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语文杂记 - 吕叔湘 >
- 未晚斋语文漫谈
一九 单名以及有关写信的用语
1990年12月30日的《北京晚报》的《文苑》版摘录《楚天周末》里一篇关于现在姓名相同的人太多的问题。据说是全国约有一半人口使用19个姓,张、王、李、赵四大姓各有将近一亿人(这句话得打个问号——笔者)。再加上90%的中国人通常在400个字中取名字,并且趋向于取单名,这样,同姓同名的现象也就日益增多,云云。事实上,双名而是叠字,如“双双”、“燕燕”,或者双名的第一个字是“小”,如“小龙”、“小虎”之类,也都跟单名一样容易重复。
上面所说是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从语文的角度看,单名也确实引起一些麻烦。从前一个人除一个正式的“名”外,还有“字”、“别号”(还往往不止一个);有的人还有“谱名”,与“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的人还有小名,一称奶名,如“狗儿”、“和尚”之类。这些名、字、号各有各的用处,实在麻烦得很。后来实行一名制,不但是法律上只承认一个名字,社会上交往也只用一个名字,这是件大好事。然而也就给取单名的人引起一些麻烦,不是他自己不方便,而是跟他来往的人不方便。比如书法家、画家写字画画送人,对方是单名,落款带上他的姓,显得不恭敬,不带上他的姓又不成。又如写信,对老师或前辈,可以避开名字称“张先生”、“李先生”,对很熟的同事或同学可以称“老王”、“小朱”,可是对比较生疏、需要礼貌的人而那个人是单名,这就有点为难了。(附带谈点私事,我在家谱上是“鐘”字辈,名字是“鐘湘”,上学的时候单用“湘”字,也没有个“字”,一直到出来工作,遇到种种不便,才加进一个“叔”字,算是个“字”,因为我排行第三。赶到实行一名制的时候,我就干脆“以字行”了。可是有些只看过我的文章、没见过面的朋友给我来信常常把“叔”字写成“淑”,不知道是因为“江河”、“淮海”、“潇湘”、“沅、澧”,总是“水不单行”啊,还是沾了芭蕾舞名演员白淑湘同志的光。)
由写信落款问题想到写信的别的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姓名,是写给邮务人员看的,不需要写出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可是我的街坊里有老太太收到乡下女儿来信,信封上写“赵某某妈妈收”,想来这不会是孤立的例子。
另外一个问题是信封上收信人姓名之后和信里边写信人署名之后的“启”字,从前常见,现在已经少见了。这两个“启”字的意思不一样。收信人姓名之后的“启”字是开封的意思,一般写成“台启”、“钧启”,有的写“亲启”,意思是不让别人代拆。写信人署名之后的“启”字是陈述的意思,常常写做“敬启”、“谨启”或“手启”。曾经看见过有人在信封上收信人姓名之后写“敬启”,这就是把只能用在信里边的搬到信外边来了,收信人见了,啼笑皆非。现在通常是信里信外都不加“启”字,省许多麻烦。
关于写信,还有一件事,我一直在纳闷儿的,就是“此致敬礼”等字样在信纸上的位置。从前写“此致敬礼”是“此致”退后两个字地位,“敬礼”另行顶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逐渐流行“此致敬礼”往后移,“此致”写在一行的中段,“敬礼”写在一行偏左三分之一处,既不顶格,也不跟“此致”挨边。这种写法,毫无道理可说。我希望这只是一时的现象,跟服装商店里的时装一样,“新潮”一段时间就不“新潮”了。可是我希望恢复老样子,不希望又有更奇怪的写法出现。
最后,谈谈信纸的折叠。原则是尽量少折叠就能装进信封,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也是大多数写信的人的习惯。可是我曾经不止一次收到不相识的年轻人来信,信纸的折叠十分美术化,以至于我没办法给读者描写清楚。这种折叠法大概在青少年中间相当流行吧。我希望这也跟麻疹一样,痊愈之后终身免疫。