语·晋语》:“武公伐翼,杀哀侯”韦昭注:“晋人立昭侯之子孝侯于翼,更为翼侯。”曲沃:西周时晋都。在今山西闻喜东北。

⑤武公:即晋武公,名称。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穆侯曾孙,曲沃庄伯之子。请成:请和,求和。

⑥元鼎六年:前111年。元鼎,西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前116—前111)。

⑦缑(gōu)氏:即缑氏县。战国时周置。后入秦,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因山为名。西汉属河南郡。

⑧南越: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南海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十一年(前196)遣陆贾立佗为南越王,高后时自号为南越武帝,都番禺(今广东广州)。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流过左邑县南边,

涑水又往西流经仲邮北面,又往西流经桐乡城北面。《竹书纪年》说:翼侯攻打曲沃,打了个大胜仗,武公请求在翼议和,到了桐才回去。《汉书》说:武帝元鼎六年,将到缑氏去巡察,到了左邑桐乡,听说打垮了南越,就把这地方称为闻喜县。

涑水又西与沙渠水合①。水出东南近川,西北流注于涑水。

【注释】

①沙渠水:在今山西闻喜东南。

【译文】

涑水又西流,与沙渠水汇合。沙渠水源出东南邻近的溪流,往西北流,注入涑水。

涑水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故曲沃也。晋武公自晋阳徙此,秦改为左邑县,《诗》所谓从子于鹄者也①。《春秋传》曰:下国有宗庙②,谓之国。在绛曰下国矣,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轻津无缓,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③。水侧,即狐突遇申生处也④。《春秋传》曰:秋,狐突适下国,遇太子,太子使登,仆,曰:夷吾无礼,吾请帝以畀秦。对曰:神不歆非类,君其图之。君曰:诺,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见于此处⑤。故《传》曰: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⑥。

【注释】

①从子于鹄:语见《诗经·唐风·扬之水》。

②下国:春秋晋旧都曲沃之别称。裴骃《史记集解》:“服虔曰:‘晋所灭国以为下邑。一曰曲沃有宗庙,故谓之国。在绛下,故曰下国也。’”

③故诗人以为激扬之水,言不能流移束薪耳:语见《诗经·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

④狐突:字伯行。翟人。春秋晋大夫。公子重耳(晋文公)之外祖父。狐偃、咎犯之父。申生:晋献公烝于齐姜,生太子申生。

⑤“秋”几句:事见《左传·僖公十年》。适,往,到。太子使登,仆,杜预注:“忽如梦而相见,狐突本为申生御,故复使登车为仆。”仆,御者,驾车之人。夷吾,晋献公诡诸与戎族允姓女之子。后为晋惠公。畀,给予。神不歆(xīn)非类,神灵不享用异族的祭祀。歆,本指神灵享用祭品的香气。这里引申为享用。新城,指曲沃。西偏,西边,西郊。

⑥鬼神所凭,有时而信矣:此两句为杜预注。《左传·僖公十年》:“帝许我罚有罪矣,敝于韩。”杜预注:“传言鬼神所凭,有时而信。”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流经左邑县旧城南,就是旧时的曲沃。晋武公从晋阳迁都到这里,秦时改为左邑县。《诗经》所说的跟着你来到鹄,指的就是这地方。《春秋传》说:下国有宗庙的城称为国。在绛因此叫下国,也就是新城。王莽叫洮亭。涑水从城边往西流,水流湍急,滩高水浅,流得倒很轻快,所以诗人把它叫作激扬的水,说它却连一捆柴也冲不走。水边就是狐突碰到申生鬼魂的地方。《春秋传》说:秋天,狐突去到下国,遇见太子,太子叫他上车驾御,对他说:夷吾没有礼度,我已请天帝把晋交给秦国了。狐突答道:鬼神不享用异类的祭祀,请您想想办法吧。太子说:好的,请你七日后在新城西侧来见我。到了那一天,狐突前往,就在这里见到他。所以《传》说:对鬼神有所请求,鬼神往往也会听从的。

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①,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②,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故有河曲之战是矣③。今世人犹谓其城曰王城也。

【注释】

①王官城: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闻喜南。

②成公十三年:前578年。

③“晋侯使吕相绝秦曰”几句:晋侯,指晋厉公寿曼,晋景公之太子。吕相,晋大夫魏锜子。绝,绝交。康,指秦康公,晋献公女穆姬所生。悛(quān),悔改。河曲,晋地。在今山西芮城西南七十余里。黄河至此折而东流,故云河曲。

【译文】

涑水又往西流经王官城北面,城在南原上。《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四月,晋侯派遣吕相与秦绝交,信中说:康公还不悔过,侵犯我国的河曲,进攻我国的涑水,又把王官的老百姓抓走。因而发生河曲之战。现在世人还把那座城称为王城。

又西南过安邑县西①,

安邑,禹都也②。禹娶塗山氏女③,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今城南门,台基犹存。余按《礼》,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④,未必一如书传也。故晋邑矣,春秋时,魏绛自魏徙此⑤。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⑥。武侯二年,又城安邑⑦,盖增广之。秦始皇使左更白起取安邑⑧,置河东郡⑨。王莽更名洮队⑩,县曰河东也。有项宁都,学道升仙,忽复还此,河东号曰斥仙⑪。汉世又有闵仲叔,隐遁市邑,罕有知者,后以识瞻而去⑫。

【注释】

①安邑县:战国魏置。后入秦,为河东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

②禹都:《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汉志》,夏禹自平阳徙都安邑,后徙晋阳。”

③塗山氏:部落名。具体地址说法不一。一说在今安徽怀远东南淮河南岸的当涂山。一说在今浙江绍兴西北

④天子、诸侯,台门隅阿相降而已:见《周礼·冬官·匠人》贾公彦疏。是说天子、诸侯台上的门,不过边角层层下降罢了。台门,天子诸侯宫门之上,两边起土为台,台上架屋,谓之台门。隅阿,宫隅门阿。

⑤魏绛自魏徙此:事见《史记·魏世家》:“卒任魏绛政,使和戎、翟,戎、翟亲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赐之药,三让,然后受之。徙治安邑。”魏绛,晋大夫。魏悼子之子,谥庄子,一说谥昭子。

⑥昔文侯悬师经之琴于其门,以为言戒也:事见《说苑·君道》:“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顾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文侯,即战国时魏国第一位国君魏文侯。名都。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使魏国成为强大的国家。师经,善鼓琴。

⑦武侯二年,又城安邑:事见《史记·魏世家》:“(魏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武侯二年,前394年。武侯,即魏武侯,名击。魏文侯之子。

⑧左更:秦武功爵二十级的第十二级。白起:秦朝名将。郿(今陕西眉县)人。善用兵,事秦昭王。

⑨河东郡: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

⑩王莽更名洮队:《汉书·地理志》“河东郡”下:“秦置,莽曰兆阳。”《水经注疏》:“全(祖望)云:洮阳当作洮队,乃臣君六队之一,今本《汉志》亦误,以《莽传》考之,则知善长所见之《汉书》已误。”

⑪“有项宁都”几句:项宁都,一作项曼都。《论衡·道虚》:“是与河东蒲坂项曼都之语无以异也。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河东号之曰斥仙。”

⑫“汉世又有闵仲叔”几句:《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复以博士征,不至。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以寿终。”闵仲叔,即闵贡,字仲叔。东汉时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流过安邑县西边,

安邑是禹的都城。禹娶了塗山氏的女儿,她思念母国,于是筑台望乡,今天安邑城的南门,那座高台的基址还在。我查考《礼》,天子、诸侯台上的门,不过边角层层下降罢了,未必都像书中所载。安邑是古时晋国的城邑,春秋时,魏绛从魏迁都到这里。从前魏文侯把师经的琴挂在城门上,作为对待批评的鉴戒。魏武侯二年,又在安邑筑城,这次是扩建。秦始皇派左更白起去夺取安邑,设置了河东郡。王莽改郡名为洮队,县名叫河东。有个项宁都,学道升天成了仙人,忽然又回到这里,河东人都称他为斥仙。汉时又有个闵仲叔,隐居于市廛之间,很少有人知道他,后来因人们知道了,又来周济他,他才离去。

涑水西南迳监盐县故城①,城南有盐池,上承盐水②。水出东南薄山③,西北流迳巫咸山北④。《地理志》曰:山在安邑县南。《海外西经》曰⑤:巫咸国在女丑北⑥,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荒西经》云⑦: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郭景纯曰:言群巫上下灵山,采药往来也。盖神巫所游,故山得其名矣。谷口岭上,有巫咸祠⑧。其水又迳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于盐池。《地理志》曰: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谓之盬⑨。长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从䀋省古声。吕忱曰⑩:夙沙初作煮海盐⑪,河东盐池谓之盬。今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紫色澄渟⑫,潭而不流⑬。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⑭。惟山水暴至,雨澍潢潦奔泆⑮,则盐池用耗。故公私共堨水径⑯,防其淫滥,谓之盐水,亦谓之为堨水。《山海经》谓之盐贩之泽也。

【注释】

①监盐县:《水经注疏》:“董祐诚曰:在今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西南十五里,即运城。”

②盐水:又名白沙河、巫咸河、姚暹(xián)渠。源于今山西夏县南中条山,经盐池北入永济五姓湖,又西入黄河。

③薄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南。《水经注疏》:“董祐诚曰:《河水注》以中条山在蒲坂者为薄山,此为安邑之薄山,《河水注》所云通谓之薄山也。”

④巫咸山:亦名瑶台山、覆奥山。在今山西夏县东五里。

⑤《海外西经》:此指《山海经·海外西经》。

⑥巫咸国:袁珂《山海经校注》:“则巫咸国者,乃一群巫师组织之国家也。”女丑:神名。《山海经·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⑦《大荒西经》:此指《山海经·大荒西经》。

⑧巫咸祠:《水经注疏》杨守敬按:“《寰宇记》,巫咸祠在夏县(今山西夏县)东五里巫咸山下。”

⑨盬(gǔ):盐池。下文的“从盐省古声”,是说“盬”字的形旁从“鹽(盐)”省,声旁为“古”。

⑩吕忱:字伯雍。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晋文字学家,官义阳王典祠令。撰《字林》七卷。

⑪夙沙:一作宿沙。炎帝时诸侯国。在今山东滨海之地。善煮盐。

⑫澄渟(chéng tíng):形容水清澈平静。

⑬潭而不流:水深而不流动。潭,深。

⑭“水出石盐”几句:唐段公路《北户录》“红盐”:“夫盐,《本草》云:‘牢肌骨,去毒虫,明目益气。’亦有如虎、如印、如伞、如石、如水精状者,或朝取暮生,又非煮海所致者也。”自然印成,自然形成像印章一样的盐粒。

⑮澍(shù):大雨。潢潦:地上到处漫流的洪水。奔泆:奔流漫溢。

⑯堨(è):阻塞。

【译文】

涑水往西南流经监盐县老城,城南有盐池,上游承接盐水。盐水发源于东南方的薄山,往西北流经巫咸山北。《地理志》说:山在安邑县南。《山海经·海外西经》说:巫咸国在女丑北边,他右手握着青蛇,左手握着赤蛇,群巫都跟着他在登葆山上上下下。《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这十位巫师都从这里上山下山,山上长着各种药草。郭景纯说:这里是说群巫在灵山上上下下往来采药。因为神巫在这里漫游,所以山也因而得名了。谷口岭上,还有巫咸祠。盐水又流经安邑老城南,又西流注入盐池。《地理志》说:盐池在安邑西南。许慎则称之为盬。池长五十一里,宽七里,周围一百十六里,盬字偏旁从鹽(盐)而笔画较简,读作古。吕忱说:夙沙氏开始煮海水,提取食盐,河东盐池称为盬。现在池水东西七十里,南北十七里,澄清而带紫色,深沉而不流动。水中出产石盐,全是自然形成,早上取盐,到了晚上又会再结起来,始终不会减少。但在雨后山洪暴发,积水横流的时候,池里的盐就会被冲尽。所以官民协力堵截水路,防止泛滥,于是这条水就叫盐水,也叫堨水了。《山海经》则称之为盐贩之泽。

泽南面层山①,天岩云秀,地谷渊深,左右壁立,间不容轨②,谓之石门,路出其中,名之曰径,南通上阳③,北暨盐泽。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④,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在猗氏故城南⑤。《春秋·成公六年》⑥,晋谋去故绛,大夫曰:郇、瑕,地沃饶近盬⑦。服虔曰⑧:土平有溉曰沃。盬,盐池也。土俗裂水沃麻⑨,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盐,即所谓咸鹾也⑩,而味苦,号曰盐田。盐盬之名,始资是矣⑪。本司盐都尉治⑫,领兵千余人守之。周穆王、汉章帝并幸安邑而观盐池⑬。故杜预曰:猗氏有盐池。后罢尉司,分猗氏、安邑,置县以守之。

【注释】

①层山:高山。层,高。

②间不容轨:中间的距离很窄,容不下一辆车子。轨,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代指车子。

③上阳:又名大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区。春秋时为虢国都。号西虢。

④女盐泽:一名女盐池。在今山西运城解州镇西北之硝池。

⑤猗氏:春秋晋地,战国属魏。在今山西临猗南二十里铁匠营村。

⑥成公六年:前585年。

⑦“晋谋去故绛”几句:《左传·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杜预注:“晋复命新田为绛,故谓此故绛。”故绛,绛为晋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晋景公迁都于新田,亦谓之绛,因称旧都为故绛。郇(xún),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临猗西南。瑕,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临猗南。

⑧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人。东汉经学家。

⑨裂水:分水,引水。沃:浇灌。

⑩咸鹾(cuó):盐的别名。

⑪资:凭借,依靠。

⑫司盐都尉:官名。汉置,掌盐务。

⑬汉章帝:即东汉章帝刘炟(dá)。明帝刘庄第五子。

【译文】

盐贩之泽南对高山,凌霄的巉岩高耸,地底的山谷险峻幽深,两边石崖陡峻如壁,中间只留一条极狭的空隙,称为石门,道路在其间通过,名为白径,南通上阳,北到盐泽。池西又有一口池,称为女盐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坐落在猗氏老城南面。《春秋·成公六年》,晋国准备离开旧绛城,大夫说:郇、瑕二处,土地肥沃,又与盐池邻近。服虔说:土地平整有水可以灌溉叫沃。盬就是盐池。当地风俗各家分引池水灌溉原野,来浇灌田地中的大麻,田间的水干了,泥土中就结出盐来,这就是所谓咸鹾,带有苦味,这种田叫盐田。池以盐盬为名就是由此开始的。盐池原属司盐都尉管理,他带领了一千余兵士守在这里。周穆王、汉章帝都到过安邑,参观过盐池。所以杜预说:猗氏有盐池。后来裁撤了司盐都尉,分为猗氏、安邑二县,设县来防守。

又南过解县东①,又西南注于张阳池②。

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③。《春秋·文公七年》④,晋败秦于令狐⑤,至于刳首⑥,先蔑奔秦⑦,士会从之⑧。阚骃曰⑨:令狐即猗氏也。刳首在西三十里。县南对泽,即猗顿之故居也⑩。《孔丛》曰⑪: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⑫,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⑬。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⑭,资拟王公⑮,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也。

【注释】

①解县: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西南三十里城东、城西二村之间。

②张阳池:《大清一统志》:“在永济县(今山西永济)东南三十里,分属临晋县、虞乡县界,即古张阳池东西二陂也。”《水经注》:“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西陂即张泽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③猗氏县:春秋晋地,战国属魏。西汉置县,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南二十里铁匠营村。

④文公七年:前620年。

⑤令狐: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西。

⑥刳(kū)首:一说在今山西临猗西,一说在今陕西合阳东南。

⑦先蔑:一称士伯。春秋晋大夫。迎公子雍之正使。

⑧士会:字季,又称士季、随武子、范武子、范会。晋大夫,世掌刑官。

⑨阚骃(kàn yīn):字玄阴。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北凉至北魏学者。所撰《十三州志》为地理类著作。

⑩猗顿:春秋时鲁国人。

⑪《孔丛》:书名。即《孔丛子》。旧题汉孔鲋撰。该书记载孔子及子鱼、子高、子顺等人之事。有学者疑其为王肃或其门徒伪托而作。

⑫朱公:即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称。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以越王不可共安乐而弃官远去,居于陶,经商致巨富,称陶朱公。

⑬五牸(zì):牛、马、猪、羊、驴五类的母畜。牸,雌性的牲畜。

⑭息:子息。

⑮资:资财,钱财。

【译文】

涑水又往南流过解县东,又往西南注入张阳池。

涑水又往西流经猗氏县老城北面。《春秋·文公七年》,晋国在令狐打败秦国,一直打到刳首,先蔑逃往秦国,士会也跟着他走。阚骃说:令狐就是猗氏。刳首在猗氏以西三十里。县城朝南,面对沼泽,这里就是猗顿的故居。《孔丛子》说:猗顿是鲁国的穷书生,他耕田却常常饥饿,他种桑养蚕却常常挨冻。听说朱公很富有,就去向朱公请教有什么妙法可以致富。朱公告诉他说:你要想富得快,就应当养些母的家畜。于是他就去到西河,在猗氏以南大规模饲养牛羊,十年之中,获利无算,家财可与王公相比,名扬天下。因为他是在猗氏发家致富的,所以叫他猗顿。

涑水又西迳郇城①。《诗》云:郇伯劳之②。盖其故国也。杜元凯《春秋释地》云:今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曰:郇国在解县东,郇、瑕氏之墟也。余按《竹书纪年》云:晋惠公十有四年③,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④,围令狐⑤,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师⑥。狐毛与先轸御秦⑦,至于庐柳⑧,乃谓秦穆公,使公子絷来与师言⑨,退舍⑩,次于郇,盟于军⑪。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桑泉、臼衰并在解东南,不言解,明不至解。可知《春秋》之文,与《竹书》不殊,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乡俗名之为郇城。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注释】

①郇(xún)城: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运城解州镇西北有郇城,即其地。

②郇伯劳之:语见《诗经·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郇伯,指晋大夫荀跞(一作栎),曾护卫周敬王返回成周。

③晋惠公十有四年:前637年。

④秦穆公:名任好。春秋时秦国国君。既立,任用百里奚、蹇叔等谋臣,奋发图强,使国势强大。公子重耳:姬姓,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春秋五霸之一。

⑤令狐: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西。

⑥桑泉: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西南临晋镇东北。臼衰(cuī):又名臼城。春秋晋大夫臼季的食邑。在今山西运城解州镇西北。

⑦狐毛:春秋时晋国卿。文公重耳的舅父。先轸:春秋时晋国卿。因封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又称原轸。

⑧庐柳: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西北。

⑨公子絷(zhí):春秋时秦穆公之子。

⑩退舍:退却,撤退。舍,军行三十里为一舍。

⑪盟于军:按,以上事又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译文】

涑水又往西流经郇城。《诗经》说:郇伯去慰劳他们。这就是郇伯的故都。杜元凯《春秋释地》说:现在解县西北有郇城。服虔说:郇国在解县东,是郇、瑕氏的废址。我查考《竹书纪年》说:晋惠公十四年,秦穆公领兵送公子重耳,包围了令狐、桑泉、臼衰,三地都向秦军投降了。狐毛和先轸抵抗秦军,来到庐柳,要求秦穆公派公子絷来与晋军谈判,于是晋军撤退,驻于郇,并订立盟约。京相璠《春秋土地名》说:桑泉、臼衰都在解县东南,没有提到解,可见军队没有到解。《春秋》的记载与《竹书纪年》无异,而现今解县旧城东北二十四里又有一座旧城,在猗氏旧城的西北面,乡里间俗名叫郇城。推究服虔的说法,又与民间所说相符,那么此说比杜氏文中独家之说要可靠得多了。

涑水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春秋》:晋惠公因秦返国,许秦以河外五城,内及解梁①。即斯城也。

【注释】

①“晋惠公因秦返国”几句:事见《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侯,即晋惠公夷吾,逃亡期间受惠于秦穆公,即位后又背信弃义。河外,春秋晋人称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黄河自龙门至华阴一段,自北向南流,故以河西与河南为河外。解(xiè)梁,即解梁城、解县故城。在今山西临猗西南。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流经解县老城南面。《春秋》:晋惠公仗着秦国帮助回到本国,于是答应割让河水以外的五座城池,直到河水以内的解梁城。解梁说的就是此城。

涑水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①。《春秋·僖公三十年》②,秦、晋围郑③,郑伯使烛之武谓秦穆公曰④:晋许君焦、瑕⑤,朝济而夕设版者也⑥。京相璠曰:今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

【注释】

①詹嘉:晋大夫。晋灵公赐予詹嘉瑕这个县邑,并命令他率领众人坚守桃林塞以防备秦军。

②僖公三十年:前630年。

③秦、晋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晋军函陵,秦军氾(应作汜)南。”

④郑伯:即郑文公踕,一名捷。春秋时郑国国君。郑厉公之子。烛之武:郑大夫。秦、晋围郑,郑文公用佚之狐言,使烛之武夜缒而出,说秦穆公。穆公大悦,与郑人结盟。

⑤焦:春秋晋邑。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老城东北侧。瑕: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灵宝西北。

⑥朝济而夕设版:谓晋惠公刚回到晋国,就在焦、瑕修筑城墙。济,渡过黄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墙用的夹板。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流经瑕城,这是从前晋大夫詹嘉的食邑。《春秋·僖公三十年》,秦、晋包围了郑,郑伯派遣烛之武对秦穆公说:晋国答应把焦、瑕两城给您,早上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这里筑城防您了。京相璠说:现在河东解县西南有座旧瑕城。

涑水又西南迳张阳城东①。《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②,奔张城、南郑者也③。《汉书》之所谓东张矣。高祖二年④,曹参假左丞相⑤,别与韩信东攻⑥,魏将孙遬军东张⑦,大破之。苏林曰⑧:属河东。即斯城也。

【注释】

①张阳城:《水经注疏》:“在今虞乡县(山西永济东)西。”

②齐师逐郑太子齿:《水经注疏》杨守敬按:“此事于《内》《外传》《史记》均无所见。”

③张城:即上文“张阳城”。南郑:在今陕西汉中东二里。

④高祖二年:前205年。

⑤曹参: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沛狱掾,与萧何一起辅佐刘邦定天下,封平阳侯。萧何将死,推贤唯曹参。曹参代萧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全遵照萧何规定,史称萧规曹随。假:官吏代理政事称假。左丞相: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左右丞相。以左为上、右为下。

⑥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淮阴区)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拜为大将,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中国,战功卓著,与萧何、张良合称汉兴三杰。

⑦魏:此指魏王豹的王国。魏王豹为六国时故魏诸公子。宁陵君魏咎之弟。项羽破秦,立豹为魏王。后归刘邦,不久叛汉。刘邦派韩信击魏豹并俘获之。后被汉将周苛所杀。孙遬(sù):魏王豹的将军。军:驻扎。

⑧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人。汉、魏间学者。与邯郸淳等并为当时儒宗。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流经张阳城东边。《竹书纪年》:齐军追赶郑国太子齿,太子逃奔到张城、南郑。张城就是《汉书》中所说的东张。汉高祖二年,曹参代理左丞相,分兵与韩信向东进攻,当时魏将孙遬驻军于东张,被打得大败。苏林说:东张属河东。说的就是此城。

涑水又西南属于陂①。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②。东陂世谓之晋兴泽③,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盐道山④。其西则石壁千寻⑤,东则磻溪万仞⑥,方岭云回⑦,奇峰霞举⑧,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郭景纯云:世所谓鸯浆也⑨。发于上而潜于下矣。厥顶方平,有良药。《神农本草》曰⑩:地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族也⑪。是以缁服思元之士、鹿裘念一之夫⑫,代往游焉。路出北巘⑬,势多悬绝,来去者咸援萝腾崟⑭,寻葛降深。于东则连木乃陟⑮,百梯方降。岩侧縻锁之迹⑯,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⑰。水自山北流五里而伏,云潜通泽渚,所未详也。西陂即张泽也⑱,西北去蒲坂十五里⑲。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注释】

①属(zhǔ):连接。陂(bēi):水池。

②泽:水交汇处为泽。渚(zhǔ):水中小的陆地。

③晋兴泽:《水经注疏》熊会贞按:“此东陂正在虞乡(今山西永济东)之西,世盖取晋阳之名,谓之晋兴泽……”

④盐道山:一作坛道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水经注疏》杨守敬按:“盐为坛之误。《山海经》注作坛,《御览》五十九引《山海经》注亦作坛,今订。《一统志》,坛道山在虞乡县西南。”

⑤寻:古代长度单位。一般为八尺。

⑥磻(pán)溪:一名璜河。在今陕西宝鸡陈仓区东南,源出南山兹谷,北流入渭。仞:古代长度单位。一说七尺为一仞,一说八尺为一仞。

⑦方岭:亦名百梯山。

⑧霞举:高耸,耸立。霞,通“遐”。远。

⑨鸯浆:《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郭璞《注》,今河东解县南,坛道山上,有水潜出,停而不流,俗名为盎浆,即此类也。《寰宇记》引亦作盎浆,此鸯字无义。郭《注》,停而不流,则盎字是。今订。”译文从之。

⑩《神农本草》:书名。中医本草类著作。约成书于东汉末年。因托名为神农所记,且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神农本草》。

⑪固活、女疏、铜芸、紫菀(wǎn):俱为草药名。

⑫缁(zī)服思元之士:研求精妙佛理的僧人。缁服,黑色的衣服。僧人穿缁衣。鹿裘念一之夫:探讨道家精理的道人。鹿裘,鹿皮做的大衣,多为隐士、修道之人所服。念一,谓修道。一,指道。

⑬巘(yǎn):大小成两截的山。

⑭腾崟(yín):腾空而上至高山。崟,高。

⑮陟:升,登。

⑯縻(mí):绳索。

⑰百梯山:《水经注疏》杨守敬按:“《隋志》,虞乡县有百梯山。《元和志》,坛道山,一名百梯山,在虞乡县西南十二里,山高万仞,跻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

⑱张泽:即张阳池。

⑲蒲坂:又作蒲阪。战国初为魏邑,后置县。在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

【译文】

涑水又往西南与陂塘相通。陂塘分成两个部分,城朝南面对两个陂塘,左右两边都是沼泽。东边的陂塘人们称之为晋兴泽,东西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朝盐道山。西边是极高的石壁,东边是极深的磻溪,方岭挡住浮云,奇峰高接彩霞,峰峦以独特的风姿高高耸起,超越周围群山之上。峰岭上翠柏成荫,清泉从顶上飞泻而下。郭景纯说:这山泉就是世人所谓的盎浆。泉水发源于山上,从地下潜流到山下。山顶方且平,长着各种优质的药草。《神农本草》说:那地方有固活、女疏、铜芸、紫菀之类。所以僧人道士、苦修隐逸的人去那里游览的往来不绝。山路从北边高峰上通出,萦纡回绕于悬崖绝壁之间,往来行人都要攀缘着藤萝和葛蔓才能登峰或下谷。东边险处,用木材连接起来架设天梯栈道,人们上下要爬过上百道的梯桥。今天山上岩边还留着当时为固定这些梯桥而斧凿过的痕迹,因此又称为百梯山。水从山间北流了五里后,潜入地下,据说与沼泽有暗流相通,不知是否如此。西边的陂塘就是张泽,西北与蒲坂相距十五里。陂塘东西长二十里,南北宽约四五里,冬夏都有积水,不过也时常有满有浅,有涨有落。


浍水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