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语文杂记 - 吕叔湘 >
- 未晚斋语文漫谈
一二 “物”作“人”讲
魏晋南北朝时代(主要是南方)的文献里,常把“物”字作“人”字讲。我在《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晋书》里摘录了下面这些例子。《世说新语》的例子:
(1)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盌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噉之。虽欲率 物 ,亦缘其性真素。 (《德行》,24——页码据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1984。下同。)
(2)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 物 。 (《政事》,101)
(3)预少贱,好豪侠,不为 物 所许。 (《方正》,163)
(4)林公谓王右军云“长史作数百语,无非德音,如恨不苦。”王曰:“长史自不欲苦 物 。” (《赏誉》,258)
《颜氏家训》的例子:
(5)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江南以为文外断绝, 物 无异议。 (《文章》,273——页码据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1980。下同。)
(6)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 物 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序致》,19)
(7)又有臧逢世,臧严之子……书有称“严寒”者,必对之流涕,不省取记,多废公事, 物 情怨骇。 (《风操》,71)
(8)内外清谧,朝野晏如,各得其所, 物 无异议。 (《慕贤》,137)
(9)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活民;不知诚己刑 物 ,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 (《勉学》,157;“刑”同“型”)
(10)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 物 耳。 (《涉务》,290)
《晋书》的例子:
(11)结交接 物 ,恭而有礼。 (《杜预传》,1031——页码据中华书局标点本)
(12)楷性宽厚,与 物 无忤。 (《裴秀传》,1048)
(13)然楷性不竞于 物 ,……安于淡退。 (《裴秀传》1049)
(14)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 物 上,恐非国之忠臣。 (《卫瓘传附卫玠传》,1068)
(15)植负才陵 物 ,孚每切谏。 (《司马孚传》,1081)
(16)司徒王浑宿有威名,为三军所信服,可请同乘,使 物 情有凭也。 (《王浑传》,1204)
(17)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 物 (《王浑传附王济传》,1205)
(18)洪少以清厉显名,骨鲠不同于 物 。 (《崔洪传》,1297)
(19)瞻素执无鬼论, 物 莫能难。 (《阮籍传附阮瞻传》,1364)
(20)故终日静默,无所修综,而 物 自宗焉。 (《阮籍传附阮裕传》,1368)
(21)嵩字仲智,狷直果侠,每以才气陵 物 。 (《周浚传附周嵩传》,1659)
(22)帝以循体德率 物 ,有不言之益,敦厉备至。 (《贺循传》,1830)
(23)协性刚悍,与 物 多忤。 (《刁协传》,1842)
(24)性质素弘雅, 物 虽犯而不之校。 (《应詹传》,1857)
(25)性通雅,不以名位格 物 。 (《陆晔传附陆玩传》,2026)
(26)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 物 所攻。 (《何充传》,2029)
(27)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 物 论以玄勋望,宜以授之。 (《谢安传》,2075)
(28)万既受任北征,矜豪傲 物 ,尝以啸咏自高,未尝抚众。 (《谢安传附谢万传》,2087)
(29)殿下德冠宇内,以公室辅朝,最可直道行之,致隆当年,而未允 物 望。 (《王羲之传》,2097)
(30)虚己应 物 ,恕而后行。 (《王濛传》,2418)
(31)独处茅茨,萧然 物 外。 (《艺术·单道开传》,2492)
此外,在阅读别的书的时候又记下几个例子:
(32)性刚才拙,与 物 多忤。 (《陶渊明集》,《与子俨等疏》)
(33)雷同毁异, 物 恶其上。 (同上,《感士不遇赋》)
(34)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 物 。 (《洛阳伽蓝记》,卷2《崇真寺》)
(35) 物 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文选》卷21,颜延年《五君咏·阮步兵》——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阮籍“口不臧否人物”,用来解释“物故不可论”)
(36)矜名道不足,适己 物 可忽。 (《文选》卷22,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物”与“己”对举) 。
徐震堮在《世说新语校笺》里附有《世说新语词语简释》,在“物”字下除引本书一例(=上引(3))外,还引了《南齐书》二例:
(37)师伯启孝武,称度气力弓马并绝人,帝召还充左右,见度身形黑壮,谓师伯曰:“真健 物 也。” (《南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559,《焦度传》)
(38)陛下留恩子弟,此情何异。外 物 正自强生闲节,声其厚薄。故言启至切,亦令群 物 闻之。 (同上411,《豫章文献王传》)
这38个例句之中,(4)(16)(37)是口语的记录。
这个“物”字或者泛指众人,或者总指一切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书》卷62载司马迁报任安书,有“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之语,这个“物”只能是指人而不是指物。但是颜师古等人对这个“物”字没有注,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也没有注。上面所引例句,时代最早的是记录西晋人的话,离开司马迁的时代,至少有三个多世纪。这一段时间里,“物”字当“人”讲的例子多不多呢?我对于两汉的书读得不多,一时竟想不起这样的例子。《论衡》这部书里有时候反映当时的口语,程湘清等同志给《论衡》编了一个索引(待印),我写信问湘清同志,他回信说“物”字在全书出现450次,未发现有作“众人”、“人”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